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套鋼筋技術集(翻樣技術)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鋼筋及抗剪切的起彎筋.吊筋等。
怎么樣區(qū)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以板的開間、進深跨度區(qū)分:如果是單項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鋼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長跨方向的鋼筋是架立筋。如果是雙向板,那么長跨、短跨方向的鋼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鋼筋直徑上來區(qū)分:鋼筋的直徑大的為受力筋,直徑小的鋼筋為分布筋;
以布置上來區(qū)分:正彎矩筋布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
負彎矩筋(如懸挑板)相反,在下的鋼筋為分布筋,在之上的鋼筋為受力筋。
分布筋:出現(xiàn)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上部,與受力鋼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并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鋼筋方向產(chǎn)生的裂縫.屬于構造鋼筋。(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和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所設置的鋼筋為構造鋼筋。)
圖中布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
箍筋: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并聯(lián)結受拉主鋼筋和受壓區(qū)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來固定主鋼筋的位置而使梁內(nèi)各種鋼筋構成鋼筋骨架的鋼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環(huán)形(當然有圓形的和矩形的)鋼筋,是口字形的,將上部和下部的鋼筋固定起來,同時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鋼筋,只起一個結構作用,沒實質意義,但在梁的兩端則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負彎距,不能缺少。(架立鋼筋設置在梁的受壓區(qū)外邊緣兩側,用來固定箍筋和形成鋼筋骨架。如受壓區(qū)配有縱向受壓鋼筋時,則可不再配置架立鋼筋。架立鋼筋的直徑與梁的跨度有關。)是都受力鋼筋。
負筋:就是負彎矩鋼筋,彎矩的定義是下部受拉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層鋼筋在支座位置根據(jù)受力一般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負彎矩,所以叫負彎矩鋼筋。(支座有負筋,是相對而言的,一般應該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負彎矩的鋼筋,俗稱擔擔筋。一般結構構件受力彎矩分正彎矩和負彎矩,抵抗負彎矩所配備的鋼筋稱為負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鋼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構造鋼筋習慣上也稱為負筋。當梁、板的上部鋼筋通長時,大家也習慣地稱之為上部鋼筋,梁或板的面筋就是負筋)
拉結筋:在無法同時施工的兩個或多個構件之間預留的起拉結作用的鋼筋就是拉結筋。是加強框架填充墻與柱連結的受力鋼筋,提高了填充墻穩(wěn)定性和抗震能力。
腰筋又稱“腹筋”,他的得名是因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兩側中間部位而得來的,是梁中部構造鋼筋,主要是因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條連接筋(梁側的縱向構造鋼筋實際中又稱為腰筋)
在梁高450mm,就應沿梁高兩側應設腰筋,所以數(shù)量上就不會少于2根。腰筋的直徑最小的直徑為10mm,間距不應大于200mm,同時面積配筋率不應小于百分之0.3,在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筋(腰筋)之間還要配置拉結鋼筋。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徑用16和18就可以了,拉筋用圓8。
圖中懸臂梁,在其上部的鋼筋為受力筋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為φ10,加密區(qū)間距100,非加密區(qū)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為φ10,加密區(qū)間距100,非加密區(qū)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qū)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qū)間距150,雙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下部鋼筋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下部鋼筋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下部鋼筋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下部鋼筋為5Φ25。
二、梁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上支座處)
⑴2Φ20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于雙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4/2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2Φ22+2Φ22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N2Φ22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N4Φ18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內(nèi)。
⑵6Φ252/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2)/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3Φ22(-3)/5Φ25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長布置。
五、標注示例:
KL7(3)300×700Y500×250
φ10@100/200(2)2Φ25
N4Φ18
(-0.100)
4Φ256Φ254/26Φ254/26Φ254/24Φ25
□———————————□———————□———————————□
4Φ252Φ254Φ25
300×700
N4φ10
KL7(3)300×700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Y500×250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N4Φ18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10@100/200(2)2Φ25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表示梁上皮標高。N2B12指梁的兩個側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縱向筋(腰筋),每側各配一根.G2B12指梁的兩個側面共配置2根12的縱向構造筋(腰筋),每側各配一根.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構造筋的意思!7沒有標注N的就是構造鋼筋G,G是15D,N是LaE鋼筋算量基本方法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節(jié)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注意:下部鋼筋不論分排與否,計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標注梁的下部縱筋時可以不輸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么,在軟件中是如何實現(xiàn)03G101-1中關于支座錨固的判斷呢?
現(xiàn)在我們來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shù):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數(shù)=(箍筋根數(shù)/2)×(構造筋根數(shù)/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數(shù)=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
箍筋根數(shù)=(加密區(qū)長度/加密區(qū)間距+1)×2+(非加密區(qū)長度/非加密區(qū)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么,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并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件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如下圖所示)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夾角=60°
≤800mm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后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后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
三、尾跨鋼筋計算
類似首跨鋼筋計算
四、懸臂跨鋼筋計算
1、主筋
軟件配合03G101-1,在軟件中主要有六種形式的懸臂鋼筋,如下圖所示
這里,我們以2#、5#及6#鋼筋為例進行分析:
2#鋼筋—懸臂上通筋=(通跨)凈跨長+梁高+次梁寬度+鋼筋距次梁內(nèi)側50mm起彎-4個保護層+鋼筋的斜段長+下層鋼筋錨固入梁內(nèi)+支座錨固值
5#鋼筋—上部下排鋼筋=Ln/4+支座寬+0.75L
6#鋼筋—下部鋼筋=Ln--保護層+15d
2、箍筋
(1)、如果懸臂跨的截面為變截面,這時我們要同時輸入其端部截面尺寸與根部梁高,這主要會影響懸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長度計算,上部鋼筋存在斜長的時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鋼筋的長度;如果沒有發(fā)生變截面的情況,我們只需在“截面”輸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懸臂梁的箍筋根數(shù)計算時應不減去次梁的寬度;根據(jù)修定版03G101-1的66頁。
第二節(jié)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于:
1、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qū)分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的問題;
2、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墻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墻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xiàn)在:
1、剪力墻包括墻身、墻梁、墻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墻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墻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墻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墻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qū)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jù)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需要計算的工程量
第一節(jié)剪力墻墻身
一、剪力墻墻身水平鋼筋
1、墻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xù)通過外側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
內(nèi)側鋼筋=墻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xù)通過外側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0.65Lae
內(nèi)側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彎折
暗拄與墻身相平
水平鋼筋根數(shù)=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墻身水平筋照設)
2、墻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xù)通過外側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
內(nèi)側鋼筋=墻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xù)通過外側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0.65Lae
內(nèi)側鋼筋長度=墻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shù)=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墻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墻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墻的內(nèi)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
端拄突出墻
當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墻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墻墻身豎向鋼筋
1、首層墻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墻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墻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墻身豎向鋼筋根數(shù)=墻凈長/間距+1(墻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中間層無變截面中間層變截面
頂層內(nèi)墻頂層外墻
4、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墻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墻身拉筋
1、長度=墻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shù)=墻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注:墻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墻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暗梁面積;
拉筋的面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第二節(jié)剪力墻墻柱
一、縱筋
1、首層墻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墻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墻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qū)分邊、中、角柱,要區(qū)分外側鋼筋和內(nèi)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jù)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第三節(jié)剪力墻墻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nèi)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nèi)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2、箍筋
第三章柱
KZ鋼筋的構造連接
第一章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nèi)箍筋
基礎內(nèi)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wěn)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間層
一、柱縱筋
1、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shù)=N個加密區(qū)/加密區(qū)間距+N+非加密區(qū)/非加密區(qū)間距-1
03G101-1中,關于柱箍筋的加密區(qū)的規(guī)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qū)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jié)點范圍內(nèi)加密;如果該柱采用綁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圍內(nèi)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jié)點范圍內(nèi)加密;如果該柱采用綁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圍內(nèi)同時需要加密。
第三節(jié)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角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a、內(nèi)側鋼筋錨固長度為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1.5Lae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V8.1中,內(nèi)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nèi)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nèi)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V8.1中,內(nèi)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V8.1中,處理同上。
第四章板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xiàn)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xiàn)澆板的布筋情況。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筋、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件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jù)軸網(wǎng)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shù)=(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shù)=(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shù)=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jù)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shù)即可,在軟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第五章常見問題
為什么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件中計算為11.9d?
我們軟件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
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后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
梁中出現(xiàn)兩種吊筋時如何處理?
在吊筋信息輸入框中用“/”將兩種不同的吊筋連接起來放到“吊筋輸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寬度按照與吊筋一一對應的輸入進去如250/300(2B22對應250梁寬;2B25對應300梁寬)
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軟件是如何處理的?
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我們在軟件直接輸入當前跨右支座負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的鋼筋。軟件計算的原則是支座兩側的鋼筋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進行錨固;判斷原則是輸入格式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錨固。如右支座負筋為5B22,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為5B22+2B20,則5根22的鋼筋通過支座,2根20錨固在支座。
梁變截面在軟件中是如何處理的?
在軟件中,梁的變截面情況分為兩種:
1、當高差>1/6的梁高時,無論兩側的格式是否相同,兩側的鋼筋全部按錨固進行計算。彎折長度為15d+高差。
2、當高差<1/6的梁高時,按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的判斷條件進行處理。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fā)生變化,我們?nèi)绾翁幚碇v筋?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fā)生變化,柱縱筋的處理分兩種情況:
1、若柱縱筋采用電渣壓力焊,則按柱頂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設置;
2、若柱縱筋采用綁扎搭接,例如1~2層為C45,3~10層為C35,則柱要分開來建立兩個構件:一個為C45,為3層,但3層只輸入構件截面尺寸及層高,目的是不讓2層作為頂層計算錨固;另一個構件建立1~10層,1~2層只輸入構件截面尺寸及層高,鋼筋信息自3層開始輸入,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每米高圓形柱螺旋鋼筋長度計算公式:L=N(P*P+(D-2b+do)^2*π^2)^0.5+兩個彎鉤長度
式中:
N=螺旋圈數(shù),N=L/P(L為構件長即圓形柱長)
P=螺距
D=構件直徑
do=螺旋鋼筋的直徑
b=保護層厚度.
另外:
鋼筋理論質量=鋼筋計算長度*該鋼筋每米質量
鋼筋總耗質量=鋼筋理論質量*[1+鋼筋(鐵件)損耗率]
鋼筋理論質量計算捷徑:
鋼筋理論質量=鋼筋直徑的平方(以毫米為單位)*0.00617鋼筋平法配筋計算實例1,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設計方法(簡稱平法)是把結構構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公益慈善晚會活動策劃與實施合同4篇
- 2025年度互聯(lián)網(wǎng)內(nèi)容提供商ICP證年審全權委托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科技研發(fā)農(nóng)民工就業(yè)服務合同4篇
- 電子商務平臺消費者權益保護2025年度國際協(xié)調(diào)合同2篇
- 2025年度牛肝菌有機認證與市場拓展合同
- 二零二五版昆明滇池度假區(qū)酒店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業(yè)種植勞務作業(yè)承包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塑料管材國際貿(mào)易爭端解決合同
- 2025年度私立學校校長任期教育科研成果轉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員工期權激勵合同范本
- 廣東省佛山市2025屆高三高中教學質量檢測 (一)化學試題(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全面+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成都市石室聯(lián)合中學2023-2024學年七上期末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各單元重點句子
- 2025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
- 公司結算資金管理制度
- 2024年小學語文教師基本功測試卷(有答案)
- 未成年入職免責協(xié)議書
-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咨詢管理服務方案1
- 5歲幼兒數(shù)學練習題
- 2024年全國體育單招英語考卷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