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_第1頁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_第2頁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_第3頁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_第4頁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第一篇: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山東省微山縣西平中學張保兵時下,在語文教育界,新課程、新課標已經(jīng)唱紅了大江南北。究竟如何上語文課,怎樣才算是成功的語文課?成了許多語文教師甚至是有了幾十年教齡的老教師的困惑。我認為,這是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導下的深層思考,是打開語文教學新局面的良好開端。語文教學,它肩負著傳承中華文化和精神的重任,尤其在當前學校教學因分數(shù)利益而輕視語文教學的背景下,如何上好語文課,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fā)起熱愛中華文化的熱情,樹立高尚的人格情操,成了每一位語文教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怎樣上好語文課呢?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淺談幾點認識。首先,教學時要注意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課程標準》首先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和地位,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彼?,語文教學在兼顧工具性的同時,還應重視語文的人文性,通過優(yōu)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當教學魯迅的《社戲》時,老師們一定會講到夜色下的景色描寫:“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我們在分析詞句優(yōu)美和體現(xiàn)孩子們興奮心情的同時,是否還可以引導學生憧憬農(nóng)村自由自在的充滿情趣的生活。因為我小時候生活在水鄉(xiāng)古鎮(zhèn),我就跟學生們講起這段美好的經(jīng)歷,臺下、也有學生和我呼應。當我沉醉于往事的回憶時,我也讓同學們想象那幅畫面。課文的描寫、老師的敘述、學生的想象,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水鄉(xiāng)風景圖,我想,當有一天,他們有機會踏上水鄉(xiāng)古鎮(zhèn)時,那份體驗一定比別人更深刻。這就是一種文化體驗吧。優(yōu)秀的語文課堂教學,既不能片面強調(diào)工具性,也不能撇開字、詞、句、篇,上成思想品德課,它必須是兩者的和諧統(tǒng)一。正如老前輩于漪所說:“語言和思想、情感,是同時發(fā)生的,它不僅僅是載體,實質(zhì)上它就是意識、思維、心靈、人格的組成部分。教學生語言,也就是同時在用人類的精神文明,用中華文化的乳汁哺育他們成長,提高他們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逼浯危扇∽灾骱献魈骄康膶W習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標規(guī)定:“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怎樣才能在課堂上實現(xiàn)合作探究學習呢?我嘗試過二人組合(同桌)、四人組合(前后兩排)、隨機組合(設置情景,臨時調(diào)用,如表演課本劇、分角色朗讀),教會學生承擔不同的學習任務,如記錄員、組長、主持人等。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不僅形成與人交流的能力,還學會了發(fā)言、傾聽、評價、質(zhì)疑,在交流中形成了與人合作的能力。大家知道《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和表情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的,因此我在教學時,讓學生分角色誦讀和表演課本劇,既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體會了主人公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惟利是圖的性格,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又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可謂一舉三得。再次,堅持面向所有學生,尊重學生情感體驗。新課標規(guī)定:“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大而言之,是素質(zhì)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質(zhì)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師的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我在設計教案時,注意要求和難易度的各不相同,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參加,有選擇地完成,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學習活動。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尤其慎重地評價差生,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感到老師的信任鼓勵,讓他們增強自信,樂于參加,樂于完成,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其實,深入每個學生,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中每個人都有著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有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通常,當老師的注意力輻射于后進生之外時,他們就會游離于教學之外,諸如講笑話、玩紙團、做鬼臉、彈皮筋、大聲讀書、怪調(diào)回答……但他們常常被尊重被包容時,他們的潛能就會蘇醒過來,有時會令你大吃一驚。如我教學《第一次真好》時,先是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角色體驗,再全班暢所欲言“第一次”,我有意請平時表現(xiàn)很糟糕的同學講述他們的第一次,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的“第一次”更豐富,更刺激,更能令人回味無窮。由此,我領悟到語文教育的確應該是大眾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為語文教師,我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尊重他們的情感體驗。最后,要營造有利于創(chuàng)新的氛圍。新課標規(guī)定:“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能把學習現(xiàn)成的知識技能作為唯一的目標,不要按照既定的模式,一味強調(diào)學科規(guī)范的訓練,不要用一種標準的答案來限制學生的思維。教師應在課堂上應用多樣的啟迪方法,讓學生多聽,敢想,敢說。我在講授《皇帝的新裝》時,在引導學生理解人物及主題后,讓學生思考了一個開放性問題:皇帝游行完畢回到皇宮會怎樣?富有啟迪性的問題擦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有的同學想象皇帝會氣急敗壞處置那個孩子,將他濫施淫威的性格推到極致;有的同學則想象皇帝在懲罰騙子時又被其所騙,將皇帝昏庸腐朽的本質(zhì)揭露得淋漓盡致;還有的想象孩子在官員的逼迫下承認自己的愚蠢,加深了作品的社會意義。有的情節(jié)雖有些荒誕,但又合情合理。學生的想象力之豐富,創(chuàng)造力之獨特,均超乎我的想象,令我耳目一新??傊?,社會在越來越快地向前發(fā)展,因此,語文教學要始終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保持開放的態(tài)勢,不斷吸收新思路、新觀念,積極采用新的技術和方法,始終以新的內(nèi)涵和形態(tài)給學生以創(chuàng)新的空間。(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西平一中郵編:277609)第二篇: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側重于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側重于知識的傳授,教學思想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師以講解為專務,注入式、滿堂灌是語文教學的常見方式,結果造成了課堂中的少慢差費的狀況,扼殺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種情況下,我省推出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給高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也給語文教學的改革帶來新的契機。語文新課標立足于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人文性與知識性并重,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目標,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自身優(yōu)勢,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既獲取知識,又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塑造良好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墩Z文課程標準》與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大綱》相比較,有幾處突出的變化?!墩Z文教學大綱》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教學評價及教學資源五個部分,而《語文課程標準》包括前言、課程標準和實施建議三個部分。從內(nèi)容變化上看《語文教學大綱》更多的是規(guī)定性,要求教師按照它的規(guī)定去做,而課程標準更多的是指導性、建議性,教師教學有了更大的自有空間。課程設置分為必修和選修,對于如何落實課程目標,《語文課程標準》是提供實施建議,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變通,教學內(nèi)容有取舍的自由,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從對語文學科性質(zhì)的闡述看,《語文課程標準》增加一些詞句刪除了《大綱》中的一些內(nèi)容,如刪去了“語文教學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服務”等語句,增加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等語句,這些語句的變化意味著語文教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的真正轉變。從課程目標上看,《語文課程標準》闡述的更明確更具體、更易于操作,它從五個方面明確了高中語文使學生獲得的發(fā)展,分別為積累和整合、感受和鑒賞、思考和領悟、應用和拓展、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特別是最后一個方面,突出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利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同時《語文課程標準》增加了課程的基本理念,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fā)設計課程目標,努力改革課程的內(nèi)容、結構和實施機制。新的課程改革,既是一次機遇,又是一次考驗。面對新形式,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順應改革的潮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適應新的教學要求,這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擺在了我們面前。首先,語文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要換腦,用《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把以前的教育教學思想,尤其是陳舊落后的東西徹底拋棄掉。其次,語文教師要轉換課堂角色,由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該認真研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研究自己的教學對象,從本地、本學校、本學科和學生具體情況出發(f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有針對性的組織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教師要努力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豐富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認真讀書,精心鉆研教材,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播和指導。再次,要改變教學方式,變過去的一言堂為眾言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景,幫助學生樹立主體意識、根據(jù)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diào)節(jié)學習心態(tài)和策略,探尋適合的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改變過去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模式。最后,教師要豐富教學內(nèi)容,改變過去一本教材包打天下的情況。新課程改革給教師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它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wǎng)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等。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國內(nèi)外重大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都可以成為課程資源。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力,參與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建設,創(chuàng)造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第三篇:淺談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淺談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隨著課堂教學改革逐步深入,新課程也正在走進師生的生活。就新課標實施而言,教師要努力改善和優(yōu)化教學流程,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充滿生機與活力。使語文教學能面對全體學生,實現(xiàn)人人學有價值的語文,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語文教師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以適應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更新傳統(tǒng)教學理念自古以來,教師被認為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教師是教學的絕對支配者,教學就是教師傳授知識。教師“聞道在先”教師和學生之間有一種“知”和“不知”的矛盾,教師在教學中應占主導地位。而作為學生的主體,也常常是有名而無實,但隨著課堂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角色正發(fā)生著重大的轉變,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要求教師做一個決策者,而不再是一個授業(yè)者。教師不僅是已有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也不僅是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發(fā)展者。教師還應時時參與到學生的研究之中,與學生一起分享各自的思想與想法,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既富有生機又充滿情趣。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同時還是師生情感共融、價值共享、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享受生命體驗的完整的生活過程。因此,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主要任務在于促進學生發(fā)展,不但要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體驗,更加強調(diào)以人為本、應注意師生間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沒有高低、強弱之分。師生間要相互交流、溝通、理解、補充。使教學真正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二、更新傳統(tǒng)教學過程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程只注重講授課文內(nèi)容,教學過程變成了學生被動的機械模仿,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付出的經(jīng)歷主要用于消化理解教師所講,學生頭腦中復制的是教師的思想和語言。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和理解語文知識,也不能把它變成自己的語言,這樣的語文課就會是枯燥乏味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本身所特有的啟發(fā)性、探究性和實踐性就會蕩然無存。這樣也就忽略了教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及其人文性。語文學科實際是最具人文色彩的學科,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師要營造課堂氛圍來保護學生作為對話人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做到正確引導,善于激發(fā),積極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淡化課程執(zhí)行中的預定性和統(tǒng)一性,不用有限的結論鎖定無限的對話過程。要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其中注意三個切忌。首先切忌“畫地為牢”。就是教師千方百計地將學生引入自己預設的“圈套內(nèi)”,束縛學生思維的展開。再次切忌“惟我獨尊”。教師不準學生提出不同看法,讓學生拘泥于教師的一家之言。其次切忌“口若懸河”。這類教師一到講臺上就滔滔不絕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就好比一位導游,喋喋不休地硬塞給學生一些東西,學生難以拓展想像的空間,學習效果必然欠理想。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不再是一個封閉系統(tǒng),而是強調(diào)預設的教案在實施過程中必須開放地接納始料未及的體驗,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chuàng)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具體地說,在時間上,我們要引導學生打通時光大道,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貫通古今;在空間上,我們要視通萬里的宏大視野,為我們的教學搭起一座立體式的平臺。學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學習,到社會實踐中去學習。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好:“花草是活書。樹木是活書。飛禽、走獸、小蟲、微生物是活書。山川湖海,風云雷雨,天體運行都是活書?;畹娜?,活的問題,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變化,都是活的知識寶庫,都是活的書。”這部宏大、深邃的“無字書”走進了新課程,成為學生閱讀、思考、探究的對象。學生通過這部書,觀察變化無窮的自然,認識奇妙精巧的世界,了解廣闊復雜的社會,體會豐富多彩的生活,同時也促進了他們個性的發(fā)展。三、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要作到這一點,首先教師本身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要參與者和實踐者,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根本保證,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必須先成為一個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一個循規(guī)蹈矩,步人后塵,不研究學生創(chuàng)新動態(tài),不去突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的教師,根本不可能去創(chuàng)新,去指導學生的創(chuàng)新,只能做一個“知識技能的傳播者”。因此,語文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時時掌握教學信息動態(tài),更新教育觀念,接受并容納新的教育觀念理念,不斷地嘗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如果機械地向?qū)W生灌輸知識技能,學生不但無創(chuàng)新可言,就連創(chuàng)新的欲望也被扼殺,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還要有創(chuàng)新的管理相配套。如:對學生成績的考核,對教師的評價的標準等等都應當更新。現(xiàn)今的評價往往只重結果忽視過程。比如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通過考試成績來判斷,新的評價標準不僅要考察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要重視各種能力的發(fā)展狀況。否則,創(chuàng)新教育只是一句空話。教學又會回到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路上來。其次,要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新課程對很多教師而言,都會遇到很多陌生的問題,穿新鞋走老路是行不通的。于是,教研就顯得極為重要。教師可以通過教研提高自身發(fā)展,成為新課程實施中的研究者,以科研促教學。當然,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教師不能走極端。畢竟教育的基本功就是文化傳承。沒有繼承就沒有發(fā)展,更難以創(chuàng)新。四、教師要具備多元化的知識結構知識的綜合化是當代科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設置科學的綜合課程已成為課程改革的一種世界性趨勢。中小學設置“綜合化”課程能夠真正起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主動發(fā)展的教育作用。研究性學習“突破了原有的單科性為主的課程框架,開發(fā)具有綜合性、社會性、實踐性特點的新型課程”。許多篇目的設置都具有鮮明的學科綜合性特點。因此,今天的教師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為順利實施新課標,教師應努力促進自身語文教學觀念與教育策略的轉變。所以,在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實踐過程中,要求教師具備多元化的知識結構,爭取做到對中學各科知識融會貫通,徹底摒棄“隔行如隔山”的落后陳腐觀念。其實,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內(nèi)容涉及自然科學的方方面面。因此,語文教師所掌握的知識應該由文學向哲學、歷史學、地理學、教育學、心理學以及自然科學拓展,從而建立起多元化的知識結構。為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勤于學習,廣泛涉獵,善于積累,使自己不僅有豐富的文學專業(yè)知識,更有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傊?,惟有教師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優(yōu)異的素質(zhì)去主動適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特征的研究性學習,也才能使中學教育不斷適應新世紀激烈競爭的需要。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將停止教學?!泵鎸π抡n標的教學改革,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爭當時代的排頭兵,審視傳統(tǒng)教育的優(yōu)與劣,對照新課標,不斷“充電”,認真反思,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諸位同行,“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語文教學改革的春天吧!第四篇:新課標下語文討論式教學淺析新課標下語文討論式教學淺析【摘要】討論式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參與式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理念。綜觀討論式教學的現(xiàn)狀,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從精心設計選題、教給學生正確討論方法、營造寬松討論氛圍、建立恰當課堂評價機制等幾方面談如何開展語文課堂的討論式教學,以期對語文教學有所借鑒?!娟P鍵詞】討論式教學策略【正文】討論式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參與式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理念。討論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已深入課堂,老師們都在潛心摸索并貫徹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使課堂教學不斷煥發(fā)出生機和活力。然而,綜觀討論式教學的現(xiàn)狀,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諸如:學生參與率不高;選題隨意,缺乏研究;追求形式,不重實效;課堂評價,鼓勵泛濫等等。課堂上運用討論式教學,是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但并非每篇課文運用討論式教學都能達到預期效果,同樣并非每篇課文用討論式教學的效果更好。但在近兩年的學習觀摩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教師又走入了一個“怪圈”,不管什么課文都要進行討論,而且討論的流程如出一轍,一般是:教師先提出問題,然后學生分組討論,交頭接耳,氣氛熱烈,場面熱鬧,幾分鐘過后,教師要求各組選派代表發(fā)言交流,最后教師歸納總結,其實就是公布“標準答案”。很多情況下,這種流程只是在形式上讓學生討論,似乎在讓他們發(fā)揮主體作用。其實,學生只是無所適從地或者說演戲似地進行表演,為了應付老師的要求,他們像《皇帝的新裝》中的皇帝明知道沒有穿什么衣服,卻在鏡子面前裝模作樣。幸好總有幾個聰明的學生,他們被選為代表做最后發(fā)言人,由他們來幫助老師完成后面的表演環(huán)節(jié)。這樣的課其實是老師的一種表演課。試想,這樣的討論會有效果嗎?針對討論式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弊端,筆者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談談看法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對語文課堂教學有所借鑒。一、精心設計好討論議題討論的議題要精心設計好。如果討論的只是單獨的一個問題,或者是比較容易明確的答案,那么學生的思維往往只指向一個點,學生可能沒有與別人討論的興趣和需要。當然如果難度太大,學生無從回答問題,也就無法與別人進行討論。討論問題的設計要根據(jù)學習目標和要求,設計有交流意義、探究價值的問題,抓住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帶動整篇課文的學習。教師應當在大題目下形成基本問題的相關問題鏈,使問題增多,學點分細,問題涉及面增廣,那么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要同時處理一連串相關的信息,他與別人討論、印證、搜尋、斟酌,以整合出相關答案的需求相應增大。這種情況下的討論,自動化能力的性質(zhì)就比較明顯了。例如在教學《羚羊木雕》一文,我設計了以下這些問題:這篇文章寫了件什么事?圍繞這件事,文章寫了哪些人,你對這些人各怎么看?你認為怎樣處理文章中所寫到的類似事件比較好?你能感覺到作者的感情傾向嗎?(待討論完這些問題后,我再讓他們討論“怎樣才能避免這一類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這樣關于一個中心問題形成相關的問題鏈后,學生探索的興趣極為濃厚。在選定討論議題時,還應該考慮以下四個因素:(1)要選擇與達成教學目標關系緊密的議題。例如,《社戲》中“作者僅僅是為了寫‘我’看社戲的一段經(jīng)歷嗎?他應該有另外的的意圖吧”?《背影》中“‘我’為什么會三次流淚?”??這些議題都能涉及對作品主題的理解,從而引導學生加深對作品主題的理解。(2)要選擇容易引發(fā)爭論的議題。如《荒島余生》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魯濱遜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你覺得有意義嗎?”,有同學回答“有意義”,也有同學回答“沒有意義”,通過兩派學生的爭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營造課堂討論的氣氛。(3)應選擇學生目前獨立理解不了、解決不了的議題。如《紫藤蘿瀑布》最后一節(jié)為什么寫“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這樣的議題可能學生一時之間難以回答,需要同學間相互討論、教師的引導才能完全解答,從而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更高層次發(fā)展。(4)應選擇深淺程度不一的各類議題。如教《散步》一文時,可設計這樣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①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②在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③“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④怎樣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其中①②兩個問題較淺,一般同學都能說,第③個問題稍深一些,第④個就是難度最大的,也是理解這篇課文主題的最為關鍵的地方。這樣可讓班里語文水平不一的各種學生都能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此外,所有選題都要讓學生充分醞釀后再發(fā)言交流,這樣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二、教給學生正確的討論方法討論的形式不同,討論的方法也就不一樣。我在討論式的課堂教學中,特別注重進行討論方法的指導。如,發(fā)言人如何發(fā)言?如何仔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如何評價別人的意見?不同的意見如何質(zhì)疑、辯論?小組長如何組織組員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如何集中意見向全班匯報?對學生怎樣準備討論、怎樣進行討論在方法上給予輔導,包括如何擬定討論提綱,如何做到論點準確、論據(jù)充分、論從史出,如何在有限時間內(nèi)用簡潔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等。并將討論按形式分為班級討論和分組討論,分別以班級和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討論。班級討論是指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對若干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結論,使學生在積極參與討論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而小組討論是課堂教學的通用形式,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圍繞一個中心議題進行討論。分組時指定小組的主持人和記錄人負責記錄同學們的發(fā)言要點,并向全班介紹本組的各種觀點。在分組討論過程中,教師深入各小組,在參與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加以適當?shù)囊龑?。通過這些訓練,學生由討論時的無話可說到爭論不休,由不會抓重點與關鍵到抓出繼續(xù)討論的話題,興趣盎然。如在教《風箏》一文時,等到同學們討論完這篇課文的一些主要問題后,一位學生居然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文章第8自然段中寫“我”去討弟弟寬恕時,以為弟弟會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啊”,于是“我”就可得到解脫;但他弟弟已完全忘卻這回事,只是說了“有過這樣的事嗎”?照理說“我”的心可以輕松了,但為什么又說“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當時,我真有一種成就感,我已經(jīng)真正把學生引進了課文。三、營造寬松的討論氛圍“討論”可以營造民主自由的學習氣氛。當代語文教壇中,魏書生是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高手。有人曾問他為什么上課很順手,為什么學生學的那么主動,他的回答十分簡單:“就是和學生商量,商量商量就順手了。”這商量,摒棄了師道尊嚴,改變了教師角色,使師生雙方處于平等的地位,學生在寬容民主、和諧自然的學習環(huán)境中敞開心扉,互相接納。在“討論式”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最真實的感受到自己是教學中的重要角色,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是會思考、有見解的主動者。過去課堂學習的氣氛之所以沉悶,就是因為教師完全搶占了講臺,學生無法全員全程的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師雖然口舌冒煙,心力費盡,但也只能落個“誨爾諄諄,聽我藐藐“的結果。因此,在討論式的課堂中,要特別注意:一是變教導者為顧問、伙伴式的服務者,真摯、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用愛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心靈放松、敢于質(zhì)疑的氛圍;二是留足敢想、敢說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精講,如果還是像過去那樣滿堂灌、問答式,那么,就失去了討論的物質(zhì)基礎。在教《第一次真好》一文時,我是這樣引發(fā)同學們討論:師:你們認為讀這篇文章有沒有意思?生:(感到很驚訝,老師怎么會問這個問題)?師:不用驚訝,我們可以來評論文章的好壞,但請你們再看一會兒。生:(閱讀課文后小心翼翼地討論著)。師:請大膽地說,先不用在乎你講好講壞。被我這么一說,同學們心理感到很輕松,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有的說,有意思,這篇文章寫出了我們曾經(jīng)有過但不曾表達過的感受(他們自己舉例說明);有的說,有意思,這篇文章寫得好,寫得言簡意明;還有的說,寫得好,有幾個詞語特有意思,如“秋日風情畫”、“低回”、“具體而微”等。最有意思的是兩位同學爭論,一位同學說:文章不是很好,篇幅這么短,好像內(nèi)容不夠充實;而另一位同學立即反唇相譏:你錯了,這篇文章有詳有略(她舉例說明),而且還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多嘗試第一次,珍重第一次,讓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我當時很激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了。后來,我還讓學生們討論了“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嘗試”?同學們都是踴躍發(fā)言,整堂課都處于良好的討論氛圍之中。四、正確評價討論的結果新課程倡導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保護學生的獨特體驗,這一點我們許多老師都在積極實行,在一定程度上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然而,透過我們廣泛鼓勵的背后,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不再教學生分辨是非:“你說得很正確!”、“不錯”、“嗯,好!”、“非常有道理!”、“這是你的發(fā)現(xiàn)!”??這些漂亮的話語已經(jīng)完全充斥我們的課堂。想來也怪,我們的學生不知什么時候一下子都變得很聰明,似乎沒有人再有錯的時候,是不是過去曾倡導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的“課堂上是沒有錯誤的”這句話完全發(fā)揮了神力,我們的學生是沒有錯誤了。說實在的,現(xiàn)在的公開課上,我發(fā)現(xiàn)我們教師極少對學生的答案說“不”。對此我不禁疑惑:尊重學生獨特體驗沒錯,但學生的那些“體驗”真的都是完全正確的嗎?否定學生的回答是否就是不“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呢?我認為教師對學生錯誤的或者不完全正確的回答的指導恰恰是非?!白鹬亍钡谋憩F(xiàn)。比如,教師可以讓其他同學討論這個同學的回答,反復修改,一步步直到求得正解。我認為這樣可以使學生不斷地深入思考,“體驗”也會更深刻。只有深入理解了文章本身,“體驗”才會更“獨特”。如在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時,面對文中主人公爬坡遇險這一情況,個別學生提出“文中的事情不符合現(xiàn)實”。對于這樣的問題出現(xiàn),如果簡單加以肯定或否定,效果都不理想。如果肯定,那么有悖事實;如果一味否定,那么課堂上將失去一個富有想象又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于是我將學生所提的問題拋給了班內(nèi)其他同學,學生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在辯論時,剛才提問題的同學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細看文章內(nèi)容,忽略上下文的聯(lián)系,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提倡學生求異求新,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贊賞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因而適當?shù)谋頁P鼓勵是促進學生進步的動力。但是鼓勵一旦泛濫就未必是好事了。因為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還不成熟,看待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還不強,討論交流中難免出現(xiàn)謬誤,出現(xiàn)是非不分、認識低層面的現(xiàn)象。如果謬誤得不到糾正,是非得不到辨別,平庸得不到升華,學生就只能在老師的一味鼓勵中沾沾自喜,只能在窄小的空間中自得其樂。在課堂評價中濫用鼓勵機制,有可能使課堂成為虛偽做作和淺薄無知的滋生地。五、選擇時機適當運用討論式教學運用“討論式”的課堂教學策略時,也要注意適時而用。并非每篇課文、每個問題都要來個大討論。討論必須注重學生參與的過程,因此耗時較多,要讓它真正發(fā)揮作用,就必須抓住契機,適時而用。如果僅僅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就容易流于形式。有的時候,我們需要課堂討論,一些容易引發(fā)爭議,適應學生心理及知識水平的,大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