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斷句》教學課件設計_第1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斷句》教學課件設計_第2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斷句》教學課件設計_第3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斷句》教學課件設計_第4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斷句》教學課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勤動筆墨習句讀,觸類旁通得妙法

文言文斷句【教學目標】1.探討并總結文言文斷句的方法、技巧。2.提升文言文斷句的技能。

高考動向文言文斷句考查對實詞、虛詞的理解能力,對句式的判斷能力和對語氣的分析能力。2017年高考對文言斷句的考查,除了浙江省以主觀斷句的形式進行考查以外,其余都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如2017年的全國卷Ⅰ、Ⅱ、Ⅲ,山東卷和天津卷)。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2、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趣味斷句】

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探究一:試給下列語段用(/)斷句,看有什么特點方法1、標名(代),定主賓。

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完整的句子一般都有主、謂、賓,而主語和賓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名詞或代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說明或議論的對象,在它們的前后往往要進行斷句。注意:文言文中同一個名詞、代詞出現(xiàn)一次后,常常省略。斷句的具體方法常見代詞基本有下面三種:⑴人稱代詞: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詞,代說話或寫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謂第一人稱代詞。爾、汝、若、乃、而、子、君、公、閣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話人,是第二人稱代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你”“您”。⑵疑問代詞——文言的疑問代詞,問人的有“誰”“孰”“何”;“何”也問事,問事的還有“奚”“胡“曷”“惡”“安”“焉”等。⑶指示代詞——文言常見的指示代詞有“此”“是”“斯”“茲”“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稱代詞外,還常作指示代詞。

。探究二:試給下列劃線語句斷句(限6處),看有什么特點。

王冕,字元章,紹興諸暨(jì)人也。父力農。冕為田家子,少即好學,長七尺余,儀觀甚偉,須髯若神,通《春秋》諸傳,嘗一試進士舉,不第,即焚所為文,益讀古兵法,有當世大略。著高檐帽被綠蓑衣履長齒木屐擊木劍行歌會稽市或騎黃牛持漢書以讀人或以為狂生

答案:著高檐帽/被綠蓑衣/履長齒木屐/擊木劍/行歌會稽市/或騎黃牛持漢書以讀/人或以為狂生。

【譯文】王冕,字元章,是紹興諸暨縣人。他的父親致力于農事。王冕是農家的孩子,小時候就喜歡學習,身高七尺多,容貌很雄偉,胡須長得很美,如同神人,通曉《春秋》的各種傳著,曾經參加過一次進士考試,沒有考上,就燒掉了為應試所寫的文章,更加勤于閱讀古代的兵法,具有管理國家的遠大謀略。他戴著高檐帽,披著綠蓑衣,穿著長齒木屐,揮擊著木劍,在會稽街市上邊走邊唱,有時又騎著黃牛,拿著《漢書》誦讀,有人認為他是一個狂人。方法2、找動詞、形容詞

古漢語中,句子多以動詞或形容詞謂語為中心。找出了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也就區(qū)分出獨立的句子,從而正確斷句。斷句的具體方法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探究三:試給下列語段斷句,看有什么特點。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句首的發(fā)語詞有:夫、蓋、惟、故、焉、斯等等;句尾語氣詞:也、矣、焉、耳等經常用于陳述句末尾;耶、與(歟)、邪(耶)、乎等經常用于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于感嘆句末尾;復音虛詞:且夫、若夫、乃夫、至若、于是、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俄而、未幾、久之、頃之、少頃、須臾、已而等等,也可做斷句的參考。注意:而、也、于、乎、焉等有時用于句中,一般不斷句。“而”表轉折而且后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字前面才斷開。方法3、看虛詞,找位置。斷句的具體方法探究四:試給下列語段斷句,看有什么特點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鴻門宴》)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方法4、找對話、引文,定句讀。斷句的具體方法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謂”等動詞來判斷人物的對話,進行句讀。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以確定使用的標點。

探究五:給下列語段斷句,看有什么特點:頂真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對偶方法5、明修辭,巧判斷。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對偶、排比、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利用這些修辭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斷句的具體方法探究六:試給下列語句斷句,看有什么特點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2、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3、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3、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判斷句式:

“……者,……也”,“為、乃、即、則”等;被動句式:“為……所……”,“受……于……”,“見……于……”其它固定句式:如:“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如……何”,“況……乎”,“何(以)……為”,“唯……是……”,“無乃……乎”,“得無……乎”等方法6、明語法,辨句式。斷句的具體方法【斷句步驟】課堂隨練給下列語段斷句: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孝加于百姓刑①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摘自《孝經》)【注】①刑:通“型”,做榜樣。答案:子曰/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譯文】孔子說:“能夠愛戴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厭惡別人的父母,能夠尊敬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怠慢別人的父母。以親愛恭敬的心情盡心盡力地侍奉雙親,而將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從效法,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漢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绷荚唬骸笆汲计鹣纶c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蹦朔鈴埩紴榱艉睢8叩郾?,后八年卒,謚為文成侯。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B.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C.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D.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課堂隨練:B

解析:選B“下邳”“留”“陛下”均為名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其前或后應斷開,據(jù)此排除選項即可確定答案。[參考譯文]張良體弱多病,不曾單獨領兵,經常作為謀臣,時時跟從在漢王身邊。漢四年,韓信打敗齊國想自立為齊王,漢王非常生氣。張良向漢王獻計,漢王才派張良前去授予韓信齊王王印。漢六年正月,封賞有功之臣。高帝說:“在帷帳之中運籌謀劃,在千里之外決戰(zhàn)取勝,是子房的功勞。你自己在齊地選擇三萬戶作為封地吧。”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