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實習報告_第1頁
三峽大壩實習報告_第2頁
三峽大壩實習報告_第3頁
三峽大壩實習報告_第4頁
三峽大壩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uhanUniversity三峽大壩實習報告學院:動力與機械學院班級:姓名:學號:三峽大壩實習報告三峽大壩實習報告周德文 周德文 -#-三峽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發(fā)電和航運。而我比較感興趣的恰好是它的反面:三峽工程帶來的問題。其主要以下幾個方面。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的難點,在工程總投資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經費便占到了 45%。當三峽蓄水完成后,將會淹沒129座城鎮(zhèn),其中包括萬州、涪陵等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會產生113萬移民,在世界工程史上絕無僅有。并且如果庫尾水位超出預計,還會再增加新的移民數量。到了三峽工程正式開工后,為促進占庫區(qū)移民總數 85%的重慶市在移民問題上的積極性和主導性,中央政府決定推動重慶升格為直轄市,并在 1997年3月14日由全國人大以88%的贊成票通過。泥沙淤積和水位問題由于有三門峽水電站的前車之鑒,因此泥沙問題始終是三峽工程技術討論的重中之重。據測算,長江上游江水每立方米含沙 1.2千克左右,每年通過壩址的沙量在5億噸以上。在三峽工程未建前,這些泥沙大量淤積在曲折的荊江河段,抬高了河床水位,并危脅到整個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危。當三峽水庫形成后,受水勢變緩和庫尾地區(qū)回水影響,泥沙必然會在水庫內尤其是大壩和庫尾。不過樂觀者認為,長江的含沙量有季節(jié)性差異,汛期江水中的含沙比例比枯水期來得大,因此三峽水電站可以采用“蓄清排渾”的方法來應對。但是工程的反對者認為,長江上游河流所攜裹的除了泥沙,還有顆粒較大的鵝卵石,在三峽大壩筑起后將極難排出,會造成堵塞,進而影響重慶。此后國務院批準承建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和向家壩等四座巨型水電站,其建設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分擔三峽庫區(qū)的泥沙淤積。與泥沙淤積問題同樣極具爭議的,還有水位問題。在三峽蓄水至135米后,有人發(fā)現從大壩到庫尾之間的水位落差多達34.7米,遠遠超過了工程論證報告認為的0.4米,因此擔憂重慶可能會在三峽完全蓄水后被淹沒。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和爭議非常廣,其中對庫區(qū)的影響最直接和顯著,對長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響,甚至還有人認為三峽工程將會使得全球的氣候和海洋環(huán)境發(fā)生重大變化。庫區(qū)人們對三峽工程影響環(huán)境的最大擔憂來自于水庫的污染。起重機實地參觀起重機參觀是在本次實習過程中與我們機械專業(yè)相關性最大項目之一。所以在參觀起重機的時候老師也給我們進行了非常詳盡的講解。我們參觀的是三峽大壩在建設過程中使用的起重機,主要是德國生產的克虜伯起重機。當時師傅帶著我們,親自將其開出車庫,并升起其起重臂,在這臺起重機下面進行了很詳細的講解。這是一臺德國生產的起重機,使用至今,沒有出現過任何大的故障毛病,無故障運行10幾年。這臺起重機使用液壓減震,時速最高可達100多公里每小時。當時師傅還說笑道:“這臺起重機坐起來可比你們的大巴舒服多了呀! ”這不得不讓我們對德國機械工業(yè)的技術感到佩服,而國內較好的起重機如三一重工,徐州重工生產的起重機卻仍然比德國,美國生產的起重機差了幾個檔次。不僅僅是使用壽命上不如外國的起重機,在性能和可靠性上相對外國起重機也差了不少。我們還參觀了其它的一些機械,其中的平板式運輸車給我的記憶尤為深刻,其輪胎之多不可想像,控制其轉向精度之高、技術之深不可置信。其轉向采用連桿控制,一級級傳輸給輪胎,其動力由液壓桿控制。機械工業(yè)一直是我國的一個弱項,要實現國家的工業(yè)化,實現生產的機械化,機械制造技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個機械專業(yè)的大學生,更是應該學好知識,打牢基礎,即使不一定能為國家做出大的貢獻,也能在這個行業(yè)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葛洲壩水電站參觀葛洲壩二江水電站是我們實習的最后一站。在葛洲壩二江電廠,我們是每 25人組隊,-個師傅帶一隊。這樣人少一些,能聽的更為真切些。我們分別去參觀了輸電線、變壓器,汽輪機廠房和葛洲壩。在三峽展覽館參觀的時候有工作人員講解說,葛洲壩在三峽的下游,這是當時國家為了建三峽大壩兒試建的一個大壩,如果成功的話,三峽大壩則可更為放心的建設。這次參觀最為壯觀的應該就是水輪機的參觀了。廠房很高很大,保證一定的高度是為了方便設備的裝拆,下面也有很深的高度,走下去估計有兩層樓梯那么高才能看到汽輪機的整體。因為本身汽輪機就很大,在廠房的下面,可以看到直徑有 50米的汽輪機轉子的外殼,設備大的同時,噪聲也是非常的大。偌大的廠房里面干干凈凈的,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全部都是計算機控制作業(yè)。讓我不禁感嘆自動化集成及計算機技術的重要作用。通過葛洲壩二江水電站的參觀,我大致了解到發(fā)電的一步驟,通過對水位的監(jiān)控,自動調節(jié)運行的汔輪機的運行狀態(tài),從而最大限度的利用設備和資源。發(fā)出來的電能通過開關站一同輸入到電網,提高其效率,通過升壓降壓技術,送到千萬家。但因為對電廠和發(fā)電方面知識的不了解,對其關鍵技術仍一知半解??偨Y實習的時間總是過得那么的快,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三峽大壩。通過這次實習,我越來越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許多專業(yè)性的問題還不甚明白,常常需要問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