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歷史必修3第二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課課件_第1頁
人教版歷史必修3第二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課課件_第2頁
人教版歷史必修3第二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課課件_第3頁
人教版歷史必修3第二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課課件_第4頁
人教版歷史必修3第二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帝王與書生的會面

說課過程1、教材分析2、學情分析3、教法學法4、教學過程5、板書設計6、教學反思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帝王與書生的會面”是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的第二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新儒學為大漢王朝,乃至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定下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治基調;成為上繼孔子、下啟朱熹的里程碑。因此,這一課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十分突出。3、教學重難點重點:“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漢武帝重視儒學的具體措施。難點:

對新儒學思想主張的理解及其對后世的影響。2、課程標準:知道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史實4、三維目標:1、知識與能力知道漢代儒學通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創(chuàng)辦太學等手段,逐步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史實;探究儒家思想的產(chǎn)生、發(fā)展過程與封建統(tǒng)治之間的關系以及儒家思想對中國歷史的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2、過程與方法用講述故事的方式講出董仲舒和漢武帝的經(jīng)歷,用材料分析法理解從無為到有為思想的轉變用資料分析法和圖表法讓學生認識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董仲舒提出新儒學思想的經(jīng)歷,了解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兼濟天下”的擔當。二、學情分析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思想,有很多文言文需要閱讀,內(nèi)容難以理解,比較枯燥,高一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三、教法學法

首先,提煉出帝王與書生會面的前后故事進行主題式教學,分為三大模塊,層層探究,激發(fā)學生興趣。其次,采用材料分析法、圖表法和討論法,結合主線故事,通過課堂師生互動對本課重難點進行掌握。四教學過程(一)導入(二)新課推進

(三)課后作業(yè)第一幕:未見前緣第二幕:未央之會第三幕:千古流芳1、十年寒窗無人識2、初登帝位遇隱患1、不拘一格降人才2、《天人三策》驚漢武四、教學過程(一)導入利用圖片提出探究式問題:是什么促成了帝王與書生的會面?又是什么使得武帝如獲至寶?使書生成名天下?利用這些問題引起學生心中的疑問,激發(fā)興趣,導入本課。帝王與書生的會面1、十年寒窗無人識第一幕:未見前緣

三年不窺園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時曾拜為博士提問:董仲舒為何不在漢景帝時期提出自己的政治見解?材料:“景帝不任儒”,“竇太后又好黃老”“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他們只不過具員領俸,沒一個受到重用(《史記·儒林列傳》)通過史料讓學生認識:漢初一直實行道家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所以董仲舒只能韜光養(yǎng)晦(二)新課推進2、初登帝位遇隱患材料一: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shù)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會從以逆京師?!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凡牧隙焊徽咛镞B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漢書·食貨志》材料三:匈奴復絕和親。大入上郡、云中各三萬騎,所殺略甚眾而去……攻當路塞,往往入盜于漢邊,不可勝數(shù)。

──《史記·匈奴列傳》諸侯權力過大,威脅中央土地兼并嚴重邊境不寧如何解決“道家哲學正好符合漢初統(tǒng)治者的需要,他們的政策是除秦苛法,與民休息,使國家在長期的耗盡一切的戰(zhàn)爭后恢復元氣。到元氣恢復了,道家哲學就不再適用了,而需要一個進一步建設的綱領。統(tǒng)治者們在儒家學說中找到了它?!?/p>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設計意圖:通過材料得出漢武帝要解決問題必需放棄“無為”進行“有為”1、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幕、未央之會2《天人三策》驚漢武重點突破1、提問:《天人三策》為何能使武帝震驚?(制造疑問,引起思考)材料一:《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加抟詾橹T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洞呵锓甭丁凡牧先憾偈嬲f:“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薄搬嬉郾?,賦斂重,百姓貧窮叛去,道多饑人。救之者,省徭役,薄賦斂,出倉谷,振困窮?!辈牧纤模壕?、父子、夫婦之義,皆與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王道之三綱,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義》夫仁誼(義)禮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五者修飭,故受天之祐……——《漢書·董仲舒?zhèn)鳌发佟按呵锎笠唤y(tǒng)”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外儒內(nèi)法)②“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③限田、薄賦、省徭役

(4)“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新儒學

目的

解決問題鞏固統(tǒng)治土地兼并諸侯割據(jù)邊境不寧緩和矛盾制定規(guī)范限制兼并加強君權中央集權三綱五常限田、薄賦、省徭役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春秋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計意圖:帶領同學們深刻理解材料,認識到董仲舒思想提出的目的及解決的實際問題。思想: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政治:用文人儒者參與國家大政教育:興辦太學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統(tǒng),使天下文士都學儒家經(jīng)典,從此教育被儒家壟斷。漢武帝“尊儒”措施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漢武帝尊儒措施的分析,得出漢朝以后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是封建社會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主流。第三幕:千古流芳司馬遷:“漢興至于五世之間,唯董仲舒名為明于《春秋》……學士皆師尊之?!蓖醭洌骸安呒戎袑?,文說美善……雖無鼎足之位,知在公卿之上……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彼抉R光:“吾愛董仲舒,窮經(jīng)守幽獨。所居雖有園,三年不游目?!背填棧骸岸偈嬖徽淞x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此董子所以度越諸子?!蔽涸矗骸熬窠?jīng)之心,執(zhí)圣之權,冒天下之道者,莫如董生?!绷簡⒊骸啊洞呵锒蠈W》等書,于新思想之發(fā)生,間接有力焉?!痹O計意圖:通過學者對董仲舒的評價,讓同學們?nèi)ヌ接懚偈嫘氯鍖W思想對后世的影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皺M渠四句”設計意圖:通過“橫渠四句”使學生認識到一個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培養(yǎng)他們的家國情懷。課堂延伸

針對上述觀點,你是如何理解的?

自從儒家成為官方承認的學問,并可以作為晉身之階以后,表面上看來儒家是勝利了,但實際上卻使它逐漸喪失了其獨立的批評與自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