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南大學附中2022—2023學年度下期期末考試高一語文試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毫米的黑色簽字筆書寫;必須在題號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無效;保持答卷清潔、完整。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試題卷學生保存,以備評講)。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我國學界現(xiàn)有關于中國特色社會科學話語的研究,對其應包含的基本內涵以及建構原則和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積累,但還不乏亟待繼續(xù)深入研究的問題。例如,從具體內容上來說,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西方話語霸權,究竟在哪些核心命題上表現(xiàn)得格外牢固。首先,在社會科學認識論及其方法論領域,隱性但頑固的歐洲中心主義依然傾向于將非西方文化“去主體化”“本質化”。西方社會科學是在內部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興起,以及對外殖民的時代背景下興起的。因此,在對待非西方社會的問題上,西方社會科學一開始就具有強烈的將殖民活動合法化的沖動。一方面,它將人類社會進行文明排序,將自身置于文明的頂端;另一方面,它努力探索非西方社會的運作邏輯,為殖民統(tǒng)治提供政策支持。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的,成功地將非西方文化轉化為“野蠻人”和“原始人”,西方社會科學使用了一種“異時化”的策略,即把非西方文化置于其他時間序列中。所謂的“野蠻人”或“原始人”,被想象成是沒有文明的原始文化的產物,處在另類時間內的原始社會和野蠻人成為證明西方文化先進的絕佳例證。二戰(zhàn)后,西方社會科學界展開了對歐洲中心主義的反思,但并不徹底。例如二戰(zhàn)后西方提出了文化相對論。它主張,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創(chuàng)性和價值,且這種價值只能被納入其自身文化系統(tǒng)而不應被放在歐洲標準下來進行評價。然而,當這種認識論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常常會引發(fā)出文化本質化的傾向,即把文化看作本體論意義上的存在。每種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有本質差別,相互之間無法理解。如英國學者戈爾納所說,“使所謂的文化相對論變成了種族中心主義一種新的、怪誕的表現(xiàn)形式”。這種認識論及其方法論帶來的后果是,不僅社會科學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受到了根本侵蝕,而且實際上也否定了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存在超越各民族文化限制,而平等地相互認識的可能性。再往深處探究,將文化本質化還為種族主義留下了暴力泛濫的“后門”。近年歐美白人中的民粹主義者針對其他族群的暴力襲擊,以及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社會沖突,無疑表明西方社會科學中將非西方文化“去主體化”“本質化”的認識論及其方法論,仍具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其次,面對原本有普遍、辯證聯(lián)系的人類及其與自然的共同體,霸權、單邊孤立和干涉主義,以及以人與自然二分為前提的極端環(huán)保主義,仍如“幽靈”般存在。當今世界不僅人與人之間聯(lián)系日益緊密,不可能再回到“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tài),人與自然如何更好地融合也變成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人類無一例外地需要直接面對氣候變化等問題,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然而,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國家及其社會科學界仍不愿拋棄其霸權主義、單邊孤立主義和干涉主義。西方國家不僅在政治上以其強大的軍事、經濟、科技和文化力量為基礎,干涉別國內政,對他國進行制裁、封鎖、滲透,甚至直接侵略,而且其強大的社會科學研究力量還以所謂的“捍衛(wèi)自由民主等人類普世價值”等說辭,為其政治行為做“合理性”論證。在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上,西方社會科學中深層潛藏的霸權主義同樣十分強勁。從思想淵源上說,西方社會科學長期秉持人與自然二元對立的思想。它對彼此之間共同、共生、共榮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重視不足。這種認識論將人當作自然的絕對“主人”,一味強調人類至上,向大自然無限索取,造成了嚴重的生態(tài)問題。西方社會科學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日益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問題。毫無疑問,這原本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研究取向。然而,當其趨向激進之后,又帶來了新問題。在當代西方社會科學中,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由原來征服自然的傾向,轉向了另一個極端,即否定人的價值,否定非西方的發(fā)展中國家國民維持基本生存需要的、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的權利。這種思想,實質上無疑是一種充滿西方意識形態(tài)霸權的話語。摘自黃?!对谖拿骰ヨb中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材料二:“‘和’與‘同’不一樣。‘同’不能容‘異’,‘和’不但能容‘異’,而且必須有‘異’,才能稱其為‘和’?!薄叭祟惷\共同體”是和而不同的價值共同體。和平與發(fā)展的價值理念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追求,盡管世界各國在實現(xiàn)和平與發(fā)展的具體途徑方面尚未達成一致,思維還有所殊異,但人類反對戰(zhàn)爭向往和平、反對貧窮追求發(fā)展的總體愿望是不謀而合的。在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共同價值”上,各國人民都有自己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每個民族對“共同價值”的理解都有其特定的指向和側重點,和而不同是各種文明形態(tài)結成價值共同體的主旋律。因而,習近平強調,我們“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而不同”的倫理文明論堅持認為,如果一種文明只承認自己的優(yōu)越性和先進性,拒絕或不屑于向他國文明學習和借鑒,就會窒息自己發(fā)展的機理,還會引發(fā)其他文明的敵意或反叛,無論對自己文明亦或是他國文明都會造成毀滅性的后果。就此而論,只有不同文明之間彼此既相互尊重又相互學習,積極地開展對話與交流,才能促成文明的發(fā)展與興盛。摘自郝立新、周康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西方話語霸權究竟在哪些核心命題上表現(xiàn)得格外牢固,是關于中國特色社會科學話語研究的首要問題。B.西方社會科學通過將非西方文化轉化為“野蠻人”和“原始人”的策略,達到了把非西方文化置于其他時間序列中的目的。C.西方社會科學界提出的文化相對論把文化看作本體論意義上的存在,認為各種文化之間存在彼此無法理解的本質差別。D.西方社會科學界如果把歐洲標準下的“自由民主”作為“普世價值”,就未能真正認識到各國對“共同價值”的理解各有側重。2.下列對材料一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引用戈爾納的說法,意在論證文化本質化傾向使文化相對論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受到了根本侵蝕的觀點。B.材料以近年歐美發(fā)生針對某些族群的暴力襲擊以及引發(fā)社會沖突為例,論證了文化本質化可能存在的惡果。C.材料既對西方社會科學界重視環(huán)保的積極意義表示肯定,又指出其趨向激進后帶來的問題,這顯示出作者的辯證態(tài)度。D.材料對西方話語霸權的論證兼顧歷史與現(xiàn)實,既有對其歷史淵源的回顧,也有對其當下表現(xiàn)的具體分析。3.根據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化相對論對歐洲中心主義的反思并不徹底。它認為應尊重文化的差異性,但同時也容易陷入文化本體論的誤區(qū)。B.中國捍衛(wèi)基于基本生存需要的自然資源開發(fā)利用權,既是踐行人與自然共同、共生、共榮的理念,也是在反抗西方意識形態(tài)霸權。C.西方發(fā)達國家如果始終無視人類社會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的事實,就有可能給西方國家內部和世界帶來更多不穩(wěn)定因素。D.排斥文明差異性的“同”很難保證一種文明的生存與發(fā)展,因此我們在發(fā)展方面要保持與他國不同的社會科學話語體系。4.為什么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5.閱讀下面的表格,結合材料,談談你對中國碳排放時間規(guī)劃的理解。相關時間點中國美國工業(yè)化起步時間20世紀50年代19世紀中葉計劃“碳達峰”(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時間2030年2030年計劃“碳中和”(溫氣體達到零排放)時間2060年2050年【答案】1.D2.A3.D4.①事實基礎:當今世界人與人之間聯(lián)系日益緊密,不可能再回到“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tài),“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是無可爭辯的事實。②價值基礎和利益訴求:全人類都向往和平與發(fā)展,具有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共同價值追求,這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思想價值基礎;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的利益訴求。③霸權主義頑固:西方霸權主義依然頑固,這種只承認自身文明優(yōu)越性的價值觀無助于文明的交融互鑒,世界需要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方案。5.①中國工業(yè)化起步遠晚于美國,碳排放需求大,卻制定和美國相同的“碳達峰”時間,這體現(xiàn)了中國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案倡導者,承擔了自己面對氣候變化應有的責任。(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責任”作答)②中國制定晚于美國的“碳中和”時間表,這體現(xiàn)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和而不同”的價值共同體,中國踐行“和而不同”的價值觀,堅決反對西方話語霸權,捍衛(wèi)自身維持基本需要的發(fā)展權。【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是關于中國特色社會科學話語研究的首要問題”曲解文意,原文中首段“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西方話語霸權究竟在哪些核心命題上表現(xiàn)得格外牢固”是中國特色社會科學話語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而不是首要問題。B.目的和手段顛倒,原文第三段有“一方面,它將人類社會進行文明排序,將自身置于文明的頂端;另一方面,它努力探索非西方社會的運作邏輯,為殖民統(tǒng)治提供政策支持。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的,成功地將非西方文化轉化為‘野蠻人’和‘原始人’”,“把非西方文化置于其他時間序列中”是策略,而“將非西方文化轉化為‘野蠻人’和‘原始人’”是目的。C.選項省略了條件。根據原文第4段內容“當這種認識論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常常會引發(fā)出文化本質化的傾向,即把文化看作本體論意義上的存在。每種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有本質差別,相互之間無法理解”可知,“把文化看作本體論意義上的存在,每種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有本質差別,相互之間無法理解”應當是“當這種認識論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產生的結果。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意在論證文化本質化傾向使文化相對論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受到了根本侵蝕的觀點”錯誤,原文為“當這種認識論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常常會引發(fā)出文化本質化的傾向,即把文化看作本體論意義上的存在。每種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有本質差別,相互之間無法理解。如英國學者戈爾納所說,‘使所謂的文化相對論變成了種族中心主義一種新的、怪誕的表現(xiàn)形式’”,可知材料一第四段引用戈爾納的觀點,意在指出文化本質化傾向使文化相對論異化為種族中心主義。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強加因果,原文所說的“同”是指“一種文明只承認自己的優(yōu)越性和先進性,拒絕或不屑于向他國文明學習和借鑒”(材料二第2段),這種“同”帶來的后果是“對自己文明亦或是他國文明都會造成毀滅性的后果”(材料二第2段),因此得出的結論不應該是“我們在發(fā)展方面要保持與他國不同的社會科學話語體系”,而是要學習借鑒與本國不同的文明,即達到能“容異”的“和”的狀態(tài)。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結合“當今世界不僅人與人之間聯(lián)系日益緊密,不可能再回到‘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tài),人與自然如何更好地融合也變成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可概括出,事實基礎:當今世界不僅人與人之間聯(lián)系日益緊密,不可能再回到“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tài),“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是無可爭辯的事實;結合“人類反對戰(zhàn)爭向往和平、反對貧窮追求發(fā)展的總體愿望是不謀而合的。在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共同價值’上,各國人民都有自己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每個民族對‘共同價值’的理解都有其特定的指向和側重點,和而不同是各種文明形態(tài)結成價值共同體的主旋律”“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人類無一例外地需要直接面對氣候變化等問題”可概括出,價值基礎和利益訴求:全人類都向往和平與發(fā)展,具有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共同價值追求,這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思想價值基礎;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的利益訴求。結合“在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上,西方社會科學中深層潛藏的霸權主義同樣十分強勁”“一種文明只承認自己的優(yōu)越性和先進性,拒絕或不屑于向他國文明學習和借鑒,就會窒息自己發(fā)展的機理,還會引發(fā)其他文明的敵意或反叛,無論對自己文明亦或是他國文明都會造成毀滅性的后果。就此而論,只有不同文明之間彼此既相互尊重又相互學習,積極地開展對話與交流,才能造成文明的發(fā)展與興盛”可概括出,霸權主義頑固:西方霸權主義依然頑固,這種只承認自身文明優(yōu)越性的價值觀無助于文明的交融互鑒,世界需要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方案。【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20世紀50年代”“19世紀中葉”“2030年”等數(shù)據可分析出,中國工業(yè)化起步遠晚于美國,碳排放需求大,卻制定和美國相同的“碳達峰”時間,這體現(xiàn)了中國作為“人類命運共同休”方案倡導者,承擔了自己面對氣候變化應有的責任;結合“2060年”“2050年”的數(shù)據及原文“和而不同是各種文明形態(tài)結成價值共同體的主旋律。因而,習近平強調,我們……”“在當代西方社會科學中,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由原來的‘天久一分’、征服自然的傾向,轉向了另一個極端,即否定人的價值,否定非西方的發(fā)展中國家國民維持基本生存需要的、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的權利。這種思想,實質上無疑是一種充滿西方意識形態(tài)霸權的話語”可知,中國制定了晚于美國的“碳中和”時間表。這體現(xiàn)了中國踐行“和而不同”的價值觀,堅決反對西方話語霸權,捍衛(wèi)自身維持基本需要的發(fā)展權。(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雨中的貓(美)海明威旅館里只住有兩個美國人。他們的房間在二樓,面朝大海,也正對著公園和戰(zhàn)爭紀念碑。公園里有高大的棕櫚樹和綠色長椅。雨在下著。雨水從棕櫚樹上滴落下來。石子路上積了一汪汪的水。在雨中,海水呈一條長長的線,猛沖上來,又順著海灘退回去,一會兒又在雨中滾滾而來,形成一條長長的線。停在紀念碑旁邊廣場上的汽車都開走了。廣場對面,一個侍者站在餐館門口望著空蕩蕩的廣場。那位美國太太站在窗口往外看。就在他們的窗子底下,一只貓蜷縮在一張滴水的綠色桌子下面。貓極力縮起身子,好不讓雨淋著?!拔乙氯グ涯侵回堊絹??!泵绹f?!拔襾戆伞!闭煞蛟诖采献愿鎶^勇地說?!安唬€是我去吧。外面那只可憐的小貓想躲在桌子下面避雨呢。”丈夫于是繼續(xù)看書,身子靠在床腳的兩個枕頭上?!皠e淋濕了?!彼f。太太下了樓,她經過辦公室的時候,旅館老板站起來向她鞠了個躬。他是個老頭兒,個子很高?!跋掠昀病!碧f。她對這個旅館老板頗有好感。“是啊,是啊,太太,真是壞天氣。天氣真糟糕。”他站在昏暗的房間那頭的寫字臺后面。這位太太很喜歡他。她喜歡他聽到任何抱怨的時候所表現(xiàn)出的那種鄭重其事的態(tài)度。她喜歡他那種尊貴的氣度。她喜歡他樂意為她效勞的姿態(tài)。她喜歡他作為旅館老板的自我感覺。她也喜歡他那上了年紀、沉沉下垂的臉和一雙大手。她打開門,向外張望。雨下得更大了。那只貓大概在右邊。也許她可以順著屋檐底下走過去。她正站在門口時,身后張開了一把傘。那是給他們收拾房間的女侍?!澳刹荒芰軡窳恕!彼鎺⑿?,用意大利語說。當然,這是旅館老板吩咐她來的。女侍撐著傘為她遮雨,她沿著石子路一直走到他們房間的窗子下面。那張桌子就在那兒,被雨水沖刷成鮮亮的綠色,可貓卻不見了。她一下子感到大失所望。女侍抬頭看著她?!澳鷣G了什么東西嗎,太太?”“剛才這兒有只貓?!蹦贻p的美國太太說?!柏??”“是的,有只貓?!薄柏??”女侍撲哧一笑,“雨里有只貓?”“是呀,”她說,“在桌子底下。”她接著又說:“噢,我真想要那只貓。我想要只小貓?!彼糜⒄Z說這幾句話時,女侍者緊繃著臉。“走吧,太太,”她說,“我們得回到里面去了。你會淋濕的。”“我看也是。”年輕的美國太太說。她們沿著石子路往回走,進了門。女侍留在外面把傘收攏起來。美國太太經過辦公室的時候,老板在寫字臺后面朝她欠欠身子。太太心里感到有些悶悶不樂。這個老板讓她感覺自己非常渺小,同時又很重要。她一時覺得自己是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她上了樓梯,打開房門,丈夫正在床上看書?!白降侥侵回埩藛??”他放下書,問道。“它跑了?!薄疤熘琅艿侥膬喝チ恕!彼蜒劬臅旧弦崎_,說道。她在床上坐了下來。“我太想要那只貓了,”她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這么想要它。我真想要那只可憐的小貓。讓一只可憐的小貓待在雨里,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兒。”丈夫又看起書來。她走過去,坐在梳妝臺的鏡子前,拿起手鏡來照照自己。她仔細端詳著自己的側影,先看看這邊,又看看那邊。接著又仔細打量自己的頭頸后面。“要是我把頭發(fā)留長,你覺得好嗎?”她問道,又瞧了瞧自己的側影。丈夫抬眼看了看她的后脖子,頭發(fā)剪得短短的,像個男孩。“我喜歡你這樣子?!薄拔乙呀泤挓┝耍彼f,“看上去像個男孩子,我厭煩極了?!薄澳憧雌饋砥翗O了?!彼f。她把鏡子放在梳妝臺上,走到窗邊,向外張望。天漸漸黑了。她說?!拔蚁氚杨^發(fā)往后梳得又緊又光滑,在后面挽個大髻,可以讓自己感覺得到?!薄笆菃幔俊闭煞蛟诖采险f?!拔疫€想用自己的銀器坐在桌邊吃飯,我還想點上蠟燭。我希望現(xiàn)在是春天,我想對著鏡子梳頭。我想有只小貓,還想有幾件新衣服?!薄芭叮瑒e說了,找點兒東西看吧。”丈夫說著,又開始看書了。太太朝窗外張望著。此時天已經很黑了,雨還在敲打著棕櫚樹。“不管怎么說,我都想要只貓?!彼f,“我想要只貓?,F(xiàn)在就想要。要是我不能留長發(fā),不能有什么開心的事兒,總可以有只貓吧。”丈夫沒聽她說話。他在讀自己那本書。太太朝窗外望去,廣場上已亮燈了。有人敲門?!罢堖M?!闭煞蛘f著,從書上抬起眼睛。門口站著的是那個女侍,她緊緊抱著一只大玳瑁貓,那貓順著她的身子縱身一躍而下?!按驍嚵耍彼f,“老板讓我把這只貓給太太送來?!保ㄓ袆h改)【注】這篇小說寫于20世紀20年代初,當時的美國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她們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扮演受男性庇護并服從于男性的角色。小說反映了海明威當時對這一問題的深刻思考。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海明威稱女主人公為“美國太太”,某種程度上意味著這位“妻子”代表美國女性,她的命運也就具有了普遍性。B.小說借女主人公對貓的情感態(tài)度的敘寫,表現(xiàn)了她作為新女性渴望改變處境并且得到極大滿足的喜悅心情。C.貓的形象映射了女主人公的境遇,女主人公想救雨中的貓,隱含了她在男性掌握主導權的世界中內心的某種愿景。D.文中借“妻子”這一形象反映了美國男權社會中女性的彷徨、困惑和掙扎,以及女性對自由和獨立的渴望與追求的社會現(xiàn)象。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以貓為行文線索,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一對美國夫婦在國外旅館發(fā)生的故事。B.小說多次提到丈夫“看書”,體現(xiàn)了他對妻子感受的漠視,與旅館老板的態(tài)度形成對比。C.小說沒有性格多變的人物,不追求情節(jié)的完整,也不展示具有因果關系的情節(jié)鏈條。D.本文中作者對“美國太太”的語言動作的描寫,體現(xiàn)出了美國女性意識的覺醒,8.有人認為,小說若以“一個寂寞的美國婦人”或“不幸的婚姻”為標題,效果會更好。你的看法如何?請談談你的看法。9.契訶夫說,“一個人寫得越冷靜,越不露聲色,作品產生的感情就越深刻、越動人”。請從小說語言、情節(jié)等多角度分析本文是如何做到冷靜深刻的。【答案】6.B7.C8.①因為“雨中的貓”是小說的線索,全文因貓而起,止于得貓,故事完整生動。(情節(jié))
②“雨中的貓”是美國太太的象征,她們都孤寂無援,都渴求溫暖關愛。(人物)
③用“雨中的貓”這個標題,濃縮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更能讓讀者展開想象的翅膀,言簡意賅,卻留有余地。(主題、效果)
④而“一個寂寞的美國婦人”和“不幸的婚姻”都太直白,而且包含的內容太單薄,不豐富。(對比)9.①大量運用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心理,不加主觀評述,使人物形象具有客觀性。
②用修飾性詞語極少平實語言進行敘述,不直接表露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
③開放性結尾(戛然而止式結尾),善于留白,不直接表露作者的情感傾向。
④使用第三人稱有限視角,敘述者為旁觀者,只敘述看到的場景,使敘述更為客觀。【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得到極大滿足的喜悅心情”的說法錯誤,小說只是從女主人公對貓的情感態(tài)度反映出當時渴望改變處境卻只能充當被動接受者的新女性內心的苦悶。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也不展示具有因果關系的情節(jié)鏈條”錯誤。文章截取了一個生活斷面進行寫作,大量留白,不追求情節(jié)的完整,但其中仍有因果關系的情節(jié)鏈條:女主人公因為不經意地發(fā)現(xiàn)了窗外雨中的貓而外出冒雨尋貓→尋貓未果失望而歸→為了安慰她,旅店老板派人送來了一只貓。小說敘事特點概括錯誤。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從情節(jié)上看,因為“雨中的貓”是小說的線索,貫穿全文,全文因貓而起,如文中寫道“那位美國太太站在窗口往外看。就在他們的窗子底下,一只貓蜷縮在一張滴水的綠色桌子下面。貓極力縮起身子,好不讓雨淋著”,止于得貓,如“門口站著的是那個女侍,她緊緊抱著一只大玳瑁貓,那貓順著她的身子縱身一躍而下”,故事完整生動。從人物上看,“雨中的貓”是美國太太的象征,她們都孤寂無援,都渴求溫暖關愛,她們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扮演受男性庇護并服從于男性的角色。如文中寫道的美國太太的愿望“我還想用自己的銀器坐在桌邊吃飯,我還想點上蠟燭。我希望現(xiàn)在是春天,我想對著鏡子梳頭。我想有只小貓,還想有幾件新衣服”“我想要只貓?,F(xiàn)在就想要。要是我不能留長發(fā),不能有什么開心的事兒,總可以有只貓吧”。從主題和效果上看,用“雨中的貓”這個標題,濃縮了作品的中心思想,反映了當時的美國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更能讓讀者展開想象的翅膀,言簡意賅,卻留有余地,也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從藝術手法上看,“一個寂寞的美國婦人”和“不幸的婚姻”都太直白,而且包含的內容太單薄,不豐富,與“雨中的貓”這個富含深意的題目形成對比?!?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大量運用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心理,如“‘我要下去把那只貓捉來?!绹f……‘是啊,是啊,太太,真是壞天氣。天氣真糟糕’”“‘您丟了什么東西嗎,太太?’……‘老板讓我把這只貓給太太送來’”等,不加主觀評述,使人物形象具有客觀性。用修飾性詞語極少的平實語言進行敘述,不直接表露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如“旅館里只住有兩個美國人。他們的房間在二樓,面朝大海,也正對著公園和戰(zhàn)爭紀念碑”“太太下了樓,她經過辦公室的時候,旅館老板站起來向她鞠了個躬。他是個老頭兒,個子很高”“丈夫抬眼看了看她的后脖子,頭發(fā)剪得短短的,像個男孩”等,簡潔平實?!袄习遄屛野堰@只貓給太太送來”的結尾頗具開放性,戛然而止式的結局雖沒有表露作者的情感傾向,但這種善于留白的藝術處理更耐人尋味。使用第三人稱有限視角,如“他們的房間在二樓,面朝大海,也正對著公園和戰(zhàn)爭紀念碑”“那位美國太太站在窗口往外看。就在他們的窗子底下,一只貓蜷縮在一張滴水的綠色桌子下面”等,敘述者為旁觀者,只敘述看到的場景,使敘述更為客觀。二、古詩文閱讀(43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孫武以兵法見于吳王闔閭。闔閭①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約束既布,乃設鈇鉞②,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睆腿钗迳甓闹?,婦人復大笑。孫子曰:“既已三令五申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彼鞌仃犻L二人以徇。婦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guī)矩繩墨,無敢出聲。(節(jié)選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材料二:闔閭痛此二姬,乃厚葬之于橫山,立祠祭之,名曰愛姬祠。因思念愛姬,遂有不用孫武之意。伍員進曰:“臣聞‘兵者,兇器也’,不可虛談。誅殺不果,軍令不行。大王欲征楚而伯天下,思得良將夫將以果毅為能非孫武之將誰能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戰(zhàn)者乎?夫美色易得,良將難求,若因二姬而棄一賢將,何異愛莠草而棄嘉禾哉!”闔閭始悟。乃封孫武為上將軍,責成以伐楚之事。伍員問孫武曰:“兵從何方而進?”孫武曰:“大凡行兵之法,先除內患,然后方可外征。吾聞王僚之弟掩余在徐,燭庸在鐘吾,二人俱懷報怨之心。今日進兵,宜先除二公子,然后南伐。”伍員然之。吳王乃發(fā)二使向國君討取。有人告信,掩余逃去,路逢燭庸亦逃出。闔閭怒二國之違命,令孫武將兵伐徐,滅之。遂伐鐘吾,執(zhí)其君以歸。復襲破舒城,殺掩余、燭庸。闔閭便欲乘勝入郢。孫武曰:“民勞,未可驟用也?!彼彀鄮?。乃三分其軍,迭出以擾楚境,楚遣將來救,吳兵即歸,楚人苦之。(節(jié)選自《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五回》)材料三: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今天下諸國士,所率無不及二十萬之眾者,然不能濟功名者,不明乎禁、舍、開、塞③也。故曰,便吾器用,養(yǎng)吾武勇,發(fā)之如鳥擊,如赴千仞之奚谷。(節(jié)選自《尉繚子·制談》)注:①闔閭:春秋末期吳國君主。②鈇鉞:即斧鉞。③禁、舍、開、塞:禁罰和赦免,開放和鎖閉。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思(A)得(B)良(C)將(D)夫(E)將(F)以(G)果(H)毅(I)為(J)能(K)非(L)孫(M)武(N)之(O)將(P)誰(Q)能(R)涉(S)淮(T)逾(U)泗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見,與《答司馬諫議書》中“終必不蒙見察”的“見”字意思相同,意為“接見”。B.中,與《促織》中“又劣弱不中于款”的“中”字意思相同,意為“合乎”。C.祠,指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賢的廟堂。此處指闔閭為祭祀死去愛姬而修建的房屋。D.封,與《六國論》中“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的“封”意思相同,指帝王將名號、爵位、土地等賜給臣子。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本中吳王與孫武對兩個違反軍紀的妃子的態(tài)度完全不同,形成了鮮明對比。B.伍員認為不可空談兵法,兵法也是兇器,刑法不果斷使用,軍令就會變得無效。C.伍員善于勸諫,用莠草和嘉禾的取舍來說服闔閭,最后孫武被順利地任命為上將軍。D.與桓公、吳起相比,孫武作戰(zhàn)更是以少勝多,作者聯(lián)系現(xiàn)實,贊揚孫武用兵之道。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既已三令五申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2)故曰,便吾器用,養(yǎng)吾武勇,發(fā)之如鳥擊,如赴千仞之奚谷。14.孫武為什么作戰(zhàn)能夠取得勝利?請簡要概括說明。【答案】10.DKP11.A12.B13.(1)已經多次命令告誡卻不依從規(guī)定來動作,就是兵士的過錯了。(2)所以說,改善我們的武器裝備,培養(yǎng)我們的勇武戰(zhàn)風,軍隊(一旦)出動,就像鷙鳥出擊(那樣兇猛),就像(急流)傾瀉到千仞的深谷(那樣勢不可當)。14.①善于治軍,軍紀嚴明;
②先治國內,再去征伐;
③善用兵法,勞逸結合?!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想得到良將。好的將領要果敢勇毅,不是孫武這樣的將領,難道還有誰能是渡過淮河和泗水?“得良將”為動賓結構,句意完整,且“夫”為發(fā)語詞,應放在句首,故應在D處斷開;“以……為”應為固定結構,“為”后接賓語,故“以果毅為能”句意完整,應在K處斷開;“誰能……”為反問句,與前面的“非孫武之將”表達了不是孫武就沒有人能做到渡過淮河和泗水這樣的事了。故應在“誰”前斷開,P處要斷句。故應在DKP三處斷開。【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及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意思相同”錯誤?!皩O武以兵法見于吳王闔閭”的“見”,接見。句意:孫武憑借兵法被吳王闔閭接見?!敖K必不蒙見察”的“見”,表被動。句意:最終必定不能被(您)理解。B.“婦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guī)矩繩墨”的“中”,合乎。句意:婦女們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起立,全都合乎要求?!坝至尤醪恢杏诳睢钡摹爸小?,合乎,符合。句意:也是又弱又小不符合規(guī)格。C.“立祠祭之”的“祠”,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賢的廟堂。句意:建立了一個祠堂用來祭拜她們。D.“乃封孫武為上將軍”的“封”,帝王將名號、爵位、土地等賜給臣子,任命。句意:于是任命孫武為上將軍?!耙再T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的“封”,帝王將名號、爵位、土地等賜給臣子。句意: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兵法也是兇器”錯誤,此處“兵”與《孫子兵法》中“兵者,國之大事”的“兵”意思相同,指軍事、戰(zhàn)爭(或武器、軍隊)。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既”,已經;“三令五申”,多次命令告誡;“如”,依從;“吏士之罪也”,判斷句。
(2)“故”,所以;“便”,改善;“器用”,武器裝備;“發(fā)”,軍隊出動【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孫武作戰(zhàn)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概括。從材料一中“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薄啊纫讶钗迳甓蝗绶ㄕ?,吏士之罪也?!鞌仃犻L二人以徇?!笨傻蒙朴谥诬?,軍紀嚴明。從材料二第二段“大凡行兵之法,先除內患,然后方可外征。吾聞王僚之弟掩余在徐,燭庸在鐘吾,二人俱懷報怨之心。今日進兵,宜先除二公子,然后南伐”可得先治國內,再去征伐。從材料二第二段“闔閭便欲乘勝入郢。孫武曰:‘民勞,未可驟用也?!彀鄮?。乃三分其軍,迭出以擾楚境,楚遣將來救,吳兵即歸,楚人苦之”可得善用兵法,勞逸結合。參考譯文:材料一:孫武憑借兵法被吳王闔閭接見。闔閭說:“您的十三篇,我都看過了,可以用(兵法)小規(guī)模地試著指揮軍隊嗎?”(孫子)回答說:“可以?!庇谑沁x出宮中美女,共計一百八十人。孫武把軍事法規(guī)公布以后,便陳設斧鉞,當場又多次重復了這些規(guī)定。然后用鼓聲指揮她們向右,婦女們大笑。孫子說:“規(guī)定不明,申說不夠,這是將領的過錯?!庇种貜土硕啾?,用鼓聲指揮她們向左,婦女們又大笑。孫子說:“已經多次命令告誡仍不依從規(guī)定來動作,就是士兵的過錯了。”于是將隊長二人斬首示眾。婦女們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起立,全都合乎要求,沒有一個人敢出聲。材料二:闔閭對兩個妃子的死非常痛心,于是把她們厚葬在橫山上,建立了一個祠堂用來祭拜她們,取名為“愛姬祠”。因為闔閭非常想念愛妃,于是有了不想重用孫武的意思。伍員進言說:“微臣聽說過‘兵器(軍隊)是行兇之器’,不可以空談用兵。如果刑法不果斷地使用,那么軍令就沒用了。大王想征討楚國而稱霸天下,想得到良將。好的將領要果敢勇毅,不是孫武這樣的將領,難道還有誰能是渡過淮河和泗水,逾越千里而作戰(zhàn)的人才嗎?美女很容易得到,良將則是很難求得到的。如果是因為兩個美女而放棄了一員上將,這和喜歡雜草而丟棄稻苗有什么差別嗎!”闔閭這才頓悟過來。于是任命孫武為上將軍,責令他完成攻打楚國這項任務。伍員問孫武說:“我國軍隊先從什么地方進攻呢?”孫武回答說:“行軍作戰(zhàn)大都是先除內患,之后才能對外征伐。我聽說王僚的弟弟,一個叫掩余在徐國,一個叫燭庸在鐘吾,兩人都懷有為王僚報仇之心。今日進軍,應該先除掉這兩人,然后再向南攻伐。”伍員認為他說的對。吳王于是派出兩位使者分別向兩國國君討取二人。有人通風報信,掩余逃跑,在路上遇到燭庸也逃出來。闔閭怒斥徐國和鐘吾國違背命令,讓孫武率領軍隊討伐徐國,滅了徐國。又命其討伐鐘吾,抓捕其君主回到吳國。又突襲攻破舒城,殺死掩余和燭庸。闔閭于是想要乘勝入郢城,孫武說:“將士勞累,不可頻繁征用?!庇谑前鄮熁爻?。就把軍隊分成三部分,輪番出來騷擾楚國邊境,楚國派將領來援救,吳軍立即撤回,楚人以之為苦。材料三:有統(tǒng)率十萬軍隊而天下無敵的,是誰呢?是齊桓公。有統(tǒng)率七萬軍隊而天下無敵的,是誰呢?是吳起。有統(tǒng)率三萬軍隊而天下無敵的,是誰呢?是孫武子。現(xiàn)在天下各國,將領所統(tǒng)率的軍隊都不下二十萬,然而不能功成名就的原因,就是在禁罰、赦免、開放、閉鎖等方面沒有建立明確的軍事制度。所以說,改善我們的武器裝備,培養(yǎng)我們的勇武戰(zhàn)風,軍隊一旦出動,就像鷙鳥出擊(那樣兇猛),就像(急流)傾瀉到千仞的深谷(那樣勢不可當)。(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經五丈原【唐】溫庭筠鐵馬云雕共絕塵,柳營①高壓漢宮春。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②照渭濱。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寶帳③無言語,從此譙周④是老臣。注釋:①柳營:即細柳營,西漢治軍有方的周亞夫屯兵之地。②妖星:相傳諸葛亮死時,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墜落在渭水之南。③象床寶帳:五丈原諸葛亮祠中神龕里的擺設。④譙周:曾任蜀漢光祿大夫,魏入蜀時,勸劉禪降魏。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寫作者經過五丈原時舉目而望所見到的雄壯鐵騎逼近中原的場景。B.“下國臥龍空寤主”與“隔葉黃鸝空好音”中的“空”字均一字傳神。C.這首詩尾聯(lián)運用了對比手法,寓褒貶之意于歷史事實之中,含蓄蘊藉。D.溫庭筠這首詩寄情抒憤、感慨深切,詩風不同于其秾艷、華麗的詞風16.本詩是詩人經過五丈原時為懷念名相諸葛亮而作,詩中交織著復雜而豐富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內容,賞析詩中所蘊含的多種情感?!敬鸢浮?5.A16.(1)首聯(lián)以在想象中寫諸葛亮所率領的蜀漢鐵騎的威勢及諸葛亮堪比周亞夫的治軍才能,來抒發(fā)對諸葛亮的敬慕與贊揚之情。②頷聯(lián)寫諸葛亮猝然離世,表達了對諸葛亮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痛惜之情。③頸聯(lián)寫諸葛亮竭忠盡智,卻無法使后主劉禪從昏庸中醒悟過來,表達了對諸葛亮最終無法改變蜀漢國勢衰頹的嘆惋之情。④尾聯(lián)將譙周和諸葛亮做對比,抒發(fā)了對劉禪昏庸和譙周誤國的諷刺、批判之情?!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A.“舉目而望所見到的雄壯鐵騎逼近中原的場景”錯,本聯(lián)所寫為詩人想象中的景象,屬虛寫,說“舉目而望”“見到”不正確。故選A?!?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聯(lián)“鐵馬云雕共絕塵,柳營高壓漢宮春”意思是:云旗飄戰(zhàn)馬嘶塵頭滾滾,大軍浩蕩直奔長安古城。首句寫諸葛亮軍隊的氣勢,次句將諸葛亮比作西漢治軍有方的周亞夫,表現(xiàn)對諸葛亮的景仰與贊美之情。頷聯(lián)“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意思是:函谷關西戰(zhàn)鼓號角正響,一顆將星墜落渭水之濱。寫將星隕落,暗指諸葛亮的離世,表達對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痛惜之情。頸聯(lián)“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意思是:蜀國臥龍空自忠心耿耿,統(tǒng)一大業(yè)終究難以完成。一個“空”字,包蘊著無窮的感慨,諸葛亮空自忠心耿耿,可后主依然昏庸無能。詩人感慨諸葛亮大業(yè)未竟身先死,無法改變蜀漢國勢。尾聯(lián)“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意思是:神龕里的遺像默默無語,只好讓那譙周隨意而行。譙周是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寵臣,在他的慫恿下,后主降魏。“老臣”兩字,本是杜甫對諸葛亮的贊譽:“兩朝開濟老臣心?!庇迷谶@里形容譙周,諷刺性很強。同時,詩人暗把譙周誤國降魏和諸葛亮匡世扶主做了比較,突出諸葛亮形象的高大和譙周的卑劣及后主的昏庸愚昧,表現(xiàn)詩人對諸葛亮和譙周的態(tài)度,一個敬仰,個痛恨。(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諫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勸諫帝王不要放任娛樂游逸、狩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安石早已預料到變法會招來怨恨毀謗,從《答司馬諫議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來。(3)《阿房宮賦》中,作者用比喻、夸張的手法描寫宮人們梳理發(fā)髻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歷來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六國論》中,蘇洵評價這件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樂盤游②.則思三驅以為度③.至于怨誹之多④.則固前知其如此也⑤.綠云擾擾⑥.梳曉鬟也⑦.至丹以荊卿為計⑧.始速禍焉【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寫錯的字:盤、驅、度、誹、擾、鬟、卿。(四)課內文言文翻譯(本題共1小題,8分)18.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2)冥搜未已,一癩頭蟆猝然躍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間?!敬鸢浮浚?)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呢?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晉國的邊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將從哪里得到他們所企求的土地呢?(2)(成名/他)盡力搜尋不止,一只癩蛤蟆突然從腳下跳開去。成名越發(fā)驚奇,急忙追趕蛤蟆,蛤蟆跳入雜草中?!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厭”,同“饜”,滿足;“既”,已經;“封”,使……作疆界;“闕”,同“缺”,削減,使……土地減少。(2)“冥”,盡力;“已”,止;“猝然”,突然;“趁”,追逐。三、語言文字運用(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隨著“淄博燒烤”火爆出圈,淄博迅速成為火遍全中國的旅游打卡城市。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爭相“進淄趕烤”,共同感受淄博的“人間煙火氣”?!白筒尽逼迫ψ呒t的背后,是從政府到市場再到百姓的多方跨界聯(lián)動。打動游客的不僅是“小串+小餅+香蔥”的“靈魂吃法”,也是定向發(fā)放消費券的給力優(yōu)患,更是官方霸氣喊話的硬核市場監(jiān)督……從“食”“住”“行”全方位保證體驗,淄博真正把“好客山東”印在了一舉一動當中。放眼旅游市場,將美食作為名片的城市不少,在流量宣傳中翻車的案例也不少?!白筒尽庇谜嬲\給所有流量美食上了一課:吸引游客的可能是花式宣傳,留住游客卻要靠實在的品質。用料實在、便宜實惠的小串,在不是貴就是假的一眾“網紅美食”中顯得____①____。淄博用物美價廉的真材實料回饋了游客的乘興而來,換得了游客的盡興而歸,把流量變成了口碑?!白筒尽钡淖呒t,也是一張當?shù)卣块T管理水平的答卷。當?shù)卣块T積極作為,搭建配套服務措施,打造良好營商環(huán)境,落實市場監(jiān)管責任。由傳統(tǒng)工業(yè)城市轉型的淄博,用實際行動珍惜來之不易的發(fā)展機遇,重塑著新的城市競爭力。各地都在____②____尋找機遇謀發(fā)展,淄博能夠在一把烤串中把握住發(fā)展的機遇,其中有被“網紅經濟”垂青的偶然性,更有求真務實、苦練內功的必然性。我們要充分利用燒烤的帶動效應,借勢講好更多淄博故事,努力找出城市發(fā)展的短板,進一步促進文旅進步、提升城市形象、優(yōu)化城市管理,改善更多文化資源。只有筑牢文化底蘊,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為城市未來高質量發(fā)展注入____③____的活力。19.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0.請分析文中畫橫線語句中“進淄趕烤”的表達效果。21.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9.①彌足珍貴②想方設法③源源不斷20.表達效果:雙關,既指游客去淄博品嘗烤串,又指游客去淄博考察,體驗淄博是否真如網路宣傳的那樣真誠與熱情。使語言表達含蓄、幽默,給讀者以深刻印象。化用,化用“進京趕考”,引人聯(lián)想,豐富語句內容。又賦予了詞語新含義,更好地表現(xiàn)淄博廣受游客歡迎。21.改為:努力找出城市發(fā)展的短板,進一步優(yōu)化城市治理、促進文旅進步、提升城市形象,挖掘(開發(fā))更多文化資源?!窘馕觥俊?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語境指“淄博燒烤”在當下“網紅美食”中顯得可貴,可填“彌足珍貴”。彌足珍貴:形容十分珍貴、非常珍貴。②此處修飾“尋找機遇謀發(fā)展”,指想盡辦法去做,可填“想方設法”。想方設法:想種種辦法。③此處用來形容“活力”,且根據前文“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可知,這里應是表達積極的態(tài)度,表示活力的旺盛,故可填“源源不斷”。源源不斷:形容接連不斷、連綿不絕?!?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翱尽弊忠徽Z雙關,既指“燒烤”,又指“考察”?!斑M淄趕烤”既指游客去淄博品嘗烤串,又指游客去淄博考察,體驗淄博是否真如網路宣傳的那樣真誠與熱情。使語言表達含蓄、幽默,給讀者以深刻印象?!斑M淄趕烤”化用了“進京趕考”一詞,用語活潑,引人聯(lián)想,豐富語句內容。又賦予了詞語新含義,“趕”字表明游客對淄博的熱切之情,更好地表現(xiàn)淄博廣受游客歡迎。【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語病的能力。畫線句共有兩處語?。旱谝惶?,“進一步促進文旅進步、提升城市形象、優(yōu)化城市管理”語序不當,按照邏輯順序,應是先進行治理,治理好了幫助文旅產業(yè)發(fā)展,然后才能最終提升城市形象,故應改為“進一步優(yōu)化城市治理、促進文旅進步、提升城市形象”。第二處,“改善更多文化資源”搭配不當,文化資源不可能再被改善,而只能是被我們發(fā)掘并利用,故可改為“挖掘(開發(fā))更多文化資源”。故句子可修改為:努力找出城市發(fā)展的短板,進一步優(yōu)化城市治理、促進文旅進步、提升城市形象,挖掘(開發(fā))更多文化資源。四、作文(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交響樂氣勢磅礴,激蕩人心。它一般由數(shù)十種樂器共同演奏,每種樂器均有獨特的表現(xiàn)方法和演奏特點,各種樂器的音色、力度等還需要調和。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敬鸢浮坷模寒愘|調和,方得圓融我常常思考,在這所謂“他者”消失的時代,我們缺的究竟是獨奏曲的空靈絕響,還是交響樂的動人天籟。姑妄言之,答案應該是后者。韓裔德國哲學家韓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一書提到他者的時代已然逝去。那朋友似的、地獄般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高銷售管理能力的培訓課程
- 2025天津市農資買賣合同范文
- 家居裝飾設計與施工方案
- 勞動合同知識產權保密條款
- 房屋中介買賣服務合同范本
- 2025《代理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合同》(合同模版)
- 的買賣合同范本
- 社工勞動合同
- 2025工程外包合同模板
- 農業(yè)機械設備采購安裝合同
- 初中生物校本課程綱要
- 物業(yè)公司介紹
- JTGT H21-2011 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
- 賣花生混聲合唱簡譜
- 【永輝超市公司員工招聘問題及優(yōu)化(12000字論文)】
- 汽油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中國直銷發(fā)展四個階段解析
- 2024屆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鎮(zhèn)海中學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教材解讀
- 《一次函數(shù)與方程、不等式》說課稿
- 動火作業(yè)安全管理要求及控制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