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飼的操作規(guī)范、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流程_第1頁
鼻飼的操作規(guī)范、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流程_第2頁
鼻飼的操作規(guī)范、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流程_第3頁
鼻飼的操作規(guī)范、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流程_第4頁
鼻飼的操作規(guī)范、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流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鼻飼的規(guī)范操作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及處理流程神經(jīng)外科李瑩目的對不能經(jīng)口進食的患者,從胃管灌入流質食物,保證患者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水分和藥物,以利早日康復。用物準備插管用物治療盤內放治療碗、壓舌板、鑷子、胃管、50~100ml注射器、紗布、治療巾。液體石蠟、棉簽、膠布、別針、橡皮圈、(或夾子)、彎盤、聽診器、溫開水、水杯、鼻飼飲食(200ml,溫度為38~40攝氏度)拔管用物治療盤內放乙醇、棉簽、紗布。操作方法及程序插胃管法鼻飼法操作流程:1、備好用物,攜至床旁。2、準備好病員:神志清楚者應做好解釋,以取得合作,取坐位或臥位?;杳圆T應平臥,頭稍后仰,頜下鋪好治療巾,用濕棉簽檢查和清潔鼻腔。準備膠布:二條6cm,一條1cm.

3、左手持紗布托住胃管,右手持血管鉗夾住胃管前端比量插管長度。成人45-55cm(耳垂—鼻尖—劍突),嬰幼兒14-18cm,用1厘米膠布作好標記,潤滑胃管。

4、左手持紗布托住胃管,右手持血管鉗夾住胃管前段沿一側鼻孔緩緩插入,到咽部時(14-16cm),囑病員做吞咽動作,同時將胃管送下。若病員出現(xiàn)惡心,應暫停片段,囑病員做深呼吸或作吞咽動作隨后將胃管插入45-55cm,以減輕不適。插入不暢時應檢查胃管是否盤在口中,插管過程中如有發(fā)現(xiàn)嗆咳、呼吸困難、紫紺等情況,表示誤入氣管,應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5、昏迷病員,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當胃管插至15cm(會厭部)時,可將換藥碗置于口旁,左手托起病人頭部,使下頜貼近胸骨柄,將管徐徐插入。6、驗證胃管是否在胃內。(1)將胃管開口端置于水中,如有大量氣體逸出,證明誤入氣管。(2)用注射器抽吸出胃液。(3)用注射器注入10cm空氣,用聽診器在胃部聽氣過水聲。

7、用膠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兩側,開口端接注射器,先回抽,見有胃液抽出,先注入少量溫開水——注入流質或藥物——后用溫開水少量注入以清潔管腔。飼食過程中,防止空氣進入。

8、將胃管末端抬高反折,紗布包好后用橡皮圈纏緊,用別針固定于病員枕旁。

9、協(xié)助病人取舒適臥位,整理用物,記錄鼻飼量,所有用物每日消毒一次。

10、整理用物和床單位。2.拔管法(1)攜拔管用物至病人床旁。(2)將彎盤置于病人頜下,用夾子夾緊胃管末端(避免拔管時,液體反流入呼吸道),放入彎盤內,輕輕揭去固定的膠布。(3)用紗布包裹近鼻孔處的胃管,囑病人做深呼吸,在病人呼氣時拔管,邊拔邊擦,到咽喉部時迅速拔出。(4)全部拔出后,將胃管放入彎盤內,清潔病人口、鼻及面部,擦拭膠布痕跡。(5)協(xié)助病人漱口,取舒適臥位,整理床單位。(6)洗手,記錄拔管時間、病人的反應。注意事項插管動作輕穩(wěn),通過三個狹窄處(環(huán)狀軟骨水平處、平氣管分叉處、食管通過膈肌處)時應注意,避免損傷食管粘膜。昏迷病人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將病人頭后仰,當插至15cm(會厭部)時,以左手將病人頭部托起,使下頜貼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過的弧度,便于胃管順利通過會厭部。每次鼻飼前應先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確實無誤,方可注入流質飲食,每次灌注量不超過200ml,間隔時間不少于2h。長期鼻飼者,胃管應每周更換一次(晚間最后一次鼻飼后拔出,次日再由另一鼻孔插入)。鼻飼的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及處理流程一、腹瀉(一)發(fā)生原因

1.鼻飼液過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

2.流質內含脂肪過多引起脂性腹瀉。

3.灌注速度太快,營養(yǎng)液濃度過大,溫度過高或過低,刺激腸蠕動增強。

4.鼻飼液配制過程中未嚴格遵循無菌原則,食物被細菌污染,導致腸道感染。

5.對牛奶、豆?jié){不耐受者,使用部分營養(yǎng)液如“能全力”易引起腹瀉。

(二)臨床表現(xiàn)病人大便次數(shù)增多,部分排水樣便,伴或不伴有腹痛,腸鳴音亢迸。(三)預防及處理1.鼻飼液配制過程中應防止污染,每日配制當日量,于4℃冰箱內保存,食物及容器應每日煮沸滅菌后使用。2.鼻飼液溫度以38~40℃最為適宜。室溫較低時,有條件者可使月加溫器或把輸注皮管壓在熱水袋下以保持適宜的溫度。3.注意濃度、容量與滴速。濃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滴速一開始40~80ml/h,3~5日后增加到100~125ml/h,直到病人能耐受的營養(yǎng)需要量,盡量使用接近正常體液滲透分子濃度(3OOmmol/L)的溶液,對于較高滲透分子濃度的溶液,可采用逐步適應的方法,配合加入抗痙攣和收斂的藥物控制腹瀉。4.認真詢問飲食史,對飲用牛奶、豆?jié){等易致腹瀉,原來胃腸功能差或從未飲過牛奶的患者要慎用含牛奶、豆?jié){的鼻飼液。5.菌群失調患者,可口服乳酸菌制劑;有腸道真菌感染者,給予抗真菌藥物。嚴重腹瀉無法控制時可暫停喂食。6.腹瀉頻繁者,要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干操,可用溫水輕拭后涂氧化鋅或鞣酸軟膏,防止皮膚潰爛。二、胃食管反流、誤吸胃食管反流是胃內食物經(jīng)噴門、食道、口腔流出的現(xiàn)象,為最危險的并發(fā)癥,不僅影響營養(yǎng)供給,還可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一)發(fā)生原因

1.體弱、年老或有意識障礙的病人反應差,賁門括約肌松弛而造成反流。

2.患者胃腸功能減弱,鼻飼速度過快,胃內容物潴留過多,腹壓增高引起反流。

3.吞咽功能障礙使分泌物及食物誤吸入氣管和肺內,引起嗆咳及吸入性肺炎。

(二)臨床表現(xiàn)在鼻飼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嗆咳,氣喘、心動過速、呼吸困難、咳出或經(jīng)氣管吸出鼻飼液。吸入性肺炎患者體溫升高,咳嗽,肺部可聞及濕性啰音和水泡音。胸部拍片有滲出性病灶或肺不張。

(三)預防及處理

1.選用管徑適宜的胃管,堅持勻速限速滴注。

2.昏迷病人翻身應在管飼前進行,以免胃因受機械性刺激而引起反流。

3.對危重患者,管飼前應吸凈氣道內痰液,以免管飼后吸痰憋氣使腹內壓增高引起反流。管飼時和管飼后取半臥位,借重力和坡床作用可防止反流。

4.喂養(yǎng)時輔以胃腸動力藥(嗎丁啉、西沙必利、滅吐靈)可解決胃輕癱、反流等問題,一般在喂養(yǎng)前半小時由鼻飼管內注入。在鼻飼前先回抽,檢查胃潴留量。鼻飼過程中保持頭高位(30~40°)或抬高床頭20~30°,能有效防止反流,注意勿使胃管脫出。

5.誤吸發(fā)生后,立即停止管飼,取頭低右側臥位,吸除氣道內吸入物,氣管切開者可經(jīng)氣管套管內吸引,然后胃管接負壓瓶。有肺部感染跡象者及時運用抗生素。三、便秘

(一)發(fā)生原因長期臥床的患者胃腸蠕動減弱,加上鼻飼食物中含粗纖維較少,致使大便在腸內滯留過久,水分被過多吸收造成大便干結、堅硬和排出不暢。(二)臨床表現(xiàn)大便次數(shù)減少,甚至秘結,患者出現(xiàn)腹脹。(三)預防及處理

1.調整營養(yǎng)液配方,增加纖維素豐富的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食物中可適量加入蜂蜜和香油。

2.必要時用開塞露20ml,肛管注入,果導0.2g每日3次管內注入,必要時用0.2~0.3%肥皂水200~400ml低壓灌腸。3.老年病人因肛門括約肌較松弛,加上大便干結,往往灌腸效果不佳,需人工取便,即用手指由直腸取出嵌頓糞便。

四、鼻、咽、食道黏膜損傷和出血

(一)發(fā)生原因

1.反復插管或因病人煩躁不安自行拔出胃管損傷鼻、咽及食道黏膜。

2.長期停留胃管對黏膜的刺激引起口、鼻黏膜糜爛及食道炎。(二)臨床表現(xiàn)咽部不適,疼痛,吞咽障礙,難以忍受,鼻腔留出血性液,部分病人有感染癥狀,如發(fā)熱。

(三)預防及處理1.對長期停留胃管者,選用硅膠喂養(yǎng)管,質地軟,管徑小,可減少插管對黏膜的損傷。對需手術的病人,可采取進手術室后,在麻醉醫(yī)師醫(yī)囑下給藥(度冷丁、氟哌啶)鎮(zhèn)靜后插管。但是度冷丁、氟哌啶對呼吸中樞有輕度的抑制作用,需有麻醉師的配合及備有麻醉機、監(jiān)護儀的情況下進行。亦可選用導絲輔助置管法。對延髓麻痹昏迷的病人,因舌咽神經(jīng)麻痹,常發(fā)生舌后跟后墜現(xiàn)象,可采用側位拉舌置管法,即患者取側臥位,常規(guī)插管12~14cm,助手用舌鉗將舌體拉出,術者即可順利插管。2.向患者做好解釋說明,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置管動作要輕柔。3.長期鼻飼者,應每日用石蠟油滴鼻兩次,防止鼻黏膜干燥糜爛。4.用p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