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在兒科疾病中的應用_第1頁
小兒推拿在兒科疾病中的應用_第2頁
小兒推拿在兒科疾病中的應用_第3頁
小兒推拿在兒科疾病中的應用_第4頁
小兒推拿在兒科疾病中的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兒推拿療法在兒科疾病中應用

提綱

小兒的病理、生理特點

小兒推拿的常用的穴位介紹小兒推拿在兒科疾病中的應用

123小兒推拿療法的概念及發(fā)展

概念

小兒推拿是建立在中醫(yī)學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結合小兒特殊的生理、病理特點,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發(fā)展

推拿在我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早在公元前14世紀,從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推拿治療“嬰兒瘈”和“癃”的記載。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按摩治療的醫(yī)方?!稘h書》中記載有《黃帝岐伯按摩經》十卷,此書后來散失無存?!秲冉洝分幸灿胁簧偻颇玫挠涊d。漢代醫(yī)家張仲景在《傷寒雜病淪》中把按摩、導引、吐納針灸諸法相提并論,認為其具有預防保健的意義,而且提及運用“膏摩”之法,即加入藥膏作為推拿媒介物質,在按摩時,使藥物滲入肌膚,發(fā)揮作用。

發(fā)展魏晉時代,按摩法在繼續(xù)發(fā)展,一是膏摩法不斷增加,二是按摩的具體手法不斷豐富。在葛洪《肘后備急方》、陳延之《小品方》、龔慶宣《劉涓子鬼遺方》等醫(yī)著中都有詳盡記載。如就膏摩而言,葛洪在《肘后備急方?卷八》中就載有“治百病備急九散膏諸要方”,其中膏摩藥方就有8首,藉以治療有關病證。

隋唐時期,按摩技術取得了新的進展。隋朝開始創(chuàng)設了按摩科,后逐漸發(fā)展成為小兒按摩???,自成體系。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記載有用于小兒的膏摩方。

按摩學盛于隋唐。發(fā)展兒科學形成于宋朝,按摩學和兒科學的成熟,為小兒推拿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明代是小兒推拿發(fā)展歷史中的發(fā)達時期,在當時政府的醫(yī)療機構“太醫(yī)院”中醫(yī)十三科中,成立了“按摩科”。同時小兒推拿的理論水平不斷提高,在治療小兒疾病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小兒推拿的獨特體系,小兒推拿獨特的治療體系形成于明代,其標志為《保嬰神術按摩經》、《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和《小兒推拿秘訣》3部小兒推拿專著的問世。如小兒推拿的穴位有點狀穴、線狀穴、面狀穴等。被收入《針灸大成》的《保嬰神術按摩經》,又稱《小兒按摩經》,書中記載的手法有15種(包括小兒按摩八法),穴位40多個?;旧闲纬闪诵和颇玫奶赜惺址ê吞囟ㄑㄎ?。還有龔廷賢的《小兒推拿發(fā)展

活嬰秘旨全書》、周岳甫的《小兒推拿秘訣》、徐用宣的《袖珍小兒方論》等。清代,小兒推拿又有了新的發(fā)展,熊應雄著有《小兒推拿廣義》,是清代最早的一部小兒推拿著作。自此以后,影響較大的有夏禹鑄著的《幼科鐵鏡》,駱如龍著的《幼科推拿秘書》,夏云集著的《保赤推拿法》,徐崇禮的《推拿三字經》,張筱衫著的《厘正按摩要術》等。解放后,在各級政府衛(wèi)生部門的大力扶植發(fā)展下,小兒推拿事業(yè)猶如枯木逢春,不少院校成立了推拿系或推拿專業(yè),小兒推拿學的教學工作不斷進展和提高。不僅有小兒推拿專著出版,并有小兒推拿學的教材問世。諸如:發(fā)展張席珍的《小兒推拿療法》,張漢臣的《實用小兒推拿》,李德修的《小兒推拿講義》等?!靶和颇昧髋伞币矐枚?。目前影響較大的有推拿三字經流派、孫重三推拿流派、張漢臣推拿流派、小兒捏脊流派、海派兒科推拿、劉開運兒科推拿流派等。小兒生理、特點病理生理特點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病理特點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臟腑清靈、易趨康復小兒推拿的常用的穴位介紹攢竹(天門)位置:兩眉中間至前發(fā)際成一直線操作: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為開天門主治:發(fā)熱、頭痛、感冒、精神萎靡、驚惕不安坎宮位置:自眉頭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條直線操作: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稱為推坎宮主治:外感發(fā)熱、驚風、頭痛、目赤痛太陽位置:兩眉梢后凹陷處操作:多用雙手中指按揉主治:頭痛、發(fā)熱、感冒等天柱骨位置:頸后發(fā)際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線操作:食、中指自上而下直推,稱為推天柱主治:發(fā)熱、嘔吐、項僵、驚風等七節(jié)骨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長強)成一直線操作:自上而下推為推上七節(jié)骨,自下而上推為推上七節(jié)骨主治:泄瀉、便秘、脫肛、遺尿等龜尾位置:尾椎骨端(長強穴)操作:以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稱為揉龜尾主治:泄瀉、便秘、脫肛、遺尿等膻中位置: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操作:中指點壓、按揉主治:胸悶、吐逆、咳喘、痰鳴等。腹位置:胃脘以下、恥骨聯(lián)合以上區(qū)域,包括大腹、小腹、少腹操作:兩手沿肋弓角邊緣向兩旁分推或以掌摩腹、掌跟揉腹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臍位置:肚臍主治:腹瀉、便秘、腹脹、腹痛、疳積等。肚角臍下2寸,旁開2寸。主治:腹痛、腹瀉。操作:①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稱拿肚角;②用中指按,稱按肚角。脾經拇指末節(jié)螺紋面主治:腹瀉、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黃疸等肝經食指末節(jié)螺紋面主治:煩躁不安、驚風、面赤、五心煩熱、口苦、咽干等肺經無名指末節(jié)螺紋面主治:感冒、發(fā)熱、咳嗽、胸悶、氣喘、虛汗、脫肛等心經拇指末節(jié)螺紋面主治高熱神昏,五心煩熱,口舌生瘡、小便赤澀、心血不足、驚惕不安。腎經小指末節(jié)螺紋面主治:遺尿、發(fā)育遲緩等大腸食指橈側緣主治:腹瀉、脫肛、痢疾、便秘等小腸:無名指橈側緣主治:小便赤澀、遺尿、尿閉、水樣瀉等。四橫紋(四縫穴)掌側食、中、環(huán)、小指近節(jié)指間關節(jié)橫紋處。操作:①四指并攏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稱推四橫紋;②用拇指甲分別掐食、中、環(huán)、小指近節(jié)指間橫紋,稱掐四橫紋。主治:腹脹、疳積、消化不良等。

板門位置:手掌大魚際平面主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氣喘、噯氣、疳積等內勞宮位置:掌中心操作: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主治:發(fā)熱、煩渴、口瘡、齒齦糜爛、虛煩內熱等一切熱證。大腸食指橈側緣主治:腹瀉、脫肛、痢疾、便秘等內八卦

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所作圓周主治:咳嗽咳喘、胸悶納呆、腹脹、乳食內傷、嘔吐等。小天心位置: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主治:驚風、抽搐、煩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澀、斜視、目赤痛、疹痘欲出不暢運水入土、運土入水手掌面,大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邊緣成一條弧形曲線主治:小便赤澀,腹脹、痢疾、吐瀉,便秘,食欲不振十宣位置:十指指尖赤白肉際處,多點刺放血。主治:驚風、高熱昏厥外勞宮掌背中,與內勞宮相對處。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50-100次。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脫肛、遺尿、疝氣等。外八卦掌背,外勞宮周圍,與內八卦相對主治:胸悶、腹脹、便結一窩風手背,手腕背側,腕橫紋中央凹陷中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主治:腹痛、腸鳴、關節(jié)痹痛、傷風感冒百蟲窩膝上內側肌肉豐厚處主治:四肢痿軟,驚風抽搐足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