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電池安裝工程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蓄電池安裝工程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蓄電池安裝工程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蓄電池安裝工程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蓄電池安裝工程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蓄電池安裝工程作業(yè)指導書文件編號:NS/QEO/ZDS-DQ06批準:趙云審核:李明智編制人:吳志鵬一.總則1.為保證蓄電池組的工程安裝質量,促進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確保蓄電池組的安全運行,制定本作業(yè)指導書,作為統(tǒng)一的施工作業(yè)技術準則。2.本作業(yè)指導書適用于電壓為24V及以上,容量為30A·h及以上的固定型鉛酸蓄電池組和容量為10A·h及以上的鎘鎳堿性蓄電池組安裝。3.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本指導書主要介紹免維護蓄電池施工工藝。二.工藝流程1.開箱檢查設備到達現場后,應在規(guī)定期限內作驗收檢查,并應符合下列要求:a.包裝及密封良好。b.開箱檢查清點數量,型號、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要求;附件齊全,元年無損壞及漏液情況。c.產品的技術文件齊全。d.電池如長期放置,需擰緊密閉氣塞,清理干凈,在極柱上涂抹防腐脂。2.施工準備2.1將蓄電池室打掃干凈,做到清潔、干燥、通風良好。2.2設備支架安裝按照圖紙設計尺寸,將廠家所電池支架安裝到蓄電池室,找平找正,固定牢固。如有支架掉漆現象則在電池安裝前進行補漆。2.3半蓄電池逐個用干布擦試干凈,搬運到蓄電池室內。在搬運擺放過程中,嚴禁將蓄電池倒置或重疊,嚴禁是電池正、負極短路。3.蓄電池安裝3.1蓄電池組安裝3.1.1蓄電池安裝前,應按下列要求進行外觀檢查:a.蓄電池槽應無裂紋、損傷、槽蓋應密封良好。b.蓄電池的正、負端柱必須極性正確,并應無變形;防酸栓、催化栓等部件應齊全無損傷;濾氣帽的勇氣性能良好。c.連接條、螺栓及螺母應齊全。3.1.2清除蓄電池表面污垢時,應采用酒精擦拭。3.1.3蓄電池組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a.蓄電池放置的平臺,基架及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b.蓄電池安裝應平穩(wěn),間距均勻;同一排、列的蓄電池應高度一致,排列整齊。c.連接條及抽頭的接線應正確,接頭連接部分應涂以電力復合脂,螺栓應緊固。d.有抗需要求時,其抗震設施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并牢固可靠。3.1.4蓄電池的引出電纜的敷設除應滿足《電纜線路施工及二次接線工藝作業(yè)指導書》的內容外,還應滿足下列要求:a.電纜的引出線應用塑料帶標明正、負極的極性,紅色為正,蘭色為負。b.電纜穿出蓄電池室的孔洞及保護管的管口處,應用耐酸材料密封。3.1.5每個蓄電池應在其臺座或殼的外表用耐酸材料標明編號。3.2蓄電池組充放電3.2.1準備工作a.檢查設計圖紙中有關蓄電池部分的電纜是否全部敷設,二次接線是否完成并通過試驗合格。b.檢查直流屏是否安裝調試完成,充、放電回路是否試驗合格。c.由生產廠家調試人員配合完成蓄電池控制模塊的安裝,調試工作。d.檢查電流是否可靠運行,并在交底內容中注標充電期間嚴禁斷電。e.檢查蓄電池室內不得有明火。3.2.2蓄電池初充電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采用恒流充電時,其最大電流不得超過制造廠規(guī)定的最大允許值。b.采用恒壓充電法充電時,其充電的起始電流不得超過允許最大電流值;單體電池的端電壓不得超過2.4V。c.裝有催化檢的蓄電池,當充電電流大于允許最大的電流值充電時,應將催化檢取下。3.2.3蓄電池在初充電結束時應滿足下列要求:a.充電容量應達到產品技術條件的要求,一般不得小于額定容量的85%。b.恒流充電法,電池的電壓、電解液的密度應連接3小時以上穩(wěn)定不變,電解液產生大量氣泡;恒壓充電法,充電電流應連續(xù)10小時以上不變,電解液的密度應連續(xù)3小時以上不變,且符合產品技術條件規(guī)定的婁值。3.2.4初充電結束后,電解液的密度及液面高度需調整到規(guī)定值,并應再進行0.5小時的充電,使電解液混合均勻。3.2.5蓄電池組首次放電終了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電池的最終電壓及密度應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電壓不足1.0V的電池數不應超過總數的5%,且最低不得低于0.9V。b.不合標準電池的電壓不得低于整組電池中單體電池的平均電壓的2%。c.不合格的電池應由廠家及時更換,如蓄電池已提前投運,則應將不合格的蓄電池放在整組電池的未尾。3.2.6首次放電完畢后,應按產品技術要求再次充電,且間隙時間不宜超過10小時。3.2.7蓄電池組在5次充、放電循環(huán)內,放電容量應不低于10小時率放電容量的95%。3.2.8在整個充、放電期間,應按規(guī)定時間記錄每個蓄電池的電壓,電流及電解液的密度、溫度。充放電結束后,應繪制整組充、放電特性曲線。3.2.9蓄電池充好電后,在移交運行前,應按產品的技術要求進行使用和維護。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術和工藝(一)腌臘肉制品腌臘制品是用鹽和香料在較低的溫度下經自然風干腌制而形成的風味獨特的肉制品。具代表性的有金華火腿、南京板鴨、廣式臘腸等。1.金華火腿金華火腿是我國著名的肉制品。它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曾多次在我國和世界獲獎。工藝流程:原料選擇→鮮腿修整→腌腿→洗腿→整形→曬腿→上架發(fā)酵→落架堆疊→成品(1)原料選擇選擇經獸醫(yī)衛(wèi)生檢驗合格的金華豬,屠宰后前腿沿第二頸椎將前頸肉切除,在第三肋骨處將后端切下,將胸骨連同肋骨末端的軟骨切下,形狀為方形;后腿是先在最后一節(jié)腰椎骨節(jié)處切開,然后沿大腿內斜向下切。(2)鮮腿修整除去前、后腿上的殘毛和腳蹄間的細毛,擠出血管內殘留的淤血,削平恥骨,斬去脊骨,割去浮油和油膜,將腿修成"琵琶"形。(3)腌腿腌制時應根據季節(jié)、氣溫等條件確定用鹽量。在金華地區(qū),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間,氣溫為3~8℃,是比較適宜的腌制溫度,在此條件下用鹽量為鮮腿重的9%~10%,分7次上鹽,早冬和春節(jié)還要加硝石。氣溫升高時,用鹽量增加,但腌制期縮短。第一次上鹽,撤鹽應均勻,但不能過多,撒鹽后平疊堆放12~14層;經24小時后上第二次鹽,這次用鹽約占總鹽量的一半,重點在腰薦骨、恥骨關節(jié)、大腿上部三個部位多撤鹽;第二次上鹽后4~5天上第三次鹽,同時將堆碼的上下層倒換;再經5~6天上第四次鹽,用鹽量為總鹽量的5%左右,此時可以檢查腌制的效果,用手按壓肉面,有充實堅硬的感覺,說明已經腌透;第五、六次上鹽分別間隔7天左右,火腿的顏色變?yōu)榧t色;經六次上鹽后,重量小的可以進入洗腿工序,較大的腿可進行第七次上鹽。腌制的總時間為30~35天。(4)洗腿腌制結束后將腿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去火腿表面的血水和油污。洗后晾曬至表面無水后,打印商標。(5)整形將腿骨校直,腳爪校成彎曲狀,皮面壓平,腿頭與腳對直,使其外形美觀。(6)曬腿將整形好的腿吊掛,暴曬4~5天,使腿皮呈黃色、油亮,并產生香味。(7)上架發(fā)酵發(fā)酵的目的是使肉中的蛋白質及脂肪發(fā)生變化,使火腿產生獨特的風味。發(fā)酵時間為4~5個月,發(fā)酵期應注意調節(jié)溫度、濕度,保證通風。在發(fā)酵過程中,用刀將突出的骨頭削平,將火腿表面修割整齊,保證其外形美觀。(8)落架堆疊將發(fā)酵好的火腿從架上取下,進行堆疊。一般為15層,堆時肉面向上,皮面朝下,要根據氣溫不同,定期倒堆一次。(9)成品規(guī)格根據金華火腿的顏色、氣味、咸度、肌肉豐滿度、重量、外形等進行分級,一般分為四級,其中香味是很重要的指標。評定時用竹簽插入火腿不同部位,嗅竹簽帶出的香味進行分級。2.廣式臘腸臘腸俗稱香腸,是指以肉類為原料,經切、絞成丁,配以輔料,灌入動物腸衣經發(fā)酵、成熟干制而成的肉制品,是我國肉類制品中品種最多的一大類產品。廣東臘腸是其代表。廣東臘腸是以豬肉為原料,經切碎或絞碎成丁,用食鹽、硝酸鹽、白糖、曲酒、醬油等輔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腸衣中,經晾曬、風干或烘烤等工藝而制成的一類生干腸制品。食用前需要進行熟制。工藝流程:原料肉修整→切丁→拌餡、腌制→灌裝→晾曬→烘烤→成品(1)原料肉的選擇和修整香腸的原料是健康無病的新鮮豬肉,瘦肉以腿肉和臀肉最好,肥膘以背部硬膘為好,腿膘次之。加工其他肉制品切割下來的碎肉也可作為原料。原料肉經過修整,去掉筋、腱、骨和皮。(2)切丁瘦肉用絞肉機切成4~10毫米的肉粒,肥肉用切丁機或手工切成6~10毫米的丁。肥肉切好后要用溫水清洗一次,以除去浮油和雜質,撈入篩內,瀝干水分待用,肥瘦肉應分開存放。(3)配料廣式臘腸配料標準:瘦肉70千克,肥肉30千克,精鹽2.2千克,砂糖7.6千克,白酒2.5千克,白醬油5千克,硝酸鈉0.05千克(4)拌餡、腌制配料稱好后倒入盆中,加入20%左右的清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將絞好的肉粒倒入水中,把肉粒和配料混合均勻,放在清潔室內腌制1~2小時即可進行灌制。(5)充填天然腸衣先用清水浸泡柔軟,洗去鹽分后備用。每100千克肉餡約需豬小腸衣50米。將腸衣套在灌嘴上,使肉餡均勻地灌入腸衣中,要掌握松緊程度,不能過緊或過松。(6)排氣用排氣針扎刺濕腸,排除內部空氣。(7)捆線結扎每隔10~20厘米用細線結扎1次,不同規(guī)格長度不同。(8)漂洗將濕腸用清水漂洗一下,除去表面污物,然后依次分別掛在竹竿上。(9)晾曬和烘烤將懸好的香腸放在日光下暴曬2~3天,在日曬過程中有脹氣處應針刺排氣。晚間送入烘房內烘烤,溫度保持在42~49℃。溫度過高脂肪易熔化,同時瘦肉也會烤熟,這不僅降低成品率,而且色澤變暗;溫度過低又難以干燥,易引起發(fā)酵變質。因此,必須注意控制溫度。一般通過3晝夜的烘曬即可,然后再晾掛到通風良好的場所風干10~15天即為成品。(10)貯藏香腸在10℃以下可保存1個月以上,也可懸掛在通風干燥的地方保存。3.南京鹽水鴨南京鹽水鴨是南京的著名特產,鴨皮潔白光亮、鴨肉清淡可口,肉質鮮嫩。其工藝流程如下:宰殺→干腌→摳鹵→復鹵→煮制→成品(1)宰殺選用當年生肥鴨,宰殺放血拔毛后,切去兩節(jié)翅膀和腳爪,在右翅下開口取出內臟,用清水把鴨體洗凈,瀝干水分后腌制。(2)干腌將食鹽與茴香按100:6的比例在鍋中炒制,將炒制好的鹽按6%~6.5%鹽量腌制,其中的3/4從右翅開口處灌入腹腔,并使鹽均勻布滿整個腔體,1/4用于鴨體表腌制,重點擦抹在大腿、胸部、頸部開口處,氣溫高低決定干腌的時間,一般為2小時左右。(3)摳鹵干腌后的鴨子,鴨體中有血水滲出,此時提起鴨子,用手指插入鴨子的肛門,使血鹵水排出。(4)復鹵先制成食鹽的飽和溶液,加入姜片0.1%,大茴香粉0.05%,香蔥0.1%~0.15%,這種鹵稱為新鹵。新鹵經過20~30次燒鹵,成為老鹵。老鹵使用過程中,應始終保持飽和狀態(tài)。復鹵時將鹽鹵從右翅開口處灌入腹腔,并將鴨子浸入鹵缸中,經過2小時左右,即可出缸起掛。復鹵的鴨胚,用沸水澆淋,使鴨子肌肉收縮,外皮繃緊,外形飽滿,然后用直徑2厘米、長10厘米左右的中空竹管插入肛門,并將少許生姜,大茴香、蔥放入腹腔。(5)煮制清水中加入姜片、蔥、大茴香煮沸,停止燒火,將鴨子放入鍋中,蓋上蓋,燜20分鐘后加熱,水溫達到90℃?;穑贍F10~15分鐘,水溫始終維持在85℃左右。(6)成品煮熟后的鴨子須冷卻后食用。(二)醬鹵肉制品醬鹵肉制品是我國的傳統(tǒng)肉制品,包括白煮肉類、醬鹵肉類和糟肉類。著名的有蘇州醬汁肉、北京月盛齋醬牛肉、德州扒雞等。1.蘇州醬汁肉是蘇州陸稿薦熟肉店所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成品為小方塊,色澤鮮艷呈桃紅色,肉質酥潤,醬香濃郁。工藝流程:選料→配料→煮制→醬制→制鹵(1)選料選用能出凈肉35~40千克的太湖豬的整塊肋條肉為原料。切成4厘米的方塊,每千克切成20塊。肉塊切好后,把五花肉、硬膘分開。(2)配料(香料裝入紗布袋)以50千克豬肋條肉計:白糖2.5千克,精鹽1.5~1.75千克,桂皮100克,紹酒2.0~2.5千克,八角100克,紅曲米0.6克,姜100克,蔥(捆成束)2.0克(3)煮制將原料肉先在清水中白煮。五花肉煮10分鐘,硬膘煮15分鐘。撈起后用清水洗凈。然后在鍋底放上骨頭,上面依次放上豬頭肉、香料袋、五花肉、硬膘,最后倒入肉湯,用大火煮制1小時。(4)醬制當鍋內白湯沸騰時加入紅曲米、紹酒和總量4/5的白糖,再用中火燜煮40分鐘。當肉呈深櫻桃紅色。湯將干、肉已酥爛時即可出鍋放于搪瓷盤內,不能堆疊。(5)制鹵醬汁肉的質量關鍵是制鹵,食用時還要在肉上澆汁。好的鹵汁應黏稠、細膩,可使肉色鮮艷,又可使產品以甜為主、甜中帶咸。鹵汁的制法是將留在鍋內的醬汁再加入剩余的1/5白糖,用小火煎熬,并不斷攪拌。制好的醬汁應放在帶蓋的容器中,出售時應在肉上澆上醬汁。2.北京月盛齋醬牛肉月盛齋醬牛肉也稱五香醬牛肉。產品特點是外表深棕色,食之嫩而爽口,咸淡適宜,香濃味純。工藝流程:選料→配料→調醬→煮制→醬制(1)選料選用膘肥的牛肉,用冷水浸泡,清除淤血,切成1千克左右的肉塊。(2)配料以50千克肉計:食鹽1.5千克,面醬5千克,花椒、小茴香、肉桂各50克,丁香、砂仁各10克,蔥、大蒜、鮮姜各0.5千克(3)調醬用一定量的水和黃醬拌合,把醬渣撈出,煮沸1小時,備用。(4)煮制將選好的原料肉按不同的部位、嫩度放入鍋內大火煮1小時,除去腥味,然后加入調好的湯液和調料進行煮制,要求水與肉塊平齊,水溫在95℃左右煮2小時;然后減火再在85℃左右煮制2小時。煮制時每隔1小時倒鍋1次。(5)成品規(guī)格出品率在60%左右,成品醬黃色,內外色澤一致,五香味濃,味道鮮美。(三)燒烤、熏烤肉制品1.道口燒雞道口燒雞原產于河南省滑縣道口鎮(zhèn),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以其色澤鮮艷、香味濃郁而聞名,是我國著名的地方特產之一。工藝流程:原料處理→整形→上色和油炸→煮制(1)原料處理原料用生長半年以上、2年以內,重量在1~1.5千克的嫩雛雞和肥母雞。(2)配料以100千克雞計,加入各種調味料如下;砂仁15克,豆蔻15克,丁香3克,草果30克,桂皮90克,姜90克,陳皮30克,白芷90克,大茴香25克,篳撥10克,食鹽2~3千克(3)整形將宰殺洗凈后的白條雞,放在木案上,腹部向上,左手拿住雞體,右手持刀將雞的胸骨中間切斷,并用手按折,然后根據雞的大小,選取高粱稈一段,插入腹內,將雞撐開,再在雞的下腹部開一小圓洞,把兩只腿交叉放入洞內,兩翅交叉插入口腔,造型成兩頭尖圓型,再用水洗凈,晾去水分,待油炸。(4)上色和油炸又稱燒雞。將晾去水分整形后的白條雞,均勻地涂上稀釋的蜂蜜水溶液(水:蜂蜜=6:4),然后把雞放在160~180℃的油中炸半分鐘左右,呈橘黃色時即可撈出。炸雞用的油最好為雞油、麻油或花生油。(5)煮制把炸好的雞,按順序平擺在鍋內,大雞在下在里圈,小雞在上在外圈。用竹篳子壓住,把鹽融化加入。放入陳年使用的老湯,使湯埋住最上一層雞,大火燒開5分鐘,加入用火熔化了的硝,使之在湯沸處溶化。5分鐘后改用文火燜煮3小時左右。煮爛出鍋時應撇去湯面的浮油,拿下竹篳子,先出小雞,后出大雞,注意保持造型的美觀、完整。撈出后晾雞。老湯清湯,除去浮油和雜質,以便下次再用。2.溝幫子熏雞遼寧溝幫子熏雞已有百年歷史,產品特點為雞身完整,色澤鮮艷油亮,風味獨特,芳香可口。工藝流程:選料→原料處理→煮雞→熏烤(1)選料一般選用一年生健康雞。(2)原料處理雞宰殺放血后,煺掉粗毛和細毛,沖洗干凈后用刀在肛門處開口并除去肛門,取出內臟,將胸骨和腿骨折斷,腿交叉插入腹內,然后將雞在清水中浸泡2小時。(3)配料(香辛料裝入紗布袋中)按100只雞計:食鹽1.5千克,醬油1.5千克,白糖1.5千克,香油1千克,黃酒1.5千克,味精1.5千克,胡椒粉、辣椒粉各50克,砂仁、肉蔻、丁香各50克,五香粉、肉桂各150克,草蔻100克,陳皮150克(4)煮制在鍋中放入雞坯和香料袋,加水(與雞齊平),燜煮2小時,煮熟即可。(5)熏雞將鍋燒至微紅,投入白糖,鍋內放篳子,在剛煮好的雞身上刷上一層香油,隨即入鍋放篳上熏蒸,經4~5分鐘即可出鍋。3.德州扒雞產于山東德州,產品色澤金黃,肉質粉白,皮透微紅,鮮嫩如絲,油而不膩,熟爛異常。工藝流程:原料修整→油炸→煮制(1)原料修整選用當年雞,在頸部宰殺放血后,除去內臟,用清水洗凈,將兩腿交叉盤至肛門內,將雙翅向前頸部刀口處伸進,在喙內交叉盤出,形成臥體含翅狀態(tài)。(2)配料(香料裝入紗布袋)以100只雞計:食鹽1.5千克,白糖1.5千克,醬油1.0千克,黃酒1.5千克,香油1千克,花椒、肉桂、八角各150克,砂仁、丁香、肉蔻各50克蔥、姜各250克(3)油炸在造型好的雞身上刷上糖稀,再放入180℃油鍋中油炸1~2分鐘,以雞全身為金黃透紅為宜。(4)煮制炸好的雞按順序在鍋內擺好,放入香料袋,然后加入一半老湯和一半水,湯量應與雞齊,然后在雞身上加篳子壓實,用旺火煮1~2小時,改用微火燜煮3小時后出鍋。出鍋時動作要輕,確保雞身完整。4.北京烤鴨北京烤鴨是北京著名的特產,原料為北京填鴨。產品特點是皮色金黃油亮,肉質白細柔嫩,皮脆肉香。其工藝流程為:原料處理→燙皮桂色→涼胚→烤制→出爐刷油(1)原料處理選用2.5~3千克的健康鴨,采用切斷三管法宰殺后,煺毛去內臟,去斷鴨腳和翅膀,用清水洗凈。(2)燙皮掛色將鴨體用沸水澆燙4次后,再用飴糖水(飴糖:水=1:6)澆淋。(3)涼胚將燙皮掛色的鴨子掛在陰涼通風處,使鴨子皮膚干燥。(4)烤制用塞子把鴨的肛門塞住,用沸水由頸部刀口處灌入,然后進入烤爐??绝営玫哪静囊詶椖緸樽詈?,也可用桃木、梨木等果木。爐溫升至200℃即可烤鴨了。爐溫控制在250~300℃之間,烤制30分鐘左右,至腹內水分蒸干即可。(5)出爐刷油鴨子出爐后,馬上刷一層香油,增加鴨子皮的光亮度。5.廣東叉燒叉燒的產品特點是色澤紅亮,鮮香可口。工藝流程為:原料修整→腌制→燒烤→上麥芽糖(1)原料修整豬腿肉去皮去骨,切成長40厘米、寬4厘米、厚1.5厘米、重約350克的條形肉,切好后用清水洗凈,瀝干水分。(2)配料以50千克豬瘦肉計:白糖3.5千克,醬油2千克,精鹽1千克,白酒1千克,麥芽糖2.5千克,玉米油0.9千克(3)腌制將肉條與醬油、白糖、鹽等混合均勻腌制1小時,每隔20分鐘翻拌1次,然后加入酒和玉米油,再混合均勻。(4)燒烤一般用木材燒烤。將腌好的肉用鋼釬穿好放入爐中烤15分鐘,不斷轉動鋼釬,烤40分鐘后即可出爐。(5)上麥芽糖烤肉出爐后冷卻,然后浸在麥芽糖的溶液中,取出后再放入烤爐中烤制3分鐘左右即為成品。(四)中式灌腸制品灌制品是以鮮凍畜肉經腌制、切碎、加入輔料灌入腸衣后經煮熟而成的熟肉制品。目前我國的灌制品的品種多達幾十種,包括風干腸、香雪腸、紅腸、肉腸等。1.豬肉灌腸豬肉灌腸皮為紫紅色,有皺紋,肉質軟嫩呈粉紅色,每根長約40厘米。工藝流程為:原料修整→腌制→攪拌→灌制→烘烤→蒸制→熏烤(1)原料修整選用健康新鮮豬腿精肉,將其切成方塊,背膘切成0.8厘米的方丁。(2)配料50千克肉計:背膘5千克,精鹽1.5千克,白糖1.25千克,白酒0.25千克,小茴香、五香粉、胡椒粉、味精各100克,豆蔻粉25克,淀粉2.5千克,食用胭脂紅0.6克,亞硝酸鹽7.5克(3)腌制將肉塊和食鹽混合均勻在1~2℃冷庫內腌制24~36小時。(4)攪拌把腌制好的肉塊絞成肉粒,加入輔料和一定量的水,再加入膘丁后混合均勻。(5)灌制把拌好的肉餡灌入天然腸衣,在腸衣上扎孔排氣,然后掛在烘烤架上。(6)烘烤一般烘烤溫度為65~80℃,烘烤45分鐘至腸衣表皮干燥呈深紅色即可。(7)蒸制烘烤后的灌腸放入蒸煮爐內,在75~80℃下蒸1小時左右。(8)熏烤溫度為60~70℃,時間為30分鐘左右,當腸皮干燥即可。2.南京香肚南京香肚的外形為蘋果狀,有彈性,肉質堅實,紅白分明。工藝流程為:肚皮的加工→整形→裝餡→晾曬→疊缸貯藏(1)肚皮加工一般用豬的膀胱作肚皮。豬膀胱用水洗凈后用堿水浸泡24小時,然后再在清水中浸泡7~12天。泡好的豬膀胱充氣膨脹后放到外邊風吹日曬至全干即為肚皮。(2)整形把肚皮按需要縫成圓形的袋子,上口略小,然后放清水中浸泡。(3)配料以100千克原料計:食鹽2.5千克,白糖2.5千克,五香粉100克,硝酸鈉25克(4)制餡將豬瘦肉切成條,背膘切成丁,與以上各料混勻后即成肉餡。(5)裝餡每只肚皮裝餡250克,裝好后用竹簽扎口。(6)晾曬扎好的香肚放在通風的地方晾曬,時間依溫度而定,一般需2~3天。晾好的香肚即可轉入庫房內掛晾。(7)疊缸貯藏晾掛好的香肚將表面的霉菌去掉,涂一層香油,放入缸中,可存放半年以上。3.哈爾濱大眾紅腸是東北地區(qū)的著名的大眾產品。產品有煙熏味和大蒜的香味。工藝流程為:原料修整→腌制→制餡→灌裝和煮制→煙熏(1)原料修整選用健康豬的純瘦肉和背膘,瘦肉切塊,肥膘切丁。(2)腌制把瘦肉放在0~4℃的冷庫內腌制約12小時。(3)配料100千克豬肉計:淀粉7千克,食鹽4千克,味精、胡椒各100克,大蒜500克,硝酸鈉25克(4)制餡將腌好的豬瘦肉用絞肉機絞碎后與以上各輔料及肥膘一起混合均勻,制成肉餡。(5)灌裝和煮制制好的肉餡灌入直徑約3厘米的腸衣中,將腸衣表面烘干后,再在85℃水中煮制25分鐘,肉的中心溫度達到70℃時即可。(6)煙熏煮熟的灌腸在35~40℃的煙熏室中熏制12小時即為成品。4.豬肝腸產品肉餡為醬紅色,味美可口。工藝流程為:原料修整→腌肝→拌料→灌腸→熏制(1)原料修整將新鮮豬肝除去脈管后切成小條,并放入90℃水中浸泡15分鐘。(2)腌肝將豬肝和鹽及亞硝酸鈉拌勻,在0℃下腌制48小時。(3)配料豬肝25千克,豬油25千克,食鹽1.25千克,硝酸鈉7.5克,洋蔥1.5千克,白胡椒0.2千克,豆蔻粉65克,白糖1.25千克,去殼雞蛋7.5千克,熟豬油0.5千克(4)拌料將洋蔥切成絲,然后用豬油炒制,再與豬肝一起用絞肉機絞碎,與其他配料一起混合均勻。(5)灌腸取牛的食道,用水浸泡,洗凈后灌腸。將灌好的腸放在85℃水中煮45分鐘,取出后在冷水中冷卻。(6)熏制冷卻的肝腸,在50℃煙熏室內煙熏5小時左右,取出冷卻后即為成品。(五)肉松、肉脯、肉干的加工肉松、肉脯和肉干都屬于脫水肉制品。這些制品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食用方便、易攜帶、易貯藏。比較著名的有太倉肉松、靖江豬肉脯、牛肉干等。1.太倉肉松太倉肉松已有100年的歷史,是用鮮豬肉經過高溫煮透并經脫水加工復制而成的豬肉干制品。產品金黃色,有光澤,呈絮狀。工藝流程為:原料肉的選擇與處理→配料→煮燒→炒壓→成熟→包裝和貯存(1)原料肉的選擇與處理選用豬前、后腿肉,先剔骨去皮,去掉脂肪及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