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課件-(終結(jié)版)_第1頁
《六國論》課件-(終結(jié)版)_第2頁
《六國論》課件-(終結(jié)版)_第3頁
《六國論》課件-(終結(jié)版)_第4頁
《六國論》課件-(終結(jié)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酒令導(dǎo)入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二十歲,到京師卞梁(開封)去考進士。等考期間,有自負(fù)的舉人看蘇軾年輕,有意戲弄。六個舉人備了六個下酒菜,延請?zhí)K軾喝酒,蘇軾欣然前往。入席,一舉人建議為助酒興行酒令,酒令內(nèi)容是每人說一個歷史人物典故,聯(lián)系到哪樣菜,那樣菜就歸誰吃,行令從年紀(jì)大到年紀(jì)小的。其余五舉人連聲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釣魚”,年最長者傲氣滿臉地端走了魚;“秦瓊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十足地端走了馬肉;“蘇武北海牧羊”,酒令導(dǎo)入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二十歲,到京師卞梁(開封)去考進1第三個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張飛蜀都賣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豬肉;“關(guān)羽荊州賣豆腐”,第五個從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個舉人正準(zhǔn)備高興地吃菜喝酒,蘇軾開口了:“各位,該我行酒令了!”他說出了六個字,不緊不慢地把六盤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瞇瞇地說:“諸位兄臺,請!”請大家想一想:蘇軾行了個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國第三個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張飛蜀都賣嬴政并吞六國2《六國論》ppt課件--(終結(jié)版)3蘇洵之像蘇洵之像4四川眉山三蘇祠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蘇軾、蘇轍

千古文章八大家

四川眉山三蘇祠一蘇洵、蘇軾、蘇轍千5

1、蘇洵其人蘇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祐集》。本文選自《嘉祐集箋注》。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亦有一女,名喚小妹,人稱蘇小妹。

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合稱(“唐宋八大家”)。

1、蘇洵其人蘇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6當(dāng)年蘇老泉,

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

發(fā)奮讀書籍。

并同兒與女,

思究圣人語。

寒窗多少年,

青絲根根白。

父子同進京,

三人皆中舉。

皇城咸震驚,

爭誦蘇洵名。

讀書從不晚,

辛勤為第一。2、蘇洵其事蘇老泉,二十七當(dāng)年蘇老泉,

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

發(fā)奮讀書籍。

并同7據(jù)說蘇洵27歲才發(fā)憤讀書,應(yīng)進士和茂才等考試,都沒有考中。于是把平日所作文章都焚燒了,閉戶專心讀書,精習(xí)六經(jīng)百家學(xué)問,經(jīng)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xué)業(yè)大進。撰寫文章,很短的時間就能寫幾千字。

仁宗嘉祐元年,帶領(lǐng)蘇軾、蘇轍到汴京應(yīng)試,謁見翰林學(xué)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權(quán)書》《衡論》等文章,認(rèn)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于是將他所寫的二十二篇文章呈獻給宋仁宗,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由此文名大震。宰相韓琦亦贊賞他的文才。嘉祐五年授秘書省校書郎,后為霸州文安縣主簿,又授命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禮》100卷。書成后不久病逝,追贈為光祿寺丞“文安公”。蘇洵的著作以史論和政論成就最高,他著有《嘉祐集》15卷。據(jù)說蘇洵27歲才發(fā)憤讀書,應(yīng)進士和茂才等考試,都沒有考8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xué)不綴。如負(fù)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頭懸梁,錐刺股。93、蘇洵之子女故事一:蘇東坡:(凸額凹眼)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蘇小妹:(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luò)腮胡須)一叢哀草出唇間,須發(fā)連鬢耳杏然;口角幾回?zé)o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一幅馬臉,長達一尺,兩只眼睛距離較遠,整個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云漢間;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3、蘇洵之子女故事一:10故事二:蘇小妹三聯(lián)三難秦少游1、小妹:“東廂房,西廂房,舊房新人入洞房,終生伴郎。”少游:“南求學(xué),北求學(xué),小學(xué)大試授太學(xué),方娶新娘?!?/p>

2、小妹:“酒過三巡,交杯換杯干杯,杯杯盡在不言中。”

少游:“菜過五味,形美色美鮮美,美美都在心中留?!?/p>

3、小妹“小妹雖小,小手小腳小嘴,小巧但不小氣,你要小心?!鄙儆危骸吧儆文晟伲偌疑偈疑倨?,少見且又少有,愿娶少女。”

故事二:蘇小妹三聯(lián)三難秦少游11文體知識

論:論是一種論文文體,《韻術(shù)》:“論者,議也”。《昭明文選》:“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于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如《史記》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論,則學(xué)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jīng)史之言,正其謬誤。”如《六國論《過秦論》等。其特點是善于說理?!傲鶉摗痹谶@里是一個省略式短語,實際應(yīng)是“六國破滅之論”。文章旨在分析六國失敗的原因,借古諷今。文體知識論:論是一種論文文體,《韻術(shù)》:“論者,議也”。《12《六國論》ppt課件--(終結(jié)版)13《六國論》ppt課件--(終結(jié)版)14背景介紹宋王朝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對外較為軟弱的政權(quán)。蘇洵生活的真、仁、英宗三世,宋王朝雖然尚未十分疲弱,但北有契丹(大遼),西有西夏,面臨威脅。1004年,遼舉兵攻宋,宰相寇準(zhǔn)力主抗遼,取得了澶州城下的大捷。但雙方訂立的“澶淵之盟”卻規(guī)定宋每年向遼進貢銀10萬兩,絹20萬匹,自此,抗敵衛(wèi)國士氣消沉,茍且求和之風(fēng)日熾。1044年,西夏元昊上書停戰(zhàn)求和,宋卻反給西夏銀、絹、茶。一代代宋王朝統(tǒng)治者的為積威所劫,賂敵茍安引起了作者的憂心和思考,于是作者寫下了這篇發(fā)人深省警世之作。背景介紹宋王朝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對外較為軟弱的政權(quán)。15澶淵之盟遼國進犯中原,打破數(shù)州直逼京都之時,本欲遷都金陵南逃,但被宰相寇準(zhǔn)等主戰(zhàn)派力薦其御駕親征??軠?zhǔn)倚重的將領(lǐng)是在歷次抗遼戰(zhàn)斗中屢立戰(zhàn)功的楊嗣和楊延朗(楊業(yè)之子,后改名延昭)等人。真宗勉強到了澶州北城,在城樓上召見了各軍將領(lǐng)。宋軍將士看到城樓上的黃龍旗,得知皇帝到了,立即高呼萬歲,士氣大振。遼軍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進行一次物資掠奪和政治訛詐,因折將受挫,表示同意與宋議和。宋真宗只希望遼軍能盡快北撤,不惜代價,于是遣使向遼求和。十二月,宋、遼商定和議,交換“誓書”。補充材料澶淵之盟遼國進犯中原,打破數(shù)州直逼京都之時,本欲遷都金陵南逃16自主積累率()賂()秦耶

思厥()

先祖父

暴()霜露抱薪()救火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燕()趙之君洎()

以讒()

革滅殆()盡shuàilùjuépùxīnyǔyānjìchándài自主積累率()賂()秦耶shuà17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破滅:滅亡兵:武器利:鋒利譯: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賄賂秦國。弊:弊端賂:(割地)賄賂課文研讀參考譯文第1自然段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破滅:滅亡18韓魏楚以地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韓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漢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溫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陽予秦。補充材料韓魏楚以地賂秦大事年表補充材料19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而:連詞,表因果關(guān)系。虧:虧損。道:道理,原因。譯:賄賂秦國,自己的實力就虧損,這是滅亡的原因。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而:連詞,表因果關(guān)系。虧:虧損。道:20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或:有人。互喪:彼此相繼滅亡。率:全都,一概。耶:嗎。譯: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都是因為賄賂秦國嗎?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或:有人?;剩罕舜讼嗬^滅亡。率:21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譯文:

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因為(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去了其他國家強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單獨保全。以:因為。喪:滅亡。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完:保全。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譯文:回22秦滅六國補充材料秦滅六國補充材料23前2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趙、滅燕前221年滅齊前230年滅韓24故曰弊在賂秦也。也:表判斷語氣。這是一個判斷句。譯文: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啊。故曰弊在賂秦也。也:表判斷語氣。這是一個判斷句。譯文:所以說25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不賂者以賂者喪中心論點(總)(分論點2)(分論點1)提出中心論點,總領(lǐng)全文,引發(fā)下文議論。問題探究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六國破滅,非兵不26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以:憑借。攻:攻戰(zhàn)。取:取得。則:就。獲:獲得。邑:小城鎮(zhèn)。城:大城池。譯文:秦國憑借攻戰(zhàn)獲取土地之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池。

第2自然段課文研讀參考譯文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以:憑借。攻:攻戰(zhàn)。取:取27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譯文:把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zhàn)勝而得到的土地比較,它的實際數(shù)量多到百倍。

較:比較。之:助詞,無意。而: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其實:它實際數(shù)量。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譯文:把秦國受賄28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譯文:把六國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zhàn)敗而喪失的土地比較,它的實際數(shù)量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國最想望的,六國諸侯最擔(dān)心的,本來就不在于戰(zhàn)爭了。

所亡:所丟失的土地。所:所……的+名詞欲:想要?;迹簱?dān)心的。固:本來。則:那么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29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譯文:回想他們死去的祖輩父輩,冒著霜露,披荊斬棘,從而有了一點土地。子孫對待土地卻不很愛惜,拿來把它送給別人,好像丟棄小草一樣。

思:回想。厥:他們的。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和父輩。暴霜露:曝(于)霜露,譯為,冒著霜露。以:從而。視:看待。舉:拿。以:把芥:小草。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30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譯文:今天割讓五座城,明天割讓十座城,這樣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來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到了。

割:割讓。然后:這樣以后。安:安穩(wěn)。寢:休息,睡覺。而:可是,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31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fù)已判矣。然則:既然這樣,那么。厭:通“饜”,滿足。奉:獻,送。彌、愈:更加。判:確定,斷定。譯文:既然如此,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殘暴的秦國的欲望沒有滿足,諸侯送給秦國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戰(zhàn),誰強誰弱誰勝誰負(fù)已經(jīng)確定了。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32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譯文:以至于滅亡的結(jié)局,道理本來應(yīng)當(dāng)這樣。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著柴去救火,柴不燒完,火不會熄滅?!边@話對了。

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結(jié)果,以致,以至于固:本來。宜:應(yīng)當(dāng),應(yīng)該。以:用。顛覆:滅亡。事:侍奉。得:得當(dāng),適宜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33抱薪救火

補充材料大意: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zāi)禍,結(jié)果使災(zāi)禍反而擴大。出處《史記·魏世家》:魏國安釐王即位后,秦國加緊了進攻,魏國連連戰(zhàn)敗。安釐王十分害怕,以為割讓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把南陽割給秦國,請求罷兵議和。蘇代勸魏安釐王:“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盡管蘇代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膽小的安釐王根本不聽蘇代的話。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軍又向魏國大舉進攻,包圍了國都大梁,掘開黃河大堤讓洪水淹沒了大梁城,魏國終于被秦國滅掉了。抱薪救火補充材料大意: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34第二段:

問題:論述賂秦哪些方面?論證方法?幾層?賂者賂失多賂得多敗亡少攻取少祖宗得難子孫失易兩者土地消長:固不在戰(zhàn)而在賂秦賂地多安睡少地有限欲無厭奉繁侵急至于顛覆理固宜然薪不盡火不滅引證、喻證賂地乃自焚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賂者(韓魏楚)滅亡原因?qū)Ρ葐栴}探究第二段:賂者賂失多賂得多敗亡少攻取少祖宗子孫兩者土地消35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終:最后。遷:改變。遷滅:滅亡。與:親附、親近。……也:判斷句

譯:齊國不曾賄賂秦國,最后也隨著五國滅亡,為什么呢?這是因為齊國親附秦國而不幫助五國。繼:隨著、跟隨課文研讀第3自然段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終:最后36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既:已經(jīng)。免:幸免。始:開始,起初。義:堅持正義。名詞作動詞。

譯:五國已經(jīng)滅亡,齊國也不能幸免了。燕國與趙國的君主,起初有遠大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而不賄賂秦國。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37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斯:這。效:效果,結(jié)果。始:才。

譯:所以燕國雖然是個小國卻后滅亡,這就是用武力對抗的結(jié)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了禍患。速:招致。以:用為:作為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38專諸:春秋吳國人,靠為人屠豬維持生計,與伍子胥交好。伍薦專諸刺殺吳王僚,專諸隱太湖學(xué)治魚三月。藏魚腸劍于魚腹,當(dāng)場刺殺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wèi)殺死。要離:春秋吳國人,因其折辱壯士丘迮,被推為天下勇士。闔閭立國,公子慶忌逃往艾城,欲待時乘隙,伐吳報仇。公子慶忌萬夫莫敵,闔閭?cè)找箲n慮。伍子胥又薦要離,要離獻計殘身滅家,在王宮與闔閭斗劍,故意用竹劍刺傷闔閭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右臂,投奔衛(wèi)國慶忌。走后,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慶忌便對要離深信不疑。三月之后,慶忌出征吳國,與要離同坐一條戰(zhàn)艦。要離乘慶忌在船頭暢飲,獨臂猛刺慶忌,透入心窩,穿出背外。慶忌詫異之極倒提要離,沉溺水中三次,將要離放在膝上,笑著說:“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于刺我!”左右衛(wèi)兵舉刀欲殺補充材料戰(zhàn)國四大刺客專諸:春秋吳國人,靠為人屠豬維持生計,與伍子胥交好。伍薦專39要離,慶忌搖著手:“此乃天下勇士,怎么可以一日殺死兩個天下勇士!還是放他回國,成全他吧!”回國后,闔閭金殿慶封要離。要離辭謝不受,說:“我殺慶忌,不為做官,而是為了吳國的安寧,讓百姓能安居樂業(yè)?!闭f完自刎于金殿。聶政:年青俠義,因除害殺人偕母及姊荌避禍齊地,以屠為業(yè)。韓大夫嚴(yán)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廷爭結(jié)仇,潛逃濮陽,聞?wù)b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與政結(jié)為好友,求其為己報仇。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憶及嚴(yán)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于階上,繼而格殺俠累侍衛(wèi)數(shù)十人。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其姊在韓市尋認(rèn)弟尸,伏尸痛哭,后撞死在聶政尸前。要離,慶忌搖著手:“此乃天下勇士,怎么可以一日殺死兩個天40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fù)糈w者再,李牧連卻之。于:跟、與。而: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再:兩次。卻:使……退卻,譯為擊退,使動用法。譯: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交戰(zhàn)五次,敗了兩次,勝了三次。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李牧連續(xù)擊退了它。趙嘗五戰(zhàn)于秦---狀語后置句,“趙嘗于秦五戰(zhàn)”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fù)糈w者再,李牧連卻之。于:跟、41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洎:等到。以:因為。讒:小人的壞話。而:卻,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洎……誅:被動句。

譯:等到李牧因為受誣陷而被殺害,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上иw國用武力抵抗卻不能堅持到底。為:成為。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洎:等到。以:因為。42前269年趙將趙奢擊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趙,大破秦軍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軍于河外前233年秦攻赤麗、宜安,被趙將李牧擊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擊退六國抗秦大事年表補充材料前269年趙將趙奢擊秦,大破之六國抗秦大事年表補充材料43李牧、白起、王翦、廉頗;“戰(zhàn)國四大名將”。

趙國戰(zhàn)國后期第二軍事強國,滅亡原因很重要的一條是“用人不信,自毀長城”。前有趙孝成王在長平之役中以趙括代廉頗,造成長平慘敗,趙軍死45萬人,元氣大傷;繼之悼襄王以樂乘代廉頗,迫使廉頗奔魏投楚,失去良將;后又有趙王遷冤殺李牧,招致趙國最后的滅亡。李牧戰(zhàn)功顯赫,生平未嘗一敗仗。李牧先是抗擊匈奴;后以抵御秦國為主。武安君的封號。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離間計,奪取李牧兵權(quán),不久將李牧殺害;3個月后趙國即滅亡。唐司馬貞在《史記索隱述贊》中說:“頗牧不用,王遷囚虜”。漢文帝劉恒:“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xí)r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漢車騎都尉馮唐:“天下之將,獨有廉頗李牧耳?!彼抉R遷《史記·趙世家貿(mào)》中說趙王遷“其母倡也”,“索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司馬遷因趙王而遷怒其母,可見其何等義憤。李牧、白起、王翦、廉頗;“戰(zhàn)國四大名將”。趙國戰(zhàn)國后期第44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譯:況且,燕趙兩國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guī)缀跸麥绺蓛舻臅r候,可以說是智慧窮竭,國力孤單,戰(zhàn)敗而滅亡,實在是不得已。且:況且。處:處在。革滅:消滅。殆:幾乎,差不多。智力:智慧和國力。誠:實在。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45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

向使:以前假如。附:親附,依附。猶:還。譯:當(dāng)初假使韓、魏、楚三國各自愛惜他們的國土,齊人不親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還活著.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向使:46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數(shù)、理:天數(shù),命運。當(dāng):通“倘”,假如。譯:那么勝敗存亡的命運,假如能夠與秦國相較量,或許不能輕易判定?;颍夯蛟S。易:輕易。量:判斷。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數(shù)、理:天數(shù),47第三段:不賂者(齊燕趙)滅亡的原因不賂者齊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燕以荊卿為計趙牧以讒誅,用武而不終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智力孤危五國既喪齊亦不免內(nèi)因外因問題探究第三段:不賂者(齊燕趙)滅亡的原因不齊與嬴而不燕以荊卿為計趙48本段最后一句話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用“向使”引起反向假設(shè),總結(jié)六國情況,使論證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論點更加鮮明有力,同時又為下文進一步假設(shè)作鋪墊,從反面將論證推進一層。本段最后一句話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用“向使”引起反向假設(shè),總49譯:唉!如果六國用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的奇才。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以:用。封:封賞。事:侍奉。禮:禮遇。名詞為動詞。課文研讀第4自然段譯:唉!如果六國用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天下的謀臣,用侍50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譯(六國)合力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連吃飯也不能咽下咽喉去。并力:合力??郑嚎峙?。下:吞下。名詞作動詞。咽:咽喉。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譯(六國)合力向西對付秦51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譯文:可悲??!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勢:形勢。為:被。而: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

劫:脅迫,挾持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譯文:可悲??!有這樣的52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譯文:土地一天天地削減,一月月地割讓,而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啊!日:一天天,名作狀。月:一月月,名作狀以:而。為1:治理。為2:被。無:通“勿”,不要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譯文:土地一天53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