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七篇_第1頁
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七篇_第2頁
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七篇_第3頁
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七篇_第4頁
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七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七篇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七篇

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都有哪些?地理學的綜合研究是分層次的,層次不同,綜合復雜程度也不同。高水平的綜合研究,即人地關聯研究,是地理獨有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

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我國的三級行政區(qū)的劃分,記住我國33個省級行政區(qū)的名稱、簡稱及位置,并且會在“中國政區(qū)圖”上正確填圖。

教學重點

1.準確記憶我國的省級行政區(qū)的名稱、簡稱和位置。

2.培養(yǎng)填繪地圖確認地理事物空間位置關系及空間想象、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方法

學習指導法。

教學手段

每人一份“中國政區(qū)圖”,黃、綠、橘黃、粉四色彩色筆,剪刀,若干單個省區(qū)政區(qū)輪廓圖,8開大的中國空白政區(qū)圖(每個學生一張)、“中國政區(qū)掛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中國的疆域十分遼闊,為了便于管理好這樣大的國家,我們要進行行政區(qū)的劃分。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中國的行政區(qū)劃。

【板書】第二節(jié)中國的行政區(qū)劃

一、三級行政區(qū)劃

【講授】我國的三級行政區(qū)劃的劃分

【承轉到省級行政區(qū)的學習】

【板書】二、33個省級行政單位

(出示“中國政區(qū)掛圖”,同時學生將書翻到第6頁)

【教師指導下師生共同活動】下列行政區(qū),按(1)至(3)的教學步驟進行。

山西、湖北、廣東、云南、青海、黑龍江、沿海岸線的行政區(qū)

(1)認形狀:教師出示一個輪廓圖,讓學生在課本的政區(qū)圖上找出該行政區(qū)的名稱,掌握輪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邊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2)定位置:在空白地圖找到該行政區(qū)的位置,并涂上顏色,寫出名稱,注意該行政區(qū)與長江、黃河的位置關系;

(3)找鄰居:從北部順時針找起,每找出一個,都要注意指導學生觀察輪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顏色,寫出名稱。

【轉入行政區(qū)簡稱的教學】

【板書】三、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

請學生將書翻到本節(jié)的附表。

【講授】簡稱的由來

學生在已上色的地圖中填寫簡稱。

【展示投影】簡稱和全稱連線。

學生練習。

課后練習

練習1.拼圖:把上好顏色的地圖粘在硬紙片上,分行政區(qū)剪下制成拼圖。

練習2.不看政區(qū)圖,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1)按沿海、沿江、沿陸上國境線(底圖上畫有長江和黃河)拼圖;

(2)按課本本節(jié)末“課堂活動(一)”的要求,進行拼圖游戲比賽。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中國的行政區(qū)劃

一、三級行政區(qū)劃

二、33個省級行政單位

三、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

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根據圖說出中國人口總數和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過錄像說出中國人口基數大,增長快的特點。

2.能通過調查表和國家有關人口統(tǒng)計表,說出中國人口素質低、即將面臨人口老齡化、人口從農村到城市的遷移與農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現狀。

3.根據調查表分析人口與家庭經濟生活關系,分析中國人口與經濟發(fā)展和環(huán)境的關系;

4.根據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提出解決人口問題的措施。

5.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人口觀,明確人口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系。

教學重點

中國面臨的人口問題。

教學難點

人口與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方法

談話法,圖示法,講授法。

教學媒體

錄像機、投影儀、板圖。

板書設計

一、中國人口分布特點(上節(jié)課內容)

二、中國人口的特點

三、人口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系

附表

投影(1)

我國各種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

我國文盲半文盲占15.85%居世界第一位。

投影(2)

世界主要國家每萬人在校大學生人數、工程師與科學家人數統(tǒng)計表

投影(3)

城鎮(zhèn)與農村人口比例表

1996年我國城鎮(zhèn)人口35950萬人,農村人口86439萬人

投影(4)

預測我國60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表

投影(5)

家庭調查表(學生一)

家庭調查表(學生二)

家庭調查表

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篇5】

《地球和地球儀》教學設計

一、課題: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

二、課時:2課時

三、教材: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

四、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為貫徹實現地理教學的三大技能(傳授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興趣),根據本節(jié)內容特點及素質教育的內涵,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及認知能力,我確定以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能用相關數據說明地球的大小;

(2)通過制作地球儀,能夠了解地球儀的基本大小;

(3)通過觀察地球儀,能夠比較和歸納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

(4)能夠熟練利用經緯網確定某一地點的位置。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故事的引入,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2)通過演示地球儀,學生自主學習,比較歸納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艱難歷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

(2)通過學生課堂制作簡易小地球儀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通過學生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艱難與坎坷,培養(yǎng)學生對真理勇于探索、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4)通對地球的探索和認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經線和緯線

2.難點

(1)東西半球劃分。

(2)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五、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本節(jié)內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第一章第一節(jié),學生第一次接觸地理,還沒形成學習地理的思維能力,初中學生的空間想象思維較差,針對初中學生在思維和接觸層面的弱勢和優(yōu)勢,在教學方法上以實物進行展示和講解,如經線和緯線,可以用一個只由經線和緯線構成的經緯儀,直觀展示給學生看,更能增加學生的理解和想象,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根據教材和學生具體情況,設計如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1.教學方法:啟發(fā)法、比較法、圖片分析法、演示講解法。

2.學習方法:探究法,自主學習法,總結規(guī)律法

六、教學過程結構流程圖:

七、教學過程:

(一)生活中引出課題。

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球;在十五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圓盤。那么,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樣的

(二)新課內容

1.地球的形狀

(展示地球衛(wèi)星照片)

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謎。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引導學生閱讀圖1.1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討論學習,共同探究古人對地球的認識過程。)

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什么過程呢

(學生自主學習,舉手發(fā)言)

總結:人類認識地球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古代由于認識的局限性,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后隨著認識的擴大,人們認為“天如斗笠,地如覆盤”,隨著認識的加深,尤其是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的成功,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而地球衛(wèi)星照片更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

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能夠作為地球是球形證據的事例呢

a.(事例1)發(fā)生月食偏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展示教材圖1.3)

b.(可能出現的事例):站在海邊,搖望遠處駛來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目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

c.還有地球儀和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

(小組進行充分的討論并作答,教師啟發(fā)、解釋。)

2.地球的大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對地球的認識不斷深入。觀察地球赤道半徑與極半徑圖,計算極半徑比赤道半徑差值。

(學生計算、回答)

赤道半徑比極半徑的長度多21千米,但想對于地球來說,這個數據微不足道,所以地球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3.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承轉:地球很大,怎樣才能更好的研究它人們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儀為什么做成正圓呢

(展示地球儀,邊展示邊講解。)

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軸組成的;地球儀上有各種符號、文字、顏色用來表示陸地、河湖、海洋、山脈、城市等。地球儀是繞地軸轉動的,它指向北極星附近,是一個假想的軸,與球面的交點為北極點和南極點。在地球儀上還有縱橫交錯的網——經緯網,通過它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位置,當然在真正的地球上沒有,它是人為畫出來的。下面我們來學習經線和緯線。

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篇6】

地理是初一學生剛接觸的新學科,在教學中是通過大量的幻燈圖片,從學生接觸到的地理知識或地理現象入手,使學生直觀的感知地理,引導學生認識地理,親近地理,進而熱愛地理。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初步知道學習的方法,就是我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的。

本節(jié)課分三大模塊來進行:

一、“什么是地理”。

“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我國東漢王允對天文、地理有深入的研究。在西方,地理的意思是“大地的記述”。

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播放我們居住的地球以及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對地理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印象。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huán)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的科學。它包括自然地理:如地貌、地質、天文、水文、氣候、土壤等;人文地理:如人口、人種、宗教、城市、經濟等合作探究:談談我們身邊的地理

二、“為什么要學地理”

(一)解開地理之“謎”

運用圖片展示學生熟悉的地理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想一想:你還知道哪些地理問題

(二)地理與日常生活

教學中從吃穿住行等方面入手,展示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引導學生學習身邊的地理知識。

合作探究:我國南方、北方居民的主食有何不同為什么

(三)地理與生產建設

主要從農業(yè)生產、工業(yè)生產等入手,重點列舉了歐洲發(fā)達的國家“荷蘭的風車”,讓學生認識到地理環(huán)境對荷蘭農牧業(yè)的影響。

想一想:建設服裝廠、乳品加工廠該如何選址

(四)地理與風土人情

展示大量的地理圖片,從服飾、體育活動等入手觀看不同地區(qū)的風俗活動。在授課時,我以“阿拉伯服飾”為重點,分析服飾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學生對千姿百態(tài)的風土人情非常感興趣,老師引導學生學好地理能更好的做到“入鄉(xiāng)隨俗”。

三、“怎樣學習地理”

地理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提出必要的學習要求:

1、課前:準備好《地理課本》、《地理填充圖冊》、《地理圖冊》。

2、課堂上:

(1)會聽,根據預習情況有針對性的聽講,聽重點、難點。

(2)會看,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基本途徑,養(yǎng)成“一手書一手圖”的習慣

(3)會記:對重點知識做好標記,同時也要做好筆記。

3、課下:及時復習所學知識,認真完成作業(yè)。

中考學生地理復習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知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致過程

2、用相關數據說明地球大小

3、了解地球基本形狀

4、建立地理空間概念,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經度、緯度的特點

重點和難點:

重點:1、觀察地球儀,

2、經線、緯線的意義及其特點

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4、東西半球劃分

難點:1、觀察和使用地球儀

2、經線、緯線、經度、緯度的判定

教學準備:

教學地球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明亮的圓球;在十五的晚上,我們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圓盤。但是,我們自己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狀我們自己卻不容易地球的整體面貌。古人如何認識地球呢我們現在呢

板書: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

(1)地球的形狀。展示地球儀

提問:地球是什么形狀(是一個球體)

引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已經得到肯定,不過這個問題在古代卻是有許多的爭論。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看教材圖p2圖1.1

提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根據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能完全反映事實(地球真實形狀)嗎(不能)

引導:可是,我們卻能夠從某一些方面推出事實。好像比如。。。(舉出遠處船只、發(fā)生月偏食的例子并做出必要解釋)其中,我們地球儀和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更可以證明地球是圓形的

除了以上方法,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小組充分討論)

總結:最能準確、科學反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