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科學基礎》課程作業(yè)評講(1)第一章:自然的探索一填空1.造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藥2.細胞學說進化論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3.擴大觀察范圍提高觀察的精確性提高觀察速度能使感官形式發(fā)生轉換4.具有一定科學依據(jù)具有一定的猜測性二選擇1B2D3C4D三簡答1.試述20世紀科技發(fā)展的特點。⑴科學技術經歷了全面空前的革命。如:物理學領域中,建立了以相對論和量子論為支柱的現(xiàn)代物理學體系等;生物學領域中揭示了DNA的結構,遺傳工程在新的技術革命中將發(fā)揮更巨大的作用等;⑵科學走向綜合。人們的視野在微觀和宏觀兩方面都擴大10萬倍以上,對自然界有更深入的了解,使生物學與化學、物理學結合得更加密切,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重大科技成果,都將是綜合研究的結果;⑶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人類生活發(fā)生巨大變化。在20世紀,科技對社會的推動作用越來越顯著,對人類歷史發(fā)展和國家興衰起著決定作用。人類生活質量提高,壽命延長,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2.簡述觀察與實驗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該題的考核知識點是:觀察、實驗的概念以及兩者區(qū)別與聯(lián)系。分析:此題重心是先要說明兩個概念,再對比它們,找出區(qū)別與聯(lián)系。顯然,對答案的步驟要分4個步驟回答:觀察通常是指自然觀察。它是一種獲得經驗知識的基本方法。實驗是人們根據(jù)一定的目的,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作出安排,人為地盡可能控制或模擬所研究的自然現(xiàn)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條件下進行觀察的一種研究方法。(以上是定義)兩者的聯(lián)系:都是科學認識的基本方法。兩者的區(qū)別:單純的觀察只能在自然條件下進行,有局限性。不利于認清現(xiàn)象后面最本質的、起決定作用的內部規(guī)律性。實驗是一種探索性活動,自然科學研究中的先發(fā)現(xiàn)、新理論的提出也是在實驗基礎上產生的。它可以讓我們人為地去干預、變革和盡可能控制自然對象,再現(xiàn)最本質的方面,排除次要的、外在的以及偶然的各種因素的干擾,充分發(fā)揮人的能動性,揭露自然現(xiàn)象的本質。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可重復性,可以使實驗想象有規(guī)律地再現(xiàn),能接受公眾的檢驗,使人們能相信實驗的結果。答題注意:要簡明扼要抓住要點就可以了。3.什么叫直接實驗和模擬實驗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直接實驗、模擬實驗的概念。直接實驗是指實驗者用實驗手段直接作用于研究的現(xiàn)象或對象的實驗。模擬實驗是指實驗者的實驗手段是通過與原型相似的模擬對象間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現(xiàn)象或對象的。實驗對象是模型而不是原型。答題注意:前者和后者區(qū)別在于"直接作用于"或"間接作用"。4?簡述STS科學教育STS是科學、技術和社會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STS科學教育是以強調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和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和發(fā)展中的應用為指導思想而組織實施的科學教育。見書第27頁第二章:自然的物質性一填空1.大氣圈水圈生物圈2?大陸架大陸坡大洋盆地3?新陳代謝4?氨基酸通式見書P120頁5?核苷酸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6?分裂間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三選擇1C2C3C4C三簡答1.試述太陽系的組成和特征。該題的考核知識點是:太陽系的組成和特征。分析:此題關鍵在于以教材上36頁"銀河系的結構"圖來回答。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天體的天體系統(tǒng)。(先給出太陽系定義)太陽系的組成:太陽以及行星、衛(wèi)星及慧星、流星和星際物質,主要是太陽和九大行星(按離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其質量的絕大部分集中在太陽上,光和熱也來源于太陽。(解答"太陽系的組成和特征"的問題時,要注意分別加以說明)太陽系的特征是以太陽為中心,行星、衛(wèi)星及彗星、流星和星際物質環(huán)繞太陽公轉。太陽系大體上是個球體。答題注意:為了一目了然,形象化可將九大行星中的位置繪在圖上表示,如水星離太陽最近,地球離太陽第三位遠,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近鄰。值得注意的最新動態(tài):在2006年國際天文學大會通過行星新定義,確定太陽系只有8顆行星。位居太陽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經過天文學界多年的爭論以及本屆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大會上數(shù)天的爭吵,冥王星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2.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物理成分和物理性質有何特點?該題的考核知識點是地球內部各圈層組成和特征。分析:地球的內部圈層是同學感到有一定難度的內容,主要是平時比較陌生,對教材上47頁"地球的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同心圈層的含義理解不深。要認識這三者的含義,尤其是各自的特征,應先對圖有一定理解記憶才行。地球最外部是地殼,地心部分稱為地核,其間為地幔。在內部三圈層中地殼部分很重要,這是因為與人類生活有很大關系,如地震現(xiàn)象就發(fā)生在地殼中,礦產資源也主要蘊藏在地殼中。地殼也是人類對地球內部相對了解最為詳盡的部分。這里要求認識地殼本身的差異性,即空間分布上大陸殼和大洋殼的區(qū)別,內部結構上又有硅鋁層和硅鎂層的區(qū)別,要搞清其厚度、組成和成分上的差別。因此在分析"內部各圈層的物理成分和物理性質有何特點"的問題時,就應該說明:地球內部圈層中地殼上層為硅鋁層,下層為硅鎂層,平均厚度35千米,大陸地區(qū)厚(雙層結構,上為硅鋁層,下為硅鎂層;),海洋地區(qū)薄(單層結構,則僅有硅鎂層),質量占全球極小部分,密度?。坏蒯5某煞种?,上地幔除硅和氧外,鐵和鎂的成分增加,下地幔則鐵和鎳增加,地幔質量占全球約7成,密度向內逐漸增大;地核中外核為鐵、硅、鎳等物質構成,內核由鐵和鎳構成,質量占全球3成,密度極高。答題注意:答題步驟要從外到里,分步驟得分。3.說明地球表層的重要意義及其基本特征書49頁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地球表層意義和基本特征。注意在回答時應先將特征列出,才好回答地球表層對人類的意義是什么。不要拘束于問題的順序。地球表層的特征是氣、液、固態(tài)三態(tài)并存,外流、內力疊加,無機物物、有機物相互轉化,人類聚居的場所。其重要意義在于地球表層是于人類最有直接關系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唯有地球表層才同時存在人類生活所必需的空氣、水分、陽光、食物等物質條件,才有可能使人類得到發(fā)展。4?地球的海陸分布有何特點?見書P51頁5.方法1:先將三種晶體溶于水,先后加入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不發(fā)生反應的是白糖,產生白色沉淀的為細鹽,產生白色沉淀且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消失的是純堿。方法2:取三種晶體少量于試管中,分別通入氣,發(fā)生反應的為白糖,再向不發(fā)生反應的另兩支試管加入水溶解,再加入液反應生成沉淀的為純堿,另一個則為細鹽6?定義見書P108頁原因見書P108頁中的例如《自然科學基礎》課程作業(yè)評講(2)第二章:自然的物質性一選擇1.B2D3B4A二填空1.HArNaCl2.0-2降低還原3.藍弱酸強堿堿三解答1.比較氧族元素與鹵族元素單質的化學性質(說明氯原子的氧化性比硫原子強)該題的考核知識點是:氧族元素、鹵族元素單質的化學性質。分析:解答此題重點是先弄懂題意,最好用反應方程式來比較兩者化學性質,以氯原子的氧化性比硫原子強中精練出它們的化學性質。顯然,答案的步驟要分4個步驟回答:首先列出氧族和鹵族包含哪些元素。(1)氧族元素包含氧、硫、硒、碲等,其中代表是氧氣。(2)鹵族元素包含氟、氯、溴、碘等,其中單質代表是氯氣。(3)用金屬鐵跟氯氣反應說明(1)式用金屬鐵跟硫反應,得到(2)式(4)分析說明氯原子的氧化性比硫原子強從(1)(2)式可知:金屬鐵跟氯氣反應,鐵的化合價從0->+3,金屬鐵與硫反應時,鐵的化合價從0->+2,從反應條件看鐵跟硫反應比跟氯反應要難一些。這里應注意,硫與氯分別與鐵反應,反應的條件不同,產物中鐵元素的化合價也不同。從原子結構來看,氯原子與硫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雖相同,但氯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大于硫原子,對電子的親合力大,容易得電子,氯原子的氧化性因此比硫原子強。注意之處:其他如氯氣跟氫氣反應,硫蒸氣跟氫氣反應來分析說明氧族元素、鹵族元素單質的化學性質也是可以的。2.原子序數(shù)是17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屬第幾周期?第幾族?畫出原子結構簡圖,說明屬于金屬元素還是非金屬元素。該題的考核知識點是元素周期表。該題解答請同學見教材89頁元素周期表,將答案找出并畫出原子結構調整簡圖,這里就不再進行講評了,只是把答案給同學們參考。元素17為氯,在周期表中屬第3周期,第7主族,屬于非金屬,原子結構圖如下3.(1)甲烷跟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注明屬于何類有機化學反應。該題的考核知識點是: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分析:甲烷的氯化反應是一種可繼續(xù)的反應。??CH4+Cl2CH3Cl+HCl但是,甲烷與氯氣就會平穩(wěn)地發(fā)生取代反應。注意之處:甲烷與氯氣反應后并沒有到此終止,生成的一氯甲烷繼續(xù)與氯氣反應,依次生成CH2Cl2、CHCl3、CCl4的混合物,即甲烷分子里的氫原子逐步被氯原子所取代,生成四種取代產物,通過此題要理解取代反應的確切涵義。(2)乙炔跟氯化氫在120-130度和HgCl2催化下生成氯乙烯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注明屬于何類有機化學反應。該題的考核知識點是: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分析:乙炔的分子式為C2H2,它在120-130度和HgCl2催化下與氯化氫會發(fā)生加成反應。(3)氯乙烷跟氫氧化納在乙醇溶液中共熱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注明屬于何類有機化學反應。該題的考核知識點是: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分析:同上題類似,先寫出正確的氯乙烷的分子式為CH3CH2C1,它跟氫氧化納在乙醇溶液中共熱會發(fā)生消去反應。其反應方程式為注意之處:對于寫反應方程式的題目一要注意寫對元素的分子式,其次注意條件和元素守恒。4.綠化和造林對保護環(huán)境的作用(從兩個方面說明)該題的考核知識點是:保護環(huán)境的措施。分析:此題題意對保護環(huán)境的措施做了一定的限制,即要求從"綠化和造林"來談,重心在"如何起作用",顯然,同學們沒有仔細審題,扣題不好,因此回答不完全到位。答題步驟中一定要從兩方面進行敘述即"綠化"、"造林"說明對保護環(huán)境起的作用是不是什么),要分3個步驟回答:(1)綠化和造林增加了綠色植物。(2)一方面由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使燃燒和呼吸等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被消耗,補充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有利于保持大氣組成不變;(3)另一方面樹林可以凈化空氣、調節(jié)氣候和降低噪音,還可以殺菌、蓄水和改良土質。在作業(yè)一中,簡答題涉及的名詞概念很多,除了上述幾點注意外,還應特別要重視專用名詞的概念和分類。第三章:自然界的運動性一填空1.質量,增大2.大于3.具有嚴格的軌道周期和速度4.2:00二選擇1D2C3D4B三簡答1.當合外力減小時,加速度與速度的變化情況當合外力與運動方向相同時,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但速度仍然增大;當合外力與運動方向相反時,合外力減小,加速度減小,速度也減小。2.什么叫地偏向力?它有何特點?書P1963.如何劃分地球的五帶?每個地帶各有何特點?書P201地球五帶以緯度劃分,其界線為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熱帶是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太陽高度大,光照強烈,晝夜長短變化不大。南、北溫帶是南、北回歸線分別與南、北極圈之間的地帶,太陽終年不會直射,晝夜長短變化大。南、北寒帶是南、北極圈分別到南、北極之間的地帶,太陽高度很小,光照強度低,夏季和冬季分別出現(xiàn)極晝和率飛行的飛機,與一身長20厘米,質量為0.5千克的飛鳥相碰,設碰撞后,飛鳥尸體與飛機具有同樣速率,而原來飛鳥相對于地面的速率甚小,可忽略不計。試估計飛鳥對飛機的沖擊力(碰撞時間可用飛鳥身長除以飛機速率除來估算)。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動量定理。該題與上題是相當類似的,對于此題一要利用題中給出的條件:碰撞時間可用飛鳥身長除以飛機速率除來估算,求出小鳥碰撞時間t,二要抓住題意的關鍵,分析出小鳥碰撞前速度V1即為0(是依據(jù)題意:原來飛鳥相對于地面的速率甚小,可忽略不計),碰撞后的速度V2為飛機速度(這是依據(jù)題意,因為飛鳥尸體與飛機具有同樣速率),則小鳥速度變化△V=V2-V1=300m/s,然后利用F=AP/t求出飛鳥對飛機的沖擊力。有了以上分析和上題解法基礎,同學們就可以自己來解答,這里就不再進行講評了,只是把答案給同學們參考。《自然科學基礎》課程作業(yè)評講(3)第四章:生命與自然一填空1.自養(yǎng),異養(yǎng)2.光合作用,無機物,太陽能,有機物3.糖類,脂類,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水4.無性生殖,有性生殖5.唾液腺,肝臟,胰腺6.變異,遺傳,選擇,變異和遺傳,繁殖過剩,生存斗爭,適者生存7.維生素,無機鹽二選擇1A2D3D4D5C三實驗1.分離2.高,圓粒,黃色,葉腑3.TtTt、Tt、tt T、Tt、tt第五章:資源、能源及其利用一填空1.伴生性2.輕質的石油,重油,重質的石油3.磁效應。動作迅速,自動4.牛頓第三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5.硫,硫化,體形的網狀6.加緊研究太陽能、水能,風能等再生能源和原子核能的開發(fā)利用,礦物燃料二選擇1D2A3C4C三.解答1.簡述我國各類自然資源的特點。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自然資源的特點。根據(jù)題意,此題首先要清楚自然資源的概念,然后說明自然資源的分類,最后說明各類資源的特征。顯然,答案的步驟要分4個步驟回答:自然資源是指從自然環(huán)境中得到的,可以采取各種方式被人們使用的任何東西。廣義地講,自然環(huán)境中除了人以外的所有要素都可看作為自然資源。但通常只是把它局限于對人有潛在用途的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資源資源的概念按自然要素主要可分為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等四類;按再生性質又可分為三類:不可更新的資源、可更新的資源、永可更新的資源。資源分類注意自然要素分類和再生性質分類兩種分類之間的關系。要搞清四大資源類型屬于何種再生類型,如生物資源是可再生的,而礦產資源卻是不可再生的,鐵、銅等礦物屬不可更新的資源。四種資源類型中以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為重點,因為這是我國面臨的主要資源問題。其中土地資源首先要理解其在概念上有雙重屬性,即既有自然因素的一面,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是具有雙重屬性的獨特資源,這是與其它資源類型相比最為突出的一點。土地資源有四個特征,即土地是具有生產能力的、土地數(shù)量是有限的、土地資源具有時間性、土地有固定的空間和地域,其中具有生產能力和有限的是最基本的特征。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土地類型多樣、可利用土地相對數(shù)量少、各類土地資源分布極不均衡。水資源有三個基本特征:即淡水資源所占比例小,水資源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和水資源與人類關系最密切。注意兩個表面現(xiàn)象背后的實質:其一是地球表面水體居多,因此水資源也多,但事實上淡水資源卻是十分有限的,教材上列出的數(shù)據(jù)百分比可以用來加深理解;其二是水是可再生的,因此可重復使用,但實際上再生是有條件有過程的,分布也不均勻,因而并不可無限使用,一定要保護水資源。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但人均數(shù)量少;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水資源在時間上分配不均。生物資源、礦產資源特點見教材的309-314頁(略)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氨氧化生成一氧化氮(2)甲烷燃燒(3)煉鐵主要反應原理(4)食鹽水電解時兩極上發(fā)生的化學反應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反應方程式。(1)4NH3+502=4N0+6H20(2)CH4+202=C02+2H20(反應條件為點燃)(3)Fe20+3C0=2Fe+30(4)陽極:2Cl—2e=Cl2陰極:2H++2e==H2此類型題解答時要注意元素守恒和條件,這里就不再進行講評了,只是把答案給同學們參考。3.簡述利用太陽能的優(yōu)缺點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太陽能。此題教材328頁的內容要進行整理歸納,以下答案供參考。優(yōu)點:(1)是再生熱源。太陽中心區(qū)每時每刻進行著熱核反應,估計可以維持60億年。(2)能量很大。太陽以光輻射的形式傳遞能量,到達地球陸地表面的約為17萬億千瓦,相當于全世界目前一年總能耗的3.5萬倍以上。(3)沒有污染。太陽輻射能不會產生污染物。缺點:(1)受晝夜和天氣影響。直接利用太陽能加熱或發(fā)電不能連續(xù)使用,要設法把太陽能貯存起來技術上還有困難。(2)目前利用太陽能成本高。設備裝置等投資較高。4.簡述金屬腐蝕的原因和防護方法。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金屬特性。本題比較簡單,在教材的366頁上有較完備的答案供同學們參考。金屬腐蝕原因:是直接發(fā)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腐蝕(化學腐蝕);二是由于發(fā)生原電池反應而引起的腐蝕(電化學腐蝕)。防護方法:A.改變金屬結構;B.覆蓋保護層;C.電化學保護。四:解答:1?高40米的瀑布,每秒鐘流下的水量是1.0X104kg,如果把水流功率的25%轉變成電流,發(fā)電的功率有多大?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電能及其轉換的計算。分析:先根據(jù)功率公式求出水流的功率,在根據(jù)已知條件水流功率的25%轉變成電流,從而求出發(fā)電功率。解:水流的功率:根據(jù)電功率公式P=W/T=mgh/t=1.0?104?9.8?40/1W=3.9?106w發(fā)電的功率:P電=P?25%=9.8?105W解答計算題時,一是要注意理解題意,二是要注意單位換算的一致性,一定要通過多做題分析來真正理解公式,不要亂套公式。2.輸電線的電阻共計1.0歐姆,輸出的電功率是100KW,用400V的低壓送電,輸送線上發(fā)熱損失的功率是多少KW?改用10000V高壓送電呢?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電功率的應用。分析:一段電路上的電功率,跟這段兩端的電壓和電路中的電流強度成正比。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加在用電器上的電壓改變時,通過它的電流也改變,它的實際功率也隨著改變。對于此題可利用電功率公試求出答案。解:設P1為400V低壓送電時輸電線消耗的電能功率。設傳送100KW時,400V低壓產生的電流為I1由電功率公式P=VI,得I1=P/V=100KW/400V=250A所以,Pl=I12R=250X250Xl=62500W設I2為10000V時傳送的電流,則12=P/V2=100KW/10000V=10A那么,當改用10000V高壓送電時,輸送線消耗的電能功率為P2P2=I22R=10X10Xl=100W3.額定電壓是220V、電阻是160歐姆的電熱水器,電功率為多少W?每分鐘產生多少焦耳熱量?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電功率和焦耳定律的綜合應用。分析:此題與上題類似,根據(jù)題意由電功率公式求出電熱水器的電功率,然后根據(jù)焦耳定律求出熱量。 解:由電功率公式P=VI=V2/R,得P=220X220/160=302.5W由焦耳定律,電熱水器每分鐘產生的熱量Q=PT=302.5WX6O秒=18150焦耳本作業(yè)涉及的計算題均是電功率和熱效應的應用,因此要首先熟記公式,再分析題意基礎上靈活運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各參數(shù)的單位換算?!蹲匀豢茖W基礎》課程作業(yè)評講(4)第六章:生活中的科學技術一填空1.光密媒質、光疏媒質、大于2.溫度、固體、液體、空氣(或氣體)3.20KHz、20Hz4.無線電波、r射線5.文字、電報、電話、圖像數(shù)據(jù)6.自動、輸出二選擇1D2B3C4C三.解答1.放大鏡、照相機和幻燈片都用凸透鏡成像,試說明它們的成像情況有什么不同。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凸透鏡成像原理。根據(jù)題意,此題關鍵是說明三者成像的不同。顯然,答案的步驟要分4個步驟回答:放大鏡是用來觀察物體細節(jié)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使用放大鏡,令其緊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點以內,形成一正立虛像。其作用就是把近處的微小物體成一放大的像。放大鏡的成像原理照相機也是利用凸透鏡形成縮小的實像,它屬于u〈2f,f〈V,K〈ul的情況?;脽羝上裨碜⒁鈿w納出以上三個光學儀器均是用凸透鏡成像,由于物距、焦距和K值條件區(qū)別,相成的像也不同。2.后半句錯了。當一束平行光線射到光滑平面時,因其入射角都相等,根據(jù)反射定律,反射角也都相等,形成向某一方向的鏡面反射。(2分)而當一束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時,每條反射光線仍符合反射定律,只因為此時的光線的入射角都不一樣了,所以反射角也不一樣,反射光線呈現(xiàn)毫無規(guī)律的雜亂指向,這也就是漫反射的成因。3.因為金屬的熱傳遞速度比木頭的快,所以冬天用手摸金屬和木頭,覺得金屬比木頭涼四.計算1.觀察者在看到閃電后5.5秒聽到雷聲,求打雷處與觀察者之間的距離。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聲、光波傳播。分析:在雷雨交加時,總是先看見閃電后,才聽到雷聲,其實,雷聲和閃電都是同時發(fā)生的,只是因為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快,而聲速比光速要小得多的原由。解:已知空氣中聲速為340m/s,那么,根據(jù)S=VT=340m/s?5.5s=1870m所以打雷處與觀察者之間的距離為1870米。此題計算比較簡單,同學們完成比較好,許多題都與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結合緊密,因此要多關注,進行針對性的解答。2.光線從某種物質射入空氣,測得入射角為18度,折射角為30度,求這種物質的折射率和光在其中的傳播速度。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光的折射定律。此題是屬于光的折射定律的應用,在教材382頁上有折射定律的敘述。答案供參考。解:根據(jù)折射率公式,n=sina/sinyn=sin180/sin300=0.309/0.5=0.618即光從某物質射入空氣的折射率為0.618又因為n=c1/c2,其中c1表示光在某物質中傳播速度,c2表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所以cl=nXc2=0.618X3X108m/s=1.854X108m/s光在其中的傳播速度為1.854X108m/s第七章:人類活動與地球環(huán)境一名詞解釋二填空1.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2人口對資源、環(huán)境的壓力加??;經濟發(fā)展緩慢、就業(yè)壓力嚴重;城市人口膨脹、城鄉(xiāng)矛盾激化;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3.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shù)量,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相適應。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yōu)生、優(yōu)育"。4.過度放牧和過度耕種、土壤的鹽堿化、森林的砍伐三選擇1B2D3B4C四?簡答1.說明破壞生態(tài)平穩(wěn)的后果。這個題的考核知識點是生態(tài)平衡。本題屬于本作業(yè)的重點,從批改同學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二政治哲學認識論知識點復習】
- 【語文知識點復習總匯】
- 愛上大我十歲的女生要繼續(xù)追求嗎
- 2025年連續(xù)變倍生物顯微鏡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1226-211809
- 2025年連桿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范稿
- 新課標視域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
- 2025年中國經濟型轎車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2025年嘧菌酯項目建議書
- 2024-2026年中國計算機視覺市場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甜品烘焙培訓合同范本
- 垃圾清運服務實施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JGT 486-2015 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
- 2024屆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試題
- 2024年春學期人教版pep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教學進度表
- 2024年知識競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知識競賽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出師表(選擇題)答案版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臺
- (高清版)DZT 0208-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金屬砂礦類
- 礦山開采與環(huán)境保護
- 企業(yè)事業(yè)部制的管理與監(jiān)督機制
- 兒童體液平衡及液體療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