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4課 唐詩三首訓練題(含答案)_第1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4課 唐詩三首訓練題(含答案)_第2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4課 唐詩三首訓練題(含答案)_第3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4課 唐詩三首訓練題(含答案)_第4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4課 唐詩三首訓練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4課唐詩三首訓練題(含答案)第24課、唐詩三首

積累與運用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掛罥(juàn)翩翩(piān)一丈綾(líng)

B.塘坳(ào)伐薪(xīn)口稱敕(chì)

C.兩鬢(bìn)突兀(wù)輾冰轍(niǎn)

D.布衾(jīn)庇護(bì)風怒號(háo)

2.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高者掛罥長林梢長夜沾濕何由徹

B.卷我屋上三重茅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

C.八月秋高風怒號高者掛罥長林梢

D.下者飄轉沉塘坳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3.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B.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C.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D.兩鬢蒼蒼/十指黑

4.根據(jù)提示,用詩歌原文填空。

(1)杜甫《石壕吏》中表達老婦喪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xiàn)自己雖然身處窮困之境,卻依然心憂天下寒士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

(3)《賣炭翁》中以外貌描寫表現(xiàn)了賣炭翁勞動的艱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

(4)《賣炭翁》中表現(xiàn)賣炭翁的艱難處境和復雜矛盾心理活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系向牛頭充炭直___B.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C.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___D.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6.對《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文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屬于近體詩。歌,是古詩的一種體裁。

B.語言樸實、準確、形象、生動并帶有很強的感彩,是這首詩的一大特色。

C.全詩通過屋破漏雨情節(jié)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在戰(zhàn)亂年代的貧困生活和關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詩將敘述、描寫、抒情三者融為一體,用憂國憂民這根感情線索把它們交織在一起,意境深遠。

7.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七一"前夕,為向黨的生日獻禮,向陽中學八(1)班開展以“謳歌時代·紅心向黨”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

(1)【回眸百年——為你而頌】為突出本次活動主題,需要一條宣傳標語。請結合主持人的開場白,并根據(jù)畫線句擬寫宣傳語的下半句。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恰青春。100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從嘉興南湖起航,前赴后繼用苦難、拼搏、淚水匯聚成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100年后,中國共產(chǎn)黨人勇當舵手,揚起復興民族的風帆,堅守著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不懈奮斗的政治信仰。今天,我們歡聚一堂,載歌載舞,謳歌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

上句:南湖起航匯聚磅礴力量

下句:

(2)【見證歷程——為你而贊】山河錦繡,國泰民安,從來都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請綜合下面三則材料,用一句話寫出你的探究結論。

材料一:截至2020年底,9899萬農(nóng)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脫貧,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脫貧。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體現(xiàn)了偉大的中國力量。

材料二: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劇蔓延的大背景下,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chǎn)總值邁上百萬億元新臺階,經(jīng)濟總量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成為全球唯一實現(xiàn)正增長的主要經(jīng)濟體。

材料三:南水北調,這個旨在破解我國水資源分布“北缺南豐"難題的超級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東、中線一期主體工程建成通水以來,已累計調水400多億立方米。目前潤澤40多座大中型城市,惠澤人口超1.3億人。

我的結論:_

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jié)選)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下者飄轉沉塘坳()

(2)公然抱茅入竹去()

(3)俄傾風定云墨色()

(4)秋天漠漠向昏黑()

(5)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

9.翻譯下列句子。

(1)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2)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10.判斷下列詩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2)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3)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11.本詩中表現(xiàn)詩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懷的是哪幾句?

12.讀了這首詩,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用詩中的句子描繪一下。.

示例:舍己為人——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㈡閱讀白居易《觀刈麥》,回答下列問題。

觀刈表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13.解釋加點詞語。

⑴婦姑荷簞食________⑵右手秉遺穗________

⑶左臂懸敝筐________⑷歲晏有余糧________

14.分析“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所蘊含的深刻含義。(不需翻譯)

答:______

15.下列對詩歌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敘事詩,雖著墨不多,但卻把割麥者和拾麥者夏收時那種辛勤勞碌而又萬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內心感受,描繪得真切生動,帶有強烈的諷喻色彩。

B.詩歌描繪了婦姑童稚送飯、丁壯南岡割麥、貧婦抱子拾麥三幅畫面。

C.“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意思是力氣用盡了,熱得不知怎么辦才好,只是嘆惜夏天實在太長了。形象地寫出了勞動人民搶割時的辛苦景象。

D.詩人不僅把勞動人民的貧困、善良與地主階級的奢侈、暴虐作了對比,而且還把自己的舒適與勞動人民的窮苦作了對比。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賦稅壓迫下的農(nóng)民們生活的艱難,表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16.本首詩表達了怎樣的主題?

答: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絕句漫興·其二①

杜甫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

恰似②春風相欺得③,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

【注釋】①安史之亂之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寫作題為“漫興”的一組絕句。②恰似:正如。③得:唐人口語,語助詞。

17.品味“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中“欺”字的妙處。

18.聯(lián)系《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一句,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練習題。

山雨

翁卷

一夜?jié)M林星月白,亦無云氣亦無雷。

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

19.本詩描繪了哪兩幅畫面請結合所繪內容概括作答。

20.同樣表現(xiàn)雨的猛烈,本詩和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在寫法上有何不同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

答案

D2.B3.B

4、(1)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3)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4)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5.C6.A

7、(1)(1)示例一:舵手揚帆堅守政治信仰示例二:風帆揚起堅守政治信仰

(2))示例一: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勝利,經(jīng)濟實現(xiàn)了正增長,破解了我國水資源分布“北缺南豐”的難題。

示例二: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1)水勢低的地方。(2)竹林。(3)一會兒。(4)陰沉迷蒙的樣子。(5)戰(zhàn)亂,指安史之亂。

喊得唇焦口干也喝止不住,回來的時候只有拄著拐杖連連嘆息。被子用了許多年,又薄又冷像鐵塊一樣。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1)對偶。(2)夸張。(3)比喻。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年老體弱——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2)生活貧困——布衾多年冷似鐵(床頭屋漏無干處)。(3)憂心國事——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

⑴擔⑵用手握著⑶破舊⑷晚

14.這句詩細膩地刻畫了刈麥者十分矛盾的心理。農(nóng)民為了搶收,為了活命,再累再熱也只得挺著、忍著,可見處境十分艱難。15.C16.揭示了當時租稅剝削的沉重和農(nóng)民生活的痛苦,表現(xiàn)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17、“欺"是欺侮的意思,詩人用擬人手法,將春風人格化,寫出了春風欺侮主人,一夜之間吹折了主人手種的數(shù)枝鮮花,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春風的不滿(怨春、惱春)或對時局的不滿。

18、安史之亂,時局動亂,詩人背井離鄉(xiāng),流落西南,借埋怨春風,委婉地抒發(fā)了身世飄零的傷感,也含蓄地表達了對動亂時局的不滿。

19.詩的前兩句描寫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輝,清光滿林,無云無雷,一派晴和天氣。這是寫雨前之景。后兩句以“平明”二字與上文的“夜"字相照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