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漁《夏宜樓》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人物塑造
一、《夏宜樓》中的過他李毅(1611-1680)的望遠鏡出現(xiàn)在他的小說《夏一樓》中。這篇小說是李漁以通俗的白話寫成的短篇小說集《十二樓》中的一篇。李漁在1648年后曾定居杭州十年,《十二樓》大約就是這段時期的作品,杜濬為這部小說集寫了一篇序言,序末署明順治戊戍(1658年),這一年李漁剛剛從杭州移居金陵(南京)。由于小說集中的十二篇小說都以樓名為題,如《合影樓》、《奪錦樓》、《三與樓》,所以李漁用《十二樓》總其書名,不過他又稱這本小說集為《覺世名言》。《夏宜樓》約有一萬字,寫元朝浙江金華地方有一書生瞿佶(吉人)在古玩鋪子里看見一個千里鏡,出自西洋,店主說它的功能是“登高之時取以眺遠,數(shù)十里外的山川可以一覽而盡?!宾馁ヅc朋友試看一下,非常驚駭,因為貼在街道對面人家門首的一篇文字,通過千里鏡,不但字字清楚可讀,還比原來的粗壯!瞿佶明白他的時代環(huán)境對他的敵意。仕宦人家的女兒深居豪華大宅院,步不出戶,有了千里鏡,就可以到高山寺浮屠寶塔之上去眺望,看看那家小姐生得出類拔萃,把她看得明明白白,然后才央人去說,就沒有錯配姻緣之痛苦了。瞿佶拿定主意后,就到高山寺租了一間僧房,以讀書登眺為名,終日用千里鏡去了望許多大家院戶,看過無數(shù)佳人,沒有一個中意。一日正是盛夏苦炎之日,他看見鄉(xiāng)紳詹筆峰的夏宜樓里幼女嫻嫻住處,有一群女伴在女主人午睡時,竟一齊脫了衣服到荷池戲水,嫻嫻被笑鬧聲驚醒,看了大為生氣,把她們打得皮破血流。瞿佶不但為嫻嫻端莊貌美所動心,更欽佩她的教誨有方。于是派媒婆去說親,一連二次詹公都推托。一次小姐生病,瞿佶派媒婆去探病,小姐大為驚訝,當她知道女伴們出浴之事為佶人所知,更以為神仙。嫻嫻最后以為他倆有夙世緣份,心中暗自決定非吉人不嫁。詹父雖然再三阻攔,靠了望遠鏡帶來的科技,破除舊封建思想,詹公最終便招贅瞿佶為婿?;楹?嫻嫻發(fā)覺丈夫并無神仙之氣,更無神術,都是千里鏡的力量。夫妻有感于望遠鏡成就好姻緣,把它供在夏宜樓上,時時禮拜。二、眼鏡了,他就一般在他的患者里老舍(1899—1966)的近視眼鏡在他的《眼鏡》為題名的小說中,也是全篇的關鍵。這篇短篇小說發(fā)表于1934年1月出版的《青年界》第5卷第1號上,后來收集在1934年9月出版的《趕集》中?!堆坨R》只有五千五百多個字,寫一個高度近視的窮大學生宋修身,他雖然學科學,卻認為蒼蠅不骯臟,甚至相信有近視的人,越常戴眼鏡,眼睛會越壞,因此除非上課讀書時,平常走路逛街,眼鏡總是手里拿著,即使他什么也看不見,腦袋也發(fā)暈。有一天上學時,他把眼鏡放在盒子里,夾在兩本科學雜志里,結(jié)果丟了,上課時,黑板上的字樣模糊不清,數(shù)學習題也沒法做。他家境貧苦,下兩個月的飯錢還沒著落,不可能再去配眼鏡。沒有了眼鏡,“他頭一次覺得生命沒著落,好像一切穩(wěn)定的東西都隨著眼鏡丟了,眼前事事模糊不清。他不想退學,也想不出繼續(xù)求學的意義?!睆牡诙扉_始,宋修身便沒再去上課。宋修身的眼鏡掉落在路邊時,被洋車夫王四看見了。他一看是宋修身,那位沒坐過一次他的洋車的學生,便不想告訴他。王四撿起眼鏡嘗試賣給擺破貨攤的人,因為是近視眼鏡,而且鏡框是化學做,容易破,結(jié)果交易不成。王四后來把近視眼鏡以三毛錢賣給了父親開雜貨鋪的小趙,他父親為了表示掌柜的身份,也愛戴上平光眼鏡。當小趙戴上,由于是近視眼鏡,眼前模糊不清,而且還發(fā)暈,但王四騙他說“戴慣就好了。”小趙買了眼鏡,步行回家途中,因為感到有眼鏡而不戴,心中難過,便戴上去,在拐彎的地方被汽車闖上去,生死不詳。小說結(jié)束時老舍只說:“學校附近,這些日子,不見了溜墻根的近視學生,不見了小趙,不見了王四?!比?、對小說藝術手法與時代的影響李漁的《夏宜樓》和老舍的《眼鏡》都是沒受人注意的作品。李漁把望遠鏡帶進清朝的小說,作為細致觀察,發(fā)掘新題材,開拓了小說創(chuàng)作領域的技巧,這方面固然得到了不少贊賞,但卻被扣上利用望遠鏡來“窺人家閨閣”,“用以選艷……偷香竊玉”等罪名。至于老舍的《眼鏡》,除了被選進王際真的《中國當代小說選》(ContemporaryChineseStories),一般中國現(xiàn)代小說集,甚至許多老舍短篇小說選集都不被錄用。老舍自己談他的短篇小說時,從來沒有提起《眼鏡》,只在《我怎樣寫短篇小說》中,把它歸納進“我自己的經(jīng)驗或親眼看見的人與事”那類小說中,又由于老舍說“真事原來靠不住,因為事實本身不就是小說,得看你怎么寫,太信任材料就容易忽略了藝術?!边@一組的七篇小說,一般人都以為老舍自己不重視它,其實那是個很大的誤會,更何況作者對自己作品的看法與評價都不能作為最后的論定。正如中國人忽略望遠鏡與眼鏡對國家與時代的重大意義,研究老舍的學者也輕易的否定這兩篇小說的藝術手法與主題意義。本文嘗試透過李漁《夏宜樓》的望遠鏡,站在高處,俯眺中國山河,去觀察清代與民國時代作家筆下有關中國人的近視問題。同時我又透過老舍對小說藝術的一些看法,來重新考察這兩篇不同時代作品的共同藝術特色。用這個方法來分析這兩篇小說,我發(fā)現(xiàn)兩個不同時代的作家,都在利用一種來自西洋的科學儀器,透視中國在走向現(xiàn)代,走向世界時,由于自己還被鎖在病態(tài)的環(huán)境中,不得不墮落的悲劇。當然作者用的不是悲劇形式,而是幽默。四、第一,這是一個問題李漁《夏宜樓》的望遠鏡約在明代傳入中國的西洋科學產(chǎn)物,因此作者把故事發(fā)生在元朝末年(元朝至正年間),即十四世紀后半葉。這是一個各民族放眼世界的時代。蒙古人不但統(tǒng)治中國,攻打高麗和安南,還遠征東歐,明初成祖皇帝派鄭和下西洋,194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北美洲,結(jié)果西方各國四處開拓殖民地,到處通商。鄭和下西洋,哥倫布的船隊航向美洲,他們手中最重要的武器還不是槍炮,而是能有千里眼功能的望遠鏡。所以望遠鏡在開拓世界的時代,有象征遠見,放眼世界的特殊意義。在《夏宜樓》中,望遠鏡第一次出現(xiàn)時,李漁這樣介紹它:這件東西的出處雖然不在中國,卻是好奇訪異的人家都收藏得有,不是什么荒唐之物。但可惜世上的人都拿來做了戲具,所以不覺其可寶。獨有此人善藏其用,別處不敢勞他,直到遴嬌選艷的時節(jié),方才筑起壇來拜為上將,求他建立膚功。能使深閨艷質(zhì),不出戶而羅列于前,別院奇葩,才著想而爛然于目。這段文字是說,望遠鏡本來是用來探險研究之用(好奇訪異),因此西方各國才不斷發(fā)現(xiàn)新大陸,開拓新領土,開采新物產(chǎn),最后促進國強民富的理想。可是這東西到了中國,卻成為“荒唐之物”,用來窺探深閨中的女子,因為大家閨秀都是足不出戶的,在西方望遠鏡是科科技用品,在中國卻當作古董來賣,瞿佶是在古玩店買到的;這件東西名為千里鏡,出在西洋。一日同了幾個朋友在街上走過,看見古玩鋪中擺了這件東西,眾人問說:“要他何用?”店主道:“登高之時取以眺遠,數(shù)十里外的山川可以一覽而盡。”……眾人道:“不過是登高憑遠,望望景致罷了,還有什么用處?”吉人道:“恐怕不止于此。等小弟買了回來,不上一年半載,就叫他建立奇功。替我做一件終身大事?!弊髡咴俅伟涤?望遠鏡可以登高遠眺,“數(shù)十里外的山川可以一覽而盡”,那是一個發(fā)現(xiàn)新領土,開采新物產(chǎn)的時代,我們有了這個科學工具,便可向外發(fā)展,至少開發(fā)自己領土內(nèi)的土地與物產(chǎn),可是中國人偏偏把科技產(chǎn)品當作古董,作為尋獵艷物之用,一如當年把火藥當作煙花玩賞。西洋的望遠鏡不但登高遠望,而且焦點永遠是向屋外的山川叢林,國外的海洋與島嶼,視點落在邊疆未開拓的處女地,異域的礦產(chǎn)與經(jīng)濟物產(chǎn),可是中國人在拿到望遠鏡后,就如瞿佶,是往屋內(nèi)探索,焦點落在富家院落中的美女佳人身上,然后去制造神話。老舍在《什么是幽默》里說:幽默文學不是老老實實的文字,它運用智慧,聰明,與種種招笑的技巧,使人讀了發(fā)笑,驚異,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李漁的《夏宜樓》就是這樣的一篇文字。李漁借用望遠鏡強大的、長遠的“觀察力”與“想象力”,把中國社會中矛盾可笑的事讓我們一覽無遺。老舍下面這段論幽默的文字,好像是為《夏宜樓》而寫。幽默的作家必是極會掌握語言文學的作家,他必須寫得俏皮,警辟,幽默的作家也必須有極強的觀察力與想象力。因為觀察力極強,所以他能把生活中的一切可笑的事,互相矛盾的事,都看出來,具體地加以描畫和批評。因為想象力極強,所以他能把觀察到的加以夸張,使人一看就笑起來,而且永遠不忘??赐炅恕断囊藰恰?我們不禁為中國喊了幾百年的“視野要廣闊,心靈要開放”的口號而大笑。當然笑完之后,眼淚會禁不住流下來。五、雜貨鋪的建立和錯誤配置造成的到細胞的距離元代正是全世界高舉望遠鏡,放眼世界,中國人雖然也得到這種科技產(chǎn)品,可惜沒有好好發(fā)揮其用途,而拿來偷窺女子,中國不但失去海外稱霸的大好機會,外國勢力在李漁的生活時代,四處侵略中國領土。老舍小說中的時代是民國初年,地球上的新大陸都被發(fā)現(xiàn)和殖民了,那是埋首從事科學研究的時代。做學問,從事科學研究的時代。做學問,從事精密科學研究的時代之象征物便是眼鏡。戴著眼鏡的人,往往表示有學問,有見解,是一個現(xiàn)代人。因此老舍選取他的時代的文明象征——眼鏡寫的小說,與李漁的望遠鏡,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充滿幽默感的小說。老舍通過“極強的觀察力與想象力”,“把生活中一切可笑的事,互相矛盾的事,都看出來,具體地加以描寫和批評?!毖坨R從西洋傳到中國,那是文明的象征,不需要戴眼鏡的人,卻愛戴上。譬如小趙的父親因為是小雜貨鋪的掌柜,凡是“每逢行個人情,或到廟里燒香,必戴過光的眼鏡?!笔芰松鐣L氣的影響,想到父親死后,自己會當上掌柜,更何況戴上眼鏡,女孩子便會看上他了,當他想到“南崗子的小鳳要不跟我才怪呢”,便戴上近視眼鏡,過后在轉(zhuǎn)彎處,由于看不清前途,被汽車撞倒。小趙本來沒有近視的毛病,可是社會上的壞風氣,時髦的眼鏡,反而造成他的近視悲劇。老舍小說中的主角宋修身與瞿佶一樣,也是一個書生,唯一不同他是現(xiàn)代學科學的大學生。可是在生活中,宋修身全不信科學理論,他不相信蒼蠅是臟的,他更不信有近視眼的人應該戴眼鏡,他迷信常戴眼鏡會更快損壞眼睛。他的拒絕科學的思想,他迷信的行為,使他真正的更嚴重的得了近視病。丟了眼鏡后,上課時黑板的字模糊不清,算術習題也視而不見,第二天宋修身便從學校消失了。宋修身學不成科學,象征中國追趕不上現(xiàn)代科學的時代,這并非中國人天資不好(宋修身“平日最喜歡算術”),而是因為迷信,守舊,不接受科學的思想所帶來的短視。這是中國現(xiàn)代社會落后的原因。在老舍生活時代的中國,人人都有“近視”的毛病、洋車夫王四也患了近視。他痛恨宋修身從來沒有坐過他的車,所以明明看見他的眼鏡掉落也不告訴他,作為一種報復。后來又貧圖小利,要把它賣幾個錢,就更舍不得還給宋修身。王四這種報復,完全出于誤會,宋修身是個極端貧窮的學生,根本沒能力坐洋車上學或回家,王四的小氣,造成自己的近視,因此錯害了一個未來的科學家。中國人的自私寡情,造成許多人都有近視病。當宋修身回頭去找遺失的眼鏡,問拉車的都說沒有看見,因此他心里罵道:“好像他們也都是近視似的?!闭缋顫O以瞿佶荒唐的使用望遠鏡,來暗喻中國人閉關自守,沉溺于酒色,沒有放眼世界,與各國爭一日長短,老舍則用宋修身等人對近視眼鏡態(tài)度(一個迷信多戴眼鏡會損壞眼睛,一個想用眼鏡牟利,一個想用戴眼鏡去吸引女人),造成自己的近視,來隱喻中國現(xiàn)代人的守舊,迷信和短視造成現(xiàn)代科技之落后!老舍《眼鏡》表面看,只是街頭的簡單素描,我們不能把它看成是平面的。老舍在《事實的運用》一文中說,“欲作個小說家,須把事實看成有寬廣厚的東西”,所以讀他的小說,必須“抓住人物與事實相關的那點趣味與意義,即見人生的哲理。在平凡的事中看出意義,是最要緊的?!彼€說“小說,我們要記住了,是感情的紀錄,不是事實的重述”,真人真事不過是起點,是個跳板”。而所謂“跳板”,就是“由事實中求得意義,予以解釋,而后把此意義與解釋在情緒的激動下寫出來?!边@也就是我上面讀老舍甚至李漁的方法了。六、被環(huán)境鎖著的人物老舍在《景物的描寫》中,說現(xiàn)代小說多是追憶而寫成的,他對這種小說情有獨鐘:至于我們所熟悉的地點,特別是自幼生長在那里的地方,就不止于給我們一些印象了,而是它的一切都深印在我們的生活里……因為如此,正如在哈代(ThomasHardy)與康拉得(JosephConrad)的作品中,景物與人物的相關,是一種心理的,生理的,與哲理的解析,在某種地方與社會便非發(fā)生某種事實不可,人始終逃不出景物的毒手,正如蠅的不能逃出蛛網(wǎng)。老舍把康拉得看作“我最愛的作家”,寫了一篇《一個近代最偉大的境界與人格的創(chuàng)造者》以分析康拉得的小說成就。他說康拉得對人物與景物的描寫力是驚人的,他“不僅僅描寫了他們的面貌與服裝,也把他們的志愿,習慣,道德……都寫出來?!睂拔?康拉得不僅描寫,“而時時加以解釋,這個解釋使他把人與環(huán)境打成一片,而顯出些神秘氣味”,環(huán)境的病態(tài)與精靈往往把康拉得的小說人物捉住,“把他們象草似的腐在那里”,他的人物,“被環(huán)境鎖住而不得不墮落”:不管人有多么大的志愿與生力,不管行為好壞,一旦走入這個魔咒的勢力圈中,便很難逃出,在這種故事中,康拉得是由個航員而變?yōu)檎軐W家。如果我們從老舍這些理論角度看《夏宜樓》與《眼鏡》則更能了解小說背景與人物命運的關系。李漁的生平知道的不多,無法肯定《夏宜樓》的事件與作者的關系。故事雖然放在元代,而不是作者的明末清初,但是“浙江婺州府金華縣,”倒是他二十多歲前居住與應試(童子試與鄉(xiāng)試)之地方。表面上《夏宜樓》是個喜劇,但當我們看到把望遠鏡,供在夏宜樓,做了家堂香火,夫妻二人不時禮拜,后來凡是有疑事,就去卜問他,就不禁悲從中來。瞿佶雖然聰明,在病態(tài)的環(huán)境中,在“魔咒的勢力圈中”,“他被環(huán)境鎖住而不得不墮落”。《眼鏡》在《我怎樣寫短篇小說》中,老舍說它屬于“我自己的經(jīng)驗或親眼看見的人與事”之類小說。描寫北京街頭小市民的生活,是老舍最常出現(xiàn)的小說題材,因為那是他“自幼生長在那里的地方”。這個地方,因為望遠鏡被中國人荒唐的用作偷香竊玉的工具,不但失去世界,造成列強的經(jīng)濟與軍事勢力進入中國,而且還瓜分中國領土。眼鏡、汽車、洋車都是西洋的入口產(chǎn)品,它們代表西方列強勢力在中國。眼鏡象征西方的科學(所以宋修身學的是科學),如果科學學不成,就追不上當今的世界了。落后就等近視。汽車是當時西方最進步的科技與富強之象征,它在中國已構(gòu)成“魔咒的勢力”,宋修身、小趙都“被環(huán)境鎖住而不得不墮落”:宋修身因為躲閃汽車才把眼鏡丟掉的,小趙被汽車撞倒。王四他們一群洋車夫,死抱著已被西方人淘汰的洋車,靠它謀生,但又是不賺錢的行業(yè),以至失去做人的尊嚴。貪窮使到王四短視,錯怪了宋修身。在街頭,橫沖直撞,猛按喇叭的汽車是惡勢力,它逼使宋修身學不上科學,把小趙毀滅,把王四從謀生的地盤趕走。把白人毀滅的環(huán)境,在康拉得的小說中,那是“自然”(原始森林),在老舍的《眼鏡》中,那是來自西方的汽車和中國人盲目追求西化的變態(tài)心理與守舊思想。蘇聯(lián)安基波夫斯基論老舍的短篇小說時說,他的多數(shù)作品是“揭露人性的缺陷,抨擊環(huán)境如何迫使人們走向自己精神道德的反面,”而《眼鏡》這篇小說,就是探討這個主題的一篇佳作。七、李漁家小說中的不同時代比較文學的“比較”一詞是指示研究不同國家文學作品中的類同,傳統(tǒng)或影響。其中類同就是指相似或平行(Parallels)給我們提供一種有趣又有價值的研究題目。類同研究包括分析兩部作品里面的風格、結(jié)構(gòu)、技巧、情調(diào)的相似之處。第一種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車展場地租賃與媒體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農(nóng)產(chǎn)品出口質(zhì)量保障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環(huán)保項目貸款合同(含環(huán)保指標達標)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承包工地食堂員工心理健康關愛合同3篇
- 汕尾2025年廣東汕尾陸河縣第一批城鎮(zhèn)公益性崗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數(shù)字化時代的學生管理與德育工作變革
- 二零二五年度倉儲設施租賃與運輸服務合同3篇
- 普洱2024年云南普洱市科學技術局城鎮(zhèn)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昭通2025年云南昭通巧家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零星選調(diào)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社交媒體時代孩子的行為模式與心理變化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訓
- 《聚焦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課件
- PTW-UNIDOS-E-放射劑量儀中文說明書
- JCT587-2012 玻璃纖維纏繞增強熱固性樹脂耐腐蝕立式貯罐
- 保險學(第五版)課件全套 魏華林 第0-18章 緒論、風險與保險- 保險市場監(jiān)管、附章:社會保險
- 典范英語2b課文電子書
- 員工信息登記表(標準版)
- 17~18世紀意大利歌劇探析
- 春節(jié)工地停工復工計劃安排( 共10篇)
- 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