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語文學案_第1頁
《風箏》語文學案_第2頁
《風箏》語文學案_第3頁
《風箏》語文學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風箏》語文學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讀寫文中生字詞,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主旨。

2、能力目標: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學重點

1、生字詞的掌握;

2、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中明白作者想要告訴學生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文章思想深刻,學生理解主題,存在一定困難。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正如歌中所唱“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帶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每次看到天空中的風箏,我們便會想到我們天真爛漫的童年。多么想重走一回童年,只因為風箏帶給我們很多快樂,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盡情享受放飛風箏的自由和快樂呢?讓我們走近魯迅先生,來了解一段魯迅兄弟之間關于風箏的故事。

首先,讓咱們先來了解了解本文的作者——魯迅先生。

(二).作者介紹

魯迅(1881—1936),我國現(xiàn)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1902年去日本學醫(yī),后棄醫(yī)從文,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大膽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禮教,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20年代陸續(xù)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篇》等專集,表現(xiàn)出愛國主義和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其中,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杰作。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三)、進入課文:

請大家?guī)е鴨栴}(全班讀/抽讀/默讀)全文。

任務:在讀過程中劃出段落序號;找出文中生字詞;思考課文的中心內容;在有問題的地方做下記號。

內容概要(可以先讓學生試著概括)

課文記敘了“我”小時候毀掉了弟弟的風箏,二十年后我知道自己錯了,準備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卻不記得了。段落劃分

第一部分(1—2)寫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風箏,引出對往事的回憶。

第二部分(3—4)當年粗暴制止小弟做風箏給他造成的傷害。第三部分(5—8)時過境遷,“我”為當年的行為感到深深的自責。

第四部分(9—12)我想討小弟的寬恕,他卻全然忘卻,我更加悲哀。

(四).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快速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①課文是介紹風箏這種工藝品的嗎?(不是)

②風箏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線索)

③課文寫作的時間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時的中國正處在什么社會嗎?(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時的中國正處于軍閥混戰(zhàn)的時候,使得社會更加動蕩不安。)

④文章記敘的順序有哪幾種?本文記敘的順序是什么?(順序、倒序、插敘)

(五)課文分析

思考:

1.“我”為什么不允許小兄弟放風箏?(“我”受封建的老幼尊卑的家規(guī)思想的影響,認為風箏是沒出息的孩子的玩藝)

2.文章第一段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整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環(huán)境描寫

烘托出我的悲哀

為下文奠定感情基調(悲哀)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文章內容

二、分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為什么“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驚異于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jié)放起風箏來了?!拔摇币婏L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說“驚異和悲哀”。)

2.“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為什么說春天“久經(jīng)逝去”?為什么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蕩漾了?

(這里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xiāng)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時過境遷,二十年過去了,一切只是往事,所以說是久經(jīng)逝去?,F(xiàn)在,在北京,看見天空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風箏時節(jié)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