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劉宗周與陶齡之比較_第1頁
晚明劉宗周與陶齡之比較_第2頁
晚明劉宗周與陶齡之比較_第3頁
晚明劉宗周與陶齡之比較_第4頁
晚明劉宗周與陶齡之比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晚明劉宗周與陶齡之比較

劉宗洲(蕭山,1578-1645)和陶云嶺(石梁,1571-1640)是晚明浙江和中國國王的代表。明崇禎四年(1631)二人共舉“證人社”,從而開啟了晚明最為重要的王學講會——“證人會”。然而,二人的講學主旨卻有著較大的差異,不久之后便有了所謂“白馬別會”,“證人社”逐漸趨于分化。最后劉宗周及其弟子形成了蕺山學派;陶奭齡及其友人、弟子形成了姚江書院派,此后十多年兩派師弟子之間的講學,既有分歧又有交融,浙東的王學講會在明清之際繁榮一時,從而造就了黃宗羲(1610-1695)、邵廷采(1648-1711)等一批優(yōu)秀學人。關于“證人社”以及“白馬別會”,學界已有較多的討論,但是對劉宗周與陶奭齡二人的學術分歧卻少有較為全面的探討。由劉、陶二人的學術分歧而形成蕺山學派與姚江書院派,這兩大心學學派之間錯綜復雜的學術關系也還缺乏較為完整的梳理。1劉、陶二人之異同,蕺山學派、姚江書院派二者之關系,闡明這兩大問題,可以更好地認識晚明浙中王學的發(fā)展演變,從而可以深化明清之際學術史的研究。一劉宗周和陶齡“別會”的緣起劉宗周與陶奭齡二人之間交游頗多,陶奭齡可以算是劉宗周后期最為重要的友人。劉、陶同為越中一帶的名儒,說到講學當時也公推劉、陶二人為首。沈國模(求如,1575-1655)求見周汝登(海門,1547-1629)的時候,周汝登就說:“吾老矣!郡城陶石梁、劉念臺,今之學者也,其相與發(fā)明之。”(董玚:《沈聘君傳》,《姚江書院志略》卷下,《中國歷代書院志》第九輯影印清乾隆刻本,第297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劉、陶二人之間最為重要的交往,就是一起主持了“證人社”講學活動。崇禎四年,劉宗周與陶奭齡共同創(chuàng)立“證人社”于陶文簡公(即陶望齡,號石簣,1562-1609)祠,“證人社”的講會即“證人會”。當時講會的地點并不完全固定,除了陶文簡公祠,還有后來改名證人書院的古小學等地。關于“證人會”緣起劉宗周說:吾鄉(xiāng)自陽明先生倡道龍山時,則有錢、王諸君子并起為之羽翼,嗣此流風不絕者百年。至海門、石簣兩先生,復沿其緒論,為學者師。迨二先生歿,主盟無人,此道不絕如線,而陶先生有弟石梁子,于時稱二難,士心屬望之久矣。頃者,辭濟陽之檄,息機林下,予偶過之,謀所以壽斯道者,石梁子不鄙余,而欣然許諾,因進余于先生之祠,商訂舊聞,二三子從焉,于是有上巳之會。(《會約書后》,《劉宗周全集》第二冊,第497-498頁)此段文字在簡要回顧了越中講學的歷史。自從王陽明講學之后,有錢德洪(緒山,1496-1574)、王畿(龍溪,1498-1583)、周汝登、陶望齡相繼而起。劉宗周一心想要救王學之偏,卻又主動邀請王門三傳陶奭齡一同主事“證人社”,其原因有二:一是因為越中是王學的重地,講學就不得不順著“良知之學”加以開展;二是因為陶奭齡與其兄陶望齡并稱“二難”,在當時越中士人之中頗有聲望。證人會一開始,就呈現出學術宗旨的差異,講會之中陶、劉二人以及他們的弟子之間時有詰難。講會進行到第三個月,即崇禎四年六月,陶奭齡就提議“別會”。對此劉宗周有書信答復:前承示,欲避城囂而另尋閑寂之地,以求同志。此于坐下甚有益,第恐朋友無相從者,不令此會便成虛名乎?吾輩論坐下工夫,即晤言一室亦足了當,而必切切于求友,非徒借友以自鞭,亦與人同歸于善耳。弟愚見,姑再舉數會,俟朋友中有興起者,或可延數十年命脈。此時而隨意去留,則無處非行教之地矣。(《與陶石梁》,《劉宗周全集》第三冊,第419頁)從此書信來看,陶奭齡提出“別會”,一是因為郡城過于喧囂,一是因為同志之友較少。初次講會有二百多人,大多是郡城的諸生,而非志于圣學的儒者。劉宗周認為關鍵在于講求“坐下工夫”、“與人同歸于善”,不必在意喧囂,也不必在意友人,建議再舉數會以待有繼而興起者。劉宗周的勸解并未成功,崇禎五年二月,陶奭齡另開講會于“白馬巖居”,即“白馬山房”,這就是“白馬別會”。雖然劉宗周并不認同陶奭齡的做法,但不時過往于白馬巖居。崇禎八年,劉宗周北上,陶奭齡前往送之,并說:“愿先生安其身而后動,易其心而后語,使天下實受其福?!?邵廷采:《明儒劉子蕺山先生傳》,《思復堂文集》,第24頁,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二年,劉宗周還曾上公揭,推舉“當世第一流人物”陶奭齡為官。(《薦陶奭齡公揭》,《劉宗周全集》第三冊,第295頁)可見劉、陶之間,一直保持著良好的交游關系,劉宗周也經常與陶奭齡及其弟子們一起講學論辯,或是書信往來。到了崇禎十一年十二月,劉門弟子正式提出“及門”,即重新拜師另立門戶,結束證人社內部的含混局面:“時王業(yè)洵偕毓蓍十七生及門,先生固辭不受?!?劉汋:《蕺山劉子年譜》,《劉宗周全集》第六冊《附錄》,第125頁)為了安撫弟子的情緒,劉宗周在信中說:吾鄉(xiāng)陶石梁子,雅為吾黨推重,特其入門不免借途于釋氏,一時從游之士多以禪起家,卒難驟返于正,亦其弊也。仆與石梁持論,每有異同,或至水窮山盡之日,將有廢然而返者,未可知也。(《答王生士美》,《劉宗周全集》第三冊,第351-352頁)他指出,首先接受陶奭齡等越中講學者大多喜好王學、難免借途于禪學的事實,然后通過講學論辯將儒釋之異同漸次發(fā)明?!皬娜萆逃啞?“徐用涵育熏陶之法”,也可使人心漸醒而歸于正學。并且舉了王陽明本人“出入二氏”的例子來說明不能“以異端擯同儕”。劉宗周一直強調救正浙中王學的流弊,必須在講學之中慢慢實現,故不能將學術分歧過分看重。崇禎十三年正月,陶奭齡卒,劉宗周帶領弟子前去吊唁,并作有祭文。其中說:先生尤以貞素之風,一洗自來空談之弊。故服習既久,人人歸其陶鑄。社學、巖居,遞傳勝事?!羧诉f啟宗門,先生益排玄鑰。直令學者求諸一塵不駐之地,何物可容其糾縛?橫說豎說,不出“良知”遺鐸,凡以還人覺性而止,亦何謬于前洙泗、后濂洛?嗚呼!已矣。撫流光于十載,聆晤言以非邁。婉玉色金聲,亦風光而月灑。(《祭陶石梁先生文》,《劉宗周全集》第四冊,第320頁)劉宗周說陶奭齡“風光而月灑”,無愧一代斯文。對于陶奭齡的講學,也較為肯定,不過也指出“直令學者求諸一塵不駐之地”,暗示其講學具有禪學意味。同時又指出陶奭齡講學“不出良知遺鐸”、“還人覺性而止”,這一主旨“何謬于前洙泗、后濂洛”,肯定陶奭齡之學合于孔子、孟子或周敦頤、二程等儒家先賢,尚在儒學的范圍之內。劉宗周在之后為陶奭齡文集所作序中則說:“或疑先生學近禪,先生固不諱禪也,先生之于禪,政如淵明之于酒,托興在此而取喻在彼,凡以自得其所為止者耳?!?《陶石梁今是堂文集序》,《劉宗周全集》第四冊,第61頁)可見其在儒釋之辨上保持著寬容的態(tài)度。二吾且莫說素位,只當就坐下求劉宗周與陶奭齡二人講學之時多半針鋒相對,比較他們的學術異同,可以看出晚明浙中王學如何分化。他們的學術雖然同為儒學,而且與陽明學都有著密切的關聯,但是劉宗周中年開始便以朱學的某些因素來救治王學流弊;陶奭齡則在傳承越中王學原旨的基礎上又融入了較多禪學的因素。證人社“第一會”,劉、陶就已經暴露出思想上的分歧。劉宗周說:“此學不講久矣。文成指出‘良知’二字,直為后人拔去自暴自棄病根。今日開口第一義,須信我輩人人是個人,人便是圣人之人,圣人人人可做。于此信得及,方是良知眼孔?!?《會錄》,《劉宗周全集》第二冊,第501頁)此會之后,陶奭齡卻“首發(fā)圣人非人之論”(《會約書后》,《劉宗周全集》第二冊,第498頁)。劉宗周將講社命名為“證人社”,又撰寫了《證人社約》,劉、陶二人雖然都認同“證人”之旨,但在如何“證人”這一問題上,卻又很大的差異:“一則曰‘坐下’,劉宗周修正王學而“專揭慎獨之旨”;一則曰‘自家’”,陶奭齡則堅持王學原旨而“專揭良知為指歸”。(《證人社語錄》,《劉宗周全集》第二冊,第552頁)“坐下”與“自家”之爭,也就是證人工夫論的分歧,就是導致后來“別會”的主要原因?!暗诙敝畷r,祁彪佳(世培,1602-1645)舉《中庸》“素位”一章并提問:“功夫在素位處,還在不陵不援處?”劉、陶二人在討論中說:先生曰:“不求之居,而求之行,其心都已走向外去。若所居果易,則行自必不險矣,何不自得?”……諸友復紛紛辨素位之說,或以淡素太素言,或以通天地萬物為素位言。陶先生曰:“此等總是意見,一起意便是行險?!庇衷弧拔醿娗夷f素位,只說素位前一段功夫。”先生曰:“吾儕實踐功夫,只當就坐下求之。立如齋,立時是學;坐如尸,坐時是學。舍現在之位,另尋一種先此功夫,恐無是處?!碧障壬?“富貴、貧賤,夷狄、患難,所以位吾身者夥矣,若必逐位措辦,便不勝零星湊泊之病,即此便是愿心外,何言素位?吾心中定先有個權衡在,而后任他何為,當前舉不足以動其心,故曰:‘無入而不自得之’”。(《證人社語錄》,《劉宗周全集》第二冊,第552-553頁)《中庸·第十四章》主要是討論君子如何自處的問題。陶奭齡強調“且莫說素位,只說素位前一段功夫”,他更為重視的是日用間自處之前,“心中定先有個權衡在”,也即自家的“良知”。劉宗周的看法則與陶奭齡不同,他認為應按《中庸》本身所講,要重視日用間的實踐,“只當就坐下求之”,從現在所處的位置做起,也就是“立如齋”、“坐如尸”等等,離開了人倫日用而去另求“先此功夫”則迷失了儒家的根本。陶奭齡認為劉宗周這樣解說就有“不勝零星湊泊之病”,一再強調心中要有個“權衡”;劉宗周依舊不認同,之后還說“心之權衡在審括處”,也就是對自我的審視、約束。這里二人的分歧其實還是“坐下”與“自家”的問題。與此相關還有“本體”與“工夫”關系問題,劉、陶二人也意見相左:陶先生曰:“學者須識認本體,識得本體,則工夫在其中。若不識本體,說甚工夫?”先生曰:“不識本體,果如何下工夫?但既識本體,即須認定本體用工夫。工夫愈精密,則本體愈昭熒。今謂既識后遂一無事事,可以縱橫自如,六通無礙,勢必至猖狂縱恣,流為無忌憚之歸而后已?!?《會錄》,《劉宗周全集》第二冊,第507頁)關于本體與工夫,陶奭齡重視的是難以捉摸的本體,認為本體察識之后工夫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不消用力。劉宗周雖然也認為有必要去察識本體,但更加重視工夫,為學主要是在工夫上用力,工夫做到幾層對于本體的體悟就能做到幾層,不可在無法捉摸的本體上花費太多的力氣;對于陶奭齡“識得本體,則工夫在其中”一語幾乎是完全反對的,因為容易導致“猖狂縱恣”、“無忌憚”等弊病,這是劉宗周最為擔心的,所以每每講學都特別提醒一番。劉、陶二人的學術分歧,更為集中反映在生死觀上。證人社的“第九會”,即有弟子問及生死之說:司講王與安講“季路問事鬼神”章,以生死一事為問,陶先生取《系辭》“精氣為物,游魂為變”,并“原始反終”之道,娓娓言之。劉先生微示一語,曰:“臘月三十日,為一年之事以此日終,而一年之事不自此日始,直須從正月初一日做起也?!?《證人社語錄》,《劉宗周全集》第二冊,第575-576頁)劉宗周對于陶奭齡的精氣、游魂之類說法有所不滿,他還指出不能以死亡為終點,反而應該如“臘月三十日”一般再往前看,看到“正月初一日”,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劉、陶二人關于生死問題,在這次講會之后都有詳細的文字解說。先來看陶奭齡的《知生說》,其中說:學何事?窮理、盡性、致命焉已矣。窮理者,知生死者也;盡性者,善生死者也;致命者,無生死者也。吾命原無生死,而何以忽有生死,此理之不可不窮也;吾命原無生死而究竟不免生死,此性之不可不盡也。窮理而后知吾身與天地萬物之皆妄,有終始而實無去來;盡性而后知吾身與天地萬物之皆真,無住著而不遺利濟。窮理盡性以致于命,而后知天地之惟吾范圍,萬物之惟吾曲成,而吾身與天地萬物之晝夜惟吾通知。所寄似有方,而吾之神實無方也;所托似有體,而吾之易實無體也。有方故有往來,有體故有成壞。無方無體者,無往來無成壞,而又何生死之有?明乎此,而后識吾身與天地萬物始終于吾命,而吾命不隨吾身與天地萬物為始終,迥然無對,超然獨存,至尊至貴,無首無尾,此吾儒生死之極談,無事假途于蔥嶺者也。(《證人社語錄》第九會《附說》,《劉宗周全集》第二冊,第580-581頁)陶奭齡特別關心“生死”問題,并認為做學問就當“理會生死之說”。他對《周易·說卦傳》中的“窮理盡性以至于命”進行了獨特的發(fā)揮,將“窮理”、“盡性”、“致命”這三者都緊扣“生死”來進行立論?!案F理”就不是窮盡天理而是窮生死之理去“知生死”;“盡性”就不是“盡人之性、物之性”而是“善生死”;“致命”也即“至命”,不是“知天命”而是“無生死”。陶奭齡重點分析了“吾命”、“吾身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關系,認為“吾身與天地萬物”伴隨“吾命”始終,但是“吾命”卻不能伴隨“吾身與天地萬物”始終,二者不是對等的?!拔崦笔恰板娜粺o對,超然獨存,至尊至貴,無首無尾”的,“窮理盡性以至于命”,也就是要去識認“吾命”的“無往來無成壞”,識認“吾之神、吾之易”的“無方無體”,而后就能夠超越生死了。這種“識認”具有明顯的禪學意味,雖然陶奭齡說“此吾儒生死之極談”。劉宗周針對《知生說》而撰有《生死說》,對于生死問題作了自己的思考,其中說:吾儒之學,直從天地萬物一體處看出大身子。天地萬物之始,即吾之始;天地萬物之終,即吾之終。終終始始,無有窮盡,即此是生死之說,原來生死只是尋常事。程伯子曰:“人將此身放在天地間大小一例看,是甚快活?!庇柚^生死之說正當放在天地間,大小一例看也。于此有知,方是窮理盡性至命之學。藉令區(qū)區(qū)執(zhí)百年以內之生死而知之,則知生之盡,只是知個貪生之生;知死之盡,只是知個怕死之死而已。(《證人社語錄》第九會《附說》,《劉宗周全集》第二冊,第580-581頁)劉宗周也指出儒學就是“窮理盡性至命之學”,但是“知生死”卻不能汲汲于“了生死”,“知生死”就不會“貪生怕死”。劉宗周特別強調“從天地萬物一體處看出大身子”,將天地萬物之始終與人之生死等同起來看,體悟了“大身子”也就能體悟“大生死”。天地萬物“終終始始,無有窮盡”,人之生死也是“終終始始,無有窮盡”,明白了這一點,生死也就是尋常事了。正因為劉宗周對生死有著較為純粹的儒家式理解,所以在文中對陶奭齡禪學意味的生死觀提出了批評:理會生死之說,本出于禪門。夫子言原始反終,這是天地萬物公共的道理,絕非一身生來死去之謂,與禪門迥異。自圣學不明,學者每從形器起見,看得一身生死事極大,將天地萬物都置之膜外,此心生生之機蚤已斷滅種子了。故其工夫顓究到無生一路,只留個覺性不壞,再做后來人,依舊只是個貪生怕死而已。(同上,第580頁)劉宗周首先指出“生死之說”本是禪門學問,儒家一直以來都沒有對此作過多的討論,這是針對陶奭齡特別看重“理會生死之說”的批評。關于“原始反終”的道理,劉宗周認為人與天地萬物都是一樣“終終始始,無有窮盡”,所以不可“看得一身生死事極大”,也不可“將天地萬物都置之膜外”?!吧乐皇菍こJ隆?過于看重“吾命”而“留個覺性不壞”,卻“依舊只是個貪生怕死而已”。劉宗周還說:“盡語默之道,則可以盡去就之道;盡去就之道,則可以盡生死之道;生死非大,語默去就非小,學者時時有生死關頭難過,從此理會,天地萬物便是這里,方是聞道?!?同上,第581頁)語默、去就等日用之間也作生死關頭看待,那么“生死非大”、“語默去就非小”,一切都從容不迫,“方是聞道”。比較而言,劉宗周重在“坐下”、“工夫”,而陶奭齡則重在“自家”、“本體”。在生死觀上,劉宗周反對過于看重“生死”、“吾命”,而是強調“原始反終”、‘“生生不息”,承繼張載《西銘》等儒家生死觀念;而陶奭齡則特別看重“吾命”以及“理會生死之說”,“迥然無對”、“無首無尾”等語都接近佛家。從劉、陶講學的分歧來看晚明王學分化的關鍵問題則是儒釋之辨與朱王之辨,劉宗周一系有轉向程朱的可能,而陶奭齡一系則有轉向佛家的可能。崇禎五年,陶奭齡在白馬巖居“別會”,主要參與者有王朝式(金如,1612-1640)、秦弘祐(履思),以及后來成立姚江書院派的“四先生”沈國模、管宗圣(霞標,1578-1641)、史孝咸(子虛,1582-1659)、史孝復(子復,?-1644)。崇禎十二年九月,“四先生”正式創(chuàng)立“義學”于余姚半霖,“以義學為始基,如古小學意”,“使姚江一燈,炳然千古”。(董玚:《沈聘君傳》,《中國歷代書院志》第九輯,第298頁)“義學”創(chuàng)立之時,劉宗周、陶奭齡等人也有參與;“義學”后來更名“姚江書院”,也是史孝咸征求了劉宗周的意見。(同上)無論“白馬巖居”之時,或是“義學”之時,劉宗周其實與陶奭齡及其友人、弟子之間始終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系,雖然王朝式、沈國模等人在學術上較為偏向于陶奭齡,也與陶奭齡關系更為密切一些。王朝式一直是越中講學活動中的活躍人物,早年曾拜師周汝登,后來又盤桓于陶奭齡、沈國模與劉宗周之間。早在崇禎三年十二月,劉宗周就有四通書信與王朝式,其中有拒絕為其生母題主之請,并討論喪禮等等。到了崇禎十一年劉宗周還有長信與王朝式。此時劉、陶二派的分歧增大,故去信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在此信中,劉宗周不但對陶奭齡依舊推崇,而且對姚江書院派的學者都較多肯定,贊賞“求如之斬截、霞標之篤實、子虛之明快”等等。劉宗周認為相與論道,不必問“儒與禪”,其中說:然而世眼悠悠,不能無疑矣,曰:“諸君子言禪言、行禪行、律禪律、游禪游,何以道學為哉?且子而與其從學佛之士,寧若從吾流俗士?”仆聞之,笑而不答。諸君子自信愈堅,其教亦愈行,而其偉世眼悠悠愈甚。噫嘻!今而后將永拒人于流俗之外,不得一聞圣人之道者,是亦諸君子之過也。(《答王金如三》,《劉宗周全集》第三冊,第346、347頁)對于當時部分學者指責陶奭齡一系“言禪言、性禪行、律禪律、游禪游”并不以為然,故“笑而不答”。在劉宗周看來,指責別人為禪學,等于“拒人于流俗之外,不得一聞圣人之道者”,拒人太深反而是過,所以對王朝式等偏向禪學的學者從不拒絕,可惜之后不久王朝式便去世了,劉宗周撰有《祭王生金如》一文,回顧王朝式的求學,依舊贊嘆有加?!八南壬敝信c劉宗周論學較多的是史孝復,有《商疑十則》以及其他書信往來,關于“心意”“格致”等問題有過論辯。(《商疑十則》,《劉宗周全集》第二冊,第340-348頁;《答史子復二》,《劉宗周全集》第三冊,第383-388頁)劉宗周與史孝咸、管宗圣等人也有書信論學,在與管宗圣的書信中劉宗周說:“儒釋之辨,各各取證于心,不害其為大同小異,況足下之教,則全以儒宗詮佛乘,并求所為小異處不可得矣?!?《與管霞標》,《劉宗周全集》第三冊,第353頁)可見劉宗周論學還是一如既往的寬容。管宗圣六十歲時,劉宗周還撰有祝壽文。至于姚江書院的核心人物沈國模,早在劉、陶共舉證人會之時,他就多有參與。關于沈國模在姚江書院的講學,董玚(無休,1615-1692)說:“至于指點當下,原本‘傳習’之旨,亦符合‘證人’之疏,要期人以必為圣人?!?董玚:《沈聘君傳》,《中國歷代書院志》第九輯,第298頁)這雖然是董玚的看法,但也基本符合其事實。進入清朝之后,姚江書院的主講韓孔當(1599-1671)就“樂尋證人舊侶”,與劉門弟子多有交往,曾將所撰的《姚江書院紀事》等出示董玚,并請“商定院規(guī)”。(董玚:《韓布衣傳》,《中國歷代書院志》第九輯,第298頁)之后的重要的主講就是韓孔當的弟子邵廷采,他與黃宗羲、董玚等劉門弟子關系更加密切??滴趿?1667)黃宗羲、董玚、張應鰲(1591-1681)等在越中重舉證人書院,邵廷采就有參與??滴跏?邵廷采拜謁董玚,“始謁先生,詔以‘既宗蕺山之人,不可不知蕺山之學’,后數年負笈,喜讀《蕺山全書》?!?《東池董無休先生傳》,《思復堂文集》卷一,第173頁)正是通過董玚,邵廷采得到了進一步接受蕺山學的機會。后來邵廷采還請董玚作《姚江書院志略》,董玚完成了《六子傳》等多篇小傳并編定全書;邵廷采也撰寫了《明儒劉子蕺山先生傳》、《劉門弟子傳序》、《請建蕺山書院啟》等多篇表彰劉門的文章。其實,邵廷采對陽明學與蕺山學都非常推崇,他說:“明儒雖眾,必推王、劉為一代程、朱。王近明道,劉近晦庵,而功勛節(jié)義過之。朱、王之學,得劉而流弊始清,精微乃見?!?《復友人書》,《思復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