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用
人人文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結構設計規(guī)范
Codefordesignofnon-ferrousindustrialplantstructures
GB51055-2014
主編部門: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專用協(xié)會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施行日期:2015年8月1日
人人文庫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14北京
書
專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1055-2014
☆
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
網(wǎng)址:www.jhpress.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木樨地北里甲11號國宏大廈C座3層
郵政編碼:100038電話:(010)63906433(發(fā)行部)
新華書店北京發(fā)行所發(fā)行
北京市科星印刷有限責任公司印刷
850mm×1168mm1/326.5印張164千字
人人文庫2015年6月第1版2015年6月第1次印刷
☆
統(tǒng)一書號:1580242·612
定價:39.00元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侵權舉報電話:(010)63906404
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寄本社出版部調換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公告
第591號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
《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公告
現(xiàn)批準《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結構設計規(guī)范專用》為國家標準,編
號為GB51055—2014,自2015年8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
4.6.5(1、3)、5.3.2、9.1.3條(款)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
格執(zhí)行。
本規(guī)范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2014年12月2日
人人文庫
前言
本規(guī)范是根據(jù)原建設部《關于印發(fā)〈2006年工程建設標準規(guī)
范制訂、修訂計劃(第二批)〉的通知》(建標〔2006〕136號)的要求,
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工程建設標準規(guī)范管理處、中國瑞林工程技
術有限公司、中國有色工程有限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完成。
本規(guī)范在編制過程中,規(guī)范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
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工程建設經驗,參考國內外相關行業(yè)標準的有
關內容,并廣泛征求意見,最后經審查定稿。
本規(guī)范共分9章和2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專用:總則,術語和符
號,基本規(guī)定,建設場地、地基與基礎,荷載和作用,結構計算分析,
單層廠房,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多層鋼結構廠房等。
本規(guī)范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
本規(guī)范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
釋,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工程建設標準規(guī)范管理處負責日常管理,
由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技術內容的解釋。本規(guī)范在執(zhí)
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技
術質量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紅角洲前湖大道888號,郵政編碼:
330031),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
本規(guī)范主編人人文庫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查人:
主編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工程建設標準規(guī)范管理處
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參編單位: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甘肅土木工程科學研究院
蘭州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
中色科技洛陽有色金屬加工設計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徐世暉徐赤農李大浪何戇左菊林
姚衛(wèi)寧張明葉菲徐暉王社良
滕文川馬秋建胡華娜曾力平
主要審查人:盛吉鼎吳一紅張玉明吳志平鐘漢衛(wèi)
譚齊段建華趙碧陳勁松贠麥平
熊進剛
專用
人人文庫
·2·
目次
1總則…………………(1)
2術語和符號………………(2)
2.1術語……………………(2)
2.2符號……………………(3)
3基本規(guī)定…………………(5)
3.1一般規(guī)定………………(5)
3.2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專用(6)
3.3抗震設計………………(8)
3.4結構水平位移限值………(10)
3.5結構縫…………………(14)
3.6圍護墻和隔墻……………(17)
3.7結構材料………………(20)
3.8混凝土結構預埋件和吊環(huán)………………(22)
4建設場地、地基與基礎……(25)
4.1一般規(guī)定………………(25)
4.2建設場地選擇……………(25)
4.3山區(qū)地基人人文庫………………(27)
4.4軟弱地基………………(28)
4.5地震液化土地基…………(30)
4.6基礎設計………………(31)
4.7基礎埋置深度……………(36)
4.8天然地基基礎……………(37)
4.9樁基礎…………………(38)
·1·
書
5荷載和作用………………(41)
5.1一般規(guī)定………………(41)
5.2荷載……………………(41)
5.3地震作用………………(42)
5.4作用效應組合……………(44)
6結構計算分析……………(45)
6.1一般規(guī)定………………(45)
6.2單層廠房結構計算………(46)
6.3多層廠房結構計算………(47)
6.4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48)
7單層廠房…………………(51)
7.1一般規(guī)定………………專用(51)
7.2鋼筋混凝土柱廠房………(54)
7.3鋼結構廠房……………(75)
8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88)
8.1一般規(guī)定………………(88)
8.2結構布置………………(91)
8.3計算要點………………(95)
8.4結構構造的一般規(guī)定……(97)
8.5框架的構造要求…………(98)
8.6剪力墻的構造要求………(109)
9多層鋼結構廠房人人文庫…………(113)
9.1一般規(guī)定………………(113)
9.2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114)
9.3計算要點………………(117)
9.4框架的結構構造…………(119)
9.5框架-支撐的結構構造……(126)
附錄A改建與擴建工程結構設計原則……(129)
·2·
附錄B鋼筋混凝土山墻柱設計規(guī)定………(132)
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139)
引用標準名錄…………………(140)
附:條文說明…………………(143)
專用
人人文庫
·3·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3)
3Basicrequirements………(5)
3.1Generalrequirements……(5)
3.2Structuralsystemandstructurallayout…(6)
…………專用()
3.3Seismicdesign8
3.4Horizontaldisplacementlimits……………(10)
3.5Structuraljoints…………(14)
3.6Enclosurewallandpartitionwall…………(17)
3.7Structuralmaterials……(20)
3.8Embeddedpartsandhangerofconcrete
structures………………(22)
4Site,groundandfoundation……………(25)
4.1Generalrequirements……(25)
4.2Siteselection……………(25)
4.3Ground人人文庫inmountainarea…………………(27)
4.4Softground……………(28)
4.5Earthquakeliquefactionground…………(30)
4.6Foundationdesign………(31)
4.7Depthoffoundation……(36)
4.8Shallowfoundation………(37)
4.9Pilefoundation…………(38)
·4·
書
5Loadandaction…………(41)
5.1Generalrequirements……(41)
5.2Load……………………(41)
5.3Earthquakeaction………(42)
5.4Effectofcombination……(44)
6Analysisofstructuralcalculation………(45)
6.1Generalrequirements……(45)
6.2Structuralcalculationofsingle-storyfactorybuildings……(46)
6.3Structuralcalculationofmulti-storyfactorybuildings……(47)
6.4Limitstatedesignexpression……………(48)
7Single-storyfactorybuildings…………(51)
7.1Generalrequirements……(51)
7.2SinlestorfactorbuildinswithR.C.columns專用…………(54)
g-yyg
7.3Single-storysteelfactorybuildings………(75)
8Multi-storyR.C.factorybuildings……(88)
8.1Generalrequirements……(88)
8.2Structurallayout………(91)
8.3Essentialsincalculation…………………(95)
8.4Generalrequirementsforstructuredetails………………(97)
8.5Requirementsforframestructures………(98)
8.6Requirementsforshearwallstructures…(109)
9Multi-storysteelfactorybuildings……(113)
9.1General人人文庫requirements……(113)
9.2Structuralsystemandstructurallayout…(114)
9.3Essentialsincalculation…………………(117)
9.4Requirementsforframestructures………(119)
9.5Requirementsforframe-bracedstructures………………(126)
AppendixAStructuraldesignprincipleforreconstruction
andextensionproject………(129)
·5·
AppendixBDesignrequirementsforgable
R.C.columns………………(132)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139)
Listofquotedstandards……(140)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43)
專用
人人文庫
·6·
1總則
1.0.1為了在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結構設計中貫徹執(zhí)行國家技術
經濟政策,做到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確保質量,制定本規(guī)范。
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非抗震設計和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7度、
8度和9度抗震設計的有色金屬礦山、冶煉、有色金屬加工企業(yè)廠
房的結構設計。
1.0.3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結構設計應與相關工藝和總平面設計
密切配合,合理選擇廠址和建筑場地,合理處理生產線中群體建筑
與單體建筑的相互關系。結構設計應符合概念專用設計的要求,注重
地基基礎設計方案、結構選型和結構布置,并積極采用結構新技
術。抗震設計時,結構設計方案應能體現(xiàn)工業(yè)建筑總體的綜合抗
震能力。
1.0.4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的結構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
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人人文庫
·1·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結構單元structuralunit
廠房結構中,由伸縮縫、沉降縫或防震縫分割開的獨立結構區(qū)
段,也稱廠房單元。
2.1.2多層廠房multi-storyfactorybuilding
兩層和兩層以上廠房,不包括廠房內設置局部平臺的單層廠
房。
2.1.3框架結構framestructure專用
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而成承重體系的單層和多層廠
房結構的總稱。
2.1.4剛架結構rigidstructure
由梁和柱以剛接相連接而成的單層和多層框架,也稱剛接框
架。
2.1.5排架結構bentframestructure
由屋面梁(或屋架)和柱以鉸接相連接而成的單層框架,也稱
單層鉸接框架。
2.1.6框排架結構frame-bentstructure
分為側向人人文庫框排架結構和豎向框排架結構。
2.1.7側向框排架結構lateralframe-bentstructure
由多層結構與排架側向連接組成的框排架結構體系。
2.1.8豎向框排架結構verticalframe-bentstructure
由下部結構和上部頂層排架組成的框排架結構體系。
2.1.9柱間支撐columnbracing
單層或多層廠房結構,為保證廠房結構整體穩(wěn)定,提高結構側
·2·
向剛度和傳遞縱向或橫向水平作用,在相鄰兩柱間設置的桿件。
2.1.10山墻柱wind-resistantcolumn
為承受風荷載和地震水平作用而在廠房山墻處設置的柱。
2.1.11屋蓋roofsystem
用以在房屋頂部,用以承受各種屋面作用的屋面板、檁條、屋
面梁(或屋架),以及支撐系統(tǒng)組成的部件或以網(wǎng)架及其支承邊緣
構件組成的部件的總稱。當設置有天窗的屋蓋,尚應包括天窗架
和天窗相關部件。
2.1.12屋蓋支撐系統(tǒng)roof-bracingsystem
保證屋蓋整體穩(wěn)定并傳遞縱、橫向水平作用,在屋架間設置的
各種聯(lián)系桿件的總稱。分為橫向水平支撐、縱向水平支撐、豎向支
撐和系桿等。
2.1.13結構縫structuraljoint專用
根據(jù)結構設計需求而采取的分割結構間隔的各種縫的總稱。
2.2符號
2.2.1作用和作用效應
M———彎矩設計值;
V———剪力設計值。
2.2.2材料性能
ftk、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準值、設計值;
fy———鋼材的屈服強度、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2.2.3幾人人文庫何參數(shù)
h———截面高度;
b———截面寬度;
H———結構總高度或構件總高度;
e———偏心距或安裝偏心距,孔隙比;
La———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LaE———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
·3·
I———截面慣性矩。
2.2.4計算系數(shù)及其他
γ0———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
γRE———結構構件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
ρ———配筋率。
專用
人人文庫
·4·
3基本規(guī)定
3.1一般規(guī)定
3.1.1除有特殊要求的廠房外,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結構的設計使
用年限和建筑結構安全等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廠房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應為50年,臨時性廠房結構設
計使用年限應為5年。
2廠房結構的安全等級,應根據(jù)結構破壞可能產生的后果的
嚴重性劃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廠房結構的安全等級宜取二級,
抗震設防類別乙類的廠房宜為一級。其他有特殊專用要求的廠房,結
構安全等級應根據(jù)具體情況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工程結構可靠性設
計統(tǒng)一標準》GB50153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3.1.2廠房結構應能承受在施工和使用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荷
載和作用,具有足夠的承載力、耐久性能和良好的使用性能。
3.1.3腐蝕性環(huán)境和高溫環(huán)境的廠房結構應采取防護措施,并應
在設計文件中提出使用階段的維護及檢測要求。
3.1.4受高溫作用廠房的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鋼筋混凝土結構,當結構表面溫度高于100℃或有生產熱
源且結構表面溫度經常高于60℃時,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2當人人文庫結構構件表面溫度長期處于150℃以上時,宜采用鋼結
構,并應對結構構件采取相應的防護隔熱措施。
3.1.5有擴建計劃的工程,前、后期廠房建筑結構應統(tǒng)一確定,并
應作出各分期和最終形成的建筑結構整體方案,具體要求應符合
本規(guī)范附錄A的規(guī)定。
3.1.6建筑布置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廠房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標準》
GB/T50006的有關規(guī)定,建筑體形宜規(guī)則、簡單,廠房軸線宜正
·5·
交。裝配式或部分裝配式廠房的裝配構件宜采用標準構件,并且
同一工程中所采用的構配件類型宜統(tǒng)一。
3.1.7在滿足工藝和建筑功能要求的條件下,結構選型和結構布
置應便于施工。
3.2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
3.2.1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可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也可
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鋼-混凝土混合結構,小型廠房也可采用砌體結
構。
3.2.2廠房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除應符合本節(jié)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
本規(guī)范第7章~第9章的規(guī)定。
3.2.3廠房結構設計應根據(jù)建筑場地和地基條件、廠房功能要
求,以及場地抗震設防要求,選擇結構體系和結構專用布置。結構布置
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結構設計應注重結構整體方案,并應保證整體工作性能和
具有抗連續(xù)倒塌的能力。
2廠房的平面宜為矩形,平面形狀和豎向體型宜簡單、規(guī)則,
剛度和承載力分布宜合理。
3廠房結構單元內,縱向和橫向均應布置抗側力構件。廠房
抗側力體系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和良好的變形能力。
4應具有明確的計算簡圖及合理的荷載和作用傳遞途徑,傳
遞路線中的構件及節(jié)點不應發(fā)生脆性破壞;應避免因部分結構或
構件的破壞而人人文庫導致整體結構喪失承受各種荷載和作用的能力。
5廠房內設置有較大振動設備的平臺應與廠房主體結構脫
開,當確有困難時,設備在平臺基座處應設置減振或隔振裝置。
6高重心儲倉的支承結構及其配料工作平臺宜與廠房主體
結構脫開。
7設備布置在廠房樓面上時,在設備下應設梁。當采用單梁
時,應避免梁受扭;采用兩根或多根梁時,梁宜以設備和機座的總
·6·
質心對稱布置。
3.2.4抗震設計時,結構設計應符合抗震概念設計的要求,廠房
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3.2.3條的規(guī)定外,尚應
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應滿足規(guī)則性要求。廠房結構的規(guī)
則性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3.3.4條的規(guī)定。
2廠房的橫向和縱向抗側力體系應具有必要的抗震承載力、
良好的變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對可能出現(xiàn)的薄弱部位
應采取提高抗震能力的加強措施。
3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宜相近。
4結構體系宜有多道抗震防線。
5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結構體系中,不應采用部分為砌體
(墻或柱)承重的混合結構體系。專用
3.2.5抗震設計時,多層廠房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尚應符合下列
規(guī)定:
1廠房結構單元的剛度中心與質量中心宜接近。質量大的
設備宜布置在結構單元中部,不宜布置在結構單元的邊緣樓層上。
2廠房平面和豎向剛度分布應合理。對薄弱部位或薄弱層,
應采取提高其抗震能力的加強措施。
3重型設備宜低位布置或設置獨立支承結構。
3.2.6抗震設計時,多層框架結構以及豎向框排架的下部結構部
分,乙類廠房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類廠房不應采用單跨框架結
構;高度不人人文庫大于24m的丙類廠房不宜采用單跨框架結構。側向框排
架結構的多層結構部分,高度大于24m時不宜采用單跨框架結構。
3.2.7運輸機通廊、棧橋等構筑物與廠房結構之間宜采用雙柱或
端頭懸挑形式脫開,也可采用滑(滾)動鉸連接,但連接節(jié)點應采取
可靠的構造和安全措施??拐鹪O計時,運輸機通廊、棧橋等構筑物
與廠房之間宜設防震縫脫開;8度和9度時應設防震縫脫開。
3.2.8樓層上的設備,除通長的運輸機和管線外,不應跨結構縫
·7·
布置。通長的運輸機、管線穿越結構縫時,結構設計應與相關設備
專業(yè)配合,要求穿越結構縫布置的設備和設施,應有能適應結構變
形以及防止設備自身斷裂的措施。
3.2.9抗震設計時,多層廠房結構宜避免錯層布置,當房屋不同
部位因功能不同而使樓層錯層時,宜設防震縫劃分為獨立結構單
元。當采用錯層結構時,錯層兩側宜采用結構布置和側向剛度相
近的結構體系,并應采取避免形成結構薄弱層的措施。
3.3抗震設計
Ⅰ一般規(guī)定
3.3.1抗震設防烈度應按國家規(guī)定的權限審批、頒發(fā)的文件(圖
件)確定。一般情況下,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應采用根據(jù)中國地震
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確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已完成地專用震安全性評價的建
設場地,尚應按經批準的抗震設防烈度或設計地震動參數(shù)進行抗
震設防。
3.3.2結構設計應選擇對抗震有利的結構方案,應注重結構的抗
震性能和經濟合理性。結構形體宜規(guī)則,其抗側力結構的平面布
置宜規(guī)則對稱,側向剛度沿豎向宜均勻變化,豎向抗側力構件的截
面尺寸和材料強度宜自下而上逐漸減小,并應避免抗側力結構的
剛度和承載力突變。
3.3.3廠房結構設計應符合抗震概念設計的基本要求,不規(guī)則結
構應采取加強措施;特別不規(guī)則結構應進行專門的研究和論證后,
采取特別的人人文庫加強措施;不應采用嚴重不規(guī)則結構。
3.3.4廠房結構平面和豎向的不規(guī)則定義、不規(guī)則類型和不規(guī)則
指標,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規(guī)定執(zhí)
行,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單層工業(yè)廠房的不規(guī)則性的劃分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章的
相關規(guī)定。
2框排架結構的規(guī)則性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2節(jié)和第9.2節(jié)
·8·
的規(guī)定。
3當存在多項不規(guī)則或某項不規(guī)則超過規(guī)定的參考指標較
多時,應屬于特別不規(guī)則的建筑。
Ⅱ場地
3.3.5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區(qū),應進行場地和地基
地震效應的巖土工程勘察。巖土工程勘察應提供下列資料:
1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設計地震分
組和特征周期值;
2劃分對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險地段;
3建筑的場地類別;
4巖土地震的穩(wěn)定性評價和場地工程建設的適宜性評價;
5對需要采用時程分析法補充計算的工程,尚應提供土層剖
面、場地覆蓋層厚度和有關動力參數(shù)。專用
3.3.6場地內存在發(fā)震斷裂時,巖土工程勘察應對斷裂的工程影
響進行評價。
Ⅲ抗震設防分類和設防標準
3.3.7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的建筑抗震設防類別,應劃分為重點設
防類(乙類)、標準設防類(丙類)和適度設防類(丁類)等。
3.3.8廠房建筑抗震設防類別劃分以及廠房的抗震設防標準,應
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的規(guī)定。
3.3.9對于劃為乙類的規(guī)模很小的建筑物,當采用抗震性能較好
的材料且結構體系符合抗震設計規(guī)定的要求時,可按丙類廠房要
求設防。下列乙類人人文庫建筑的抗震設防標準不應降低:
1采礦工業(yè)場地的變(配)電室、提升機房、風機房、排水泵
房以及礦山救護和消防系統(tǒng)建筑,生產系統(tǒng)的中控室;
2生產過程中使用或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和放射性物品的
廠房和倉庫等。
Ⅳ非結構構件
3.3.10非結構構件自身及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應進行抗震設
·9·
計。除建筑非結構構件外,其他非結構構件自身的抗震設計應由
相關的專業(yè)負責。
3.3.11非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非結構構件布置及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應計入其對主體
結構抗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應避免因不合理的布置和連接導
致廠房和構筑物主體結構的地震破壞。
2非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應根據(jù)廠房的抗震設防類別、非結
構構件地震破壞的后果及其對廠房結構的影響范圍,采取不同的
抗震措施。非結構構件實現(xiàn)抗震性能化設計目標的設計方法,應
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3非結構構件應具有自身的穩(wěn)定性,與主體結構應有可靠的
連接或錨固,應避免地震時倒塌傷人或砸壞設備。
4生產工藝設施的基座與主體結構的連接專用,應符合地震時工
藝設施使用功能的要求,且不應導致相關部件損壞。
3.3.12非結構構件計入地震作用的基本計算要求、結構構造和
抗震措施,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
關規(guī)定執(zhí)行。
3.4結構水平位移限值
3.4.1單層廠房在風荷載標準值作用時,柱頂產生的彈性水平位
移Δu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鋼筋混凝土柱廠房,剛接框架結構廠房柱頂?shù)膹椥运轿?/p>
移角Δu/H人人文庫不宜超過表3.4.1-1規(guī)定的限值。
表3.4.1-1單層鋼筋混凝土柱廠房在風荷載作
用下柱頂水平位移角限值
結構類型Δu/H
剛接框架1/550
注:H為從基礎頂面至柱頂?shù)母叨取?/p>
2鋼結構廠房,柱頂?shù)膹椥运轿灰平铅ぃ酰炔灰顺^表
·10·
3.4.1-2規(guī)定的限值。
表3.4.1-2單層鋼結構廠房在風荷載作用下
柱頂水平位移角限值
結構類型Δu/H
無橋式吊車1/150
排架和剛接框架
有橋式吊車1/400
注:表中Δu為柱頂水平位移,H為從基礎頂面至柱頂?shù)母叨取?/p>
3.4.2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按彈性方法驗算在風荷載標準
值和抗震設計時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彈性層間位移角Δuc/h
不宜大于表3.4.2的限值。
表3.4.2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彈性層間水平位移角限值
結構類型Δuc/h
框架結構專用1/550
框架-剪力墻結構1/800
排架柱—
豎向框排架結構框架1/550
框架-剪力墻1/800
框架1/550
側向框排架結構
框架-剪力墻1/800
3.4.3多層鋼結構廠房,按彈性方法驗算在風荷載標準值和抗
震設計時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彈性層間位移角Δuc/h不宜大
于表3.4.3的限值。設置有橋式起重機的樓層,彈性層間位移角
不宜超過1/400。
人人文庫表3.4.3多層鋼結構廠房彈性層間水平位移角限值
結構類型Δuc/h
框架、框架-支撐1/400(1/250)
側向框排架1/400(1/250)
框排架排架1/150
豎向框排架
框架、框架-支撐1/400(1/250)
注:1表中Δuc為層間水平位移,h為廠房的層高。
2括號內數(shù)值用于抗震設計時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
·11·
3.4.4設有A7、A8級橋式吊車的廠房柱和設有A4~A8級橋式吊
車的露天棧橋柱,在吊車梁或吊車桁架的頂面標高處,由一臺最大吊
車水平荷載作用產生的水平位移不宜超過表3.4.4規(guī)定的限值。
表3.4.4廠房和露天棧橋吊車梁或吊車桁架頂面的
水平位移限值(mm)
結構類型變形種類按平面結構圖形計算按空間結構圖形計算
橫向位移Hc/1250Hc/2000
廠房
縱向位移Hc/4000—
橫向位移Hc/2500—
露天棧橋
縱向位移Hc/4000—
注:1Hc為基礎頂面至吊車梁或吊車桁架頂面的高度。
2計算廠房或露天棧橋柱的縱向位移時,可假定橋式吊車的縱向水平制動力
分配在溫度區(qū)段內所有柱間支撐或縱向框架柱列上專用。
3設有A8級橋式吊車、夾鉗起重機和剛性料耙的廠房,廠房柱水平位移限值
宜按表中數(shù)值乘以0.9采用。
4設有A6級吊車廠房的水平位移限值,宜按表中的數(shù)值采用。
3.4.5抗震設計時,廠房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層(部位)的
彈塑性變形驗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下列廠房宜進行彈塑性變形驗算:
1)9度時高度超過60m,且豎向不規(guī)則的多層廠房;
2)7度和8度時,高度在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
范》GB50011規(guī)定應采用時程分析的房屋高度范圍,且
豎向不規(guī)則的多層廠房;
3)7人人文庫度Ⅲ類、Ⅳ類場地和8度時乙類建筑中的鋼筋混凝土
結構和鋼結構廠房。
2下列廠房應進行彈塑性變形驗算:
1)8度Ⅲ類、Ⅳ類場地和9度時高大的單層鋼筋混凝土柱
廠房的橫向排架;
2)7度~9度時,樓層屈服強度系數(shù)小于0.5的鋼筋混凝土
框架結構和框排架結構;
·12·
3)9度時乙類廠房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
3.4.6廠房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層(部位)的確定以及彈
塑性變形計算,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
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彈塑性層間位移限值可按表3.4.6采用,并應
符合下列規(guī)定:
表3.4.6彈塑性層間位移Δup限值
結構類型位移限值
排架h/30
框架h/50
框架-剪力墻結構h/100
鋼筋混凝土結構
側向框排架(多層結構部分為框架)h/50
框排架排架h/30
豎向框排架
框架專用h/50
排架h/30
框架、框架-支撐h/50
側向框排架h/50
鋼結構
排架h/30
框排架
豎向框排架框架
h/50
框架-支撐
注:表中h為薄弱層樓層高度或單層廠房上柱的高度。
1鋼支撐-框架結構的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宜按框架和框
架-剪力墻結構采用內插法確定。
2設人人文庫置少量剪力墻的框架結構的彈塑性層間角位移限值,應
按底層框架部分承擔傾覆力矩的大小,取框架結構和框架-抗震墻
結構二者之間的數(shù)值。
3鋼筋混凝土框排架結構的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應符合下
列規(guī)定:
1)側向框排架結構的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當多層結構部分
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鋼支撐-框架結構或設置少量剪力
·13·
墻的框架時,應分別按其相應的結構類型的規(guī)定取值;
2)豎向框排架結構的底部多層結構部分的彈性層間位移角
限值,當?shù)撞慷鄬咏Y構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鋼支撐-框
架結構或設置少量剪力墻的框架時,應分別按其相應的
結構類型的規(guī)定取值。
3.5結構縫
Ⅰ一般規(guī)定
3.5.1結構縫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根據(jù)廠房結構類型、結構平面和豎向布置、結構受力特
點、地基情況和基礎類型、廠房使用功能和環(huán)境條件、抗震要求等
條件,以及技術經濟等因素綜合比較分析,確定是否設置結構縫、
結構縫的位置和構造形式。當同時需要設置兩專用種或三種結構縫
時,各結構縫宜合并布置。
2宜控制結構縫的數(shù)量。
3當設置結構縫時,應采取減少結構縫對廠房使用功能的不
利影響的措施。
3.5.2抗震設計時,沉降縫和伸縮縫的設置應同時滿足防震縫的
相關規(guī)定。
3.5.3混凝土結構,可根據(jù)結構的具體情況設置后澆帶。
Ⅱ沉降縫
3.5.4當?shù)鼗敛痪鶆?,地基土壓縮性差異較大以及廠房建筑各
部分高度和人人文庫荷載差異過大,地基有較大變形和不均勻沉降時,可根
據(jù)廠房基礎類型、結構體型和平面形狀,以及廠房高度差異和荷載
差異,采取下列措施:
1應減少地基不均勻沉降,應滿足廠房建筑地基變形允許值
的要求,并應采取相應構造措施減少不均勻沉降對結構的影響;
2應設置沉降縫,應劃分為整體剛度較好,自成沉降體系的
幾個結構單元。
·14·
3.5.5沉降縫宜設置在下列部位:
1高度差異或荷載差異較大處;
2地基土的壓縮性有顯著差異處;
3基礎類型不同處;
4結構類型不同處或廠房平面轉折處;
5分期建造的廠房交界處。
3.5.6基礎和上部結構的沉降縫應在同一位置上下貫通設置。
3.5.7沉降縫的寬度和相鄰廠房基礎間的凈距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
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的有關規(guī)定。
Ⅲ伸縮縫
3.5.8廠房伸縮縫的最大間距應根據(jù)廠房的結構材料、結構類型
和工程所處環(huán)境條件確定。
3.5.9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伸縮縫最大間距應專用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3.5.10單層鋼結構廠房伸縮縫的最大間距宜符合表3.5.10的
規(guī)定。
表3.5.10單層鋼結構廠房伸縮縫最大間距(m)
橫向溫度區(qū)段
結構情況縱向溫度區(qū)段
柱頂為剛接柱頂為鉸接
采暖廠房和非采暖地區(qū)的廠房220120150
熱車間和采暖地區(qū)的非采暖廠房180100125
露天結構120——
注:1縱人人文庫向溫度區(qū)段指垂直屋架跨度或構架跨度方向,橫向溫度區(qū)段指沿屋架跨
度或構架跨度方向。
2無橋式吊車廠房的支撐和有橋式吊車廠房的下柱支撐,當不布置在溫度區(qū)
段中部時,注1中支撐的中點至縱向溫度區(qū)段端部的距離不應大于表中縱
向溫度區(qū)段長度的60%,有多個支撐時為多個支撐距離的中心。
3當有充分依據(jù)或可靠措施時,表中數(shù)字可予以增減。
3.5.11對于廠房平面尺寸超過伸縮縫最大間距較多時,應對結
構進行溫度作用驗算并采取有效措施。
·15·
3.5.12單層鋼筋混凝土柱和鋼結構廠房伸縮縫的設置應符合下
列規(guī)定:
1橫向伸縮縫應在各跨直縫貫通;
2縱向伸縮縫在每一橫向伸縮縫區(qū)段內應直線貫通;
3伸縮縫處兩側柱的基礎可不分開。
Ⅳ防震縫
3.5.13抗震設計時,對不規(guī)則結構,宜調整結構布置,應避免設
置防震縫。體型復雜、平面和豎向不規(guī)則的廠房,應根據(jù)結構不規(guī)
則類型和不規(guī)則程度,地基基礎條件和技術經濟等因素的比較分
析,確定是否設置防震縫。
3.5.14防震縫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防震縫應與伸縮縫、沉降縫協(xié)調布置;
2防震縫兩側的上部結構應完全分開,基礎專用和地下結構可不
設防震縫,但在與上部結構連接處應加強構造和連接。
3.5.15防震縫的寬度宜根據(jù)設防烈度、結構類型、場地類別和廠
房高度確定。當防震縫兩側的結構體系不同時,防震縫的寬度應
按需要較寬防震縫的結構類型確定;防震縫兩側廠房高度不同時,
應按高度較低的廠房要求確定。防震縫的最小寬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
定:
1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防震縫的寬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單層鋼筋混凝土柱廠房,在廠房縱橫跨交接處、大柱網(wǎng)廠
房或不設柱間支撐的廠房,可采用100mm~150mm,其
他人人文庫情況可采用50mm~90mm;
2)多層框架結構和設置少量剪力墻的框架結構廠房,高度
不超過15m時,不應小于100mm;超過15m時,抗震設
計6度、7度、8度和9度,分別每增加高度5m、4m、3m
和2m,宜加寬20mm;
3)框架-剪力墻結構廠房不應小于本款第2項規(guī)定數(shù)值的
70%,且不宜小于100mm。
·16·
2單層和多層鋼結構廠房防震縫的寬度,不應小于相同結構
類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防震縫寬度的1.5倍。
3.5.16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多層廠房,防震縫寬度宜適當增加:
1位于Ⅲ類、Ⅳ類場地的廠房;
2防震縫兩側結構單元的基礎存在較大沉降差時。
3.5.17單層廠房,當操作平臺或設備的支承結構與廠房主體結
構脫開時,其與主體結構間(不包括基礎)的縫寬均應滿足防震縫
的要求;多層廠房結構,當穿越樓層的設備及其支承結構與廠房樓
層結構脫開時,縫的寬度不應小于防震縫寬度的1.2倍~1.5倍。
3.6圍護墻和隔墻
3.6.1圍護墻和隔墻的材料、選型、布置以及墻體與廠房主體結
構的連接,應根據(jù)廠房承重結構體系、使用環(huán)境專用、結構抗震以及材
料供應等綜合分析后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圍護墻和隔墻可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采用砌體墻和各種
墻板,宜采用輕質墻體材料。
2圍護墻和隔墻與主體結構應有可靠的拉結??拐鹪O計時
應能適應主體結構不同方向的層間位移;8度和9度時應具有滿
足層間位移的變形能力;與懸挑構件相連接時,尚應計入節(jié)點轉動
引起的豎向變形。
3抗震設計時,圍護墻和隔墻的平面和豎向布置宜均勻、對
稱。當不均勻對稱布置時,應計入墻體質量和剛度分布不均勻對
主體結構抗震人人文庫的不利影響。
4圍護墻和隔墻應具有自身的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砌體隔
墻與柱宜脫開或柔性連接,隔墻頂部應設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壓頂梁。
5有腐蝕介質的廠房,墻體材料、墻體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構
造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計規(guī)范》GB50046的
有關規(guī)定。
3.6.2鋼筋混凝土單層廠房圍護墻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7·
1圍護墻可采用砌體墻或墻板。柱距為12m時,宜采用輕
質墻板或鋼筋混凝土大型墻板。
2采用砌體墻時,宜采用外貼式;抗震設計時應采用外貼式。
墻的厚度不宜小于190mm,并應按本規(guī)范第3.6.6條的規(guī)定設置
圈梁。
3不等高廠房的高低跨封墻和縱橫向廠房交接處的懸墻宜
采用輕質墻板。采用砌體墻時,不宜直接砌在低跨屋面上;抗震設
計6度、7度時,不應直接砌在低跨屋面上??拐鹪O計8度、9度
時,應采用輕質墻板。
4抗震設計時,不宜一側設置圍護墻、另一側敞開布置;當廠
房兩側設置圍護墻時,兩側宜采用相同類型和相同構造的圍護墻;
采用砌體墻時,不宜一側采用外貼式、另一側采用嵌砌式。
3.6.3鋼筋混凝土多層廠房可采用砌體墻或墻板專用。采用砌體墻
時宜采用輕質砌體墻。砌體填充墻設置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砌體砂漿強度等級不宜低于M5,抗震設計時不應低于M5。
2填充墻與框架的連接可采用脫開方法或不脫開方法;抗震
設計時,宜采用填充墻與框架脫開的連接方法柔性連接構造。填
充墻與框架的連接構造,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
范》GB50003的有關規(guī)定。
3.6.4鋼結構廠房圍護墻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采用輕型墻板或預制鋼筋混凝土墻板;抗震設計時,采
用輕型墻板,墻板與柱的連接宜采用柔性連接。
2單人人文庫層鋼結構廠房,當采用砌體圍護墻時,圍護墻宜采用外
貼式;抗震設計時應采用外貼式,且應采取使墻體不妨礙廠房柱列
沿縱向的水平位移的措施。
3.6.5單層廠房砌體圍護墻,應按下列規(guī)定設置圈梁和山墻臥梁:
1下列部位應設置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圈梁:
1)柱頂標高處應設置一道圈梁,并宜沿墻高4m~6m設置
一道。設有較大振動設備的廠房,圈梁的間距宜采用較
·18·
小值;
2)抗震設計時,應按上密下稀的原則每隔4m左右在門窗
頂增設一道圈梁;不等高廠房的高低跨封墻、縱墻跨交接
處的懸墻,圈梁的豎向間距不應大于3m;
3)采用梯形屋架時,應在屋架上弦和柱頂標高處各設一道,
但屋架端部高度不大于900mm時可合并設置;
4)當按本條規(guī)定設置圈梁的部位有連系梁和墻梁時,圈梁
與連系梁或墻梁可合并設置。
2山墻頂沿屋面標高應設置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臥梁,臥梁應與
屋架端部上弦標高處的圈梁相連接。山墻臥梁應與屋面結構拉
結。臥梁的截面和配筋應與圈梁相同。
3.6.6砌體圍護墻圈梁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圈梁宜閉合設置,圈梁截面寬度宜與墻專用厚相同,截面高度
不應小于120mm。圈梁混凝土不應低于C20,縱向鋼筋不應少于
410,箍筋應采用6,間距不應大于300mm??拐鹪O計時,圈梁截
面高度不應小于180mm,縱向鋼筋不應少于412,9度時不應少
于414;箍筋應采用6,間距不應大于200mm。圈梁兼作過梁
時,過梁部分的鋼筋應按計算另行增配。
2廠房轉角處柱頂圈梁在端開間范圍內的配筋應適當加強。
抗震設計6度~8度時,圈梁縱筋不宜少于414;9度時不宜少于
416。轉角兩側各1m范圍內的箍筋直徑不宜小于8mm,間距不
宜大于100mm;圈梁轉角處應增設不少于3根直徑與縱筋相同的
水平斜筋。人人文庫
3圈梁應與柱或屋架采用錨拉鋼筋牢固連接。圈梁與屋架
連接的錨拉鋼筋不宜小于410;抗震設計時不宜小于412。
4廠房端部以及伸縮縫(防震縫)處圈梁與柱或屋架的拉結
宜加強。
5圈梁的縱向鋼筋采用綁扎接頭時的搭接長度,應按受拉鋼
筋的規(guī)定確定;圈梁與柱或屋架連接的錨拉鋼筋的錨固長度不宜
·19·
小于鋼筋直徑的35倍。
3.6.7單層廠房圍護墻采用砌體墻時,墻梁和基礎的設置及構造
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墻梁宜采用現(xiàn)澆。當采用預制墻梁時,梁底應與砌體墻頂
面牢固拉結,并應與柱錨拉;廠房轉角處相鄰的墻梁,應相互可靠
連接。
2砌體墻可采用基礎梁支承或采用條形基礎??拐鹪O計8
度Ⅲ類、Ⅳ類場地和9度時,當砌體圍護墻采用預制基礎梁支承
時,基礎梁之間應采用現(xiàn)澆接頭;當圍護墻另設條形基礎時,應在
柱基礎頂面標高處設置連續(xù)的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其配筋不應
少于412。
3.6.8廠房圍護墻采用墻板時,墻體自重和水平風荷載作用應通
過自身或橫梁傳至廠房柱或墻架柱,墻板應與專用廠房柱、墻架柱、抗
風桁架和支撐等結構可靠連接。
3.6.9單層廠房,當外縱墻采用下部為自承重砌體墻、上部為墻
板時,上部墻板不應支承在下部自承重砌體墻上;抗震設計時,不
宜采用下部為自承重砌體墻、上部為墻板的設計方案,當必須采用
時,上、下墻體應分開并設置水平防震縫。
3.7結構材料
Ⅰ一般規(guī)定
3.7.1結構材料應根據(jù)結構的重要性、結構形式和類型、構件工
作環(huán)境、荷載人人文庫和作用特征等,以及結構構件的設計使用年限和耐久
性要求等因素確定。
3.7.2對于處于高溫、低溫或腐蝕環(huán)境的結構,以及直接承受動
力荷載或振動荷載的結構,當對結構材料和施工有特別要求時,應
在設計文件中說明。
Ⅱ混凝土和鋼筋
3.7.3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20·
1素混凝土結構不應低于C15。
2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不應低于C20;采用強度等級
400MPa及以上的鋼筋時,不應低于C25。
3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不宜低于C40,且不應低于
C30。
4承受重復荷載的鋼筋混凝土構件不應低于C30。
5預制混凝土構件不宜低于C25,其中單層廠房的雙肢柱不
宜低于C30。
6混凝土強度等級除應符合本條第1款~第5款的規(guī)定外,
尚應根據(jù)結構和構件的設計使用年限、所處環(huán)境類別,滿足耐久性
要求。環(huán)境類別的劃分和結構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應按現(xiàn)行
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3.7.4抗震設計時,下列結構和構件的混凝土專用強度等級應符合下
列規(guī)定:
1框支柱和框支梁,以及抗震等級一級的框架梁、柱及節(jié)點
核心區(qū)不應低于C30。
2剪力墻不宜超過C60;其他構件,9度時不宜超過C60,8
度時不宜超過C70。
3.7.5混凝土結構的受力鋼筋的牌號及其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
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有關規(guī)定,抗震設計時,
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關規(guī)
定。
3.7.6在人人文庫施工中,當鋼筋需要代換時,應滿足設計要求的構件承
載力、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裂縫寬度驗算以及抗震設計的規(guī)定要
求,并應滿足最小配筋率、鋼筋的間距、保護層厚度、鋼筋錨固長
度、接頭面積百分率以及搭接長度等構造要求。
Ⅲ鋼材
3.7.7承重結構鋼材的牌號和材性的選用,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
《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抗震設計時,尚應
·21·
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
3.7.8承重結構的鋼材應具有抗拉強度、伸長率、屈服強度、沖擊
韌性以及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證。對焊接結構尚應具有碳含量(或
碳當量)的合格保證。焊接承重結構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結構
采用的鋼材應具有冷彎試驗的合格保證。
3.7.9對需要驗算疲勞的焊接結構鋼材,應具有沖擊韌性的合格
保證,具體要求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的
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3.7.10對于處于外露環(huán)境且對腐蝕性有特殊要求,或處于腐蝕
性介質作用下的承重結構,宜采用耐候鋼,其性能和技術要求應符
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耐候結構鋼》GB/T4171的有關規(guī)定。
3.7.11采用焊接連接的鋼結構,當接頭的焊接約束較大,鋼板厚
不小于40mm且承受沿板厚方向的拉力作用時專用,鋼板厚度方向的
截面收縮率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厚度方向性能鋼板》GB/T5313
有關Z15級規(guī)定的容許值。
3.7.12非焊接結構用鑄鋼件的材質與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
《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的有關規(guī)定,焊接結構用
鑄鋼件的材質與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焊接結構用鑄鋼件》
GB/T7659的有關規(guī)定。
3.7.13焊接材料、螺栓和焊釘(栓釘)材料等鋼結構的連接材料
的選用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的有關
規(guī)定。人人文庫
3.8混凝土結構預埋件和吊環(huán)
3.8.1受力預埋件的錨板、錨固角鋼和抗剪鋼板宜采用Q235和
Q345級鋼。預埋件的錨筋應采用HRB400級或HPB300級鋼
筋,不應采用冷加工鋼筋。
3.8.2受力預埋件的受力錨筋和抗剪鋼板中心、錨固角鋼主軸
線,應對稱于力的作用線均勻布置,且應布置在構件的外層主筋的
·22·
內側。錨筋中心至錨板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錨筋直徑的2倍,且
不應小于20mm。受力錨筋的間距及其至構件邊緣的距離應符合
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有關規(guī)定。
3.8.3受力預埋件錨板的厚度應根據(jù)計算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
定:
1錨筋預埋件的錨板厚度不應小于錨筋直徑的0.6倍,受拉
和受彎預埋件的錨板厚度應大于錨筋間距的1/8;
2角鋼預埋件的錨板厚度不應小于角鋼肢寬的1/6以及角
鋼厚度的1.4倍;
3抗震設計時,預埋件錨板的厚度增大不應小于2mm。
3.8.4受力預埋件的錨筋、錨固角鋼和抗剪鋼板的截面應由計算
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錨筋的直徑不應小于8mm,且不宜大專用于25mm。直錨筋
不宜少于4根,且不宜多于4排;受剪預埋件的錨筋不宜少于2
根。
2彎折錨筋與錨板之間的夾角不宜小于15°,且不宜大于
45°。
3抗震設計時,直錨筋的截面面積應按計算確定的截面面積
增加25%。
4錨固角鋼宜采用等邊角鋼,錨固角鋼末端應加端板。
3.8.5受力預埋件錨筋的錨固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受拉直錨筋和彎折錨固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受拉鋼筋
錨固長度。采用級鋼筋時,錨筋端部尚應設置彎鉤。
l人人文庫aHPB300
當無法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時,應采取其他有效的錨固措施,錨固
措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有
關規(guī)定。
2受剪和受壓直錨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錨筋直徑的15
倍。
3抗震設計時,錨筋的錨固長度應按本條第1款、第2款的
·23·
規(guī)定增加10%,且在靠近錨板處,宜設置一根直徑不小于10mm
的封閉箍筋。
3.8.6受力預埋件的錨筋與錨板的連接應滿足計算要求,并應符
合下列規(guī)定:
1直錨筋與錨板應采用T形焊。當錨筋直徑不大于20mm
時,宜采用壓力埋弧焊;直徑大于20mm時,宜采用穿孔塞焊。當
采用手工焊時,焊縫高度不宜小于6mm,且對300MPa級鋼筋不
宜小于錨筋直徑的50%,其他鋼筋不宜小于錨筋直徑的60%。
2彎折錨筋與錨板應采用搭接電弧焊,且應采用雙面角焊
縫。錨筋彎折點至焊縫端點的距離l0不宜小于錨筋直徑的2倍和
30mm。
3抗剪鋼板和錨固角鋼與錨板連接應采用T形焊,且應采
用雙面角焊縫,抗剪鋼板的焊縫高度不應小于專用抗剪鋼板厚度的
50%;錨固角鋼的焊縫高度不應小于角鋼的厚度,且不宜小于
6mm。
3.8.7在有腐蝕環(huán)境混凝土結構的外露預埋件,應根據(jù)腐蝕性等
級、預埋件的重要性,以及檢查維修的困難程度采取相應的防護措
施。
3.8.8預制構件吊環(huán)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吊環(huán)應采用HPB300級鋼筋制作,不得采用冷加工鋼筋。
2吊環(huán)鋼筋的直徑不宜小于12mm。
3吊環(huán)鋼筋錨入混凝土的深度不應小于吊環(huán)鋼筋直徑的30
倍,并應焊人人文庫接或綁扎在鋼筋骨架上。
4吊環(huán)的截面面積應按計算確定,在構件的自重標準值作用
下,每個吊環(huán)按2個截面計算的鋼筋應力不應大于65N/mm2。當
在一個構件上設有4個吊環(huán)時,應按3個吊環(huán)進行計算。
·24·
4建設場地、地基與基礎
4.1一般規(guī)定
4.1.1建設場地選擇以及廠房和構筑物地基基礎設計,應按基本
建設程序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堅持先勘察后設計的原則。
4.1.2巖土工程勘察宜分階段進行,勘察階段的劃分應與設計階
段相適應。巖土工程勘察可分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設計勘察
和詳細勘察。各階段的勘察成果應滿足相應設計階段的設計要
求。對于場地條件復雜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以及工程施工,地基
條件與勘察報告不符時,尚應進行施工勘察。場專用地小且無特殊要
求的工程,可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合并勘察階段。
4.1.3各勘察階段的技術要求應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巖土工程勘察
規(guī)范》GB50021、《巖土工程勘察技術規(guī)范》YS5202和《建筑地基
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1.4抗震設防區(qū)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以及場地和地基
地震效應的巖土工程勘察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3.3節(jié)的規(guī)定。
4.1.5擬建場地存在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時,應進行場地的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4.1.6對于需要進行地基處理的工程,應提出對處理后的地基進
行檢測的要求人人文庫。
4.2建設場地選擇
4.2.1建設場地的選擇應與工藝和場(廠)總平面設計配合,應根
據(jù)工程的使用要求和重要性,場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質和水文
地質等場地條件,選擇場地穩(wěn)定、地質條件好的地段。對有不良地
質作用和地質災害的場地,應根據(jù)場地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進
·25·
行設計方案論證,并應提出整治措施。
4.2.2抗震設防區(qū)工程,建設場地的選擇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
4.2.3山區(qū)建設場地尚應根據(jù)下列因素進行選擇:
1場地是否存在斷層破碎帶,場地在自然條件下,有無滑坡、
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
2工程建設對場地山坡和場地穩(wěn)定性的影響,應包括場地平
整施工削坡、挖方、填方以及生產使用階段的地面堆載作用等;
3場地巖溶和土洞的發(fā)育程度;
4采空區(qū)分布、老采空區(qū)上覆巖層的穩(wěn)定性,現(xiàn)采空區(qū)和未
來采空區(qū)對建設場地穩(wěn)定性影響的預測評估;
5地面水和地下水對場地穩(wěn)定的影響。
4.2.4滑坡、泥石流等危害地段,由采礦形成的專用山體崩落地段以
及采空區(qū)陷落(錯動)區(qū)界內,不得作為建設場地。巖溶和土洞強
烈發(fā)育的地段不宜作建設場地。當因特殊需要必須使用這類場地
建造時,應進行專門的研究論證。
4.2.5對于故河道、河岸、海濱和邊坡場地應進行崩塌和地震崩
塌評估,包括崩塌范圍、崩塌方向、安全避開距離等。對于有可能
形成滑坡的地段,應根據(jù)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場地整平施
工影響等因素,綜合分析滑坡可能發(fā)生或發(fā)展的主要原因,采取防
止產生滑坡的預防措施。
4.2.6抗震設防區(qū)工程,對于存在發(fā)震斷裂的場地,應根據(jù)現(xiàn)行
國家標準《人人文庫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規(guī)定,對斷裂的工程影
響進行評價,并應確定場地工程建設是否避開主斷裂帶,以及是否
避開主斷裂帶場地的發(fā)震斷裂最小避讓距離。在避讓距離的范圍
內確有需要建造分散的小型丙類和丁類單層廠房時,應提高一度
采取抗震措施,并應提高基礎和上部結構的整體性,且不得跨越斷
層線。
4.2.7抗震設計時,在條狀突出的山嘴、高聳孤立的山丘、非巖石
·26·
的陡坡、河岸和邊坡邊緣等不利地段建造丙類及丙類以上廠房時,
場地的選擇以及廠房的抗震設計除應保證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穩(wěn)定
性外,尚應估計不利地段對設計地震動參數(shù)可能產生的放大作用,
其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應乘以增大系數(shù)。增大系數(shù)應根據(jù)不
利地段的具體情況確定,采用1.1~1.6。
4.3山區(qū)地基
4.3.1山區(qū)以及丘陵地帶的建筑物地基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
第4.2節(jié)有關建設場地選擇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山區(qū)建設工程的總體規(guī)劃應根據(jù)使用要求、地形和地質條
件合理布置。主體建筑工程宜設置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段。
2工程設計中,應利用和保護天然排水系統(tǒng)和山地植被,并
應注重邊坡環(huán)境的防護和整治。專用
4.3.2對于土巖組合地基,應根據(jù)地基和上部結構的具體情況采
用相應的地基基礎方案。地基處理可根據(jù)土巖組合地基的具體情
況采用褥墊、置換、樁基,梁、拱跨越處理等措施。在地基壓縮性相
差較大的部位,建筑物宜結合建筑平面、結構類型以及荷載條件設
置沉降縫。
4.3.3對于填土場地,當利用填土作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層
時,應根據(jù)場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質勘察資料、場地地下水的補
給和排泄條件,以及填料的性質、施工設備和現(xiàn)場施工條件等進行
填方工程設計,應對擬壓實的填土提出質量要求。對于重大和大
型的填方工人人文庫程,應在填方設計前選擇典型的場區(qū)進行現(xiàn)場試驗,應
在取得填方設計參數(shù)后,進行填方工程設計和施工。未經檢驗以
及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壓實填土,不得作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層。
4.3.4山區(qū)場地中的暗溝(槽)、暗塘、沖溝等處欠固結的地基,不
應作廠房基礎的天然地基。
4.3.5在建設場區(qū)內,由于工程建設或其他因素的影響有可能形
成滑坡的地段,應根據(jù)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工程建設等因
·27·
素,分析滑坡可能發(fā)生或發(fā)展的原因,采取防止產生滑坡的可靠措
施。對具有發(fā)展趨勢并威脅建筑物安全使用的滑坡,應及早整治,
應防止滑坡繼續(xù)發(fā)展。
4.3.6在碳酸鹽類巖石地區(qū),當有溶洞、溶蝕裂隙、土洞等現(xiàn)
象時,應計及其對地基穩(wěn)定性的影響。巖溶和土洞場地的設計
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等的規(guī)
定。
4.4軟弱地基
Ⅰ一般規(guī)定
4.4.1軟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雜填土和其
他高壓縮性土層構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圍內有高壓縮
性土層時,應視作局部軟弱土層。專用
4.4.2軟弱地基勘察應查明軟弱土層的均勻性、組成、分布范
圍和土質情況;對于雜填土地基,應查明堆積歷史,自重壓力
下穩(wěn)定性、濕陷性等;對于沖填土地基,尚應掌握排水固結條
件。
4.4.3抗震設防區(qū)的軟弱黏性土地基應進行地基土的震陷判別。
地基土的震陷判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
4.4.4當?shù)鼗饕芰觾却嬖谲浫跬翆訒r,應根據(jù)具體情況綜
合確定,可采用樁基、換填土或地基處理,也可采取本規(guī)范
第4.4.6條人人文庫、第4.4.7條規(guī)定的措施。
4.4.5當?shù)鼗休d力或變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地基處理可采
用機械壓(夯)實、堆載預壓、真空預壓、換填墊層或復合地基等方
法。局部軟弱土層以及暗塘、暗溝等,可采用基礎梁、換土、樁基或
其他方法處理。
Ⅱ結構措施
4.4.6軟土地基上廠房結構設計時,在滿足使用和其他要求的前
·28·
提下,建筑體型應簡單。對于建筑體型比較復雜的廠房,宜根據(jù)其
平面形狀和尺寸、廠房高度差異情況設置沉降縫。當高度差異或
荷載差異較大時,可將兩個結構單元隔開。當兩個單元間必須連
接時,應采用能自由沉降的連接構造。
4.4.7軟土地基上廠房結構基礎設計時,應采取減輕建筑物沉降
和不均勻沉降及其對基礎和上部結構影響的措施,并應符合下列
規(guī)定:
1可選擇合適的基礎埋置深度、調整各部分的荷載分布、調
整基礎底面積和減少基礎偏心。
2可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條件加強基礎的整體性和剛度,也可根
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采用筏板基礎、箱形基礎等。
3可減輕上部結構自重,廠房的圍護墻和屋面結構宜采用輕
質材料。專用
4可根據(jù)預估基礎沉降量預留調整措施。
5儲量較大的貯倉結構,在使用初期應控制加載速率,對于
群倉和排倉,應做到儲料荷載分布均勻;有大面積地面荷載的建
筑,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4.9條、第4.4.10條的規(guī)定。
6管道穿越建筑物處,應預留足夠的空隙尺寸或對管道采用
柔性接頭。
Ⅲ大面積地面堆載
4.4.8在建筑范圍內有地面堆載的廠房和庫房設計,應計入由于
地面堆載產生的地基變形和不均勻變形及其對上部結構和地下結
構的不利影響人人文庫,并應采取相應可靠的措施。廠房結構的設計,宜根
據(jù)工程具體情況增強廠房剛度,提高廠房承重柱、墻的抗彎能力,
以及加強結構節(jié)點連接構造。
4.4.9對于大面積地面堆載工程,有條件時宜采用預壓法處理地
基,預壓荷載應大于地面設計荷載。
4.4.10有大面積地面堆載的廠房和庫房結構設計,應符合本規(guī)
范第4.4.6條、第4.4.7條的規(guī)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29·
1地面堆載不宜壓在基礎上。
2地面堆載量應滿足地基承載力、變形和穩(wěn)定性要求,并應
計入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當堆載量超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時,應
進行專項設計。
3地面堆載布置應均衡,并應根據(jù)使用要求、堆載特點、結構
類型和地質條件確定允許堆載范圍和最大堆載量。堆載量應分級
逐步增加,并應配合各分級堆載對建筑地面和基礎變形進行檢測,
當?shù)鼗冃畏€(wěn)定后應再繼續(xù)分級增加堆載。
4落地貯倉結構以及地面散裝物料的擋料墻,宜與廠房基礎
和主體結構脫開,當不能脫開時,應計入落地貯倉結構和擋料墻對
廠房基礎和主體結構的不利影響。
5應計入在使用過程中調整吊車梁和吊車軌道的可能性,應
包括墊高或移動吊車軌道和吊車梁。應增大吊車專用頂面與屋架下弦
間的凈空和吊車邊緣與上柱邊緣間的凈距,具體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
范第7.1.5條的規(guī)定。
4.5地震液化土地基
4.5.1抗震設防區(qū),飽和砂土與飽和粉土(不含黃土)的地基,應
根據(jù)場地抗震設防烈度進行地基液化判別。6度時,可不進行判
別和處理,但對液化沉陷敏感的乙類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進行判
別和處理;7度~9度時,乙類建筑可按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
求進行判別。
4.5.2存人人文庫在液化土層的地基,應根據(jù)廠房的建筑抗震設防類別、
地基液化等級,以及結合工程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地基抗液化措
施,包括液化土的處理措施以及基礎和上部結構的處理措施。當
液化土層、粉土層較平坦均勻時,宜按表4.5.2選用抗液化措施。
設計時尚可計入上部結構重力荷載對液化危害的影響,并應根據(jù)
液化震陷量的估算調整抗液化措施。
·30·
表4.5.2抗液化措施
建筑抗震地基的液化等級
設防類別輕微中等嚴重
全部消除液化沉
部分消除液化沉
陷,或部分消除液化
乙類陷,或對基礎和上部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沉陷且對基礎和上部
結構處理
結構處理
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基礎和上部結構處
基礎和上部結構處或部分消除液化沉陷,
丙類理,或更高要求的措
理,亦可不采取措施且對基礎和上部結構
施
處理
基礎和上部結構處
丁類可不采取措施可不采取措施
理,或其他經濟的措施
4.5.3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措施和部分消除地基專用液化沉陷措施,應
根據(jù)建筑抗震設防類別、地基液化等級和可液化土層的厚度確定,
可采用換土法、加密法、深基礎和樁基礎等處理方法,各項地基處
理措施的技術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
4.5.4為減輕液化對基礎和上部結構影響,可綜合分析后按本規(guī)
范第4.4.5條的規(guī)定采取相應措施。
4.5.5各種設備和設施的基礎應根據(jù)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以及地
基液化等級和可液化土層的厚度,確定地基抗液化措施。主要設備
和主要設施的地基抗液化措施不應低于廠房主體結構的要求。
4.5.6在人人文庫故河道以及鄰近河岸、海岸和邊坡的場地,應計入液化
土體滑動的可能進行抗滑動驗算。有液化側向擴展或流滑可能的
地段內不宜修建永久性廠房。當無法避免時,應進行抗滑動驗算,
應采取相應抗液化、防土體滑動措施和結構抗裂措施。
4.6基礎設計
4.6.1地基基礎設計應堅持因地制宜、保護環(huán)境、就地取材和節(jié)
·31·
約資源的原則,并應綜合分析建筑場地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上
部結構類型、建筑功能、相鄰建筑物基礎情況、施工條件和材料供
應以及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等因素,選擇經濟合理的地基基礎方
案。
4.6.2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的地基基礎可劃分為甲、乙、丙三個設
計等級,設計時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按表4.6.2確定。
表4.6.2地基基礎設計等級
設計等級建筑和地基類型
高度超過60m的廠房
體型復雜,高度相差30m的高低層連成一體的廠房
甲級對原有工程影響較大的新建建筑物
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專用
場地和地基條件復雜的一般廠房和構筑物
乙級甲級和丙級以外的廠房和構筑物
場地和地基條件簡單的單層廠房、荷載分布均勻,
丙級
高度不超過21m的多層廠房
注:基坑和地下建筑物的地基基礎設計等級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
計規(guī)范》GB50007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6.3地基基礎設計所采用的荷載效應組合與相應的抗力極限
值,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和《建
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人人文庫》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6.4建筑物的地基均應滿足承載力計算的有關規(guī)定。
4.6.5廠房的地基基礎變形驗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乙級的廠房,均應進行地基變
形驗算。
2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廠房,當符合表4.6.5的條件
時,可不作變形驗算。
·32·
表4.6.5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的丙級廠房范圍
地基承載力特100≤fak130≤fak160≤fak200≤fak
地基主()
征值fakKPa<130<160<200<300
要受力
各土層坡度
層情況
≤10≤10≤10≤10
(%)
多層框
高度(m)≤15≤18≤18≤21
架結構
吊車額
定起重15~2020~3030~5050~100
單
量(t)
跨
結構單層排廠房跨
≤24≤30≤30≤30
類型架結構度(m)
(柱矩吊車額專用
6m)定起重10~1515~2020~3030~75
多
量(t)
跨
廠房跨
≤24≤30≤30≤30
度(m)
注:1地基主要受力層系指獨立基礎層面下深度1.5b(b為基礎底面寬度),條形
基礎下3b,且厚度均不小于5m的范圍。
2吊車額定起重量的數(shù)值系指最大值。
3側向框排架結構廠房,當排架部分或框架部分不符合本表規(guī)定范圍時,應
作變形驗算設計。
3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廠房存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
進行變形驗算人人文庫:
1)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體型復雜的建筑;
2)基礎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載,可能引起地基產生較大的
不均勻沉降;
3)軟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有較大偏心荷載;
4)相鄰基礎荷載差異較大,地基可能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
降;
·33·
5)地基內有厚度較大或厚度不均勻的填土,且自重固結未
完成時;
6)基礎下有軟弱下臥層;
7)鄰近建筑基礎相互影響,可能發(fā)生傾斜時。
4廠房的基礎變形允許值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
設計規(guī)范》GB50007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5采用樁基礎的廠房應進行樁基礎沉降驗算的范圍以及地
基變形允許值,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GB50007和《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的規(guī)定。
4.6.6下列廠房應進行穩(wěn)定性驗算:
1經常受水平荷載作用的建筑物、擋土墻和有臨空面的埋地
式礦倉;
2建造在斜坡上或邊坡附近以及河道的廠房專用。
4.6.7地下水埋藏較淺,地下建(構)筑物存在上浮可能時,應進
行抗浮驗算。
4.6.8分期建設的工程應分別預估相鄰近分期建筑工程在施工
期間和使用期間的地基變形。
4.6.9當需要在非巖質河岸和邊坡的邊緣,平面上分布成因、巖
性、狀態(tài)明顯不均勻的土層,故河道,疏松的斷層破碎帶,以及半填
半挖地基建造廠房時,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加強地基基礎和上部
結構的整體性和剛度,并應避免采用對不均勻沉降敏感的結構形
式的措施。
4.6.10同人人文庫一結構單元的基礎不宜設置在性質截然不同的地基
上,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樁基。當無法避免時,應加
強基礎的整體性和剛度,必要時,基礎和上部結構應計入地基的不
均勻沉降影響進行計算分析,并應采取相應措施。
4.6.11動力設備基礎應與廠房及操作平臺柱基礎、上部結構以
及混凝土地面脫開。
4.6.12多層框架柱下獨立基礎,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宜在兩
·34·
個主軸方向設置基礎系梁:
1基礎埋置深度較深或各基礎埋置深度差別較大;
2各基礎底面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的壓應力差別較大;
3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存在軟弱黏性土層、嚴重不均勻土
層以及抗震設計時存在液化土層;
4抗震設計一級框架、Ⅳ類場地二級框架柱基礎;
5高度超過24m的多層框架柱基礎。
4.6.13樁基承臺之間應按下列規(guī)定設置基礎系梁:
1單樁承臺,應在兩個主軸方向設置基礎系梁。
2單排樁承臺,應在短邊方向設置基礎系梁??拐鹪O計時,
框架柱下獨立承臺長邊方向也宜設置基礎系梁。
3抗震設計時,框架柱下獨立承臺除符合本條第1款、第2
款的規(guī)定外,尚宜在兩個主軸方向設置基礎系梁專用。
4.6.14抗震設計時,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剪力墻基礎應有良好的
整體性和抗轉動的能力。
4.6.15基礎系梁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基礎系梁頂面標高宜與基礎(承臺)頂面同一標高。
2基礎系梁的截面寬度不宜小于250mm,截面高度可按基
礎中心距離的1/15~1/10確定,且不宜小于400mm。
3基礎系梁的配筋應按計算要求確定,且梁上、下部縱向鋼
筋均不應少于2根,直徑不應小于12mm。位于同一軸線的相鄰
基礎系梁的縱向鋼筋應連通。基礎系梁縱向鋼筋錨入基礎或承臺
的錨固長度應人人文庫按受拉鋼筋的要求確定。
4.6.16單層廠房的下柱柱間支撐和多層廠房的底層柱間支撐處
的柱基礎,宜在兩個基礎之間設置基礎系梁,基礎系梁應按柱間支
撐水平分力(拉力和壓力)乘以增大系數(shù)1.2,并應按拉、壓桿設
計。
4.6.17地基土或地下水對建筑材料或結構構件具有腐蝕性,以
及有腐蝕性介質廠房的地基基礎,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地基和
·35·
基礎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計規(guī)范》
GB50046的有關規(guī)定。
4.6.18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廠房,應在設計文件中要求在施
工和使用期間進行沉降觀測,應注明沉降觀測點的位置和觀測
要求:
1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廠房,以及按規(guī)定應進行地基
變形計算的廠房;
2復雜軟弱地基條件的廠房;
3軟弱地基條件,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的廠房,以及有
地面堆載廠房;
4斜坡或邊坡附近以及故河道上的廠房;
5改建、擴建的廠房;
6建造在處理地基上的廠房;專用
7受鄰近深基坑開挖施工影響或受場地地下水等環(huán)境因素
變化影響的廠房。
4.7基礎埋置深度
4.7.1基礎埋置深度應按下列條件確定:
1廠房的功能和工藝要求,有無地下室、地下設施和設備基
礎;
2基礎形式和構造;
3相鄰建筑物基礎類型和埋置深度;
4作用人人文庫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5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6地基土凍脹和融陷的影響;
7廠區(qū)腐蝕性介質的性質和環(huán)境條件。
4.7.2廠房基礎的埋置深度應結合上部結構布置和工程地質
條件,滿足地基承載力、變形和穩(wěn)定性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
定:
·36·
1在滿足地基穩(wěn)定性、地基承載力和變形條件下宜淺埋。除
巖石地基外,基礎埋置深度不宜小于0.5m。
2基礎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當必須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
時,應采取使地基土在施工時不受擾動的措施。
3當基礎埋置在易風化的巖層上時,應要求施工在基坑開挖
后立即鋪筑墊層。
4有腐蝕性環(huán)境廠房的基礎埋置深度,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
《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計規(guī)范》GB50046的有關規(guī)定。
4.7.3高度超過24m的多層廠房,基礎的埋置深度應符合下列
規(guī)定:
1采用天然地基或復合地基時,基礎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廠房
總高度的1/15;
2采用樁基礎時,樁基承臺埋置深度不宜專用小于廠房總高度的
1/18。
4.7.4在既有建筑物鄰近新建廠房時,新建廠房基礎的設計應計
入對既有建筑物基礎的影響,應包括地基承載力和地基變形等。
新建廠房基礎的埋置深度不宜大于相鄰既有建筑物基礎的埋置深
度,并應復核對既有建筑物基礎的影響。當新建筑物基礎埋置深
度需要大于相鄰既有建筑物基礎的深度時,新舊相鄰基礎間應保
持一定凈距,其凈距應根據(jù)工程地質條件、既有建筑物基礎類型
(形式)和荷載大小確定。
人人文庫4.8天然地基基礎
4.8.1天然地基基礎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
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等的有關規(guī)定;
抗震設計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
的有關規(guī)定。
4.8.2地基承載力驗算,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
計規(guī)范》GB50007的有關規(guī)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7·
1設置橋式吊車的單層廠房,廠房柱基礎底面不宜出現(xiàn)零應
力;工作級別A4及以上的廠房柱基礎,不得出現(xiàn)零應力。當?shù)鼗?/p>
承載力特征值小于200kPa時,對起重量不小于75t的廠房柱基礎
和起重量不小于15t的露天棧橋柱基礎,其土壓力圖形應為梯形,
基底最小應力不應小于最大應力的25%。
2貯倉的支承結構柱基礎,高度不小于24m,且高寬比大于
4的多層廠房柱基礎底面,不宜出現(xiàn)零應力。
3除本條第1、2款規(guī)定外的高度不小于24m的多層廠房,
以及抗震設計時單層廠房和多層廠房,柱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
零應力區(qū)面積不應超過基礎底面面積的15%。
4.8.3抗震設計時,廠房天然地基基礎的抗震承載力驗算應符合
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專用有關規(guī)定。
4.9樁基礎
4.9.1樁基礎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
行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和《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的有關規(guī)定。
4.9.2樁型的選擇應根據(jù)上部結構類型、樁的使用功能、荷載大
小和性質、樁身穿越的土層、樁端持力層、地下水位、施工技術條
件,以及周圍環(huán)境和制樁材料供應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樁型和
成樁工藝選擇可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的
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9.3樁人人文庫基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樁端持力層宜選用中、低壓縮性土層。
2同一結構單元內的樁基,不宜選用壓縮性差異較大的土層
作樁端持力層,不宜采用部分摩擦樁和部分端承樁。
3位于坡地、岸邊的樁基,應與邊坡工程統(tǒng)一規(guī)劃、同步設
計。
4應計入樁基施工對鄰近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線和基坑邊
·38·
坡等產生的不利影響。
5采用擠土樁和部分擠土樁時,應采取消減孔隙水壓力和擠
土效應的技術措施,應減小擠土效應對成樁質量的影響。在深厚
飽和軟土中不宜采用大片密集有擠土效應的樁基。
6先成樁后開挖基坑時,應安排好基坑挖土順序和控制分層
開挖的深度,并應計入基坑土體側移和坑底土回彈隆起對樁身受
力及樁承載力的影響。
7承臺及地下室周圍的回填土應滿足填土密實度要求。
8特殊地基條件樁基礎的設計尚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
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等的有關規(guī)定。
4.9.4抗震設計時,樁基的設計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液化土地基的樁、樁端應進入液化土層以下穩(wěn)定土層。
2承臺和地下室側墻周圍應采用灰土、級專用配砂石、壓實性較
好的素土回填,并應分層夯實,也可采用素混凝土回填;處于液化
土中的樁基承臺周圍宜用密實干土填筑夯實,用砂土或粉土時,應
使土層的標準貫入錘擊數(shù)不小于液化判別標準貫入錘擊數(shù)臨界
值。
3當承臺周圍為可液化土或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小于40kPa
或不排水抗剪強度小于15kPa的軟土,且樁基水平承載力不滿足
計算要求時,可將承臺外每側1/2承臺邊長范圍內的土進行加固。
4在有液化側向擴展的地段,應驗算樁基在土流動時的側向
作用力的作用。
4.9.5樁人人文庫基礎應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條件,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承載力和
穩(wěn)定驗算:
1所有樁基礎應進行樁基礎承載力、樁身承載力和承臺承載
力計算;
2對于樁身穿越可液化土或不排水抗剪強度小于10kPa的
軟弱土層的基樁,應進行樁身壓屈驗算;
3當樁端平面以下存在軟弱下臥層時,應進行軟弱下臥層承
·39·
載力驗算;
4位于坡地、岸邊的樁基應進行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
5對于抗浮、抗拔樁基,應進行基樁和群樁的抗拔承載力計算;
6對于處于腐蝕環(huán)境的樁基礎,應根據(jù)環(huán)境類別和相應的裂
縫控制等級,對基樁和承臺進行裂縫控制驗算;
7對于混凝土預制樁應按吊裝、運輸和錘擊作用進行樁身承
載力和抗裂驗算,對于鋼管樁應進行局部壓屈驗算。
4.9.6下列建筑樁基應進行沉降計算:
1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建筑樁基;
2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的體型復雜、荷載分布不均勻或
樁端平面以下存在軟弱土層的建筑樁基;
3摩擦型樁基。
4.9.7對受水平荷載較大,或對水平位移有嚴專用格限制的建筑樁
基,應根據(jù)使用要求對樁頂變位的限制,計算水平位移并對樁基的
水平承載力進行驗算。當水平推力較大時,可設置斜樁。
4.9.8抗震設計時,樁基礎的抗震承載力驗算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
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
4.9.9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樁基,當樁周土層的沉降大于樁基的
沉降時,應計入樁側負摩阻力進行樁基承載力計算和變形驗算:
1樁身穿越較厚的松散填土,濕陷性黃土或欠固結土層;
2地面大面積堆載、填土,鄰近樁基的地面有局部較大長期
荷載;
3由于人人文庫降低地下水位,使樁周土有效應力增大并引起樁周土
層產生沉降。
4.9.10對有可能出現(xiàn)負摩阻力的樁基,宜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
采取減少或避免產生樁側負摩阻力的措施,具體措施應符合現(xiàn)行
行業(yè)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的有關規(guī)定。
·40·
5荷載和作用
5.1一般規(guī)定
5.1.1有色金屬工業(yè)廠房結構設計中涉及的作用,應包括荷載、
間接作用以及地震作用。
5.1.2廠房結構設計采用的主要荷載和作用,應包括樓地面活荷
載、屋面積灰荷載、橋式吊車荷載或其他可移動設備荷載、樓(地)
面堆料荷載、貯倉物料荷載、檢修荷載、地震作用以及其他特殊荷
載(作用)等,應在施工圖中說明。專用
5.2荷載
5.2.1作用在結構上的荷載可分為下列類型:
1永久荷載,結構和建筑構件自重,支承在結構上的各種固
定裝置(設備、爐體、槽罐、貯倉、管道和支架等)的自重和恒定物
料、介質重量,土壓力、液體壓力和預應力等;
2可變荷載,樓面(平臺)活荷載(操作荷載、安裝和檢修荷
載)、屋面活荷載和積灰荷載、設備和管道試驗荷載、可移動設備荷
載、動力設備工作荷載(動荷載)、吊車荷載、樓(地)面堆料荷載、風
荷載、雪荷載、積灰荷載、施工荷載和溫度作用等;
3偶人人文庫然荷載(特殊荷載),爆炸力、撞擊力、事故荷載以及提升
設備的鋼繩破斷力等。
5.2.2廠房設計采用的各項荷載中,與生產和生產設備相關的荷
載和作用應由相關專業(yè)負責提供和核定,但不應小于現(xiàn)行國家標
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中規(guī)定的荷載值。
5.2.3樓(地)面活荷載應按實際情況確定,可按等效均布荷載取
值。廠房樓(地)面活荷載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有色金屬工程結構
·41·
荷載規(guī)范》GB50959的規(guī)定采用。
5.2.4有動力設備的廠房,應分析動力作用對結構的不利影響進
行結構動力計算,在有充分依據(jù)時可采用動力系數(shù)法計算。動力
系數(shù)法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有色金屬工程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959
的規(guī)定采用。
5.2.5有特殊要求的廠房,其特殊荷載和作用的計算和取值應符
合國家有關廠房設計標準的規(guī)定。
5.3地震作用
5.3.1各抗震設防類別廠房的地震作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乙類和丙類廠房應按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
用;
2丁類廠房宜按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專用其地震作用。
5.3.2各類廠房的地震作用分析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至少在結構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計算水平地震作用。
2有斜交抗側力構件的結構,當相交角度大于15°時,應分
別計算各抗側力構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質量與剛度明顯不均勻、不對稱的結構,應計入雙向水平
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
48度和9度時,下列情況的構件應計算豎向地震作用:
1)大跨度屋架,大跨度屋蓋桁架(梁);
2)支承大跨度屋架、大跨度屋蓋桁架(梁)的托架(梁)以及
大人人文庫跨度托架(梁);
3)長懸臂結構;
4)平板形網(wǎng)架屋蓋結構;
5)支承較大設備荷重的屋面鋼梁。
59度時高度不小于24m的多層廠房,應計算豎向地震作用。
5.3.3計算地震作用時,重力荷載代表值應取結構和構件、固定
設備及其配件自重標準值,以及各可變荷載組合值之和。各可變
·42·
荷載的組合值系數(shù)應按表5.3.3采用。
表5.3.3可變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
可變荷載種類組合值系數(shù)
雪荷載0.5
屋面積灰荷載0.5
屋面活荷載不計入
按實際情況計算的樓面活荷載1.0
按等效均布荷載計算的樓面活荷載0.75
貯倉和槽罐內貯料重,各種機器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加入的物料重量1.0
吊車自重1.0
橋式吊車硬鉤吊車0.3
橋式吊車懸吊物重力
軟鉤吊車不計入
注:1硬鉤吊車的吊重較大時,組合值系數(shù)應按實際情況采用。
2貯倉和槽罐內貯料重以及各種機器設備在生產過專用程中加入的物料重量計
算時,充盈系數(shù)可?。埃浮埃梗瑔蝹}、單槽罐和單機器設備時取大值。
5.3.4根據(jù)本規(guī)范第5.3.2條第4款規(guī)定應進行豎向地震作用
計算的構件,其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宜取其重力荷載代表值與豎
向地震作用系數(shù)的乘積,豎向地震作用系數(shù)按表5.3.4采用。
表5.3.4豎向地震作用系數(shù)
場地類別
結構類型烈度
ⅠⅡⅢ、Ⅳ
平板型網(wǎng)架、鋼桁架(屋架)、0.080.10
8(0.10)
鋼托架(梁)、支承較大設備荷(0.12)(0.15)
重的屋面鋼梁90.150.150.20
0.100.130.13
鋼筋混凝人人文庫土屋架、鋼筋混凝8
(0.15)(0.19)(0.19)
土托架(梁)
90.200.250.25
80.10(0.15)
長懸臂結構
90.20
注:括號內數(shù)值用于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30g的地區(qū)。
5.3.5地震作用計算時,結構的阻尼比應按下列規(guī)定取值:
1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的阻尼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43·
1)單層廠房、多層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和框排架結
構可采用0.05;
2)鋼支撐-框架結構不應大于0.045,也可按混凝土框架部
分和鋼支撐部分在結構總變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為等
效阻尼比。
2鋼結構廠房的阻尼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單層廠房可根據(jù)屋蓋和圍護墻的類型,取0.045~0.05;
2)多層鋼結構,多遇地震作用下計算時可?。埃埃场埃埃矗?/p>
罕遇地震作用下計算時可?。埃埃?。
5.4作用效應組合
5.4.1工程結構設計應按設計狀況分類,應根據(jù)使用過程中可能
在結構上同時出現(xiàn)的荷載和作用,按承載能力極專用限狀態(tài)、正常使用
極限狀態(tài)分別進行荷載和作用效應組合,并應取各自最不利的效
應組合設計值進行設計。
5.4.2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持久設計狀況或短暫設計狀況,應采用基本組合;
2偶然設計狀況,應采用偶然組合;
3地震設計狀況,應采用地震組合。
5.4.3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可采用下列作用組合:
1不可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宜采用標準組合;
2可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宜采用頻遇組合;
3長人人文庫期效應是決定性因素的正常使用限狀態(tài)設計,宜采用準
永久組合。
5.4.4荷載組合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GB50009和《有色金屬工程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959的規(guī)定進行
計算。
5.4.5地震組合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
·44·
6結構計算分析
6.1一般規(guī)定
6.1.1廠房結構的荷載和地震作用應按本規(guī)范第5章的規(guī)定進
行計算。
6.1.2廠房結構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荷載、間接作用和地震作用
效應分析計算。結構和構件在施工期和使用過程中有多種受力狀
況時,應分別進行結構計算,并應確定其最不利的作用效應組合。
6.1.3結構分析模型應根據(jù)結構的實際情況確定,并應符合下列
規(guī)定:專用
1所采用的分析模型應能比較準確地反映結構整體和結構
構件的實際工作狀況。結構分析所采用的近似假定和簡化處理應
有可靠依據(jù),計算結果的精度應符合工程設計的要求。
2結構分析采用的參數(shù)、邊界條件、結構材料性能指標應符
合結構或構件的實際工作狀況。
3結構構件和連接節(jié)點的計算及構造,應與結構計算模型和
結構整體分析相一致。
6.1.4體型復雜和結構布置復雜的多層廠房結構,應采用不少于
兩個力學模型的空間結構分析軟件進行結構整體計算分析。
6.1.5抗人人文庫震設計時,廠房結構的地震作用應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
采用下列計算方法:
1單層廠房以及高度不超過40m、以剪切變形為主,且質量
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的多層廠房結構,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2除本條第1款外的其他廠房結構,宜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
法。樓層布置有重型設備或貯倉、槽罐的多層廠房結構,應采用振
型分解反應譜法。
·45·
3符合下列情況的廠房結構,7度和8度時,宜采用彈性時
程分析法進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補充計算;9度時,應采用彈性時
程分析法進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補充計算:
1)樓層在高位設置有重型設備、貯倉和槽罐的多層廠房結
構;
2)特別不規(guī)則,高度在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規(guī)定需要采用時程分析法進行多遇地震作用
下補充計算的建筑高度范圍的各類廠房。
4計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結構薄弱層(部位)彈塑性變形驗算
時,可采用簡化的彈塑性分析法或彈塑性時程分析法。
6.1.6當結構及構件在溫度變化以及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等間接
作用下,在結構中產生的作用效應可能危及結構的安全或正常使
用時,應進行間接作用效應的分析,并應采取相專用應的構造措施和施
工措施。
6.1.7結構中受力復雜的部位和結構構件,應根據(jù)其實際工作狀
況進行更詳細的分析計算,并應采取相應的加強措施。
6.1.8在腐蝕環(huán)境下,超靜定結構構件的內力不應采用塑性內力
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6.1.9利用計算機進行結構分析計算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所采用的計算軟件應經考核和驗證。需做特殊處理時,應
說明特殊處理的內容和依據(jù)。
2所有計算結果應進行校核和判斷,確定其合理、有效后方
可用于工程人人文庫設計。
6.2單層廠房結構計算
6.2.1單層廠房結構分析計算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6.1節(jié)和第7章
的有關規(guī)定。
6.2.2廠房結構的靜力計算分析應根據(jù)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以
及荷載和各種作用的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空間結構模型或平面
·46·
結構模型。
6.2.3抗震設計時,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的廠房,除本規(guī)范有具
體規(guī)定外,可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
6.2.4廠房結構按平面結構模型進行結構分析計算時,計算單元
劃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各列柱距相等的廠房,應取一個柱距作為計算單元。
2縱向柱列有抽柱的廠房,計算單元應按下列規(guī)定劃分:
1)每列柱應至少有一根柱劃入計算單元,宜以最大柱距劃
分計算單元。計算單元的劃分應計入結構空間影響,計
算單元的寬度不宜超過24m。
2)各計算單元的主排架(剛架)的各柱應與屋架(屋面梁)直
接相連。
3)計算有抽柱的排架(剛架)時,計算單元專用內同列柱的剪力
應按各柱剛度的大小分配。
6.2.5當廠房剛性內隔墻與廠房柱連接時,抗震設計應計入剛性
內隔墻的附加地震作用影響。
6.2.6當廠房設有局部平臺且平臺梁與廠房柱相連接時,應采用
與廠房實際受力相符合的計算簡圖,平臺結構應作為廠房結構的
組成部分進行結構整體內力計算。
6.2.7廠房單元內設置多道柱間支撐時,縱向水平荷載和作用
應平均分配于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擁有健康心理 快樂工作生活2024年第三季度講義
- 2025年河南貨運從業(yè)資格證的考題
- 2025年貴陽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試題帶答案的題目
- 2025年阿里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庫答案
- 蛋白質的結構自由度
- 膽囊切除術后護理要點
- 2025年畢節(jié)貨運從業(yè)資格考試題目
- 半導體芯片年報業(yè)績扭虧為盈的股票
- 輕松學漢語第六課我的家人
- 核電項目建設合同范本
- 2024年化學檢驗員(中級)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試題庫-上(單選題)
- 體育賽事組織策劃及執(zhí)行方案手冊
- 十八項醫(yī)療核心制度培訓新版-課件
- 小學生火星天問一號祝融車分享
- 全過程造價咨詢項目保密及廉政執(zhí)業(yè)措施
- 賭博婚內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 馬工程《文學理論》
- 江蘇南京市、鹽城市2025屆高考物理二模試卷含解析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第十一講 中華一家與中華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教案
- 中國漢服市場需求前景調研及未來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2024-2030版)
- 2024 年煤礦防突考試題庫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