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牙槽風的診療_第1頁
中西醫(yī):牙槽風的診療_第2頁
中西醫(yī):牙槽風的診療_第3頁
中西醫(yī):牙槽風的診療_第4頁
中西醫(yī):牙槽風的診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西醫(yī):牙槽風的診療牙槽風,亦名齒槽風、骨槽風、穿腮毒,多因痰火邪毒熾盛,積熱上攻,穿損牙槽所致,是以牙槽骨痛,久則潰腐不愈,或穿腮,有腐骨排出為主要表現(xiàn)的牙槽骨癰疽類疾病。相當于西醫(yī)頜骨骨髓炎。[歷史沿革]元代朱丹溪《丹溪手鏡》卷中載有治牙槽風方法:“治骨槽風,皂角,不蛀者去子,入杏仁在于位上。右燒存性,每兩入青鹽一錢,揩用?!泵鳌り悓嵐Α锻饪普凇肪硭恼f:“骨槽風初起生于耳前,連及腮項,痛隱筋骨;久則漸漸漫腫,寒熱如瘧,牙關緊閉,不能進食?!碧崾玖瞬∥患捌渑R床癥狀。歷代醫(yī)家根據(jù)本病的病位病因和臨床特征之不同,給本病命名則各異。如明·王肯堂《證治準繩·瘍醫(yī)》卷三按照牙槽風之臨床特征,稱本病為“穿腮毒”。其謂:“或問牙齦腫痛,寒熱大作,腐爛不已,作疳治之無益何如?曰此骨槽風也,一名穿腮毒?!鼻濉て罾ぁ锻饪拼蟪伞肪砣袆t以病位稱之為“牙叉發(fā)?!敝赋觯骸肮遣埏L生牙叉接骨之處,一名牙叉發(fā)”。還有稱本病為“穿腮發(fā)”。吳謙《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三說:“骨槽風……此證一名牙又發(fā),一名穿腮發(fā)?!鞭k是以病位稱之。鄭梅澗《重樓玉鑰》卷上說:“牙癰風……此癥由陽明胃熱毒所致……初起往往有誤認牙痛癥。過服寒涼清火之劑,以致堅腫色淡,自破流黃水,日久爛至牙根及延爛咽喉,名曰骨槽風,又名附骨,一名穿珠?!编嵤细鶕?jù)本病的起因,將其命名為“附骨”、“穿珠”??梢姳静e名頗多。以往教材均稱本病為骨槽風,國家標準《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將本病定名為齒(牙)槽風。歷代對本病病因病理的描述不外兩個方面;一是風火邪毒侵襲。如清·吳謙《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三說:“骨槽風火三焦胃,耳前腮頰隱隱疼,腐潰筋骨仍硬痛,牙關拘急夾邪風”。二是內因情志所傷。如明·王肯堂《證治準繩,瘍醫(yī)》卷三說:“骨槽風……由憂愁、思慮、驚恐、悲傷所致?!庇嘘P這方面的論述還見于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等古典醫(yī)籍中。至于本病的治療,歷代醫(yī)家注重內服與外用相結合的方法。如《證治準繩·瘍醫(yī)》卷三說:“骨槽風……先用鵝羽探吐風痰,服黃連解毒湯,活命飲,加元參、桔梗、柴胡、黃芩?!庇秩缜濉び瘸恕队仁虾砜浦畏ā氛f:“治牙槽風,用口疳藥加牛黃,倍珍珠、孩茶頻吹……若成牙漏、齒縫出白膿,極難調治。須戒酒色,禁食一切毒物。內服滋陰降火之劑,外用前藥頻吹,耐心治之,可漸瘥?!笨傊?,歷代醫(yī)家關于本病病名的論述較多,對其病因、癥狀和治療敘述也十分詳盡。為當代診斷治療本病提供了重要依據(jù)?!静∫虿±怼勘静〔∫蛴兴膫€方面:1.平素護齒不當,牙體被齲蝕,風火邪毒乘虛而入,深入筋骨,腐蝕骨槽。2.牙癰或牙齩癰患者失治或誤治,邪毒向深處侵襲骨槽而致。3.頜骨外傷或顏面損傷,邪毒直犯骨槽。4.素體虛弱,久病不愈,或七情所傷,臟腑虧損,氣血不足,骨槽失養(yǎng),抗病力差,邪毒乘虛侵襲,或余邪未清,搏結于骨槽,致肌敗骨腐,潰口難愈,形成瘺管?!九R床表現(xiàn)及辨證論治】本病臨床表現(xiàn)分為急性期、慢性期,但與辨證施治中證型所述基本一致,故合并敘述。一、風火燔灼齒槽證(急性期)[主證]病變相應的部位隱隱作痛,繼則逐漸漫腫堅硬,灼熱劇痛,穿潰流膿,口唇麻木。全身可見憎寒壯熱;頭痛,口臭,舌質紅,苔黃厚,脈弦數(shù)。[證候分析]邪毒侵襲骨槽,故初起不甚紅腫,但覺隱痛;邪毒不斷腐蝕,所以繼則漫腫堅硬,出現(xiàn)灼熱疼痛;邪聚骨槽,久則肌敗成膿,膿穿腮頰,形成瘺管,并見下唇麻木。憎寒壯熱,頭痛,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均乃熱毒熾盛,邪正相爭之征。[治法]祛風散火,清熱解毒。[方藥]清陽散火湯。方中荊芥、防風、白芷疏散風邪;牛子、白蒺藜、升麻祛風散熱;黃芩、石膏、連翹清熱解毒;當歸活血和血;甘草調和諸藥。若局部結硬腫脹甚者,加僵蠶搜風散結;熱盛者用黃連解毒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二、正虛邪戀齒槽證(慢性期)[主證]病變相應的部位有潰口,且日久不愈,流膿清稀,有死骨形成,并從潰口排出。全身見低熱,頭昏目眩,精神困倦,食少,舌淡苦白,脈虛細。[證侯分析]久病氣血耗傷,正不勝邪,則潰口日久不愈;毒結于陰,陰損及陽,陽氣虧虛,則流膿清稀;骨槽被邪毒侵襲日久,骨失濡養(yǎng),則形成死骨,從潰口排出。頭昏目眩,精神困倦,舌淡苔白,脈虛細均為氣血不足之象。[治法]補益氣血,托毒排膿。[方藥]中和湯。方中人參、黃芪、白術、大棗補氣健脾,培元扶正;白芷、桔梗排膿;川芎、當歸和血活血;肉桂、生姜溫陽散寒;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若脈見沉細,形寒肢冷,面色白,神疲倦怠者,用陽和湯,以溫補和陽,散寒通滯?!酒渌委煛恳弧⒓毙云?.患處腫痛,外敷清涼膏。每日2次。2.成膿者,須切開排膿,并置引流條使其通暢。3.因牙病引起者,應及時拔除病患牙。二、慢性期1.陽和解凝膏外敷,以解毒散結,托毒排膿,祛除腐骨,溫通止痛。每日2次。2.切開瘺管,刮除腐肉,取出死骨。3.對無法保留的牙齒,應予拔除,以促其引流通暢?!绢A防調理】1.保持口腔清潔衛(wèi)生,及早徹底地治療能引起本病的各種口齒疾病。2.少食煎炒熱毒之物。3.防止顏面及骨槽外傷,以免染毒引起本病。4.既患本病,要及早徹底醫(yī)治,免使病情趨于嚴重?!咀詫W指導】1.本病的病因病理大致為兩方面:一是顏面或頜骨外傷、牙癰與牙齩癰失治、齲齒,風火邪毒乘機侵襲骨槽;二是素體虛弱,或七情所傷,或氣血不足,骨槽失養(yǎng),邪毒滯留,腐蝕骨質。2.本病的辨證,應抓住齒槽風病程發(fā)展的兩個階段及其每一階段的癥狀特征。發(fā)病初期為風火邪毒入侵之時,患處開始隱隱作痛,繼則漫腫堅硬,劇痛,或穿潰流膿。全身有憎寒壯熱等一系列熱毒熾盛,邪正相爭之急性期癥狀特點。如誤治、失治,或日久不愈,病情則轉至正虛邪戀階段,即急性期轉為慢性期,此時病變相應的部位見有瘺口,且日久不愈,流膿清稀,腐骨形成,并從瘺口排出。全身有低熱,頭昏目眩,精神困倦等一系列氣血損耗,陽氣虧虛,正不勝邪,邪毒留戀的癥狀表現(xiàn)。3.在治療方面,急性期風火燔灼齒槽證,治宜散火清熱解毒之劑,以促使邪毒消散,用清陽散火湯加減,爭取有效地控制風火邪毒向縱深發(fā)展,使病變局限。慢性期正虛邪戀齒槽證,治宜補益氣血,托毒外出,用中和湯加減?!緟⒖假Y料】1.本病病原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鏈球菌和其他化膿性細菌。感染途徑有:牙源性感染、損傷性感染及血行性感染。急性頜骨骨髓炎以抗感染、支持對癥治療及建立引流為主;慢性頜骨骨髓炎以手術清除死骨為主,輔以抗生素治療。(摘自《中西醫(yī)結合口腔科學》P104)2.清·許克昌等《外科證治全書》卷二:“骨槽風,牙骨及腮內疼痛,不腫不紅,痛連臉骨者是也。加味二陳湯入陽和丸主之,甚者用陽和湯數(shù)劑即愈。此證初起,往往有誤為牙痛,而用涼藥者,致牙齦蝕爛,透骨穿腮,延及咽喉則不救。宜急用陽和湯、犀黃丸,每日早晚輪服,外用南星散搽之。如有多骨,以推車散吹入,隔一夜其骨不痛自出。”清·許漣校訂《咽喉脈證通論·骨槽第八》:“此癥因憂思郁慮,邪毒交乘,結聚于太陽經(jīng)絡?;騽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