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_第1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_第2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_第3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_第4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一、單頂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其中,1-12小題,每題2分;13-16小題,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共16題;共40分)1.蛋白質是細胞內重要的大分子物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不同細胞的細胞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相同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C組成蛋白質的各種氨基酸之間都只通過肽鍵連接D.高溫等條件可使蛋白質特定的高級空間結構被破壞2.磷酸肌酸(C~P)是種存在于肌肉和其他興奮組織(如腦和神經)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細胞在急需供能時,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團轉移到ADP分子上.余下部分為肌酸(C),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維持細胞中ATP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TP中的能量可來自光能和化學能,也可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B.磷酸肌酸可作為能量的存儲形式但不能直接為肌肉細胞供能C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中磷酸肌酸與肌酸含量的比值會有所升高D.細胞中的磷酸肌酸對于維持ATP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具有重要作用3.下列關于細胞呼吸原理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導致爛根B.儲糧的倉庫需要通過降低溫度和氧氣含量等來延長保質期C.制作面包時,酵母菌進行細胞呼吸產生的CO2引起面包松軟D.提倡慢跑可避免細胞因供氧不足進行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4.葉綠體是細胞的“養(yǎng)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借助高倍顯微鏡可觀察菠菜葉表皮組胞中葉綠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B.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用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C.葉綠體外膜、內膜及類囊體薄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雙分子層D.葉綠體中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用紙層析法分離5.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能夠用特定分子與染色體上的某一個基因結合,這個分子又能被帶有熒光標記的物質識別,從而在染色體上顯示某種特定顏色的熒光點。現對正常分裂細胞的某一基因進行定位,發(fā)現一條染色體上有某種特定顏色的兩個熒光點(不考慮變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這兩個熒光點表示的基因為等位基因B.該細胞的同源染色體可能正在發(fā)生聯會C該細胞的染色體數可能是體細胞的兩倍D.該分裂細胞可能處于減數分裂II后期6.CMTI腓骨肌萎縮癥由等位基因A/a控制.魚鱗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圖1表示某家族遺傳系譜圖。圖2表示乙家庭中的部分成員魚鱗病基因電泳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據圖判斷魚鱗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圖1中II4的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C.基因B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形成等位基因bD.II6和II7再生一個患病孩子的概率為7/167.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材料進行實驗,首先用含有15NH4Cl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大腸桿菌,讓其繁殖若干代后轉移至14NH4Cl的培養(yǎng)液中,在不同時刻收集大腸桿菌并提取DNA進行離心,該實驗的結果為"DNA以半保方式進行復制”提供了證據,下列敘述銷誤的是A大腸桿菌具有容易培養(yǎng)、繁殖速率快等優(yōu)點B.在14NH4Cl培養(yǎng)液中進行培養(yǎng)時不含15N的DNA不被復制C.設定收集大腸桿菌時刻的的主要依據是大腸桿菌的繁殖速率D收集到的DNA分子中含15N的占比隨時間推移會逐漸降低8.脊椎動物的一些基因活性與其周圍特定胞嘧啶的甲基化有關。甲基化使基因失活。相應的非甲基化能活化基因的表達。下列推測正確的是A.心肌細胞和胰島A細胞的呼吸酶基因均處于甲基化狀態(tài)B.胞嘧啶的甲基化可能會阻礙RNA聚合酶與起始密碼子結合C.由于甲基化修飾不會改變基因中的堿基序列,因此與細胞癌變無關D.胰島A細胞的呼吸酶基因和胰高血糖素基因均處于非甲基化狀態(tài)9.研究人員發(fā)現,刺激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豎立,同時心臟話動加速;如果將自尾巴回流的靜脈結扎,再刺激該交感神經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豎立,而心臟活動不加速。下列對該實驗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A.腦神經和脊神經中都有支配內臟和腺體的傳出神經B.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的化學物質可由靜脈回流至心臟C.實驗貓尾巴上的毛豎立,同時心臟活動加速,副交感神經活動減弱D.副交感神經是傳入神經,與交感神經的作用往往相反10.下列關于體液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A.能刺激B細胞活化的兩個信號來自病原體和輔助性T細胞B.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可以促進B細胞的增殖分化C.記憶B細胞再次接觸同種抗原刺激能迅速分泌大量的抗體D.抗體與病原體的結合可以抑制病原體的增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11.大規(guī)模飼養(yǎng)草食性動物的養(yǎng)殖場會產生大量類便,若直接排放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可用以糞便為食的蜣螂進行處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草食性動物屬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次級消費者,處于第二營養(yǎng)級B.蜣螂的活動促進了物質的循環(huán)利用,有利于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C.牧草的綠色吸引草食動物和糞便氣味吸引蜣螂都屬化學信息傳遞D.草食性動物同化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能通過其糞便被蜣螂攝入體內12.檢驗某水體中大腸桿菌數目是否符合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常用濾膜法測定,其操作流程如圖所示。EMB培養(yǎng)基上形成的不同菌落中,大腸桿菌菌落呈深紫色。下列對該實驗操作的分析,正確的是A.測定前,濾杯、濾膜、濾瓶、鑷子和水樣均需要進行滅菌處理B.若培養(yǎng)后的平板沒有長出菌落,則可能是濾膜孔徑過小所致C.將過濾完的濾膜貼在EMB培養(yǎng)基上,此過程屬于接種操作D.EMB培養(yǎng)基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只有大腸桿菌能夠正常生長13.科學家激活小鼠皮膚細胞中三種在神經前體細胞大量表達的轉錄因子(調控基因轉錄的蛋白質),將小鼠皮膚細胞直接轉化為能發(fā)育成大腦神經細胞的前體細胞,且該細胞能在實驗室大量培養(yǎng),該方法為受損神經細胞的再生提供了一條嶄新途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皮膚細胞與神經細胞形態(tài)不同是由于兩者的蛋自質完全不同B.正常狀態(tài)下,皮膚細胞能大量表達這三種轉錄因子C由皮膚細胞轉化為神經前體細胞是基因突變導致的神經前體用胞是一種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細胞14.如圖為某細菌mRNA與對應的翻譯產物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mRNA分子上的密碼子不一定有轉運RNA上的反密碼子配對B.在該mRNA合成的過程中,核糖體就可以與之結合并開始翻譯過程C.一個mRNA有多個起始密碼,所以一個mRNA可翻譯成多種蛋白質D.mRNA上的AUG是翻譯的起始密碼,它是由基因中的啟動子轉錄形成15.柑橘的果皮色澤同時受多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B、C……)為紅色,每對等位基因都不含顯性基因時(即aa、bb、cc……)為黃色,否則為橙色,現有果皮顏色分別為紅、黃色、橙色的三株柑橘進行如下實驗,實驗甲:紅色×黃色→紅色:橙色:黃色=1:6:1實驗乙:紅色×橙色→紅色:橙色:黃色=3:12:1據此分析正確的是A.柑橘果皮的色澤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B.實驗甲中親子代紅色個體的基因型不同C.實驗乙橙色親本有2種可能的基因型D.實驗乙的子代橙色個體具有9種基因型16.新冠病毒是種高傳染性有效死性的病毒,其遺傳物質為單股的RNA.用RNAC+)表示。病毒顆粒感染宿主細胞后,立即表達合成出一種特異的RNA聚合酶,該酶可催化自身RNA的復制(如圖)。據圖和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RNA(+)復制之后才能指導合成RNA聚合酶B.RNA(+)和RNA(一)攜帶的遺傳信息相同C.RNA(+)可作為翻譯的模板指導合成宿主細胞的蛋白質D.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與RNA(+)鏈中特定的堿基序列有關二、非選擇題(5題,共60分)17.(10分)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是人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機體內各個器官、系統(tǒng)在該調節(jié)機制下保持協(xié)調一致。回答下列問題:(1)垂體分泌的TSH能調控甲狀腺的分泌活動,而對其他腺體沒有調控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研究發(fā)現,若人體血液中鈉含量長時間低于正常值,會引起腦細胞水腫,產生惡心、嘔吐、乏力、頭痛、嗜睡、反應遲鈍等神經系統(tǒng)抑制性癥狀。血鈉過低引起腦細胞水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饑餓狀態(tài)下,流出肝臟的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比流入肝臟的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4)研究發(fā)現,精神緊張、過度悲傷等條件下機體的抵抗力降低,容易誘發(fā)很多疾病,愉快的情緒能使免疫功能增強。結合所學知識可以推測:免疫細胞發(fā)揮作用一方面需受到抗原的刺激;另一方面還受_________三種信號分子的調節(jié)。18.(16分)為研究噴施外源化學制劑對水稻耐熱性的影響,某同學連續(xù)3天每日17:00對不同盆栽水稻分別噴施等量的22.04mmol/LKH2PO4溶液(T1)、20.00mmol/LCaCl2溶液(T2)和2.50mmol/LNa2SiO3·9H2О溶液(T3),并置于人工氣候箱進行連續(xù)5天高溫培養(yǎng),測定水稻劍葉的相關生理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測定時間處理光飽和點(μmol·m-2·s-1)暗呼吸速率(μmol·m-2·s-1)最大凈光合速率(μmol·m-2·s-1)高溫處理5天T114501.4823.10T215301.6719.53T310302.1510.29CK(對照組)10102.048.06回答下列問題:(1)與實驗組相比,CK組水稻的處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測定水稻的暗呼吸速率和凈光合速率時,應分別測定水稻______________CO2的速率和______________CO2的速率。(2)實驗結果表明,能顯著增強水稻劍葉在高溫脅迫下利用光能的處理是______________。若每組實驗呼吸速率保持相同,與對照組相比,最多可使水稻劍葉總光合速率增加______________μmolCO2·m-2·s-1,這可能與__________元素增強水稻的光反應強度有關,該元素增強光反應強度的原因是________。A.合成磷脂,使類囊體薄膜的面積增大B.合成ADP和Pi,為合成ATP提供充足的底物C.合成與光合作用相關的酶,催化H2O的光解D.合成葉綠素,使葉綠素吸收更多光能(3)研究表明:鉀能促進糖分的轉化和運輸,使光合產物迅速運輸到種子等器官,從而提高光合速率。為驗證這一結論,該同學測得T1組劍葉的糖含量高于CK組,該同學的實驗結果是否支持這一結論,并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0分)芥藍是兩性花??蒲腥藛T選擇紫薹、白花、無蠟質芥藍(P1)與綠墓、黃花、有蠟質芥藍(P2)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F1,F1全為紫薹、白花、有蠟質,F1自交得到F2,F2相關統(tǒng)計結果如表所示。請回答:F2表現型薹色花色葉片蠟質紫薹綠薹白花黃花有蠟質無蠟質株數182671876218564(1)分析表格數據,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進一步驗證上述結論,以F1為母本,分別與P1、P2雜交。①若上述結論成立,寫出表中預期結果。F1×P1性狀薹色花色葉片蠟質子代表現型及比例__________②F1與P2雜交,子代葉片表現為217株有蠟質,10株無蠟質。從實驗操作的角度分析,出現該結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發(fā)現紫薹、無蠟質芥藍的維生素C、蛋白質、花青素和胡蘿卜素含量高,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為進一步弄清楚薹色與葉片蠟質這兩對相對性狀之間的遺傳關系,以利于培育該優(yōu)良品種,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還需統(tǒng)計的數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分)退耕還林是保護耕地的一項主要措施,退耕還林還可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多樣性增大,進而恢復或演化出具有更強生態(tài)功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回答下列問題:(1)退耕還林的群落演替類型是______________。該措施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____(類型)。(2)農田草地植被的高度、密度、覆蓋度與蜘蛛的多度有明顯的相關性,蜘蛛通常作為研究生境調整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影響的生物指示物種。現將某地劃分為a和b兩處相同的退耕還林帶,研究人員對林帶地面蜘蛛種群密度與種群多樣性開展調查研究,連續(xù)記錄了2019~2020年林帶a和林帶b地面蜘蛛種群的動態(tài)變化,得到如圖的結果:①地面埋塑料杯制成陷阱,用于地面蜘蛛采集。調查地面蜘蛛種群密度的方法類似于_____________法。統(tǒng)計蜘蛛物種的多樣性,應采用_____________法。②蜘蛛種群的數量變化具有周期性。退耕還林的過程中,蜘蛛種群發(fā)生的變化為__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③由圖可知,演替較快的林帶可能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21.(12分)菠蘿果肉中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B和C。菠蘿果酒味佳,且具有清熱解渴﹑消暑提神、化食止瀉的功效,深受人們的喜愛。工業(yè)上生產菠蘿酒的步驟大致如下:原料選擇→榨汁→調節(jié)糖度和酸度→發(fā)酵→調酒度→裝瓶回答下列問題:(1)榨汁前需先將原料果用90℃熱水浸泡5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發(fā)酵釀制前加入一定量的白砂糖調節(jié)糖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菠蘿酒制作的原理:_____________(用反應式表示)。(3)在菠蘿酒的制作過程中,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其結果如圖所示:①請為以上研究擬一個課題:_____________。②制作菠蘿酒的最佳初始糖度和酵母菌接種量分別是_____________。③酵母菌接種量在1.1%~~1.4%時,酒精度呈下降趨勢,感觀評分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單頂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其中,1-12小題,每題2分;13-16小題,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共16題;共40分)題號12345678〖答案〗DCAABDBD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DCBCDDDD二、非選擇題(5題,共60分)17(10分)(1)只有甲狀腺細胞上有識別TSH的特異性受體(2)血鈉不足,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水分擴散進入腦細胞內(3)低胰高血糖素與肝細胞膜上受體結合并發(fā)揮作用后會被滅活(4)神經遞質、激素和細胞因子18(16分)(1)噴施等量的蒸餾水黑暗條件下釋放光照條件下吸收(2)T1組噴施22.04mmol/LKH2PO4溶液(1分)15.04PAB不支持(1分);T1組含有K元素,但其劍葉的糖含量高于CK組19(10分)(1)紫薹對綠薹顯性,白花對黃花顯性,有蠟質對無蠟質顯性(3分)(或“薹色、花色、葉片蠟質性狀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薹色、花色、葉片蠟質性狀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①全為紫薹(或“紫薹:綠薹=1:0”)(1分)全為白花(或“白花:黃花=1:0”)(1分)有蠟質:無蠟質=1:1(或“無蠟質:有蠟質=1:1”)(1分)②沒有徹底去雄,導致F1的極少量個體自交,所以出現一定數量的隱性個體植株(或“套袋不嚴密,受到外來花粉的干擾”)(2分)統(tǒng)計F2兩種性狀組合的表現型及比例(或“統(tǒng)計F2薹色和葉片蠟質性狀組合的表現型及比例”;“統(tǒng)計F2紫薹有蠟質、紫薹無蠟質、綠薹有蠟質、綠薹無蠟質的比例”)(2分)20(12分)(1)次生演替(1分)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2)①.樣方法(1分)記名計數(1分)②.種群數量(密度)增加,活動時間范圍擴大退耕還林改善了該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蜘蛛生存提供適宜的的棲息空間和更充足的食物條件③.林地a(1分)不同年份的同一時間,林帶a的蜘蛛活動密度總體大于林帶b,說明林帶a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復雜,演替速率較快21(12分)(1)防止雜菌污染(2)為酵母菌生長繁殖提供碳源C6H12O62CO2+2C2H5OH+能量(3)探究初始糖度和酵母菌接種量對菠蘿酒品質的影響20°Bx,0.8%酵母菌過多,大量的糖源用于酵母菌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從而導致酒精度下降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一、單頂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其中,1-12小題,每題2分;13-16小題,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共16題;共40分)1.蛋白質是細胞內重要的大分子物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不同細胞的細胞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相同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C組成蛋白質的各種氨基酸之間都只通過肽鍵連接D.高溫等條件可使蛋白質特定的高級空間結構被破壞2.磷酸肌酸(C~P)是種存在于肌肉和其他興奮組織(如腦和神經)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細胞在急需供能時,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團轉移到ADP分子上.余下部分為肌酸(C),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維持細胞中ATP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TP中的能量可來自光能和化學能,也可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B.磷酸肌酸可作為能量的存儲形式但不能直接為肌肉細胞供能C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中磷酸肌酸與肌酸含量的比值會有所升高D.細胞中的磷酸肌酸對于維持ATP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具有重要作用3.下列關于細胞呼吸原理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導致爛根B.儲糧的倉庫需要通過降低溫度和氧氣含量等來延長保質期C.制作面包時,酵母菌進行細胞呼吸產生的CO2引起面包松軟D.提倡慢跑可避免細胞因供氧不足進行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4.葉綠體是細胞的“養(yǎng)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借助高倍顯微鏡可觀察菠菜葉表皮組胞中葉綠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B.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用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C.葉綠體外膜、內膜及類囊體薄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雙分子層D.葉綠體中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用紙層析法分離5.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能夠用特定分子與染色體上的某一個基因結合,這個分子又能被帶有熒光標記的物質識別,從而在染色體上顯示某種特定顏色的熒光點。現對正常分裂細胞的某一基因進行定位,發(fā)現一條染色體上有某種特定顏色的兩個熒光點(不考慮變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這兩個熒光點表示的基因為等位基因B.該細胞的同源染色體可能正在發(fā)生聯會C該細胞的染色體數可能是體細胞的兩倍D.該分裂細胞可能處于減數分裂II后期6.CMTI腓骨肌萎縮癥由等位基因A/a控制.魚鱗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圖1表示某家族遺傳系譜圖。圖2表示乙家庭中的部分成員魚鱗病基因電泳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據圖判斷魚鱗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圖1中II4的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C.基因B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形成等位基因bD.II6和II7再生一個患病孩子的概率為7/167.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材料進行實驗,首先用含有15NH4Cl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大腸桿菌,讓其繁殖若干代后轉移至14NH4Cl的培養(yǎng)液中,在不同時刻收集大腸桿菌并提取DNA進行離心,該實驗的結果為"DNA以半保方式進行復制”提供了證據,下列敘述銷誤的是A大腸桿菌具有容易培養(yǎng)、繁殖速率快等優(yōu)點B.在14NH4Cl培養(yǎng)液中進行培養(yǎng)時不含15N的DNA不被復制C.設定收集大腸桿菌時刻的的主要依據是大腸桿菌的繁殖速率D收集到的DNA分子中含15N的占比隨時間推移會逐漸降低8.脊椎動物的一些基因活性與其周圍特定胞嘧啶的甲基化有關。甲基化使基因失活。相應的非甲基化能活化基因的表達。下列推測正確的是A.心肌細胞和胰島A細胞的呼吸酶基因均處于甲基化狀態(tài)B.胞嘧啶的甲基化可能會阻礙RNA聚合酶與起始密碼子結合C.由于甲基化修飾不會改變基因中的堿基序列,因此與細胞癌變無關D.胰島A細胞的呼吸酶基因和胰高血糖素基因均處于非甲基化狀態(tài)9.研究人員發(fā)現,刺激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豎立,同時心臟話動加速;如果將自尾巴回流的靜脈結扎,再刺激該交感神經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豎立,而心臟活動不加速。下列對該實驗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A.腦神經和脊神經中都有支配內臟和腺體的傳出神經B.貓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的化學物質可由靜脈回流至心臟C.實驗貓尾巴上的毛豎立,同時心臟活動加速,副交感神經活動減弱D.副交感神經是傳入神經,與交感神經的作用往往相反10.下列關于體液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A.能刺激B細胞活化的兩個信號來自病原體和輔助性T細胞B.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可以促進B細胞的增殖分化C.記憶B細胞再次接觸同種抗原刺激能迅速分泌大量的抗體D.抗體與病原體的結合可以抑制病原體的增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11.大規(guī)模飼養(yǎng)草食性動物的養(yǎng)殖場會產生大量類便,若直接排放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可用以糞便為食的蜣螂進行處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草食性動物屬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次級消費者,處于第二營養(yǎng)級B.蜣螂的活動促進了物質的循環(huán)利用,有利于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C.牧草的綠色吸引草食動物和糞便氣味吸引蜣螂都屬化學信息傳遞D.草食性動物同化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能通過其糞便被蜣螂攝入體內12.檢驗某水體中大腸桿菌數目是否符合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常用濾膜法測定,其操作流程如圖所示。EMB培養(yǎng)基上形成的不同菌落中,大腸桿菌菌落呈深紫色。下列對該實驗操作的分析,正確的是A.測定前,濾杯、濾膜、濾瓶、鑷子和水樣均需要進行滅菌處理B.若培養(yǎng)后的平板沒有長出菌落,則可能是濾膜孔徑過小所致C.將過濾完的濾膜貼在EMB培養(yǎng)基上,此過程屬于接種操作D.EMB培養(yǎng)基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只有大腸桿菌能夠正常生長13.科學家激活小鼠皮膚細胞中三種在神經前體細胞大量表達的轉錄因子(調控基因轉錄的蛋白質),將小鼠皮膚細胞直接轉化為能發(fā)育成大腦神經細胞的前體細胞,且該細胞能在實驗室大量培養(yǎng),該方法為受損神經細胞的再生提供了一條嶄新途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皮膚細胞與神經細胞形態(tài)不同是由于兩者的蛋自質完全不同B.正常狀態(tài)下,皮膚細胞能大量表達這三種轉錄因子C由皮膚細胞轉化為神經前體細胞是基因突變導致的神經前體用胞是一種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細胞14.如圖為某細菌mRNA與對應的翻譯產物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mRNA分子上的密碼子不一定有轉運RNA上的反密碼子配對B.在該mRNA合成的過程中,核糖體就可以與之結合并開始翻譯過程C.一個mRNA有多個起始密碼,所以一個mRNA可翻譯成多種蛋白質D.mRNA上的AUG是翻譯的起始密碼,它是由基因中的啟動子轉錄形成15.柑橘的果皮色澤同時受多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B、C……)為紅色,每對等位基因都不含顯性基因時(即aa、bb、cc……)為黃色,否則為橙色,現有果皮顏色分別為紅、黃色、橙色的三株柑橘進行如下實驗,實驗甲:紅色×黃色→紅色:橙色:黃色=1:6:1實驗乙:紅色×橙色→紅色:橙色:黃色=3:12:1據此分析正確的是A.柑橘果皮的色澤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B.實驗甲中親子代紅色個體的基因型不同C.實驗乙橙色親本有2種可能的基因型D.實驗乙的子代橙色個體具有9種基因型16.新冠病毒是種高傳染性有效死性的病毒,其遺傳物質為單股的RNA.用RNAC+)表示。病毒顆粒感染宿主細胞后,立即表達合成出一種特異的RNA聚合酶,該酶可催化自身RNA的復制(如圖)。據圖和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RNA(+)復制之后才能指導合成RNA聚合酶B.RNA(+)和RNA(一)攜帶的遺傳信息相同C.RNA(+)可作為翻譯的模板指導合成宿主細胞的蛋白質D.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與RNA(+)鏈中特定的堿基序列有關二、非選擇題(5題,共60分)17.(10分)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是人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機體內各個器官、系統(tǒng)在該調節(jié)機制下保持協(xié)調一致。回答下列問題:(1)垂體分泌的TSH能調控甲狀腺的分泌活動,而對其他腺體沒有調控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研究發(fā)現,若人體血液中鈉含量長時間低于正常值,會引起腦細胞水腫,產生惡心、嘔吐、乏力、頭痛、嗜睡、反應遲鈍等神經系統(tǒng)抑制性癥狀。血鈉過低引起腦細胞水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饑餓狀態(tài)下,流出肝臟的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比流入肝臟的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4)研究發(fā)現,精神緊張、過度悲傷等條件下機體的抵抗力降低,容易誘發(fā)很多疾病,愉快的情緒能使免疫功能增強。結合所學知識可以推測:免疫細胞發(fā)揮作用一方面需受到抗原的刺激;另一方面還受_________三種信號分子的調節(jié)。18.(16分)為研究噴施外源化學制劑對水稻耐熱性的影響,某同學連續(xù)3天每日17:00對不同盆栽水稻分別噴施等量的22.04mmol/LKH2PO4溶液(T1)、20.00mmol/LCaCl2溶液(T2)和2.50mmol/LNa2SiO3·9H2О溶液(T3),并置于人工氣候箱進行連續(xù)5天高溫培養(yǎng),測定水稻劍葉的相關生理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測定時間處理光飽和點(μmol·m-2·s-1)暗呼吸速率(μmol·m-2·s-1)最大凈光合速率(μmol·m-2·s-1)高溫處理5天T114501.4823.10T215301.6719.53T310302.1510.29CK(對照組)10102.048.06回答下列問題:(1)與實驗組相比,CK組水稻的處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測定水稻的暗呼吸速率和凈光合速率時,應分別測定水稻______________CO2的速率和______________CO2的速率。(2)實驗結果表明,能顯著增強水稻劍葉在高溫脅迫下利用光能的處理是______________。若每組實驗呼吸速率保持相同,與對照組相比,最多可使水稻劍葉總光合速率增加______________μmolCO2·m-2·s-1,這可能與__________元素增強水稻的光反應強度有關,該元素增強光反應強度的原因是________。A.合成磷脂,使類囊體薄膜的面積增大B.合成ADP和Pi,為合成ATP提供充足的底物C.合成與光合作用相關的酶,催化H2O的光解D.合成葉綠素,使葉綠素吸收更多光能(3)研究表明:鉀能促進糖分的轉化和運輸,使光合產物迅速運輸到種子等器官,從而提高光合速率。為驗證這一結論,該同學測得T1組劍葉的糖含量高于CK組,該同學的實驗結果是否支持這一結論,并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0分)芥藍是兩性花??蒲腥藛T選擇紫薹、白花、無蠟質芥藍(P1)與綠墓、黃花、有蠟質芥藍(P2)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F1,F1全為紫薹、白花、有蠟質,F1自交得到F2,F2相關統(tǒng)計結果如表所示。請回答:F2表現型薹色花色葉片蠟質紫薹綠薹白花黃花有蠟質無蠟質株數182671876218564(1)分析表格數據,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進一步驗證上述結論,以F1為母本,分別與P1、P2雜交。①若上述結論成立,寫出表中預期結果。F1×P1性狀薹色花色葉片蠟質子代表現型及比例__________②F1與P2雜交,子代葉片表現為217株有蠟質,10株無蠟質。從實驗操作的角度分析,出現該結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發(fā)現紫薹、無蠟質芥藍的維生素C、蛋白質、花青素和胡蘿卜素含量高,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為進一步弄清楚薹色與葉片蠟質這兩對相對性狀之間的遺傳關系,以利于培育該優(yōu)良品種,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還需統(tǒng)計的數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分)退耕還林是保護耕地的一項主要措施,退耕還林還可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多樣性增大,進而恢復或演化出具有更強生態(tài)功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回答下列問題:(1)退耕還林的群落演替類型是______________。該措施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____(類型)。(2)農田草地植被的高度、密度、覆蓋度與蜘蛛的多度有明顯的相關性,蜘蛛通常作為研究生境調整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影響的生物指示物種?,F將某地劃分為a和b兩處相同的退耕還林帶,研究人員對林帶地面蜘蛛種群密度與種群多樣性開展調查研究,連續(xù)記錄了2019~2020年林帶a和林帶b地面蜘蛛種群的動態(tài)變化,得到如圖的結果:①地面埋塑料杯制成陷阱,用于地面蜘蛛采集。調查地面蜘蛛種群密度的方法類似于_____________法。統(tǒng)計蜘蛛物種的多樣性,應采用_____________法。②蜘蛛種群的數量變化具有周期性。退耕還林的過程中,蜘蛛種群發(fā)生的變化為__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③由圖可知,演替較快的林帶可能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21.(12分)菠蘿果肉中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B和C。菠蘿果酒味佳,且具有清熱解渴﹑消暑提神、化食止瀉的功效,深受人們的喜愛。工業(yè)上生產菠蘿酒的步驟大致如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