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城悅港縱一路橋梁段工程悅港縱一路大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1頁
生態(tài)城悅港縱一路橋梁段工程悅港縱一路大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2頁
生態(tài)城悅港縱一路橋梁段工程悅港縱一路大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3頁
生態(tài)城悅港縱一路橋梁段工程悅港縱一路大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4頁
生態(tài)城悅港縱一路橋梁段工程悅港縱一路大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第2頁共22頁水土高新生態(tài)城悅港縱一路橋梁段工程悅港縱一路大橋施工圖設計說明1概述1.1項目區(qū)位本項目位于重慶兩江新區(qū)水土組團南側,E標準分區(qū)內,悅港北路以南,數(shù)據(jù)谷以北,是水土片區(qū)對外聯(lián)系的重要通道,連接悅來片區(qū)與水土片區(qū)。1.2工程概況悅港縱一路大橋位于悅來組團與水土組團之間的后河之上,南起安居路,跨越后河,北止后河道路,道路全長為428.253m,其中橋梁段長387m,標準路幅寬度為21m,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設計時速為40km/h。1.3設計內容及分冊本次設計階段設計內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電照工程、交通工程、管網(wǎng)工程。本次設計文件分為上、下兩冊,共四部分內容:其中上冊包括:第一部分《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第二部分《管網(wǎng)工程》第三部分《電照工程》下冊內容包括:第四部分《橋梁工程》此部分為下冊第四部分《橋梁工程》。1.4上階段意見及執(zhí)行情況2019年8月30日,兩江新區(qū)建設管理局主持召開了水土高新生態(tài)城悅港縱一路橋梁段工程的初步設計技術評審會,會議通過了水土高新生態(tài)城悅港縱一路橋梁段工程的初步設計,橋梁部分專家主要意見及執(zhí)行情況如下:1.4.1初步設計階段須修改完善的意見(1)補充完善上階段批復意見,如未明確橋梁跨度及結構形式,應按照文件編制辦法要求補充完善比較方案;回復:按意見補充上階段《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附件,該橋方案在上階段進行了多方案比選,在《兩江新區(qū)重點基礎設施項目2019年第4次調度會議》上明確采用目前的連續(xù)剛構方案,并形成會議紀要,該紀要在附件中補充。(2)補充行洪論證主要結論及批復意見,為補救措施提供依據(jù);回復:按意見補充行洪論證主要結論,詳見設計說明;行洪論證批復正在辦理中。(3)補充完善各墩臺橫斷面設計圖(附地質資料)?;貜停喊匆庖娡晟聘鞫张_橫斷面設計,詳見圖C-Q-004橫斷面布置圖。1.4.2初步設計階段建議修改完善的意見(1)工程建設條件匯總的工程地質主要評價中應有各巖土的力學參數(shù);回復:按意見補充各巖土的力學參數(shù)。(2)全橋人行道寬度宜相同,凈寬不應小于2.0m;回復:按意見優(yōu)化設計,保證人行道凈寬滿足要求。(3)固定及單向縱向支座宜布置在橋梁中心線側,雙向及單向橫向支座布置在橋梁外側;回復:按意見調整支座布置。(4)各聯(lián)伸縮縫處預應力張拉槽口與支座可能存在沖突和影響,宜核實;回復:按意見優(yōu)化張拉槽口位置與支座布置。(5)主橋0#塊橫隔板不宜采用實體截面,結合空心主墩截面優(yōu)化調整;回復:由于本橋主跨跨度70m,0號塊高4.2m,寬6.0m,澆筑難度不大,空心橫隔板在跨度不大,0號塊總體較小的情況會造成施工的不便,故維持原設計。(6)主橋腹板鋼束錨固點過于偏下,宜優(yōu)化調整;回復:按意見對主橋縱向計算進行核查優(yōu)化,整理形成計算書。(7)橋臺為U型橋臺接樁基礎,承臺已接近中風化巖層,建議優(yōu)化樁基;回復:0#橋臺位于安居路交叉口高邊坡范圍內,9#橋臺考慮后期后河道路施工的影響,為保證結構安全,采用樁基礎。(8)橋主梁和承臺兩幅橋建議分開?;貜停河捎诒卷椖课丛O置中央分隔帶,為滿足懸澆掛藍施工空間,兩幅主梁之間設置了1m寬的后澆帶,待主梁施工完畢后進行二次澆筑施工;由于兩幅橋橋墩距離較近,承臺分開后兩幅橋之間的樁基最小凈距不滿足要求,且承臺之間凈距小,施工模板搭設困難,故維持原設計。1.4.3施工圖設計階段須修改完善的意見(1)位于洪水位以下的空心墩宜采用回填或實體墩?;貜停喊匆庖娤码A段完善主橋橋墩相關設計。2設計依據(jù)及設計采用規(guī)范2.1設計依據(jù)(1)與業(yè)主簽訂的設計合同(2)本項目范圍內的1:500實測地形圖(3)由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水土高新園悅港縱一路道路工程(一期工程)》(2016年08月)(4)由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水土高新園悅港縱一路道路工程(二標段施工圖設計)》(2018年06月)(5)由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悅港北路道路工程(K0+840~K1+550段)》(2018年05月)(6)由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悅港北路道路工程(K1+229.768~K2+040段)》(2016年05月)(7)由重慶市設計院設計的《安居路北延伸段道路工程》(2018年06月)(8)有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提供的《水土高新生態(tài)城悅港縱一路大橋工程工程地質詳細勘察報告(一次性勘察)》(2019年7月)(9)其它相關規(guī)劃資料2.2主要設計遵循的規(guī)范《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37-2012)《城市橋梁設計規(guī)范》(CJJ11-2011)《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guī)范》(CJJ166-2011)《城市橋梁橋面防水工程技術規(guī)程》(CJJ139-2010)《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D60-2015)《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3362-2018)《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JTGD63-2007)《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guī)范》(JTGD81-2017)《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F50-2011)《公路橋梁預應力鋼絞線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JT/T329-2010)《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用塑料波紋管》(JT/T529-2016)《公路橋梁盆式支座》(JT/T391-2019)《公路橋梁伸縮裝置通用技術條件》(JT/T327-2016)《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B02-01-2008)《公路工程抗震規(guī)范》(JTGB02-201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GB/T50476-2008)《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14)《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2015)《重慶市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T-086-2016)《重慶市市政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技術規(guī)定》(重慶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2017)國家現(xiàn)行其它有關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與規(guī)定。3工程地質及建設條件3.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況本項目位于重慶兩江新區(qū)水土組團南側,E標準分區(qū)內,悅港北路以南,數(shù)據(jù)谷以北。是水土片區(qū)對外聯(lián)系的重要通道,連接數(shù)據(jù)谷與水土片區(qū)。區(qū)內路網(wǎng)處于建設之中,交通較為不便。3.2氣象水文3.2.1氣象兩江新區(qū)水土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地處北半球亞熱帶內陸的四川盆地東部,地處川東平行嶺谷中,屬東南亞季風環(huán)流控制范圍,具備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特性,復雜多樣的地貌類型,使其具有較明顯的氣候垂直帶譜結構。亞熱帶濕潤季風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熱、秋長的氣候特點。3.2.2水文后河是區(qū)內主要水系,由西向東從區(qū)域南部穿過,匯入嘉陵江,水質良好,本次設計悅港縱一路橋梁段上跨后河。大氣降雨是該區(qū)域內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地表水匯入河溝內。根據(jù)現(xiàn)場調查,橋位處水面寬度約48m,勘察期間水位194.10m,常水位水面高程194.96m,擬建橋梁處百年一遇洪水位為202.340m。3.3工程地質條件3.3.1地形地貌線路區(qū)位于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區(qū),地形由北北東向窄條狀山脈和丘陵谷地組成,總體受構造及河流侵蝕影響,呈南北側較高、中部較低的地勢。區(qū)域地貌為侵蝕剝蝕型丘陵、河谷地貌,由于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與建設,雙口河南側K0+000~K0+120段原始地貌保留較完整,多為荒地及斜坡,坡度總體較平緩2~10°,起點1號橋臺位置較陡約28°。雙口河河谷K0+120~K0+280段,岸坡坡度較大28°~30°。北側部分經人類工程改造,地形已發(fā)生較大改變,形成高填方邊坡及廠區(qū),K0+280~K0+640段地形較平緩,坡度0~5°,K0+640~K0+752,場地最高點大致位于北側高填方邊坡,高約256.20m,線路最低點位于雙口河底約194.90m,相對高差61.3m。3.3.2地質構造區(qū)域構造位于川東陷褶束,該區(qū)域主要構造由一系列的北東~北北東向的近于平行的不對稱的線形的梳妝或箱狀褶皺組成??辈靺^(qū)所處大地構造屬龍王洞背斜西翼、悅來場向斜東翼。區(qū)內未發(fā)現(xiàn)大的斷裂及斷層,地質構造簡單。根據(jù)收集資料、相鄰工程及實地調查,勘察區(qū)巖層及裂隙發(fā)育如下:巖層產狀為290~300°∠6~10°,優(yōu)勢產狀292°∠8°。層間斜層理較發(fā)育,層面結合很差,泥質膠結,層面軟,為軟弱結構面。發(fā)育裂隙3組,①100°~110°∠65°~72°,裂隙發(fā)育長度2.5m,裂面較平直,微張,無充填,裂隙發(fā)育密度為0.6條/m,結構面結合很差,為軟弱結構面;②195°~210°∠70°~80°,裂隙發(fā)育長度2.0m,裂面粗糙,凹凸不平,張開2~10mm,粘土、砂巖碎片充填,裂隙發(fā)育密度為0.3條/m,結構面結合很差,為軟弱結構面;③310~320°∠65~75°,裂隙發(fā)育長度3.0m,裂面粗糙,凹凸不平,張開2~10mm,粘土、砂巖碎片充填,裂隙發(fā)育密度為0.5條/m,結構面結合很差,為軟弱結構面。3.3.3地層巖性根據(jù)地表調查及鄰近場地資料,線路區(qū)主要出露地層為第四系人工堆積層、殘坡積層,侏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J2s)基巖,其巖性按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1\*GB3①人工素填土(Q4ml):褐紅、灰白等雜色,松散至稍密,稍濕,主要由砂、泥巖碎塊石及粉質粘土組成,碎塊石含量25-90%,碎塊石粒徑一般為20~600mm,最大可達1200mm,碎石多呈強風化狀。素填土分布區(qū)域主要北側高填方區(qū),回填方式為拋填及機械堆填,回填時間0-2年。鉆孔揭露數(shù)量為85個,約占總數(shù)的67%,鉆孔揭露厚度0.60~22.80m。=2\*GB3②粉質粘土(Q4el+dl)灰色、褐色、黃色、紫紅色、黑色,呈軟塑~硬塑狀態(tài),局部地帶含水量大,壓縮性中等,無搖振反應,干強度差至中等,韌性差至中等,切面稍有光澤,由上而下塊碎石含量漸增,殘坡積,與下伏基巖強風化帶多呈漸變過渡。場地多連續(xù)分布,主要分布于河流兩側原始地貌區(qū)。為場地主要覆蓋土層之一,鉆孔揭露數(shù)量為54個,約占總數(shù)的42%,鉆孔揭露厚度0.20~3.0m。(2)侏羅系③沙溪廟組(J2s)基巖為泥巖、砂巖。泥巖(J2s-Ms):暗紅色、紅褐色、紫褐色,泥質結構,薄~厚層狀構造,遇水易軟化,脫水極易風化崩解,成份以粘土礦物為主,大多含粉砂質較重,含青灰色泥質、砂質條帶,團塊,局部含大量鈣質結核,部分地段有砂巖夾層,厚度小。質軟,砂質含量高時硬度稍高。整個場地皆有揭露,為本場地主要巖層。砂巖(J2s-Ss):黃色、灰色、灰白色,中細粒結構,中~巨厚層狀構造,鈣質膠結,礦物成份主要為長石、石英等。質較硬。砂巖主要分布在高展立交北側、白彭路東側一帶。3.3.4基巖頂界面及基巖風化帶特征(1)基巖面特征根據(jù)野外調查及鉆探成果,場地基巖面與現(xiàn)狀地形起伏相近,局部河流岸坡段基巖面坡度較大,最大約30°,一般地段0~15°。(2)基巖風化帶特征A)強風化帶風化裂隙發(fā)育,巖體破碎,巖芯呈土狀,碎塊狀、短柱狀,風化后易崩解,手捏巖芯易碎散,質極軟。泥巖風化帶厚度總體較均勻,厚度變化不大,局部較厚。砂巖風化帶厚度受地形影響變化較大,在既有邊坡段,風化層較厚,在未經開挖的地段,厚度一般較小。砂巖泥巖交界面附近,砂巖局部存在夾層風化現(xiàn)象。B)中等風化帶裂隙較發(fā)育至不發(fā)育,泥巖具有揭露后易風化崩解、遇水軟化的特點。泥巖巖芯呈短柱~柱狀,巖質較軟,錘擊易碎;砂巖巖芯呈短柱~長柱狀,巖質總體較軟,局部軟。3.3.5水文地質條件(1)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地層滲透性根據(jù)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和收集資料,按照各段不同的地下水賦存條件,沿線地下水主要有二種類型:一是第四系孔隙水,二是基巖裂隙水。A)第四系孔隙水該層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河流兩側,賦存于松散土層中,大氣降水、河流為其主要補給源。水量、水位變化大,且不穩(wěn)定,洪水期間有將形成臨時較高地下水位。B)基巖裂隙水裂隙水主要貯存于基巖裂隙中,強風化基巖風化裂隙發(fā)育,富水性好,中風化基巖主要為泥巖夾砂巖,較完整~完整,泥巖為相對隔水層,砂巖裂隙較發(fā)育~不發(fā)育,富水性一般,總體滲透性較差,含水性較弱。(2)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補給、徑流與排泄勘察區(qū)地下水的補給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及雙口河補給,自高向地勢低洼處排泄,具有排泄路徑、周期短的特點。大氣降雨后沿地面或下滲后徑流,多進入河谷,部分進入地勢低洼一帶,形成潛水或向更低點排泄;地下水徑流方向主要受及地形控制;地下水主要向雙口河排泄,其次為大氣蒸發(fā)。地表水體主要為雙口河,主要受大氣降雨、上游、周邊沖溝及地下水補給,主要向長江排泄。(3)地下水的動態(tài)特征區(qū)內地勢相對低洼段第四系松散層中分布潛水,埋深小,其余地段基巖裂隙水埋藏較深。潛水水位具有季節(jié)性變化明顯,受降水影響大等特點。泥巖裂隙水水量不豐,水力聯(lián)系差,砂巖裂隙富水性中等。區(qū)內基巖的風化裂隙水總體含水量甚微,但不排除局部地段裂隙貫通性及導水性較好,具備富水條件,儲藏有一定裂隙水。區(qū)內砂巖具有一定富水性,裂隙導水性較好。雙口河岸砂巖地層具有統(tǒng)一潛水位,動態(tài)變化與河水一基本致。(4)水位根據(jù)鉆探水文觀測,雙口河岸兩側分布有穩(wěn)定潛水位,水位埋深1.0~31.20m,與河流具有水力聯(lián)系,水位升降與河水為基本一致。3.3.6水、土腐蝕性土的腐蝕性,根據(jù)Ⅱ類環(huán)境判定:場地土層對混凝土結構有微腐蝕;按地層滲透性對混凝土結構有微腐蝕;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微腐蝕;對鋼結構有微腐蝕。水的腐蝕性,依據(jù)Ⅱ類環(huán)境判定: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有微腐蝕;按地層透水性對混凝土結構有微腐蝕;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微腐蝕。本項目地下水、土環(huán)境達不到V-C環(huán)境作用等級。根據(jù)《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GBT50476-2008)表7.2.1條文解釋,明確濃度低于V-C等級的不需在設計中特別考慮。同時按《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計規(guī)范》(GB50046-2008)第3.1.9條“微腐蝕環(huán)境可按正常環(huán)境進行設計”。3.3.7不良地質現(xiàn)象經工程地質調查和鉆探表明,道路沿線內未發(fā)現(xiàn)滑坡、危巖、崩塌、地面塌陷,未見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未見不良地質現(xiàn)象和地質災害。3.3.8地震效應評價據(jù)《中國地震動力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15),江津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地震基本烈度值為VI度。道路沿線按照設計標高整平后,沿線覆蓋土層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基巖為泥巖、砂巖,根據(jù)地區(qū)經驗:填土剪切波速Vs取130m/s,屬軟弱土;粉質粘土剪切波速Vs取160m/s,屬中軟土;強風化基巖剪切波速800≥Vs>500m/s,為軟質巖石。中風化基巖Vs>800m/s,屬巖石。巖土體地震穩(wěn)定性評價:據(jù)鉆探揭示擬建場地覆蓋土層為填土、粉質粘土,無液化土影響;場地及場地附近無滑坡、滑移、崩塌、塌陷、泥石流采空區(qū)等不良地質作用,對道路左右兩側路堤、路墊邊坡有效支擋或穩(wěn)定坡率放坡后,不存在地震作用時的整體穩(wěn)定性問題。3.4巖土體工程地質特征3.4.1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劃分根據(jù)試驗成果:(1)強風化基巖極軟,裂隙發(fā)育不完整,較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2)侏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中等風化泥巖為軟巖,裂隙較發(fā)育,巖體完整性系數(shù)0.61-0.71,較完整,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4\*ROMANIV級;中等風化砂巖為較硬巖,裂隙較發(fā)育,巖體完整性系數(shù)0.70-0.72,較完整,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Ⅲ級。3.4.2巖土體物理力學參數(shù)建議根據(jù)本次勘察試驗成果資料,參考鄰近工程資料基結合區(qū)域的巖土參數(shù)經驗,將本工程巖土體物理力學性質參數(shù)建議值見下表:巖土體物理力學參數(shù)建議值表巖性粉質粘土現(xiàn)狀素填土泥巖砂巖泥巖砂巖巖土狀態(tài)天然飽和天然飽和中風化強風化重度(kN/m3)19.320*20.5*22*25.724.9//巖石抗壓強度(MPa)天然//9.3330.85//飽和//5.9822.64//地基承載力基本容許值(k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120*/現(xiàn)場試驗確定21708220250.0*300.0*巖(土)體抗剪強度Ф(°)25.2918.2325*23*30.332.6//C(kPa)11.79.545*2*6031897//巖體理論破裂角(°)//6061.3//巖體抗拉強度(kPa)//179562//變形模量Ee(MPa)//14814664彈性模量Ee(MPa)//17135770//泊松比μ//0.320.16//巖體水平抗力系數(shù)(MPa/m)//11040025*40*水平抗力系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8.0*4.0//巖石與錨固體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kPa)//3701000//基底摩擦系數(shù)μ0.25/0.30.450.550.35*0.35*備注:1、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粉質粘土取40*,強風化基巖取140*;填土負摩阻力系數(shù)取0.30。2、結構面參數(shù):泥巖和砂巖接觸層面內摩擦角標準值Φ=*15°,粘聚力標準值:C=*30Kpa;Ⅰ組裂隙面內摩擦角標準值Φ=*20°,粘聚力標準值C=*60Kpa;Ⅱ組裂隙面內摩擦角標準值Φ=*15°,C=*40Kpa;Ⅲ組裂隙面內摩擦角標準值Φ=*18°,C=*48Kpa。3、巖土界面參數(shù):南側岸坡:天然工況C取18.0kPa,內摩擦角取15.80°,暴雨工況C取16.20kPa,內摩擦角取14.10°;北側岸坡:天然工況C取13.0kPa,內摩擦角取10.2°,暴雨工況C取11.30kPa,內摩擦角取9.80°。4、該工程涉水,巖質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采用飽和抗壓強度確定。3.5橋梁工程地質評價上部覆蓋層主要為粉質粘土為主,局部含少量人工填土,厚0.5~3.9m,粉質粘土呈軟塑~可塑狀,下伏基巖為侏羅系中統(tǒng)上沙溪廟組泥巖、砂巖,強風化厚度1.2~3.3m,強風化巖體較破碎,中風化基巖較完整。1)橋墩、臺工程地質條件評價(1)P0號臺現(xiàn)狀為原始地貌,地形坡度約30°,覆蓋層為粉質粘土,厚0.2~1.0m,下伏砂巖及泥巖。強風化層厚1.70~3.3m,巖體破碎,不完整,不適宜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巖體較完整,承載力好,分布較均勻,是橋臺理想持力層。橋臺采用重力式U型橋臺,基礎為鉆孔灌注樁,建議以中等風化基巖為持力層。橋臺開挖存在臨時基坑邊坡問題。如圖所示:東側基坑邊坡產狀269°∠90°,邊坡邊坡最大高約7.10m,安全等級為二級,邊坡主要由泥巖及上部薄層粉質粘土組成,巖體較完整,巖體類型為Ⅲ類;西側基坑邊坡產狀89°∠90°,邊坡邊坡最大高約5.80m,安全等級為二級,邊坡主要由砂巖、泥巖及上部薄層粉質粘土組成,巖體較完整,巖體類型為Ⅲ類;南側基坑邊坡產狀180°∠90°,邊坡邊坡最大高約6.2m,安全等級為二級,邊坡主要由泥巖及上部薄層粉質粘土組成,巖體較完整,巖體類型為Ⅲ類;東側基坑邊坡產狀0°∠90°,邊坡邊坡最大高約7.70m,安全等級為二級,邊坡主要由泥巖及上部薄層粉質粘土組成,巖體較完整,巖體類型為Ⅲ類。做赤平投影分析如下:由赤平投影圖分析可知:南側邊坡坡向與巖層產狀、J1組及J2組裂隙面傾向呈大角度斜交,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小,裂隙3與坡向相近,邊坡坡角大于裂隙傾角,裂隙1對邊坡穩(wěn)定影響大,邊坡穩(wěn)定性受J3組裂隙面控制。北側基坑邊坡坡向與巖層產狀、J1組及J3組裂隙面傾向呈大角度斜交,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小,裂隙2與坡向相近,且坡角大于裂隙傾角,裂隙2對邊坡穩(wěn)定影響大,邊坡穩(wěn)定性受J2組裂隙面控制。東側基坑邊坡傾向與巖層傾向呈小角度斜交,為順向坡,但由于巖層傾角較小,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與J1組裂隙面反向,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小,與巖J1、J3組裂隙面均呈大角度斜交,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小,邊坡穩(wěn)定性受自身巖體強度控制。西側基坑邊坡坡向與J1組裂隙面傾向呈小角度相交,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大;與巖層傾向及J2、J3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大角度斜交,對邊坡的穩(wěn)定性影響較小,該側邊坡穩(wěn)定性受J1組裂隙面控制;由于邊坡具備放坡條件,建議強風化段及土層取1:1.50,中等風化段取1:0.75(約53°)放坡處理,放坡后坡角小于所有3組裂隙面的傾角,則通過放坡后,邊坡可自身穩(wěn)定。因此建議坡面采取臨時防護措施,確保施工安全。巖體類別為=4\*ROMANIV,邊坡巖體等效破裂角可取53°,等效內摩擦角為55°。(2)P1號墩位于河流南岸的陡坡上部的斜坡地帶,地形較平緩,地形坡度8~15°,覆蓋層為1.50~2.30m的粉質粘土,下伏砂巖及泥巖。強風化基巖巖體破碎,厚1.20~2.70m,不均勻,承載力較低,不適宜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巖體較完整,承載力好,是橋臺理想持力層。建議采用樁基礎,以中等風化基巖為持力層。樁基礎嵌巖深度不宜小于3-5倍樁徑,且應滿足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要求。地下水位埋深8.20~10.60m,且該橋墩位于河水位變動范圍,需考慮防沖刷及動靜水壓力。巖土設計參數(shù)詳見3.2節(jié)。(3)P2號墩位于河流南岸的陡坡上部的斜坡地帶,地形較平緩,地形坡度2~10°,覆蓋層為0.50~1.20m的粉質粘土,下伏砂巖及泥巖。強風化基巖巖體破碎,厚1.0~2.90m,不均勻,承載力較低,不適宜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巖體較完整,承載力好,是橋臺理想持力層。建議采用樁基礎,以中等風化基巖為持力層。樁基礎嵌巖深度不宜小于3-5倍樁徑,且應滿足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要求。地下水位埋深7.0~10.40m,且該橋墩位于河水位變動范圍,需考慮防沖刷及動靜水壓力。巖土設計參數(shù)詳見3.2節(jié)。(4)P3號墩位于河流南岸的陡坡的頂部,地形較陡,地形坡度10~60°,下伏砂巖及泥巖。強風化基巖巖體破碎,厚約2.0m,不均勻,承載力較低,不適宜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巖體較完整,承載力好,是橋臺理想持力層。建議采用樁基礎,以中等風化基巖為持力層。樁基礎嵌巖深度不宜小于3-5倍樁徑,且應滿足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要求。地下水位埋深10.20~11.40m,且該橋墩位于河水位變動范圍,需考慮防沖刷及動靜水壓力。巖土設計參數(shù)詳見3.2節(jié)。(5)P4號墩位于河流南岸陡坡下方的斜坡地帶,現(xiàn)狀為填方,地形坡度5-30°,覆蓋層為3.10~7.0m的人工素填土,下伏砂巖及泥巖。強風化基巖巖體破碎,厚0.50~2.50m,不均勻,承載力較低,不適宜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巖體較完整至完整,厚度大,分布較均勻,承載力好,是橋臺理想持力層?;鶐r面起伏較大,建議采用樁基礎,以中等風化基巖為持力層。樁基礎嵌巖深度不宜小于3-5倍樁徑,且應滿足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要求。該橋墩靠近河流,施工時加強防洪措施,防止河水對施工的影響,設計時應考慮防止河流對基礎沖刷措施。根據(jù)4.1節(jié)分析可知4#橋墩所在的岸坡現(xiàn)狀天然狀態(tài)處于基本穩(wěn)定,飽和狀態(tài)處于欠穩(wěn)定狀態(tài)。橋梁承臺開挖則在第4個滑塊位置出現(xiàn)臨空面,根據(jù)表4.1.1-1及4.1.1-2所示,則在天然狀態(tài)下承臺邊坡穩(wěn)定性系數(shù)為0.71,飽和狀態(tài)下為0.64,均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因此建議在將梁橋一定寬度范圍內的岸坡土體進行清除處理。巖土設計參數(shù)詳見3.2節(jié)。(6)P5號墩位于河流北岸陡坡下方的斜坡地帶,現(xiàn)狀為填方,地形坡度5-20°,覆蓋層為2.80~4.20m的人工素填土,下伏砂巖及泥巖。強風化基巖巖體破碎,厚0.80~2.0m,不均勻,承載力較低,不適宜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巖體較完整至完整,厚度大,分布較均勻,承載力好,是橋臺理想持力層。基巖面起伏較大,建議采用樁基礎,以中等風化基巖為持力層。樁基礎嵌巖深度不宜小于3-5倍樁徑,且應滿足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要求。該橋墩靠近河流,施工時加強防洪措施,防止河水對施工的影響,設計時應考慮防止河流對基礎沖刷措施。根據(jù)4.1節(jié)分析可知4#橋臺所在的岸坡現(xiàn)狀天然狀態(tài)處于穩(wěn)定,飽和狀態(tài)處于基本穩(wěn)定狀態(tài)。橋梁承臺開挖則在第5個滑塊位置出現(xiàn)臨空面,根據(jù)表4.1.1-1及4.1.1-2所示,則在天然狀態(tài)下承臺邊坡穩(wěn)定性系數(shù)為0.243,飽和狀態(tài)下為0.215,均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因此建議在將梁橋一定寬度范圍內的岸坡土體進行清除處理。巖土設計參數(shù)詳見3.2節(jié)。(7)P6號墩位于河流北岸的陡坡的頂部,地形較陡,地形坡度10~60°,蓋層為0.50~1.20m的粉質粘土,下伏砂巖及泥巖。強風化基巖巖體破碎,厚0.80~2.50m,不均勻,承載力較低,不適宜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巖體較完整,承載力好,是橋臺理想持力層。建議采用樁基礎,以中等風化基巖為持力層。樁基礎嵌巖深度不宜小于3-5倍樁徑,且應滿足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要求。地下水位埋深15.60~19.50m,且該橋墩位于河水位變動范圍,需考慮防沖刷及動靜水壓力。巖土設計參數(shù)詳見3.2節(jié)。(8)P7號墩位于河流北岸的陡坡上部的斜坡地帶,地形較平緩,地形坡度2~10°,覆蓋層為0.70~1.30m的粉質粘土,下伏砂巖及泥巖。強風化基巖巖體破碎,厚0.80~2.60m,不均勻,承載力較低,不適宜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巖體較完整,承載力好,是橋臺理想持力層。建議采用樁基礎,以中等風化基巖為持力層。樁基礎嵌巖深度不宜小于3-5倍樁徑,且應滿足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要求。地下水位埋深7.80~12.50m,且該橋墩位于河水位變動范圍,需考慮防沖刷及動靜水壓力。巖土設計參數(shù)詳見3.2節(jié)。(9)P8號墩位于河流北岸的陡坡上部的斜坡地帶,地形較平緩,地形坡度2~10°,覆蓋層為0.80~2.90m的粉質粘土及填土,下伏砂巖及泥巖。強風化基巖巖體破碎,厚1.20~2.40m,不均勻,承載力較低,不適宜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巖體較完整,承載力好,是橋臺理想持力層。建議采用樁基礎,以中等風化基巖為持力層。樁基礎嵌巖深度不宜小于3-5倍樁徑,且應滿足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要求。地下水位埋深4.40~13.80m,且該橋墩位于河水位變動范圍,需考慮防沖刷及動靜水壓力。巖土設計參數(shù)詳見3.2節(jié)。(10)P9號臺該橋臺位于采取禮嘉源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的廠房區(qū)內,地形平緩,地表覆蓋層為素填土,土層厚度2.70~4.20m,下伏基巖為侏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泥巖、砂巖。強風化層厚約2.50m,不均勻,承載力較低,不適宜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是橋臺理想持力層。根據(jù)設計方案,采用重力式橋臺+樁基礎。由于地表覆蓋層較厚,因此橋臺開挖形成的基坑邊坡為土質邊坡,所以建議橋臺基坑開挖采取臨時放坡處理,坡率取1:1.50。建議橋臺樁基礎以中風化砂巖、泥巖作為橋臺持力層,基礎埋置深度根據(jù)設計要求確定。樁基礎嵌巖深度不應小于3-5倍樁徑,且應滿足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要求。巖土設計參數(shù)詳見3.2節(jié)。2)持力層選擇及基礎形式建議下伏侏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砂巖及泥巖。河流兩岸分布穩(wěn)定潛水,水位高程與河水位基本一致。覆蓋土層厚度小,力學性質差,分布不均,不可作為橋梁基礎持力層。下伏中等風化砂巖及泥巖抗壓強度高,承載力好,分布總體穩(wěn)定,是理想的橋梁持力層。擬建橋梁可以選擇中等風化基巖為持力層,采用樁基礎或擴大基礎。3)成樁條件評價場地人工填土密實度差,呈松散樁,堆填時間短,成樁條件差,應作好護壁措施,防止垮孔、縮徑,保持樁孔垂直度,采用循環(huán)水鉆孔樁時,應作好場地泥漿排放清理工作,以免造成環(huán)境影響問題。人工填土中碎塊石的母巖為軟硬差異明顯的砂巖與砂質泥巖,采用機械成孔時,應充分考慮土中砂巖塊石隨鉆頭(刃具)轉動影響孔壁穩(wěn)定,同時應做好清渣工作,確保樁底沉渣厚度滿足設計要求。采用人工挖孔時應做好排風、排水工作,防止井口墜物,作好井壁支護等安全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坶_挖到位后應及時封底、并澆筑基礎,以免巖石風化、浸水軟化。場地粉質粘土呈透鏡狀分布,一般呈可塑狀,遇水后易軟化,成樁條件差,樁基礎應作好護壁措施,防止垮孔、縮徑,保持樁孔垂直度。P4#、P5#橋墩位置臨河,地下水發(fā)育,不利于基礎施工。場地整體上基巖物理力學性質穩(wěn)定,成樁條件好。由于樁基開挖較深,巖體常呈鑲嵌結構,易掉塊、垮孔等,建議樁基施工采用機械鉆孔樁。臨河橋墩樁基施工時加強防洪措施,防止河水對施工的影響。建議基礎施工在枯水季節(jié)進行。采用樁基礎時,應加強樁孔壁的支護,在雨季及其它排水不暢情況下,大量地表水進入場地給施工帶來不利影響,應注意截排水。機械成孔施工噪聲較大、不易排污,施工時應注意對環(huán)境及周圍居民生活、工作的影響。對于特殊地段土層厚度小、不受地下水影響的區(qū)域,可采用人工挖孔樁,施工過程中填土層易垮塌、粘性土層易出現(xiàn)縮徑等現(xiàn)象,需要加強通風及有毒氣體的檢測,成樁質量高,對環(huán)境影響較??;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TJ94-2008),人工挖孔樁長不宜超過30m;人工挖孔樁工程應對樁基礎專項方案進行專項論證。場地交通便利,土層種類少,總體厚度不大,其余地形平緩,河岸兩側分布有穩(wěn)定潛水,總體上適宜機械開挖成孔。3.6結論與建議1)勘察區(qū)域構造上無斷層、無構造破碎帶通過,未見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場地整體穩(wěn)定。適宜擬建工程建設。2)場地地層由第四系人工堆積層、殘坡積層,侏羅系的沙溪廟組(J2s)泥巖、砂巖組成。3)場地雙口河河岸分布有地下水,其余地段地下水埋深大,地下水對擬建工程影響中等。地下水及土對建筑材料具微腐蝕性。4)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抗震地段分類為一般地段。4主要材料及性能要求4.1混凝土1)C50混凝土:主梁;2)C40混凝土:墩柱、蓋梁;3)C30混凝土:承臺、臺身、帽梁、樁基、搭板、人行道;4)C20混凝土:基礎墊層。4.2鋼絞線采用公稱直徑15.2mm的高強度低松弛(Ⅱ級松弛)預應力鋼絞線。其應符合圖紙要求及《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14)中的規(guī)定。鋼絞線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如下規(guī)定:1)鋼鉸線公稱直徑:15.2mm;2)截面面積:139mm2;3)抗拉強度標準值:fpk=1860MPa;4)彈性模量:E=1.95×105MPa;5)鋼筋松弛率:≤0.035;6)預應力鋼束與管道的摩阻系數(shù):u=0.17;7)預應力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對摩擦的影響系數(shù):k=0.0015;8)一端錨具變形及鋼束回縮值小于等于:6mm。4.3普通鋼筋設計采用HPB300鋼筋、HRB400鋼筋,HPB300鋼筋其質量應符合《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17的規(guī)定,HRB400鋼筋其質量應符合《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18)要求。除特別說明外直徑≥22mm的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連接等級為I級,連接區(qū)段內的接頭率不大于50%,并滿足《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107-2016)要求。HPB300鋼筋:抗拉設計強度fsd≥250MPa,標準強度fsk≥300MPa,彈性模量E=2.1×105MPa。HRB400鋼筋:抗拉設計強度fsd≥330MPa,標準強度fsk≥400MPa,彈性模量E=2.0×105MPa。4.4鋼材防撞護欄鋼管采用Q235B鋼,技術標準必須符合《碳素結構鋼》(GB/T700-2006)的有關規(guī)定。5主要技術標準1)設計荷載:城市主次干路采用城-A級汽車荷載;人群荷載按《城市橋梁設計規(guī)范》(CJJ11-2011)第10.0.5條取值;2)安全等級:一級;3)設計基準期:100年;4)設計使用年限:100年;5)設計洪水頻率:100年一遇(202.34m);6)地震烈度:動峰值加速度為ag=0.05g,橋梁按照抗震設防分類丙類,抗震設計方法C類橋梁7度設防;7)橋面凈空:單幅橋車行道凈寬7.5-11.0米,凈空不小于4.5m;人行凈空不小于2.5m;8)環(huán)境類別:I級;9)設計時速:40km/h9)橋梁縱坡:最大縱坡4.0%;10)橋梁橫坡:單幅單向1.5%橫坡;11)溫度參數(shù):①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溫度5℃~30℃。5);②溫度荷載:整體升降溫按升溫20℃,降溫20℃考慮;梯度溫度取值表正溫差梯度至箱頂距(m)0.00.10.4溫度14.05.50.0負溫差梯度至箱頂距(m)0.00.10.4溫度-7-2.750.0③腹板和底板按箱內外溫差±5℃考慮6橋梁設計6.1總體設計橋梁起點樁號K0+024.713,終點樁號K0+411.713,主橋跨越后河,引橋上跨清溪河沿岸道路。橋梁跨徑布置(3×40)m+(41+70+41)m+(3×35)m,全長387.0m。橋梁左、右分幅設置。橋梁標準橫向布置為:3.0m(人行道)+15.0m(車行道)+3.0m(人行道)=21.0m,橋面左、右幅設單向1.5%橫坡;橋梁變寬段橫向布置為:3.0m(人行道)+17.5m(車行道)+3.0m(人行道)=23.5m,橋面左、右幅設單向1.5%橫坡。6.2上部結構設計引橋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梁高均為2.1m,左、右幅均為單箱單室結構,變寬段加寬一側采用單箱雙室結構,懸臂寬度為2.25m;上部結構采用支架現(xiàn)澆施工。主橋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主橋跨徑為(41+70+41)m,邊中跨比0.59。主梁根部梁高4.2m,跨中及邊跨直線段梁高均為2.1m,變截面段梁底曲線為2次拋物線,其中梁高變化方程為Y=2.1/32.252×X2+2.1。主梁采用單箱室截面,箱梁頂板寬10.5m,底寬6m,兩側翼緣板懸臂長2.25m,懸臂板端部厚0.18cm,根部厚50cm。箱室內頂板厚0.25m,底板厚度由箱梁根部的0.55m變化至跨中0.25m,底板厚度采2次拋物線變化。箱梁采用直腹板,腹板寬由支點至合攏段0.8~0.5m,0號塊段邊腹板倒角加寬至1.0米。主橋節(jié)段施工共分為0~9號節(jié)段、邊跨支架現(xiàn)澆段及合龍段。0號節(jié)段長度為11m,1~6號節(jié)段長度為3m,6~9號節(jié)段長度為3.5m。最大懸澆節(jié)段重量為88.6噸。主橋主梁縱橫向預應力鋼束均采用φS15.2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標準強度fpk=1860MPa??v向預應力頂板鋼束采用φS15-10、φS15-12型鋼束,縱向預應力腹板鋼束采用φS15-12、φS15-15型鋼束,縱向預應力底板鋼束采用φS15-12、φS15-15鋼束??v向預應力鋼束采用平、豎彎相結合的方式布置。豎向預應力鋼筋均采用BM15-3型扁錨,預應力鋼束間距50cm,下端預埋,上端張拉。主梁縱向采用全預應力混凝土設計。主橋主梁0號階段采用托架現(xiàn)澆施工,1~9號塊及中跨合攏段節(jié)段采用掛籃懸澆施工,邊跨直線段及邊跨合攏段采用支架施工。6.3下部結構設計主橋橋墩采用空心薄壁墩,基礎為承臺接鉆孔灌注樁,主墩墩身厚度為3.5m,寬度為6.0m,采用C40混凝土。主墩承臺厚度為3.5m,平面尺寸為8.5×19.0m,基樁為8根直徑2.0m的鉆孔灌注樁;引橋下部結構采用矩形柱式墩,墩身厚度為2.0m,寬度為3.0m/4.0m,采用C40混凝土,引橋橋墩承臺厚度為2.5m,平面尺寸為6.0×6.0m,基樁為4根直徑1.5m的鉆孔灌注樁;橋臺采用重力式U型橋臺,基礎為鉆孔灌注樁,樁基礎嵌入中風化巖層不小于3倍樁徑,樁底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不得小于3.9MPa,嵌巖深度要求從樁基邊到中風化巖層斜面的安全襟邊距不得小于5米算起。6.4橋面系及附屬工程設計1)橋面鋪裝設計橋面鋪裝自上而下分別為:(1)4cmAR-AC13橡膠瀝青砼(間斷級配);(2)6cmAC-20密級配中粒式改性瀝青砼;(3)橋面防水層:噴涂道橋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層需符合《道橋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相關規(guī)定。2)橋面排水設計在橋面以一定間距設置雨水篦收集雨水,通過縱向PVC管將雨水匯集至橋梁墩、臺處,再由豎向PVC管將雨水沿橋臺有組織地引入地面排水系統(tǒng)。3)伸縮縫設計在橋臺處設置80型伸縮縫,分聯(lián)墩處設置160型伸縮縫,伸縮縫詳細資料由生產廠家提供。4)支座設計采用滿足《公路橋梁盆式支座》(JT/T391-2019)要求的GPZ(2009)型支座。5)防護欄設計采用防護等級為SS級的組合式防護欄。6)橋頭搭板設計為使行車平順,臺后均鋪設長8m的鋼筋混凝土搭板。7)欄桿設計人行道外側欄桿形式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經濟、美觀的欄桿。8)橋面照明設計橋面照明應滿足照明、景觀等要求。9)夜景燈飾設計橋梁夜景燈飾應滿足整體夜景景觀效果的要求。10)景觀涂裝主梁、橋墩、橋臺外露面采用環(huán)保型高耐久性混凝土涂層,顏色根據(jù)文件《渝兩江城管發(fā)﹝2018﹞108號附件1主城區(qū)城市橋梁容貌整治方案》采用RAL國際色卡7047號“灰色”,涂裝應滿足下表要求。涂裝材料類別表主要材料型號用量(g/m2)采用標準備注丙烯酸膩子B07-5-JG/T157-2009R型標準第一次填補表面凹坑、縫隙,第二次全面涂刮丙烯酸底漆B12-81100~125JG/T210-20071型標準施工溫度不低于8℃,濕度不大于86%,可用于10%的水稀釋純丙烯酸乳膠面漆B78-3125~165GB/T9755-2001施工溫度不低于8℃,濕度不大于86%,可不兌水稀釋7橋梁抗震設計根據(jù)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2001年發(fā)布《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15),橋址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地震基本烈度Ⅵ度。本次施工圖設計采用以下結構抗震措施:1)加強防震擋塊設計,擋塊與梁之間應加設防震橡膠墊塊。2)加強防止落梁的措施設計。3)適當加大橋臺蓋梁寬度,保證梁端至臺蓋梁邊緣的距離不小于(40+0.5L)cm(L為梁板計算跨徑,以m為單位取值)。4)適當增加樁基的截面尺寸,加強樁基的鋼筋構造,增強其剛度及抗彎慣性矩。5)適當加強墩樁結合部位潛在塑性鉸區(qū)域處的鋼筋構造,增強此處的抗震能力。8橋梁耐久性設計及措施結構的防腐蝕耐久性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設計方法、施工質量、監(jiān)理控制及管理部門后期維護等各方面的內容,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結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保證以及結構使用過程中例行檢測與正確維修,因此,建設、設計、施工及監(jiān)理四方單位應緊密協(xié)作,共同解決結構耐久性各項措施的實施。8.1結構耐久性設計依據(jù)本項目結構耐久性設計依據(jù)交通運輸部批準《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guī)范》(JTG/TB07-01—2006)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標準CCES01-2004《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與施工指南》(2005年修訂版)提出的標準、要求進行設計。8.2結構環(huán)境本項目結構所處環(huán)境類別按Ⅰ類考慮。環(huán)境作用考慮到對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侵蝕的嚴重程度為A級,即可忽略作用影響,這樣環(huán)境作用等級為Ⅰ-A級。8.3結構設計基準期本項目橋梁結構工程設計基準期為100年。8.4設計基本要求1)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的各項指標除須滿足現(xiàn)行設計、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外,同時也須滿足下列方面要求;(1)工作性能預制構件用混凝土坍落度:6±2cm;泵送混凝土坍落度:14±2cm,同時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坍落度、均勻性、保水性能。(2)力學性能混凝土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要求,并保證有一定的富余。(3)常規(guī)耐久性能抗?jié)B等級≥P82)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具體措施(1)控制混凝土中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各種混凝土構件的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擬定參見下表。主要混凝土構件保護層厚度項目單位保護層厚度備注主梁mm30大氣區(qū)橋墩mm30大氣區(qū)承臺mm40泥下區(qū)樁mm60泥下區(qū)注:1、保護層厚度指受力主筋表面至混凝土外邊緣距離。2、泥下區(qū)指陸地地面線以下范圍。(2)控制裂縫寬度鋼筋混凝土結構通過增加配筋、增大截面尺寸等措施限制裂縫寬度。8.5支座、伸縮縫要滿足結構的設計使用壽命,支座的耐久性也很重要,設計從支座的結構、材料、防腐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墩頂留有足夠的起頂空間,定時檢查,必要時應立即更換支座,確保結構安全,本項目支座設計使用壽命建議值為30年;對伸縮縫、欄桿等附屬構建進行定期檢查,必要時對其進行更換,本項目伸縮縫設計使用壽命建議值為15年。8.6結構使用運營階段維修、養(yǎng)護對結構在使用年限內作出詳細的養(yǎng)護、維修、檢測規(guī)劃及相應監(jiān)控措施,必要時應委托有一定檢測資質的單位進行定期檢測和維修,確保結構的正常使用。具體要求參見《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標準》(CJJ99-2017)。9橋梁施工要點有關橋梁的施工工藝及其質量檢查標準采用《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CJJ2-2008),并參照《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F50-2011)(以下簡稱《施工規(guī)范》)進行,本施工說明只對以上兩本規(guī)范未說明的部分和施工中有特殊要求部分作出說明。對于兩本規(guī)范及本說明都未涉及的部分,可參照國家已批準的有關現(xiàn)行規(guī)范及標準進行操作。9.1測量9.1.1.施工準備階段,應對首級控制網(wǎng)進行同等級復測。根據(jù)施工精度要求,對控制網(wǎng)進行加密。9.1.2.測量等級應采用《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TF50-2011)中規(guī)定的最高等級要求,并符合相關規(guī)定。平面控制網(wǎng)的坐標系統(tǒng),應與設計采用的坐標系統(tǒng)相同。如采用其他系統(tǒng),應采取可靠的方法進行坐標轉換。9.1.3.高程控制測量應采用《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TF50-2011)中最高等級要求,并符合相關規(guī)定。9.1.4.施工過程中應隨時復測,對結構變形過程進行隨時監(jiān)測和記錄,并技術報告給業(yè)主、監(jiān)理、設計單位。平面、水準控制測量的要求和測量精度應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TF50-2011)的要求。9.2混凝土9.2.1.施工前必須做好配合比試驗,綜合考慮施工程序、工期安排、環(huán)境影響等各種因素,通過試驗,保證混凝土強度,減小混凝土收縮徐變的不良影響?;炷恋氖湛s率需控制在2×10-4以下,對于合攏段現(xiàn)澆混凝土,宜采用微膨脹混凝土,膨脹率為2×10-4。混凝土采用泵送時,塌落度≦18cm9.2.2.宜使用同一廠家同一品牌的水泥,并應盡可能采用同一料場的石料,砂料,以保證結構外觀色澤一致。水泥品種宜采用低堿硅酸鹽水泥,為控制混凝土早期強度的過快發(fā)展,水泥中C3A含量不宜超過8%,水泥細度(比表面積)不超過350m2/kg,游離氧化鈣不超過1.5%,最大氯離子含量不超過0.06‰;9.2.3混凝土粗骨料應采用質地堅硬、潔凈、級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收率小的碎石或卵石,粗骨料必須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TF50-2011)表6.4.1粗骨料技術指標的規(guī)定;細集料應采用級配良好、質地堅硬、顆粒潔凈且粒徑小于5mm的河砂,細集料的必須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TF50-2011)表6.3.1細集料技術指標的規(guī)定。9.2.4.混凝土的內在質量和外觀均應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時應保證澆筑進度和振搗密實,所有工作縫應認真鑿毛清潔,確保新老混凝土的結合強度,并應注意混凝土的養(yǎng)生,所有外表面均應達到平整、光潔。9.2.5.梁體混凝土試件應在同等條件下進行養(yǎng)護。9.3鋼材9.3.1.普通鋼筋、預應力鋼材和錨具應按設計技術指標和型號進行采購,并按有關質量檢驗標準進行嚴格的檢驗,遵照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有關要求進行施工。9.3.2.凡因施工需要,斷開的鋼筋當再次連接時,必須進行恢復,并應符合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9.3.3.當鋼筋和預應力管道在空間上發(fā)生干擾時,可適當移動普通鋼筋的位置,以保證鋼束管道位置的準確,鋼束錨固處的普通鋼筋如影響預應力施工時,可適當彎折,但待預應力施工完畢后應及時恢復原位,施工中如發(fā)生鋼筋空間位置沖突,可適當調整普通鋼筋布置,但應確保鋼筋的根數(shù)和凈保護層厚度。9.3.4.施工時應結合施工條件和施工工藝安排,盡量考慮先預制鋼筋骨架(或鋼筋骨架片),鋼筋網(wǎng)片,在現(xiàn)場就位后進行焊接或綁扎,以保證安裝質量和加快施工進度。9.3.5.如錨下螺旋筋與分布筋相干擾時,可適當移動分布鋼筋或調整分布鋼筋間距,但不能隨意取消。9.3.6.橋臺,橋墩頂支座埋入箱梁部分的構件,應盡可能與箱梁內的鋼筋焊接在一起。9.3.7.伸縮縫預埋應要求伸縮縫供貨廠商提供有關圖紙,并派技術人員現(xiàn)場指導安裝。9.4下部結構9.4.1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1)橋墩基礎均采用鉆孔灌注樁,每根樁需按照設計設置聲測管,待成樁后進行超聲波檢測成樁質量,施工時應確保檢測管內暢通。(2)樁基施工時應做好地質層記錄及詳細的鉆孔施工記錄,如發(fā)現(xiàn)地質情況與鉆孔資料相差較大時,應及時通知設計、地勘協(xié)商解決。(3)澆筑樁基水下混凝土時,應保證導管埋入混凝土有足夠的深度,避免發(fā)生斷樁事故,并防止孔壁坍塌。(4)基底取持力巖層強度和設計嵌巖深度指標雙控,即施工至設計高程后應檢查嵌巖深度,并取巖樣進行試驗。9.4.2墩臺施工下部結構橋墩建議采用滑?;蚍J┕?,并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對橋墩的豎直度進行校核,墩頂蓋梁建議采用滿堂支架或托架立模澆筑;橋臺承臺及背墻采用支架立?,F(xiàn)澆。主墩承臺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因此混凝土澆注時要求控制水化熱,增加混凝土冷卻管,注意溫度、氣候變化,加強混凝土施工組織,避免混凝土各類裂縫的產生?;炷翝沧⑼瓿杉訌娀炷恋酿B(yǎng)護,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在25℃以內。承臺內墩柱鋼筋伸出長度須按鋼筋接頭要求確定,若外露時間較長時,則須采取防銹保護措施,墩柱施工前均須對其進行除銹,并應對承臺頂面墩柱范圍內的混凝土作清洗鑿毛處理。每個橋墩均須在距離地面適當位置設置沉降觀測標志,在每道混凝土工序施工前和施工后進行兩次觀測。施工方案應保證墩臺結構的完整性,盡量避免開設臨時性孔洞,避免切斷結構受力主筋。若需設置臨時性空洞,應事先提出要求,報設計單位后會同有關部門協(xié)商確定。橋墩及上部結構施工過程中,加強航道管理,防止船只撞擊橋墩。橋臺、支座位置及高程控制要求準確,支座水平安放,并應按廠家要求施工。施工過程中,應做好必要的安全設施,以確保施工和人員安全。9.5上部結構9.5.1主梁0#塊主梁0#塊是上部結構主梁施工中的關鍵步驟之一,混凝土方量較大,預應力鋼束和鋼筋密集,人洞、預埋件等構造復雜,應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施工時若因為一次澆注困難,可分兩層澆注,第一次澆筑混凝土應包括底板和腹板,在澆注面上應設剪力槽并鑿毛,剪力槽的深度應不小于30cm,縱橋向間距50cm以控制分層澆注接合面的質量?,F(xiàn)澆托架的剛度和強度,并應進行專項組織設計應進行驗算。9.5.2箱梁懸臂澆注(1)主梁箱梁采用掛籃對稱懸臂澆注,其階段工藝如下:掛籃安裝→移動就位→調整標高→檢查立模標高→綁扎鋼筋→澆注梁段混凝土→養(yǎng)生至設計強度的100%且齡期達7天→張縱、豎向預應力鋼束→解除掛籃錨固并移動至下一梁段→重復以上步驟。(2)在懸臂澆注施工過程之前先進行掛籃試驗,實測掛籃剛度,以計算懸臂澆注過程中的掛籃變形。掛籃在確保承載力及剛度的前提下,盡可能輕型化和行走方便。掛籃的設計承載力不小于1000kN,掛籃自重及其他施工荷載的重量應控制在400kN以內,若掛藍設計時超過此重量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復核計算。掛籃的前緣應有調整標高的能力。本次設計未考慮掛藍后支點錨固預埋鋼筋,施工單位應根據(jù)掛藍后支點錨固力確定預埋鋼筋的直徑及間距。(3)各懸臂澆注梁段要求一次澆注完成,無論在澆注階段、掛籃移動階段、或掛籃撤除階段,均應保持對稱平衡施工,對稱澆注梁段的不平衡重量不得大于一個梁段的1/3底板重量。(4)加強每個梁段的施工測量和控制,作好各項參數(shù)及數(shù)據(jù)的實驗及收集,做到對各梁段的準確分析和調整,確保箱梁受力狀態(tài)和線形控制在設計容許范圍內。(5)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隨時觀察梁段撓度的變化,懸臂端部一側的最大撓度,應控制在5mm左右,并應該在下一梁段澆注時進行補償。(6)混凝土澆筑順序應從懸臂端部澆筑至根部。9.5.3.箱梁合攏段的施工(1)箱梁合攏段擬采用吊架支撐澆筑合攏段混凝土。(2)箱梁的合攏,即體系轉換,是控制全橋受力狀態(tài)和橋面線形的關鍵工序,因此箱梁的合攏順序、合攏溫度和工藝都必須嚴格控制。(3)全橋箱梁合攏應由邊至中進行,即先合攏邊跨,再合攏中跨。(4)合攏梁段采用合攏吊架施工,設計時考慮一個合攏段吊架和模板共重約400kN。(5)每個合攏段的主要施工步驟是:1)后移和拆除懸臂施工掛籃。2)上合攏吊架和在懸臂端加配重(水箱),合攏段兩側水箱的容水重量效應,相當于合攏段所澆注混凝土重量的效應,遠端還應增加二分之一吊架模板重量。3)立模、綁扎鋼筋及預應力管道,選擇最佳合攏溫度(合攏溫度控制在18℃左右)鎖定(頂緊焊牢勁性骨架,張拉臨時鋼束)。4)及時澆注合攏段混凝土,同時水箱同步等放水,以保持懸臂段的穩(wěn)定。5)混凝土強度達100%且混凝土齡期達7天后張拉合攏段底板鋼束及頂板鋼束。6)合攏段永久鋼束張拉前,應盡量減少箱梁懸臂的日照溫差,為此可采取覆蓋箱梁懸臂等減少溫差的措施。7)如不能在設定的合攏溫度小合攏,則應考慮強迫合攏措施,并同時報設計單位認可。8)中跨合攏段須待邊跨合攏后進行,施工前須采取預頂措施。其詳見中跨合攏段詳細施工圖。安裝臨時連接構件和澆注合攏的時間,與邊跨合攏時相同,選擇溫度較低、溫差較小的時間段。9.5.4邊跨現(xiàn)澆梁段(1)邊跨現(xiàn)澆段的施工的方法,兩岸均采用落地支架:邊跨現(xiàn)澆段應一次連續(xù)澆注完成,落地支架應進行預壓以消除其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并按實測的彈性變形量和施工控制要求,確定底模標高和預拱度。(2)邊跨底板預應力鋼束張拉時應保證箱梁和支架間水平方向能自由變形。(3)現(xiàn)澆段底模安裝時應按要求在墩、臺頂安設支座。9.6預應力施工9.6.1預應力鋼材預應力錨具進場后,應分批嚴格檢驗和驗收,妥善保管。9.6.2所有預應力鋼材不許焊接,鋼絞線使用前應作除銹處理。所有預應力張拉設備應按有關規(guī)定認真進行標定。9.6.3所有預應力管道的位置必須按設計圖紙定位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