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計課件_第1頁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計課件_第2頁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計課件_第3頁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計課件_第4頁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4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計任務4.1車站概述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任務4.4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計案例知識要點(1)掌握車站的分類及組成。(2)了解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原則。(3)掌握換乘車站的分布原則。(4)了解換乘車站的換乘方式。車站是站線、站臺、站房等站場設備的總稱,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引和疏散客流,為乘客服務的基本設施。車站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幾點:(1)為乘客提供上下車、候車及換乘的場所。(2)為列車運行提供管理、控制和通信的場所與設備。(3)是電氣設備、信號設備、控制設備等集中的場所。(4)是運營、管理人員工作的場所。(5)在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構架中,車站起錨固作用。4.1.1車站的定義及功能任務4.1車站概述02040103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是線網中的重要節(jié)點,是客流集散的場所,同時也是城市用地高效開發(fā)的區(qū)域??傮w來講,車站具有以下特點。交通復雜且客流頻繁地下公共空間廣闊周邊土地開發(fā)強度大建設時序性強4.1.2車站的特點任務4.1車站概述一致性原則0103050204060708協(xié)調性原則便利性原則舒適性原則適用性原則安全性原則識別性原則經濟性原則4.1.3車站總體設計原則任務4.1車站概述樞紐站。城市軌道交通的樞紐站一般設于客流高度集聚的地方,如活動中心或對外交通樞紐處等。(1)(2)(3)換乘站。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站多數(shù)是兩條或兩條以上軌道交通線路交匯的車站。一般車站。設有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交匯,只供乘客乘降用的車站為一般車站。1.按功能的不同分類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按功能的不同可分為4.1.4車站的分類任務4.1車站概述2.按運營組織功能分類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按運營組織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始發(fā)站、終點站、折返站、中間站和換乘站,如圖4-1所示。下面簡單介紹始發(fā)站和終點站、折返站、中間站。圖4-1車站按運營組織功能的不同分類4.1.4車站的分類任務4.1車站概述(2)折返站。城市軌道交通折返站通常位于軌道交通線路客流量變化較大區(qū)域的分界點處。(3)中間站。城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的多數(shù)車站屬于中間站。(1)始發(fā)站和終點站。城市軌道交通始發(fā)站和終點站設置在線路兩端。2.按運營組織功能分類4.1.4車站的分類任務4.1車站概述3.按與路口的相對位置分類為保證車站設置的效益性,多數(shù)車站規(guī)劃在路口或路口附近。按與路口的相對位置,車站可分為跨路口車站、偏路口一側車站、兩路口之間車站三種,如圖4-2所示;按與道路紅線的相對位置,車站可分為道路紅線內車站和道路紅線外車站兩種。圖4-2車站按與路口的相對位置分類(a)跨路口車站(b)偏路口一側車站(c)兩路口之間車站4.1.4車站的分類任務4.1車站概述3.按與路口的相對位置分類(1)跨路口車站。跨路口車站即在以道路劃分的各個象限區(qū)域內都設有出入口,乘客不需要橫穿道路就能通過出入口進入的車站。(2)偏路口一側車站。偏路口一側車站一般偏離路口中心。(3)兩路口之間車站。兩路口之間車站主要適用于附近路口都是主要交通路口,并且客流量大、相距較近的情況,起到兼顧兩路口客流需求的作用。(4)道路紅線外車站。當基巖埋深較淺,道路紅線外側有空地或危房改建時,可將站點貼近道路紅線外側設置。4.1.4車站的分類任務4.1車站概述4.按與地面的相對位置分類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按與地面的相對位置不同可分為地面車站、高架車站和地下車站,如圖4-3所示。圖4-3車站按與地面的相對位置分類(a)地面車站(b)高架車站(c)地下車站4.1.4車站的分類任務4.1車站概述4.按與地面的相對位置分類(1)地面車站。地面車站位于地面,其出入口、站廳、站臺都設在地面上。(2)高架車站。高架車站位于高架橋上,一般采用雙層設計,出入口設于地面,站臺、站廳設于高架上,或者站廳設于地面,站臺設于高架上。(3)地下車站。地下車站位于地面以下,一般出入口設在地面,站廳、站臺設于地下。4.1.4車站的分類任務4.1車站概述5.按其站臺形式分類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按其站臺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島式站臺車站、側式站臺車站和島、側混合式站臺車站,如圖4-4所示。圖4-4車站按其站臺形式分類(a)島式站臺車站(b)側式站臺車站(c)島、側混合式站臺車站4.1.4車站的分類任務4.1車站概述(2)側式站臺車站。側式站臺車站是將站臺設于上、下行行車線路兩側的車站。將島式站臺車站與側式站臺車站的特點對比,結果如表4-1所示。(3)島、側混合式站臺車站。島、側混合式站臺車站是將島式站臺及側式站臺同設在一個車站內,是兩種站臺的集中體現(xiàn),可根據實際情況更好地利用車站站臺。(1)島式站臺車站。島式站臺車站是將站臺設于上、下行行車線路之間的車站。5.按其站臺形式分類4.1.4車站的分類任務4.1車站概述表4-1島式站臺車站與側式站臺車站特點對比4.1.4車站的分類任務4.1車站概述

為了實現(xiàn)客運服務和列車運行組織,車站一般由車站主體、出入口及通道、通風道及風亭(地下)以及其他附屬建筑物組成,如圖4-5所示。其中,車站主體是實施客運服務和列車運行組織的主要場所,出入口及通道是供乘客進、出車站的建筑設施,通風道及風亭(地下)等環(huán)境控制設施是為了保證車站具備舒適的乘車環(huán)境。下面對車站主體的構成進行簡單介紹。4.1.5車站的組成任務4.1車站概述圖4-5車站的組成4.1.5車站的組成任務4.1車站概述1.乘客使用空間乘客使用空間在車站建筑組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車站的主體部分,此部分的面積占車站總面積的50%左右。乘客使用空間是直接為乘客服務的場所,主要包括站廳、站臺、售票處、檢票口、問訊處、樓梯及自動扶梯等。2.運營管理用房運營管理用房是為保證車站具有正常運營條件和營業(yè)秩序而設置的辦公用房,是直接或間接為列車運行和乘客乘車服務的場所,主要包括站長室、行車值班室、業(yè)務室、廣播室、會議室、公安保衛(wèi)室、清掃員室等。4.1.5車站的組成任務4.1車站概述3.技術設備用房技術設備用房是為保證列車正常運行、保證車站內具有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及在事故災害情況下能夠及時排除災情的不可缺少的設備用房。它是直接或間接為列車運行和乘客乘車服務的場所,主要包括環(huán)控室、變電所、綜合控制室、防災中心、通信機械室、信號機械室、自動售檢票室、泵房、冷凍站、機房、配電室及上述設備用房所屬的值班室,以及工區(qū)用房、附屬用房及設施等。4.1.5車站的組成任務4.1車站概述4.輔助用房輔助用房是為保證車站內部工作人員正常工作、生活所設置的用房,是直接供站內工作人員使用的用房,主要包括廁所、更衣室、休息室、茶水間、盥洗間、儲藏室等。這些用房均設在站內工作人員使用的區(qū)域內。4.1.5車站的組成任務4.1車站概述在車站設計之前,需要確定車站的規(guī)模。車站的規(guī)模對很多技術參數(shù)有重要影響,如對客流預測、運輸組織、車站廣場、市政配套規(guī)模等都有重要參考作用。車站的規(guī)模直接決定車站的外形尺寸及整個車站的建筑面積等。車站的規(guī)模主要是根據所處位置的重要性、站內設備和管理用房面積綜合確定的,一般可以參照日均乘降客流量和高峰小時客流乘降量來綜合確定。4.1.6車站的規(guī)模任務4.1車站概述(1)A級(3)C級(2)B級(1)A級:適用于客流量大(高峰小時客流量3萬人次以上)、地處大型客流集散點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車站。(2)B級:適用于客流量較大(高峰小時客流量2萬~3萬人次)、地處市中心或較大居住區(qū)的車站。(3)C級:適用于客流量較?。ǜ叻逍r客流量2萬人次以下)、地處郊區(qū)的車站。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規(guī)模主要根據車站遠期預測客流量及所處位置確定,一般可分為以下三級:4.1.6車站的規(guī)模任務4.1車站概述1.以道路名命名大多數(shù)車站以經過或者鄰近的道路來命名,如上海地鐵2號線南京東路站、北京地鐵大興線黃村西大街站等。2.以公園名命名以經過或者鄰近的公園來命名,如北京地鐵8號線奧林匹克公園站、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中山公園站等。3.以廣場名命名以經過或者鄰近的廣場來命名,如北京地鐵1號線天安門西站、天安門東站等。4.以火車站名命名以經過或者鄰近的火車站來命名,如上海地鐵10號線虹橋火車站站、北京地鐵9號線北京西站等。4.1.7車站的命名任務4.1車站概述5.以飛機場名命名以經過或者鄰近的飛機場來命名,如上海地鐵2號線浦東國際機場站、虹橋號航站樓站等。6.以大學、醫(yī)院名命名以經過或者鄰近的大學、醫(yī)院來命名,如上海地鐵10號線同濟大學站、北京地鐵4號線人民大學站、上海地鐵6號線兒童醫(yī)學中心站等。7.以場/館名命名以經過或者鄰近的場館來命名,如上海地鐵1號線上海體育場站、北京地鐵10號線農業(yè)展覽館站等。4.1.7車站的命名任務4.1車站概述8.以娛樂場所名命名以經過或者鄰近的娛樂場所來命名,如上海地鐵1號線上海馬戲城站、上海地鐵8號線大世界站等。9.以地區(qū)名命名以經過的地區(qū)來命名,如上海地鐵1號線莘莊站、2號線靜安寺站等。10.以新村名命名以經過或者鄰近的新村來命名,如上海地鐵1號線共富新村站、8號線鞍山新村站。11.以著名景點命名以經過或者臨近的著名景點來命名,如北京地鐵4號線圓明園站、北宮門站等。4.1.7車站的命名任務4.1車站概述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一般通過考慮車站周邊環(huán)境、客流來源及方向、車站功能要求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來進行車站總平面布局的設計。車站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先進的施工技術、建筑藝術、先進設備及現(xiàn)代化管理水平。車站設計應以人為本,滿足客流要求、乘降安全、疏導迅速、環(huán)境舒適、布置緊湊、便于管理,并加之綜合考慮。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1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主要內容和原則1.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主要內容在確定車站中心位置和方向后,車站的總平面布局關系到乘客能否安全、迅速、方便地進出站,關系到車站各項安全設施能否正常運轉,還關系到車站出入口、通道、通風道、地面風亭等設施與城市道路交通、建筑物、綠地等能否相互統(tǒng)一、協(xié)調。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主要包括車站主體的設計,出入口、通道、通風道、地面風亭及其他附屬建筑物的設計等,北京地鐵5號線與6號線換乘站東四站總平面圖和橫斷面圖如圖4-6、圖4-7所示。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1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主要內容和原則圖4-6東四站總平面圖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1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主要內容和原則圖4-7東四站地下車站橫斷面圖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1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主要內容和原則2.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主要原則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主要原則包括以下幾點:(1)車站總體設計要注意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2)車站的規(guī)模及布局設計要滿足線網遠期規(guī)劃的要求。(3)車站的設計應盡可能地與物業(yè)開發(fā)相結合,使土地的利用達到最經濟。(4)車站的設計應簡潔、明快、大方,易于識別,并應體現(xiàn)現(xiàn)代交通建筑的特點。(5)車站的設計應能滿足設計遠期客流集散量和運營管理的需要,應具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6)車站應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縮小建筑空間,使其規(guī)模、投資達到最合理。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1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主要內容和原則2.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主要原則車站總平面布局設計的主要原則包括以下幾點:(7)車站公共區(qū)應按客流需要設置足夠寬的、直達地面的人行通道,出入口的布置應積極配合城市道路、周圍建筑、公交的規(guī)劃等因素綜合考慮,通道和出入口不應有影響乘客緊急疏散的障礙物。(8)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車站需解決好通風、照明、衛(wèi)生等問題,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和舒適的乘降環(huán)境。(9)車站要考慮防災設計,以確保車站的安全性。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2車站設計的主要步驟1.分析影響因素及確定邊界條件5.繪制車站總平面布置圖4.確定出入口、風亭的數(shù)量和位置3.根據功能要求構思總體方案2.確定車站平面布置原則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3車站主體設計1.車站結構設計(1)站廳層設計。站廳層布置應分區(qū)明確,依據出入口的位置和數(shù)量、樓梯與扶梯的位置和數(shù)量、售檢票系統(tǒng)的位置和數(shù)量及換乘要求合理組織客流,避免和減少進出站客流的交叉,合理布置管理、設備用房,滿足各系統(tǒng)的工藝要求。站廳層設有進、出閘機和固定柵欄,將非付費區(qū)和付費區(qū)完全獨立隔開。其中,售票口和自動售票機的設置位置與站內客流路線組織、出入口位置、樓梯及自動扶梯的布置有密切關系,一般應在客流路徑一側沿客流進站方向排列,布設在便于購票、比較寬敞的地方,盡量減少與客流路線的交叉和干擾,流線短捷而有序(應有客流組織示意圖)。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3車站主體設計(2)站臺層設計。站臺層的布置需以車站上、下行遠期超高峰小時設計客流量來計算站臺寬度,根據線路走向及換乘要求確定站臺形式。①站臺長度。站臺長度分為站臺計算長度和站臺總長度。②站臺寬度。站臺寬度主要根據車站遠期預測高峰小時客流量、列車對數(shù)、結構橫斷面形式等綜合因素考慮確定。③站臺高度。站臺高度是指軌面至站臺地面的高度,主要根據車廂地板面距軌頂面的高度確定,即站臺高度應與列車車型相匹配。④站臺邊緣與車輛外邊距離。站臺邊緣與車輛外邊距離是指站臺有效使用長度范圍內的站臺邊緣與車輛外邊之間的距離,在直線地段為80~100mm,在曲線地段不宜大于140mm。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3車站主體設計(3)設備管理用房設計。車站設備管理用房應根據各系統(tǒng)工藝和相互接口要求合理布置,并應滿足工藝流程和管線敷設要求,主要設備管理用房宜集中布置在站廳一端(側)。設備管理用房的布置有以下要求:①車站通信、信號等設備用房應集中布置,并宜靠近車站綜合控制室。弱電電纜間應靠近相關的設備用房。②站長室與車站綜合控制室應相鄰布置在走道的同一側,門的設置應方便兩者的聯(lián)系。③環(huán)控電控室和通風空調機房應相鄰布置。④會議、更衣、內部廁所、休息等用房宜集中布置。⑤車站警務室和安檢休息室應緊靠站廳非付費區(qū)設置。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3車站主體設計2.車站內部環(huán)境設計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內部環(huán)境設計應與車站設計一致,首先要保證其安全、適用、通達、快捷,并在此基礎上考慮造型及裝飾材料的應用。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內部環(huán)境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建筑外觀裝修設計、室內環(huán)境設計、裝修材料及工藝、技術的選用,以及路引、導向、標志的設計等幾個方面,主要包括車站裝修材料選用、色彩運用及形態(tài)組合等裝修設計的手法。例如,莫斯科地鐵車站(見圖4-8)采用各種裝修設計手法,呈現(xiàn)出典型的歐美風格,給人一種高端、大氣的感覺。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3車站主體設計圖4-8莫斯科地鐵車站內部環(huán)境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3車站主體設計車站內部環(huán)境設計的原則包括以下幾點:(1)樸素大方、適用、經濟和美觀。(2)選用飾面材料時不僅要考慮適當?shù)耐庥^和價格,還要考慮耐久性、抗破壞性能、耐火性能、易于沖洗養(yǎng)護及聲學效果等。(3)具有足夠的照度,給乘客以明快、舒適的感覺。(4)各種裝修設計要有所不同,便于乘客識別,并應設置乘客導向設備(如站名牌、指示牌等)和為乘客乘車服務的設施(如座椅、時鐘等)。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3車站主體設計3.車站服務設施設計車站主要服務設施包括樓梯、自動扶梯、電梯、售票機、檢票機、空調通風設施、運營服務標識系統(tǒng)、無障礙設施等。(1)樓梯設計。每個車站均應在付費區(qū)內至少設一座樓梯,以便在自動扶梯不能運轉時仍能保證站內乘客的疏散。(2)自動扶梯設計。自動扶梯的設置標準有兩點:一是滿足客流量需要,二是考慮提升高度的需要。(3)電梯設計。每個地下車站應在出入口與站廳層之間,以及站廳層與站臺層之間設置無障礙垂直電梯(供車站內部貨運、殘疾人、老弱病幼使用)。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3車站主體設計3.車站服務設施設計(4)運營服務標識系統(tǒng)設計。運營服務標識系統(tǒng)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套完善的城市軌道交通標識系統(tǒng)能夠將重要信息傳遞給乘客,使他們能在地下空間安全、高效地完成乘降車等相關行動。(5)無障礙設施設計。無障礙設施是針對一些特殊人群(如語言障礙者、肢體障礙者、視力障礙者等)而設計的設施,主要包括直升電梯、盲道、坡道、升降平臺、無障礙衛(wèi)生間等,從而提升車站的使用功能,體現(xiàn)人性化的一面。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4附屬建筑設施的設計1.車站出入口設計在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計中,出入口的寬度必須滿足客流量的需求。盡管出入口在整個車站預算和土建施工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從運營角度來看,出入口是乘客進出城市軌道交通的門戶,其設計和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車站出入口應設置于道路兩邊紅線以外或城市廣場周邊,需具有標志性或可識別性,以利于吸引客流、方便乘客。有條件的,出入口應考慮地面人行過街的功能。出入口的規(guī)模應滿足遠期預測客流量的通過能力,并考慮與其他交通的換乘和接駁大型公共建筑所引起的客流量。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4附屬建筑設施的設計(1)車站出入口的設計原則。①出入口地面建筑應結合城市道路近、遠期規(guī)劃科學設置,滿足城市道路交叉口、人行道最小寬度要求。②出入口盡量不要設置在已實現(xiàn)規(guī)劃建設用地內;若設置在城市待改造用地或者規(guī)劃建設項目用地內,應與待建或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做一體化設計布局。③出入口設計應做多方案比選,要對施工場地內拆遷房屋進行詳細調查并經過文物專家專題論證后,慎重抉擇。④車站地面建筑物造型需根據周邊建筑物形式確定,做到與城市景觀相協(xié)調。⑤出入口設計需考慮電梯的設置。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4附屬建筑設施的設計(2)車站出入口的設計內容。①車站出入口類型。車站出入口主要有敞口式、半封閉式、全封閉式三種形式。②車站出入口位置。車站出入口的位置通常按照吸引客流和疏散客流的要求設置,通常與主客流的方向一致,宜與過街天橋、過街地道、地下街、臨近公共建筑物相結合或連通,統(tǒng)一規(guī)劃,同步或分期實施。③車站出入口數(shù)量。車站出入口數(shù)量應根據吸引與疏散客流的要求設置,但不得少于兩個。④車站出入口寬度。車站出入口寬度按照車站遠期預測超高峰小時客流量經過計算確定,但是由于客流存在突發(fā)性和不均勻性,為避免事故發(fā)生,通道設計寬度要有一定的富余量。⑤車站出入口地面建筑景觀設計。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的不斷擴展,其附屬建筑已經作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對城市景觀產生一定的影響。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4附屬建筑設施的設計2.風亭由于安全、經濟、工程技術等方面的要求,風亭的進、排風口(見圖4-9)必須與地面有一定的高度,還有設備本身所產生的影響,如振動、噪聲等,也對建筑材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大多數(shù)風亭是混凝土結構。風亭作為交通建筑一般都出現(xiàn)在建筑密集的城區(qū),可利用的空間都受到限制,如何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協(xié)調,還要體現(xiàn)城市軌道交通建筑的形象,是在設計期間需要密切注意的問題。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4附屬建筑設施的設計圖4-9地下車站風亭(a)縱剖面圖(b)平面圖(c)實物圖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4附屬建筑設施的設計3.電纜槽和給排水管網的布置電纜槽、給排水管網要結合市政配套的管網敷設,與市政配套管網銜接的位置在規(guī)劃階段明確。雨水、污水分流體系也應在規(guī)劃階段明確,以利于工程建設和使用、維修。消防管網和消防栓的布置要結合站區(qū)規(guī)劃,既不影響建筑立面,又方便使用。在站區(qū)范圍內尚未規(guī)劃時,電纜槽(強電、弱電)、給排水(生產生活用水、消防用水、雨水、污水)管網的建設宜遵循就近原則,平行或垂直線路方向布設,為未來的站區(qū)規(guī)劃提供有利條件。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5車站與商業(yè)一體化開發(fā)城市軌道交通車站作為人流集散的重要區(qū)域,肩負著溝通城市各個區(qū)塊的使命。商業(yè)區(qū)塊和交通區(qū)塊一樣,是城市人流的集中點,而城市的商業(yè)化方向與城市交通的發(fā)展方向都是以集中、大型、方便為主,以零散、小型、社區(qū)化為輔的發(fā)展方向。因此,城市軌道交通與商業(yè)的結合是必然趨勢,也稱為物業(yè)開發(fā)。任務4.2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總平面布局設計4.2.5車站與商業(yè)一體化開發(fā)從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物業(yè)開發(fā)的案例看,車站物業(yè)開發(fā)大致分為三大類:1.車站內物業(yè)開發(fā)車站內物業(yè)開發(fā)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利用站廳空余區(qū)域布置商業(yè)店鋪,拓寬出入口通道,帶配線車站的物業(yè)開發(fā)。2.車站周邊物業(yè)開發(fā)車站周邊物業(yè)開發(fā)形式主要包括:通道連接,物業(yè)開發(fā)空間獨立;站廳與周邊物業(yè)開發(fā)直接相連;通過城市下沉廣場連接車站與周邊物業(yè);車站地下一層預留給綜合開發(fā)。3.車站上蓋物業(yè)開發(fā)車站上蓋物業(yè)開發(fā)主要是在車站的上部及周圍,以住宅、商業(yè)街、商業(yè)中心、大型商業(yè)綜合體等形式與車站結合。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1換乘站的分布原則換乘站的分布原則包括以下內容:(1)線網中任意兩條線路應盡可能相交1~2次。(2)換乘站應適當分散,避免過分集中在城市中某個狹小區(qū)域。(3)換乘站最好為兩線交叉,有利于分散換乘客流,合理控制換乘站規(guī)模,簡化換乘站客流組織,降低工程施工難度,節(jié)省工程造價;有利于車站維持良好乘車秩序,組織高密度行車,提高運行質量。(4)換乘站應盡量避免三條以上線路交叉于一點,以減少換乘客流干擾,以及工程設計、施工難度。(5)換乘站應主要分布于城市重點區(qū)域,如中心區(qū)或外圍特大型客流集散點。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換乘站的換乘方式取決于兩條線路的走向和相互交織的形式,一般常見的換乘站有垂直交叉、斜交、平行交織等多種形式,如圖4-10所示。換乘方式可分為站臺直接換乘、站廳換乘、通道換乘、站外換乘、組合式換乘等。圖4-10換乘站的形式(a)、(b)“一”字形換乘(c)L形換乘(d)T形換乘(e)“十”字形換乘(f)H形換乘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1.站臺直接換乘站臺直接換乘有以下兩種方式:(1)兩條不同線路的站線分設在同一個站臺的兩側,乘客可在同一站臺由甲線換乘到乙線,即同站臺換乘。這種換乘方式對乘客來說十分方便,是應該積極尋求的一種換乘方式。該換乘方式在香港地鐵中應用較為廣泛,如旺角地鐵站、太子港站的換乘(見圖4-11),內地也在逐漸尋求此種換乘方式,如北京地鐵4號線與9號線在國家圖書館站同站臺換乘。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圖4-11香港地鐵旺角地鐵站、太子港站同臺換乘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2)由一個車站的站臺通過樓梯或自動扶梯直接換乘到另一個車站的站臺。這種換乘方式要求換乘樓梯或自動扶梯有足夠的寬度,以免造成乘客擁擠,發(fā)生安全事故,如北京地鐵1號線與2號線換乘站建國門站,如圖4-12所示。圖4-12北京地鐵1號線和2號線建國門站換乘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站臺直接換乘一般適用于兩條線路平行交織,而且采用島式站臺的車站,乘客換乘時,由島式站臺的一側下車,橫跨站臺到另一側上車,即完成了轉線換乘,換乘極為方便。同站臺換乘的基本布局是雙島站臺的結構形式,可以在同一平面上布置,也可以雙層布置。但是,一個換乘站只能實現(xiàn)4個換乘方向(兩條線交叉產生8個換乘方向)的同站臺換乘,其余一半將使用其他換乘方式,或在另一換乘點彌補。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2.站廳換乘站廳換乘是指乘客由一個車站的站臺通過樓梯或自動扶梯到達另一個車站的站廳或兩站共用的站廳,再由這一站廳到達另一個車站站臺的換乘方式。北京地鐵1號線與八通線在四惠站的換乘就是站廳換乘,如圖4-13所示。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圖4-13北京地鐵四惠站換乘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采用站廳換乘時,下車客流只朝一個方向流動,可減少站臺上人流交織,乘客行進速度快,在站臺上的滯留時間減少,可避免站臺擁擠,同時又可減少樓梯等升降設備的總數(shù)量,增加站臺有效使用面積,有利于控制站臺寬度。站廳換乘一般用于相交車站的換乘,其換乘距離比站臺直接換乘長,乘客在垂直方向上要往返行走,帶來一定的高度損失。因受島式站臺總寬度限制,站廳換乘一般適用于側式站臺間換乘,或與其他換乘方式組合應用,可以達到較佳效果。站廳換乘有利于各條線路分期修建、分期建成。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3.通道換乘當兩線交叉處的車站結構完全分開,車站站臺相距較遠或受地形條件限制不能直接通過站廳進行換乘時,可以考慮在兩個車站之間設置單獨的換乘通道為乘客提供換乘途徑。例如,北京地鐵2號線與13號線在東直門站的換乘就采用通道換乘,如圖4-14所示。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圖4-14北京地鐵東直門站換乘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通道換乘的設計要注意上、下樓的客流組織,通道盡可能設在車站中部,避免雙向換乘客流與進出站客流的交叉。通道換乘方式布置較為靈活,對兩線交角及車站位置有較大適應性,預留工程少,甚至可以不預留,有利于兩條線路工程分期實施,后期線路位置調節(jié)的靈活性大。通道寬度按換乘客流量的需要設計。換乘條件取決于通道長度,通道長度一般不宜超過100m。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4.站外換乘站外換乘是指乘客在車站付費區(qū)以外進行換乘,沒有專用換乘設施。站外換乘主要用于下列情況:(1)高架線與地下線之間的換乘,因條件所迫,不能采用在付費區(qū)內換乘的方式。(2)兩線交叉處無車站或兩車站相距較遠。(3)規(guī)劃不周,已建線路未做換乘預留,增建換乘設施十分困難。在線網規(guī)劃中應注意盡量避免站外換乘方式。任務4.3換乘站的設計4.3.2換乘方式的基本類型5.組合式換乘在換乘方式的實際應用中,往往采用兩種或幾種換乘方式的組合,以達到完善換乘條件、方便乘客換乘、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換乘站換乘方式的選擇都應以滿足換乘客流為主要目的,再考慮其他因素,如換乘站各站的修建順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