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管理小組職責及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_第1頁
感染管理小組職責及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_第2頁
感染管理小組職責及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_第3頁
感染管理小組職責及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_第4頁
感染管理小組職責及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術室卷內資料目錄序號資料頁碼1手術室感染管理小組的主要職責12手術室醫(y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人職責23手術室醫(yī)院感染管理小組監(jiān)控護師職責34手術室醫(yī)院感染管理小組監(jiān)控醫(yī)師職責4手術室感染管理小組的主要職責1、負責本科室醫(y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根據本科室醫(yī)院感染的特點,制定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2.對醫(yī)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yī)院感染發(fā)病率;發(fā)現有醫(yī)院感染暴發(fā)包括疑似暴發(fā)或流行趨勢時遵循《醫(yī)院感染暴發(fā)報告及處置管理規(guī)范》規(guī)定,認真填寫山東省醫(yī)療機構醫(yī)院感染暴發(fā)信息報告表,按照“山東省醫(yī)院感染暴發(fā)報告處置流程”逐層報告。3.組織本科室預防、控制醫(y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每季不少于一次,參加院內業(yè)務學習,每年不少于6學時。4.對本科傳染病、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醫(yī)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導。5.對本科醫(yī)務人員有關預防醫(yī)院感染的職業(yè)衛(wèi)生安全防護工作、手衛(wèi)生管理提供指導。6.對醫(yī)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yī)院感染發(fā)病率;發(fā)現有醫(y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及時報告醫(yī)院感染管理科,并積極協助調查。7.監(jiān)督檢查本科室抗菌藥物使用情況。8.督促本科室人員做好醫(yī)療廢物的管理和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手術室醫(y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人職責1.負責本科室醫(y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根據本科室醫(yī)院感染的特點,制定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2.對醫(yī)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yī)院感染發(fā)病率;發(fā)現有醫(y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及時報告醫(yī)院感染管理科,并積極協助調查。3.監(jiān)督檢查本科室抗感染藥物使用情況。4.組織本科室預防、控制醫(y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每季不少于一次,參加院內業(yè)務學習,每年不少于6學時。5.督促本科室人員做好醫(yī)療廢物的管理和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6.督導本科室人員認真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制度,做好手衛(wèi)生管理和職業(yè)防護工作。手術室醫(yī)院感染管理小組監(jiān)控護師職責1.負責本科室消毒隔離工作及醫(yī)院感染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2.負責指導本科傳染病、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醫(yī)院感染控制工作。負責特殊和較嚴重院內感染時的現場控制與隔離消毒工作。3.負責指導本科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及有關預防醫(yī)院感染的職業(yè)衛(wèi)生安全防護和醫(yī)療廢物處置工作。4.負責本科環(huán)境微生物(如空氣培養(yǎng),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以及使用中消毒液等)監(jiān)測工作,消毒或滅菌后物品采樣等,熟練操作,掌握標準。5.協助和督促送檢感染病例臨床標本。6.對本科人員宣傳感染控制知識。7.負責本科內醫(yī)療廢物的處理、無菌物品的使用、無菌技術操作等工作的監(jiān)督與指導。手術室醫(yī)院感染管理小組監(jiān)控醫(yī)師職責1.主要負責督導本科室醫(yī)院感染病例及時上報,正確填寫醫(y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登記表,檢查并督促分管醫(yī)生將報告卡報醫(yī)院感染管理科。建立醫(yī)院感染病例登記本和多重耐藥菌感染登記本,并認真登記2.參與并指導本科傳染病、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的醫(yī)院感染控制工作。3.參與并指導本科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及有關預防醫(yī)院感染的職業(yè)衛(wèi)生安全防護工作。4.對醫(yī)院感染病例及時進行微生物檢驗及藥敏試驗,檢查督導抗生素的應用,力求合理。5.參與監(jiān)督檢查醫(yī)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6.參與并組織本科室感染管理知識的培訓工作。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區(qū)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征,為該類食物中毒的預防控制提供依據。方法查閱2006年以來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檔案資料,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樣品的分離根據國標GB/T4789.7-2003進行,用GNID革蘭氏陰性菌鑒定板進行生化鑒定,用血清玻片凝集實驗進行血清學分型,用法國梅里埃ATBFungs酵母菌藥敏反應板進行藥敏實驗。結果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發(fā)生在8、9月,中毒食物以涼拌菜和未徹底加熱的熟肉食品為主。血清型主要以O3:K6型為主,占50.0%。副溶血性弧菌對氨芐西林(AMP)、替卡西林(TIC)、頭孢唑啉(KZ)的耐藥率分別為61.5%、50.0%和42.3%。結論要重點防制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在治療時應合理用藥。[關鍵詞]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流行特征;

EpidemiologicalCharacterofFoodPoisoningCausedbyVibrioParahaemolyticusinShenzhenFutian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enzhen51804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epidemiologicalcharacteroffoodpoisoningcausedbyVibrioParahaemolyticusinShenzhen,toofferdataforcontrolVibrioparahaemolyticusrelatedfoodpoisoning.MethodsToconsultthedataoffoodpoisoningcausedbyVibrioParahaemolyticusfrom2006,TheVibrioParahaemolyticuswasseparatedaccordingtoGB/4789.7-2003,andidentifiedbyGNID,andtheserotypewasdeterminedbyslideagglutination.ATBFungusbioMeieuxFrancemethodwasusedtoperformmicrobialsensitivity.ResultThepeakseasonwasAugustandSeptember.Themajorityofthepoisoningfoodswerecolddishandcookedmeatproducewhichwasnotheatedthoroughly.O3:K6wasthepredominantserotypesofVibrioParahaemolyticusstrains(50.0%).Moststrainsshowedresistancetoampicillin(61.5%),ticarcillin(50.0%)andcefazolin(42.3%).ConclusionItisimportanttocontrolfoodpoisoningcausedbyVibrioparahaemolyticusO3:K6serotypes.Therationaladministrationshouldbeappliedinthetreatmentofrelateddisease.KeyWordsVibrioparahaemolyticus,Foodpoisoning,Epidemiologicalcharacter

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國沿海地區(qū)最為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該菌廣泛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積物和魚貝類中。我國沿海城市由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往往位居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1]。為了解深圳市福田區(qū)近年來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病學特點,對福田區(qū)2006年以來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個案資料進行流行病學分析,并對分離的副溶血性弧菌進行藥敏實驗。1材料與方法1.1樣品來源本次研究資料來源于2006年以來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檔案資料,藥敏實驗樣品來源于從食物中毒病例中分離得到的副溶血性弧菌。1.2研究方法用描述性研究分析2006年以來食物中毒的檔案資料,用法國梅里埃藥敏分析板進行藥敏實驗,選用藥物共15種。1.3統(tǒng)計方法本次調查用Excel錄入數據,用SPSS10.0進行資料分析。2結果2.1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點自2006年以來,共報告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4起,中毒人數共101人。其中男性52人,女性49人,男女性別比為1.06:1,中毒者最大年齡52歲,最小年齡17歲,平均29.3歲。24宗食物中毒全部發(fā)生在4-11月,發(fā)病高峰時間為8-9月,8月發(fā)生食物中毒7宗,涉及中毒人數34人,9月發(fā)生食物中毒6宗,涉及中毒人數39人。結果見表1。表1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發(fā)生時間表月份食物中毒宗數涉及人數構成比4月258.35月124.26月144.27月248.38月73429.29月63925.010月3812.511月258.3合計24101100.00中毒食物以涼拌菜和未徹底加熱的熟肉食品為主。涼拌菜引起的食物中毒7起,占總數的29.2%,食用未徹底加熱的熟肉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4起,占總數的16.7%,未能確定中毒食物的9起,占總數的37.5%,其他食物引起的中毒4起,占總數的16.7%。2.2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學特征24起副溶血性弧菌的食物中毒中,有12起是O3:K6型,占50.0%,涉及中毒人數49人。有2起是O4:K8型,占8.3%,涉及中毒人數4人。5起混合型(O3:K6和O1:25、O3:K6和O4:K8),占20.8%,涉及中毒人數37人。還有其它型別5起,占20.8%,涉及中毒人數11人。詳細結果見表2.表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血清學特征血清型O3:K6O4:K8混合型其它合計食物中毒數12(50.0)2(8.3)5(20.8)4(19.0)24中毒人數49(48.5)4(4.0)37(36.6)11(11.6)1012.3副溶血性弧菌的藥敏實驗結果對從食物中毒患者分離到的副溶血性弧菌共26株進行15種抗菌藥物的耐藥性監(jiān)測,15種抗菌藥物包括:氨芐西林(AMP)、替卡西林(TIC)、氨曲南(ATM)、亞胺培南(IPM)、四環(huán)素(TE)、阿米卡星(AK)、慶大霉素(GEN)、環(huán)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復方新諾明(SXT)、頭孢他啶(CAZ)、頭孢唑啉(KZ)、頭孢呋辛(CXM)、克拉霉素(CLR)和頭孢哌酮(CFP)。副溶血性弧菌對氨芐西林(AMP)的耐藥率為61.5%,對替卡西林(TIC)的耐藥率為50.0%,對頭孢唑啉(KZ)的耐藥率為42.3%,對頭孢呋辛(CXM)的耐藥率為3.8%,詳細結果見表3。

表3副溶血性弧菌的藥敏實驗結果抗生素名稱AMPTICATMIPMTEAKGENCIPLEVSXTKZCAZCXMCLRCFP耐藥株數161300000000110100中敏株數342000000060320敏感株數792426262626262626926222426耐藥率(%)61.550.0--------42.3-3.8--3討論2006年以來,深圳市福田區(qū)發(fā)生的食物中毒中,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為主,發(fā)病季節(jié)在4-11月,發(fā)病高峰在8月、9月,中毒食物以涼拌菜和未徹底加熱的熟肉食品為主,這與國內很多研究結果大致相同。林海[2]對南方某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8起流行病學分析結果表明,食物中毒發(fā)病高峰季節(jié)是7-10月,占75.01%,且涼拌菜引起的食物中毒占42.86%,食用未徹底加熱的熟肉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占32.14%。田明勝等[3]對上海市2000-2007年副溶血性弧菌致集體性食物中毒分析結果表明7、8、9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主要中毒食品是混合性食品,其次為畜禽肉加工食品和水產品。表明夏季是食物中毒特別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發(fā)季節(jié),應加強食品衛(wèi)生的管理,嚴防病從口入。在深圳市福田區(qū)的副溶血性食物中毒中,血清型別主要以O3:K6為主,同國內報導結果基本一致[4,5]。也有5起混合型,即在同一起食物中毒中,同時存在2種甚至3種血清型別的副溶血性弧菌。表明污染源來源不同,應作進一步同源性分析,找到的真正的污染源。從食物中毒病例中分離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對氨芐西林(AMP)和替卡西林(TIC)耐藥,耐藥率為61.5%和50.0%,這兩種是青霉素類抗生素,其次,對頭孢唑啉(KZ)耐藥,耐藥率為42.3%,對頭孢呋辛(CXM)的耐藥率為3.8%。這兩種是頭孢類抗生素,溫群文等[6]對深圳市南山區(qū)2003-2007年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藥性研究表明,主要對氨芐西林耐藥,對頭孢唑啉中度敏感。表明深圳地區(qū)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對青霉素類抗生素耐藥,其次對頭孢類抗生素也耐藥,提示對病人用藥應注意挑選合適的抗生素和抗菌藥物。4參考文獻[1]劉秀梅,陳艷,樊永祥,等.2003年中國食源性疾病暴發(fā)的監(jiān)測資料分析[J],衛(wèi)生研究,2006,35(2):2012204.[2]林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8起流行病學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08,24,(14):1403-14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