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時期文學傷痕小說傷痕小說:是指那些描寫“文革”十年的政治斗爭給黨和國家造成巨大損失、給社會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小說,它發(fā)端于劉心武的《班主任》,得名于盧新華的《傷痕》。代表作家作品是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傷痕小說的特點:首先,傷痕小說具有鮮明的政治批判意識。傷痕小說的內容是極為豐富的,它涉及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但其主題指向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對林彪四人幫進行的政治批判。其次,傷痕小說具有濃重的悲劇風格。傷痕小說的主人公大多是普通善良的小人物。如月蘭《月蘭》、許秀云《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等,他們本來與世無爭,只想安安穩(wěn)穩(wěn)的工作、生活,但在這場觸及靈魂的政治風暴面前,他們卻無一例外地成了可忴的犧牲品,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再次,傷痕小說具有強烈的宣泄熱情。實質來說,是一次社會性的情緒大宣泄。傷痕小說的意義:傷痕小說有著一種開拓性的意義。(1)它沖破了四人幫極左文藝的種種清規(guī)戒律,突破了一個個現(xiàn)實題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社會問題。并創(chuàng)造了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第一批社會主義時期的悲劇。(2)它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守現(xiàn)實主義美學原則,按照生活本來面目來描寫生活,開啟了80年代文學現(xiàn)實主義深化道路。(3)它在當代文學史上第一次真正從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立場,來塑造文學人物,描寫人性遭受專制主義與極左路線摧殘的悲劇,成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文學思潮的先導。反思小說反思小說:是指對建國30多年來的社會歷史生活、尤其是重要政治事件重新審視的小說,它緊承傷痕小說,將筆伸向文革以前的社會生活,力圖從更為久遠的歷史中,尋蹤問跡,對歷史的是是非非作出新的評價。代表作家作品: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王蒙《蝴蝶》。反思小說的內容:一是對建國后發(fā)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進行重新認識。如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反思了反右斗爭擴大化及其給人帶來的嚴重傷害。二是對建國30年來極左路線和政策失誤進行認真清理。如高曉聲《“漏斗戶”主》。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極左路線和政策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和不幸。改革小說改革小說:主要是指那些以改革開放初期(主要是指1979---1985年這個時期)正在進行的改革活動為其題材和主題的小說創(chuàng)作。代表作家作品: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張潔《沉重的翅膀》。改革小說經歷了的階段。前期(1979-1981)小說的特點比較鮮明。第一,主題上著重揭示政治經濟體制不適應現(xiàn)代化要求的主要矛盾,展示改革事業(yè)必然而又艱難的歷程。第二,這些小說著力塑造了一批體現(xiàn)著改革意志,順應了時代的要求的理想人物,特別是一批大刀闊斧、銳意改革的工商企業(yè)和城市領導者形象。他們差不多都是中層以上領導干部,都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共產黨人的優(yōu)秀品質,都是一些鐵面無私、果斷堅決的鐵腕人物。第三,這些小說在情節(jié)的安排上,多采用改革|反改革的基本矛盾沖突。后期(1982-1985)改革小說和前期改革小說相比較,有了比較大的變化。首先,后期改革小說在主題表現(xiàn)上,已經由側重于改革活動的具體過程轉和了改革后的精神動蕩于道德困惑,把歷史運動的政治化轉向觀念化。其次,人物描寫的重點,也由叱詫風云的領導者形象變成了普通人,著重表現(xiàn)他們在改革運動中的命運沉浮、喜怒哀樂。尋根小說尋根小說: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文學尋根思潮中出現(xiàn)的一種創(chuàng)作現(xiàn)象。盡管它在新時期文學發(fā)展的歷程上產生過廣泛的影響,但由于其內涵的模糊和不確定性,迄今尚無一致的說法,簡單的說,尋根小說是指那些旨在對中華民族和民族文化底蘊進行重新認識和反思的小說。代表作家作品:韓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類型:(1)歷史文化尋根小說。阿城的《棋王》(2)宗教文化尋根小說。韓少功的《爸爸爸》。(3)自然文化尋根小說。鄭萬隆的《異鄉(xiāng)異聞》。(4)地域文化尋根小說。張承志《黑駿馬》。中國式現(xiàn)代派小說在藝術上的嘗試探索。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意識與潛意識的任意穿插,心理剖析和內心獨白的全方位傾瀉,成為展示小說心理內核的表層顯現(xiàn)。如王蒙的《蝴蝶》。二是敘述方式的靈活多樣,為人物心理的深度勾勒和時空的轉換跳躍提供了棲息地,它主要表現(xiàn)在打破遵循生活邏輯的線性敘事、改革全知全能的敘述視角、隱藏作者的敘述聲音并直接呈現(xiàn)人物的意識流動等方面。如鐘亦成《布禮》。三是中國化的現(xiàn)代心理小說結構,成為構筑意識流小說的深層思緒。如王蒙《春之聲》。先鋒小說的作家作品:馬原《拉薩河女神》、余華《活著》。新寫實小說新寫實小說:就是不同于歷史上已有的現(xiàn)實主義,也不同于現(xiàn)代主義先鋒派文學,而是近幾年來小說創(chuàng)作低谷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文學傾向,代表作家作品:劉震云《一地雞毛》。新寫實小說的特征:這些新寫實小說以寫實為主要特征。一是粗糙素樸的不明顯包括文化蘊涵的生存狀態(tài),不含異質性的和特別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二是簡明扼要的沒有多余描寫成分的敘事,純粹的語言狀態(tài)與純粹的生活狀態(tài)的統(tǒng)一。三是壓制到零度狀態(tài)的敘事情感,隱匿式的缺席式的敘述。四是不具有理想化的轉變力量,完全淡化價值立場。五是尤其注重寫出那些艱難困苦的或無所適從而尷尬的生活情境。新歷史小說新歷史小說:所謂新歷史小說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歷史題材小說,它不是以真實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為框架來構筑歷史故事,而只是把小說人物活動的時空推到歷史形態(tài)中,表現(xiàn)的卻是當代人的人生態(tài)度和思想感情。代表作家作品:陳忠實《白鹿原》。特點:新歷史小說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思維方式首先體現(xiàn)作家對人類的一種終極關懷,它是在現(xiàn)實的困境中把文切入歷史,把文學的現(xiàn)實品格提高到文化哲學層次上,從而使小說中的現(xiàn)實人生獲得了歷史性。其次,在新歷史小說是作家危機意識的產物。再次,新歷史小說以特定的歷史圖式表達了作家的歷史整體化思考和文化介入精神。通俗小說。王朔的另一類作品是被稱為頑主系列的小說,如《千萬別把我當人》、《我是你爸爸》、《一點正經沒有》、《玩的就是心跳》、《過把癮就死》、《頑主》等,這一類小說更能代表王朔創(chuàng)作的特點。這些作品展示生活在當今都市中的各然人物的生活和心態(tài)。作者以調侃的態(tài)度既嘲弄、挖苦了知識分子的迂腐清高、自我膨脹等弱點,也對一切美好、莊嚴的東西進行了反諷,而作品所使用的熟練的市井口語和精耕細作輕松的文風更使之得以強化和顯。歸來的歌歸來的歌代表作家作品:艾青《光的贊歌》、《古羅馬大半技場》在主題內容上的鮮明特點:一是沉重的傷悼情緒,追懷失去的青春和被愚弄的真誠。二是更強烈地表達了呼喚人道、恢復人的尊嚴的主題。三是苦難歷盡,信念不悔,卻仍堅信有正義和真理在,卻又堅持對現(xiàn)實的清醒的批判態(tài)度。從藝術上體現(xiàn)的特點:第一,對所謂現(xiàn)實主義詩歌傳統(tǒng)的全面恢復,由假大空套訓回到了個休的心靈現(xiàn)實,以個體情感人格作為抒情的基本立足點,這一點甚至超過了十七年詩歌;第二,尋找藝術傳達的象征媒介成為基本方法,注意到詩歌的形象要素,由此豐富和擴大了藝術表現(xiàn)力,使詩歌寫作接近于納入到藝術思維過程之中;第三,結合以某些來自五四以來現(xiàn)代新詩和西方現(xiàn)代詩歌的現(xiàn)代主義美學方法,如艾青詩中的隱喻與象征手法,意象的營造,其它詩人也都普遍注意到的寓意、張力和反諷等手法。十一、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代表作家及作品:雷抒雁《小草在歌唱》、韓翰《重量》李發(fā)?!逗袈暋妨窒!稛o名河》?!缎〔菰诟璩返乃囆g特色:一是充沛、強烈和真誠的、有自我主體參與的政治理念與道德激情,為整個作品灌注進巨大的藝術感染力。二是選取了“小草”這樣一個特殊形象——它具有幾層含義:作為烈士犧牲的見證者,能夠把作品的意境,將詩人的思緒帶回到悲劇發(fā)生的時刻及其場景氛圍中去。這樣便于調動想象與激情;其次它又實際上作了人民的象征,它們?yōu)榱沂克?,同時又擁抱著烈士,給她以安慰,它們不斷復活,生長繁茂的特殊又象征了人民的不屈力量,象征了后來者的前赴后繼。三是這首作品運用的表達力,并產生了許多難得的妙句。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藝術內容特色:1、首先是反思的主題,以《小草在歌唱》為代表,這首詩的深刻之處在于它對極“左”路線統(tǒng)治下正義和遭受踐踏和殘殺的事實進行了多向和深入的思考,真正觸及重大社會問題。2、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另一個內容特色是敏銳的時代意識,它們不像“歸來的歌”那樣難舍歷史舊夢,而是更具有當代現(xiàn)實的關注自覺。3、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第三個內容特色是較新的、具有“過渡時期”特點的價值觀念,充滿了主體價值的探尋和思考,對生活的新的理解和憧憬。意義: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新時期的初期,的確為詩歌的發(fā)展開辟了一條適應時代政治要求與規(guī)范的寫作道路,故而在公開詩壇上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但是它們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從內容上說,許多作品在社會立場與價值觀念上相對陳舊,對生活的描摹多流于表面,甚至存在著粉飾現(xiàn)實的傾向,作矯情文章。從藝術上說,它們缺少新銳的美學與藝術觀念作支撐,較少開放與探索的勇氣,形式顯得陳舊,所以在實際上缺少發(fā)展的潛力。十二、朦朧詩朦朧詩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地下潛流狀態(tài)的“前朦朧詩”階段;二是浮出地表后影響與論爭“朦朧詩”階段;三是1984年以后的余緒,即“后朦朧詩”階段。朦朧詩的三個特點:首先,對謂“現(xiàn)實主義”審美范式的突破和對詩歌藝術思維的恢復,由寫實轉向寫意,由具體轉向抽象,由物象轉到意象,由明晰轉向模糊。其次即所謂的“朦朧性”,朦朧無疑也是一種表達的需要和策略,“陌生化”表明了一種藝術態(tài)度,一種不愿混同于流俗的前衛(wèi)立場。另外“朦朧”也是情感本身的特征與表現(xiàn)的需要。最后是近似于早期象征主的藝術方法。舒婷:內容特征:第一苦難中理想的追尋。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可謂代表。第二,對生命自由人格的堅定追求,以傳統(tǒng)道德理性的反思背叛,這應當是舒婷詩作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如《船》、《流水線》。第三,對人道主義、人的價值的呼喚與肯定表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友愛、信任、關心、支持、尊重、愛護的渴望,將人性美理想化和詩化,并以此來對現(xiàn)實和歷史進行反思,《風暴過去之后》《一代人的呼聲》和許多贈答詩都屬這類作品。藝術特征:一是特有的女性氣質與風格。在她的作品里充分表現(xiàn)了女性情感的細膩與溫,柔,體現(xiàn)出女性心理的曲折與復雜,其中既充滿了迷惘,又充滿了堅韌;既充滿了憂傷,又充滿了歡樂;既欲打開傾訴的閘門,又常常猶豫不決,充滿了理智與情感的矛盾,這在《四月的黃昏》《路遇》《雨別》《無題》等詩中尤為突出。二是浪漫主義與現(xiàn)代主義相結合的抒情特色。一方面,她是一個典型的抒情詩,其情感細膩典雅性,追求崇高和優(yōu)美的風格,特點是在她創(chuàng)作的早期曾受到許多浪漫詩的人深刻影響;但同時她又是一個現(xiàn)代主義,尤其是象征主義手法寫作的詩人,用感覺、意象、暗示來說話,較少直白的表露,如《往事二三》《墻》。三是舒婷的貢獻還在于她創(chuàng)造了一套屬于她自己的象征符號系統(tǒng),這不但推動了當代詩歌語言的變革,而且還以其廣泛的影響而卓立于“泛政治修辭”的主流詩歌傳統(tǒng)之外,這是舒婷的另一個重要貢獻。4.顧城:是朦朧詩人中比較特殊的一個,他的詩歌較少關注社會歷史,而更多的專注于內心,由于其作品充滿了大量自然意象和其特有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曾被稱為“童話詩人”,他的詩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對少年時代生活的追懷與生命的詠唱,比如他十幾歲時寫的《生命幻想曲》。第二類是以他特殊有的方式反思時代的作品。如《一代人》雖然只有“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兩句,但只集中地表現(xiàn)了年輕一代的生命歷程和心靈覺醒。《昨天,象黑色的蛇》對極“左”年代的文化陰影在人們心靈中固執(zhí)的殘存作了令人不寒而栗描繪。這不能不說是對十年浩劫所留下的人性坍塌的一個準確概括。第三類是顧城詩歌最具探索傾向,也最受指責非難的作品,如《感覺》《弧線》等,這些作品強調直覺感覺、瞬間印象,用一些并無確定意義的意象來表達這種感受和印象,給讀者留下較大的想象空間和岐義可能。后期顧城因一味沉入感覺世界,造成了他與社會的隔膜與疏遠,人性和心理上的某些扭曲,最終導致了他的悲劇結局。5.楊煉:題材與主題意蘊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吟贊歷史遺跡,以它們?yōu)闅v史文化的承載物與象征物,闡發(fā)或匯集歷史文化中全部的正值和負值,展示出巨大的歷史悲劇意蘊。這類作品主要有大型組詩《半坡》和《敦煌》等。第二個主題內容是民俗題材的展開描寫。通過以宗教文化和民間文化的審美投射,歌贊民族原始狀態(tài)下的生命偉力,突出生命對文化和理性的掙脫,表現(xiàn)生命的永恒與悲劇性的崇高復合,這類作品如《諾日朗》《西藏》等。第三個主題是通過歷史神話表現(xiàn)對生命構成,宇宙奧秘的探求,這類傷口主要有《天問》《與死亡對稱》等。十三、第三代詩第三代詩:是經過80年代前期二元分立的局面以后“朦朧詩”實現(xiàn)了對當代新詩的有和解構,但很快這種局面受到有力沖擊,即“第三代”詩人。之所以稱“第三代詩人”是為了區(qū)別“朦朧詩”和此前更早的一代,他們形成的標志是1986年10月由《深圳青年報》和《詩歌報》聯(lián)合舉辦的“1986年中國現(xiàn)代詩群體大展”,被稱為新生代“先鋒詩歌”“實驗詩”“后朦朧詩”“后新潮詩”這第三代詩是朦朧詩的反叛。出現(xiàn)的背景對建構“東方現(xiàn)代史詩”的熱情及超越,力圖擺脫“朦朧”對他們的歷史局限。出現(xiàn)了兩個比較重要的派別,“新傳統(tǒng)主義”和“非非主義”。(2)在80年代初成長,新盛起來的在學生詩歌。①明顯具有口語化詩歌,基本契合整個時代明朗歡快的情緒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內容空洞,陳泛,抒情顯得更加蒼白,代表詩人伊甸,老子。②在沉寂中勤于思考的叛逆思想者,代表作者韓東,李亞偉。對生活的認識有更深的哲學視角,理解也更前衛(wèi)。③生活抒情詩的粗鄙化,視凝化,具有敘事情調的“生活流”式的世銘,生活史成為80年代前期的主流生活詩。第三代詩的現(xiàn)代代表性群落。(1)” 他們”所主張、所標榜的反文化。“他們”的主張①主體的降解和與各體的還原,,主張寫重疊生命真實和詩歌的一身,比如韓東“返璞歸真”,要求俗不可耐的精神貴族角色,而回到民間和原始狀態(tài)。②反道德傾向,刻意表現(xiàn)粗俗和不登大雅之堂事物,代表作家于堅《尚意街六號》③對語言裝飾的消除,“朦”追求唯美而造成語言華麗。代表作者韓東《明月將臨》,于堅,丁當,呂得安,“他們”詩社刻意追求一種平凡,第三者立場,“平民主義”是反抗“朦”的武器。(2)“非非主義詩歌,”試圖抵達一種前文化狀態(tài)?!胺欠恰?986年5月4日成都創(chuàng)辦非非雜志而得名,采用了西方式結構主義理論,代表作者周倫佑,藍馬,楊黎,李亞偉,理論前提,文化負值,是語言沉弊的誤導,認為要想回到文化與世界的本來狀態(tài),必須對文化歷史形態(tài)予以否定,而回到前文化狀態(tài),提出三個還原(創(chuàng)造、意識、語言),三個逃避(知識、思想、意義),三個超越(邏輯、理性、語法)。4、總體美學特征(1)逃離文化(反文化非文化趨向),韓東的《大雁塔》,楊煉的是史詩,“孩子們來了”“我被困在這里”,大雁塔象個戰(zhàn)士,守護大地。把它所看到東西告訴孩子。(2)在美學精神上反崇高,用表達凡人瑣事的平民化來代替崇高,反對“朦”所形成的唯美,崇高的文學風格,“能指所指”不用象征,反意象、反變形,新的理念嘗試。(3)第三代人語化運動,以反意象反藝術為目標,對詩潮進行藝術拆解,將“朦”費了全部力才建立起來的文化深層結構和語境,深度模式輕而易舉打碎了。5、第三代詩局限性和負面作用。(1)藝術主張極端化,策略化、姿態(tài)化,雖然在針對性不免陷入偏執(zhí)的困境,反文化的必然導致意義的消解,反崇高必須導致美感的失落,反語言必然導致詩歌的品質因過分隨意化而帶來全面衰變和下解。(2)理論的夸大和實驗的渺小,許多流派的理論觀念含渾模糊,思想口號大于實踐。(3)采用非藝術特性的運動形式,如“大展”形式而缺少內在的支持機制,加上種種外在原因,第三代詩很快便被淘汰了。十四、邊緣、知識分子、個人化寫作邊緣寫作:是稍后產生影響的另一個概念,是王家新提出來的。與“紅色寫作“要求詩人自覺與現(xiàn)實、與主流社會保持距離,以甘于寂寞的、社會“邊緣人”的、知識分子批判精神的立場介入寫作,它不是要求詩人一定要迅速地回應或批判現(xiàn)實,但它強調詩人獨立的意志與不茍同的思想,這實際上也是強調了寫作的知識分子式的“職業(yè)道德”。關于知識分子寫作的問題。其意義大概有三層,一是“專業(yè)性”,二是“人文性”,三是“獨立性”。專業(yè)性是指詩歌越來越成為一門“高難度的技藝”和“關于痕跡的知識”,它是寫作的長期專業(yè)訓練與淘汰的結果,沒有較大的智性含量和心血投入的寫作是靠不住的;人文性是指它的人文知識者的批判精神,所傳達的理想和道義的思想力量,它應具備較高歷史理性與足夠的現(xiàn)實啟示力;獨立性是指它所采用的話語方式是藝術的和能夠經得起多種話語系統(tǒng)的覆蓋與誤讀的,因而也是有獨立的藝術品質和經得起時間淘洗和檢驗的。個人化寫作:這里所指的個人化是相對共同性面言,故有其獨特的含義。雖然被稱為個人化寫作的作家,對個人化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創(chuàng)作實踐,但就其總的傾向而言,他們不同于此前文學對社會集體和時代主潮的關注而轉向個人的生存狀態(tài)、個體的感受等。因而文藝批評界稱之為個人化寫作。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代表作家及作品:雷抒雁《小草在歌唱》、韓翰《重量》李發(fā)?!逗袈暋妨窒!稛o名河》?!缎〔菰诟璩返乃囆g特色:一是充沛、強烈和真誠的、有自我主體參與的政治理念與道德激情,為整個作品灌注進巨大的藝術感染力。二是選取了“小草”這樣一個特殊形象——它具有幾層含義:作為烈士犧牲的見證者,能夠把作品的意境,將詩人的思緒帶回到悲劇發(fā)生的時刻及其場景氛圍中去。這樣便于調動想象與激情;其次它又實際上作了人民的象征,它們?yōu)榱沂克?,同時又擁抱著烈士,給她以安慰,它們不斷復活,生長繁茂的特殊又象征了人民的不屈力量,象征了后來者的前赴后繼。三是這首作品運用的表達力,并產生了許多難得的妙句。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藝術內容特色:1、首先是反思的主題,以《小草在歌唱》為代表,這首詩的深刻之處在于它對極“左”路線統(tǒng)治下正義和遭受踐踏和殘殺的事實進行了多向和深入的思考,真正觸及重大社會問題。2、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另一個內容特色是敏銳的時代意識,它們不像“歸來的歌”那樣難舍歷史舊夢,而是更具有當代現(xiàn)實的關注自覺。3、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第三個內容特色是較新的、具有“過渡時期”特點的價值觀念,充滿了主體價值的探尋和思考,對生活的新的理解和憧憬。意義:新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新時期的初期,的確為詩歌的發(fā)展開辟了一條適應時代政治要求與規(guī)范的寫作道路,故而在公開詩壇上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但是它們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從內容上說,許多作品在社會立場與價值觀念上相對陳舊,對生活的描摹多流于表面,甚至存在著粉飾現(xiàn)實的傾向,作矯情文章。從藝術上說,它們缺少新銳的美學與藝術觀念作支撐,較少開放與探索的勇氣,形式顯得陳舊,所以在實際上缺少發(fā)展的潛力。十二、朦朧詩朦朧詩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地下潛流狀態(tài)的“前朦朧詩”階段;二是浮出地表后影響與論爭“朦朧詩”階段;三是1984年以后的余緒,即“后朦朧詩”階段。朦朧詩的三個特點:首先,對所謂“現(xiàn)實主義”審美范式的突破和對詩歌藝術思維的恢復,由寫實轉向寫意,由具體轉向抽象,由物象轉到意象,由明晰轉向模糊。其次即所謂的“朦朧性”,朦朧無疑也是一種表達的需要和策略,“陌生化”表明了一種藝術態(tài)度,一種不愿混同于流俗的前衛(wèi)立場。另外,“朦朧”也是情感本身的特征與表現(xiàn)的需要。最后是近似于早期象征主的藝術方法。多用暗喻、象征、隱語,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確性,閃爍的意念、跳躍性的轉遞切換、瞬間感受的捕捉,等等,都是其典型特征。舒婷:內容特征:第一苦難中理想的追尋。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可謂代表。第二,對生命自由人格的堅定追求,以傳統(tǒng)道德理性的反思背叛,這應當是舒婷詩作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如《船》、《流水線》。第三,對人道主義、人的價值的呼喚與肯定表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友愛、信任、關心、支持、尊重、愛護的渴望,將人性美理想化和詩化,并以此來對現(xiàn)實和歷史進行反思,《風暴過去之后》《一代人的呼聲》和許多贈答詩都屬這類作品。藝術特征:一是特有的女性氣質與風格。在她的作品里充分表現(xiàn)了女性情感的細膩與溫,柔,體現(xiàn)出女性心理的曲折與復雜,其中既充滿了迷惘,又充滿了堅韌;既充滿了憂傷,又充滿了歡樂;既欲打開傾訴的閘門,又常常猶豫不決,充滿了理智與情感的矛盾,這在《四月的黃昏》《路遇》《雨別》《無題》等詩中尤為突出。二是浪漫主義與現(xiàn)代主義相結合的抒情特色。一方面,她是一個典型的抒情詩,其情感細膩典雅性,追求崇高和優(yōu)美的風格,特點是在她創(chuàng)作的早期曾受到許多浪漫詩的人深刻影響;但同時她又是一個現(xiàn)代主義,尤其是象征主義手法寫作的詩人,用感覺、意象、暗示來說話,較少直白的表露,如《往事二三》《墻》。三是舒婷的貢獻還在于她創(chuàng)造了一套屬于她自己的象征符號系統(tǒng),這不但推動了當代詩歌語言的變革,而且還以其廣泛的影響而卓立于“泛政治修辭”的主流詩歌傳統(tǒng)之外,這是舒婷的另一個重要貢獻。4.顧城:是朦朧詩人中比較特殊的一個,他的詩歌較少關注社會歷史,而更多的專注于內心,由于其作品充滿了大量自然意象和其特有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曾被稱為“童話詩人”,他的詩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對少年時代生活的追懷與生命的詠唱,比如他十幾歲時寫的《生命幻想曲》。第二類是以他特殊有的方式反思時代的作品。如《一代人》雖然只有“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兩句,但只集中地表現(xiàn)了年輕一代的生命歷程和心靈覺醒。《昨天,象黑色的蛇》對極“左”年代的文化陰影在人們心靈中固執(zhí)的殘存作了令人不寒而栗描繪。這不能不說是對十年浩劫所留下的人性坍塌的一個準確概括。第三類是顧城詩歌最具探索傾向,也最受指責非難的作品,如《感覺》《弧線》等,這些作品強調直覺感覺、瞬間印象,用一些并無確定意義的意象來表達這種感受和印象,給讀者留下較大的想象空間和岐義可能。后期顧城因一味沉入感覺世界,造成了他與社會的隔膜與疏遠,人性和心理上的某些扭曲,最終導致了他的悲劇結局。5.楊煉:題材與主題意蘊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吟贊歷史遺跡,以它們?yōu)闅v史文化的承載物與象征物,闡發(fā)或匯集歷史文化中全部的正值和負值,展示出巨大的歷史悲劇意蘊。這類作品主要有大型組詩《半坡》和《敦煌》等。第二個主題內容是民俗題材的展開描寫。通過以宗教文化和民間文化的審美投射,歌贊民族原始狀態(tài)下的生命偉力,突出生命對文化和理性的掙脫,表現(xiàn)生命的永恒與悲劇性的崇高復合,這類作品如《諾日朗》《西藏》等。第三個主題是通過歷史神話表現(xiàn)對生命構成,宇宙奧秘的探求,這類傷口主要有《天問》《與死亡對稱》等。十三、第三代詩第三代詩:是經過80年代前期二元分立的局面以后“朦朧詩”實現(xiàn)了對當代新詩的有和解構,但很快這種局面受到有力沖擊,即“第三代”詩人。之所以稱“第三代詩人”是為了區(qū)別“朦朧詩”和此前更早的一代,他們形成的標志是1986年10月由《深圳青年報》和《詩歌報》聯(lián)合舉辦的“1986年中國現(xiàn)代詩群體大展”,被稱為新生代“先鋒詩歌”“實驗詩”“后朦朧詩”“后新潮詩”這第三代詩是朦朧詩的反叛。出現(xiàn)的背景對建構“東方現(xiàn)代史詩”的熱情及超越,力圖擺脫“朦朧”對他們的歷史局限。出現(xiàn)了兩個比較重要的派別,“新傳統(tǒng)主義”和“非非主義”。(2)在80年代初成長,新盛起來的在學生詩歌。①明顯具有口語化詩歌,基本契合整個時代明朗歡快的情緒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內容空洞,陳泛,抒情顯得更加蒼白,代表詩人伊甸,老子。②在沉寂中勤于思考的叛逆思想者,代表作者韓東,李亞偉。對生活的認識有更深的哲學視角,理解也更前衛(wèi)。③生活抒情詩的粗鄙化,視凝化,具有敘事情調的“生活流”式的世銘,生活史成為80年代前期的主流生活詩。第三代詩的現(xiàn)代代表性群落。(1)” 他們”所主張、所標榜的反文化?!八麄儭钡闹鲝垻僦黧w的降解和與各體的還原,,主張寫重疊生命真實和詩歌的一身,比如韓東“返璞歸真”,要求俗不可耐的精神貴族角色,而回到民間和原始狀態(tài)。②反道德傾向,刻意表現(xiàn)粗俗和不登大雅之堂事物,代表作家于堅《尚意街六號》③對語言裝飾的消除,“朦”追求唯美而造成語言華麗。代表作者韓東《明月將臨》,于堅,丁當,呂得安,“他們”詩社刻意追求一種平凡,第三者立場,“平民主義”是反抗“朦”的武器。(2)“非非主義詩歌,”試圖抵達一種前文化狀態(tài)。“非非”1986年5月4日成都創(chuà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質量檢驗員聘用合同格式
- 2024年度醫(yī)療器械代理注冊合同規(guī)范范本3篇
- 食品安全合同管理流程
- 2025年度五星級酒店VIP客戶住宿服務協(xié)議書3篇
- 能源檢測薪資結構
- 語言培訓中心外教勞動合同樣本
- 2025奧菱達電梯有限企業(yè)電梯部件供應及維修服務協(xié)議3篇
- 施工成本鋼結構安全協(xié)議
- 投資入伙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度口腔醫(yī)療市場營銷合作協(xié)議書3篇
- 蘇教版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 陜西省既有村鎮(zhèn)住宅抗震加固技術規(guī)程
- 人教版美術五年級上冊《第2課 色彩的和諧》說課稿2
-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歷史試卷(真題+答案)
- 住友(SWS)汽車連接器(Connectors)產品配套手冊
- 2024-2030年中國光電共封裝(CPO)行業(yè)投融資趨勢及發(fā)展前景分析研究報告
- 學生退學情況說明
- DB5334 T 12.5-2024《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香格里拉藏香豬》的第5部分疾病防治
- 辦公樓室內裝飾工程施工設計方案技術標范本
- 2023年香港華夏杯六年級競賽初賽數(shù)學試卷
- CJJ122-2017 游泳池給水排水工程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