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選擇57(價格變動效應不確定性評析)_第1頁
消費者選擇57(價格變動效應不確定性評析)_第2頁
消費者選擇57(價格變動效應不確定性評析)_第3頁
消費者選擇57(價格變動效應不確定性評析)_第4頁
消費者選擇57(價格變動效應不確定性評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節(jié)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一、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含義

二、正常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三、低檔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四、吉芬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五、消費者需求曲線的形狀六、稅收和消費者選擇回憶“價格變化對消費者的影響〞:1、使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水平發(fā)生變化〔被定義為:效用水平的變化〕;2、使商品的相對價格發(fā)生變化?!@兩種變化都會改變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量〔被定義為:價格總效應〕。一、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含義舉例說明:在消費者購置X和Y兩種商品的情況下,當Px下降時:一方面,對于消費者而言,雖然貨幣收入保持不變,但現(xiàn)有貨幣收入的購置力增強,從而消費者會增加對這兩種商品的購置量,到達更高的效用水平?!@屬于收入效應另一方面,Px下降,使得X相對于價格不變的Y來說更廉價了,這樣,消費者就會增加對X的購置,而減少對Y的購置。——這屬于替代效應價格〔總〕效應一種商品價格變化引起該商品需求量變動,稱為價格〔總〕效應??煞纸鉃槭杖胄吞娲獌蓚€局部,即:價格效應=收入效應+替代效應收入效應〔Incomeeffect〕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動,進而由實際收入水平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稱為收入效應。

——收入效應表示消費者的效用水平發(fā)生變化。

替代效應〔Substitutioneffect〕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稱為替代效應。

——替代效應不改變消費者的效用水平。

商品類型:正常物品:需求量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變動,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減少;低檔物品:需求量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變動,即:低檔物品的需求量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減少,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二者的區(qū)別不對各自的替代效應產(chǎn)生影響,而只對各自的收入效應產(chǎn)生影響。

二、正常物品價格下降時的替代效應〔1〕補償預算線:用來表示以假設的貨幣收入的增減來維持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水平不變的一種分析工具。替代效應:歸因于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它不改變消費者的效用水平。正常物品的替代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的變動。

FGE2X2B'E3U2X3ABYXE1U1X10二、正常物品價格下降時的收入效應〔2〕收入效應:歸因于商品X的價格變化所引起的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化,它改變消費者的效用水平。正常物品的收入效應與價格也成反方向的變動。

ABFGB'YXE1E3E2U1U2X1X2X30結論:對于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收入效應也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在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共同作用下,總效應必定與價格成反方向的變動。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三、低檔物品價格下降時的替代效應〔1〕替代效應:價格下降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化,使消費者均衡點由E1運動到E2,相應的需求增加量為X1X2;低檔物品的替代效應是一個正值。

ABFGB'YXE1E3E2U1U2X1X2X30三、低檔物品價格下降時的收入效應〔2〕收入效應:價格下降所引起的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動,使消費者均衡點由E2運動到E3,需求量由X2減少為X3;收入效應X2X3為負值;原因:價格下降所引起的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水平的提高,會使消費者減少對低檔商品X的需求量。ABFGB'YXE1E3E2U1U2X1X2X30

結論:對于低檔物品而言,替代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收入效應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動;圖中商品X的價格下降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的變化的總效應〔X1X3〕是正的替代效應〔X1X2〕和負的收入效應〔X2X3〕之和;由于替代效應〔X1X2〕的絕對值大于收入效應〔X2X3〕的絕對值,或者說,由于替代效應的作用大于收入效應,所以,總效應〔X1X3〕是一個正值。低檔物品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四、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ABFGB'YXE1E3E2U1U2X1X2X30替代效應為X1X2,它是一個正值;收入效應為X2X3,它是一個負值。負的收入效應的絕對值大于正的替代效應的絕對值,——價格效應為負值。

結論:吉芬物品是一種特殊的低檔物品;相似性: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收入效應那么與價格成同方向的變動;特殊性:吉芬物品收入效應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過了替代效應的作用,從而使總效應與價格成同方向的變動;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線呈現(xiàn)出向右上方傾斜的特殊形狀。吉芬物品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一是它是劣質品〔或低檔品〕,隨著收入的上升需求量下降;二是它必須在消費者總開支中占很大的比重,才能使收入效應大到足以抵消替代效應。綜述:

對于所有商品而言,替代效應與價格都是成反方向變動的,即商品的需求量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著商品價格的下降而增加。收入效應那么不同:正常物品的收入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低檔物品的收入效應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動。低檔物品的收入效應的作用一般小于替代效應的作用,那么總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某些低檔物品的收入效應的作用大于替代效應的作用,從而使總效應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動。五、消費者的需求曲線的形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個消費者對一種商品的需求曲線的形狀,取決于該商品價格變動總效應的大小和方向。根據(jù)前述分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所產(chǎn)生的總效應使得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那么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反之,如果價格下降的總效應使得商品的需求量減少,那么需求曲線向右上方傾斜。綜合前述,在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并且凸向原點的前提下,價格下降的替代效應一定導致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但收入效應卻不一定使得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所以,需求曲線是否向右下方傾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收入效應的方向和大小〔見下頁表,或教材P129.表2-3〕。消費者的需求曲線的形狀六、稅收和消費者選擇稅收種類:比例稅〔Per-unittax〕:消費者在購置一單位某種商品X時,除了支付價格Px外,還須按價格的一定比例付稅t,這種稅收就稱為比例稅;定額稅〔Lump-sumtax〕:無論消費者如何選擇商品組合,政府一律征收固定的稅收T,這種稅收稱為定額稅。比例稅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X的消費肯定下降,這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1〕比例稅提高了X商品的相對價格,替代效應會使消費者可消費的X減少;〔2〕征稅降低了消費者的收入,如果X、Y都是正常商品,那么兩種商品的消費量都會因收入效應而下降。B'U2E2X2Y2

X0ABYE1U1X1Y1固定稅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T=tX2

與E2相比,X的消費量上升了——替代效應

XA''0AU3B'BYE1U1U2E2E3B''X1X3X2Y3Y2Y1結論:〔1〕無論哪種稅收形式,都會使有關商品的消費量下降,但在比例稅下,該商品消費量下降得更多;〔2〕無論哪種稅收形式都使消費者的實際收入下降,從而降低了消費者能夠到達的最高消費水平,但如果比例稅和定額稅給政府帶來相同收入的話,前者給消費者帶來的損失更大。課堂討論:1、如果政府對每一單位商品X發(fā)放比例補貼〔t〕,消費者選擇將如何變化?為什么?2、如果政府對每一單位商品X發(fā)放定額補貼〔貨幣〕,并且定額補貼給消費者帶來的收入與比例補貼相同,那么,消費者選擇又將如何變化?為什么?3、比例補貼與定額補貼相比哪一種補貼形式使消費者的消費更多?哪一種補貼形式使消費者的效用水平更高?參考答案:

1、比例補貼和消費者選擇:比例補貼降低了商品X的相對價格,替代效應使消費者對商品X的消費增加;

補貼增加了消費者的收入,那么兩種商品的消費都會因收入效應而增加。

——商品X的消費增加了X0ABYE1U1X1Y1B'U2E2X2Y2參考答案:

2、定額補貼和消費者選擇:與E1相比,X的消費增加了,與E2相比,X的消費減少了

——主要由替代效應造成。

A''0AB'BYXE1U1U3U2E3B''X1X2X3Y3Y2Y1參考答案:

3、比例補貼與定額補貼對消費者的消費和效用水平的影響:〔1〕補貼總是鼓勵多消費有關商品,但比例補貼使受補貼商品消費增加更多;〔2〕補貼總是能提高消費者效用水平,但在政府支出相同補貼總量的情況下,定額補貼能使消費者效用到達更高的水平。第六節(jié)不確定性風險一、不確定性和風險事件的描述

二、消費者對風險方案的偏好三、消費者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

四、風險條件下的決策:保險市場的例子一、不確定性和風險事件的描述

一般地說,如果一項選擇行為所對應的結果不唯一,那么決策者就面臨著不確定性。在不確定性條件下,決策者的選擇就會面臨風險,因為一項選擇導致的結果可能與初衷不一致。不確定性使得消費者的最優(yōu)選擇問題變得更加復雜。但借助于對不確定性事件的描述,可以很好地分析消費者的最優(yōu)選擇行為。舉例說明:見教材P132.假定:明天的天氣只有悶熱和涼爽兩種情況,消費者可能不知道明天具體的天氣如何,但他根據(jù)天氣預報或者季節(jié)判斷,明天悶熱的可能性為65%,而涼爽的可能性為35%。那么,假設消費者花費4元購置一盒冰激凌就等同于抽取彩票;如果運氣好,明天悶熱,該份冰激凌帶來的效用就大;而如果明天涼爽,該份冰激凌的效用值就沒那么大了。這時,消費者購置的這張彩票,全部有獎,中大獎的概率是65%,普通獎的概率是35%。更一般地,假定一種不確定的事件對應著S種相互獨立的結果,這些結果分別為:,它們出現(xiàn)的可能性分別是:那么這一不確定的事件就可以表示為:

或簡單表示為:是這些結果的一個概率分布。對于的情形,可直接表示為:是可能的兩種結果,出現(xiàn)的可能性是出現(xiàn)的可能性是。用彩票的方式加以表示,消費者在不確定性條件下的選擇就可以被視為以一定的價格購置一張彩票。這樣,考察這張彩票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滿足〔或效用等級〕,成為分析消費者最優(yōu)選擇的出發(fā)點。二、消費者對風險方案的偏好對應于一項具有風險的備選方案,消費者相當于持有一張彩票,那么持有這張彩票的效用是多少呢?現(xiàn)代西方經(jīng)濟學通常采用20世紀40年代由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給出的期望效用理論。他們認為,消費者持有或消費一張彩票的效用既取決于彩票的各種可能的結果,又取決于這些結果出現(xiàn)的可能性。具體地說,如果消費者選擇持有的彩票為那么,由此獲得的效用可以表示為:特別地,如果彩票只有兩個結果,比方那么消費者消費這張彩票獲得的效用為:這就是說,消費一張彩票的效用是消費這張彩票中那些確定的結果所能獲得的效用的一個加權平均值,其中權重恰好是這些結果出現(xiàn)的概率。根據(jù)式的右邊恰好是所有可能結果的效用值構成的數(shù)學期望,因而該式也被稱為“期望效用函數(shù)〞,簡記為。同時,也因為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而被簡稱為期望效用函數(shù)。該式刻畫了消費者對于風險方案的偏好,因而面對不同的風險方案,以追逐個人利益為目標的消費者在不確定性條件下試圖使得預期效用最大化。以彩票只有兩種結果的情形為例,消費者的最優(yōu)行為可以表述為:這樣,只要消費者在確定性條件下的效用函數(shù)U既定,并且他確切地知道不確定性的結果及其出現(xiàn)的可能性,那么消費者就可以根據(jù)上式選擇最優(yōu)的風險方案。三、消費者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該公式給出了不確定性條件下消費者的偏好與確定性條件下的偏好以及確定的結果出現(xiàn)的概率之間的聯(lián)系。借助于這種聯(lián)系,可以分析消費者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舉例來說:假定你正在找一份工作,但這份工作在付出相同勞動的條件下卻有兩種獲取報酬的方式。一種是每月得到3500元的固定工資,而另一種是要看明年公司的狀況:如果明年公司面臨的市場狀況好,每月可以得到5000元的收入;如果明年市場需求狀況不好,只能得到2000元的收入。同時假定明年公司需求狀況只取決于外部條件,而需求旺盛或蕭條的可能性分別為50%。那么,你會選擇以何種形式簽訂工資協(xié)議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因為他們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不同。直觀上說,平均來看,你選擇任何一種獲取報酬的方式都會獲得3500元的收入,但前者無風險,而后者有一定的風險。在后者的情形中,有時機獲得5000元的高收入,但也有可能只獲得2000元。不嚴格地說,如果選擇獲取固定收入,那么你就表現(xiàn)出對風險厭惡的態(tài)度;相反,如果選擇不確定性的方式取得報酬,那么你就表現(xiàn)出對風險偏好的態(tài)度。更一般地說,假定風險方案為一張彩票那么消費者持有這張彩票的效用為:另一方面,這張彩票的平均值為:消費者消費這一平均值可以獲得的效用為:對于彩票本身和彩票的均值進行比較,持有不同風險態(tài)度的消費者會給出不同的評判。如果消費者愿意得到平均值而不喜歡持有彩票,即,那么稱該消費者為風險厭惡者;如果消費者認為持有彩票與得到彩票的平均收入無差異,即,那么稱該消費者為風險中性者;如果消費者更偏好于持有彩票而不是獲得彩票的平均值,即,那么稱該消費者為風險喜好者。消費者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厭惡、中性、喜好〕的幾何分析〔參見教材P134-136.圖2-22、圖2-23、圖2-24〕。四、風險條件下的決策

——保險市場的例子消費者對風險方案的偏好決定了消費者在不確定性條件下的選擇,并進而決定其對風險產(chǎn)品的需求。以消費者購置保險為例消費者其對風險資產(chǎn)的需求:假定:消費者正在考慮為一項價值為的財產(chǎn)投火災保險,投保需要支付的保險費為。為了簡單起見,假定假設火災發(fā)生,消費者產(chǎn)生固定的損失,并且只要火災發(fā)生,保險公司就向投保人支付價值為的補償金,那么就資產(chǎn)價值而論,消費者購置保險這一行為的結果是:假設發(fā)生火災,其財產(chǎn)凈值為:假設沒有發(fā)生火災,其財產(chǎn)凈值為:如果消費者沒有購置保險,那么其行為后果是:假設發(fā)生火災,其財產(chǎn)凈值為:假設沒有發(fā)生火災,其財產(chǎn)凈值為:假定火災發(fā)生的概率是,它由外生因素決定,那么投保的消費者相當于購置一張彩票。根據(jù)期望效用理論,消費者持有這張彩票的效用為:如果消費者不夠買保險,那么它相當于持有另外一張彩票,由此獲得的效用為:很顯然,只有當彩票的效用超過〔至少不低于〕的效用時,消費者才會購置保險,否那么他就不會購置。現(xiàn)在假定消費者會購置保險。那么,消費者的保險是如何決定的呢?為此,定義每獲得1單位補償需要支付的費用為保險價格,即,并假定它是由市場供求所決定的一個常數(shù)。這樣,消費者在既定的價格下,選擇適當?shù)囊员阈в米畲蠡?。利用,那么消費者購置保險的行為可以描述為:根據(jù)效用最大化的條件,上式右面的目標函數(shù)關于q的邊際效用為0,所以有:式中,經(jīng)整理可以得到:與確定性條件下的選擇一樣,該式既是消費者獲得效用最大化的條件,也決定了消費者相應于保險價格P對保險數(shù)量q〔或Q〕的需求函數(shù)。因此,不確定性條件下的選擇只不過是本章前一局部分析的一個推廣。第七節(jié)本章評析消費者選擇理論的缺陷效用價值論和勞動價值論作為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邊際分析方法消費者選擇理論的缺陷僅就論證消費者最優(yōu)選擇的效用理論而言,無論基數(shù)還是序數(shù)效用論,都存在著一些重要缺陷。首先,看基數(shù)效用論存在的假設干明顯缺陷:〔1〕基數(shù)效用論認為,商品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滿足可以用某些效用單位〔如“尤特爾〞〔Util〕〕加以衡量,但是這一“效用單位〞的標準卻很難得到說明。由于效用是一個主觀心理感受,這一標準的界定存在嚴重的困難,因而效用的可計量性受到疑心?!?〕基數(shù)效用論以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作為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依據(jù),但是,這一“規(guī)律〞本身取決于人們的心理感受,只能依靠消費者“內省〞的方式加以驗證。但是人們的心理感受與個人的喜好和所處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邊際效用遞減并沒有表現(xiàn)出客觀必然性。所以,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更應該被看成是一種假設。〔3〕依照基數(shù)效用論,每個人的福利由消費商品獲得的效用值所決定,所以社會福利可以由所有社會成員的效用函數(shù)加總得到。然而,由于每個社會成員消費商品所獲得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單個社會在分配中擁有的社會財富越多,邊際效用就越低,因而在社會可供分配的財富量既定的條件下,如果將一單位財富從高收入者轉向低收入者,那么高收入者損失的效用必然會小于低收入者的所得,社會總效用就會得到增加。因此,基數(shù)效用論的消費者行為分析事實上隱含著收入均等化將使得社會福利水平提高。其次,看序數(shù)效用論存在的缺陷:〔1〕有關消費者的偏好假定中要求消費者能夠對任意兩個商品組合比較優(yōu)劣,并且偏好次序具有傳遞性,但是,在現(xiàn)實經(jīng)濟生活中消費者可能很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現(xiàn)實經(jīng)濟中商品種類繁多,數(shù)量龐大,要想判別各種組合的優(yōu)劣需要消費者具有超常的能力?!?〕人們的需要是有層次的,只有屬于同一層次的商品才能對某一層次的需要產(chǎn)生效用滿足。而處在不同層次上的商品之間很難說可以相互替代。因此,以相互替代但又不完全替代為根本特征的無差異曲線分析,也至多適用于同一層次上不同商品數(shù)量的選擇,而不應作為消費者最優(yōu)選擇的一般理論?!?〕序數(shù)效用論用邊際替代率遞減替代了邊際效用遞減,但是與后者一樣,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也是一個較難得到保證的假設條件。如果邊際替代率遞減不能得到保證,那么無差異曲線就不一定凸向原點,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約束線的切點也就不再具有效用最大化的含義,從而使得相應的結論失效。最后,無論是基數(shù)效用論還是序數(shù)效用論,偏好外生給定均是消費者選擇的根底。然而,偏好本身也受到一些重要的經(jīng)濟變量的影響。如果偏好確實受到經(jīng)濟系統(tǒng)中重要經(jīng)濟變量的影響,那么偏好本身就應該是被決定的一個變量。在這種情況下,以收入約束為條件需求給定效用函數(shù)〔偏好〕最大化的行為分析就必然會出現(xiàn)偏差。目前,局部西方學者已經(jīng)意識到主流理論假設偏好外生給定的根底是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