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詞解釋:1、 一二九運動:1935年日本發(fā)動華北事變后,中日矛盾進一步激化,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及時發(fā)出了“救亡圖存、全民抗戰(zhàn)”的號召。在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對華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等口號,遭到國民黨軍警鎮(zhèn)壓。12月16日,北平學生和市民一萬多人在天橋召開市民大會。會后進行了更大規(guī)模的示威游行。這就是一二九運動。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到來。2、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月1912年3月由臨時參議院頒布。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廢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確認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治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具有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1914年初,《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被袁世凱廢除。3、 《新青年》:新文化運動中的著名刊物。原名《青年雜志》1915年9月由陳獨秀創(chuàng)辦于上海??镒谥荚凇案母锴嗄曛枷搿焙汀芭u時政”1916年改名《新青年》,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都在上面發(fā)表文章,鼓吹民主、科學,批判封建文化,提倡文學革命。1920年9月由陳望接編后,增加了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成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刊物。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成為黨的理論刊物。4、 遵義會議:長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義召開了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遵義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經過激烈的爭論,多數人同意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意見,批評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的錯誤。會議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并委托張聞天起草《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即遵義會議決議)。會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分工,根據毛澤東的建議,決定張聞天代替博古負總的責任;博古任紅軍總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了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新的三人組,全權負責紅軍的軍事行動。會議的一系列重大決策,是中國共產黨同共產國際聯系中斷的情況下,獨立自主的作出的。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從而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5、 保路運動:1911年月,清政府宣布“鐵路干線收歸國有”,并與四國銀行團訂立粵漢、川漢鐵路借款合同,借“國有”名義把鐵路利權出賣給帝國主義,同時借此“劫奪”商股。這激起了湖北、湖南、廣東、四川四省的保路運動,其中以四川最為激烈。清政府在鐵路權問題上采取的政策,進一步激起了民眾的憤慨和反抗,保路運動使人民感到反侵略斗爭的迫切性,并加深了對清政府賣國政策的憎恨,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發(fā)。6、 《中國土地法大綱》在人民解放軍轉入戰(zhàn)略進攻以后,為了維護廣大農民的利益、進一步激發(fā)他們支援解放戰(zhàn)爭的積極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和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該文件明確規(guī)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鄉(xiāng)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xiāng)村農會接收”,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這個大綱指引著民主革命的洪流,有力地保證了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7、 五四指示:在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的前夕,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史稱《五四指示》),決定將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yōu)閷崿F“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此之后,通過開展清算斗爭等,至1947年下半年,解放區(qū)即有2/3的地區(qū)基本上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這為中共贏得廣大農民群眾的擁護、徹底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8、 《資政新篇》:1859年由洪仁玕提出,是太平天國后期頒布的社會發(fā)展方案。它的主要內容是:政治方面,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并學習西方、制定法律制度,經濟方面,主張發(fā)展近代工礦、交通、郵政、銀行等事業(yè),獎勵科技發(fā)明和機器制造,提倡雇傭勞動制。思想文化方面,建議設立新聞官、新聞館、破除陳規(guī)陋習,提倡興辦學校、醫(yī)院和社會福利事業(yè)、外交方面,主張同外國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嚴禁鴉片輸入?!顿Y政新篇》是一個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方案,但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它未能付諸實施。9、 《天朝田畝制度》:《天朝田畝制度》是最能體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民起義特色的綱領性文件。它確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則,將土地按畝產高低劃分為九等,好壞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十六歲以上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數量相同的土地,不滿十六歲的減半?!短斐锂€制度》規(guī)定,農、副業(yè)的生產與分配,都以農村政權的基層組織“兩”來實行管理,每二十五戶為一“兩”。生產所得,留足自己的口糧后,其余的充歸國庫;如遇婚嫁等則由國庫支出,鰥寡孤獨廢疾者由國庫供養(yǎng)。《天朝田畝制度》實際上是起義農民提出的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短斐锂€制度》的主張,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現了廣大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強烈愿望,是對以往農民戰(zhàn)爭中“均貧富”、“等貴賤”和“均平”“均田”思想的發(fā)展和超越,具有進步意義。不過,它并沒有超出農民小生產者的狹隘眼界。它所描繪的理想天國,仍然是閉塞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小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傳統生活方式;同時又是一個沒有商品交換的和絕對平均的社會。這種社會理想,具有不切實際的空想的性質。而且,《天朝田畝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軍占領的地區(qū)也并未付諸實行。10、 中間路線:抗戰(zhàn)勝利后,某些民主黨派的領導人物曾經鼓吹“中間路線”。他們認為,當時的形勢是,國民黨不能用武力消滅共產黨,共產黨也不能用武力推翻國民黨,這似乎為實行中間路線提供了千載一時的機會。中間路線的鼓吹者主張:在政治上,“必須實現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準地主官僚資本家操縱;在經濟上,“應當實行改良的資本主義”,但不容官僚買辦資本橫行。而實行的辦法,則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們所提倡的,是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他們所主張的,實質上是舊民主主義的道路。但是,中國在戰(zhàn)后面臨的是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尖銳斗爭。客觀形勢決定了人們沒有走中間路線的余地。持有中間路線想法的人們一接觸到實際斗爭,尤其是內戰(zhàn)重起,就使他們只能在靠近共產黨或靠近國民黨中選擇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11、 第二條戰(zhàn)線:解放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略反攻階段,在國民黨統治區(qū),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人民民主運動也迅速的發(fā)展起來,成為配合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第二條戰(zhàn)線。12、 舊三民主義:①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變它一貫推行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二是追求獨立,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但是,同盟會綱領中的民族主義沒有從正面鮮明地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主張。同時,他們也沒有明確地把漢族軍閥、官僚、地主作為革命對象,從而給了這部分人后來從內部和外部破壞革命以可乘之機。②民權主義:民權主義的內容是“創(chuàng)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這就是孫中山所說的政治革命。不過,民權主義雖然強調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國,卻忽略了廣大勞動群眾在國家中的地位,因而難以使人民的民主權力得到真正的保證。③民生主義:民生主義在當時指的是“平均地權”,也就是孫中山所說的社會革命。但是,孫中山的“平均地權”的主張,沒有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難以成為發(fā)動廣大工農群眾的理論武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初步描繪出中國還不曾有過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是一個比較完整而明確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的提出,對推動革命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而積極的影響。13、 新三民主義:國民黨一大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做出了新的解釋: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內容,強調對外實行中華民族的獨立,同時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權主義中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不應為“少數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義概括為“平均地權”和“節(jié)制資本”兩大原則(后來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張),并提出要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這個新三民主義的政綱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基本一致,因而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14、 三大法寶:①建立廣泛的統一戰(zhàn)線。②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③加強共產黨的自身建設。15、 三反五反:三反主要是針對國家干部,分別是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五反主要是針對資本家,分別是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資財、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二、辨析題1、 辛亥革命勝利了又失敗了。正確。辛亥革命勝利了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辛亥革命失敗是指由于資產階級革命派軟弱妥協,使袁世凱篡奪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權力,中華民國名存實亡,中國的社會性質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2、 戊戌維新運動的歷史意義。第一,戊戌維新運動使一次愛國救亡運動。維新派在民族危亡的關鍵年時刻,高舉救亡圖存的旗幟,要求通過變法,發(fā)展資本主義,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維新派的政治實踐和思想理論,不僅貫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而且推動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第二,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政治改良運動。維新派突破了洋務派“中體西用”的思想局限,主張通過改革君主專制制度,即用君主立憲制取代君主專制制度。雖未能成功,但在政治經濟等領域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第三,戊戌維新運動更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在維新運動期間,維新派大力傳播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宣傳自由平等、社會進化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和封建綱常倫理,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國傳播,有利于人們的思想解放從而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潮流,推動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在文化的其他領域,由于維新派的推動,“詩界革命”“文體革命”“小說界革命”、“戲劇改良”“史學革命”等相繼而起,形成了廣泛的文化革新運動。以維新運動為起點,資產階級新文化開始打破封建文化獨占文化陣地的局面。在教育方面,維新派主張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興辦新式學堂,這對中國近代教育發(fā)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京師大學堂的創(chuàng)設,更成為中國近代國立高等教育的發(fā)端。不僅如此,維新派在改革社會風習方面也提出了許多新的主張。如主張革除吸食鴉片及婦女纏足等惡俗陋習,提出“剪辮易服”的主張,提出講文明、重衛(wèi)生、反跪拜等。其移風易俗、開啟社會新風的效用不可低估。3、 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第一、中國革命能夠取得勝利是由于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和雄厚的群眾基礎。沒有廣大人民和社會各界認識的廣泛參加和大力支持,中國革命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第二,中國革命能夠取得勝利的最根本的保障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作為代表工人階級和整個中華民族、全國人民利益的政黨,把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人民利益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引導中國革命一步步走向了勝利;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站在革命斗爭的最前列,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新中國。第三、中國革命能夠取得勝利與國際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主要是建立廣泛的統一戰(zhàn)線,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和加強共產黨的自身建設,集中起來就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4、三大改造將千家萬戶的土地私有制變成了社會主義公有制,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又將土地分給千家萬戶,實行聯產承包。有人針對這種情況,慨嘆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情你評析這種觀點。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不進行三大改造,不將千家萬戶的土地私有制變成公有制,就不能在中國確立以公有制經濟為特征的社會主義制度,以繼續(xù)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它反映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必然,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歷史變革。社會主義改革不是對社會主義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狀態(tài),而是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部分進行調整和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fā)展,目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今天的聯產承包制,是改革的內容,如果沒有當初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就么有今天的改革。今天的聯產承包,也和改造前的土地私有制不一樣,因為那時的土地是私有的,可以自由買賣,而今天的聯產承包是廣大農民承包了國家的土地,因此是絕對不允許買賣的。它沒有看到二者的本質區(qū)別。三、簡答題1、 為什沒說鴉片戰(zhàn)爭成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由于中國的貧窮落后,鴉片戰(zhàn)爭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中國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致使中國主權大量喪失。如:割讓香港島,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和領土完整;外國船艦可以在中國領海自由航行,破壞了中國的領海主權;外國人在華不受中國法律約束,享受領事裁判權,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協定關稅,又破壞了中國的關稅主權等等。這樣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開始發(fā)生質的變化。中國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因為如此,鴉片戰(zhàn)爭成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2、 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從洋務運動本身具有的封建性、依賴性和腐朽性三個方面解答。首先,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即在封建主義的指導思想下,在維持封建的上層建筑、經濟基礎的條件下發(fā)展一些近代企業(yè),為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服務。洋務運動企圖以吸取西方近代生產技術為手段,達到維護和鞏固中國封建統治的目的,這就決定了它必然失敗的命運。因為新的生產力是不可能在封建主義的桎梏下充分地發(fā)展起來的。其次,洋務運動對外國具有依賴性。西方列強并不希望中國真正富強起來,而洋務派所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一切仰賴外國,他們企圖依賴外國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這無疑是與虎謀皮。再次,洋務企業(y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務派所創(chuàng)辦的一些新式企業(yè)雖然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但其管理基本上是封建衙門式的。3、 為什么說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俗話說“同行是冤家”,民族資產階級由于要與帝國主義、官僚資產階級爭原料、爭市場等,遭到后者的壓迫和排擠,所以他痛恨后者,具有強烈的革命性。同時,由于民族資產階級勢小力薄,又不經營重工業(yè)生產機器、電力等全靠帝國主義、官僚資產階級供應,故而又嚴重依賴后者。再加上一部分民族資本家本身又在農村占有并出租土地,同時兼有商人和地主雙重身份,所以不敢明確提出反封建的口號。正是由于自身與反動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對“三座大山”才既恨又怕,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又具有一定的軟弱性、妥協性,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zhàn)線中屬于中間派。4、《論持久戰(zhàn)》的主要內容??箲?zhàn)全面爆發(fā)后,在國民黨內部出現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等論調。在共產黨內,也有一些人冀望于國民黨正規(guī)軍的抗戰(zhàn),輕視游擊戰(zhàn)爭??谷諔?zhàn)爭的發(fā)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時成了人們關注的問題。1938年5——6月間,毛澤東發(fā)表《論持久戰(zhàn)》的講演,總結抗戰(zhàn)以來的經驗,批駁了當時盛行的種種錯誤觀點,集中全黨智慧,系統闡明了黨的抗日持久戰(zhàn)方針。毛澤東對中日兩國的社會形態(tài)、雙方的戰(zhàn)爭性質、戰(zhàn)爭要素的強弱狀況、國際社會的支持與否等進行了分析,指出抗日戰(zhàn)爭是持久戰(zhàn),最后的勝利屬于中國。他還科學地預測了抗日戰(zhàn)爭將經過戰(zhàn)略防御、戰(zhàn)略相持、戰(zhàn)略反攻三個階段。他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抗戰(zhàn)勝利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實行人民戰(zhàn)爭?!墩摮志脩?zhàn)》揭示了抗日戰(zhàn)爭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堅持抗戰(zhàn)、爭取抗戰(zhàn)勝利必實行的戰(zhàn)略方針,對全國抗戰(zhàn)的戰(zhàn)略指導產生了積極影響。四、論述題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存在哪三種政治力量?他們分別提出了什么樣的建國方案?為什么中間道路走不通?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存在著三中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階級和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1927年后形成為官僚資產階級)。他們是反動勢力(有時稱頑固勢力)、民主革命的對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國民黨統治集團。二是民族資產階級。他們是中間勢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黨派的某些領導人物和若干無黨派人士。三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他們是進步勢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國共產黨。地主階級與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方案是,主張繼續(xù)實行地主階級、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軍事獨裁統治,是中國繼續(xù)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老路。民族資產階級的方案是,建立一個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以便使資本主義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發(fā)展,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社會。工人階級和其他進步勢力的方案是,主張中國人民應當在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下,首先進行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資產階級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便建立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即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并且經過這個人民共和國逐步達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當時中國所處的時代條件和國內階級關系的狀況所決定的。首先,有四個不允許:帝國主義不允許。封建勢力不允許。社會主義國家不允許。人民大眾不允許。其次,民族資產階級沒有能力領導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民族資產階級是真誠地希望中國通過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上獨立、富強之路的。但是,它的力量過于軟弱。它沒有勇氣和能力去領導人民進行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從而為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掃清障礙。2、 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中共前期領導人所犯錯誤的性質、具體表現及原因分析。陳獨秀性質:右傾機會主義錯誤。表現:不放手發(fā)動工人、農民起來斗爭,而是放棄黨的領導權,致使黨不能組織有力的斗爭。瞿秋白性質:盲動主義錯誤。表現:錯誤判斷革命形勢,提出無間斷革命,反對退卻,去組織毫無勝利希望的城市武裝暴動。認為革命形勢在不斷高漲,盲目要求“創(chuàng)造總暴動的局面”李立三性質:冒險主義錯誤。表現:錯誤地認為中國革命乃至世界革命進入高潮,盲目要求舉行全國暴動和集中紅軍力量攻打武漢等中心城市。王明性質:教條主義錯誤。表現:在革命性質和統一戰(zhàn)線問題上,混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將反帝反封建與反資產階級并列,將民族資產階級是為中國革命最危險的敵人,一味排斥和打擊中間勢力。在革命道路問題上,繼續(xù)堅持以城市為中心,將準備城市工人的總同盟罷工和武裝起義作為共產黨最主要的任務;指令根據地的紅軍“采取積極進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問題上,提出堅決打擊富農和“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主張。在軍事斗爭問題上,實行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御中的保守主義、退卻中的逃跑主義。在黨內斗爭和組織問題上,推行宗派主義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方針。原因分析:一、八七會議以后黨內一直存在著的濃厚的“左”傾情緒始終沒有得到認真的清理。二、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內部事務的錯誤干預和瞎指揮。三、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準備不足,理論素養(yǎng)不高,實踐經驗也很缺乏,對于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guī)律不了解,一句話,不善于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王明等人雖然讀了不少馬克思主義的書,但是不懂得中國的實際。他們顛倒實踐和認識的關系,以為只要照抄馬克思主義書本上的詞句和共產國際的決議、指示,就可以指揮中國革命,王明甚至提出過“對共產國際百分之百的忠誠,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唯一保證”這樣的口號,按照這樣主觀主義的思想路線辦事,就不能不在實踐中碰壁。3、 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客觀上說,是帝國主義決不允許中國成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雇傭勞動合同書范本
-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合同的性質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專業(yè)
- 2025辦公空間轉租合同范本
- 2025頂級度假村裝飾工程總承包合同
- 2025商業(yè)辦公空間設計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合同范本
- 2025汽車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原材料采購合同書范本
- 2025租房合同中關于租房定金的協議
- 2025中介服務合同模板
- 2025機械設備租賃合同模板參考
- 2024年飯店轉讓合同簡單版(三篇)
- 大數據與會計社會實踐報告
- 小學一二年級必背古詩詞73首帶拼音
- 《陸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NBT 31010-2019
- 2024年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 生物醫(yī)學電子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天津大學
- 《電磁學》梁燦彬課后答案解析
- 2024年山東省事業(yè)單位歷年面試題目及答案解析50套
- 富血小板血漿治療術知情同意書
- Charter開發(fā)與立項流程(CDP)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第三講文明初現與中華民族起源(史前時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