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綜合測試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二單元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綜合測試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二單元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綜合測試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二單元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綜合測試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二單元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綜合測試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第二單元官員的選拔與管理綜合測試一、單選題1.家學在唐代童蒙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jù)下表可知(

)人物相關記載劉知幾其父授《左氏》,劉知幾“遂通覽群史”“與兄知柔俱以善文詞知名”,最后擢進士第牛僧孺“為母所訓,遂習先業(yè)”,后登進士科,官至宰相元稹“其母鄭夫人,賢明婦人也,家貧,為稹自授書,教之書學。稹九歲能屬文。十五兩經(jīng)擢第”A.家學教育影響科舉制度的發(fā)展 B.家學中母親教誨子弟最為常見C.童蒙教育側重實踐而忽視經(jīng)學 D.童蒙教育不滿足科舉考試需要2.孫中山先生曾說:“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來還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苯詠砦覈纸梃b西方文官制度,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務員制度。以下對中國選官制度的發(fā)展歷程排序正確的是(

)①廢除科舉制度

②設立學堂選官

③采用考試和甄別

④實行干部制度A.②③①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3.觀察下圖,促成南朝至北宋寒門子弟所占比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少數(shù)民族大規(guī)模內遷 B.三省六部制的推行C.中央集權制度的加強 D.九品中正制的盛行4.宋代科舉制的發(fā)展完善,打通了知識分子的上升通道,給予士人階層前所未有的社會地位,士人階層把自身命運同王朝社稷緊緊連接在一起。這一現(xiàn)象從根本上說明(

)A.宋代科舉制度仍受到世家大族控制 B.門第等級觀念在宋朝已徹底消失C.宋代的官員政治才能遠超過唐代 D.科舉制的完善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5.漢朝時,士人習經(jīng)術文法于家,在具備了基本知識技能,并獲得輿論好評的前提下,才能仕郡縣為佐吏掾屬,并以功次得到察舉舉至中央,則有經(jīng)術、箋奏之試加以檢驗,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職事官,而是入三署宿衛(wèi)為郎,“以觀大臣之能”,此后再經(jīng)選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據(jù)此可以認定的歷史事實是,當時(

)A.官吏選任注重實際從政能力 B.法律禁止官員選拔“任人唯親”C.選官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壟斷 D.實現(xiàn)了官員選拔的公平?公正6.宋育德,江西奉新人,光緒三十年(1904)進士,后由翰林院選派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jīng)濟科。次年回國后,授翰林院編修,加侍講學士,回江西后任江西高等學堂監(jiān)督。該材料可佐證,這一時期(

)A.留學成為獲取功名的主要途徑 B.近代文官制度逐漸建立C.科舉制改革適應了時代的發(fā)展 D.官僚隊伍結構得到改善7.唐朝規(guī)定:“凡官,不歷州縣不擬臺省?!彼纬嘁?guī)定:“自今非曾經(jīng)兩任縣令,不得除監(jiān)察御史。”而有明代,出任六科給事中者,大多是“在各衙門辦事進士,及歷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縣三年考滿到部者?!辈牧戏从车倪@一現(xiàn)象A.利于監(jiān)察機構效能的發(fā)揮 B.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監(jiān)察力度C.促進了監(jiān)察方式的多樣化 D.保證了官僚機構的廉潔和效率8.有學者在解釋古代某種制度時認為:司徒選擇在中央任職的高官,負責考察散處在各地的本州郡士人,綜合他們的家世官位、德才定出“品”和“狀”,品分九等,狀是根據(jù)士人德才行為做的簡單評語。這一制度A.繼承了兩漢鄉(xiāng)里品評人物的傳統(tǒng) B.使選官權力完全被地方州縣操縱C.以血緣作為官職世代繼承的準則 D.保證了優(yōu)秀人才進入官僚體制內9.下表所示為《漢書·百官公卿表》中所列漢元帝時期中央政府的官員出身相關情況。此表作為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漢代中央政府官員總數(shù)出身可考人數(shù)經(jīng)學之士出身人數(shù)經(jīng)學之士出身所占比重50人31人17人54.8%A.儒家學說的政治影響 B.人才選拔的具體標準C.知識分子的參政熱情 D.官員隊伍的優(yōu)化程度10.19世紀后,英國政府的官員分為兩類;政務官和事務官。事務官為文官,包括常務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的影響,可長期任職。其中,常務次官設立的主要目的是A.監(jiān)督政務官的工作并形成制約 B.保證政府所有工作的有序運行C.保證政府工作不受政黨更替的影響 D.監(jiān)督保證政府官員勤政廉潔11.1861—1864年,一貫對任人唯親非常不屑一顧的美國總統(tǒng)林肯,在他有權任命的1639個職位中,更換了其中的1457個。林肯的這一做法(

)A.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wěn)定 B.不利于政府工作的連續(xù)性C.反映了總統(tǒng)權力的擴張 D.有助于打破任人唯親的影響12.東漢中期以后,察舉“以族為德”,“貢舉則以閥閱”為標準,同年被舉薦者互稱“同歲”,如廣漢太守五世公舉“同歲”司徒長史段遼叔“才操鹵鈍”的長子為“孝廉”。這種選才方式A.鞏固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 B.削弱了中央集權統(tǒng)治C.純潔了吏治和社會風氣 D.保證了社會政治安定13.宋朝蘇洵在《嘉祐集》中說“夫有官必有課,有課必有賞罰。有官而無課,是無官也;有課而無賞罰,是無課也。”他強調的是(

)A.官員選拔依據(jù)考試成績 B.對官員進行嚴密的監(jiān)察C.削弱官員權力加強皇權 D.對官員要有考核和獎懲14.明朝科舉自下而上有鄉(xiāng)試和會試。明初至中后期,錄取人數(shù)逐漸上升,但鄉(xiāng)試錄取率由10%逐步降至3.3%,會試錄取率也由21.7%降至8.4%。這可以用于說明,當時A.科舉制影響擴大 B.世襲制仍然占主導C.政府行政效率低 D.程朱理學逐漸衰落15.1905年,直隸總督袁世凱領銜,盛京將軍趙爾巽、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周馥、兩廣總督岑春煊、湖南巡撫端方六名大員聯(lián)名上《立停科舉推廣學校折》,要求立即廢除科舉。該奏請很快被批準。清政府廢科舉旨在(

)A.穩(wěn)定封建統(tǒng)治 B.安撫地方要員C.壓制反清革命 D.拯救民族危機16.與“雁塔題名”“春風得意”等信息相關的制度是A.察舉制 B.科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軍功爵制17.《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規(guī)劃綱要》出臺以后,干部選拔方式和手段亮點頻出,各地紛紛推進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大大拓寬了選人、用人視野??梢?,當代干部制度A.強調法治建設 B.注重創(chuàng)新發(fā)展 C.立足經(jīng)濟建設 D.強化民族團結18.《美國文官法》規(guī)定:“任何公務人員都沒有權力利用職權或個人影響去強迫別人或別的團體采取政治行動?!蔽鞣礁鲊墓僦贫鹊奶攸c與材料內容相符的是(

)A.政治中立 B.工作隱名 C.職務常任 D.論功晉升19.隋文帝認為九品中正制選官弊端太多,代之以分科取士的新辦法。隋煬帝時,正式創(chuàng)立科舉制,這客觀上(

)A.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B.擴大了官吏人才來源C.促使特權壟斷出現(xiàn) D.提升了官員道德水平20.20世紀以來,隨著文官集團的日益崛起與膨脹,文官逐漸“演變?yōu)檫\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實權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總統(tǒng)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職業(yè)文官閹割總統(tǒng)的政策”。據(jù)此可知,美國(

)A.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規(guī)范 B.總統(tǒng)立法權力遭遇侵奪C.文官完全壟斷政府權力 D.三權分立徹底發(fā)展完善二、材料分析題21.選修·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英國文官制度的改革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早在1805年英國財政部就設立了常務次官,到1833年政府所有部門都設立了常務次官?!罢展佟焙汀笆聞展佟眱纱箢惖摹皟晒俜滞尽斌w制由此發(fā)軔。這一做法,有效地保證了政府工作的連續(xù)性和政局的穩(wěn)定性。與此同時,這一時期,英國許多政治性報刊開始不斷刊登介紹中國錄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主張實行中國式的文官考試。1833年英國政府各部開始實行官職的考試補缺制度。1853年英國議會派遣麥克萊等3人組成委員會調查東印度公司的用人制度。該委員會在調查報告中明確提出了要摒棄用人制度上的“恩賜”主義,實行考試任用制度。1854年,英國財政部高級官員對英國文官進行了全面調查,提出了相關報告,報告建議設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試、錄用文官、重視文官的專業(yè)水平等等。英國政府以樞密院令的形式公布了這個報告,并決定成立了3人委員會負責文官的考試、錄用事宜。1870年,英國政府又頒布了第2號樞密院令,對文官的考試、錄用、等級結構等重要原則做了進一步的確定和完善。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個文官制度在英國正式確立。(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文官制度改革的特點。(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英國文官制度改革的影響。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通過建立適當?shù)目荚囅到y(tǒng),選拔能干的人才從事公共服務。2.成績突出的公共服務人員可以得到晉升,能夠勝任工作的人員可以得到最高獎勵,以此鼓勵公共服務人員勤勉的工作態(tài)度和進取心?!蛾P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1854年)閱讀材料,想一想:這份報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3.以考試來選用人才,是人類經(jīng)過長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選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國古代主要的選官制度演變簡表——摘編自普通高中歷史教科書歷史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材料二

19世紀中期以后,英、美等國已完成了工業(yè)革命,社會經(jīng)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迫使政府必須增加管理社會事務的職能,需要增設一些新的社會管理機構和一大批有較高知識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員參與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舊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結黨營私、任人唯親、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發(fā)展起來的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西方各國在借鑒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基礎上,確立了文官考試錄用制度?!幾砸︾堵哉撐鞣街饕獓椅墓倏荚囍贫取犯鶕?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近代英美國家確立文官考試制度的原因,簡要說明中西方官員選拔制度對現(xiàn)代國家選拔人才的啟示。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A2.C3.C4.D5.A6.D7.A8.A9.A10.C11.B12.B13.D14.A15.A16.B17.B18.B19.B20.A21.(1)適應工業(yè)革命的需要;政府主導,法治化;政治中立,職務常任;漸進性完善(2)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穩(wěn)定政局;一定程度上減少官員腐敗;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有利于選拔機制公平公正、管理科學;本質上是為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服務。22.從材料中可知,這份報告是為建立常任文官制度而作,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