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1.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學設計、教案與同步練習_第1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1.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學設計、教案與同步練習_第2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1.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學設計、教案與同步練習_第3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1.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學設計、教案與同步練習_第4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1.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學設計、教案與同步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小學科學《1.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六年級上冊《微小世界》單元的第6課。在學生已經(jīng)能使用顯微鏡觀察生物細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利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生物,了解這些微小的生物也具有生命的特征,進一步認識生物體是由細胞組成的,同時了解人類用顯微鏡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本課聚焦部分在明確了“顯微鏡使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微小生物”之后,提出了“在水中,就有許多微小的生物,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前認知。探索部分由三個活動組成:第一個活動是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制作。第二個活動是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微小生物的形態(tài)和運動情況,并進行繪制記錄。第三個活動是借助資料,了解水中微小生物的名稱及它們是怎樣生活和繁殖的。請注意本環(huán)節(jié)明確出現(xiàn)的科學詞匯“微生物”。我們所觀察到的水中的具有生命特征的微小個體都是微生物。在研討環(huán)節(jié),“我們觀察到了幾種微小的生物,它們是什么樣的?”“我們根據(jù)什么辨認出它們是生物的?”這兩個問題引發(fā)學生對觀察對象的思考,激發(fā)學生對探究水中微小生物的興趣,同時也為微小生物與生物之間的聯(lián)系架起了認知的通道。最后的資料告訴我們,從荷蘭的安東尼·范·列文虎克開始,科學家不斷地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的微生物。還有蘑菇、木耳等眼睛能直接看到的生物,也是微生物的一類。微生物的種類、數(shù)量以及分布范圍,正是隨著我們的探究在不斷地被發(fā)現(xiàn)和認知。當然,認識水中微小的生物也必須借助顯微鏡,學生需要進一步熟練顯微鏡的使用技巧,明確先進的工具能夠幫助我們認識新的科學世界。【學生分析】六年級學生對水中存在微小的生物都是認可的,這種認可主要來自學生對眼睛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認知,以及平時的文字、視頻資料。課堂上為學生提供顯微鏡下直接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的機會,親眼觀察微生物的生活習性,對學生了解“生命”的含義是非常有意義的。本課之前,學生在顯微鏡下主要是對生物體細胞的觀察,本課要讓學生的認知水平從細胞上升到微小生物的完整個體,這對學生來說又是一次提升。雖然通過顯微鏡看到了活生生的、直觀的微小生物,但是要在短時間內對微小生物所具有的生命特征有較為完整的認識,形成微生物的概念,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需要他們在不斷地觀察學習中完善對微生物的認識。【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2.在水中生活著形態(tài)各異的微小的生物,它們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會運動,能繁殖等。科學探究目標1.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活著的微小的生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記錄它們的形態(tài)和行為特征。2.對照資料識別水中常見的微小生物名稱。科學態(tài)度目標發(fā)展研究微小的生物的興趣??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認識到觀察工具的進步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教學重難點】重點:能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并記錄下來。難點:知道水中微小的生物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會運動,能繁殖等?!窘虒W準備】為學生準備:顯微鏡,觀察用的草履蟲、綠藻等的培養(yǎng)液、燒杯、滴管、載玻片、蓋玻片、脫脂棉纖維、吸水紙、鑷子、學習單。教師準備:常見水中微小的生物卡片、教學課件等?!窘虒W過程】這節(jié)課需要的水樣,教師要提前準備好,可以是河溝里的水,也可以是魚缸里的水,還可以是提前培育過微生物的水。一、聚焦1.回顧顯微鏡的作用。說一說使用顯微鏡的操作步驟,以及鏡頭下所能看到的物體情況。逐步引導學生擴展認識,顯微鏡不僅能看到細胞,還能看到微小的物體,甚至能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許多微小的生物。2.出示課題:在我們身邊有魚和水草的池塘里,也有許多微小的生物。它們又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板書課題)。設計意圖:在聚焦環(huán)節(jié),以談話復習的方式引入教學主體,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思維有一個階梯式發(fā)展,并將學習注意力更快集中到“尋找認識水中的微小的生物”上。二、探索1.引言:對于微小的生物來說,一滴水就是一個世界,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被忽視”的世界。2.布置觀察內容。出示除了顯微鏡之外所需的實驗器材:燒杯、滴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吸水紙、脫脂棉纖維。(2)教師取出準備好的水,根據(jù)實際情況向學生介紹水的來源,是取自池塘、魚缸,還是提前培育的。(3)提醒:“我們拿起杯子,能用眼睛直接看到水中有什么東西嗎?”可以讓學生拿起裝水的容器,用肉眼直接觀察一下水中是否有一些微小的物體。試著請學生說說這些微小的物體有什么特征,如有些是漂浮不動的,有些是會運動的,有些是顆粒狀或者團狀、帶狀的……如果有,就描述一下;沒有,也不強求。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微小的物體不一定都是微生物,有些可能只是灰塵微?;蛘唠s質等。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對水中微小的生物有一個直觀的印象,那種能看到但是又看不清的狀態(tài),更能刺激學生去探索。3.學生利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制作微小的生物的裝片。①演示“制作微小的生物的裝片”的過程??梢允墙處熤苯邮痉恫僮鳎部梢杂靡曨l播放演示。具體操作:用滴管在水樣中靠近水面處取水,滴管豎直在載玻片上滴水,然后鑷子夾取蓋玻片蓋上,最后用吸水紙吸取多余水分,玻片制作完成。補充說明:為了限制某些水生物的運動,可以事先在載玻片上放一些疏散的脫脂棉纖維,把水滴在纖維上,便于觀察。不建議滴藥水,這樣會殺死水中的微小生物。②學生動手制作“微小生物的裝片”。完成制作后,相互之間看看裝片的制作情況。檢查是否充滿氣泡,放的纖維是不是太多,位置是不是不正。(2)學生觀察并記錄。①要求學生把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小的生物畫下來,要有初步的輪廓,要有比較典型的局部特征,配上文字說明或符號??梢援嬙诨顒邮謨曰蜃灾茖W習單上。提醒學生: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微小的物體不一定都是生物,有些可能只是泥沙或碎屑,要注意辨識。②對照認識。學生把自己觀察的微小的生物畫完后,對照教科書第16頁中的微生物圖片進行辨認,確定相應的名稱。如果不能確定,那就再查查其他資料。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發(fā)一些微小生物的圖片、文字等補充資料,如水蚤、鐘形蟲、草履蟲、變形蟲、線蟲、新月藻、衣藻等,擴充學生的認知,方便學生識別。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來說很重要,旨在對觀察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分析,確定屬于微小生物的部分,并能進一步確認微小生物的種類或者名稱。三、研討1.展示交流:在交流中需要讓學生逐漸明確這種生物的名稱、基本特征(如會運動、能繁殖、有生命、會排泄、需要食物等)和構成(由細胞構成的)。適時板書其名稱、特征,可以畫一些簡圖。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種類有限,觀察的清晰度不高,所以在認識上還是比較模糊。教師可以再提供一些比較清晰的圖片或者動態(tài)的視頻來加深學生的認識。一邊播放一邊介紹水中微生物的典型特征。2.討論:我們根據(jù)什么辨認出它們是生物的?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之前板書的一些特征,明確微小的生物也具有運動、排泄、需要食物甚至會繁殖等特征,這些都是有生命的表現(xiàn),所以它們也是生物。這些生物與我們能直接看到的魚蟲鳥獸相比,體型實在是太小了,但它們都是有生命的微小個體,所以稱為“微生物”。設計意圖:研討環(huán)節(jié)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呈現(xiàn)更多信息。在不斷積累的信息中,逐漸完善對水中微小生物的界定和認識。四、擴展1.資料閱讀:資料介紹荷蘭的安東尼·范·列文虎克首次在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更小的世界。2.展開聯(lián)想:水中有大量微生物存在,在其他環(huán)境中,如空氣中、土壤中,科學家也都發(fā)現(xiàn)了各種形態(tài)的微生物。我們的世界充滿了無數(shù)未知的微生物,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微生物是不是都是小到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呢?其實不然,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確實很微小,但也有例外,如木耳、蘑菇等,我們都比較熟悉,我們都能直接用眼睛看到它們,它們也是微生物。五、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到水中確實有各種各樣的微生物,雖然它們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但是具有跟生物一樣的基本特性,它們也是我們整個環(huán)境中的一部分,只是不容易被我們發(fā)現(xiàn)?!景鍟O計】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微生物草履蟲:像鞋子會運動能繁殖線蟲:細長會運動水蚤:小蝦米身體內部在不停流動……【活動手冊使用說明】學生填寫表格時,“名稱”項,能直接寫出最好,也可以結合資料,對自己觀察的微小生物進行辨認,根據(jù)特征確定其身份?!八臉幼印表棧梢宰寣W生根據(jù)看到的真實情況畫下來,同時在覺得必要的地方進行標注,如用文字和符號進行標注,說明某個部位的顏色、大小的變化、動態(tài)的軌跡等,只要是能表達出觀察到的現(xiàn)象,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就行?!八奶攸c”項,可以從形態(tài)、運動方式及速度快慢、外形是否固定等方面進行描述。《1.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案【教材分析】本課是六年級上冊《微小世界》單元的第6課。在之前的教學中,學生通過顯微鏡不僅看到了形態(tài)各異的細胞,還發(fā)現(xiàn)了很多微小的生物,對微小世界有了初步的認識。聚焦部分通過一幅自然界中的水域圖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水中微小的生物是什么樣子的呢?探索部分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引導學生用干草培養(yǎng)水中微小的生物;二是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動手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制作時要注意限制微小生物的活動范圍,以便于觀察;三是用顯微鏡觀察自制的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邊觀察邊記錄水中微小生物的形態(tài)和行為。研討部分主要是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在顯微鏡下的新發(fā)現(xiàn),并對照資料識別常見的微小生物名稱,了解這些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二是以辨認它們是否是生物為導向,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依據(jù)。教科書最后提供的資料是為了打開學生后續(xù)探索微小世界的眼界,從水中到空氣中、土壤中,從肉眼可見的到借助工具才能觀察到的,微小生物無處不在;從制作玻片標本觀察到資料閱讀,寓意科學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緦W情分析】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進一步熟練使用顯微鏡,在觀察的同時用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對觀察所得進行記錄,養(yǎng)成邊觀察邊記錄的好習慣。學生在之前的科學學習中,已經(jīng)掌握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也曾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的玻片標本并觀察記錄,這些知識和技能儲備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學生通過顯微鏡能夠觀察到水中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學生通過觀察和記錄,知道在水中生活著形態(tài)各異的微小的生物??茖W探究目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學生在觀察過程中,能通過移動玻片標本的位置觀察水中微小生物的形態(tài)和行為。學生在視頻資料的學習中,能對照資料識別水中常見的微小生物的名稱??茖W態(tài)度目標學生樂于動手制作玻片標本并觀察記錄。學生通過用多樣化的科學學習方式,發(fā)展研究微小的生物的興趣??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學生認識到觀察工具的進步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窘虒W重難點】重點:學生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并觀察記錄它們的形態(tài)和行為。難點:學生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并觀察記錄它們的形態(tài)和行為?!窘虒W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小組材料一份小組:光學顯微鏡、一杯觀察用含有微小生物的水、燒杯、滴管、載玻片、蓋玻片、脫脂棉纖維、吸水紙、鑷子、學習單【教學過程】聚焦:水中微小的生物長什么樣子的呢?(預設3分鐘)[材料準備:光學顯微鏡]1.談話:我們借助顯微鏡觀察了哪些形態(tài)各異的生物細胞?(預設:葉肉細胞、人體神經(jīng)細胞、紅細胞、洋蔥表皮細胞、氣孔、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等等)2.課件出示自然水域圖片——池塘。提問:(1)池塘里面有什么?(預設:池塘里有水、植物、淤泥、石頭、魚等)(2)水中除了看得見的東西以外,還會有什么呢?(預設:看不見的微小的生物)2.談話:水中微小生物會長什么樣子呢?該借助什么工具觀察?3.板書課題: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預設:借助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4.討論:怎么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二、探索和研討:(預設32分鐘)[材料準備:光學顯微鏡、一杯觀察用含有微小生物的水、燒杯、滴管、載玻片、蓋玻片、脫脂棉纖維、吸水紙、鑷子、學習單](一)培養(yǎng)水中微小的生物1.實物出示一杯觀察用含有微小生物的水,介紹水的來歷:(1)可到池塘、溪溝、魚缸的水中直接采集。(2)還可以自己培養(yǎng)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師介紹“干草培養(yǎng)微生物”(PPT動圖演示)。①取一些池塘或魚缸中的水,倒入裝有干草的燒杯中。②幾天后可以發(fā)現(xiàn)水面上出現(xiàn)了霉點,這些霉點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結集而成的,取水時滴管要靠近水面附近,這里微小生物比較密集。2.談話:(1)肉眼觀察這杯水,水中是否有微小的物體?它們有什么特點?(預設:可能觀察到了漂浮在水面的灰塵微?;蚴请s質,可能隱隱約約發(fā)現(xiàn)水中有些會運動的東西,可能觀察到會運動的物體是顆粒狀、團狀、帶狀的等。)(2)用顯微鏡觀察,又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首先需要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二)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1.談話:回憶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玻片標本的步驟,該如何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呢?2.制作:①用滴管在水樣中取少量水,滴管豎直將水滴滴在載玻片的中央;②為避免水中活著的微小的生物游來游去不便于觀察,可取少量纖維(如脫脂藥棉、干凈毛筆上的毛等),交織成網(wǎng)狀放在載玻片上;③用鑷子夾取蓋玻片從水滴一側輕輕蓋到水滴上;④用吸水紙從蓋玻片邊緣吸去多余的水分,起到限制微小生物活動的作用。(三)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明確活動要求:用自制的顯微鏡來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并將觀察結果記錄在學習單上。課件出示樣板示范,說明畫水中微小的生物要畫出生物大致輪廓,有比較典型的局部特征,配上適當?shù)奈淖只蚍柕取?.學生以小組(2人一組)為單位進行觀察,并記錄下水中微小生物的形態(tài)和行為。如果你在觀察時出現(xiàn)了觀察不到的情況,那就請你從不同處多取幾次水,重新制作玻片標本,觀察時移動位置再觀察。這個觀察活動需要很長時間的耐心和堅持,你才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微小生物。3.教師巡視各個小組,加強針對性指導,并用支架固定手機(也可以用電子目鏡投屏),現(xiàn)場錄制幾種水中微小的生物,以備研討交流使用。4.研討交流:(1)觀察到了幾種微小的生物,它們是什么樣的?(預設:看到有一個長得鞋子一樣的物體在游來游去,周圍長有毛;看到一條長長的蟲子在不停地游動等等)學生交流分享記錄單上的內容,描述微小生物時,自然引出“這是什么?”的問題。(2)這些微小的生物是什么?欣賞視頻資料“水中常見的微小生物”。請根據(jù)對照資料,識別你觀察到的微小生物?(預設:游仆蟲、草履蟲、線蟲)我們根據(jù)什么辨認出它們是生物的?有什么共同特征?(預設:要一定的生活環(huán)境,都很小,都會運動等。)微小生物的生命特征課外還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或者通過文字、圖片、視頻資料來了解。三、拓展(預設:3分鐘)資料閱讀:課件呈現(xiàn)列文虎克圖片,介紹他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資料;大部分微生物肉眼看不見,也有部分肉眼看得見的微生物。四、課堂小結(預設:2分鐘)談話:今天這堂課我們是如何觀察微小生物的?觀察到了什么?(預設:先肉眼觀察再顯微鏡觀察;培養(yǎng)水中微小生物,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識別水中常見的微小生物等。)通過流程圖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課下同學們可以嘗試用流程圖梳理這一單元的觀察工具和觀察范圍?!景鍟O計】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一、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肉眼肉眼1.取水:直接采集或干草培養(yǎng)1.取水:直接采集或干草培養(yǎng)顯微鏡觀察2.顯微鏡觀察2.制片:滴水→纖維→蓋片→吸水3.觀察:左眼觀察,右眼記錄3.觀察:左眼觀察,右眼記錄搜索資料搜索資料二、水中的微生物學習單學習單學習單學習單學習單學習單學習單學習單草履蟲變形蟲鼓藻船形硅藻(根據(jù)實際觀察情況板書)【作業(yè)設計】1.下列液體最適合培養(yǎng)微生物的是()。A.礦泉水B.碘酒C.魚缸D.涼開水2.下面關于水中微生物玻片標本的制作過程,正確的順序是()。①用攝子夾住蓋玻片,蓋在水滴上②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邊緣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運動③從裝有池塘水或魚缸水的瓶內,用滴管在靠近水面處吸取水少許,滴在載玻片的中央④取少量纖維交織成網(wǎng)狀放在載玻片上A.③①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3.小科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很多微小的生物,其中草履蟲是()。B.C.D.《1.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同步練習一、填空題1、荷蘭列文虎克首次在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________。2、______、______是生活中我們能看到的微生物。3、我們可以利用______培養(yǎng)微生物。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微生物是生物,但不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樣的共同特征。()2、制作微生物玻片標本時,可以通過吸走多余的水分來控制微生物的運動。()3、在觀察水中微生物時,常在載玻片上放脫脂棉是為了控制微生物運動。()4、在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的微生物,常見的有草履蟲、變形蟲、喇叭蟲、團藻等。()5、變形蟲和草履蟲都是由細胞構成的。()6、使用放大鏡,能清晰看到草履蟲有細細的纖毛。()三、選擇題,將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1、最容易用顯微鏡觀察到微生物的是()A.自來水B.礦泉水C.稻田中的水2、下圖是用顯微鏡觀察到的生物,它可能是()A.草履蟲B.變形蟲C.線蟲3、魚缸里的水發(fā)綠是因為()A.被染色B.微生物繁殖C.有雜質4、如圖所示,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養(yǎng)液,甲杯中的液體最好選用()A.池塘水B.礦泉水C.自來水5、使用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