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公路施工放樣_第1頁
建筑工程管理-公路施工放樣_第2頁
建筑工程管理-公路施工放樣_第3頁
建筑工程管理-公路施工放樣_第4頁
建筑工程管理-公路施工放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工程管理 公路施工放樣1統(tǒng);公路工程中已知距離、已知角度、已知高程和點位的放樣方法。概述公路工程施工放樣的任務公路工程施工放樣的主要任務是利用測量技術(shù)將設計圖紙上的工程構(gòu)造物的平面位置實現(xiàn)從設計圖紙到工程實物的質(zhì)和量的轉(zhuǎn)變。一環(huán),它貫穿工程施工全過程。公路工程施工放樣的依據(jù)GPS點的準確位置,以指導施工。平面直角坐標的換算度的計算和改正。在公路工程測量中有五種坐標系可供選用。3°帶高斯正投影平面直角坐標系3°帶高斯正投影平面直角坐標系。高斯投影的幾何意義高斯投影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建??的基礎,其幾何意又如圖1-2-1所示。NBS軸子午線(中央子午線)。NASNCSNBS31.5NBSGHNBSXGHYBNAS、NCS投影帶。1-2-1如上所述,每一個高斯投影的6°帶和3°帶都有其自己的坐標軸和坐標原點。橫坐標的500km,500km。如圖(1-2-1b)所示。高斯平面的特點:(1)NBSABCNBS。(3)離開中央子午線的子午線投影是以兩級為終點的弧線,離中央子午線越遠,弧線的曲率越大,說明離中央子午線越遠投影變形越大。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建??根據(jù)高斯平面投影帶的特點,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按下述四個規(guī)則建??:(1)X軸是中央子午線NBS的投影,北方為正方向;(2)YABC的投影,東方為正方向;原點,即中央子午線與赤道交點,用O表示;四個象限按順針順序I、II、III、IV排列,如圖1-2-2所示。圖1-2-23)投影帶的中央子午線與編號投影帶的寬度,不能太寬,一般寬度取6°或者3°。高斯投影根據(jù)經(jīng)差逐帶連續(xù)進行,即將66606°的投影帶,各帶的中央子午線的經(jīng)度與投影帶的帶號有如下對應關(guān)系:(1-2-1)3°31203°的投影帶,各帶的中央子午線的經(jīng)度與投影帶的帶號有如下對應關(guān)系:(1-2-2)根據(jù)我國在大地坐標系統(tǒng)中的經(jīng)度位置(74°~135°),從上述公式可見,我國用到的6°13~233°25~454)高斯平面直角坐標表示的地面的位置P1-2-1b)Xp,Yp。500kmYyp=帶號N+500Km+Yp(1-2-3)2433586.693m。根據(jù)式(1-2-3)N=38,是3°YpYp=14366.157m(38,并減去附加值500km14366.157myY子午線的經(jīng)度為=114°。3°帶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標系這種坐標系仍采用國家3°帶高斯正形投影,但是投影的高程面不用參考橢球面,而另度變形為零。任意帶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標系家3°帶統(tǒng)一的分帶方法,而選擇過測區(qū)邊緣或測區(qū)中央或測區(qū)內(nèi)某一點的子午線作為中央子午線,借以補償因?qū)崪y結(jié)果歸算至參考橢球面帶來的長度變形。高程抵償面的任意帶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標系高程面上,按高斯正形投影計算平面直角坐標。這是綜合補償投影面的3°帶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標系和任意帶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標系這兩種坐標系優(yōu)點的一種任意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是工程中常用的測量坐標系統(tǒng)。工程獨??平面直角坐標系其它構(gòu)造物等小測區(qū)方可采用。算成統(tǒng)一的坐標系),再計算放樣數(shù)據(jù)。平面直角坐標的換算1)平面直角坐標換算的一般方法P程獨??控制網(wǎng)坐標系中的坐標;、為工為兩坐標系縱坐標軸的夾角。如果一條邊PMA,而在工程獨??坐標系中的坐標方位角為,則圖1-2-3可按下式計算:(1-2-4)當由工程獨??坐標系中的坐標()換算到國家坐標系中的坐標(,)時,其換算公式為(1-2-5)當國家坐標系換算到工程獨??并且。AB??坐標系中的坐標為,。試求出兩坐標系的換算公式。工程獨??坐標系中的坐標換算到國家坐標系中的坐標的實用公式:由式(1-4)得:A(1-2-5??O國家坐標系中的坐標,得:B(1-2-5??O國家坐標系中的坐標,得:取由A、B兩點算得的、平均值:設x、y為某點在工程獨??坐標系中的坐標,X、Y為該點在國家坐標系中的坐標,將、及三個值帶入式(1-2-5)即可得實用公式:??坐標系中的坐標實用公式:將式(1-2-5)中的、和、互換,可得:同樣可算得(1-2-6)即得到實用公式:式中:x、y,X、Y的含義同上。2)應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平面直角坐標換算考慮到兩種坐標系的長度比,將式(1-2-5)改寫成(1-2-7)式中為長度比,或者稱為尺度因子,是指同一邊長在兩種坐標系中的長度之比。444A、B、C、D,它們在兩個坐標系統(tǒng)中x、y、X、Y1-1x、yX、Y按下列公式求出兩個坐標系的重心坐標:(1-2-8)按下式計算公共點以重心坐標為原點的坐標值:(1-2-9)(1-2-10)按下列公式計算M、N、Q:(1-2-11)按下列公式計算換算參數(shù):(1-2-12)(1-2-13)(1-2-14)將換算參數(shù)代入式(1-2-7)得坐標換算的應用公式:(1-15)檢核計算:①按求得的坐標換算應用公式(1-2-15)計算經(jīng)平差后公共點的、②按下列公式計算公共點的換算坐標的改正數(shù):(1-2-16)③以下列公式檢核應用公式(1-2-15)計算結(jié)果的正確性:(1-2-17)公路工程施工中使用的高程系統(tǒng)1.3.1高程系統(tǒng)的一般概念有大地高系統(tǒng)、正高系統(tǒng)和正常高系統(tǒng)。大地高系統(tǒng)體面的垂直距離。正高系統(tǒng)距離。正常高系統(tǒng)面的垂直距離。1-3-1圖1-3-1橢球體面的差距。一般地,大地水準面與參考橢球體面的差距難以得到,故無法將測得的地面點正高換算高換算到參考橢球體面上。72.260m0.029m。這一點在引用國家水準點高程時應注意。2)公路工程實際應用中的地面點高程的概念程系統(tǒng);另一種是獨??測區(qū)所采用的假定的相對高程系統(tǒng)。絕對高程1-3-1定義經(jīng)QA、B兩點分別到法定的似大地水制網(wǎng)的偏遠地區(qū),也可采用假定的高程系統(tǒng),即相對高程系統(tǒng)。相對高程1-3-1分別表示A、B兩點到假定的大地水準面的相對高程。這里所說的相對高程是以假定的大地得到假定大地水準面的位置。域地面點的高程,就要建??PPP設中也可以不考慮這一因素。在計算放樣點的高程數(shù)據(jù)時,應換算成統(tǒng)一的高程系統(tǒng)。??P45.025m,45.025m。施工放樣的基本方法已知距離的放樣量測出設計所需的距離定出終點。1)鋼尺量距1-4-1其計算公式為:(1-4-1)式中: 名義長度,實地要測設的長度; 實際長度,需要測設的水平距離; 尺長改正數(shù),鋼尺在標準拉力、標準溫度條件下鋼尺的實際長度與鋼尺的名義長度的差,即=-; 25×10-5t的溫度,為鋼尺的標準溫度(20℃; 設時的溫度。1-4-130m30.006m200m(鋼尺的檢定溫20℃,36℃)兩端點間的高差不計,試說明其放樣的方法。解:(1、計算尺長改正數(shù)因鋼尺的實際長度為30006m30m0006m0.006m,即尺長改正數(shù)=30.006m-30m=0.006m。、計算溫度改正數(shù)因鋼尺的檢定溫度為20℃,丈量時的環(huán)境溫度為36℃,尺膨脹系數(shù)=1.25×10-5,則一30m×1.25×10-5×(20-36)=-0.006m0.006m。因30m0.012m。、計算實地要測設的長度當用這根個鋼尺去放樣200m的長度時,應在實地測設的距離為:==199.920m一般測量時所用之拉力應與檢定時的拉力相同,故可不加拉力改正。2)用光電測距儀(全站儀)測設水平距離在測量技術(shù)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測距儀或全站儀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而且用測距儀或全站儀測距是目前施工測量中較為簡捷和精確的距離直接顯示。具體方法如下:測設時,將儀器安置在A點,圖1-4-2D1-4-2已知水平角的放樣盤左盤右分中法如圖1-4-3所示,設OA為已知方向,要在O點以OA為起始方向,順時針方向測設出OA0°附近(L。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照準部,使水L+,沿視線方向在地面上定出點。為了檢核和提高測設精度,倒轉(zhuǎn)望遠鏡成法又稱為正倒鏡分中法。垂線改正法當測設精度要求較高時,可采用初放水平角與設計水平角進行差值比較,并沿垂線方向進行改正的方法。如圖1-4-4所示,先按盤左盤右分中法初步放樣,定出,再用經(jīng)緯儀觀CACCC1:(單位為秒)CACCC1C1C1C1設是否正確,還需進行檢查測量。1-4-31-4-4已知高程的放樣已知高程的放樣是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已有的水準點,用水準測量或三角高程測量的方法,為所指定的數(shù)值。水準測量法BABABb設計高程,即:1-4-5測設時,將B點水準尺貼靠在木樁的一側(cè),上、下移動尺子直至前視尺的讀數(shù)為b時,B解:(1、安置儀器并讀取后視讀數(shù)在AB間安置水準儀,先在A點豎??水準尺,讀取水準尺讀數(shù);、計算視線高程根據(jù)后視水準點高程和后視水準尺讀數(shù),得出水準儀的視線高程為:、計算前視讀數(shù)b要使B點樁頂?shù)母叱虨?,則豎??于B點水準尺的讀數(shù)應為:、放樣高程點位BB高程。三角高程法用三角高程測量的方法放樣已知高程的操作步驟基本和水準測量的方法相同,具體操作如下:將儀器(經(jīng)緯儀和測距儀或全站儀)A在待測高程點B上??棱鏡,量取覘標高;數(shù),并于已知高程進行比較;改變覘標高,重復第(3)部,直至,即放樣完成。已知點的放樣測設點的平面位置常用的方法有極坐標法、直角坐標法、角度交會法和全站儀法。放測設方法。極坐標法極坐標法是指在建??的極坐標系中,通過待測點的極徑和極角,也就是根據(jù)水平角和水平距離測設點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此方法適用于經(jīng)緯儀配合測距儀或全站儀測設。在施工現(xiàn)場通常是以導線邊、施工基線或建筑物的主軸線為極軸;以某一個已在現(xiàn)場D(極徑)和極點到待測點方向的坐標方位角,再根據(jù)方位角求算出水平角(極角DDA、BP其中:1-4-6ABAPD,P直角坐標法??互相垂直的基線或方格網(wǎng)時,可采用此法。如圖1-4-7所示,OA、OB為兩條互相垂直的基線,待測的軸線與基線平行。這吋可根據(jù)設計圖上給出MQ個角點測設于實地。OAO15m測設距離35m定出點;然后在點安置經(jīng)緯儀,瞄準圖1-4-7向左測設90°角,沿此方向從點起測設距離25mM20mPNQ應檢查構(gòu)造物的四角是否等于90°,各邊長度是否等于設計長度,誤差在允許范圍內(nèi)即可。上述方法計算簡單、施測方便,測設點位的精度較高,應用較為廣泛。角度交會法A、B、Cβ1、γ1、β2、γ2A、B、C安置經(jīng)緯儀測設β1、γ1、β2、γ2AP、BP、CPPP由于測設誤差的存在,若三條方向線不交于一點時,會出現(xiàn)一個很小的三角形,稱為P限,則應重新交會。1-4-81-4-9距離交會法距離交會法是根據(jù)兩段已知的距離交會出地面點的平面位置。此法適用于待測設點至控制點的距離不超過一整尺的長度,且便于量距的地方。在施工中細部的測設常用此法。1-4-9A、BPD1D2A、BD1、D2P全站儀法目前由于全站儀能適合各類地形情況,而且精度高,操作簡便,在生產(chǎn)實踐中已被廣泛??即顯示當前棱鏡位置與待測設點的坐標差。根據(jù)坐標差值,移動棱鏡的位置,直至坐標差為零,這時所對應的位置就是待測設點的位置。復習思考題:簡述公路工程施工放樣的任務和依據(jù);116°2363°帶的帶號,以及其中央子午線的經(jīng)度;10℃,50m設長度是多少?ACA1.987m,Cc試述點的平面位置的測設的五種方法。2路線中線的施工放樣容。概述路線中線施工放樣就是利用測量儀器和設備,按設計圖紙中的各項元素(如公路平縱橫作業(yè),習慣上稱為“中線放樣”。樣時應盡量使用精良的測量設備,采用先進的測設方法??刂茦?交點、直圓、圓直等點)放樣。廣泛的應用,成為恢復中線的主要手段?!豆仿坊┕ぜ夹g(shù)規(guī)范》(JTJ033-95)規(guī)定,對設計,均沿路線建有導線控制點,作為首級控制,故可采用導線控制點放樣中線。無法利用控制點,也只好利用路線控制樁恢復中線,但這種方法,常用于低等級公路。施工放樣測量的精度施工放樣測量的精度取決于公路等級和設計要求以及施工控制測量的精度。測量時應施工放樣測量的基本要求熟悉設計圖紙和施工現(xiàn)場計圖紙,充分領會設計圖紙的設計思路和意圖。核對圖紙主要尺寸、位置、標高有無錯誤。在明了設計意圖及在對測量精度要求的范圍內(nèi),應勘察施工現(xiàn)場,找出各交點樁、轉(zhuǎn)點樁、協(xié)調(diào)測量與施工進度的關(guān)系,合理安排施工放樣測量工作。加強測量標志的管理與保護,注意受損測量標志的恢復控制點復測路線勘測設計完成以后,往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才能施工。在這段時間內(nèi),導線控制點或路線控制樁是否移位?精度如何?需對其進行復測。另外,由于人為或其它原因,導線控制點或路線控制樁丟失、或遭到破壞,要對其進行補測;有的導線點在路基范圍以內(nèi),需將其移至路基范圍以外。只有當這一切都完成無誤,方能進行施工放樣工作。導線控制點的復測、補測和移位首先要對導線控制點進行復測、補測和移位,以保證控制點的精度。導線控制點的復測2-2-1所示:圖2-2-1第一步:根據(jù)導線點1~n的坐標反算轉(zhuǎn)角(左角)β2~βn-1和導線邊長S1~Sn-1.(2-2-1)(2-2-2)(2-2-3)(2-2-4)i+1 測各左角β′ i+1 (2-2-5)(2-2-6)時,則認為點的平面坐標和位置是正確的。另外,還要對導線進行檢查,檢查時可將圖2-1中的1、2和n、n+1點作為已知點,α1,2、和αn,n+1作為已知坐標方位角,按二級導線的方位角閉合差和導線全長閉合差的精度要第三步,水準點高程的檢查閉合差按五等水準()控制。大橋附近的水準點閉合差應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shù)規(guī)范》(JTJ041-89)的規(guī)定辦理。如滿足精度要求,則認為點的高程是正確的。利用三角高程測量的方法檢測高程。1km。在人工構(gòu)造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復雜地段宜增設臨時水準點。臨時水準點必須符合精度要求,并與相鄰路段水準點閉合。起重視,防止有這種問題發(fā)生。復測導線時,必須和相鄰標段的導線閉合。導線控制點的補測與移位加以保護。導線點的高程用水準測量或三角高程測量測定(前方交會、支點、任意測站等方法請參閱有關(guān)測量教材)。土達到一定高度時影響導線點之間的通視。凍融以后也要進行復測。發(fā)現(xiàn)導線控制點丟失后應及時補上,并做好對導線控制點(特別是原始點)的保護工作。路線控制樁的恢復與固定恢復與固定。路線控制樁的恢復與復測方法在第一章中已經(jīng)介紹,在此不再贅述。難的,一般只能恢復到與原來位置比較接近?;謴蜁r,根據(jù)原勘測設計的直線——曲線轉(zhuǎn)也已介紹,在此不再贅述。路線控制樁的復測主要是檢查其平面位置是否正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路線控制樁本來就是由導線控制點(如果沿線建有導線控制制點)坐標放樣的。檢查的方法可根據(jù)放(2-5,2-6)路線兩旁沒有布設導線點,或者施工單位沒有測距儀。這種情況下,路線控制樁的復測在直路線控制樁的固定做好記錄、繪制草圖,以供隨時恢復查尋。固定方法如下:交點樁的固定如圖2-2-2所示,JD1在實地上的位置測定以后,需要加以固定。在JD1的前后兩條導線的延長線上,分別設置A1、A2和B1、B2等四個栓樁,將全站儀置于JD1上,測定這四個栓樁相互之間的距離L1、L2、L3、L4。在施工時若JD1的位置移動或丟失,可用全站儀利用這四個栓樁進行恢復。上述四個栓樁應設置在路基施工范圍以外易保存的地方。圖2-2-2轉(zhuǎn)點樁的固定如圖2-2-3所示,ZD1、ZD2、ZD3為已經(jīng)在實地上標定的或恢復出來的路線轉(zhuǎn)點,為避免向路線左側(cè)拔90o角設置栓樁A1、A2,同時測定他們的之間距離L1、L2;同理,向路線右側(cè)拔90o角設置栓樁A3、A4,同時測定他們的之間距離L3、L4。在施工時若ZD1的位置移動或丟失,可用全站儀利用這四個栓樁進行恢復。第二種,固定ZD2時,如果在轉(zhuǎn)點ZD2的右側(cè)不便設置栓樁,可在左側(cè)設置兩個栓樁,如圖2-3所示的A、B,測出L1、L2和α1、α2,恢復時,將全站儀安置在A點后視B點,拔角α1,量距L1的放樣點ZD2;再將全站儀安置在B點后視A點,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校核。

圖2-2-3線中樁。如圖2-3-1所示,Pi為公路中線點,坐標為(Xp、Yp);A、B為公路中線附近的導線點,坐標分別為(XA、YA)、(XB、YB),P點與A點的極坐標關(guān)系用A點到P點的距離SAP、坐標方向αAP表示,即:(2-3-1)(2-3-2)圖2-3-1況:Pi點在直線段上如圖2-3-2所示,JDn的坐標為(Xn,Yn),JDn~JDn+1的坐標方位角為αn~n+1,P點在JDn與JDn+1的直線段上,則P點的坐標按下式求得:圖2-3-2(2-3-3)(2-3-4)式中:Li、L——為P點和YZ(或HZ)點的里程樁號;Tn——為切線長。Pi點在平曲線段上單圓曲線中樁坐標的計算比較簡單,而帶有緩和曲線的平曲線其坐標計算則比較麻煩,現(xiàn)舉例如下:P點在帶有緩和曲線的平曲線段上,已知JDn-1、JDn、JDn+1的坐標分別為(Xn-1,Yn-1)、(Xn,Yn)、(Xn+1,Yn+1),JDn-1~JDn、JDn~JDn+1的坐標方位角分別為αn-1,n、αn,n+1。參見圖2-3-3。圖2-3-31)坐標方位角的計算(2-3-5)(2-3-6)則轉(zhuǎn)角:,負為左傳,正為右轉(zhuǎn)。(2-3-7)2)中樁坐標的計算先根據(jù)交點的坐標、切線的坐標方位角與切線長,采用導線坐標的計算方法,計算主ZH、HZZH(或)HZJDnX′軸,過原點的法P(X′,Y′),再利用坐標平移和旋轉(zhuǎn)的方法將此坐標轉(zhuǎn)化為路線坐標系中的坐標(X,Y)。主點坐標的計算(2-3-8)(2-3-9)(2-3-10)(2-3-11)PX′OY′中的坐標(X′,Y′)P(2-3-12)(2-3-13)式中:Li——為P點樁號與ZY或YZ點樁號之差;R——為圓曲線半徑;為緩和曲線長度。P(2-3-14)(2-3-15)式中:p——為內(nèi)移值;q——為切線增長值;其余符號同前。坐標轉(zhuǎn)換:①前半個曲線:(2-3-16)(2-3-17)②后半個曲線:(2-3-18)(2-3-19)ZHY′HZ,Y′取負值;反之取正值。P點的放樣根據(jù)求得的P點坐標,代入式2-3-1、2-3-2中,計算出P點與導線點A的距離SAP和坐標方位角αAP,并按以下放樣步驟進行放樣:在控制點A架設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對中、整平(參見圖2-3-1);將導線點坐標、路線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運行計算機程序;后視已知導線點B,配置水平度盤讀數(shù)至后視導線點坐標方位角αAB;根據(jù)待放點P的樁號Li,計算機自動判斷并計算該點的放樣資料SAP、αAP;轉(zhuǎn)動照準部,撥方位角αAP、量距離SAP,精確定出待放點P;檢查該點P的樁號、方位角、距離是否正確;重復第四~六步,放樣其它路線中樁。用路線控制樁恢復中線再按施工要求設置加樁。在局部坐標系中的坐標,然后利用坐標法進行放樣。(在此只介紹用坐標法放樣施工控制樁的方法。的施工控制樁放樣方法加以介紹。單圓曲線施工控制樁的放樣主點樁的放樣號、偏角α、曲線半徑R、切線長T、外距值E等。放樣步驟如下:(ZY、YZ)的放樣:在JDn處安置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望遠鏡照準JDn-1或此方向上的轉(zhuǎn)點,量取切線長T,得曲線起點(ZY);同理,用望遠鏡照準JDn+1或此方向上的轉(zhuǎn)點,量取切線長T,得曲線起點(YZ);(QZ):曲線起、終點(ZY、YZ)放樣完畢后,轉(zhuǎn)動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照準部,瞄準角分線方向,沿此方向量取外距值E,得曲中點(QZ)。圖2-4-1加樁放樣ZY或終點YZ為坐標原點,以切線為X軸,過原點的曲率半徑方向為Y軸,按曲線上各點坐標設置各點位置。如圖2-7所示,設P為曲線上待放點,該點至ZY或YZ點的弧長為Li,R為圓曲線半徑,則P的坐標可按下式計算:(2-4-1)(2-4-2)式中:Li——為待放點P樁號與ZY或YZ點樁號之差;R——為圓曲線半徑。ZY、YZ點分別向QZ點放樣。其放樣方法在《測量學》中已經(jīng)學過,在此不再介紹。對稱式帶有緩和曲線的平曲線施工控制樁放樣主點樁的放樣出曲線要素:交點樁號、偏角α、曲線半徑R、緩和曲線長Ls、切線長Th、外距值E等。放樣步驟如下:(ZH、HZ)的放樣:在JDn處安置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望遠鏡照準JDn-1Th,得曲線起點(ZH);同理,用望遠鏡照準JDn+1或此方向上的轉(zhuǎn)點,量取切線長Th,得曲線起點(HZ);(QZ):曲線起終點放樣完畢后,轉(zhuǎn)動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照準部,瞄準角分線方向,沿此方向量取外距值E,得曲中點(QZ);HY、YH點的放樣:分別以ZH點、HZ點為坐標原點,以(Xh,Yh)坐標,進行放樣。加樁放樣徑方向為Y軸,建??坐標系,計算曲線上任意一點在該坐標系中的坐標,然后進行放樣。圖2-4-2當待放點P在緩和曲線上時,其坐標可按下式計算:(2-4-3)(2-4-4)(2-4-5)(2-4-6)式中:Li——為待放點P至ZH點或HZ點的弧長,其值等于待放點P樁號與ZH或HZ點樁號之差。式2-11、2-12中,當Li=Ls時,即得HY、YH點的坐標(Xh,Yh)。Ls——緩和曲線長;圓曲線內(nèi)移值;q——切線增長值;R——圓曲線半徑。當待放點P在圓曲線上時,其坐標可按下式計算:(2-4-7)(2-4-8)前。ZH、HZ點分別向QZ點放樣。其放樣方法在《測量學》中已經(jīng)學過,在此不再介紹。非對稱式帶有緩和曲線的平曲線施工控制樁放樣如圖2-4-3所示,在JDn處所設曲線為非對稱式帶有緩和曲線的平曲線,其中LS1>LS2。曲中點不在右角平分線上,而是偏向緩和曲線短的一側(cè)。P為曲線上任一待放點。對于非對稱p1、p2、曲線增長值q1、q2、前、后兩半部分曲線的切線長Th1、Th2、中間圓曲線長Ly。;(2-4-9);(2-4-10)(2-4-11)(2-4-12)(2-4-13)圖2-4-3主點放樣如圖2-4-3JDn(ZH、HZ)的放樣:在JDn處安置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望遠鏡照準JDn-1或此方向上的轉(zhuǎn)點,量取切線長Th1,得曲線起點ZH;同理,用望遠鏡照準JDn+1或此方向上的轉(zhuǎn)點,量取切線長Th2,得曲線起點HZ;(QZ):對于非對稱式帶有緩和曲線的平曲線曲線,曲中點不在右角平分線上,因此,曲中點的放樣,可根據(jù)計算出來的坐標進行放樣;HY、YH點的放樣:分別以ZH點、HZ點為坐標原點,以(Xh1,Yh1)、(Xh2,Yh2)坐標,進行放樣。加樁放樣P在第一段緩和曲線上時,以曲線的起點ZH為坐標原點,以切線為X軸,過原點的曲率半徑方向為Y軸,建??坐標系,其坐標可按下式計算:(2-4-14)(2-4-15)式中:Li——為待放點P至ZH點的弧長,其值等于待放點P樁號與ZH點樁號之差。上式中,當Li=Ls1時,即得HY點的坐標(Xh1,Yh1)。Ls1——第一段緩和曲線長;R——圓曲線半徑。P在圓曲線上時,以曲線的起點ZH為坐標原點,以切線為X軸,過原點的曲率半徑方向為Y軸,建??坐標系,其坐標可按下式計算:(2-4-16)(2-4-17)式中符號同前。P在第二段緩和曲線上時,以曲線的終點HZ為坐標原點,以切線為X軸,過原點的曲率半徑方向為Y軸,建??坐標系,其坐標可按下式計算:(2-4-18)(2-4-19)上式中,當Li=Ls2時,即得YH點的坐標(Xh2,Yh2)。其余符號同前。ZH、HZ點分別向QZ點放樣。其放樣方法在《測量學》中已經(jīng)學過,在此不再介紹。凸曲線上施工控制樁的放樣如圖2-4-4所示,在JDn處的平曲線為凸形曲線,在直曲表中可查出三個主點樁(ZH、樁坐標的計算。圖2-4-4當待放點P在ZH~QZ段上時,以ZH點為坐標原點,以過ZH點的切線為X軸,以過原點(2-4-20)(2-4-21)式中:R——QZ點所對應的緩和曲線的曲率半徑,R=A/Ls。其余符號同前。當待放點P在QZ~ZH段上時,其坐標計算與上式相同。只不過,此時是以HZ點為坐標原點,以過原點的切線為X軸,以過原點的曲率半徑方向為Y軸建??的直角坐標系。回頭曲線施工控制樁的放樣線的線形較差,通常情況下應盡量避免使用回頭曲線。曲線放樣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如圖2-4-5所示,以ZH或HZ點為坐標原點,以切線為X軸,以過原點的曲率半徑方向為Y軸建??直角坐標系,計算各段曲線上施工控制樁的坐標。圖2-4-51)當待放點P在緩和曲線上時,其坐標按下式計算:(2-4-22)(2-4-23)式中:Li——為待放點P至ZH點或HZ點的弧長,其值等于待放點P樁號與ZH或HZ點樁號之差。其余符號同前。(2)當待放點P在圓曲線上時,其坐標可按下式計算:(2-4-24)(2-4-25)前。應用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選擇??v斷面的施工放樣豎曲線放樣時,可以在路基設計表或縱斷面圖上直接查得中樁設計高程。但有時根據(jù)實際,放線人員需要自己計算時,可根據(jù)縱斷面圖上的設計資料,按如下方法進行(如圖2-5-1所示):2-5-1(2-5-1)(2-5-2)當中樁位于豎曲線范圍內(nèi),應對其坡道高程進行修正。豎曲線的標高改正值計算公式為:(2-5-4)Yi的坡道高程加上(對于凹曲線)或減去(對于凸曲線)相應點的標高改正值即可。例i1=-1.114%,i2=+0.154%K1+670,48.60,欲設置R=5000m的豎曲線,求各測設元素、起點、終點的樁號和高程、曲線上每隔10間距里程樁的標高改正數(shù)和設計高程。按上列公式求得:豎曲線起點、終點的樁號和高程為:=K1+(670-31.70)=K1+638.30=K1+(638.30+63.40)=K1+701.70起點坡道高程=48.60+31.7×1.114%=48.96m終點坡道高程=48.60+31.70×0.154%=48.65mR=5000mXiYi,計算結(jié)果列于下表:2-5-1樁號至起點、終點Xi標高改正數(shù)Yi坡道高程豎曲線高程備注K1+638.3048.9548.95K1+650Xi=11.748.8248.83豎曲線起點Yi=0.01K1+660Xi=21.748.7148.76i1=-1.114%,Yi=0.05K1+670Xi=31.748.6048.70變坡點Yi=0.10K1+680Xi=21.748.6248.67i2=+0.154%Yi=0.05K1+690Xi=11.748.6348.64豎曲線終點Yi=0.01K1+701.7048.6548.65復習思考題:1、導線控制點復測的方法。2、用坐標法放樣時,在直線段上中樁坐標如何計算?3、用坐標法放樣時,在帶有緩和曲線的平曲線上中樁坐標如何計算?4、簡述用坐標法放樣公路中線的步驟。5、在局部坐標系中,單圓曲線上加樁坐標如何計算?6、在局部坐標系中,帶有緩和曲線的平曲線上加樁坐標如何計算?7、簡述低等級公路帶有緩和曲線的平曲線的放樣方法。8、豎曲線段設計高程如何讓計算?3方量計算。路基橫斷面施工放樣路基路面設計的基本參數(shù)在公路中線施工控制樁恢復完成后,即可進行路基施工。路基施工前,應先在地面上)找出來,釘上邊樁,同時還應把計計算參數(shù)主要包括路基寬度、路面寬度、排水溝寬度(梯形排水溝的邊坡坡度、填挖高度、路堤、路塹的邊坡坡度、路基的超高和加寬等基本參數(shù)。路基寬度公路路基寬度是指行車道與路肩寬度之和。當設有中間帶、變速車道、爬坡車道、應3-1-13-1-1邊坡坡度路基邊坡坡度通常以1﹕m的形式表示,即i=h/d=1/m,式中m稱為邊坡坡度、h為邊坡的高度、d超高根據(jù)路基路面的設計要求,在公路直線段路基邊緣點處于同一高度,路面橫斷面由路中心向兩側(cè)略向下傾斜形成雙向橫坡。但是在曲線路段為保證汽車行駛安全,在公路曲線半路面傾斜形成單向橫坡;緩和曲線段路面的超高值隨著緩和曲線上的長度的不同而變化,路加寬當圓曲線半徑小于或等于250m時,在圓曲線段應按規(guī)定設置加寬,同時在曲線兩端設置加寬緩和段。曲線上的加寬值可從設計文件中查取。Bj,加寬緩和段內(nèi)任一中樁的加寬值,可按下式計算:當加寬緩和段為直線過渡時,(3-1-1)當加寬緩和段為高次拋物線過渡時,(3-1-2)式中:Bjx——加寬緩和段內(nèi)任意中樁的加寬值;X——對應于Bjx的中樁到加寬緩和段起點的長度;Lc——加寬緩和段(或緩和曲線段)的長度。路基邊樁放樣的一般要求公路路基的邊樁包括路堤的填挖邊界點和路塹的開挖邊界點。除此之外在路基土石方施工以前還應把公路紅線界樁和公路工程界樁也要在地面上標定。路基邊界點是指路堤(或路塹)邊坡與自然地面的交點。公路紅線界樁是指為保證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和行車安全,根據(jù)公路勘測設計規(guī)范所圍、歸屬和用途,具有保護公路用地不受侵犯的法律效力。公路工程界樁是根據(jù)公路設計的要求,表明路基、涵洞、擋土墻等邊界點位實際位置這種公路工程界樁兼有紅線界樁的性質(zhì)。路基橫斷面的放樣方法路基橫斷面的放樣主要是路基邊樁和邊坡的放樣。路基邊樁放樣圖解法等級的公路路基邊樁放樣。解析法體方法按下述兩種情況進行:①平坦地段的邊樁放樣:圖3-1-2為填方路堤,坡腳樁至中樁的距離為D應為:圖3-1-2(3-1-3)圖3-1-3為挖方路塹,坡頂樁至中樁的距離為D應為:圖3-1-3(3-1-4)式中:B為路基寬度,m為邊坡坡度,H為填挖高,S為路塹邊溝頂寬。D值的方法。若橫斷面位于彎道上有加寬時,按上述方法求出D值后,還應在加寬一側(cè)的D值中加上加寬值。3-1-4,路堤坡腳樁至中樁的距離D上、D下為:圖3-1-4(3-1-5)(3-1-6)如圖3-1-5,路塹坡頂樁至中樁的距離D上、D下為:(3-1-7)(3-1-8)式中h上、h下分別為上、下兩側(cè)路基坡腳(或坡頂)至中樁的高差。其中B、S和m均為已知。D上、D下隨h上、h下變化而變化。由于邊樁未定,所以h上、h下均為未知數(shù),因此還不能計原地面橫坡率。圖3-1-5叉因為,代入式(3-1-5)、(3-1-6)、(3-1-7)、(3-1-8),簡化整理得:路堤坡腳樁至中樁的距離D上、D下為:(3-1-9)(3-1-10)路塹坡頂樁至中樁的距離D上、D下為:(3-1-11)(3-1-12)漸進法高差,最后類計得出邊樁點與中樁點的高差,即可用式(3-5)、(3-6)、(3-7)、(3-8)驗證其水平距離是否正確,如有不符,就逐漸移動邊樁,直至正確位置為止。該法精度高,即可用于高等級公路,又可用于中、低級公路。側(cè)邊樁的坐標,然后再用坐標法確定邊樁的位置。路基邊坡的放樣以方便施工。用竹桿、繩索放樣邊坡放樣。機械化施工路基橫斷面的控制路堤邊坡與填高的控制方法自然的堆土坡度往上填土,這樣會造成超填而浪費土方。顯示鋪筑面邊線位置,并將標桿移至鋪筑面邊上。路肩部分的壓實度。中線樁及路肩樁,抄平后計算整修工作量。路塹邊坡及挖深的控制方法路塹機械開挖過程中,一般都需配合人工同時進行整修邊坡工作。邊坡或留土過多。1m左右,應測設邊坡、復核路基寬度,并將標桿下移至挖掘面的正確邊線上。時控制填方超填和挖方超挖現(xiàn)象。路基施工階段各層次的抄平方法填方路堤施工中各層的抄平填方路基在施工過程中是分層進行填筑的,分層的厚度又難以控制。這就需要在填筑3-2-1h,h′為壓實厚度。M,N3-2-13-2-2A1、B1、C1、D1A、B、C、D松鋪厚度頂面的放樣位置。A1A(B1B、C1C、D1D)h,AC、BD該層頂面的寬度。由試驗路段可得該結(jié)構(gòu)層所對應的松鋪系數(shù)k。(3-2-1)(3-2-2)結(jié)構(gòu)層松鋪厚度的頂面高程為H。(3-2-3)式中:Hd——為該結(jié)構(gòu)層底面高程。3-2-2、DH。在各木樁頂面丁上小釘子,在釘子之間來上細線作為填筑的依據(jù)。6)當該結(jié)構(gòu)層壓實以后,再用高程放樣的方法檢查該結(jié)構(gòu)層頂面的高程。直線段路基頂面的抄平與路面頂面的橫坡是一致的。3-2-3A、B、CD、E、FG、H、O與路線施工控制樁相對應的路基邊樁。先檢查路基頂面中線施工控制樁的設計標高AHA(上坡10mBCD設計高程為:=路面頂面中心點的設計高程-路面結(jié)構(gòu)層厚度(3-2-4)(3-2-5)HBMA??水準尺,水準儀后視水準點所??水準尺度數(shù)為a,A??bA。(3-2-6)△A=(3-2-7)B、C檢查路基邊線施工控制樁的設計標高計算和路基中心施工樁A點相對應的兩側(cè)路基邊樁D點和G點的設計標高。如圖3-2-3,DGADG的設計高程為:(3-2-8)(3-2-9)式中:B——路基寬度;i%——路面橫坡度。3-2-3D、G的高程,其他各點(E、H、F、O)可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檢查。曲線段路基頂面的抄平為計算方便一般是以與其相對應的在同一個橫斷面方向上中線施工控制樁的坐標和高程為基準。檢查方法同直線段。路面施工放樣閉合,精度應滿足一、二級和五等水準測量的要求。路面施工階段的測量放樣工作仍然包括恢復中線、放樣高程和測量邊線。槽橫坡放樣。除面層外,各結(jié)構(gòu)層橫坡按直線形式放樣。路槽的放樣如圖3-3-1所示,在鋪筑路面時,首先應進行路槽放樣,在已完工的路基頂面上恢復中C/2得到路槽的邊樁,量出路基寬度的一半B/2得到路路肩的邊樁(曲線段設置加寬時,要在加寬的一側(cè)增加加寬值W),然后用放樣已知點高程的方法使中樁、路槽邊樁、路肩邊樁的樁頂高程等于路)。在上述這些邊樁的旁邊挖所以路槽開挖整修要進行到路肩的邊緣。圖3-3-1完成后,在路槽底面上放置相當于路面加虛方厚度的木塊作為路面施工的標準。路面放樣考慮路面超高加寬的設置。路面放樣主要是路面邊樁和路拱的放樣。路面邊樁放樣在高等級公路路面施工中,有時不放中樁而直接根據(jù)邊樁的坐標放樣邊樁。邊樁坐標的計算如圖3-3-2所示,路線中線上任意一點P樁號為Lp,坐標為(XP,YP),切線坐標方位角為α切。過P點的法線坐標方位角α法按下式計算求得:(3-3-1)為計算方便,規(guī)定α法方向總是指向中線右側(cè),左右兩側(cè)是相對于路線前進方向而言。線右側(cè)橫支距為正。則橫斷方向上M點的坐標用下式計算:(3-3-2)(3-3-3)(2)邊樁放樣坐標,采用坐標放樣的方法放出邊樁。圖3-3-2路拱放樣有中間帶的瀝青類路面,其路拱一般有下列幾種形式,放樣是從路中線開始,按圖3-3-3所示的坐標形式進行放樣,一般把路幅寬度分為10等分。(1)整個路拱為二次拋物線形如圖3-11所示,二次拋物線的形狀可用下列方程表示:圖3-3-3(3-3-4)所以或由此得:(3-3-5)式中:X——橫距;Y——縱距;路面寬度;f——拱高,可按路拱坡度i確定,即。改進的二次拋物線路拱3-3-3。計算方程如下:(3-3-6)方次(一次半)拋物線路拱參見圖3-3-3。計算方程如下:(3-3-7)改進的三次拋物線路拱3-3-3。計算方程如下:(3-3-8)兩個斜面中間用曲線連接如圖3-3-4所示,中間部分可用拋物線或圓曲線連接。拱高可按下式計算:圖3-3-4(3-3-9)式中:d——曲線段的水平距離,其他符號同前。程中逐段檢查。構(gòu)造物施工放樣路基工程除了土石方帶狀主體工程外,還包括小橋涵工程、路基排水工程、支擋與防工放樣,至于小橋涵工程專門在第五章中介紹。路基排水設施施工放樣路基及沿線構(gòu)造物經(jīng)常受到水的侵襲,嚴重時危害路基,甚至徹底沖毀。因此路基排水設施的施工應予以充分的重視。不同,但其放樣的內(nèi)容和方法基本相同。在此,只介紹邊溝的施工放樣。邊溝平面位置的放樣在設計文件中,沒有明確的邊溝平面設計圖,只是給定了邊溝的橫斷面設計圖及起訖3-4-1、3-4-23-4-140×403-4-240×40高程放樣邊溝的高程放樣是根據(jù)邊溝的斷面形式、尺寸及邊溝的位置,以及考慮路基橫斷面計贅述。擋土墻施工放樣3-4-3、3-4-4擋土墻平面位置的放樣斷面,最后掛線施工。3-4-33-4-4擋土墻高程放樣(此,擋土墻高程的放樣實際上就是擋土墻施工過程中的高程控制。沿線取土坑、棄土堆占地面積及土方量計算積測算方法有解析法、圖解法和方格法;土方測算方法有斷面法。占地面積的測算1)解析法介紹坐標法。地物的面積。(3-5-1)(3-5-2)2)圖解法已。用圖解法計算面積的基本方法是三角形底高法。其計算公式為:(3-5-3)式中:A——三角形面積;a——三角形邊長;三角形a邊的高。限差(允許最大差值)按下列公式計算:(3-5-4)(3-5-5)式中:f——同一圖形兩次量算的限差(公頃或畝);M——圖紙比例尺分母;圖形面積(公頃或畝)。3)方格法求積公式可寫成:(3-5-6)式中:A——圖形面積;n——圖形占有的單格數(shù);C——單格值。其中C按下式計算:(3-5-7)式中:C——單格值(畝);單格邊長(cm);土方量測算計算步驟如下:據(jù)計算出斷面面積按下式計算土方量:(3-5-8)式中:V——相鄰兩斷面間的土方量(m3);A1,A2——相鄰兩斷面的填(-)、挖(+)面積(m2);L——相鄰兩斷面的間距(m)最終,將計算出的每段土方量進行匯總,即得整個土方量。復習思考題:1、簡述路基橫斷面放樣的幾種方法。2、簡述直線段路基頂面抄平的步驟。3、路面邊樁坐標如何計算?4、對沒有中間帶的瀝青路面,其常見路拱形式一般有幾種?并寫出計算公式。5、沿線取土坑、棄土堆土占地面積的測算方法有幾種?寫出相應的計算公式。4本章學習要點:橋梁平面控制網(wǎng)和高程控制網(wǎng)的建??和測量;橋梁平面控制網(wǎng)和高程控墩臺縱橫軸線測量和控制樁設置方法;曲線橋梁控制測量方法。梁走向、跨距、高程等符合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v橫向中線及基礎樁的位置;案。施工控制測量平面控制測量1)施工平面控制網(wǎng)的建??GPS位應畫在施工設計的總平面圖上,并教育工地上的所有人員注意保護。選擇一種。圖形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橋長(或河寬)、設計要求、儀器設備和地形條件。4-1-1三角網(wǎng)的布設除應滿足三角測量本身的需要外,還應遵循以下原則:(1)三角點的設置①構(gòu)成三角網(wǎng)的各點,應便于采用前方交會法進行墩臺放樣,并使各點間能互相通視;于計算橋梁軸線的長度,并利于墩臺放樣;頻繁及地勢過低須建高塔架方能通視處;平差計算方便,并具有足夠的強度;30120°。(2)基線的設置°或接近垂直;若地形不允許,亦可將兩條基線設在同一岸;電線等障礙物,應避開高壓線等電磁場的干擾;0.52)控制網(wǎng)的技術(shù)要求橋梁平面控制測量等級應根據(jù)表4-1-1確定。4-1-1等級橋位控制測量二等三角>5000m三等三角2000~5000m四等三角1000~2000m一級小三角500~1000m二級小三角<500m橋梁三角控制網(wǎng)的技術(shù)要求,應符合表4-1-2和表4-1-3的規(guī)定。4-1-2等級平均邊長(km)測角測回數(shù)(″)DJ1DJ2DJ6二等3.O±1.0≤1/250000≤1/12000012±3.5三等2.O±1.8≤1/150000≤1/7000069±7.0四等1.0±2.5≤1/100000≤1/4000046±9.O一級小三角0.5±5.O≤1/40000≤1/2000034±15.O二級小三角0.3±10.O≤1/20000≤1/1000013±30.O4-1-3等級儀器型號光學測微器兩次重合讀數(shù)之差(″)半測回歸零差(″)2照準差較差(″)同一方向值四等及以上DJ11696DJ238139一級及以下DJ2-121812DJ6-1824注:當觀測方向的垂直角超過±3°的范圍時,該方向一測回中2倍照準差較差,可按同一觀察時段內(nèi)相鄰測回同方向進行比較。GPS(GPS)測量規(guī)范》(JTJ066-98)的規(guī)定??刂凭W(wǎng)相鄰點間弦長標準差按(4-1-1)式確定:(4-1-1)弦長標準差(mm)a、b、d4-1-4。4-1-4GPS級別每對相鄰點平均距離d(km)固定誤差a(mm)比例誤差b(mm/km)最弱相鄰點點位中誤差m(mm)一級4.05110二級2.05210三級1.052101/2,2橋梁軸線相對中誤差應符合表4-1-4的規(guī)定。4-1-4測量等級橋軸線相對中誤差二等三角1/130000三等三角1/70000四等三角1/40000一級小三角1/20000二級小三角1/100001.51/100000(一級小三角以下,可使用普通鋼尺進行丈量,其4.2.11/100000(四等三角以上則可使用測距儀或全站儀等較先進的儀器進行測量。采用測距法測量基線時的技術(shù)要求見表4-1-5和表4-1-6。4-1-5網(wǎng)等級測距儀觀測次數(shù)數(shù)一測回讀回較差(mm)往返較差往返二、三等Ⅰ116≤5≤7≤Ⅱ8≤lO≤15四等Ⅰ114~6≤5≤7Ⅱ4~8≤lO≤15一級Ⅱ1-2≤lO≤15Ⅲ4≤20≤30二級Ⅱ1-l~2≤10≤15Ⅲ2≤20≤30注:①測回是指照準目標1次,讀數(shù)2~4次的過程;②根據(jù)具體情況,測邊可采取不同時間段觀測代替往返觀測;③a—標稱精度中的固定誤差(mm);(mm/km);D—測距長度(km)。4-1-6測距儀精度等級mD(mm)Ⅰ級mD≤5mD=±(a+b·D)Ⅱ級5<mD≤lOⅢ級10<mD≤204-1-5橋軸線直接丈量的測回數(shù)、基線丈量的測回數(shù)、用測距儀測量的測回數(shù)及三角網(wǎng)水4-1-2高程控制測量附近設??路路線的高程基準相一致,一般應采用國家高程基準。梁高程控制網(wǎng)的高程起算點。應進行精密跨河水準測量。點只用于施工階段,要盡量靠近施工地點,測量等級可略低于基本水準點。??即用于水準測量,應10~15d??水準點,或者采用埋設大木樁作為施工輔助水準點,也可利用路線水準點,但必須加強復核,確保精度符合要求。短些,隨著標識逐漸穩(wěn)定,時間間隔可適當放長。高程控制測量的技術(shù)要求(1)橋梁的高程控制網(wǎng)需要以較高的精度施測,因為它直接影響橋梁各部高程放樣的相(JTJ041-2000)規(guī)定水準測量等級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2000m1000~2000m1000m4-1-7。4-1-7等級每公里高差中數(shù)中誤差(mm)水準尺觀測次數(shù)(mm)偶然中M△全中誤MW與已知點聯(lián)測附合或環(huán)線二等±1±2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三等±3±6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LDS3雙面往返各一次四等±5±10DS3雙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五等±8±16DS3雙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L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huán)線的水準路線長度(km)。4-1-7(2)M△按照下列(4-1-2)公式計算:式中:M△-高差偶然中誤差(mm);(mm);L-水準路線長度(km);n-往返測的水準路線測段數(shù)。MW(4-1-3)公式計算:式中:MW-高差全中誤差(mm);W-閉合差(mm);(km);N-附合路線或閉合路線環(huán)的個數(shù)。

(4-1-2)(4-1-3)特大、大、中橋施工時設??的臨時水準點,高程偏差(△h)不得超過按式(4-1-4)計算的值:(mm)(4-1-4)式中:L-水準點間距離(km)。對單跨跨徑≥40m的T形剛構(gòu)、連續(xù)梁、斜拉橋等的偏差(△h)不得超過按式(4-1-5)計算的值:(mm)(4-1-5)式中:L——水準點間距離(km)。在山丘區(qū),當平均每公里單程測站多于25站時,高程偏差(△h)不得超過按式(4-1-6)計算的值:(mm)(4-1-6)式中:n-水準點間單程測站數(shù)。線跨越江河(或湖塘、寬溝、洼地、山谷等)時,應采用跨河水準測量方法校測??绾铀疁蕼y量500m,則可采用光學測微法??绾?00m300m300m選擇跨河地點的原則選擇跨河地點一般應遵循如下原則:①應盡可能選在橋址附近河面狹窄的地方,河中有洲渚應予利用,并使跨河視線最短。②視線盡可能避開草叢、干丘、沙灘、蘆葦?shù)纳戏?,以減弱大氣折光的影響。300m視線距水面的高度應不小于2m;視線長度在300m以上時,視線距水面的高度應不小于3m。若視線高度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須埋設高木樁并建造牢固的觀測臺。應選在開闊、通風的地方,不能選在墻壁、石堆、山坡跟前。上圓帽釘??绾铀疁蕼y量的布設形式由于跨河水準的前視、后視的視線長度不能相等且相差很大,同時跨河視線又很長(數(shù)i邊形、等腰梯形或“z”4-1-24-1-24-1-2a)b)所示的形式。圖中,I1、I2??尺點,豎??水準尺??绾右暰€,I1b2I2b1,I1b1I2b210m,且應彼此相等。4-1-2c)所示的形式。圖中岸上視線,I1b1I2b210mb1、b2??尺外,測站點,I1、I2b2、I1b2、I2,b1、I1??b1、b210cm,并在其上釘圓帽釘。為了傳遞高程和檢核??300m路線上埋設水準標識??绾铀疁蕼y量注意事項岸吹向另一岸時,均不宜觀測。②如果是晴天,觀測時間上午為日出后lh至上午9點半左右,下午為15點至日落前1h??筛鶕?jù)地區(qū)季節(jié)情況適當調(diào)整。陰天時,只要成像清晰穩(wěn)定,即可觀測。③觀測前應提前將儀器從箱中取出,以適應外界氣溫。觀測時要用白色測傘遮陽。④水準尺要用支架撐穩(wěn),觀測過程中圓水準氣泡應嚴格居中,使尺處于鉛垂位置。準軸不變。部測回進行一半時調(diào)換一次。⑦跨河水準測量的全部測回,應平均安排在上午和下午進行。進行過程中,應對其進行檢測,以檢查??尺點高程有無變動??绾铀疁蕼y量的方法線長度短于500m的跨河水準測量;水準儀直讀法適用于三、四等水準路線跨越寬度在300m節(jié)進行的跨河水準測量。①水準儀直讀法水準儀直讀法在進行跨河水準測量時,跨河地點一般布設成“z4-1-2c)I1b1I2??即將儀I2b1I2b2I1I2、b2以上操作組成一個測回。一般需觀測兩測回。通過計算即可求得兩??b1、b2高差。在有兩臺儀器作業(yè)的情況下,可按圖4-1-2a)、b)所示布設,兩臺儀器從兩岸同時各8mm,16mm。線在尺上讀取讀數(shù)。②水準儀傾斜螺旋法i軸不平行所產(chǎn)生的夾角),若i大于6″時,應校正至6″以下,并應檢查傾斜螺旋效用的正i6″。1mm以上者,則應求出各分劃線的誤差并改正之。i500m器同時所測的各一測回組成一個雙測觀測,觀測時水準尺上附有覘板,其觀測步驟如下:4-1-2a))B11、2、3、44-1-3),然后再從上至下反向照準。在照準標志線l、2和3、4之間應旋進傾斜螺旋使氣泡準確符合兩次,待氣泡穩(wěn)定后才進行分劃鼓讀數(shù)。每次讀取傾斜螺旋分劃鼓的讀數(shù)共得6個讀數(shù),是為往測;返測時則以楔形平分絲依次平分4、3、2、1四條標志線,也得6個讀數(shù)。以上操作組成一組觀測,以后各組觀測按同法進行。4-1-3每組觀測中照準同一標志線往返測的分劃鼓或符合水準器讀數(shù)之差應不大于±2測氣泡四次重合時之分劃鼓讀數(shù)互差不大于±0.8″,超出上述限差時應??即重測全組。以上兩步操作組成一測回中的上半測回。??一標尺的操作與上半測回相同。93015始。在跨河水準測量前或其他適當時間,應精密測定每岸遠近樁(B1~ClB2~C2)間之高差期間與結(jié)束后,仍再檢測l~2次,以檢驗兩木樁間之高差有無變動。③經(jīng)緯儀傾角法J1J2儀。觀測前必須測定所使用的經(jīng)緯儀垂直度盤光學測微器行差及指標差(測定方法見《國家三角測量規(guī)范》),并選擇指標差較為穩(wěn)定而無突變的經(jīng)緯儀進行測量。其觀測步驟如下:第一步:觀測本岸近標尺:于盤左位置(垂直度盤在望遠鏡之左,即正鏡位置。盤右類推)用中絲依次照準水準標尺與水平視線最近分劃線的下邊緣、上邊緣各二次,縱轉(zhuǎn)望遠鏡學測微器進行垂直度盤讀數(shù),盤左或盤右同一邊緣二次照準的讀數(shù)差不應大于±3″。以上操作組成一組,觀測近標尺只測一組。44讀數(shù)差應不大于±3″;縱轉(zhuǎn)望遠鏡于盤右位置,按相反次序照準下、上標志線并如前讀數(shù)。夾角的互差應不大于±4″。上述兩步操作組成一岸儀器觀測的半測回,兩岸儀器同時觀測組成一測回。兩臺儀器在同一時間觀測各自對岸的標尺。兩臺儀器和標尺可僅在上下午之間調(diào)岸一次。標尺上的讀數(shù),以求出各標志線在標尺上的讀數(shù)。觀測的測回數(shù)為表4-1-7所列之2倍,組數(shù)仍同表列數(shù)目。④光學測微法500mi步驟如下:第一步:觀測本岸近標尺:按光學測微法接連照準基本分劃線兩次并讀數(shù)。讀數(shù),報告置鏡的一岸。50.01S(mm)。Sm以上兩步操作組成一測回的上半測回。岸遠標尺,爾后觀測本岸近標尺,觀測每一標尺的操作與上半測回同。⑤冰上水準測量法水準點進行聯(lián)測。冰上測量應在冰層有足夠的厚度時進行,觀測進行中須特別注意安全。10cm在安置儀器的每一支架腳下,同樣凍入木樁以支撐儀器腳架。冰上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和各項限差均與相應的各等水準測量的規(guī)定相同。橋梁中線測量精度是十分重要的。42到施工中墩臺的頂面時,可以在此樁標上搭設堅固的塔架,并將標點位置引上塔架。4-2-1小橋和涵洞中線位置的樁間距離及墩間距離,可用鋼尺直接丈量。大中橋中線位置的樁間距離的檢查校核以及墩臺位置的放樣,當有良好的丈量條件(例如:橋梁位于旱地、橋側(cè)建有便橋、橋梁的淺灘部分或冬季河流封凍等)時,均應直接丈量。的精度時,各位置樁間與各墩臺間的距離可用光電測距法(目前使用電子全站儀測量更為方便)、三角網(wǎng)法等。的軸線在曲線上的位置而定。直接丈量法中常用的方法。行嚴格的檢定,取得尺長改正數(shù)△l。用鋼尺量距的方法如下:清理中線范圍內(nèi)場地。AB釘出一系列木樁如圖4-2-2所示,樁的標志中心偏離直線最大不得超過±1cm,樁頂打至與地面2cm)。2mm。4-2-2丈量時應對鋼尺施以標準拉力,每一尺段可連續(xù)測量三次,每次讀數(shù)時均應變換鋼距離的同時應記下當時的溫度,以便進行溫度改正。計算橋軸線長度。每一尺段的丈量結(jié)果應進行尺長改正△l,溫度改正△t改正△h(4-2-1)式中:li-各尺段經(jīng)過各項改正后的長度;li′-各尺段未經(jīng)過各項改正的長度;△t-溫度改正數(shù),△t=li′a(t20℃),a,t△h,h橋軸線一次測量的總長為(4-2-2)取各次丈量結(jié)果的平均值,即為橋軸線的長度。評定丈量的精度。:(4-2-3):(4-2-4)式中:L-橋軸線的平均長度;n-丈量的次數(shù)。丈量結(jié)果的相對中誤差應滿足估算精度的要求。光電測距法橋軸線比較好的一類儀器。向。3、4為了得到平距,還應讀取垂直角,經(jīng)傾斜改正后,即為單方向的水平距離觀測值(如果用的是電子全站儀,可直接得到平距)。如果往返觀測值之差在容許范圍之內(nèi),則取往返觀測值的平均值作為該邊的距離觀測值。三角網(wǎng)法4-2-3AC、AD,用三角測量AB。4-2-31)布設橋梁三角網(wǎng)的目的及形式下幾點:三角點之間視野應開闊,通視要良好。三角點不應位于可能被淹沒及土壤松軟地區(qū)。三角網(wǎng)圖形要簡單,三角點基礎應具有足夠的強度。橋軸線應為三角網(wǎng)的一條邊,并與基線的一端相連,以確保橋軸線的精度。橋梁三角網(wǎng)的邊長與跨越障礙物的寬度有關(guān),如跨河橋梁則與河寬有關(guān),一般在0.5~1.5點結(jié)合起來,布設成帶有基線的邊角網(wǎng)為最好。5%,10%。為了校核起見,應至少布設兩條基線,橋長超過500m時,兩岸均應設置基線?;€長度0.7~0.89030°。圖4-2-4所示。a)、b)兩種網(wǎng)形適用于橋長較短,需要交會的水中墩、臺數(shù)量不多的情況;c)、d)兩種網(wǎng)形的控制點數(shù)多,圖形堅強,精度高,便于交會墩、臺位,適用于特大橋。4-2-4雙三角形;b)單四邊形;c)雙四邊形;d)四邊形與三角形結(jié)合橋梁墩臺定位與墩臺軸線測量這些工作稱為墩臺定位。直線橋梁墩臺定位所依據(jù)的原始資料為橋軸線控制樁的里程和墩、墩距或結(jié)合曲線要素計算出的墩、臺中心的坐標值。固的墩臺基礎上定位,可以采用方向交會法、距離交會法、極坐標法或直角坐標法。直線橋梁墩臺定位量法、光電測距法或方向交會法。4-3-1直接丈量法光電測距法速方便的。位。定儀器可以直接得出測距差值,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方向交會法3會,即可得到橋墩臺的位置?,F(xiàn)介紹兩種基本方法:一岸交會施測法如圖4-3-2a)所示,在原設三角網(wǎng)中,已知基線BC和BD長度為d、d1、基線與橋軸線夾角為θ1θ2B各交會角αi、βi,將其制成圖表供施工使用。4-3-2圖JlJ2C、DBαi、βiBA線形成了一誤差三角形,再于此誤差三角形內(nèi)取一點作為欲求之墩、臺位置(誤差三角形內(nèi)容見下面內(nèi)容)。30°~120°之間,且γ角≥90Cl、DlB墩臺。α、β角按下列公式計算:(4-3-1)(4-3-2)d,d1-基線長度。4-3-2b)ADBC線與橋軸線夾角θ1θ2B、A角αi、fii,將其制成圖表供施工使用。B)則與中線的交點,即為欲求之墩心位置。交角αi、fii應介于30°~120°之間,中間墩之交角γ最好60°~90°之間。交會誤差的改正與檢查——誤差三角形自基線端點(或置鏡點)所得兩條視線之交點必然C、Dαi、fiiP1P2、P1P32.5cm,1.5cm。4-3-3找出三角形的重心然后將重心點投影于橋軸線上,投影點即為墩臺中心。2~3fi′BPfi′BPBBP2cm,混1cm)PP′為橋墩、臺中心。PiCPiDPiC′、D′點,即可恢復點的交會方向。4-3-4極坐標及直角坐標法用坐標法放出橋墩中心位置,則更為精確和方便。測設點位。對于測站點的極坐標數(shù)據(jù),再以此測設點位。AB4-3-4APiBPiPi曲線橋梁墩臺定位的彎粱(板)等。??交橋中的匝道多采用此種形式。關(guān)數(shù)據(jù),然后進行現(xiàn)場的測量工作。接丈量的曲線橋墩臺,則可采用交會法和綜合法進行定位。曲線橋墩臺中線的測量方法:偏角法后的已知控制點上。量距的要求同前面所述。坐標法然后根據(jù)各墩臺中心的理論坐標與鄰近的導線點坐標差(應為同一坐標系)求出導線點與墩核。交會法制墩位。對三角網(wǎng)的要求、測設和計算如前所述。綜合法一部分為直線,一部分為曲線,曲線在岸上或淺灘上如圖4-3-5a)所示4-3-5ABCA′、B′交會亦可。4-3-5b)所示。DBACDAD,ADAt1FxyDt1-xHyFE(3)4-3-5c)所示。A、B(A′、B′)點要能通視各墩,便于交會。ABαl、α2,ABABC、DE′、F′、G′……點之交會角αi、fiiC、D直接交會。橋臺位于岸上,用偏角法或切線支距法測設均可。頂點的直線,再用偏角進行定位。??以墩臺中??再利用墩臺中心的路線坐標值將局部坐標值轉(zhuǎn)換至路線坐標中。墩臺縱橫軸線測量來標志橫軸線的方向,而不再另行測設標志樁。90°(270°)4-3-6護樁。4-3-6沉井露出水面以后,再利用它們釘設護樁,準確地測設出墩臺中心及縱橫軸線。梁中心線的交角αL上已經(jīng)標定出來,可直接查用。4-3-74-3-84-3-8E臺中心的坐標,根據(jù)坐標放樣墩臺中心位置。復習思考題:1、橋梁控制測量的任務是什么?2、橋梁控制測量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3、橋梁平面控制測量的方法有幾種?4、橋梁平面控制測量的等級?5、橋梁高程控制測量的任務是什么?6、跨河水準測量的方法有幾種?選擇跨河地點的原則是什么?7、橋位中線測量的目的是什么?

5工放樣;錐坡放樣;橋梁墩臺竣工測量及橋梁上部結(jié)構(gòu)的放樣和施工觀測。橋墩臺及基礎標高放樣橋墩、橋臺標高放樣對于砌石(或混凝土)橋墩、橋臺,當施工到一定高度后,應及時放樣礅、臺頂面標高,5-1-15-1-25-1-15-1-2如圖5-1-1a)所示,橋墩或橋臺側(cè)面垂直于地面,A為已知水準點,墩、臺頂面的設計高程5-la)所示)或采用“倒尺”(如圖5-1-lb)所示)兩種方法。圖5-1-1a)適用于較高的墩、臺高程放樣。施測時,先在1點??水準儀,后視水準尺并讀數(shù),AHAHb,b=H-HA-a,就可用鋼尺直接在墩、臺上量出待放樣高程。5-l-1b)適用于待放樣高程位置不超過水準尺工作長度的墩、臺高程放樣。施測時,1b=H-HA-aB的前視讀數(shù)b值,然后將水準尺倒??,上下移動水準尺,當水準儀的前視讀數(shù)恰好為b時,水準尺零端處即為B處放樣點高程位置。1Aa至墩臺頂2處,后視鋼尺讀數(shù)并記錄,然后將水準尺放在檢測點B上,水準儀瞄準水準尺并bBhB=hA+a+h1-bh1BHB橋涵基礎標高放樣橋涵基礎標高放樣分為水下和旱地兩種,現(xiàn)分述如下。水下基礎標高放樣(如鉆孔灌注樁基礎)一般采用測繩下懸重物進行施測?,F(xiàn)以鉆孔灌注樁基礎為例來說明樁底標高的確定。如圖5-1-3所示(鉆機未畫出),A為已知水準點,施測時先將A處水準點高程引至護筒頂B處(BB節(jié)鉆桿均為定長)判定是否已經(jīng)鉆到設計高程。清孔結(jié)束及澆筑混凝土前均可用測繩檢測孔底標高,方法是:在測繩零端懸掛一錐形鐵塊,BCBL。旱地基礎標高放樣5-1-4(1)淺基礎如圖5-1-4a)所示,橋涵基礎較淺,則直接在基底或基礎側(cè)壁??水準尺。A為一已知水基礎底部C處或基礎側(cè)壁B處所??C處高程或基礎側(cè)壁CHB=Ha+a—bHB=Ha+a—b,h(2)深基礎并超出了水準尺的工作長度,這時可采用水準儀配合懸掛鋼尺的方法向下傳遞高程。如圖5-1-4b)所示,AHA,BHB(HB10ks測,具體方法如下:a2Bb2=HA+a1-b1+a2-HBBb2:時標定點位。為了控HBHB設計高程高出一個定值△H,施工人員就可借助一把定長為△H高是否達到了設計值。涵洞放樣下面就這兩個問題作一簡單討論。涵洞基礎定位5-2-1L涵洞軸線測量根據(jù)涵洞軸線與路線方向是否垂直,涵洞分為正交涵洞與斜交涵洞。對于正交涵洞,在涵洞中心位置確定以后,可利用方向架確定其軸線方向。或者將經(jīng)緯儀架設在涵洞中心樁處,后視路線方向,盤左、盤右旋轉(zhuǎn)90°(或270°),取其平均位置,即為涵洞軸線方向。為了方便在施工過程中恢復軸線,一般在軸線方向設??護樁,如圖旋轉(zhuǎn)一個角度為斜交角φ(180—φ),取其平均位置,即為涵洞軸線方向。ab(即確定涵洞中個夾角,計算夾角和距離,然后可以用極坐標的方法測設。5-3橋梁細部施工放樣內(nèi)容很多,不同結(jié)構(gòu)形式放樣方法也各異,下面主要敘述橋梁墩臺細部的橋梁細部施工放樣明挖基礎的施工放樣臺中心及其縱橫軸線,作為安裝模板、灌注混凝土基礎及墩身的依據(jù)。50~l00cm支撐、排水與??模板?;A或承臺模板中心偏離墩臺中心不得大于±2cm,墩身模板中心偏離不得大于±lcm;墩臺模板限差為±2cm,模板上同一高程的限差為±lcm。樁基礎的施工放樣在墩基礎的中心及縱橫軸線已經(jīng)測設完成的情況下,可以縱橫軸線為坐標軸,根據(jù)設2cm,如圖5-3-1圍囹或圍堰等構(gòu)造中定測樁或沉井的位置,經(jīng)復測后方可進行基礎施工。橋梁墩臺的細部放樣方向校正模板的位置,直至模板中心線位于視線的方向上。器,照準這個標志即可。如果橋墩位于水中,無法標示出橋墩的縱橫軸線時,可用光電測距儀或交會法恢復墩d,5-3-2利用交會法測設墩中心時,同前所述,應至少選三個以上的方向進行交會。誤差三角25mm,15mm,取三角形的重心作為墩中心的位置。在墩、臺帽模板安裝到位后應再一次進行復測,確保墩、臺帽位置符合設計要求。模的設計和傳遞,應慎重對待,必須重新對其進行測量、放樣,以避免誤差的積累。墩臺各部分的高程,一般是通過設在墩、臺身或圍堰上的臨時水準點來控制的,可直準儀直接施測來控制高程。錐坡放樣涵洞中心樁位以及涵洞軸線方向測設在上面已敘及,下面就涵洞施工中錐體護坡的細部測量作簡單介紹。涵洞錐體護坡在施工時要按設計準確放樣,尤其是斜交涵洞的洞口施工。解法進行放樣。以上方法均先求出坡腳橢圓形的軌跡線,測設到地面上,然后再按規(guī)定的邊坡放出樣線,據(jù)以施工。這里只對常用的支距放樣法、縱橫分解圖法進行介紹。5-3-4bn(108iaiibaaii點??v橫圖分解法的做法是:如圖5-3-5所示,按a和b的長度引一平行四邊形;ab10b0a1b1a′2b′9a′10工作。橋梁墩臺竣工測量當布有橋梁三角網(wǎng)時,可以用三角測量的方法來測算橋墩中心的坐標。的角度不得小于25°—30°,三角形的內(nèi)角采用不低于2″級的經(jīng)緯儀或者全站儀觀測3~4并按下式評定觀測精度:(5-4-1)式中:△—實際距離與設計距離之差;n—間隔數(shù)目。如果用前方交會法放樣橋墩中心的中誤差為1.5cm,則兩橋墩間距離的中誤差應不超過1.5=2cm。差應不超過下列公式所計算的數(shù)值:(mm(5-4-2)式中:n—測站數(shù)目。點的高程。2cm。覽表等,為橋梁上部結(jié)構(gòu)的安裝和架設提供可靠的原始數(shù)據(jù)。橋梁上部結(jié)構(gòu)的放樣和施工觀測位置,在安裝過程中用儀器控制和檢查其平面及高程位置。一一敘述。梁體具體施工過程中的測量工作有:對大跨度鋼桁架或連續(xù)梁采用懸臂或半懸臂安裝架設的橋梁,在拼裝架設前,應在梁頂置上。對于預制安裝的箱梁、板梁、T在梁體安裝基本到位后,應通過不斷的微調(diào)保證梁體在正確的平面位置上。對于支架現(xiàn)澆的梁體結(jié)構(gòu),測量的主要工作在于高程的控制上。對于支架預壓前后的高用相應的措施。對于懸臂施工的梁體結(jié)構(gòu),測量的主要工作在于高程的控制上。對于掛籃預加荷載前后龍前兩端懸臂的相對位置滿足要求,沒有積累誤差。6本章學習要點:隧道貫通測量的精度要求;隧道控制測量;隧道施工放樣。隧道貫通測量的精度要求差影響隧道中線的長度,只要它不低于路線中線測量的精度(一般取小于或等于,L兩開挖洞口間的長度),就不會影響到路線縱坡。因此公路勘測規(guī)范未對縱向貫通誤差做出要求。高程貫通誤差影響到隧道的縱坡,一般應采用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定,限差容易滿足。嚴重者會使襯砌部分侵入到建筑限界內(nèi),影響施工質(zhì)量,造成經(jīng)濟損失。6-1-1。6-1-1兩相向開挖洞口間長度(m)<30003000~6000>6000橫向貫通誤差限差(mm)150200視儀器設備及施工需要另行規(guī)定并報告有關(guān)部門高程貫通誤差限差(mm)70隧道貫通誤差主要來源于地面控制測量、洞內(nèi)控制測量誤差及豎井聯(lián)系測量誤差。??Mm外為m=(6-1-1)6-1-2。6-1-2測量部位橫向中誤差(mm)高程中誤差(mm)兩開挖洞口之間長度(m)<30003000~6000洞外455525洞內(nèi)6080257510035量的誤差也作為一個獨??因素,并按等影響原則分配。如通過洞口和一個豎井開挖時,則(6-1-2)當通過洞口和兩個豎井開挖時,則(6-1-3)??高程貫通中誤差的容許值為MH,按照等影響原則,則地面與洞內(nèi)水準測量誤差所產(chǎn)生的高程貫通中誤差的容許值相同,均為(6-1-4)誤差的容許值不變。因素,則一個豎井高程貫通中誤差容許值為:(6-1-5)兩個豎井高程貫通中誤差容許值為:(6-1-6)隧道控制測量隧道施工地面控制測量平面控制測量作為平面控制。為保證控制網(wǎng)自身的精度,均應采用獨??網(wǎng)。中線控制以路線中線作為隧道的平面控制,就是把路線中線的位置用控制樁標定在洞頂上。如圖6-2-1曲線交點無法標定或者不便利用,也可以采用虛交的方式,如圖6-2-2所示。施工時,可利用切線方向和曲線測設元素將中線延伸到洞內(nèi)。lkm500m導線控制①單導線線點,靠近隧道中線布設。這樣J、C、1、2就構(gòu)成了單導線。單導線本身不具備檢核條件,故測角、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