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兒童心理學1課件_第1頁
特殊兒童心理學1課件_第2頁
特殊兒童心理學1課件_第3頁
特殊兒童心理學1課件_第4頁
特殊兒童心理學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殊兒童心理學課程簡介

特殊兒童心理學是研究特殊兒童心理開展規(guī)律的科學,本課程的設置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各類特殊兒童的一些心理規(guī)律。本課程從宏觀角度了特殊兒童的一般心理規(guī)律,具體內容包括,特殊兒童的定義、成因及評估;也從微觀角度介紹了各類特殊兒童的心理特點與病理表現。教學目的特殊兒童心理學是研究特殊兒童根本心理規(guī)律的科學,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各類特殊兒童的病例表現和成因,掌握特殊兒童教育與心理干預理論與技能。參考書方俊明雷江華主編,特殊兒童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5肖非譯,特殊需要兒童教育導論,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韋小滿,特殊兒童心理評估,華夏出版社,2006.考核要求提交論文:提交一篇與特殊兒童教育心理相關的論文開卷考試

主要內容第一講

特殊兒童心理學概述第二講

特殊兒童鑒別與心理評估第三講

特殊兒童成因分析第四講特殊教育第五講特殊兒童心理干預方法第一講特殊兒童心理學概論主要內容一、研究對象與研究特點二、特殊兒童分類三、特殊兒童開展中的差異四、特殊兒童心理開展理論五、特殊兒童心理的研究方法一、特殊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特點1、研究對象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特殊兒童。特殊兒童是一種社會存在,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就是對與這一社會存在有關的各種現象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作出明確的說明與解釋。案例1唐氏綜合癥又名蒙古種型癥(Down‘sSyndrome),是一種因嬰兒細胞染色體異常而引的疾病。正常人的細胞中有四十六個染色體,而唐氏的嬰兒那么有四十七個〔

廿一三體癥(Trisomy21)是第21對染色體中多了一條染色體,即細胞中有四十七條色體,約九十五個百分點的唐氏綜合癥病人)。這些嬰兒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遲鈍但大多性情樂觀。姓名:ljh年齡:5歲性別:男主要診斷:發(fā)育遲緩安置狀況:已上幼兒園(特殊)聯(lián)系方式:開展性障礙兒童案例觀察記錄:1、同小朋友們一起游玩,不能夠主動找向朋友玩,當小朋友問他多大了,頭使勁低下,躲在父母身后。2、三歲左右的小朋友去拉他的手叫哥哥,把手縮回不理睬。3、上電梯不敢邁步,等待一會后能邁上電梯。4、蹲起有障礙,蹲下的時間不能超過三分鐘,否則就蹲不住,站起來的時候先撅起臀部再起來。5、跑步姿勢不協(xié)調,腿部呈現X型。6、立定跳和從臺階往下跳都不行,爬梯子不敢爬7、喜歡的運動:躺在床上,聽著兒歌四肢亂蹬8、會突然對擺放物品感興趣,但是必須同一方向同一條直線絲毫不差,否則會叫嚷。例如:擺放鞋子,必須要擺放整齊為止。9、吃飯、洗手等不能全部自理,穿衣服只能穿褲子,鞋不會穿。2024/6/19RY男10歲左自畫像右學校主題繪畫特殊兒童繪畫HY女11歲半左自畫像右學校主題繪畫特殊兒童繪畫2、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根本特點特殊兒童的心理特征與其所受到的特有的外部環(huán)境因素決定了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根本特點?!?〕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群體間的差異性〔2〕特殊兒童群體內的異質性〔3〕特殊兒童心理測評工具的獨特性〔4〕特殊兒童心理研究中倫理道德問題的突出性〔1〕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群體間的差異性

由于特殊兒童獨特的身心特點,造成其與普通兒童群體間的巨大差異。群體問的差異在廣度上表現在認知、情感、意志與個性心理傾向與特征等各個方面;在深度上表現為其某一或某些心理與生理屬性處于正態(tài)分布的兩個極端(殘障或資優(yōu)兒童)。

由于特殊兒童獨特的身心特點,造成其與普通兒童群體間的巨大差異。群體問的差異在廣度上表現在認知、情感、意志與個性心理傾向與特征等各個方面;在深度上表現為其某一或某些心理與生理屬性處于正態(tài)分布的兩個極端(殘障或資優(yōu)兒童)?!?〕特殊兒童群體內的異質性特殊兒童群體內的異質性首先表現在其類別的多樣性上。從廣義上說,特殊兒童包括各類感知覺障礙、行為問題、多重障礙及資優(yōu)兒童等。其次,對某類障礙兒童來說,其內部異質性也十清楚顯,如在智障兒童中,又有輕、中、重、極重度之分。三個主要軸上的差異智商軸低高情緒軸暴躁平和病癥程度軸輕度重度〔3〕特殊兒童心理測評工具的獨特性特殊兒重心理測量工具的信度與效度是衡量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索,由于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對其進行測量的工具也應具有自身的特點,但是現有的大局部測量工具并不適用于特殊兒童心理研究?!瓞F在的大多數標準化心理測量工具均是以常態(tài)兒童為樣本而制訂的;○現有測量工具的理論模型大多注重評定行為樣本的反響結果,而不注重評定其反響過程;○特殊兒童類別的復雜性與多樣性決定了相應測評工具的多樣性與細致性?!?〕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中倫理道德問題首先,研究的對象是絕對的弱勢群體,對來自各方面的威脅包括研究中有意與無意的傷害,他們申述和抵御的能力較弱。其次,目前提倡的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互動作用較難在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中表達出來,這是因為特殊兒童的某些身心缺陷使其很難清楚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意愿,而往往是被動的接受與服從。二、特殊兒童分類劃分原因:為了便于醫(yī)療、看護和教育。關于分類不分類的爭議支持有利于對特殊兒童進行安置、治療、因材施教。有利于政府對特殊兒童福利政策和相關法律的制定有利于特殊兒童研究的發(fā)展反對亂貼標簽兒童潛能發(fā)展受阻易使教育者對學生產生刻板印象2、國外特殊兒童的分類1975年,美國第94屆國會通過了第142號法令,即?所有殘疾兒童教育法?。將特殊兒童分為學習障礙、言語和語言障礙、弱智、重聽、聾、視覺障礙、情感障礙、肢體殘疾、其他健康損害、聾盲、多種殘疾共11種。1978年,把注意力缺陷多動和天才歸為特殊兒童。1990年,將重聽和聾合為一類,增加了孤獨癥和腦外傷兩類。美國合計共14類日本在日本,特殊兒童是指身心有障礙的兒童,共分7類。視覺障礙聽覺障礙精神薄弱肢殘病弱、身體虛弱言語障礙情緒障礙3、我國對特殊兒童的分類三、特殊兒童開展中的差異1、個別間差異個別間差異是指兒童與其他同齡兒童相互比較后,所顯現出來的不同之處。2、特殊兒童在心理和學習能力上的開展差異開展差異認知感知肌能語言情緒○認知上的開展差異認知上的開展差異:兒童在認知開展上出現問題時會有智能障礙、學習障礙、閱讀困難、注意力缺乏及記憶力缺乏等多方面的現象。注意力:是指兒童的集中注能力。據研究顯示,人的神經系統(tǒng)中具有一些短暫而臨時的記憶以貯存來自各方面的刺激,經選取分析后,才能成為有用的訊息,而其他沒用的訊息很快便被洗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比正常兒童在辨取有用訊息時往往須花費較長時間,甚至出現遺漏,影響學習?!鸶兄∧苌系拈_展差異感知肌能是“感覺、知覺及肌肉動作的能力〞,兒童透過協(xié)調控制肌體活動去接收、組織及闡釋外界的信息,以便學習。如果學生在語文學習上不能分辨形近字,常寫錯別字,都可能表示在感知肌能上出現困難。○語言兒童語言開展規(guī)律:

1、小狗跳。〔1歲〕

2、小狗跳到桌子上?!?歲〕

3、一只小狗突然跳到桌子上。〔3歲〕

4、一只小狗突然跳到院子中間放著一盆排骨的桌子上?!?-4歲〕

5、一只呲牙咧嘴的小狗兇猛地撲向正倉惶逃出院子里的那個中年男人。〔5-6歲〕○情緒(1)情緒識別任務:如,向兒童隨機呈現四種情緒的類型圖片:快樂,傷心,憤怒和害怕.讓其對各種表情進行命名。

(2)情緒觀點采擇任務:如,隨機呈現8張圖片,圖片中主人公的性別,年齡與兒童一致.主試用中性語氣和表情向兒童講述情景故事,沒有動作提示.要求兒童根據信息判斷主人公的情緒狀態(tài)。

(3)情緒原因解釋任務:如,主試向兒童描述圖片中主人公的情緒信息,要求兒童說出存在的原因。

四、特殊兒童心理開展理論1、成熟理論2、心理動力理論3、行為主義理論4、兒童開展階段理論5、生態(tài)理論1、成熟理論“不成熟——成熟〞理論是研究人的個性和組織關系的一種理論,美國的阿吉里斯認為,在人的個性開展方面有一個過程,就是從不成熟到成熟,最后開展成為一個健康的個性。2、心理動力理論心理動力學〔psychodynamic〕根據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行為是由強大的內部力量驅使或激發(fā)的。內部力量:是從繼承來的本能和生物驅力中產生的,而且試圖解決個人需要和社會要求之間的沖突。剝奪狀態(tài)、生理喚起以及沖突都為行為提供了力量。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模型第一次成認了人的天性并不總是理性的,行為可能是被不在意識范圍內的動機所驅使。內在動力行為個人與社會沖突強化和固化作用3、行為主義理論行為是有機體面對情況的一種反響態(tài)度,它不僅包括人的身體反響和動作,并且包括語言和主觀的經驗。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免不了外來的消息對有機體的刺激,經過這種刺激后,即產生某種行為反響。行為主義理論的根本論點:人總是期望一些令人滿意的行為,而反對造成不適的行為,因此,行為會不斷發(fā)生改變。由于“對外來刺激的反響行為是經過學習而來的〞,所以,如果要去除當事人的不適當行為,應該給當事人提供一個“再學習〞的時機,以修正當事人所希求且能感到滿足的行為。該理論體系包括傳統(tǒng)條件反射理論〔巴浦洛夫〕操作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和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薩提亞冰山隱喻:覺察與成長4、兒童開展階段理論皮亞杰兒童認知開展理論埃里克森心理開展階段論弗洛伊德的性心理開展理論紐曼的兒童開展階段理論科爾伯格的道德開展階段理論

皮亞杰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階段年齡思考特點感覺運動階段0歲-2歲靠感覺獲取經驗;發(fā)展出物體恒存的概念;以感覺動作發(fā)揮圖式的功能。前運算階段2歲-7歲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征外在事物;具有推理能力但不符邏輯,不具保留概念;缺乏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直接推理,集中注意力。具體運算階段7歲-11歲了解水平線概念;能使用具體物之操作來協(xié)助思考。形式運算階段11歲-16歲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像思維。弗洛伊德的性心理開展理論

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潛伏期性器期弗氏認為個人如果不能在每個階段獲得滿足,在日后的開展中會產生固著現象〔fixation〕。例如,嬰兒如果沒有得到適度的口腔滿足,成人期時容易有過度吃東西的行為?;蛘咄诵小瞨egression〕,即個體受到挫折后從高級的開展階段倒退到某一低級的開展階段,可能導致心理異常,成為各種神經癥、精神病產生的根源。

○母-嬰-體階段〔從出生~1歲〕○別離階段〔1~2歲〕○個性固化階段〔2~3歲〕紐曼將幼兒個性開展分為三個階段科爾伯格的道德開展階段理論5、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有時也被稱作背景開展理論或者人際生態(tài)理論,將人際關系分成了四套依次層疊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彼此之間又相互影響。該理論由布朗芬布倫納〔UrieBronfenbrenner〕微系統(tǒng):直接環(huán)境〔家庭,學校,同齡群體〕中系統(tǒng):由直接環(huán)境之間的聯(lián)系構成外系統(tǒng):間接發(fā)生影響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宏系統(tǒng):較大的文化背景時間系統(tǒng)五、特殊兒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由于特殊兒童心理研究中的變量眾多,關系錯綜復雜,因此,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應依據其特殊性,采用一些更加適合其特點的研究方法。變量多關系復雜1、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

在特殊兒童心理學的量的研究中,由于被試的復雜性或研究目的多重性,往往需要采用較為復雜的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方法。

多被試多因素2、案例研究許多學者竭力提倡在特殊兒童心理學研究中應用單一被試實驗設計,他們認為這種實驗設計適用于大局部案例研究,而案例研究是特殊兒童心理學教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邁瑞的家庭結構分析3、質的研究方法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逐步認識到在社會科學、教育學、心理學研究中純量研究的局限性與缺乏,他們開始使用質的研究方法,許多學者特別強調在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研究中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鹳|的研究將自然情景作為資料的直接來源;○研究者本身就是關鍵的研究工具;○研究以描述性陳述為主;○研究者更關心的是研究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研究者傾向對資料進行歸納性地分析;○質的研究以意義闡釋為核心內容。4、行動研究法有學者認為,行動研究法非常適用于對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中的某些問題進行研究,如:對特殊兒童教育現狀的調查、特殊兒童教育教材教法以及教學模式的評估等。行動研究的簡明定義為:“行動研究是有關社會情景的研究,是從改善行動品質的角度來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