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教程(構圖與取舍)_第1頁
攝影教程(構圖與取舍)_第2頁
攝影教程(構圖與取舍)_第3頁
攝影教程(構圖與取舍)_第4頁
攝影教程(構圖與取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攝影教程構圖與取舍目錄\h取舍之道\h取之衡\h舍之簡\h取舍之間——構圖\h黃金法則\h視覺中心\h顯要位置\h形態(tài)特征\h色彩吸引\h包圍結構\h大小之爭\h熟悉之物\h取景范圍\h靠近靠近\h突顯色彩\h控制景深\h點之取舍法則\h單點構圖\h多點構圖\h視覺連線\h線之取舍法則\h水平線\h垂直線\h曲線\h斜線\h線的引導\h面之取舍法則\h幾何形的面\h不規(guī)則形狀\h面的對比性\h面的透視性\h形狀的奧秘\h有利的幾何形狀\h取景\h均衡\h結構的力量\h圖案之美\h平面的魔術\h漸減透視\h線性透視\h大氣透視\h前景無小事\h背景之隱\h無對比不攝影\h明與暗\h冷與暖\h大與小\h疏與密\h虛與實\h色彩的對比\h紋理\h節(jié)奏\h線條與影調(diào)節(jié)奏\h動感韻律\h留白\h想象空間\h簡潔\h寫實與寫意\h取舍方法\h學會做減法\h橫畫幅與豎畫幅\h方畫幅\h重復\h交叉\h十字形\h放射式構圖\h爆炸式構圖\h旋轉(zhuǎn)式構圖\h點綴式構圖\h開放式構圖取舍之道礁石拍攝手法:慢門拍攝,強烈虛化海水;控制景深,穩(wěn)定相機,確保前景到中景的巖石都清晰;利用巖石營造過渡層次,海水作留白處理;后期處理成黑白影調(diào)。作品評析:在海岸邊拍攝,面對復雜的景物,如何取舍是攝影師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在這幅畫面中,繁雜的礁石在攝影師的視角下有了疏密變化,并具有了排列的層次感。同時,海水在虛化中削減了細節(jié),成為留白元素,在空間和態(tài)勢上與礁石形成對比。此外,地平線上被霧氣籠罩的山體,很好地營造出空間效果,而黑白影調(diào)則渲染出水墨般的意境和韻味。在技術層面上,攝影就是構圖與取舍的過程,取舍貫穿于整個攝影行為之中。當我們面對景物進行取舍時,構圖就發(fā)生了。取與舍是一個選擇問題,也是如何協(xié)調(diào)與平衡的問題。我們對主題的確定、對畫面的構思、對主體的明確、對元素的選用、對畫面元素的布局等,都蘊含著取與舍的奧妙。在生活中,取與舍彰顯著智慧;在攝影中,取與舍體現(xiàn)著審美。當我們決定在畫面中留下什么、舍棄什么時,我們的依據(jù)是什么呢?在我們還沒有系統(tǒng)地受到有關構圖、設計等方面的訓練和知識傳授時,可能更多的還是依靠自己日常生活的審美來做出粗淺的判斷。而專業(yè)的構圖、設計訓練可以提升我們的審美水平,幫助我們將審美轉(zhuǎn)化為成熟的視覺作品。取之衡我們對平衡與勻稱有一種自發(fā)的需求和審美心理,就如同我們對穩(wěn)定、安全的心理需求一樣。所以取,要有衡,失去了衡,就失去了視覺的根基。衡,指的是平衡、均衡,是一種視覺的協(xié)調(diào)感,也是畫面構圖的基本要求。那么,在攝影構圖中如何做到“取之有衡”呢?在這里,我們將從畫面的穩(wěn)定性入手,對“衡”的確立進行有益的探討。在攝影中,畫面的穩(wěn)定性可以理解為畫面的某種構成形式所帶給觀者的一種視覺和心理上的感受。所以,尋求畫面的穩(wěn)定性,就是在尋求一種具有平衡、穩(wěn)定氣質(zhì)的構圖形式。其實,穩(wěn)定性的結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比如呈對稱形態(tài)的古建筑、呈錐形結構的金字塔,以及呈水平延展的海平面等,它們都給人一種穩(wěn)定、平衡的感受。相應的,具有以上結構特征的畫面構圖,同樣可以帶給觀者相似的感受。所以,在拍攝中,尋求身邊具有穩(wěn)定特質(zhì)的景物或結構來幫助營造畫面的穩(wěn)定性,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我們進行仔細觀察和認真選擇。除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穩(wěn)定性結構,我們應該怎樣在畫面中營造均衡和穩(wěn)定呢?1.控制均衡。均衡是攝影構圖中的重要規(guī)則,目的是營造畫面的穩(wěn)定性??刂凭獾某S檬址ㄓ惺杳馨才?、遠近呼應、大小對比、留白、色彩引導和透視處理等。說到底,均衡是畫面中的一種呼應關系,一種視覺“重量”分配。舉一個簡單的案例,可以清楚地說明這種視覺關系:在一張桌子的右側(cè)邊緣放一只茶杯,這時你會感到畫面的視覺重量在向桌子的右側(cè)傾斜,但如果在桌子的左側(cè)放上一個熱水瓶,你就會覺得畫面穩(wěn)定下來了,而且看上去畫面有了呼應和平衡。2.利用水平線。水平線的正確處理,對于營造畫面的穩(wěn)定性也很重要。當取景框邊緣與水平線產(chǎn)生傾斜的夾角時,畫面就會產(chǎn)生不穩(wěn)定感,這在地平線的處理中尤為明顯。要獲得穩(wěn)定的畫面,就要使水平線或地平線保持水平狀態(tài)。3.使用三角形構圖。在圖形中,正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的特質(zhì)。在構圖時,三角形構圖同樣可以賦予畫面穩(wěn)定性。在畫面中組建三角形,方法多樣,可以是由線條直接連接而成,也可以由景物的面或陰影構成,還可以在空間中形成隱性三角結構,它們都能起到穩(wěn)定畫面的作用。植物拍攝手法:采用順光拍攝,減少陰影的影響,突顯植物的形態(tài)美感;使用黑色背景襯托主體,營造氛圍。作品評析:在構圖中,尋求富有均衡結構的景物,或者富有均衡形態(tài)的角度,是攝影表現(xiàn)的一種重要方法。由此帶來的均衡美感可以賦予畫面生動的形象。橋頭小舟拍攝手法:將小橋置于畫面中間,使其分割畫面;注意小橋兩側(cè)的小舟形態(tài),確保其具有較高的相似度,以形成對稱之勢,營造對稱式構圖。作品評析:在左頁圖中,水平線的平衡感是畫面均衡的第一要素,呈對稱結構的小橋和小舟,則是平衡畫面的第二要素;而色彩和橋頭、小舟等其他細節(jié)元素的加入,則破除了對稱結構較易產(chǎn)生的呆板感。舍之簡舍的目的是為了簡。簡即簡潔、簡約之意。攝影中“舍”的目的是為了讓“取”更有效果,舍去一些內(nèi)容是為了突出取的內(nèi)容,所以“舍”要有目標和章法,不可無目的地亂舍一通。舍的過程是為畫面做減法的過程,講求以更少的元素突顯更精彩的畫面內(nèi)容,所以舍是為了簡。在攝影構圖中,畫面越簡潔,主題越突出,效果更生動。簡潔的畫面,主體突出,視覺清爽,主題明朗,沒有拖泥帶水的干擾元素,結構干凈利索,富有表現(xiàn)力。攝影初學者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想把所有的景物都拍下來,以致畫面混亂不堪,沒有主次之分。這其實就是缺乏“舍”的意識。當明白如何做到畫面簡潔時,就會對“舍”有更深入的了解。保持畫面簡潔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確定被攝主體,即畫面的視覺中心。在拍攝中保證畫面中有一個鮮明的主體,盡量舍棄多余的畫面元素,并運用點、線、面等構圖元素進行有效構置,強化畫面的構成和設計感,使畫面簡潔有力。當然,學會舍棄可能需要經(jīng)過不斷的訓練和體會,從而使舍棄變得更有效、更準確。林霧拍攝手法:霧天,選擇較高的角度拍攝,能夠站在霧氣之外觀景;等待合適的時機,當光線照射林間,在霧氣中形成光柱時拍攝;在取景中利用霧氣留白,使畫面簡約;使用長焦鏡頭截取富有美感的景物局部。作品評析:拍攝山林,選擇霧天為佳。在這幅畫面中,攝影師通過霧氣的留白和朦朧效果,與樹木及其色彩形成豐富的對比和襯托關系,將這一局部小景營造得富有詩情畫意。取舍之間

——構圖攝影是一種取舍的平衡術。取與舍是一對統(tǒng)一體,兩者之間是一種相互平衡和協(xié)調(diào)的關系,取中有舍,舍中有取,攝影師在不斷的選擇和變化中完成構圖。所以,取與舍貫穿于每一次具體的拍攝之中。只有不斷實踐,才能深刻領會構圖的取舍之道,并逐漸形成富有成效的構圖方法和格調(diào)。因此,我們要在攝影中把握視覺的平衡與簡約,并在取與舍的平衡中取得完美構圖。從廣義上講,構圖幾乎包含了攝影的一切。構圖體現(xiàn)在每一次拍攝行為和細節(jié)之中,影響著最終的畫面呈現(xiàn)。了解、研究和把握構圖,是我們從事攝影創(chuàng)作必須經(jīng)歷的一個過程。可以說,沒有構圖,就沒有畫面;沒有成功的構圖,就難有成功的作品。攝影構圖,從狹義上解讀,是指攝影畫面的技術處理,是攝影師運用攝影的表現(xiàn)方法,將被攝主體有機地安排在一幅畫面之中,并使之產(chǎn)生一定的藝術形式,從而表現(xiàn)作品的主題思想和美感效果。構圖過程自照相機取景框中觀察和評估影像的那一刻開始,直到最后將影像呈現(xiàn)在傳感器(膠片)、相紙、書籍、投影屏幕等介質(zhì)上。六根木樁作品評析:構圖的目的在于使眼前的普通景物成為一幅打動人心的藝術作品。這要求攝影師具備一定的藝術觀察和表現(xiàn)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對時機的把握、對構成元素的取舍、對光線的控制、對畫面的布局以及以上諸能力與攝影技術的嫻熟融合。在這幅畫面中,拍攝時機的選擇以及長時間曝光對畫面形態(tài)的改變,很好地烘托出靜謐的氛圍,是營造畫面氣氛的重要手段。而六根木樁以有序的方式排列,進一步提高了畫面的視覺吸引力。黃金法則黃金比例是一個經(jīng)典的構圖法則。因為它的分割比例最符合我們的視覺美學,所以被廣泛運用在攝影構圖上。135相機畫幅長和寬的比例基本保持在2∶3,與黃金比例1∶1.618近似。黃金比例可以用構造矩形圖來分析:從一個矩形圖內(nèi)部任意勾勒出一個最大尺寸的正方形,如果剩下的矩形比例與除掉正方形之前的矩形比例一致的話,那么原先矩形的長和寬比例就剛好為1∶1.618。如果這個矩形是我們的取景框,要進行黃金分割的話,就必須保證:取景框長邊寬的部分:窄的部分=取景框長邊:取景框?qū)掃叄╝b︰bc=ac︰aa')。ab︰bc=ac︰aa'提示關于黃金分割法,相機制造廠家深諳此道,在相機中早已貼心地為攝影者做了相應的設置(查看相機說明書)。你可以在液晶顯示屏中看到畫面被四條相交的線分割成九等份,我們將這種分割稱為九宮格。九宮格中的四條線一共有四個交點,每個交點都具有黃金分割的視覺審美特征。所以,拍攝者只需將拍攝主體安排在其中的任一個交點上,就可以得到舒適的視覺效果。三分法構圖三分法構圖是從黃金比例延伸出來的一種構圖方法。它是將畫面橫向和豎向分別分成三等份,橫向分割線和豎向分割線相交的四個點就是畫面的黃金分割位置。在構圖時,只要將拍攝主體安排在這些黃金分割點上,就可以取得悅目、和諧的畫面效果。當然,這一規(guī)則適用于那些對構圖沒有太大把握和經(jīng)驗的攝影初學者。如果你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拍攝基礎,那么,只要善于靈活運用構圖規(guī)則,就能獲得更獨特的畫面效果。打破規(guī)則盡管黃金規(guī)則具有強大的適用性,但是對于攝影創(chuàng)作來講,打破規(guī)則比遵守規(guī)則更重要。對于初學者來說,黃金規(guī)則確實具有指導性和實用性,但是成熟的攝影師應該嘗試打破規(guī)則,超越規(guī)則,過分依賴規(guī)則是不可取的。暮色作品評析:黃金比例被人們奉為一種舒適、悅目的構圖方法,并作為一種構圖規(guī)則和美學定律沿用至今。對于攝影初學者而言,學習和遵守這一規(guī)則對于畫面構圖非常有效。因此,在舉起相機拍攝時,請記住并靈活運用這一黃金定律。視覺中心攝影畫面需要營造一個重點、一個中心,這樣我們的視覺才能夠更集中、更快捷地去辨識它。這跟我們的認識經(jīng)歷有關。在小時候,我們的視覺就開始訓練“去繁就簡、去偽存真”的能力,父母教會我們?nèi)绾握J識圖形、識別玩具,我們會對飄動的氣球、奔跑的動物倍感興趣,而對它周圍的東西視而不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眼睛往往對感興趣的東西投入更多的關注。而在攝影構圖中,我們也要運用這一視覺特點,在布置畫面時突出重點,即視覺中心。一幅畫面的視覺中心,是指畫面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它本身具有鮮明的趣味性,可以是景物的全部,也可以是景物的局部。通常情況下,它一般都處于畫面中的顯要位置。一幅畫面若沒有視覺中心,就會讓觀者迷惑,不知道畫面要表達什么。因此,在取景構圖過程中,我們要為畫面尋找一個視覺中心。當某處景物吸引你去拍攝時,你不妨先問問自己: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該如何使之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一旦確定了畫面的視覺中心,你就可以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去加以表現(xiàn),使之鮮明、生動。視覺中心在畫面中具有哪些特點呢?在本節(jié),我們會將視覺中心的特點歸納和羅列出來,以幫助讀者加深理解,并能有效地運用。黑背景下的天鵝拍攝手法:加用人工光照明,突出主體;局部測光,簡化背景,使用高速快門清晰凝固主體動態(tài)。作品評析:在這幅畫面中,從水中振翅上岸的天鵝被攝影師安排在黃金分割點上,其優(yōu)雅的姿態(tài)被瞬間凝固,其形象在畫面中鮮明、突出,具備成為畫面視覺中心的有利條件。黑色背景和逆光照明進一步突顯天鵝的形態(tài),使其看上去潔白而優(yōu)雅,給人以美的視覺感受。顯要位置彩色的小舟拍攝手法:采用黃金構圖法則,營造均衡的視覺效果。作品評析:攝影者在舉起相機拍攝時,請合理運用黃金分割定律。突出視覺中心的重要一步就是確保畫面簡潔,即將畫面中多余的元素剔除。上圖中的小舟位于黃金分割點,而其周圍的環(huán)境——沙灘、海面、天空顯得干凈簡潔,使小舟的視覺中心地位得以突出。提示許多初學者會有這樣的困惑:在對拍攝對象對焦時,主體一般都會位于畫面的中心位置。那么,如何在確保拍攝對象對焦清晰的前提下,將它移動到黃金分割點或其他位置上去呢?方法有兩種。一是在使用單次對焦模式時,使用焦點鎖定功能。在我們半按快門對焦后,不要松開快門,保持半按狀態(tài),就可以鎖定焦點,然后移動取景框重新構圖。二是在相機的后背上有一個焦點鎖定按鈕,在半按快門對焦之后,按下焦點鎖定按鈕,就可以保持焦點鎖定,這時可以移動取景框重新構圖。這種方法在使用除單次對焦功能之外的其他對焦模式(如多點對焦、伺服對焦模式)時,會非常有效。要想在公眾場合讓眾人關注自己,除了制造動作和響聲之外,還要搶占一個顯要的位置。攝影構圖也一樣,攝影師首先要保證視覺中心在畫面中處于一個鮮明、突出的位置。根據(jù)黃金分割定律,將視覺中心置于畫面的黃金分割點附近,可以營造悅目、舒適的視覺效果。有時,我們也會看到有人把視覺中心置于畫面的中間位置,雖然位置顯要,但因其上下左右空間呈對稱特征,很容易給人一種呆板、僵硬的視覺感受。除非主體本身具有對稱的結構特征,比如對稱的建筑和圖案等,或是主體在畫面中占據(jù)足夠大的空間,比如一朵充盈整個畫面的花卉特寫,否則需要謹慎處理。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少將主體安排在畫面的中間位置。當然,對畫面顯要位置的處理并不限于遵循黃金分割定律。遵守規(guī)則雖然不會出錯,但是往往難有新意,而創(chuàng)作需要打破規(guī)則,講求應運而生。因此,關于畫面顯要位置的處理,還有多種選擇,我們要根據(jù)具體的現(xiàn)場情況和表現(xiàn)需要來確定主體的畫面位置。有時,我們會將主體安排在畫面的邊緣,這并不意味著主體會失去視覺中心的地位,恰恰相反,攝影師會通過各種處理手段,如視覺引導線、結構簡約化,或通過色彩、明暗、影調(diào)等對比,使主體形象鮮明、突出,以確保其視覺中心的地位。偏振鏡偏振鏡因可以過濾非金屬表面的反光、環(huán)境的雜散射光、藍色天空的散射光等而受到攝影師的青睞。其主要用途包括:1.壓暗藍天,使天空更藍(或更深),白云更突出。當太陽、鏡頭和鏡頭所對的天空三者成90°夾角時,偏振鏡過濾天空散射光的效果最明顯。2.有效抑制水面、玻璃表面等非金屬表面的反光和耀斑。當光源與非金屬表面的夾角約為35°時,用與非金屬表面同樣的夾角逆光拍攝,抑制反光或耀斑的效果最明顯。3.有效抑制環(huán)境的雜散射光,提高景物的色彩飽和度。4.可以阻擋部分光線進入鏡頭,充當灰度鏡的作用,以便在拍攝中能降低快門速度或增大光圈值。巖石上的柏松拍攝手法:利用巖壁形成對角線構圖;利用藍天襯托柏松;利用偏振鏡過濾散射光,使天空、巖石和松柏的色彩更飽和。作品評析:視覺引導線的作用就是在畫面中引導觀者的視線深入畫面,漸入佳境。而主體便可以在引導線的作用下,產(chǎn)生豐富的位置變化。在這幅畫面中,巖壁與天空的交集以對角線的形式形成向上延伸之勢,而柏松則被巧妙地構置于對角線的頂端,突顯了柏松的堅韌氣質(zhì),并使之成為視覺中心。形態(tài)特征說到底,構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畫面更賞心悅目。人眼觀看景物會受視覺感知影響,而人的視覺感知具有獨特的喜好。盡管景物的形態(tài)豐富多樣,但我們的視覺感知對垂直或水平的景物形態(tài)更具有敏感性。因此,相對于傾斜的景物,垂直或水平的景物更能吸引觀者的視線。這是因為,在我們的視覺感知中,對事物的定位往往需要一種潛在的坐標系統(tǒng),即相交的垂直線和水平線。所以,眼睛首先關注的是視野中具有垂直或水平形態(tài)的景物。利用這一點,攝影師在面對紛繁復雜的景物時,可以利用垂直或水平的景物形態(tài)加以構圖,明確畫面的視覺中心。提示霧氣對畫面表達有諸多的積極作用,運用好霧氣,可以使畫面大放異彩。1.營造氣氛。霧氣厚薄濃淡的變化,以及使景物或隱或現(xiàn)的視覺效果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畫面氣氛,比如神秘、靜謐、動感、歡快、畫意等。2.簡潔。因為霧氣具有遮蔽的效果,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霧氣遮擋畫面中多余的景物,使畫面更簡潔。3.制造“神光”。當霧氣較薄時,光線穿過霧氣可以產(chǎn)生如同“神光”般光芒四射的效果。4.渲染效果。當景色中有霧氣流動時,尤其是富有色彩的光線參與時,可以產(chǎn)生特殊的渲染效果,使畫面獨具魅力。霧境拍攝手法:選擇有霧氣的清晨拍攝,增加畫面景物的生動性。作品評析:水平線具有橫向的延展性,垂直線具有向上的運動感,將兩者交織時,便形成一種“坐標”式形態(tài),從而產(chǎn)生了視覺吸引力。畫面中,相比水面,垂直的樹木形象更鮮明,而成排的樹木則缺少主次。如何集中觀者的注意力呢?在這里,霧氣起到了良好的隱蔽和突顯效果,使一棵處于黃金分割點上的樹木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色彩吸引秋天的楓葉拍攝手法:運用色彩虛實、冷暖的對比手法,突出前景中的楓葉,營造視覺中心。作品評析:畫面中的楓葉視覺突出,色彩濃艷,在偏冷色的背景襯托下,前后空間關系得到進一步強化,由此營造出一種鮮明的秋天氛圍。色彩的虛實對比色彩的虛實對比是立足于景物本身,因景深和焦距關系而形成的虛實對比。也就是說,色彩的存在狀態(tài)可以被分成實體和虛體兩部分。實體即清晰的實物,因為是具體的反射物,所以色彩效果為實;虛體即虛化的景物,如背景,因為是一種漫反射狀態(tài),所以色彩效果為虛。當實體和虛體共存于一個畫面中時,會產(chǎn)生虛實相映的色彩對比效果。當我們變化焦距,使前景為虛,背景為實時,景物的色彩虛實關系也會隨之發(fā)生改變。人們往往會被明亮、鮮艷的色彩所吸引,比如人群中身穿艷麗服飾的女性更容易引起眾人的關注。同樣,在一幅畫面中,艷麗的色彩更具有視覺吸引力。在營造視覺中心時,我們可以運用色彩的這一特點,將主體色彩表現(xiàn)得更亮麗。當然,色彩本身有著豐富的種類和屬性,在運用色彩突顯視覺中心的過程中,絕不僅限于這一種方式。色彩之間會因為種類和屬性不同而產(chǎn)生豐富的視覺關系,比如色彩的明暗關系、層次關系、空間關系、平衡關系、對比關系等,而很多畫面表現(xiàn)手法就衍生于此。比如對比關系,不同的色彩之間會產(chǎn)生對比和反差。有對比就會有強弱,我們可以巧妙利用色彩的對比關系來突出視覺中心。比如色彩的冷暖在視覺上有退進的視覺效果——暖色前進、冷色后退。因此,我們可以有意將視覺中心表現(xiàn)為暖色調(diào),而將環(huán)境處理成冷色調(diào)。再比如補色對比,當大面積的綠色中出現(xiàn)一點紅色,那么這個紅色一定是會引人注目的。而在消色背景中加入色彩,就可以將主體鮮明地突顯出來。這些表現(xiàn)手法都可以在構置視覺中心時巧妙地加以運用。消色即非彩色,指的是除彩色之外的黑、白、灰色。消色沒有色別之分,只有明暗之差。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最暗的是黑色,介于黑白之間的是各種明度不同的灰色。消色雖沒有鮮艷的色彩,但在構圖中卻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們既可以單獨用消色來構成畫面,使畫面顯得典雅、別致,也可以用消色與其他色彩產(chǎn)生和諧的對比效果。我們將黑、白、灰色與其他任何色彩搭配,都可以獲得協(xié)調(diào)的視覺效果,并能使彩色看上去更加醒目。此外,消色還能簡潔畫面,集中觀者的視線。黑色縫隙中的綠植拍攝手法:運用消色對比突出黑色巖石縫隙中的綠色,營造視覺中心;靠近拍攝,使畫面簡潔;旋轉(zhuǎn)偏振鏡,過濾掉巖石和植物表面的反射光,使色彩更飽和。作品評析:色彩具有強烈的視覺吸引力,還能引起我們諸多的情感反應。所以,色彩處理一直是攝影表現(xiàn)中的重中之重。這幅畫面充分運用色彩的消色效果,將對比和協(xié)調(diào)運用得頗為生動。黑色巖石的堅硬紋理與嬌嫩的綠色植物之間產(chǎn)生了強烈反差,似乎有著豐富的暗示效果,讓觀者去聯(lián)想其中的深刻內(nèi)涵。包圍結構圓形光環(huán)下的人像拍攝手法:利用光環(huán)的圓形結構形成包圍形態(tài),使畫面富有趣味;圓形燈光飽滿、勻稱的光線對人物有良好的刻畫效果。作品評析:閉合型的線性結構往往具有某種形式感,容易成為攝影師構建畫面、完成構圖的重要元素。采用包圍形態(tài)構圖,往往能夠取得較好的畫面效果。在這幅畫面中,環(huán)形的LED光源因其強烈的圓形特征而成為攝影師用于構圖的第一選擇,并在此基礎上通過角度和人物形體的處理,而形成更豐富的影調(diào)效果。當景物形成某種包圍形態(tài)時,我們在視覺上會更關注受包圍的區(qū)域,如果其中有具象存在,那么它首先會吸引觀者的視線,從而成為焦點。在畫面中,當一個主體被構置于包圍或半包圍的結構形態(tài)中,它往往能被突顯出來,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所謂中心,其實就是一種被包圍狀態(tài),而視覺中心顯然具備這一特征。在取景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營造包圍結構,并借此呈現(xiàn)視覺中心,不僅可以增加畫面的形式感,而且會帶來視覺的趣味性。有愛的樹林拍攝手法:細致觀察,尋找富有形式感的局部,通過細節(jié)表現(xiàn),使平凡的景物不再單調(diào),變得趣味橫生。作品評析:攝影師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才能使照片變得更加有趣。其中,在大景觀中發(fā)現(xiàn)富有吸引力的小景觀,就是一個重要的觀察能力。在這里,攝影師觀察到一個有趣的局部,這里的樹干形態(tài)富有疏密變化,且形成一種典型的框式結構——“心”形圖案,增加了畫面的形式趣味和想象空間。提示包圍式結構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如框式構圖、圓形構圖、三角形構圖、四邊形構圖,以及其他不規(guī)則形狀的構圖方式等,都具有包圍式結構的特點。在表現(xiàn)景物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構圖方式突出和呈現(xiàn)畫面的視覺中心。采用包圍式構圖,不僅可以獲得生動的畫面形式,而且視覺中心看上去也顯得更加突出和簡約。提示當我們面對大場景拍攝時,比如成片的樹林或是俯瞰下的城市,要學會從中發(fā)現(xiàn)趣味細節(jié)。這時,長焦鏡頭是最佳的拍攝工具,因為它可以讓我們待在原地,氣定神閑地進行觀察和拍攝。大小之爭在畫面中,相對于小面積圖形,大面積圖形更易成為視覺中心。在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中,大的物體往往比小的物體更有吸引力,也更具力量。因此,我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大的物體上。這一現(xiàn)象同樣會發(fā)生在我們的視覺表現(xiàn)上——大的視覺圖形相比小的視覺圖形更能得到我們的關注,尤其是兩者處在同一畫框中形成對比之勢時。根據(jù)這一經(jīng)驗,我們可以在突出視覺中心的表現(xiàn)手段上加以靈活運用。比如在取景構圖時,我們可以有意將大的視覺圖形作為表現(xiàn)主體,并利用小的視覺圖形加以襯托,以此突出大圖形的視覺地位,使視覺中心得到更好的表現(xiàn)。當然,以上經(jīng)驗是針對通常情況而言的,有關視覺中心的大小選擇在實際拍攝中也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色彩、虛實、明暗、圖形的有趣度、大小景物的不同屬性等,都有可能改變我們對視覺中心的選擇。比如當屬性相同的兩個景物存在大小之別時,大的景物往往視覺優(yōu)勢明顯,但是當大的景物缺乏顯著而有趣的形態(tài),或沒有色彩優(yōu)勢時,可能就不具備充足的視覺吸引力,而難以成為視覺中心的選擇對象。因此,在景物的大小之爭中,我們需要秉承一個基本原則,即趣味性,哪一個景物更具有視覺趣味,其成為視覺中心的可能性就越大。提示相對于風景,生命體更能夠引起我們的關注。這里所說的生命體是指具有運動能力的生物,比如鳥類、禽類、爬行類動物等。它們在畫面中出現(xiàn)時,總會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此時的風景便可退居幕后,成為其環(huán)境陪襯之物。所以,在畫面構置上尤其要注重對生命體的處理。如果我們只想讓其活躍畫面,成為景觀的一部分,那么就要縮小它在畫面中的比例。如果我們想要著重表現(xiàn)生命體,那么就要考慮放大其在畫面中的比例,努力使之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用周圍的環(huán)境來襯托其形態(tài)。熟悉之物陌生的事物雖然可以帶給我們新鮮感,但是我們對熟悉的事物更抱有親近感和認同感。在這一心理作用之下,熟悉的事物就更容易被視覺所接受和關注。比如將一只蘋果與另一種未曾見過的物品放在一處時,你會在第一時間對你熟悉的蘋果進行辨識,它的形狀、色彩乃至過往的味覺會讓你對蘋果產(chǎn)生一種親近感,而成為視覺的關注對象。所以,在畫面中選擇形象鮮明的熟悉事物作為表現(xiàn)主體,是營造視覺中心的一種明智之舉。在風景拍攝中,人造景觀相比自然景觀,比如建筑、雕塑等,更容易引起觀者的注意。因此,在自然景觀中置入人造物品,更容易引起觀者的興趣。白云下的樹拍攝手法:注意云層與樹木之間的呼應關系,將大面積的畫面留給天空,并使地面景物保持簡潔。作品評析:當同一性質(zhì)的景物在畫面中以大小形式排列時,這種大小對比所產(chǎn)生的主次關系會顯得更加鮮明而有趣。在這幅畫面中,攝影師運用了一種特別的構圖方式,即將地平線壓得極低,以更多地展現(xiàn)天空景色,如此可以營造一種天高云淡的意境,賦予畫面中的兩棵小樹以獨特的情感內(nèi)涵。并列的兩棵樹一大一小,有主有次,形態(tài)各異,似在對話,從而在廣闊的景觀中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地平線地平線是地面與天空接壤的水平線。在拍攝方向和距離不變的情況下,若改變照相機和拍攝對象之間的水平高低,則畫面上地平線位置的高低,以及遠近景物在畫面上展現(xiàn)的程度都會發(fā)生改變。也就是說,地平線的高低位置變化會改變畫面景物之間的透視關系和空間意境。此外,地平線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顯性地平線在畫面中直接表現(xiàn)為線的形式,比如天空與海面的交界線。而隱性地平線則比較隱蔽,甚至需要人為制造,比如在拍攝地面的內(nèi)部景觀時,往往不會出現(xiàn)天空,此時取景框的上邊緣往往會被想象成地平線。地平線是畫面構圖中一條重要的水平線和分割線。地平線是否水平,將決定畫面是否穩(wěn)定;地平線位于何處,將決定畫面如何布局。對于攝影初學者而言,能否在畫面中保持地平線水平,與能否清晰對焦一樣,是評判畫面成功與否的基本要求。要保持地平線水平,一者可以將地平線與取景框進行比較,看兩者是否平行;二者可以使用水平儀來校準,一般三腳架上都有水平儀配置。此外,地平線的位置一般要避免居中,因為居中的地平線會平分畫面,從而形成單調(diào)刻板的畫面格局。因此,在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會選擇將地平線構置在黃金分割位置。當然,也有較極端的構置,比如像第21頁案例中的畫面,將地平線靠近取景框下沿,以突出表現(xiàn)天空景色。因此,地平線位置的高低構置要根據(jù)主題表現(xiàn)需要而定。白云牧場拍攝手法:在廣闊的景觀中營造畫面的均衡感,通過畫面左側(cè)的一只綿羊,與畫面右側(cè)的房子在視覺上取得平衡,并與天空的白云形成三角關系,使畫面的整體結構趨于穩(wěn)定。作品評析:在具有人造景觀的自然風景中,我們的注意力會更受人造景觀的吸引,比如畫面右側(cè)的一座房子。攝影師有意將它安排在畫面的一側(cè),目的是為了與左側(cè)天空的云層保持均衡。盡管如此,我們還是首先注意到了房子。地面散落的羊群使色彩單一的草地有了觀賞性,并因其近大遠小的透視而增加了畫面的空間深度。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畫面左下角的那只羊,它的形態(tài)顯得生動有趣,并使畫面保持均衡和穩(wěn)定。取景范圍梳洗1拍攝手法:采用剪影手法,利用明亮的水面襯托水鳥形態(tài);選擇局部測光模式對水面亮度進行測光和曝光,使水面獲得豐富的細節(jié)和層次;明確取景范圍,采用長焦距截取景觀的局部,使水鳥保持一定的排列秩序。作品評析:這幅畫面有著生動的瞬間和簡潔的內(nèi)容,只是在確定取景范圍的過程中,靠近右側(cè)邊框的水鳥形態(tài)重疊,有失生動。注意取景框邊緣我們在構圖時,更多的不是去表現(xiàn)大場景、大景觀,而是去表現(xiàn)大場景中的細節(jié)。細節(jié)的構筑對于一幅畫面的成敗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畫面邊緣的細節(jié)安排就更為關鍵。在許多情況下,畫面邊緣的隨意處理,往往會給畫面的整體呈現(xiàn)帶來消極影響。因此,在取景構圖時,一定要多留意取景框的邊緣內(nèi)容。取景框邊緣的裁切是否合理,對于畫面的簡潔、結構的構建、主體的表達都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在了解了以上構圖知識之后,如何在取景構圖時快速確定視覺中心的地位,避免畫面中的其他元素喧賓奪主或干擾主題表達,是我們接下來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下面總結幾個有效的方法,以便在畫面表現(xiàn)中綜合運用,互為補充。首先是取景范圍。攝影師發(fā)現(xiàn)感興趣的主體后,要確定畫面的取景范圍,以便在有限的范圍內(nèi)更有效地完成構圖。其次是一個取舍的過程,即保留對主體表達有益的元素,剔除雜亂無關的元素。攝影是一個不斷做“減法”的過程,這一點與繪畫截然相反。繪畫需要在空白的畫布上一筆筆地涂抹筆墨,做的是“加法”。攝影則是在構圖中不斷舍棄無關的元素,做的是“減法”。攝影師在確定取景范圍后,通過做“減法”,不斷舍棄多余的元素,突出重點表達的元素,從而達到確立并強化視覺中心的目的。梳洗2拍攝手法:重新確定取景范圍,注意取景框四周的細節(jié),剔除不夠生動的元素,使主體形象更突出,畫面更簡約、精彩。作品評析:我們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景物取景時,是選擇中長焦鏡頭拉近拍攝,還是選擇短焦鏡頭拍攝更多的環(huán)境?是選擇表現(xiàn)景物的整體特征,還是選擇刻畫其局部形態(tài)?在拍攝之前都要作出思考和判斷。相比較左頁圖片,在經(jīng)過重新取景構圖之后,畫面中的形態(tài)更加鮮明突出,斜線排列的結構更加簡潔生動,視覺效果更具有吸引力。斑馬拍攝手法:注意隱蔽自己,用長焦鏡頭從遠處尋找富有趣味的畫面;注意景深控制,用較大光圈突出主體;并在后期裁切畫面。作品評析:我們知道,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在畫面中嘗試捕捉動物的眼神,可以吸引觀者的注意力。這幅畫面充分運用了這一點。攝影師在密集的斑馬群中,將一只抬頭注視鏡頭的斑馬清晰凝固,在密集的斑馬形體襯托下,顯得極富視覺吸引力。關于動物拍攝的注意事項動物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們的鏡頭中,拍攝動物有哪些注意事項呢?1.不要驚擾動物,學會隱藏行蹤??梢允褂瞄L焦鏡頭或超長焦鏡頭在遠處安靜地觀察和拍攝。注意關閉相機的蜂鳴器,并使用手動對焦。服裝不要過于艷麗,要以灰色、黑色或迷彩色等隱蔽性色彩為主。2.準確抓拍動物的精彩瞬間。要了解所拍動物的習性,能對其動作有所預判,并能靈活控制快門速度,以獲得或清晰或虛化的影像效果。3.分析環(huán)境,調(diào)整拍攝參數(shù)。在光線明亮的環(huán)境下,如晴朗的室外、明亮的室內(nèi)等,設置拍攝參數(shù)的空間較大,可以輕松獲得較高的快門速度。如果環(huán)境光線較弱,就需要通過提高感光度、開大光圈或使用曝光補償來提高快門速度。4.要有耐心。有些動物,如家庭寵物,容易感知主人的情緒,拍攝時要有耐心,不可因?qū)櫸镱B皮而大發(fā)脾氣,這樣只會增加拍攝難度,對拍攝帶來不利影響。奔跑的馬拍攝手法:采用追隨拍攝的手法,在合適的瞬間按下快門;為了確保得到精彩的瞬間畫面,通常需要連續(xù)拍攝多張,從中進行挑選。作品評析:相較于快門的高速凝固,使用較低的快門速度可以營造動感虛化的效果,也別有趣味。在這幅畫面中,攝影師運用追隨拍攝法,將背景強烈虛化,較低的快門速度使奔跑中的馬匹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虛化,將奔跑的氣氛營造得十分強烈。而主體前方的留白,則使畫面在視覺上更顯通透和協(xié)調(diào)。提示我們把照片的后期裁切稱為“第二次構圖”。裁切可能是攝影中最具誘惑力的事情,因為我們可以大刀闊斧地對拍攝的景物進行橫裁豎切,盡量不留痕跡地完成第二次構圖。裁切時,需要選擇一個裁切點,尤其是對于連綿不斷的畫面元素,如斑馬的身軀、河流、墻壁等,是將裁切點處理成出口還是入口,需要仔細考慮。比如對于一處山坡,我們是沿上坡裁切還是沿下坡裁切呢?通常,我們是按下坡裁切的??拷拷⒁暸臄z手法:近距離拍攝,抓取主體細節(jié)和精彩瞬間。作品評析:靠近拍攝帶來的視覺張力是顯而易見的。較小的景深、清晰的對焦產(chǎn)生了生動的虛實對比效果,突顯了駿馬的面部特寫。在優(yōu)美的弧線(馬的脊背線條)引導下,畫面視覺中心突出,并富有表現(xiàn)空間。當我們靠近被攝體拍攝時,被攝體往往會感到緊張和不安,而且有一種被侵犯的感覺。而靠近拍攝所得的影像也同樣會給觀者帶來這種緊張的體驗。拍攝距離越近,就意味著“安全距離”被壓縮,這種感受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所以,靠近主體拍攝,讓其充滿畫面,你會發(fā)現(xiàn)它變得與眾不同,而且有一種視覺震撼的效果。當你靠近拍攝時,拍攝目標會變得更加明確,這有利于你盡快抓住視覺中心進行構圖??拷臄z可以將景物的局部和細節(jié)放到一個更突出的角度進行呈現(xiàn)。因此,需要把握畫面形式與內(nèi)容的有效統(tǒng)一,即需要為畫面構建生動的內(nèi)部結構,并確保其具有豐富的細節(jié)。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可能只關注了畫面的內(nèi)容,卻沒有花心思去構建一個強有力的結構,從而削弱了畫面的表現(xiàn)力。反光鏡中的女人拍攝手法:靠近拍攝,將人物做虛化處理;清晰表現(xiàn)鏡面映像,營造模特觀照自我的趣味關系。作品評析:通過這幅畫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其構圖方法,了解靠近拍攝與結構趣味及畫面細節(jié)如何相映成趣的處理過程。攝影師在靠近模特的位置上(人物背后)拍攝,營造出親密的空間關系和氛圍。而對汽車反光鏡的選擇,則無疑是形成畫面趣味的重點。我們知道,鏡子本身被賦予了豐富的寓意,是一個觀照自我的介質(zhì)。這幅鏡面映像使人物產(chǎn)生一種觀照的狀態(tài),使畫面富有趣味性。人物的內(nèi)心狀態(tài)也在這種表現(xiàn)形式中得到生動的表達。視覺中心——鏡中人物得益于虛化的背景和前景而被突顯,同時反光鏡如同一個窗口,給人一種窺探的意味。攝影師通過塊狀分割和虛實變化,給畫面帶來生動的形式感,還使畫框的四邊形成一種空間上的框式遞進,更突出了主體形象。分析到此,我們發(fā)現(xiàn),有關畫面的拍攝角度(近距離拍攝)、介質(zhì)選擇、主體姿態(tài)、關系處理、形式結構、趣味營造等構圖技巧都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我們也從中看到一幅成功而有趣的畫面是如何得以呈現(xiàn)的。突顯色彩我們眼中的世界有著無比豐富的色彩,在大自然中,被賦予不同色彩的景物共存共生。它們之間因為色彩的不同而產(chǎn)生對比,有的被突出,有的被減弱。在攝影構圖中,色彩表現(xiàn)在主題表達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構圖中,將視覺中心與突顯的色彩相結合,是表現(xiàn)主體的一種有效手段。當然,色彩本身具備了某些特性,我們可以通過色彩的明度、飽和度以及不同的色彩對比來突出主體。要使色彩對比顯得更加生動,還要考慮拍攝角度、照明光線等要素。尤其是光照,不同的光照條件對于色彩會產(chǎn)生顯著影響。散射光使色彩顯得柔和,而在暗淡的光線之下,色彩也會顯得暗淡;強烈的直射光使色彩顯得更加明亮、飽和;相較于側(cè)光,順光更能表現(xiàn)色彩的亮度和飽和度。光線可以突顯色彩,也成為攝影師營造視覺趣味屢試不爽的重要手段。在風光攝影中,晨昏光線之所以被稱為“黃金光線”,除了有適宜景物表現(xiàn)的光比反差和光照角度,還在于它極富渲染力的色彩——金黃色的暖色調(diào)給景物帶來的視覺效果。陽光下的花卉拍攝手法:低角度仰視拍攝,利用藍天作背景使畫面簡潔,并起到色彩對比的作用。選擇逆光,使花卉呈半透明的質(zhì)感并展現(xiàn)出清晰的紋理。作品評析:花卉的黃色明度和飽和度都頗高,在自然環(huán)境中比較顯眼,因此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攝影師獨特的拍攝角度展現(xiàn)了花卉的內(nèi)部結構和細節(jié)。在藍天襯托下,黃色看上去更加明艷。此外,逆光刻畫了花卉的半透明質(zhì)感,其透射效果也增加了其色彩飽和度。提示色彩的進退是“熱脹冷縮”在顏色視覺上的反映。暖色有一種膨脹的感覺,因而產(chǎn)生前進感;冷色則有收縮的感覺,因此產(chǎn)生后退感。大小相同的黑、白兩色物體,黑者看上去總是比白者小一些,也相當于后退了一些。色彩的進退感與背景明暗也有關,在暗背景上,亮色前進,暗色后退;暖色前進,冷色后退。在亮背景上,暗色前進,亮色后退。彩色與消色對比時,彩色前進,消色后退。前進色與后退色還被看作是一種空氣透視效果,因此具有一定的強化空間意境的作用。秋葉作品評析:色彩有冷暖感,也有進退感。其中,暖色系具有前進感,而最具前進感的色彩當屬紅色,它給人的感覺總要比實際距離更近,所以更能引起觀者的注意。橙色、黃色與紅色相似,也是前進感較強的色彩;冷色系具有后退性,藍色是后退感最強的色彩,相比紅色,它總讓人感覺要比實際距離來得更遠一些,而且情感上更偏于平靜、冷淡;綠色與藍色相鄰,同樣具有后退感,而且能與紅色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所以,當我們把具有后退感的冷色與前進感的暖色在畫面中構置時,會產(chǎn)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如這幅畫面,藍色調(diào)背景在紅色樹葉對比下,呈現(xiàn)出深遠、寧靜之意境,而紅色枝葉在背景襯托下顯得更加醒目、張揚??刂凭吧疃盏臉淞峙臄z手法:運用小景深突出主體,營造空間意境;依據(jù)枝葉的延展趨勢采用橫幅構圖,營造舒適的視覺空間。作品評析:當攝影師將鏡頭對準從樹干上延伸的枯黃枝葉時,就已經(jīng)表明了其獨特的觀察力。在許多時候,我們往往容易被樹林中粗大密集的樹干所吸引,而忽視了細節(jié)。景深在攝影構圖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關乎影像的清晰與模糊,以及強調(diào)與削弱。一般來說,要更好地突出視覺中心,運用小景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因為小景深可以產(chǎn)生更強烈的虛實對比效果,清晰的視覺中心在虛化的環(huán)境中能得到有力的突顯。在景物相對復雜的環(huán)境中,運用小景深,還可以虛化背景和環(huán)境,使畫面更簡潔。要獲得小景深,通??梢酝ㄟ^控制光圈、焦距和拍攝距離來達到。比如,使用更大的光圈、更長的焦距和更近的拍攝距離,就可以獲得小景深。需要提醒讀者的是,小景深,意味著清晰范圍很小,對于對焦的準確性就有更高的要求。特寫特寫一般指相機在近距離拍攝的主體局部畫面。特寫通常著重表現(xiàn)被攝對象的某一個局部,揭示其細節(jié)特征。它將環(huán)境舍棄,讓被攝對象的某一局部占據(jù)整個畫面,給觀者以強烈的視覺印象。一般特寫畫面在細節(jié)表現(xiàn)上具有含蓄的特點,可以調(diào)動觀者的想象力,起到以小見大的效果。提示畫面有主次之分,這也是我們安排畫面的基本原則。所謂主與次,是指畫面要有主體,也要有襯托主體的次要元素。主體是畫面上要表現(xiàn)的主要對象,是構圖的核心,它可以是一個對象,也可以是幾個或成組的對象。在畫面中,主體要占突出的位置和面積,其他景物的配置、空間分配和畫面布局,都要隨主體的情況而定。次要元素,如陪體、前景或背景等在視覺地位上不能喧賓奪主,不能削弱對主體的表現(xiàn)。在構圖上,我們要從面積大小、色調(diào)搭配、線條走向等方面來突出主體。這就是我們常用的一種構圖手法——主次對比。影響景深的要素景深受三個因素的影響,分別是光圈、焦距和拍攝距離。它們的關系是:在其中兩個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長,景深越?。慌臄z距離越遠,景深越大,拍攝距離越近,景深越小。要獲得小景深,就要運用大光圈、長焦距和較近的拍攝距離;要獲得大景深,就要運用小光圈、短焦距和較遠的拍攝距離。在實際拍攝中,要根據(jù)畫面的表現(xiàn)需要,適時調(diào)整三要素,避免僵化運用。湖拍攝手法:在前景中構置巖石,與背景相呼應,形成空間過渡。作品評析:大景深意味著有更寬廣的清晰范圍,同時對構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幅畫面從前景到背景都是清晰的,那么對于畫面主次關系、層次過渡等處理會變得更加復雜。在這幅風光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大景深對空間細節(jié)都有清晰的呈現(xiàn),而前景中圓潤、穩(wěn)固的巖石很好地均衡了畫面。點之取舍法則點是攝影構圖中的基本元素之一,學會用點去構圖是拍出好照片的一個重要技巧。在取景中,點有大小之別、數(shù)量之分。在畫面中以點構圖,其實是一種對“點”進行取舍的過程。通常有單點構圖、多點構圖,以及由點所形成的線的構圖。在點的構圖中,我們應遵循簡約和突出的原則。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善于觀察和尋找點的存在。點具有相對性,是相對于“線”和“面”而言的。在不同的畫面結構中,點可以成為面,面也可以作為點來組織畫面。與畫面相比,點是一個相對較小的結構,它可大可小,可亮可暗,可方可圓,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黑白的。我們都有這樣的觀看經(jīng)驗,在面對一幅畫面時,首先是去認知畫面的內(nèi)容,而畫面中的“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更快地達到認知目的。這尤為鮮明地體現(xiàn)在一些極簡構圖中。攝影構圖講求簡潔,如果從“點”的角度去考慮,往往可以獲得簡潔而突出的畫面效果。草地上的牛群拍攝手法:選擇開闊的視角,將散布在草地上的牛群作為一個個“點”加以構圖,使畫面顯得簡潔而生動。作品評析:在這幅畫面中,地面和天空形成兩大色塊,而將散布于草地上的牛群以點的形式加以構圖,形成畫面的趣味中心。單點構圖草地上的白馬拍攝手法:運用黃金分割構圖,在草地的上部分坡進行裁切,并在水面形成倒影,使畫面具有豐富的層次。作品評析:在這幅畫面中,白馬作為“單點”在構圖中得到有效的突出,并因其位于黃金分割位置使畫面顯得協(xié)調(diào)。白馬在草地襯托下,其色彩和形態(tài)得到有力的表現(xiàn),給觀者留下想象空間。如果畫面上只有一個點,它就很容易成為視覺中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單點構圖。單點構圖雖然簡潔,但并不簡單。單點,因在畫面中缺少其他點的競爭和干擾而顯得更加突出。單點構圖看起來簡單,但對攝影師有較高的要求,因為以少勝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單點構圖中,如果不注意對單點的選擇,就很容易使畫面失去吸引力,顯得單調(diào)、乏味。我們在選擇單點時,要確保它富有形態(tài)特點并能吸引人。此外,還要合理安排單點與環(huán)境的關系,使單點與環(huán)境形成和諧有趣的有機整體,如此,便基本達到了單點構圖的意義。水流中的巖石拍攝手法:運用低速快門虛化水流,并經(jīng)過后期裁切。作品評析:單點構圖,首先要確保畫面均衡、簡潔而不呆板。通常,我們所選擇的點要有生動的色彩和形態(tài)。其次,環(huán)境對主體要有渲染和襯托作用。在這幅畫面中,慢速快門虛化了流水的形態(tài),以較強的動感與靜態(tài)巖石形成鮮明對比。多點構圖挑擔女拍攝手法:對天空測光,確保云霞細節(jié),人物形態(tài)呈剪影效果;采用多點構圖法,確定人物在畫面中的位置,并厘清主次關系。作品評析:在多點構圖中尋求有序的排列,形成主次和節(jié)奏。在這幅畫面中,三個形態(tài)相似的人物剪影排列有序,點與點之間有疏密和節(jié)奏變化,視覺效果生動。如果畫面中存在兩個、三個甚至更多點時,由單點形成的視覺主導格局就被打破了,它們在視覺上彼此抗衡,使畫面產(chǎn)生了競爭和張力,在這一過程中,畫面也進行了分割。此時,我們要做的是厘清主次,強化其中之一,弱化其他,即明確視覺中心,理順主次關系。在此基礎上再對其他“點”進行構置,其間有很多發(fā)揮的空間。比如,你可以在景深上有虛有實,在面積上有大有小,在色彩上協(xié)調(diào)悅目,在空間上有疏有密,有效避免構圖混亂,讓畫面有主有次,有章可循。采用虛實對比,突出其一,弱化其他,是我們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當畫面中出現(xiàn)多個景物時,比如面對一片盛開的花海,我們可以通過控制畫面的景深,厘清主次。我們可以從畫面中尋找顏色鮮艷、姿態(tài)優(yōu)美的那支花朵,以它為主體,運用小景深虛化周圍其他花朵,從而突出畫面的視覺中心。通過拍攝角度,將多點景物在畫面中有序排列,疏密有致,也能形成合理有趣的多點構圖。中性灰漸變鏡中性灰漸變鏡是一種較常見的濾鏡,多在室外風光等題材中使用。中性灰漸變鏡可以平衡畫面的影調(diào),而不會對色彩產(chǎn)生影響。攝影師通過濾鏡灰度的漸變,對光線形成過濾,灰度越大,過濾效果越明顯,直至透明部分完全透光。在拍攝風光時,若遇到天地景物光比反差過大,無法滿足曝光需求,就可以使用中性灰漸變鏡過濾掉部分明亮的天空光,從而起到壓暗天空,降低天地景物反差的效果,確保天空和地面景物都能得到良好的細節(jié)和層次。神秘的石頭拍攝手法:降低拍攝角度,用手電筒照亮前景巖石。因天空亮度較高,為了平衡手電筒光與天空光的亮度,使用中性灰漸變鏡壓暗天空。作品評析:多點構圖在實際拍攝中會碰到各種情況,攝影師在運用這一構圖法則時應學會靈活變通,取其意,變其形,不可生搬硬套。在這幅畫面中,點元素頗為豐富,既有形態(tài)相似、排列有序的點,也有外形不一的點。盡管如此,攝影師通過對這些點的合理安排,運用豐富的對比手法,使點之形態(tài)和畫面主題相得益彰。比如被照亮的前景巖石呈現(xiàn)迷人色彩和豐富細節(jié),而背景中密集排列的石人則以剪影形態(tài)出現(xiàn),由此在空間上呈現(xiàn)虛實、明暗、疏密和透視上的大小對比效果,一種神秘氣息在畫面上油然而生,引人遐想。人頭攢動拍攝手法:通過逆光照明,在每個人身上形成鮮明的輪廓光,使每個人在人群中顯得獨立和清晰?,F(xiàn)場光的強弱變化使人物形象或清晰或模糊,光柱照射之處,人頭攢動,氣氛熱烈。曦光拍攝手法:由羊群和樹木所形成的散點畫面中,除了光線塑造,還可以看到線條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起伏的線條以優(yōu)美的姿態(tài)將多點進行了串聯(lián)和分割,羊群在線與面的結構中松緊有致,悠然自得??酌鳠襞臄z手法:利用孔明燈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形成大小對比,并通過控制景深,刻畫主體孔明燈的細節(jié),而背景中的孔明燈則以陪體的形式營造畫面氛圍。海上泛舟1拍攝手法:通過俯瞰的視角,以海面為背景,不僅畫面簡潔,也使帆船得到突顯。逆光照明使船帆形成半透光效果,光影迷人。帆船形成圓弧形結構,使畫面呈現(xiàn)生動的形式感。海上泛舟2拍攝手法:與《海上泛舟1》相比,在平視角度下,原本弧形結構變成了水平式的雙線性結構,帆船看上去有了更強的動感特征。因畫面的光照效果被改變,帆船之間的光線反射效果沒有《海上泛舟1》來得那么明顯,顯得比較深沉。散點式構圖在多點構圖中,有一種情況是點元素較多,但主次之分不甚明顯,觀者的視線在畫面中受多個趣味點吸引,我們將這種結構稱為“散點式構圖”。這種構圖方式多適用在點元素密集存在的情況下,如花團錦簇的花叢、人流密集的節(jié)慶現(xiàn)場等。通過散點式構圖可以很好地展現(xiàn)現(xiàn)場的氣氛。散點式構圖,講究的是形散而神不散,散點在畫面中可以隨意排列,但主題一定是集中而明確的。在處理散點的過程中,也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講章法。其一,在散點中可以適當安排主次;其二,盡量避免散點間的重疊和遮擋;其三,可以將散點以不同的形態(tài)加以組合,增強形式感;其四,注重元素之間的疏密安排;其五,善用線條引導和分割畫面,增加形式感。視覺連線沙灘曦照拍攝手法:選擇清晨時的黃金光線拍攝。巧妙選擇前景和背景,為畫面構建穩(wěn)定的線條結構。使用偏振鏡,使天空藍顯得更飽和。作品評析:當我們試圖營造多點構圖的畫面時,尋求簡潔的背景和環(huán)境對于畫面的表現(xiàn)非常有利,可以有效減少干擾元素,使構圖過程更加順暢。在這幅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的三個點元素——前景中的兩塊巖石,以及背景中的高大巖石。我們可以感受到由這三塊巖石形成的三點連線所構建出的穩(wěn)定的正三角形結構。突起的巖石在黃金光線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生動的色彩和明暗效果,立體感很強。平整的灘涂簡潔且富有光感,且因反射天空光而呈現(xiàn)藍色調(diào),與光線的金黃色產(chǎn)生強烈的冷暖對比,視覺效果突出。所謂“兩點成一線”。當畫面中有多點存在時,不可避免地會產(chǎn)生一些視覺連線。這是因為人眼為了方便觀看,自覺地執(zhí)行了簡化原則,在點與點之間尋找最短距離,從而產(chǎn)生了這種視覺效果。視覺線意味著畫面中產(chǎn)生了分割和視覺圖形。在構圖時,我們要注意視覺線這一特征,并做到有效利用。比如,我們可以對多個點形成的線條和圖形進行有序安排,在畫面中產(chǎn)生形狀和節(jié)奏,使畫面更具層次和內(nèi)在聯(lián)系。當然,在這一層面中,點已經(jīng)與構圖中的其他元素——線和面產(chǎn)生了更直接的關系,要想從中生發(fā)出“趣味”,還需要攝影師具備敏銳的構圖意識和靈活的構圖技巧。線條結構我們在談論構圖時,經(jīng)常會提到線條結構。那么什么是線條結構呢?線條結構是攝影畫面的線條組合形式。一幅畫面一般由許多有形與無形的線條所組成,其中有一個起主導作用的主線條。主線條和其他線條經(jīng)過組合和聯(lián)系,形成具有明顯特征的線條結構形式。它能引發(fā)觀者的某種情緒和感受,增強畫面的表現(xiàn)力。因此,攝影師在拍攝時,要根據(jù)拍攝意圖,尋找表達主題的最佳線條結構形式。線條結構的種類非常豐富,包括橫線結構、豎線結構、曲線結構、正倒三角形結構、斜線結構等。夜幕初降拍攝手法:利用石樁形成視覺連線,并與背景的大橋在畫面右側(cè)形成視覺銜接,完成對畫面結構的構建。作品評析:攝影師注重線條的引導和分割作用,將整齊排列的石樁形成視覺連線,從畫面的左前方向右后方延伸,引導觀者視線深入畫面,并與背景中的大橋相接,形成一條完整的環(huán)線。這里面既有隱性線,也有顯性線,在攝影師的有效設計下都得到了生動的表達。線之取舍法則光影韻律拍攝手法:選取疏密有致的光影局部進行拍攝,并作適當?shù)钠毓庹a償。作品評析:陽光透過樹林在雪地上形成生動的光影條紋,在明暗濃淡的變化中顯現(xiàn)出動感韻律。這一圖案效果被攝影師巧妙地捕捉下來。我們只要拿起相機拍攝這個世界,就會與“線條”發(fā)生千絲萬縷的關系。線條作為基本的構成元素,如同畫面的骨架,決定著作品的特征和表達。攝影中的線條不同于繪畫中的線條,它存在于客觀事物本身,不可隨意增減,需要我們?nèi)コ橄蠛吞釤?。它同“點”一樣,也是我們主觀抽象的產(chǎn)物。線從本質(zhì)上來講,是點的運動軌跡,所以它天生具備動態(tài)情勢。正因如此,它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牽引視線運動,分割畫面,使之形成新的形狀和區(qū)域。在這一過程中,大的視覺圖形與若干小圖形有效組合,使畫面結構得到確立,并在視覺互動中產(chǎn)生新的情感認知。線條有多種,性質(zhì)各不相同,比如有直線、曲線,水平線、垂直線,短線、長線,斜線、折線,顯性的線、隱性的線,等等。這些線條在畫面中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和情感表達。比如水平線具有穩(wěn)定的特質(zhì),可以起到平衡畫面,營造安靜、沉寂等氛圍的作用;而斜線具有強烈的運動特質(zhì),可以起到活躍畫面,營造動感、不安等氛圍的作用。在一幅畫面中,其基調(diào)通常會受到主導線的影響。當我們面對交織、延伸、閉合等不同特征和狀態(tài)的線條時,該如何取舍呢?我們首先要明確畫面的主導線,只有確定了主導線,才可能做好取舍工作。取舍過程要講求線條的簡潔、有序且富有內(nèi)涵。有內(nèi)涵的線條才能對畫面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立交橋拍攝手法:在畫面中建立主線條(由右側(cè)進入畫面的干道);采用慢門拍攝,營造光跡效果。作品評析:在立交橋豐富的線條中,我們看到線多而不亂,且很有層次和主次之分,富有動感效果。主線條分割了畫面,布局均衡。橋面上川流不息的光跡在冷色調(diào)的氛圍下突顯了城市的繁忙與活力。水平線飛霞拍攝手法:對晚霞測光,呈現(xiàn)其豐富細節(jié);壓低地平線構圖,保留更多的天空內(nèi)容;采用平行式構圖。作品評析:具有主導作用的水平線是攝影師在構圖時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因為其位置能決定畫面中其他構圖元素的布局。在這幅畫面中,地平線被大膽地構置于畫面的底部。之所以如此構圖,是因為畫面的精彩之處在于天空中飛揚的流云和火紅的霞光,而非地面常見的樹林。水平線具有橫向延展的特性,在風景攝影中經(jīng)常被使用。當水平線重復排列時,會給畫面帶來韻律和節(jié)奏。所以,在風景攝影中,攝影師經(jīng)常采用橫構圖拍攝,且所拍景物中,水平線出現(xiàn)的概率也最大。水平線可以賦予畫面安寧、穩(wěn)定的感覺。在所有的水平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地平線。當一望無際的地平線出現(xiàn)在畫面中時,往往會使畫面顯得平淡、乏味。除非有特殊的表達訴求,否則要設法運用其他景物,如樹木、山脈、建筑等視覺元素來打破地平線的單調(diào),使畫面看上去富有變化。此外,一些攝影初學者在拍攝地平線風景時,很容易把地平線拍傾斜,使畫面產(chǎn)生傾斜的視覺感受。因此,拍攝者在構圖時應專心致志,若是相機端不平穩(wěn),可以使用三腳架來幫助我們獲得平衡,以確保地平線平正。地平線除了能夠影響畫面的穩(wěn)定性之外,也是分割畫面的重要線條,所以它在畫面中的位置安排也很重要。在構圖時,我們一般會運用三分法,將地平線構置在畫面的上三分之一或下三分之一處。不過,這也是一種普通規(guī)則,并不絕對,攝影師還要根據(jù)實際的場景和畫面表達作出合理的選擇。此外,重復出現(xiàn)的水平線除了能增加畫面的節(jié)奏感之外,還能增強畫面的深度感,豐富空間層次。飛行拍攝手法:用高速快門凝固小鳥形態(tài);水平式構圖突出畫面的線性節(jié)奏感;營造小景深效果。作品評析:當水平線在畫面中重復出現(xiàn)時,就容易產(chǎn)生節(jié)奏感,同時橫幅畫面的構圖也為水平線在橫向距離上增加景物寬度提供了有效的空間。不管是線條的節(jié)奏還是橫向的空間,都在為小鳥飛行提供襯托,使小鳥看上去姿態(tài)優(yōu)美,充滿動感。此外,線條在空間上的疏密處理和色彩變化,也成為畫面重要的視覺元素,看上去如同飛鳥的彩色賽道,在虛化的背景中產(chǎn)生夢幻般的視覺效果。水平式構圖水平式構圖的特點是被攝景物在畫面上構成水平式的結構形式。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習慣于在水平狀態(tài)下觀察景物,水平式構圖因為暗合人們的觀察習慣而讓人有舒適感,具有內(nèi)在的穩(wěn)定性。這種構圖適合表現(xiàn)具有水平特點以及處于水平運動狀態(tài)的被攝體。垂直線三棵樹拍攝手法:尋找合適的拍攝角度,確保樹干排列有序并與取景框平行;截取樹干局部構圖。作品評析:線條可以分割畫面。攝影師充分運用垂直線的穩(wěn)定特質(zhì),并以線條分割來營造視覺趣味。與全景拍攝樹木的形態(tài)相比,其視角更加獨特。三棵樹的線條一致,卻有疏密變化,并造成了空間分割,帶來強烈的形式感。垂直線與水平線成90°夾角,是構圖中呈鮮明豎線形態(tài)的線條。垂直線具有豎向延展的特性,可以突顯在豎向上有顯著形態(tài)的景物。由垂直線所組成的景物會給人一種高大、雄偉、莊嚴、穩(wěn)定的感覺。在拍攝具有垂直線結構的景物時,攝影師可通過變換拍攝視點,強化被攝物主線條的方向和效果,也可以運用光線(如逆光)勾勒景物輪廓來突顯線條,還可以運用景深營造虛實變化來突出線條特征,減少多余線條的干擾。垂直線構圖與水平線構圖一樣,能夠傳達強烈的情感,常給人“強大”“雄偉”“有力”等視覺感受。適用于水平線構圖的許多拍攝規(guī)則也同樣適用于垂直線構圖,如對垂直線構圖中的地平線處理。在拍攝時,垂直線構圖會存在一個透視問題,即線條會向上或向遠處匯聚并消失于一點。所以,不必強求垂直線與取景框邊緣保持平行,因為用135相機拍攝,是很難做到的。面對垂直線景物,如高樓建筑、參天樹木等,一般會選擇豎握相機仰視拍攝,這時垂直線匯聚會更加明顯。這樣構圖可以更好地容納垂直物體,突出垂直線的高度。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橫構圖拍攝,以表現(xiàn)垂直物體的寬度。二維與三維我們常說的二維平面和三維立體是對不同空間、形態(tài)的描述。二維平面是指只有長度和寬度兩個維度的空間形態(tài),如攝影畫面,其本身是一個二維空間的平面,它沒有深度。因此,我們需要運用造型手段在平面上構成具有深度的畫面感覺。三維空間是指具有長度、寬度和深度的立體空間形態(tài),這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物質(zhì)形態(tài)。攝影是依托二維空間的平面來真實再現(xiàn)現(xiàn)實景物這種三維立體形態(tài)和空間深度的藝術。因此,為了實現(xiàn)這種再現(xiàn),要求攝影師運用各種造型手段去努力完成。白楊拍攝手法:選取楊樹林的精彩局部,表現(xiàn)其密集的線條趣味和色彩魅力。作品評析:相比左頁圖,這幅畫面中的被攝體更具數(shù)量優(yōu)勢,且垂直線條的密集感帶有強烈的視覺吸引力。攝影師選擇豎構圖,用長焦鏡頭拉近拍攝,完整地展現(xiàn)楊樹的線條特征。曲線蜿蜒的山路拍攝手法:選擇高處俯拍;使用長焦鏡頭截取景觀局部,使路面保持優(yōu)美的曲線形態(tài),起伏的山地富有明暗影調(diào)對比和質(zhì)感;注意畫面空間深度的營造。作品評析:曲線,有斜線的動感,卻比斜線更優(yōu)雅;有直線的勻稱感,卻比直線更具活力;有其他線條都有的視線引導力,卻比其他線條更有吸引力。在這幅畫面中,攝影師通過俯拍角度展現(xiàn)了道路蜿蜒的曲線形態(tài),在環(huán)境的襯托下,使景色更加鮮明、生動。曲線具有獨特的美感和動感,攝影師常用它來展現(xiàn)女性的形體美,是一種自然優(yōu)美的線條。曲線在畫面中可以帶來動感和活力,因為曲線不是直接到達終端的,它能引導觀者的視線在畫面中迂回流動,從而能給畫面增添一種獨特的情趣,而相互沖突的曲線又會給畫面帶來一種緊張感。在曲線構圖中,最有力的是S形曲線,這種曲線不僅能使影像產(chǎn)生動感,而且更顯均衡、優(yōu)雅。在實際拍攝中,要嘗試去發(fā)現(xiàn)和選擇曲線,如蜿蜒的河流、盤山的公路、午后的海岸線,或者是人造的S形曲線等,運用它們來構造畫面,引導觀者視線到達視覺中心,使畫面富有秩序感和趣味性。提示拍攝高度會直接影響線條透視的效果,所以要表達空間深度,善于運用拍攝高度是一個有力的手段。通常情況是,拍攝高度越高,水平面上的線條透視強度會越弱,直至水平面與拍攝方向成90°夾角,即垂直角度時,水平面上的透視會基本消失。因此,要增加線條透視效果,可以降低拍攝高度,而要弱化透視效果,可以提高拍攝高度。而對于垂直面上的透視來講,則是隨著拍攝方向與垂直面夾角的縮小而逐漸變強。這也是采取仰視角度拍攝人物時,可以使人物形象看上去更為挺拔、修長的原因所在。戴帽子的女人拍攝手法:低角度仰拍,展現(xiàn)人物側(cè)面的曲線美感;調(diào)整模特的姿勢,使四肢和軀體展現(xiàn)出完美的曲線形態(tài);利用帽子的弧線,增加畫面的曲線特征。作品評析:女性身上的S形曲線是攝影師表現(xiàn)女性優(yōu)美身姿的重要元素。通常攝影師會通過模特的不同擺姿來展現(xiàn)和強化這種身體曲線。在這幅畫面中,模特的側(cè)面擺姿,使頭部、軀干和腿部形成生動的S形曲線,在簡潔的背景和緊身的黑裙襯托下,顯得格外突出。同時,帽子的優(yōu)美弧線與模特的軀體線條完美結合,使曲線的形態(tài)得到夸張和延伸,盡顯模特的優(yōu)雅氣質(zhì)和性感氣息。斜線沙紋拍攝手法:仔細觀察沙漠的局部紋理,從中找出趣味性圖案和結構;采取對角線構圖,均衡并突顯兩邊紋理的不同——疏與密,簡單與復雜。作品評析:沙漠的色彩和質(zhì)感相對比較單一,因此將注意力集中在線條、結構和紋理的變化上,是比較明智的選擇。這幅沙漠的局部畫面形式感很強,不同的斜線構置使單調(diào)的質(zhì)感富有變化,且在光線的映照下呈現(xiàn)立體結構和鮮明質(zhì)感。相對于水平線和垂直線的固定與靜止,斜線更具有動感特征,能夠為畫面帶來生動的效果。同時,斜線同樣具有引導觀者視線的作用,是攝影師構圖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在畫面中安排斜線時,最好是從畫面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處引入。如果是起引導線的作用,可從畫面底部的左側(cè)開始引入;如果是表現(xiàn)某一特定場景中兩個區(qū)域的巨大差異,那么使用對角線構圖將畫面平分,會有引人注目的畫面效果。斜線構圖中最有力的表現(xiàn)方式是以多條斜線向遠方延伸,最后匯聚于一點。提到消失點,我們往往更容易聯(lián)想到公路、鐵軌等效果鮮明的例子,但畫面中的隱性線條同樣可以帶來匯聚效果。如天空的云彩和地面的藤蔓會在畫面深處延伸相交,它們同樣可以起到斜線構圖的效果??吭跂艡谏系呐伺臄z手法:利用柵欄在空間深度上的透視效果為畫面的空間表達服務;注意調(diào)整模特的姿勢,使之與柵欄形成特定結構。作品評析:畫面中的柵欄具有鮮明的斜線特征,并深入畫面,在虛實中營造出空間意境。人物的姿態(tài)與柵欄的階梯性結構則具有一種形式上的呼應性,人物傾斜的身體以斜線形態(tài)與柵欄交叉形成“X”造型,而人物交叉的雙腿也具有“X”形態(tài),這些安排都賦予畫面以內(nèi)在聯(lián)系性,以生動的形式感突出了人物的個性魅力。顯性線條與隱性線條顯性線條是指顯露在外,可以直觀的線條形式,它在自然界中表現(xiàn)得比較直接,作用也比較明顯,如筆直的公路、連綿的山脈、蜿蜒的小河、起伏的地平線、密布的樹干等。而隱性線條則比較隱蔽,需要一定的視覺聯(lián)想,才能將它們連接成線。它的作用相較于顯性線條要顯得溫和,通常在有顯性線條的畫面中,隱性線條一般不易被觀者注意,除非是有意去尋找。但不管是顯性線條還是隱性線條,它們對畫面的構建都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構圖時,除了注意處理顯性線條外,也不能忽視隱性線條對畫面的影響。提示在“作品評析”中所說的映像效果,是一種獨特的光線現(xiàn)象,如同鏡面反射,往往產(chǎn)生在一些平整的能夠反射光線的景物表面上,比較常見的鏡面、水面、不銹鋼表面等。映像,如水中花、鏡中月,是虛幻之像,但看上去可以以假亂真,讓人心生夢幻。要表現(xiàn)映像效果,其一是看角度。鏡面反射規(guī)律告訴我們,要想看到反射的影像,就需要具備一定的觀察角度,所以攝影師要不停地變換拍攝位置,才可能找到理想的映像。此外,映像在畫面中的位置、大小,甚至透視關系、局部抑或整體表現(xiàn)等,也需要通過尋找合適的角度來加以解決。其二是對稱結構。映像與所映之物之間有著對稱關系,精彩生動地展現(xiàn)這種對稱美感,是攝影師屢試不爽的表現(xiàn)方法。其三是空間??臻g關系是映像給予我們最為精妙的一種視覺體驗。映像是虛像,卻與真實景物難辨虛實,從而給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吸引力和豐富的聯(lián)想空間。湖上小舟拍攝手法:選擇清晨風平浪靜的時刻拍攝,營造鏡面效果;后期裁剪成寬幅畫面。作品評析:平靜而有薄霧的水面往往可以充當一面極好的鏡子,能夠?qū)⒅車木拔镉成湓谒嬷?,產(chǎn)生生動而有趣的映像。這幅畫面很好運用了這種映像條件,通過水面倒影,將小舟和巖石形成對稱的映像效果,產(chǎn)生視覺趣味。而如同大型柔光箱的天空則使水面變得明亮、簡潔,對小舟和巖石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并產(chǎn)生了鮮明的視覺連線效果。可以說,畫面既有簡約的形式,又有可觀的內(nèi)容,更有生動的意境。線的引導謐作品評析:在這幅畫面中,攝影師通過曝光改變海面的質(zhì)感和形態(tài),營造簡潔、靜謐的環(huán)境,突顯主體。平直的地平線帶來強烈的穩(wěn)定感和靜謐意境。在討論線條構圖之前,有關線條在畫面中的另一個重要作用要加以闡明,那就是線條的引導作用,我們將這種線條稱為“引導線”。顧名思義,引導線就是引導觀者視線進入畫面的線條。理想的引導線可以使觀者很快找到被攝主體,并加以關注,是攝影師把握畫面結構、表達主題思想的一個重要的構圖手段。在發(fā)揮引導線作用的時候,可以遵循觀者的讀圖習慣來進行安排。我們讀圖時,一般習慣由左向右進行,所以引導線一般也會從畫面的左下方進入,并向畫面的深處延伸。但有一個情況需要注意,那就是將引導線移出畫面之外。這往往是不可取的,因為引導線的作用和目的是幫助觀者找到拍攝主體或興趣中心,若將引導線移出畫面,則會把觀者的視線帶出畫面,使觀者視線難以在畫面中停留。中性灰密度鏡使用中性灰密度鏡的目的是為了過濾掉進入鏡頭中的過多光線,以使畫面在保持正常曝光的前提下,能使用較低的快門速度為畫面表現(xiàn)服務。簡單理解就是拍攝環(huán)境中的光線過于明亮,甚至在我們使用最小光圈和最低感光度之下,依然無法如愿地降低快門速度準確曝光,這對我們虛化畫面中的動態(tài)元素產(chǎn)生了障礙。而中性灰密度鏡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它有若干等級,不同等級的密度鏡具有不同的濾光強度,我們可以通過密度鏡顏色的深淺作直觀判斷。燈蛇拍攝手法:選擇高處俯視拍攝,以獲取開闊的視野;長時間曝光,形成光跡效果;選擇天空將暗未暗之際拍攝,使天空和地面保持合適的明暗反差。作品評析:在這幅畫面中,不同色彩的車燈在路面上形成彩色光跡,蜿蜒至畫面深處,效果生動。明亮的燈光照亮了馬路和路兩邊的草地,車燈光與天空光交相輝映,別具趣味。面之取舍法則攝影構圖中的“面”更多地是以形狀的方式出現(xiàn)在畫面中,起到辨識事物、架構畫面的作用。我們在拍攝中,應充分認識景物中面的結構,并對其進行有效的選擇和架構。“面”在構圖中同“點”和“線”一樣,是組織畫面的一個基本元素。相對于線條在畫面中的分割和引導作用,“面”帶來的是某種識別性和對畫面內(nèi)容的控制與架構。所以,對畫面中的面結構進行有序的分析和處理,將有利于我們在構圖中做到有的放矢。所謂面,其實是由線組合而成的一個圖形。在畫面中,它會與其他視覺形態(tài)產(chǎn)生對比,從而確定自己的形態(tài)特征,并對畫面產(chǎn)生影響。根據(jù)不同的形態(tài),我們可以將面分為幾何形和不規(guī)則形,它們在畫面構成中具有對比、透視、圖底相襯等作用。提示圖形與背景之間相互襯托的關系,我們稱之為面的圖底相襯性。一個視覺形狀,需要有背景來襯托,才能將其顯現(xiàn)出來。在構圖時,我們要根據(jù)被攝物的特性,充分利用明暗、虛實、繁簡等襯托手法,使主體和背景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反差,突出其形狀。冰河拍攝手法:通過細致觀察,選取河流最具形式美感的局部進行俯視拍攝,構建面結構,形成形式趣味;營造畫面的想象空間,將雪面上的腳印納入構圖之中。作品評析:點的移動形成線,線的組合形成面,對于面的處理,首先對線有精致的要求。在這幅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融化的冰線是如何勾勒出深色河流的,而河流又是怎樣反襯出冰雪的形態(tài)。總之,它們都在平面化的視角下得到了面結構上的生動呈現(xiàn)。其中關鍵之處還是在冰線的何處取舍,以及分割出多大的雪面。幾何形的面樹干上的鳥拍攝手法:采用三角形構圖;利用明凈的水面襯托樹干和小鳥;使用長焦端拍攝。作品評析:畫面中的樹干結構鮮明,形態(tài)生動,在視覺上分割水面,使畫面形成不同的形態(tài)。而明亮的水面,則將深色的樹干和小鳥襯托得更加突出,使三角結構更加鮮明。由此形成的三角形構圖在為畫面帶來穩(wěn)定感和生動性的同時,也牢牢地抓住了觀者的視線。除了取景框是方形或長方形以外,畫面內(nèi)景物的形狀或畫面結構也會呈現(xiàn)出較規(guī)則的幾何圖形,如圓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它們在畫面中相對應的可能是三維的球體、立方體、三棱錐等。不同的幾何形在畫面中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圓形,因為它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滾動”,所以給人一種動勢感覺。在構圖時,我們尤其要注意它的擺放位置,不能太靠近取景框邊緣,否則會給人一種跑出畫面的感覺。三角形則給人一種不斷向上匯聚到頂點的感覺,所以在保持整體穩(wěn)定性的同時,也具有顯著的視覺動感效果。幾何形構圖幾何形構圖是由幾何形的面形成的構圖形式,具有鮮明的形式感和幾何形的視覺特性,是攝影常用的構圖形式。圓形構圖:指拍攝景物在畫面中形成圓形的結構形式。圓形線條是一種與中心點保持相同距離的平面運動曲線,它呈現(xiàn)出完美、柔和、流動、活潑的形態(tài),這種形式會使構圖產(chǎn)生統(tǒng)一、和諧的整體感。在圓形構圖中,如果能提供一個集中視線的趣味點,則將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向心力,這一中心點往往是安置主體的最佳位置。橢圓形構圖是圓形構圖的“變種”,有著圓形構圖的視覺效果。三角形構圖:指拍攝景物在畫面中形成三角形的結構形式。正三角形結構底邊與畫面橫線平行,兩條斜邊向上匯聚,其尖端有一種直向的動感。正三角形構圖具有堅實穩(wěn)定的感覺。倒三角形的視覺感與正三角形相反,倒三角形構圖具有強烈的不穩(wěn)定感。方形構圖:指拍攝景物在畫面中形成方形的結構形式。方形結構在視覺上看上去均衡、穩(wěn)定,因其結構與取景框結構相似,所以會給人框中有框的形式感,對觀者視線有集中的效果。戴圍領的女人拍攝手法:采用橢圓形構圖,拍攝特寫,利用圍領營造形式感,突出人物臉部神態(tài)。作品評析:利用線條分割畫面,形成不同的視覺形態(tài)來構圖,增強畫面的形式感和趣味性,是攝影常用的構圖手法。在這幅畫面中,攝影師利用服飾搭配,在人物的頭部形成橢圓形的包圍結構,在特寫鏡頭下,閉合的形態(tài)突出了人物形象。不規(guī)則形狀巖石中的樹拍攝手法:對局部取景,利用亂石突顯樹的視覺形狀;采用前側(cè)光照明。作品評析:某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