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央官制及其他制度+導學案 高三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1頁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央官制及其他制度+導學案 高三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2頁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央官制及其他制度+導學案 高三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3頁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央官制及其他制度+導學案 高三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4頁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央官制及其他制度+導學案 高三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央官制及其他制度一、秦朝(一)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三公(1)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2)太尉:管理軍事。(3)御史大夫:執(zhí)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處理國家監(jiān)察事務。2、九卿:奉常、郎中令、衛(wèi)尉、太仆、少府、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宗正。(二)地方制度—郡縣制1、發(fā)展過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秦朝普遍推廣。2、特點(1)秦朝地方行政機構分為郡、縣兩級;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設監(jiān)御史掌監(jiān)察。(2)秦統一后設36郡,后又不斷調整;郡下設縣或道,根據戶數的多少,置縣令(長)、縣丞、縣尉。(3)郡縣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4)縣以下設鄉(xiāng)、里和亭,分別負責管理民眾和治安。(三)選官制度—軍功爵制1、戰(zhàn)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內容之一為廢除世卿世祿制,推行軍功爵制。2、李斯為相時,官吏世襲制幾乎被廢,統治階級薦舉提拔人才得制度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但也蘊造了后來的九品中正制。二、西漢(一)中央官制—中外朝制1、西漢初期:漢承秦制,大致沿用三公九卿制。2、漢武帝時期:為削弱相權,建立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朝,將奏章的拆讀和審議之權交給尚書。3、三公:合稱外朝,全力基本被架空,僅有議事權。4、尚書臺:中朝(或內朝),成為中央決策機構,設左仆射、右仆射和六曹。(二)地方制度—郡國并行制1、為吸取秦亡教訓、守衛(wèi)中央,西漢初期推行郡國并行制,擴大地方王國的自治權力,中央政府對地方事務不多加干涉,對促進地方經濟的發(fā)展起了較大作用。2、后期諸侯王勢力過大,威脅中央集權,歷代皇帝不斷進行削藩,最終使地方王國變成與郡同級的單位。(三)選官制度1、任子制:兩千石以上官員,只要任滿三年不問其子弟德才如何,都可獲得任其子弟為官的資格。2、察舉制:又稱“舉孝廉”,是一種依照品行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3、太學:全國學子無論何身份,只要有才能,通過考核就能成為“五經博士”的弟子;“博士弟子”通過歲試考核即可委任官職。4、征辟制:征召名望顯赫的人士出來做官,皇帝征召稱“征”,官府征召稱“辟”三、魏晉南北朝(一)中央官制—三省制1、尚書省:處理行政事務的最高機關。2、中書?。好貢鴻C構,相當于漢代的尚書臺。3、集書?。ㄉⅡT?。夯实鄣氖虖念檰枡C構,掌評議、規(guī)諫、駁正違失權。(二)地方制度—三長制1、創(chuàng)立:北魏孝文帝時期,創(chuàng)立三長制。2、目的:以抑制豪強隱匿戶口和逃避租調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層政權組織。3、內容:三長制即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其職責是檢查戶口,監(jiān)督耕作,征收租調,征發(fā)徭役和兵役。4、影響:此制度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增加了國家的賦稅收入,同時也打擊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三)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1、時間: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大約存在四百年之久。2、特點:以門第作為選官標準,往往不注重才能。3、影響(1)積極:將評議人物的權力收歸中央,在一定時期內加強了中央集權。(2)消極①九品中正制逐漸成為了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②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阻礙階級流動,階級日益固化。

四、隋唐(一)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創(chuàng)立:由魏晉時期的三省制發(fā)展而來,由隋文帝楊堅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2、內容(1)中書?。贺撠熥h政,起草詔令。(2)門下?。贺撠煂徍?,不妥者駁回。(3)尚書?。贺撠焾?zhí)行,下設六部,是中央行政管理的中樞。(4)六部:即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3、特點(1)相權三分:三省互相制衡,從而削弱相權、加強皇權。(2)職權分明:三省職權按行政程序劃分,提高了行政效率。(3)后期三省出現一體化趨勢。4、影響(1)積極①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②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③六部分別貫徹各種政令,處理日常事務,提高朝廷辦事效率。(2)消極①加強了中央集權,使至高的皇權更加專制,容易導致決策失誤。②加大皇帝的工作難度,可能導致宦官干政,六部過于分工會降低工作效率。(二)地方制度1、隋朝:廢郡,以州統縣,實行州縣二級制。2、唐初:沿用州縣二級制,根據山川形勢把全國劃分為10道(后增至15道),作為中央派出的監(jiān)察機構;之后道成為州、縣的上一級行政實體。3、唐中期以后:在戰(zhàn)略重地設置節(jié)度使,部分節(jié)度使兼并其管轄的州縣,擁兵自重,形成藩鎮(zhèn)割據勢力。4、唐朝節(jié)度使的影響:設立之初中央有能力控制節(jié)度使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后唐期,中央權力失控,節(jié)度使擁兵自重,征戰(zhàn)不斷,民不聊生,極大削弱了中央的權力,使唐朝逐漸走向滅亡。(三)選官制度—科舉制1、特點:不根據門第,依據才學選官。2、發(fā)展過程(1)隋朝①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②隋煬帝正式設立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建立。(2)唐朝①唐太宗時期擴充學生的規(guī)模,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為主。②武則天時期大量增加科舉取士人數,首創(chuàng)武舉和殿試。③唐玄宗時期詩賦成為科舉考試最重要的內容。(3)宋朝:考試分為州試、省試、殿試三級,殿試成為定制;考試采用糊名法。(4)明朝:考試分為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級;實行“八股取士”,考試只從“四書”“五經”中出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觀點作答,不允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5)清朝:1905年,清末新政廢除延續(xù)千年的科舉制度。3、影響(1)積極①科舉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社會身份不再世襲,為封建社會各階層間的人員流動提供了條件。②科舉制度開啟了我國封建社會延續(xù)一千三百多年的官員選拔制度,加強了中央的集權和專制,消滅了士族制度。③促進了中華文化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④影響到中國當時的很多附屬國的官員選拔制度,如高麗、越南等國。(2)消極①由于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②入仕途徑單一,多數人只有通過科舉才能做官,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發(fā)財的想法,導致部分士人產生了畸形的價值觀。③科舉制度導致官場腐敗,也摧毀了中國文人獨立人格與自由思想,為專制政權輸送大量經世愚民的官僚。五、宋朝(一)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1、二府(1)中書門下、參知政事(副相):即“東府”,負責行政。(2)樞密院:即“西府”,負責軍事。2、三司(分割宰相財權)(1)鹽鐵:掌全國茶、鹽、礦冶、工商稅收、河渠及軍器之事,長官為鹽鐵司。(2)度支:掌統籌財政收支及糧食漕運之事,長官為度支司。(3)戶部:掌全國戶口及賦稅,長官為戶部司。3、御史臺:中央監(jiān)察機構。4、影響(1)積極:二府三司制將行政、軍政、財政等權力進行分割,宰執(zhí)、樞密使、三司使互相牽制,從而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2)消極:但也導致政出多門,行政效率低下。(二)地方制度—路州縣制1、為避免藩鎮(zhèn)割據,全國分為十五路(行政長官為轉運使)。2、形成路州縣三級制(州級又分府、州、軍、監(jiān))。六、元朝(一)中央官制—一省制1、含義:在中央,元朝實行一省制,即中書省制。2、特點:軍政大權完全歸中書省掌控并且由其長官丞相完全負責。3、山東、山西和河北被稱為“腹里”,被中書省直轄。(二)地方制度—行省制1、含義:在地方設行中書省,行省設丞相一人,掌管全省軍政大事。2、性質: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又是中央派出機構。3、特點(1)轄區(qū)面積廣闊。(2)權力大而不專,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3)打破“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錯”的政區(qū)劃分方式。4、影響(1)權力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2)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統一。(3)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4)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七、明朝(一)中央官制1、廢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2、設內閣:明成祖朱棣選拔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重務,正式確立內閣制。3、特務機構:明太祖時期設立錦衣衛(wèi)、明成祖時期設立東廠、明憲宗時期設立西廠;這些機構專門從事保衛(wèi)皇帝的偵緝活動,抓人、審訊、處置均不通過政府的司法部門,直接對皇帝負責。4、明朝內閣與西方近代內閣制本質區(qū)別(1)明朝內閣:是皇權專制的產物,維系了君主的絕對權力,進一步鞏固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2)西方近代內閣:是政治民主監(jiān)督機制,有助于防止專制獨裁。(二)地方制度:廢行中書省,各省設立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和軍政,都直屬中央。八、清朝(一)中央官制1、清初:軍國大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處理。2、康熙時:設置南書房,加強皇權。3、雍正時:設置軍機處,是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到頂峰的標志。(二)地方制度:內地分為十八個行?。ㄐ姓L官為總督、巡撫),西北和東北盛京設立五將軍,西南民族地區(qū)實行改土歸流。

隨堂測試1.東漢尚書臺曾獨任中央秘書機構,后擔負行政任務,失去了信息樞紐的本色,魏晉時為中書省所取代;后中書省顯耀,皇帝則又另設門下省負責中央的秘書工作。這反映出(D)A.中樞權力運行機制成熟B.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尖銳C.中外朝制度已逐漸確立D.封建專制皇權不斷加強2.《陳情表》是西晉文學家李密上奏給晉武帝的表文。其中有“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的記述。推斷(

C

)A.《陳情表》是研究西晉歷史的實物史料B.西晉的選官制度為九品中正制C.西晉初可能延續(xù)了漢代的察舉制D.科舉制在西晉時已有雛形3.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690年,尚書省既參與機要決策,又掌管國家政務,但尚書令多闕而不設。《新唐書·職官志》解釋:因唐太宗擔任過尚書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擔任這一職務。但《新唐書·太宗本紀》中記載,李世民還曾擔任過中書令。由此可知,對于尚書令多闕而不設的合理解釋是(

B

)A.宰相的權力已經被架空B.借此削弱尚書省的權力C.唐朝基本遵循避諱制度D.三省體制由此開始瓦解4.與漢唐相比,宋代不完全依靠田賦地稅作為國家收入。因此,宋朝以經濟力量支撐國家統治的方式,堪稱中國歷史上獨特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可行主要得益于(D)A.繳納歲幣以換取邊境的和平B.土地政策緩解了社會矛盾C.二府三司制提高了行政效率D.社會經濟結構的顯著變化5.元朝中央采取一省制,強調集體議決防止大臣專權。然而元朝的軍事機構擁有獨立且很高的權限,再加上各地宗王享受著半自治的特權,因此文官系統無法對他們進行節(jié)制。這說明元朝一省制(

B

)A.使皇帝成功將大權收回B.一定程度上背離了初衷C.利于中央機構不斷完善D.造成地方割據局面出現6.明清時代皇權專制在制度安排上出現新的變化,皇權專制程度似有新的提升,與此同時,行政的法制化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明清時代行政法制化的加強(D)A.是君主專制集權加強的表現B.是對儒家德治觀點的否定C.對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起到阻礙作用D.對專制權力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7.

唐初,三省以尚書省為首,尚書令地位極高,較難控制其權力。唐太宗繼位后,因為他曾任尚書令一職,“其后人臣莫敢當”,其官職時有空缺,久而久之尚書令演變成一個榮譽職銜。唐太宗在位時,以三省之外的官員“參預朝政”,之后又在相位中添入“同平章事”等稱號,位同三品。唐高宗在位時下令廢除尚書令一職,后期又以“北門學士”分宰相之權。唐玄宗時“臨時”命翰林學士以協助政務為由幫助皇帝起草詔書。唐德宗時翰林學士代行中書之職,成為“內相”。唐憲宗時命翰林首席學士掌制詔印,擁有獨立的行政機構,與帝相共商國家大事。此后,翰林學士承旨成為制度,其權力凌駕于中書門下之上,中書門下逐漸脫離中樞體制。此外,還出現拜計臣為“計相”、君主直接控制軍事力量神策軍等現象,都屬于削弱三省權力的一部分。這為北宋三省六部制的調整埋下了伏筆?!獡坛巍短瞥×恐频闹贫热毕菁捌渥冞w》整理(1)根據材料,簡析唐朝三省權力旁落的制度因素(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唐和北宋中央機構運行的不同之處(6分)。答:(1)因素:①皇帝通過空缺官職、榮譽職銜的方式架空、削奪尚書權力;②皇帝命三省以外的官員參與決策并將其制度化,削弱了中書門下的地位;③皇帝直接控制財政、軍事大權,分散了中書門下的權力。(2)不同:結合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北宋二府三司制的特點可知,前者突出程序分工,后者實行職能分工;前者官位與職權具有一致性,后者多采取臨時差遣的方式。

8.在20世紀80年代,對于康乾盛世的研究多集中在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作用上。史學界時此問題的看法分為兩派。其中一派認為,清政府采取的閉關鎖國政策,嚴重地阻礙了中國的發(fā)展,并沒有起到自衛(wèi)和阻擋資本主義沖擊的作用。也有學者的觀點恰好相反,認為閉關績國政策雖具有保中性,但在客觀上的確起了抵抗外來侵略和自我防衛(wèi)作用。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對此問題的探討也更加深入。有些學者提出了“機會”說,認為清朝在18世紀推行閉關債國政策,失掉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機會,由此拉開了與西方世界的距離。進入21世紀后,史學界將康乾盛世與同時代的西方國家進行比較,有的學者認為“近三個世紀的大清帝國史,不是靜態(tài)的,而是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與此同時,帝國的外部環(huán)境、外部世界也是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而且比較起來,后者比前者變動與發(fā)展的速度,更是迅猛的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大清帝國在與外部世界的互動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