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醫(yī)主治醫(yī)師考試復(fù)習(xí)筆記_第1頁
2024年中醫(yī)主治醫(yī)師考試復(fù)習(xí)筆記_第2頁
2024年中醫(yī)主治醫(yī)師考試復(fù)習(xí)筆記_第3頁
2024年中醫(yī)主治醫(yī)師考試復(fù)習(xí)筆記_第4頁
2024年中醫(yī)主治醫(yī)師考試復(fù)習(xí)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壹、解表劑

(壹)辛溫解表

1.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炙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風(fēng)寒表實證。

2.桂枝湯(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炙草):解肌刊登調(diào)和營衛(wèi)外感風(fēng)寒表虛證。

3.九味羌活湯(羌活、防風(fēng)、蒼術(shù)、細辛、川芎、白芷、生地、黃芩草):發(fā)汗祛濕兼清裏熱外感風(fēng)寒濕邪內(nèi)有蘊熱證。

4.小青龍湯(麻黃、桂枝、干姜、細辛、五味、白芍、半夏、炙草):解表散寒溫肺化飲外寒裏飲證。

5.止嗽散(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荊芥、陳皮草):宣利肺氣疏風(fēng)止咳風(fēng)邪犯肺證。

6.香蘇散(香附、紫蘇、葉甘草、陳皮):疏散風(fēng)寒理氣和中外感風(fēng)寒氣郁不舒證。

(二)辛涼解表

1.銀翹散(銀花連翹、卜荷、牛蒡子、芥穗、淡豆豉、蘆根、竹葉、桔梗、生草):辛涼透表清熱解毒溫病初起。

2.桑菊飲(桑葉、菊花、卜荷、杏仁、桔梗、連翹、生草):疏風(fēng)清熱宣肺止咳風(fēng)溫初起表熱輕證。

3.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麻黃、石膏、杏仁、炙草):辛涼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風(fēng)邪邪熱壅肺證。

4.柴葛解肌湯解肌清熱(葛根、柴胡、羌活、白芷、黃芩、石膏、桔梗、白芍、大棗草):外感風(fēng)寒郁而化熱證。

(三)扶正解表

1.敗毒散(羌活、獨活、川芎、柴胡、桔梗、枳殼、前胡、茯苓、人參、生姜、卜荷、甘草):散寒祛濕、益氣解表、氣虛外感、風(fēng)寒濕表證。

2.麻黃細辛附子湯:助陽解表、素體陽虛、外感風(fēng)寒證;暴啞。

3.加減葳蕤湯(生葳蕤、生蔥、白桔梗、東白微、淡豆豉、蘇卜荷、炙草、紅棗):滋陰解表、素體陰虛、外感風(fēng)熱證。

二、瀉下劑

(壹)寒下

1.大承氣湯(大黃、芒硝、厚樸、枳實):峻下熱結(jié)、陽明腑實證;熱結(jié)旁流證;裏熱實證之熱厥;痙??;發(fā)狂等。

2.大黃牡丹湯(大黃、丹皮、芒硝、桃仁、冬瓜仁):瀉熱破瘀、散結(jié)消腫、腸癰初起、溫?zé)狃鰷C。

(二)溫下

1.溫脾湯(附子、大黃、芒硝、干姜、人參、當歸草):攻下冷積、溫補脾陽、陽虛寒積證。

2.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細辛):溫裏散寒、通便止痛、寒積裏實證。

(三)瀉下

1.麻子仁丸(麻子仁、杏仁、芍藥、大黃、枳實、厚樸、蜂蜜):潤腸泄熱、行氣通便、胃腸燥熱、脾約便秘證。

2.濟川煎(肉從蓉、當歸、牛膝、枳殼、澤瀉、升麻):溫腎益精、潤腸通便、腎陽虛弱、精津局限性證。

(四)逐水

1.拾棗湯(甘遂、大戟、芫花、大棗):攻逐水飲懸飲;水腫。

(五)攻補兼施

1.黃龍湯(大黃、芒硝、枳實、厚樸、人參、當歸、桔梗、姜棗草):攻下通便、補氣養(yǎng)血、陽明腑實、氣血局限性證。

三、和解劑

(壹)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生姜、人參、棗炙草):和解少陽、傷寒少陽證;熱入血室證;黃疸、瘧疾及內(nèi)傷雜病而見少陽證。

大柴胡湯(柴胡、黃芩、大黃、芍藥、半夏、生姜、大棗):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少陽陽明合病。

蒿芩清膽湯(青蒿、黃芩、竹茹、枳殼、半夏、陳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赤茯苓):清膽利濕、和胃化痰、少陽濕熱證。

(二)調(diào)和肝脾

四逆散(炙草、枳實、柴胡、芍藥):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陽郁厥逆證;肝脾氣郁證。

逍遙散(柴胡、當歸、白芍、白術(shù)、茯苓、炙草、卜荷、燒生姜):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肝郁血虛脾弱證。

痛瀉要方(白術(shù)、白芍、陳皮、防風(fēng)):補脾柔肝、祛濕止瀉、脾虛肝旺之痛瀉。

(三)調(diào)和腸胃

半夏瀉心湯(半夏、干姜、黃芩、黃連、人參、大棗、炙草):寒熱平調(diào)、消痞散結(jié)、寒熱錯雜之痞證。

四、清熱劑

(壹)清氣分熱

白虎湯(石膏、知母、粳米、炙草):清熱生津、氣分熱盛證。

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人參、麥冬、半夏、甘草、粳米):清熱生津、益氣和胃、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二)清營涼血

清營湯(犀角、生地、麥冬、玄參、銀花連翹、竹葉、黃連、丹參):清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熱入營分證。

犀角地黃湯(犀角、生地、丹皮、白芍):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熱入血分證。

(三)清熱解毒

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瀉火解毒、三焦火毒證。

普濟消毒飲(黃芩、黃連、牛蒡子、連翹、卜荷、僵蠶、玄參、馬勃、板藍根、生草、桔梗、玄參、陳皮、升麻、柴胡):瀉熱解毒、疏風(fēng)散邪大頭瘟。

涼膈散(連翹、黃芩、山梔、大黃、芒硝、竹葉、卜荷、甘草、白蜜):瀉火通便、清上泄下、上中二焦、邪郁生熱證。

仙方活命飲(金很花、當歸尾、赤芍、乳香、沒藥、陳皮、白芷、防風(fēng)、貝母、天花粉、穿山甲、皂角、刺草酒):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陽證癰瘍、腫毒初起。

(四)清臟腑熱

導(dǎo)赤散(生地、木通、生草):清心利水、養(yǎng)陰心經(jīng)火熱證。

瀉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炙草):清瀉肺熱、止咳平喘、肺熱喘咳證。

龍膽瀉肝湯(龍膽、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生地、當歸、柴

胡、生草):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jīng)濕熱、肝膽實火、上炎肝經(jīng)、濕熱下注。

左金丸(黃連、吳茱萸<6:1>):瀉火清肝、降逆止嘔、肝火犯胃證。

清胃散(黃連、升麻、生地、當歸):清胃涼血、胃火牙痛。

玉女煎(石膏、熟地、知母、麥冬、牛膝):清胃熱滋、腎陰胃熱陰虛證。

芍藥湯(黃連、黃芩、芍藥、當歸、木香、檳榔、大黃、肉桂、炒甘草):清熱燥濕、調(diào)氣和血、濕熱痢疾。

白頭翁湯(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熱毒痢疾。

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黃連、黃芩、甘草):解表清裏、協(xié)熱下利。

葦莖湯(葦莖、薏苡仁、冬瓜仁、桃仁):清肺化痰、逐瘀排膿、肺癰熱毒、壅滯痰瘀互結(jié)證。

(五)清虛熱

青蒿別甲湯(別甲、青蒿、生地、知母、丹皮):養(yǎng)陰透熱、溫病後期邪伏陰分證。

當歸六黃湯(當歸、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熟地黃、黃芪):滋陰瀉火、固表止汗、陰虛火旺盜汗。

五、祛暑劑

香薷散(香薷、厚樸、白扁豆):祛暑解表、化濕和中陰暑。

六壹散(滑石、甘草<6:1>):清暑利濕暑濕證。

清暑益氣湯(西瓜、翠衣、西洋參、荷梗、石斛、麥冬、黃連、知母、竹葉、甘草、粳米):清暑益氣、養(yǎng)陰生津、暑熱氣津兩傷證。

六、溫裏劑

(壹)溫中祛寒

理中丸(干姜、人參、白術(shù)、炙草):溫中祛寒、補氣健脾、脾胃虛寒證;陽虛失血證;脾胃虛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後多涎唾或小兒慢驚。

吳茱萸湯(吳茱萸、人參、生姜、大棗):溫中補虛、降逆止嘔、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

小建中湯(飴糖、桂枝、白芍、生姜、大棗、炙草):溫中補虛、和裏緩急、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

(二)回陽救逆

四逆湯(附子、干姜、炙草):回陽救逆、心腎陽衰寒厥證。

回陽救急湯(四逆湯、合六君子湯、肉桂、五味、麝香、生姜):回陽固脫、益氣生脈、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

(三)溫經(jīng)散寒

當歸四逆湯(當歸、桂枝、細辛、白芍、通草、大棗、甘草、炙草):溫經(jīng)散寒、養(yǎng)血通脈、血虛寒厥證。

陽和湯(熟地、鹿角膠、肉桂、姜炭、白芥子、麻黃、生草):溫陽補血、散寒通滯陰疽。

七、補益劑

(壹)補氣

四君子湯(人參、白術(shù)、茯苓、炙草):益氣健脾、脾胃氣虛證。

參苓白術(shù)散(人參、白術(shù)、茯苓、山藥、蓮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炒草):益氣健脾、滲濕止瀉、脾虛濕盛證。

補中益氣湯(黃芪、人參、炙草、白術(shù)、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炙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脾虛氣陷證;氣虛發(fā)熱證。

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益氣生津、斂陰止汗、溫?zé)?、暑熱,耗氣傷陰證;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

玉屏風(fēng)散(黃芪、白術(shù)、防風(fēng)):益氣固表、止汗表虛自汗。

完帶湯(白術(shù)、山藥、人參、蒼術(shù)、白芍、車前子、陳皮、柴胡、芥穗、炙草):補脾疏肝、化濕止帶、脾虛肝郁,濕濁帶下。

(二)補血

四物湯(熟地、當歸、白術(shù)、川芎):補血調(diào)血、營血虛滯證。

當歸補血湯(黃芪、當歸<5:1>):補氣生血、血虛陽浮發(fā)熱證。

歸脾湯(白術(shù)、當歸、白茯苓、黃芪、遠志、龍眼肉、酸棗仁、人參、木香、炙草):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心脾氣血兩虛證;脾不統(tǒng)血證。

(三)氣血雙補

八珍湯(人參、熟地、白術(shù)、茯苓、當歸、白芍、川芎、炙草、姜棗):益氣補血、氣血兩虛證。

炙甘草湯(復(fù)脈湯)(生地、炙草、人參、大棗、阿脫貧、麥冬、麻仁、桂枝、生姜、清酒):益氣滋陰、通陽復(fù)脈、陰血陽氣虛弱;虛勞肺痿。

(四)補陰

六味地黃丸(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滋補肝腎、肝腎陰虛證。

左歸丸(熟地、山藥、枸杞、山茱萸、牛膝、鹿角膠、龜板膠、菟絲子):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真陰局限性證。

大補陰丸(熟地、龜板、黃柏、知母、豬脊髓、蜂蜜):滋陰降火、陰虛火旺證。

壹貫煎(生地、當歸、枸杞、北沙參、麥冬、川楝子):滋陰疏肝、肝腎陰虛、肝氣郁滯證。

(五)補陽

腎氣丸(附子、桂枝、干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補腎助陽、腎陽局限性證。

右歸丸(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菟絲子、鹿角膠、杜仲、肉桂、當歸、制附子):溫補腎陽、填精益髓、腎陽局限性、命門火衰證。

(六)陰陽雙補

地黃飲子(熟地、山茱萸、肉從蓉、巴戟天、附子、肉桂、石斛、麥冬、五味、石菖蒲、遠志、茯苓、姜棗):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下元虛衰、痰濁上泛之喑痱證。

八、固澀劑

(壹)固表止汗

牡蠣散(牡蠣、黃芪、麻黃根、小麥):斂陰止汗、益氣固表、體虛自汗盜汗證。

(二)澀腸固脫

真人養(yǎng)臟湯(罌粟、殼肉、豆蔻、訶子、肉桂、人參、白術(shù)、當歸、白芍、木香、炙草):澀腸固脫、溫補脾胃、久瀉久痢、脾腎虛寒證。

四神丸(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五味):溫腎健脾、固腸止瀉、脾腎陽虛之腎泄證。

(三)澀精止遺

金鎖固精丸(沙苑、蒺藜、芡實、蓮須、龍骨、牡蠣):澀精補腎、腎虛不固之遺精。

桑螵蛸散(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甲):調(diào)補心腎、澀精止遺、心腎兩虛證。

(四)固崩止帶

固沖湯(山萸肉、龍骨、牡蠣、白術(shù)、黃芪、白芍、棕櫚、炭五、倍海、螵蛸、茜草):固沖攝血、益氣健脾、脾腎虧虛、沖脈不固證。

固經(jīng)丸(黃芩、白芍、龜板、黃柏、椿樹、根皮、香附):滋陰清熱、固經(jīng)止血、陰虛血熱之崩漏。

九、安神劑

(壹)重鎮(zhèn)安神

朱砂安神丸(朱砂、黃連、炙草、生地、當歸):鎮(zhèn)心安神、清熱養(yǎng)血、心火亢盛、陰血局限性證。

(二)滋養(yǎng)安神

天王補心丹(生地、天冬、麥冬、當歸、酸棗仁、柏子仁、玄參、茯苓、遠志、人參、五味、丹參、桔梗):滋陰清熱、養(yǎng)血安神、陰虛血少、神志不安證。

酸棗仁湯(酸棗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養(yǎng)血安神、清熱除煩、肝血局限性、虛熱內(nèi)擾證。

拾、理氣劑

(壹)行氣

越鞠丸(香附、川芎、梔子、蒼術(shù)、神曲):行氣解郁六郁證。

枳實薤白桂枝湯(瓜蔞、薤白、枳實、厚樸、桂枝):通陽散結(jié)、祛痰下氣、胸陽不、振痰氣互結(jié)之胸痹。

半夏厚樸湯(半夏、厚樸、茯苓、生姜、蘇葉):行氣散結(jié)、降逆化痰梅核氣。

厚樸溫中湯(厚樸、陳皮、炙草、茯苓草、豆蔻、木香、干姜):行氣除滿、溫中燥濕、脾胃寒濕氣滯證。

暖肝煎(肉桂、小茴香、當歸、枸杞、烏藥、沉香、茯苓、生姜):溫補肝腎、行氣止痛、寒滯肝脈證。

(二)降氣

蘇子降氣湯(紫蘇子、半夏、厚樸、前胡、肉桂、當歸、生姜、蘇葉、甘草、大棗):降氣平喘、祛痰止咳、上實下虛喘咳證。

定喘湯(麻黃、白果、蘇子、杏仁、半夏、款冬、花桑、白皮、黃芩、甘

草):宣降肺氣、清熱化痰、風(fēng)寒外束、痰熱內(nèi)蘊證。

旋覆代赭湯(旋覆花、代赭石、生姜、半夏、人參、炙草、大棗):降逆化痰、益氣和胃、胃虛痰阻氣逆證。

橘皮竹茹湯(橘皮、竹茹、人參、生姜、甘草、大棗):降逆止呃、益氣清熱、胃虛有熱之呃逆。

拾壹、理血劑

(壹)活血祛瘀

桃核承氣湯(桃仁、大黃、芒硝、桂枝、炙草):逐瘀瀉熱、下焦蓄血證。

血府逐瘀湯(桃仁、紅花、赤芍、川芎、牛膝、生地、當歸、枳殼、柴胡、桔梗、甘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胸中血瘀證。

補陽還五湯(黃芪、當歸尾、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地龍):補氣活血通絡(luò)。

復(fù)元活血湯(大黃、柴胡、桃仁、紅花、穿山甲、當歸、瓜蔞根、甘草):活血祛瘀、疏肝通絡(luò)、跌打損傷、瘀血阻滯證。

七厘散:散瘀消腫、定痛止血、跌打損傷、筋斷骨折之瘀血、腫痛或刀傷出血。

溫經(jīng)湯(吳茱萸、桂枝、當歸、川芎、丹皮、阿膠、白芍、麥冬、人參、半夏、生姜、甘草):溫經(jīng)散寒、養(yǎng)血祛瘀、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

生化湯(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炙草):養(yǎng)血祛瘀、溫經(jīng)止痛、血虛寒凝、瘀血阻滯證。

失笑散(五靈脂、蒲黃):活血祛瘀、散結(jié)止痛、瘀血停滯證。

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藥):活血化瘀、緩消征塊、瘀阻胞宮證。

(二)止血

拾灰散:涼血止血、血熱妄行之上部出血證。

咳血方(青黛、山梔、瓜蔞仁、海粉、訶子):清肝寧肺、涼血止血、肝火犯肺之咳血證。

小薊飲子(小薊、生地、蒲黃、藕節(jié)、滑石、竹葉、木通、梔子、當歸、甘草):涼血止血、利水通淋、熱結(jié)下焦之血淋尿血。

槐花散(槐花、側(cè)柏葉、荊芥穗、枳殼):清腸止血、疏風(fēng)行氣、風(fēng)熱濕毒、壅遏腸道損傷血絡(luò)證。

黃土湯(灶心、黃土、白術(shù)、附子、生地、阿膠、黃芩、甘草):溫陽健脾、養(yǎng)血止血、脾陽局限性、脾不統(tǒng)血證。

拾二、治風(fēng)劑

(壹)疏散外風(fēng)

川芎茶調(diào)散(川芎、羌活、白芷、卜荷、荊芥、防風(fēng)、細辛、甘草茶):疏風(fēng)止痛、外感風(fēng)邪頭痛。

大秦艽湯(秦艽、川芎、獨活、當歸、白芍、石膏、甘草、羌活、防風(fēng)、白芷、黃芩、白術(shù)、白茯苓、生地、熟地、細辛):疏風(fēng)清熱、養(yǎng)血活血、風(fēng)邪初中經(jīng)絡(luò)證。

牽正散(白附子、白僵蠶、全蝎):祛風(fēng)化痰、通絡(luò)止痙、風(fēng)中頭面經(jīng)絡(luò)。

小活絡(luò)丹(川烏、草烏、天南星、地龍、乳香、沒藥):祛風(fēng)除濕、化痰通絡(luò)、活血止痛、風(fēng)寒濕痹。

消風(fēng)散(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蟬蛻、蒼術(shù)、苦參、木通、石膏、知母、當歸、生地、胡麻、生草):疏風(fēng)除濕、清熱養(yǎng)血、風(fēng)疹濕疹。

(二)平熄內(nèi)風(fēng)

羚角鉤藤湯(羚羊角、鉤藤、桑葉、菊花、生地、白芍、川貝、竹茹、茯神、生草):涼肝熄風(fēng)、增液舒筋、熱盛動風(fēng)證。

鎮(zhèn)肝熄風(fēng)湯(牛膝、代赭石、龍骨、牡蠣、龜板、玄參、天冬、白芍、茵陳、川楝、麥芽、甘草):鎮(zhèn)肝熄風(fēng)、滋陰潛陽類中風(fēng)。

天麻鉤藤飲(天麻、鉤藤、石決明、山梔、黃芩、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平肝熄風(fēng)、清熱涼血、補益肝腎、肝陽偏亢、肝風(fēng)上擾證。

大定風(fēng)珠(白芍、阿膠、龜板、干地黃、麻仁、五味、牡蠣、麥冬、炙草、雞子黃別甲):滋陰熄風(fēng)、陰虛風(fēng)動證。

拾三、治燥劑

(壹)輕宣外燥

杏蘇散(蘇葉、杏仁、桔梗、枳殼、前胡、半夏、茯苓、陳皮、甘草、生姜、大棗):輕宣涼燥、理肺化痰、外感涼燥證。

桑杏湯(桑葉、杏仁、沙參、象貝、香豉、梔皮、梨皮):清宣溫燥、潤肺止咳、外感溫燥證。

清燥救肺湯(桑葉、石膏、甘草、人參、胡麻仁、阿膠、麥門冬、杏仁、枇杷葉):清燥潤肺、養(yǎng)陰益氣、溫燥傷肺、氣陰兩傷證。

(二)滋陰潤燥

增液湯(玄參、麥冬、生地):增液潤燥、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

麥門冬湯(麥門冬、人參、粳米、大棗、半夏、甘草):清養(yǎng)肺胃、降逆下氣、虛熱肺痿;胃陰局限性。

益胃湯(沙參、麥冬、冰糖、生地、玉竹):養(yǎng)陰益胃、胃陰損傷證。

百合固金湯(生地、熟地、百合、麥冬、貝母、玄參、當歸、白芍、桔梗、甘草):滋養(yǎng)肺腎、止咳化痰、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

養(yǎng)陰清肺湯(生地、麥冬、玄參、丹皮、貝母、白芍、卜荷、甘草):養(yǎng)陰清肺、解毒利咽、白喉之陰虛燥熱證。

拾四、祛濕劑

(壹)燥濕和胃

平胃散(蒼術(shù)、厚樸、陳皮、炙草):燥濕運脾、行氣和胃、濕滯脾胃證。

藿香正氣散(藿香、紫蘇、白芷、半夏曲、陳皮、存樸、大腹皮、白術(shù)、茯苓、桔梗、炙草、生姜、大棗):解表化濕、理氣和中、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濕滯證。

(二)清熱祛濕

茵陳蒿湯(茵陳、梔子、大黃):清熱利濕、退黃濕熱黃疸。

八正散(木通、滑石、車前子、瞿麥、扁蓄、山梔、大黃、炙草):清熱瀉火、利水通淋、濕熱淋證。

三仁湯(杏仁、白蔻仁、薏苡仁、滑石、通草、竹葉、半夏、厚樸):宣暢氣機、清利濕熱、濕溫初起或暑溫夾濕之濕重于熱證。

甘露消毒丹(滑石、黃芩、茵陳、石菖蒲、川貝母、木通、藿香、連翹、白蔻仁、卜荷、射干):利濕化濁、清熱解毒、濕溫時疫邪在氣分濕熱并重證。

連樸飲(黃連、厚樸、石菖蒲、半夏、山梔子、豆豉、蘆根):清熱化濕、理氣和中、濕熱霍亂。

當歸拈痛湯(羌活、防風(fēng)、升麻、葛根、白術(shù)、蒼術(shù)、當歸身、人參、甘草、苦參、黃芩、知母、茵陳、豬苓、澤瀉):利濕清熱、疏風(fēng)止痛、濕熱相搏、外受風(fēng)邪證。

二妙散(黃柏、蒼術(shù)):清熱燥濕、濕熱下注證。

(三)利水滲濕

五苓散(澤瀉、茯苓、豬苓、白術(shù)、桂枝):利水滲濕、溫陽化氣、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

豬苓湯(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利水養(yǎng)陰、清熱水熱互結(jié)證。

防已黃芪湯(防已、黃芪、白術(shù)、生姜、大棗、甘草):益氣祛風(fēng)、健脾利水、表虛不固之風(fēng)水或風(fēng)濕證。

五皮散(茯苓、陳皮、橘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利水消腫、理氣健脾、脾虛濕盛、氣滯不泛之皮水證。

(四)溫化寒濕

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桂枝、白術(shù)、炙草):溫陽化飲、健脾利濕、中陽局限性之痰飲。

真武湯(附子、茯苓、白術(shù)、生姜、白芍):溫陽利水、陽虛水泛證。

實脾散(附子、干姜、白術(shù)、茯苓、厚樸、木香、大腹子=檳榔、草果仁、木瓜、炙草、生姜、大棗):溫陽健脾、行氣利水、脾腎陽虛、水氣內(nèi)停之陰水。

萆解分清散(益智、萆解、石菖蒲、烏藥):溫腎利濕、分清化濁、下焦虛寒之膏淋白濁。

(五)祛風(fēng)勝濕

羌活勝濕湯(羌活、獨活、防風(fēng)、藁本、川芎、蔓荊子、炙草):祛風(fēng)勝濕、止痛風(fēng)濕在表之痹證。

獨活寄生湯(獨活、防風(fēng)、秦艽、細辛、桂心桑、寄生、杜仲、牛膝、當歸、川芎、干地黃、芍藥、人參、茯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