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3電路綜合問題(原卷版)_第1頁
專題13電路綜合問題(原卷版)_第2頁
專題13電路綜合問題(原卷版)_第3頁
專題13電路綜合問題(原卷版)_第4頁
專題13電路綜合問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中考前瞻專題13:電路綜合問題一、中考前瞻1.摩擦起電、電荷、驗電器。1.摩擦起電、電荷、驗電器。2.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概念和意義,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3.電路的狀態(tài)及電路圖的畫法。4.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讀數,電路故障分析。二、回歸課本二、回歸課本1.摩擦起電: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當兩個物體互相摩擦時,束縛電子本領弱的物體就會失去電子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了多余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摩擦起電、接觸起電、電中和都是電子的轉移。2.兩種電荷: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帶電體和另一物體相吸,另一物體可能帶和帶電體異種的電荷,也可能是不帶電的輕小物體。驗電器: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斥,故只能檢驗物體是否帶電,不能檢驗物體帶何種電荷;若要檢驗物體帶何種電荷,可用一個已知電性的物體去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看驗電器箔片的張合情況。3.電路:電路由電源(提供電能)、用電器(消耗電能,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導線(輸送電能)和開關(控制電路)等元件組成。電路有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兩種接法,有通路、斷路、短路三種狀態(tài)。其中短路包括電源短路(導線直接接在電源兩端)和局部短路(導線直接接在用電器兩端)。4.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定向移動;酸、堿、鹽水溶液中正、負離子同時向相反的方向定向移動;要得到持續(xù)的電流必須在閉合電路中有電源。電流方向: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在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導體:容易導電的金屬、石墨、人體、大地及酸、堿、鹽的水溶液;導體內有大量可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絕緣體內幾乎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5.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家庭電路的電壓是220V,對人體的安全電壓為不高于36V。6.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瑒幼冏杵鳎和ㄟ^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可以保護電路;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的長度從而改變電阻、電流、電壓;使用前要觀察銘牌上的最大阻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7.電流表和電壓表:電表符號連接接電源兩端常用量程內阻使用方法相同點電流表串聯(lián)不能0.6A、3A很小,幾乎為零相當于短路使用前調零讀數時看清量程和分度值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測量值不能超過其量程電壓表并聯(lián)能3V、15V很大相當于斷路電表量程的選擇:(1)估計被測電路中電流、電壓的大小;(2)不能估計的情況下,選較大量程的接線柱,并用開關試觸;(3)如果被測電流、電壓在較小的量程,內則使用較小量程的電表,以減小誤差。8.電路故障分析:(2)電路故障一般為短路或斷路,具體判斷方法如下:根據電流表的情況判斷:電流表無示數,可能是從電流表兩接線柱到電源兩極間某處斷路,也可能是電流表被短路。三、易錯提醒根據電壓表的情況判斷:A.電壓表有示數,可以肯定從電壓表兩接線柱到電源兩極間的電路為通路,有可能是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部分電路出現斷路;B.電壓表無示數,可能是從電壓表兩接線柱到電源兩極間的電路某處斷路,也可能是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部分電路被短路。三、易錯提醒 判斷電荷的種類若果相互排斥,一定帶同種電荷。但是相互吸引,可能帶異種電荷,還可能一個帶電,一個不帶電。區(qū)分的時候先確定物體是否是帶電體,再判斷相互作用情況。電壓表所測電壓的對象的判斷電壓表與哪一個相并聯(lián),電壓表就測的是哪個的電壓。注意:電壓表的兩個接線柱需要直接與被測用電器的兩端相連接。【易錯練習】A.料勺吸胡是因它了電 B.若料勺負是它失了子C.料勺電通擦的法造電荷 D.料勺擦料了電明勺導體2.(2021嘉興)如圖是“靜電章魚”實驗,用比塑料易失去電子的毛皮分別摩擦塑料絲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絲往空中拋出后將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時塑料絲靜止在空中形狀像章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塑料絲與塑料管帶異種電荷后吸附在一起

B.塑料絲間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魚狀

C.塑料管經毛皮摩擦得到電子后帶正電

D.塑料管得到的電子數等于毛皮兩次失去的電子總數3.(2021福建)用紙巾摩擦過的塑料吸管可以吸引紙屑,此過程中()A.通過摩擦創(chuàng)造了電荷 B.吸管和紙巾帶同種電荷C.正電荷在吸管和紙巾間轉移 D.負電荷在吸管和紙巾間轉移4.(2021黑龍江)以下學習用品中,在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A.塑料刻度尺 B.物理課本 C.繪畫橡皮 D.金屬小刀片5.(2021·湖南懷化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將兩只相同的氣球在自己的頭發(fā)上摩擦后,就可以讓一只氣球在另一只氣球上方“跳舞”。對該現象解釋正確的是()A.摩擦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電荷使兩氣球帶了電B.摩擦的方法使氣球分子發(fā)生轉移而帶電C.兩氣球因帶了異種電荷而互相排斥D.這種相互排斥現象與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張開時原理相同四、壓軸專練四、壓軸專練1.導體電阻的大小不僅跟材料和溫度有關,還與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關。2.家用電器的額定電壓是______V,電飯煲在工作時,將______轉化為內能,在電飯鍋中注水,發(fā)現鍋底比平時看到的淺,是由于______。3.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L1兩端的電壓為U1=3.7V,L2兩端的電壓如圖乙所示,則L2兩端的電壓U2=V,電源電壓U=V。4.小宇對物理現象很好奇,學習了電壓表后,他很想知道為什么同一個表盤只要連接不同的接線柱,就可以實現量程的轉換。于是,他將電學盒里的電壓表如圖甲的后蓋打開,看到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連接情況。小宇發(fā)現電壓表其實是由一個小量程的電流表改裝而成,“3V擋”和“15V擋”都是由同一個電流表分別與不同的電阻______聯(lián)而成,電阻越大,量程越大,這里的電阻起到了______作用。5.如圖所示,圖甲中電壓表的分度值為V,讀數為V;若使用前出現如圖乙所示的情況,則原因是。6.小禹在復習“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產生了一些疑惑;實驗中為什么選擇不常見的鎳鉻合金作為研究的導體,而不選用常見的銅絲?難道選用銅絲會不利于探究?帶著這些思考,小禹決定進行實驗驗證:

(1)為了能夠更好地反映出電阻的變化,小禹可以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接入________,且與研究導體______。(2)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處于________狀態(tài)。(3)實驗中,選擇一根帶鱷魚夾的導線,主要是為了方便改變________。(4)分別用銅絲、鎳鉻合金絲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結果于下表,對比實驗記錄,發(fā)現用________作為研究導體,實驗現象不明顯.不明顯之處是:________。7.小明同學按如圖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得到如下表所示數據。A1示數A2示數V1示數V2示數V示數0.5A0.5A7.5V4.5V12V(1)由圖可知,燈L1和L2的連接方式是____________。(2)由電流表A1和A2的示數,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電壓表V1、V2和V的示數,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為探究導體電阻大小的影響因素,某同學利用同種合金材料制成的a、b、c三條電阻絲(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進行實驗,a、b長度相同,b、c粗細相同,如圖1所示。連接電路,分別接入電阻絲a、b、c,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的三次示數如圖2所示。

(1)根據示數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GB3①電阻大小不僅跟導體橫截面積有關,還跟導體______有關。

=2\*GB3②______電阻絲的阻值最?。ㄟx填“a”“b”“c”)。(2)該同學更換了電源和電流表,添加了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設計了圖3(甲)所示的電路來測量電阻絲的電阻。

=1\*GB3①圖3(乙)是根據圖3(甲)連接的實物圖,請在錯誤的導線上打“”并連接正確。=2\*GB3②閉合開關后,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示數______(選填“變大”“變小”“不變”);當滑片P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