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7年級下冊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09光學經典實驗專項突破小孔成像實驗①讓太陽光通過硬紙片上各種不同形狀的1厘米小孔,觀察陽光通過不同形狀的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狀。②讓太陽光通過硬紙片上的5厘米正方形大孔,觀察陽光通過大孔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狀。另取一張硬紙片,把正方形大孔遮去一部分,觀察陽光通過變小的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狀。移動紙片減小孔的大小,直到陽光通過孔在地面上形成圓形的光斑為止。陽光通過大孔時,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狀與大孔的形狀有關。實驗表明:小孔很小時,地面上的亮斑是太陽經小孔所形成的像。小孔成像實驗說明了光在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二、光的反射定律:①把一面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塊白色硬紙板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可繞ON折轉的E、F兩塊板組成,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使E、F兩板面處于同一平面內,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著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過平面鏡的反射,沿著另一個方向射出,在紙板上用紅色筆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兩次。換用其他顏色的筆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由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可看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位于法線ON兩側。②將F板繞ON前后轉動,在F板上還能看到反射光嗎?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③取下硬紙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記錄在表中。觀察比較每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關系??砂l(fā)現(xiàn)每組實驗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相等。④關于光的反射,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1)實驗過程:如圖所示,把一支蠟燭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玻璃板后面將出現(xiàn)蠟燭的像。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點燃蠟燭的像的位置。多次改變點燃的蠟燭在平面鏡前的位置,重復以上步驟,用直線把每次實驗中的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連起來,用刻度尺測量出它們到玻璃板的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并加以比較。(2)實驗結果:每次實驗中點燃的蠟燭與它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且物與像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3)分析與論證:蠟燭所成像的位置和蠟燭的位置有什么關系?它們的大小有什么關系?蠟燭所成的像的位置和蠟燭的位置關于鏡面對稱,它們的大小相等。平面鏡成像特點:平面鏡成像中像和物等大,且關于鏡面對稱。①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②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③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2.用光的反射來分析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平面鏡成像作圖方法一)(1)在蠟燭上任選一點S。(2)S點會發(fā)出很多光線,其中一部分會經過平面鏡反射進入人眼。(3)因為人眼總是感覺光沿直線傳播,所以人眼逆著反射光線看過去,就感覺光線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在鏡后的交點S′發(fā)出的。我們把S′叫做S的虛像。(4)物體上的每個點在鏡子里都有一個虛像點,所有的像點就組成整個物體的虛像。(5)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不是實際光線相交而成的,故為虛像。3.平面鏡成像作圖(方法二)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過A點作平面鏡的垂線,與平面鏡交于點,延長垂線段,在平面鏡右側作一點A',使A'O1=AO。同理,找出B'點,使B'B垂直于平面鏡且B'O2=BO2。用虛線連接A'B'并補畫箭頭,則A'B'就是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四、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的概念:在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要掌握“一點”(入射點)、“兩角”(入射角、折射角)和“三線”(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分別代表的含義。如圖所示,O叫作入射點,AO叫作入射光線,OC叫作折射光線,過入射點O的垂直于界面的直線NN'叫作法線,入射光線AO跟法線的夾角α叫作入射角,折射光線OC跟法線NN'的夾角r叫作折射角。①讓一束光通過玻璃槽蓋子上的狹縫斜射到水面,光進入水中時,其傳播方向會發(fā)生變化嗎?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變化,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在課本第72頁圖256中,改變入射角α的大小,比較每一次入射角α和折射角y的大小以及折射角γ隨入射角α的變化情況,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如果讓光垂直射向水面,進入水中的光又會怎樣?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隨入射角的減小而減??;光垂直射向水面時,進入水中的光與入射光在同一條直線上。五、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說明: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被照景物與鏡頭的距離為物距,鏡頭到膠片(光屏)的距離為像距(暗箱的長度)。拍近景時,相當于物距縮小,則像距要增大,而膠片是無法前后移動的,只有靠移動鏡頭的前伸來擴大像距。反之則反。像的性質應用物距像距放大縮小倒立正立實象虛象同側異側u>2ff<v<2f縮小倒立實象異側照相機u=2fv=2f等大倒立實象異側f<u<2fv>2f放大倒立實象異側幻燈機u=f/不成像u<fu<v放大正立虛象同側放大鏡一、小孔成像實驗1.學習了光學知識后,愛動腦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現(xiàn)象。如圖所示,她們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1)通過實驗,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2)分析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3)分析比較甲、丙兩圖,又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2.(2019七下·永康期末)學習小組用圖甲所示的圓柱形紙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發(fā)現(xiàn)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樣。關于像的亮度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與小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猜想2:與小孔的形狀有關。猜想3:與小孔的大小有關。(1)驗證猜想1時,應固定的位置,讓光屏從圖示位置沿紙筒慢慢遠離小孔,在這過程中觀察光屏上像的亮度。(2)驗證猜想2時,固定燭焰、紙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換使用如圖乙所示的三個小孔進行實驗,分別觀察比較所成像的亮度。他們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是。(3)為驗證猜想3,固定燭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變圓孔直徑,觀察現(xiàn)象如下表。圓孔的直徑/mm小于1.01.01.52.02.54.0像的清晰度清晰清晰清晰清晰較模糊模糊像的明亮程度——逐漸變亮→實驗現(xiàn)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時,。(4)通過該探究實驗,當成像清晰時,可觀察到的像的形狀有。A.燭焰形 B.三角形 C.圓形 D.棱形3.(2021七下·余姚期中)探究透明物體、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小明做了如下實驗:(1)如圖甲所示,讓太陽光透過硬紙板的圓孔,將紅色透明塑料薄膜蒙在硬紙板的圓孔上,在下方白紙上看到的顏色是。(2)如圖乙所示,讓太陽光穿過紙板的狹縫射到三棱鏡上,經三棱鏡分解后的彩色光帶通過藍色玻璃板,在白紙上觀察到的光帶顏色是。(3)仍用圖乙實驗裝置,用綠色的紙屏直接吸收經棱鏡色散后的彩色光帶,觀察到紙屏上出現(xiàn)的顏色是。(4)實驗結論:透明物體的顏色是它能的顏色;不透明物體的顏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顏色相同。4.(2021七下·諸暨期中)照相機為什么不采用小孔成像而采用凸透鏡成像?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該裝置由兩個不透光的筒組成,內筒能在外筒內左右移動。內筒開口處用半透明紙作光屏,在外筒的孔上放置凸透鏡(實驗序號1),調節(jié)內筒位置,直至出現(xiàn)清晰的像,并記錄現(xiàn)象。然后保持內外筒位置不變,僅對孔上放置的透鏡及孔的大小按照序號2、3、4、5、6進行實驗,記錄如表:實驗序號123456外筒孔中放置物體未遮蓋的凸透鏡小部分遮蓋的凸透鏡大部分遮蓋凸透鏡較大孔徑的小孔中等孔徑的小孔較小孔徑的小孔像的清晰程度清晰,能分辨出筆畫清晰,能分辨出筆畫清晰,能分辨出筆畫很模糊,基本看不清筆畫模糊,能分辨出筆畫清晰,能分辨出筆畫像的亮暗亮中暗亮中暗請回答以下問題:(1)小孔成像和凸透鏡成像分別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A.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 B.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D.光的折射,光的反射(2)本實驗用發(fā)光字而不用蠟燭燭焰,是因為發(fā)光字相比燭焰有以下優(yōu)點:。(3)一張照片要求成像清晰、亮度合適,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相機中采用凸透鏡成像而不采用小孔成像的原因是。二、光的反射定律驗證5.(2021九下·富陽期中)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平面鏡M放在平板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可繞垂直鏡面的接縫ON轉動。實驗次數(shù)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①如圖甲,當E、F在同一平面上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再觀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比較。②如圖乙,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③小金同學在實驗時,選擇入射角分別為20o、30o、50o的三條光線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shù)據(jù)(見表格)。經檢查,三次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guī)律卻與反射定律相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6.(2020七下·椒江期末)小柯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讓一束光沿紙板E射到鏡面O點,在紙板E上可看到入射光線AO,若將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紙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2)小柯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具體做法是:多次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觀察反射光線的方向是否改變,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把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請你幫助小柯設計該實驗的記錄表,并畫在虛線框內。
(3)小柯想驗證“光路是可逆的”,他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7.(2020八上·余杭開學考)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先把一個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個可折疊的半圓形的屏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此屏由兩個大小相同的扇形面E、F連接而成,用來顯示光的傳播路徑,屏上的直線ON為屏F可繞其轉動的軸線,且垂直于鏡面。使一束光貼著屏E沿AO射到O點,經平面鏡反射,就可以通過反射光OB的情況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1)在圖甲所示的情景中,若使一束光貼著屏F沿BO射到O點,則經鏡面反射后的光將沿OA射出,這說明了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的(選填“可逆”或“不可逆”)。(2)如圖乙所示,若以軸線ON(法線)為軸,在水平面內將屏F向后轉動,則在屏F上(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3)為了得到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系的普遍規(guī)律,正確的做法是。8.(2020七下·臺州月考)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在平面鏡M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塊光屏,光屏由可以繞ON折轉的E、F兩塊板組成。讓一束光貼著光屏左側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點,在右側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OB。(1)要完成本實驗,除了圖中出現(xiàn)的實驗器材外,還應補充一個測量儀器是。(2)實驗中的可活動紙板除了能顯示光路的作用外,還有的作用是。(3)實驗中,若用另一支激光筆沿反射光線照射,發(fā)現(xiàn)光線可從之前的入射光方向射出,說明。(4)探究了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間的關系后,把紙板EOF向后傾倒(如圖c),而入射光線仍然緊貼紙板照射到平面鏡上,這時在紙板上(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9.(2020·諸暨模擬)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小明將一塊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硬紙板豎直放在平面鏡上,如圖所示,硬紙板是由可以繞ON折轉的E、F兩塊板組成。讓一束光貼著硬紙板左側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點,在右側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OB。(1)從硬紙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線,這是因為光在硬紙板上發(fā)生了(選填“鏡面”或“漫”)反射。(2)若小明保持入射光線的位置不變,將平面鏡M向右移,此時,反射光線將(選填“向左移”、“不移動”或“向右移”)。(3)多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總能在紙板上觀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由此小明得出結論: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請你評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10.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如下圖,小明先將平面鏡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經硬紙板B豎直放置在平面鏡A上,讓激光緊貼紙板射向O點。(1)為了顯示光路,紙板的表面應(光滑/粗糙)些;(2)在紙板上標出刻度的優(yōu)點是;(3)多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測得了幾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結論:。序號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5°45°360°60°11.(2017七下·蕭山期中)小文同學通過以下的實驗過程,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提出問題】光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位置有什么關系?【設計與進行實驗】如圖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疊的白色硬紙板(作光屏)豎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使一束光緊貼硬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點.(1)當一束光貼著左側紙板沿AO方向射到O點時,在右側紙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OB.實驗時,在紙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傳播途徑,這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fā)了反射.(2)讓光線逆著BO的方向射向鏡面O點,會發(fā)現(xiàn)反射想沿著OA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具有性.由(2)、(3)能發(fā)現(xiàn)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3)若將右側紙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右側紙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說明。(4)再如圖乙所示,若將紙板傾斜,讓光線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則右側紙板上(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三、平面鏡成像特點探究12.(2021七下·上城期末)六一節(jié)晚上,小徐和同學一起去商場購物,路過一面超大的落地鏡,看著鏡中的自己,回想起課本中“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如圖所示。(1)小徐面向落地鏡舉起右手,則鏡中小徐舉起的是(選填“左手”或“右手”);(2)為了近距離觀察自己,小徐向落地鏡走近,此過程中鏡中小徐的像的大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在如圖實驗中,若燭焰距離玻璃板20厘米,此時在燭焰的像所在位置放置一光屏,光屏(選填“能”或“不能”)承接成像;(4)保持燭焰與光屏位置不變,將玻璃板替換為一凸透鏡,調節(jié)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后,在光屏中央恰好呈現(xiàn)一倒立等大的像,據(jù)此判斷此凸透鏡的焦距為厘米。13.(2021七下·浦江期末)小紅所在的科學興趣小組對“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了實驗驗證:(1)在實驗時拉上窗簾,并將一張方格紙平鋪在實驗桌上,如圖甲所示。用半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利用玻璃半透明的特點;為了減小測量誤差,應該選擇(選填“薄”或“厚”)玻璃板進行實驗。(2)在玻璃板前離玻璃板4格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垂直放置的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紅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最終在玻璃板后4格位置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次實驗操作可以直接驗證的內容有:。(選填以下序號)①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②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相等③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④像與物的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垂直(3)改變蠟燭A的位置進行多次實驗。那么“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進行實驗的目的是:。(4)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5)有同學提出:若蠟燭A不動,將玻璃板向右平移一段距離,使蠟燭A不在玻璃板的正前方(如圖乙),還能完成(2)中驗證的實驗任務嗎?像的位置會隨著移動嗎?以下有大家的幾種看法,其中正確的是()A.不能完成實驗任務,用蠟燭B無法找到像的位置B.能完成實驗任務,可以在原先蠟燭B的右側找到像的位置C.能完成實驗任務,像的位置不會變14.(2021七下·余杭期中)一組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一側,看到玻璃板后有蠟燭的像(如圖所示)。(1)該實驗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是為了能確定;選取兩支相同的蠟燭,目的是為了。(2)如果將點燃的蠟燭A遠離玻璃板,則像將玻璃板。①此時用另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fā)現(xiàn)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圖甲),你分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②解決上面的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說明:。15.(2021七下·西湖期中)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如圖甲所示。
(1)現(xiàn)有厚度分別為5mm和2mm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目的是。(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原因是,便于研究平面鏡的成像特點。(3)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到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如圖乙所示是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的時鐘的像、請在圖丙中畫出時鐘的實際時間。16.(2021七下·西湖期中)小敏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再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1)選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紙)、蠟燭、刻度尺,小敏選擇玻璃板代替鏡子進行實驗的目的是。(2)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的關系。(3)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白紙),則光屏上(“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燭焰的像.(4)小敏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如右上圖所示,魔術師利用了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創(chuàng)造了“空間旋轉”、“飛天仙女”等節(jié)目,當演員躺在轉盤上做各種動作時,觀眾所看到的懸在空中做優(yōu)美動作的演員,只不過是躺在轉盤上的演員在平面鏡里的像,當然事先要在轉盤前安裝擋板,使觀眾看不到轉盤及演員,如圖所示,如演員橫躺在轉盤上,當演員的頭在左側,觀眾可看到演員的像是(填“正立”、“倒立”“橫躺”)的。擋板使觀眾看不到轉盤及演員,運用了光原理17.(2021七下·諸暨期中)小金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完成如圖甲乙所示操作,回答問題:(1)為完成該實驗,除了圖中出示的器材,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2)多次改變蠟燭的位置進行實驗的目的是;(3)該實驗對玻璃板的操作非常重要,下列操作中對實驗結論的得出無影響的是。A.玻璃板未與白紙板垂直(如圖1)B.玻璃板放置時與白紙板垂直,但未與白紙的XY邊平行(如圖2)C.玻璃板放置正確,但實驗過程中忘了畫出它所在位置,只記錄了蠟燭和像所在的點(如圖3)18.某研究小組為了驗證平面鏡成像特點,利用同一組蠟燭和三塊厚度不同的平面鏡進行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小組成員小敏發(fā)現(xiàn)像距總是大于物距,物象連線與平面鏡夾角不總是90°。玻璃板厚度/mm555101010151515像距/cm3.005.808.703.956.509.353.185.407.85物距/cm2.655.508.353.305.958.722.054.306.90像距與物距的差值/cm0.350.300.350.650.550.631.131.100.95請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以下問題:(1)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為了使實驗更加準確,應該使用(填“5mm”、“10mm”或“15mm”)厚的玻璃板。(2)平面鏡成像時,物像連接是與平面鏡垂直的,但小組成員小賀發(fā)現(xiàn),測量所得的物像連線與平面鏡夾角不全為90°,請指出可能原因;(3)小組從實驗中得出若干建議,你覺得有利于提高實驗準確性的是()。A.選用最小刻度較小的刻度尺B.盡量確保玻璃板與和紙面垂直C.選用一對亮度較高的光源取代蠟燭D.在較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四、光的折射定律驗證19.同學們學習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角與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建立猜想】折射角與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緦嶒炋骄俊客瑢W們測得了四組實驗數(shù)據(jù)。第2次實驗如圖所示,請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中。實驗序號1234入射角20°40°60°80°折射角13°⑴35°41°【實驗結論】折射角與入射角大小(2)(選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評價與交流】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3)。20.(2020八上·長興開學考)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獲得了下列數(shù)據(jù),表格中表示的是光從空氣分別射入水和玻璃時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人射角i空氣030°45°60°折射角γ水022°32°40°折射角γ玻璃017°24°30°(1)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規(guī)律,請寫出一條:。(2)小組又通過實驗研究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的現(xiàn)象,圖中是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畫出的光路圖,改變人射角的大小,他發(fā)現(xiàn)空氣中的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3)如下圖甲所示,筆在水中發(fā)生了“折斷”,在圖乙所示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填選項中的字母)。21.(2020七下·上虞期末)小明喝水時,偶然發(fā)現(xiàn)透過水面看不見玻璃水杯外側的手指,他感到很驚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質,為什么光卻不能透過呢?小明決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過程:根據(jù)光經過的路徑,首先想到了這種現(xiàn)象與光的折射有關,為此他根據(jù)光從水中射向空氣的光路進行了推測,如下圖,光從水中射向空氣時,折射角大于人射角,當入射角逐漸增大時,折射角也逐漸增大,那么,當人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時,會不會…(1)小明的推測是。(2)小明為了驗證自己的推測,進行了如上圖所示的實驗,實驗過程中逐漸增大激光筆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當增大到某一角度時,小明觀察到,證實了自己的推測。(3)當光從空氣射向水中時,也會出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嗎?你的觀點是。說出理由。22.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意外發(fā)現(xiàn):當光沿某方向從半圓玻璃磚射向空氣時,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卻變得更亮,如圖所示,老師告訴他這是光的全反射現(xiàn)象.課后,小明查到光從玻璃射向空氣時的一些數(shù)據(jù)如表:(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光從玻璃射向空氣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選填“增大”或“減小”)。(2)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折射光線消失,只有反射,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全反射.當入射角t≥°時,就發(fā)生了全反射現(xiàn)象。(3)當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不能消失,無法出現(xiàn)全反射現(xiàn)象.請你猜想一條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的條件:。23.(2016七下·洞頭期中)某同學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次數(shù)入射角折射角11015.122030.933048.644074.6(1)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當光從一種物質斜射入另一種物質時,折射角入射角(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請你推測這位同學做實驗時,入射光線是從(選填“玻璃射向空氣”或“空氣射向玻璃”).24.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發(fā)現(xiàn):當光由空氣沿半圓玻璃磚邊緣垂直射入圓心處發(fā)生反射和折射時,不斷加大入射角會發(fā)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卻變得更亮的情況,如圖所示,老師告訴他這是光的全反射現(xiàn)象.課后,小林查到光從玻璃射向空氣時的一些數(shù)據(jù)如下表:入射角0°10°20°30°40°41.2°41.8°42°折射角0°15.2°30.9°48.6°74.6°81°90°/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表中數(shù)據(jù)說明:(1)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折射角、反射能量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當入射角達到°時,反射能量達到100%,就發(fā)生了全反射現(xiàn)象.(2)根據(jù)光路可逆原理,當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時,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小明注意到光線由空氣進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質時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他結合物理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相關經驗,提出猜想:光線由空氣進入水、玻璃等透明材料時發(fā)生折射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1)你認為小明的猜想是(“有道理”或“無道理”)的。(2)小明與學??萍夹〗M的同學進行了探究,實驗中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表1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的測量數(shù)據(jù),表2是光從空氣射入玻璃的測量數(shù)據(jù):表1入射角α15°30°45°60°折射角γ11.3°22.1°35.4°40.9°表2入射角α15°30°45°60°折射角γ9.9°19.5°28.1°35.3°(a)分析表1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結論①②(b)對表1、表2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的結論是(3)小明想起自己去眼鏡店配眼鏡的情景,當時,配鏡師傅提到一個術語“折射率”,師傅說:相同度數(shù)的眼鏡使用折射率大的材料,眼鏡就可以更輕薄,矯正視力的效果越理想。結合以上數(shù)據(jù)你對這兩種透明介質的這種光學屬性的判斷是,水的“折射率”比玻璃(選填:“大、小或相同”),依據(jù)是。26.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將光從空氣分別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實驗過程如下:實驗一:將光從空氣射入玻璃中①將半圓形玻璃磚放在標有角度的圓盤上,如圖甲所示;②將一束激光從空氣射向玻璃磚的圓心O處,激光在O處發(fā)生折射,記錄入射角和折射角;③逐漸增大入射角,重復步驟②。實驗所測數(shù)據(jù)如表格一所示:表格一實驗次數(shù)1234入射角0°30°45°60°反射角0°17°24°30°實驗二:將光從空氣射入水中①將標有角度的圓盤按圖乙所示安放;②將一束激光從空氣射向水面O處,激光在O處發(fā)生折射,記錄入射角和折射角;③逐漸增大入射角,重復步驟②。實驗所測數(shù)據(jù)如表格二所示:表格二實驗次數(shù)1234入射角0°30°45°60°反射角0°22°35°40°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1)當光從空氣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質中時,傳播方向;(2)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時,折射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3)當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透明介質中時,折射角(選填“相等”或“不相等”)。五、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探究27.()小明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1)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cm。(2)接著使燭焰向左移動5cm,此時應該將光屏向(填“左”或“右”)移至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的實像,人們利用這個原理制成了。(3)在實驗時,突然飛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綜合性醫(yī)院消毒滅菌專業(yè)服務合同
- 2025年度農業(yè)土地整治土地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抵押車個人車輛抵押權解除后續(xù)貸合同模板
- 寵物運輸司機勞務協(xié)議
- 2025年廣東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年二手房市場分析:二手房市場降幅收窄
- 2024年三季度報重慶地區(qū)A股主營業(yè)務利潤排名前十大上市公司
- 2024-2025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馬尾第一中學等六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卷
- 2023-2024學年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高考考前仿真聯(lián)考三生物試卷
- 意見征詢稿回復函
- sinamic變頻器家族cu250s-操作手冊
- 發(fā)證機關所在地區(qū)代碼表
-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統(tǒng)計臺賬
- 《不一樣的你我他》(完美)課件
- 外研版一起點二年級下冊英語全冊課件
- 原油電脫鹽電脫水技術
- XE82000--午山風電場風機定檢作業(yè)指導書
- 前列腺癌臨床路徑(最全版)
- 奧數(shù)知識點 間隔問題
- 簡易旋轉倒立擺及控制裝置
- 深圳大學《數(shù)字信號處理》2009年期末考試試卷A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