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第三章《能量的轉(zhuǎn)化與守恒》第1~3節(jié)測試卷(解析版)_第1頁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能量的轉(zhuǎn)化與守恒》第1~3節(jié)測試卷(解析版)_第2頁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能量的轉(zhuǎn)化與守恒》第1~3節(jié)測試卷(解析版)_第3頁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能量的轉(zhuǎn)化與守恒》第1~3節(jié)測試卷(解析版)_第4頁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能量的轉(zhuǎn)化與守恒》第1~3節(jié)測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能量的轉(zhuǎn)化與守恒》1~3節(jié)測試卷總分:100分姓名:班級:得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現(xiàn)在開發(fā)的智能公路可以利用路面上的光伏發(fā)電板給行駛的車輛充電。該過程中發(fā)生的能量轉(zhuǎn)換是.......(▲)A.電能→機械能→光能B.光能→機械能→電能 C.光能→電能→機械能D.機械能→電能→光能【答案】C【解析】太陽能電池板,把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電動機把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痉治觥勘绢}考查太陽能的利用,以及能量的轉(zhuǎn)化是基礎(chǔ)題?!驹斀狻刻柲馨?,在光照時發(fā)電,即把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電能供給電動機,轉(zhuǎn)化為機械能,調(diào)節(jié)百葉窗的開合;故該過程中發(fā)生的能量轉(zhuǎn)換是光能→電能→機械能。故選:C2.下列關(guān)于能量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掛在墻上的彈弓具有彈性勢能B.太陽的光具有光能C.正在行駛的火車具有動能D.掛在屋頂?shù)碾姛艟哂兄亓菽堋敬鸢浮緼【解析】根據(jù)對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和光能的定義的理解,可逐一做出判斷?!痉治觥颗卸ㄎ矬w具有什么形式的機械能,要利用該形式機械能的特征去判定:具有動能的特征是運動;重力勢能的特征是舉高;彈性勢能的特征是發(fā)生彈性形變?!驹斀狻緼、掛在墻上的彈弓,由于其高出了水平地面,所以它具有重力勢能;而彈弓此時未發(fā)生彈性形變,所以它不具有彈性勢能,故A錯誤;B、太陽能夠發(fā)光,太陽的光具有光能,故B正確;C、正在行駛的火車,有一定速度,所以具有動能,故C正確;D、掛在屋頂?shù)碾姛艟哂幸欢ǖ母叨?,所以具有重力勢能,故D正確;故選:A3.如圖所描述的情景中,沒有發(fā)生動能轉(zhuǎn)化為勢能的是......(▲)A.滑滑梯B.蕩秋千C.跳水比賽D.空中大翻轉(zhuǎn)【答案】A【解析】動能的影響因素是質(zhì)量和速度,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質(zhì)量和高度,據(jù)此可結(jié)合物體的運動情況做出判斷?!痉治觥勘绢}主要通過生活中的幾個實例,考查了動能與勢能之間的轉(zhuǎn)化,明確動能與勢能的影響因素,即可順利解答?!驹斀狻緼、滑滑梯時,人的高度降低,速度變大,是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沒有發(fā)生動能轉(zhuǎn)化為勢能,故A符合題意;蕩秋千時,在從低處向高處運動時,人與秋千的速度減小,高度增加,是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故B不合題意;在跳水比賽中,人向上彈起的過程中,高度增大,速度減小,是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故C不合題意;在單杠上翻轉(zhuǎn)時,若人由下向上運動,人的速度減小,高度增加,是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故D不合題意。故選:A4.如圖所示的幾種情況中,人對物體始終沒有做功的是......(▲)ABCD靜止的小車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B.搬而未起C.從地面提起小桶在路上勻速前進D.將杠鈴向上舉起并停留了3秒【答案】B【解析】本題要抓住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二者缺一不可?!痉治觥勘绢}考查物體做功的條件,應明確做功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注意有力有距離,力對物體不一定做功,物體必須在力的作用下通過了距離,力對物體才做功。【詳解】A、人給靜止0汽車個拉力,汽車在力0作用下移動p距離,人對汽車做功,不符合題意;B、小孩對石頭有力0作用,但是石頭沒有在力0方向上產(chǎn)生距離,故小孩一直不會做功,符合題意;C、從地面提起小桶時,人給水桶一個向上0力,水桶向上有移動距離,人對水桶做功,但提著水桶在水平面勻速前進,人給水桶仍是一個向上0力,水桶向上沒有移動距離,人對水桶沒有做功,不符合題意;D、雙手舉起杠鈴,人給杠鈴一個向上0力,杠鈴向上移動p距離,人對杠鈴做功,不符合題意;故選:B5.春游時兩個體重相同的學生分別沿緩坡和陡坡爬上同一座山,結(jié)果同時到達山頂,則兩個學生爬山過程中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大小關(guān)系是.......(▲)A.爬緩坡的做功和功率都較小B.爬緩坡的功率較小,但做功相等C.兩人做的功、功率都相等D.爬緩坡的做功較小,功率相等【答案】C【解析】爬山就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同時到達山頂說明兩者所用的時間相等,兩個學生的體重相同,根據(jù)W=Gh判斷兩者所做的功之間的關(guān)系,根據(jù)P=比較兩者功率之間的關(guān)系?!痉治觥勘绢}考查了做功公式和功率公式的應用,關(guān)鍵根據(jù)題意得出兩者爬上所用的時間相等?!驹斀狻坑深}意可知:兩個學生的體重相同、爬山所用的時間相同,根據(jù)W=Gh可知,兩者做的功相等,根據(jù)P=可知,兩者做功的功率相等。故選:C6.如圖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桿。在小明將蹦蹦桿中的彈簧向下壓縮的過程中,小明的重力勢能、彈簧的彈性勢能的變化情況是......(▲)A.重力勢能減小,彈性勢能增大B.重力勢能增大,彈性勢能增大C.重力勢能減小,彈性勢能減小D.重力勢能增大,彈性勢能減小【答案】A【解析】(1)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被舉的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2)彈性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發(fā)生彈性形變的大小,發(fā)生彈性形變的難易程度。彈性形變越大,發(fā)生彈性形變越難,彈性勢能越大?!痉治觥浚?)掌握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2)能判斷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變化?!驹斀狻浚?)在小明將蹦蹦桿中的彈簧向下壓縮的過程中,發(fā)生彈性形變的難易程度不變,彈簧的形變越來越大,彈簧的彈性勢能越來越大。(2)在小明將蹦蹦桿中的彈簧向下壓縮的過程中,小明的質(zhì)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故選:A7.在無風的環(huán)境中雨滴的降落可簡化為兩個過程,先加速豎直降落,后勻速豎直降落。雨滴(忽略質(zhì)量變化)在......(▲)A.加速降落過程中只受重力作用B.加速降落過程中機械能逐漸增大C.勻速降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都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D.勻速降落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答案】C【解析】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運動速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快,動能就越大;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的總和,雨滴在運動的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痉治觥勘绢}考查了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以及機械能因素的應用,分析好雨滴的運動狀態(tài)是關(guān)鍵?!驹斀狻緼、加速降落過程中,雨滴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共同作用,故A錯誤;加速降落過程中,由于空氣阻力存在,克服空氣的阻力做功,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機械能逐漸減小,故B錯誤;CD、勻速降落過程中,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雨滴克服空氣的阻力做功,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都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故C正確,D錯誤;故選:C8.下列事例中,由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的是.....(▲)A.風吹動風車轉(zhuǎn)動B.拉彎的弓把箭射出去C.擰緊的發(fā)條帶動鐘表指針轉(zhuǎn)動D.秋千從高處向低處擺動【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風吹動風車轉(zhuǎn)動,是將風能轉(zhuǎn)化為風車的動能,不符合題意;B、拉彎的弓把箭射出去,是將弓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箭的動能,不符合題意.C、擰緊的發(fā)條帶動鐘表指針轉(zhuǎn)動,是將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不符合題意;D、秋千從高處向低處擺動的過程中,秋千的高度逐漸減小,重力勢能逐漸減小,其速度逐漸增大,動能逐漸增大,是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符合題意;故選:D9.如圖所示,A、B兩球質(zhì)量相等,A球用不可伸長的輕繩系于0點,B球用輕彈簧系于0′點,0與0′點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別將A、B球拉到與懸點等高處,細繩和輕彈簧均處于水平位置,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將兩球分別由靜止開始釋放,當兩球第一次達到各自懸點的正下方時,兩球仍處在同一水平面上,則兩球各自第一次到達懸點正下方時(不計空氣阻力)(▲)A.A球的速度較大B.B球的動能較大C.兩球的動能相等D.兩球的機械能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抓住重力勢能減小量相等進行分析?!驹斀狻緼BC.兩個小球質(zhì)量相同,且開始時處于同一高度,因此它們具有的重力勢能相等,也就是機械能相等。當A球擺動到最低點時,不計空氣阻力,它的重力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動能,即動能等于原來的重力勢能;當B球到達最低點時,小球的重力勢能會轉(zhuǎn)化為小球的動能和彈簧的彈性勢能,即小球的動能小于它原來的重力勢能,因此A球的動能大,速度較大,故A正確,BC錯誤;D.小球A的機械能無損耗,而小球B的機械能部分轉(zhuǎn)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因此兩球到達最低點時的機械能不相等,故D錯誤。故選:A10.跳遠運動員運動的幾個階段如圖所示,則運動員.....(▲)A.助跑階段動能不變B.起跳時動能為零C.經(jīng)過最高點時動能最大D.經(jīng)過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檢的知識點有:(1)動能大小跟質(zhì)量、速度有關(guān)。質(zhì)量一定時,速度越屬大,動能越大;速度一定時,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大;(2)重力勢能大小跟質(zhì)量、被舉得高度有關(guān)。被舉得高度一定時,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質(zhì)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3)彈性熱能的大小與物體的材料和發(fā)生彈性形變程度有關(guān)。(4)機械能=動能+勢能。(5)物體上升時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下降時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A、助跑階段運動員的質(zhì)量不變,速度增大,動能增大;高度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沒有彈性形變;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所以機械能變大,選項錯誤;B、起跳時速度最大,動能最大,重力勢能不變,所以機械能是最大的,選項錯誤;C、運動員起跳后在空中運動時,速度先減小再增大,在最高點時,運動員速度最小,動能最小,選項錯誤;D、運動員起跳后在空中運動時,速度先減小再增大,在最高點時,運動員速度最小,高度最高,故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最大,選項正確;故選:D11.如圖所示,物體在相同力F的作用下,分別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著力的方向移動了相同的距離s,力F做的功分別為W1、W2、W3,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W1>W(wǎng)2>W(wǎng)3B.W1=W2=W3C.W1>W(wǎng)2=W3D.W2>W(wǎng)1>W(wǎng)3【答案】B【解析】已知拉力和移動距離可求做的功?!痉治觥勘绢}考查功的計算和大小的比較?!驹斀狻坷ο嗤?,移動距離相同,所以力F做的功W1=W2=W3=FS。故選:B12.如圖所示,0Q是水平地面,物體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從0勻速直線運動到Q,OP段拉力F1為300N,F1做的功為W1,功率為P1;PQ段拉力F2為200N,F2做的功為W2,功率為P2。則.......(▲)A.W1>W(wǎng)2B.W1<W2C.P1>P2D.P1<P2【答案】C【解析】(1)根據(jù)W=Fs分別計算F1和F2所做的功,然后比較即可;(2)根據(jù)P==Fυ分析比較F1和F2所做的功的功率的大小。【分析】此題考查功和功率的大小比較,難度不大,關(guān)鍵是熟練運用功和功率的計算公式。【詳解】AB.由圖知,OP段的路程s1=4m,PQ段的路程S2=6m,OP段拉力F1做的功為:W1=F1s1=300N×4m=1200J,PQ段拉力F2做的功為:W2=F2s2=200N×6m=1200J,比較可知,W1=W2,故AB錯誤;CD.物體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從0勻速直線運動到Q,所以,物體在OP段和PQ段速度相同,又因為F1>F2,所以根據(jù)P==Fυ,可知,P1>P2,故C正確,D錯誤。故選:C13.一個小石塊由緊貼地面的彈簧裝置豎直彈射出后,若不計空氣阻力,小石塊的重力勢能隨高度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則小石塊的動能或機械能隨高度變化的圖像是......(▲)ABCD【答案】D【解析】(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被舉得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3)機械能=動能+勢能。物體沒有發(fā)生彈性形變時,不考慮彈性勢能?!痉治觥浚?)掌握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根據(jù)圖象能確定動能和勢能的大小。(2)根據(jù)“機械能=動能+勢能”計算機械能的大小。【詳解】由題意和圖象可知,當小石塊到達最高處(h=4m)時,其速度為0、動能為0,此時的重力勢能為2J,因機械能等于動能與勢能的總和,所以此時小石塊的機械能為2J;因不計空氣阻力,所以小石塊上升過程中的機械能是守恒的(始終為2J),故D正確。石塊在上升的過程中,速度逐漸減小,其動能逐漸減小,故BC錯誤;不計空氣阻力,當小石塊到達最高處時,動能全部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此時的重力勢能為2J,則開始時石塊的動能為2J,故A錯誤;故選:D14.為了迎接體育中考,很多男生加強了了引體向上的訓練,如果想粗略測量某位同學引體向上運動的功率時,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測量的是.......(▲)A.該同學的質(zhì)量B.單杠的高度C.每次身體上升的高度D.做引體向上的時間【答案】B【解析】(1)功的計算公式為:W=Gh,G=mg;(2)功率計算公式為:P=;(3)綜合以上信息,可分析出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痉治觥棵鞔_實驗目的,熟練掌握功和功率的計算方法;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驹斀狻浚?)功的計算公式為:W=Gh,G=mg;故要得出功的多少,需要測量:質(zhì)量m、高度h;(2)功率計算公式為:P=;故要得出功率的大小,需要測量時間t;綜合以上信息,可分析出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為:質(zhì)量m、高度h、時間t。故不需要測量的是單杠的高度。故選:B15.兩次水平拉動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兩次物體運動的路程(s)-時間(t)圖像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下列判斷正確的......(▲)A.兩次物體運動的速度:υ1<υ2B.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F1>F2C.0∽6s兩次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1>W(wǎng)2D.0∽6s兩次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P1<P2【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jù)圖象或圖表探究物質(zhì)的規(guī)律是近兩年來出現(xiàn)較多的題目,圖象可以使我們建立更多的感性認識,從表象中去探究本質(zhì)規(guī)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此題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綜合性很強?!驹斀狻緼、由圖像可知,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第一次通過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過的路程,所以υ1>υ2;故A錯誤;B、同一物體,則重力相等,對水平面的壓力相等;同一水平面上,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兩次拉動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相等;由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F1=F2=f;故B錯誤;C、由圖像可知,0∽6s物體第一次通過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過的路程,又知兩次拉力相等,根據(jù)W=Fs可知,0∽6s兩次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1>W(wǎng)2;故C正確;D、0∽6s,時間相同,且W1>W(wǎng)2;根據(jù)P=可知,0∽6s兩次拉力對物功的功率:P1>P2;故D錯誤。故選:C16.甲、乙兩輛汽車的功率相等,都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之比為4:5,則......(▲)A.甲、乙兩車做功之比為4:5B.甲、乙兩車速度之比為5:4C.甲、乙兩車受到阻力之比為5:4D.甲、乙兩車的牽引力之比為1:1【答案】C【解析】已知功率相等,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做功之比可以用W=Pt進行比較;再根據(jù)W=FS變形,就可以求出牽引力之比?!痉治觥勘绢}考查了學生對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的掌握和運用,要求功、牽引力的大小之比,要求細心,防止因顛倒而出錯?!驹斀狻浚?)甲、乙兩車功率相同,根據(jù)W=Pt則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做的功相等,即W甲:W乙=1:1,故A錯誤;(2)兩車運動時間之比t甲:t乙=1:1,通過的路程之比為S甲:S乙=4:5,由υ=,可知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即:υ甲:υ乙=S甲:S乙=4:5,故B錯誤;(3)做功之比W甲:W乙=1:1,通過的路程之比為S甲:S乙=4:5,根據(jù)F=則兩車所受的牽引力之比為F甲:F乙=5:4故D錯誤;(4)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所受阻力等于牽引力,即:f甲:f乙=F:F乙=5:4,故C正確。故選:C17.運動員甲比乙高,如果甲和乙舉起相同質(zhì)量的杠鈴所用的時間相等,如圖所示,則(▲)A.甲做功較多,功率較大B.甲做功較多,功率較小C.甲做功較多,甲、乙功率相等D.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較大【答案】A【解析】甲和乙都把杠鈴從地面舉過頭頂,給杠鈴向上的力相同,甲比乙舉得高,甲比乙做功多。甲乙做功時用的時間相同,根據(jù)P=比較功率大小。【分析】掌握功和功率的計算公式,利用控制變量法比較做功多少和功率大小?!驹斀狻考滓遗e起杠鈴時,給杠鈴向上的力相同,甲比乙舉杠鈴舉得高,根據(jù)W=FS得,甲比乙做功多。甲乙舉杠鈴時,用時相同,根據(jù)P=得,在時間相同時,做功越多,功率越大。故選:A18.小明同學以一定速度將彈性球扔向地面,彈性球經(jīng)地面和墻壁兩次反彈,重新在同一高度用手接住,碰撞時小球能量損失不計,1處和2處是在同一高度。如果1處小球的動能大于2處,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1處的機械能一定大于2處B.1處的動能一定大于4處C.3處的動能一定大于4處D.接到小球時的速度一定小于扔出時的速度【答案】C【解析】動能的大小與速度和質(zhì)量有關(guān),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機械能為動能和勢能的和?!痉治觥勘绢}考查了了機械能守恒、機械能大小的比較,明確本題中機械能不守恒是解題的關(guān)鍵?!驹斀狻緼、根據(jù)題意可知,1處和2處是在同一高度,重力勢能是相同的,如果1處小球的動能大于2處,則1處的機械能大于2處的機械能;故A正確;小球在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不守恒,機械能變小,1處的機械能大于4處的機械能;1處的高度小于4處的高度,1處的重力勢能小于4處的重力勢能;則1處的動能大于4處的動能,故B正確;C、小球在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變小,3處的機械能小于4處的機械能,由于3處的重力勢能小于4處的重力勢能,所以無法判定3處的動能和4處動能的大小,故C錯誤;接到小球時和扔出時的高度相同,重力勢能相同,由于機械能減小,所以動能是減小的,由于質(zhì)量不變,則接到小球時的速度一定小于扔出時的速度,故D正確;本題選錯誤的;故選:C19.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物體均在大小相同的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動了相同的距離,設力F所做的功分別為W甲、W乙和W丙,則(▲)A.W甲>W(wǎng)乙>W(wǎng)丙B.W乙>W(wǎng)甲>W(wǎng)丙C.W丙>W(wǎng)乙>W(wǎng)甲D.W甲=W乙=W丙【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略20.用同一水平力F拉一個物體先后沿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運動,兩次物體運動的距離都為s,運動的時間分別為t1和t2(t1<t2)。若物體沿光滑水平面運動時,拉力做的功為W1,功率為P1;物體沿粗糙水平面運動時,拉力做的功為W2,功率為P2,那么.......(▲)A.W1=W2,P1>P2B.W1>W(wǎng)2,P1=P2C.W1<W2,P1>P2D.W1=W2,P1<P2【答案】A【解析】在物體運動過程中,知道拉力相同,移動的距離相同,根據(jù)W=Fs比較拉力做功的大小關(guān)系;又知道運動時間的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功率公式P=分析拉力做功功率的大小關(guān)系?!痉治觥勘绢}考查了學生對功的公式、功率公式的掌握和運用,比較做功大小時,緊緊抓住“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相等”,不要受接觸面情況的影響。【詳解】由題知,用同一水平力F拉物體,物體運動的距離s相同,∵W=Fs,∴拉力做的功:W1=W2;又∵P=,運動時間:t1<t2,∴拉力做功功率:P1>P2故選:A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21.請分析以下兩個有關(guān)能量形式的問題。(1)“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強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盡頭時,不能穿透魯?shù)氐谋〗仯f明物體的動能大小與它的▲有關(guān)。(2)如圖所示,旋轉(zhuǎn)圖中的吸管后,將可樂罐平放在桌面上,罐就會運動起來,這是因為罐中的橡皮筋積蓄了▲能?!敬鸢浮浚?)速度;(2)彈性勢【解析】(1)強弩的動能很大,而不能穿透薄薄的絲綢時說明沒有能量了,這就應從速度的變化上分析動能大小的變化。(2)旋轉(zhuǎn)圖中的吸管后,得到彈性勢能,從彈性勢能和動能的轉(zhuǎn)化上分析,可樂罐動能的來歷。【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如何利用影響動能、彈性勢能的因素判斷其大小的變化,屬于基礎(chǔ)知識,要理解記住。【詳解】(1)“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強弩在運動到最后時沒有穿透薄薄的絲綢的能量,就是因為飛行時速度幾乎為零引起的,這說明物體的動能大小與它的速度有關(guān);(2)旋轉(zhuǎn)后的吸管,因物體形狀的改變,具有了彈性勢能,將可樂罐放在桌面上,吸管的彈性勢能就轉(zhuǎn)化成可樂罐的動能,使可樂罐就會運動起來,這表明罐中的橡皮筋積蓄了彈性勢能。故答案為:(1)速度;(2)彈性勢能22.如圖所示,小球從左端最高點A擺至最低點B的過程中,▲能轉(zhuǎn)化為▲能。在轉(zhuǎn)化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小球的機械能總量▲(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答案】重力勢;動;不變【解析】根據(jù)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因素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因素: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重力勢能與高度和質(zhì)量有關(guān)?!驹斀狻啃∏蛴勺罡唿c擺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速度變大,高度下降,故動能變大,重力勢能減小,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機械能總量不變。故答案為:重力勢;動;不變23.甲站在0.5米/秒勻速上行的自動扶梯上,乙站在0.7米/秒勻速下行的自動扶梯上。甲、乙兩人質(zhì)量相等,甲上行過程中動能▲(填“增加”“不變”或“減少”)。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該時刻甲的重力勢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乙的重力勢能,甲的機械能▲乙的機械能?!敬鸢浮坎蛔?;等于;小于【解析】【分析】物體的動能跟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重力勢能跟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解決此題的關(guān)鍵。【詳解】將題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與對應的動能、重力勢能、機械能的定義決定因素聯(lián)系起來即可解決此題。甲在上行過程中,甲的質(zhì)量和速度都不變,動能的大小由質(zhì)量和速度決定,兩者都不變,所以甲的動能不變。在圖示位置中,甲乙兩人的高度相同,質(zhì)量相等,根據(jù)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由質(zhì)量和舉高的高度這兩個因素來決定可知,所以兩人的重力勢能相同。由題意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兩人質(zhì)量相等,結(jié)合動能的決定因素可知,甲的動能小于乙的動能.根據(jù)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結(jié)合兩人的勢能相等,甲的動能小于乙的動能,所以可以判斷,甲的機械能小于乙的機械能。故答案為:不變;等于;小于24.健腹輪是一種健身器材,使用時可將膝蓋跪在墊上,雙手緊握健腹輪手柄,向前推動健腹輪至身體水平于地面,然后回收歸位,反復操作,如圖所示。(1)如圖甲所示,體重為500牛的人身體從狀態(tài)1到狀態(tài)2的過程中,身體重心平均下降30厘米,重力所做的功為▲焦。(2)在身體從狀態(tài)1到狀態(tài)2的過程中,輪內(nèi)的彈性鋼圈因形變而繞緊,在從狀態(tài)2恢復到狀態(tài)1時,繞緊的鋼圈會自動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讓人體自動回彈。圖乙是兩種彈性鋼圈使用過程中彈性勢能的變化圖,結(jié)合圖中信息進行分析,在健腹輪中安裝▲(填“A”或“B”)型鋼圈將使產(chǎn)品具有更強的自動回彈功能?!敬鸢浮浚?)150;(2)4【解析】(1)根據(jù)W=Gh求出重力所做的功;(2)由圖乙比較AB的彈性勢能的變化圖即可得出結(jié)論。【分析】本題考查了功的計算,這是一道結(jié)合學生實際的題目,要學會分析題目所給的圖形,從圖形上找到解題的信息?!驹斀狻浚?)體重為500牛的人身體從狀態(tài)1到狀態(tài)2的過程中重力所做的功:W=Gh=500N×0.3m=150J;(2)彈性勢能的變化圖可知,A型鋼圈彈性形變大,所以在健腹輪中安裝A型鋼圈將使產(chǎn)品具有更強的自動回彈功能。故答案為:(1)150;(2)425.一個重200牛的物體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勻速前進了25米,拉力撤走后,物體由于慣性又前進了10米,若拉力做的功為500焦,則拉力的大小為▲牛,物體的重力做的功為▲焦?!敬鸢浮?0;0【解析】【分析】【詳解】略26.如圖所示,在整修寺廟過程中,甲和尚將一塊重400N的石頭提到2m高的廟墻上,乙和尚把重110N的瓦片提到6m高的房檐上。請幫助老和尚根據(jù)功的知識比較甲、乙兩個和尚的貢獻大?。骸蜕械呢暙I大(填“甲”或“乙”),判斷的依據(jù)是▲?!敬鸢浮考?;甲做的功比乙多【解析】利用功的公式W=Gh分別計算兩個和尚做功大小,判斷誰的貢獻大。【分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功的公式的掌握和運用,知道通過做功多少比較貢獻大小是本題的關(guān)鍵?!驹斀狻考缀蜕凶龉Γ篧甲=G甲h甲=400N×2m=800J,乙和尚做功:W乙=G乙h乙=110N×6m=660J,∵W甲>W(wǎng)乙,∴甲和尚貢獻大故答案為:甲;甲做的功比乙的多27.劉利背著質(zhì)量為25kg的實驗器材從實驗樓的一樓上到三樓,又沿著走廊水平走了5m到達實驗室。每層樓高3m,劉利對實驗器材做功為▲J。若在搬運實驗器材的整個過程中劉利總共做功4500J,則劉利自身體重為▲kg。(g=10N/kg)【答案】1500;50【解析】【分析】熟練運用功的計算公式和變形公式,明確做功的必要條件,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詳解】(1)由題意可知實驗器材的重力為:G=mg=25kg×10N/kg=250N,一層樓高3m,一樓到三樓是兩層樓高,則在上升階段實驗器材上升的距離為:h=3m×2=6m,因為劉利對實驗器材的力豎直向上,所以在上升階段劉利對實驗器材做功,沿走廊水平前進時沒有對實驗器材做功,即劉利對實驗器材做功:W=Fs=Gh=250N×6m=1500J;(2)由題知劉利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W′=W總-W=4500J-1500J=3000J,又知道只有在上升階段劉利才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故由W=Fs=Gh得劉利的重力為:G劉利==500N;則劉利自身體重:m==50kg。故答案為:1500;50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1分)28.劉敏同學在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找來質(zhì)量分別為50克、100克、200克的三個小鋼球,刻度尺和裝滿松軟細沙子的木箱,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先將木箱中的細沙抹平,再讓小鋼球從距地面h處由靜止釋放,小鋼球砸進細沙并陷入其中,測出小鋼球在細沙中下陷的深度d,并記錄釋放前小鋼球的高度h,下表是他五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實驗序號小鋼球質(zhì)量m/克下落初始高度h/厘米下陷深度d/厘米150601.62501002.03501202.441001004.152001008.3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他根據(jù)▲來判斷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2)分析表中序號為1、2、3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這三次實驗中,他使小鋼球的▲保持不變。(3)分析表中序號為2、4、5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這三次實驗中,他使小鋼球的▲保持不變?!敬鸢浮浚?)鋼球陷入細砂深度;(2)同一物體,位置越高,重力勢能越大;質(zhì)量;(3)同一高度,物體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下落初始高度【解析】(1)本題是把鋼球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成陷進沙坑的深度來比較各鋼球重力勢能的大小的,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zhuǎn)換法;(2)(3)綜合實驗結(jié)論,總結(jié)出與重力勢能相關(guān)的因素,注意控制變量思想的運用?!痉治觥看祟}中我們必須要熟知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被舉高的高度有關(guān);轉(zhuǎn)換法是物理實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一種將不易觀察和測量的量,轉(zhuǎn)換成容易觀察和測量的量,來進行研究的方法?!驹斀狻浚?)下落過程中,鋼球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鋼球的重力勢能越大,說明能對細砂做功就越多,鋼球陷入細砂越深;(2)1、2、3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中,鋼球的質(zhì)量相同,鋼球釋放前的高度越高,陷入細砂的深度越大,得出的結(jié)論是:同一物體,位置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在這三次實驗中,他使小鋼球的質(zhì)量保持不變。(3)2、4、5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中,鋼球釋放前的高度相同,鋼球的質(zhì)量越大,陷入細砂的深度越大,得出的結(jié)論是:同一高度,物體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在這三次實驗中,他使小鋼球的下落初始高度保持不變。故答案為:(1)鋼球陷入細砂深度;(2)同一物體,位置越高,重力勢能越大;質(zhì)量;(3)同一高度,物體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下落初始高度29.在做“探究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關(guān)系”的實驗時,小明想:小球從相同高度滾下,若小球材質(zhì)和斜面傾角不同,到達水平位置時的速度會相同嗎?(1)圖甲是用擋板控制大小不同的兩個小球在斜面上起始位置的兩種方案,小明實驗時選擇A方案而不能選擇B方案的原因是▲。AB甲(2)小明選擇大鋼球、小鋼球、木球以及可調(diào)整傾角的斜面進行實驗。分別讓球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釋放,利用測速儀測出球到達水平位置時的速度如表所示。斜面傾角速度(米/秒)球的類別10°20°30°40°50°60°大鋼球2.672.672.672.752.882.97小鋼球2.672.672.672.752.882.97木球2.672.672.672.672.742.89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要使球到達水平位置時的速度與球是鋼質(zhì)或木質(zhì)無關(guān),則斜面傾角不可能是▲。A.15°B.25°C.35°D.45°(3)小明利用圖乙裝置做“探究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關(guān)系”的實驗時,通過觀察球撞擊相同塑料軟片的數(shù)目來比較球的動能大小(圖中未畫出固定塑料軟片的裝置)。老師指出此裝置不適合體積不同的兩個球做實驗,原因是▲?!敬鸢浮浚?)B方案中兩球從起始位置到水平位置的高度差不同;(2)D;(3)塑料軟片對不同體積的小球的阻力不同【解析】(1)從A、B兩圖中擋板的放置方式對體積大小不同的小球高度影響進行分析;根據(jù)表中斜面傾角和小球達到水平位置時的速度進行分析;(3)體積大小不同的小球從塑料軟片下面通過時受到的阻力不同,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痉治觥拷鉀Q此類問題要會利用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是中考探究實驗考查的重點,設計實驗時,要考慮到實驗的影響因素?!驹斀狻浚?)圖A中擋板水平放置,兩小球從起始位置到水平位置的高度差相同,圖B中擋板與斜面垂直放置,兩小球從起始位置到水平位置的高度差不同,為了控制大小不同的兩個小球在斜面上從起始位置到水平位置的高度差相同,實驗時選擇A方案而不能選擇B方案;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斜面傾角為10°、20°、30°時,大鋼球、小鋼球、木球達到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斜面傾角為40°、50°、60°時,大鋼球、小鋼球、木球達到水平面時的速度不同,所以要使球到達水平位置時的速度與球是鋼質(zhì)或木質(zhì)無關(guān),則斜面傾角不可能是40°以上,故D符合題意;體積大的小球從塑料軟片下面通過時受到的阻力大,即體積大小不同的小球從塑料軟片下面通過時受到的阻力不同,無法“探究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關(guān)系”。故答案為:(1)B方案中兩球從起始位置到水平位置的高度差不同;(2)D;(3)塑料軟片對不同體積的小球的阻力不同。30.將兩輛相同的小車分別放在兩個相同的管道中,然后讓速度相等的風和水流分別通過這兩個管道2秒鐘,小車分別被推動一段距離,實驗記錄如下表:流體風水流小車被推動距離/cm0.268由實驗記錄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相同的面積上,小車從兩種不同的能源上獲得的能量多少▲(填“相同”或“不同”)。在單位時間內(nèi),單位面積上從某種能源中所能得到的能量叫做能流密度,這是評價能源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一,由實驗可知,水能的能流密度比風能的能流密度▲(填“大”或“小”)。(2)若水的流速為υ,密度是ρ,質(zhì)量為m的水在流動時具有的能量(動能)為mυ2,請你推出水能的能流密度A的表達式:A=▲?!敬鸢浮浚?)不同;大;(2)ρυ3【解析】(1)物體具有能量的多少不能夠直接觀察出來,可以通過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反映出來,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為轉(zhuǎn)換法.此題就是通過小車被推動距離的遠近反映出速度相等的風和水流具有能量的多少,進而分析出水能的能流密度比風能的能流密度大。(2)從題目中獲取信息,水的流速為υ,密度是ρ,質(zhì)量為m的水在流動時具有的能量(動能)為mυ2,所以根據(jù)所擁有的動能除以面積和時間化簡即可得出?!痉治觥看祟}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考查了路程、體積計算以及流體密度的關(guān)系,較好的訓練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驹斀狻浚?)讓速度相等的風和水流分別通過這兩個管道2秒鐘,則小車被風推出的距離是0.2cm,被水流推出的距離是68cm,故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相同的面積上,小車從水流上獲得的能量多,從風上獲得的能量少。(2)根據(jù)題意所提供的信息,水的流速為υ,密度是ρ,質(zhì)量為m的水在流動時具有的能量(動能)為mυ2,所以水能的能流密度等于A=,其中m=ρV、(其中V為水流的體積)、V=sL(s為橫截面積、L為水流流過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