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03 修辭(比喻和比擬)、朗讀(考點清單)-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期末專題復習_第1頁
考點03 修辭(比喻和比擬)、朗讀(考點清單)-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期末專題復習_第2頁
考點03 修辭(比喻和比擬)、朗讀(考點清單)-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期末專題復習_第3頁
考點03 修辭(比喻和比擬)、朗讀(考點清單)-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期末專題復習_第4頁
考點03 修辭(比喻和比擬)、朗讀(考點清單)-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期末專題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03修辭(比喻和比擬)、朗讀(考點清單)-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期末專題復習

考點03修辭(比喻和比擬)、朗讀

比喻

一、比喻的概念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朱自清《春》)

讀到這樣的句子,你一定會想:寫得太生動了,給人的印象真鮮明!為什么會有這種效果?是因為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定義: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便用一種事物來比作另一種事物的修辭。

比喻的結(jié)構(gòu):比喻的結(jié)構(gòu)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組成。

二、比喻的分類

1.第一種:像上面這類比喻,本體“春天"(被比喻的事物)和喻體“小姑娘”(用來做比喻的事物)之間用“像"好像”“仿佛"如同”“……似的"等比喻詞連接,是明喻。

2.第二種:暗喻,本體和喻體之間用“是”“就是"變成“成為”“等于"等詞語,或者用破折號來連接。例如:

理想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流沙河《理想》)

(2)在此刻,長街靜穆,萬民佇立/一顆心片翻騰的大海/一雙眼——一道沖決的大堤。(李瑛《一月的哀思》)

3.第三種: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xiàn),而是借用喻體直接代替本體,是借喻。例如:

秋風陣陣地吹,折扇形的黃葉落得滿地都是風把地上的黃葉吹起來,我們拍手叫道:“一群黃蝴蝶飛起來了!”(葉圣陶《三棵銀杏樹》)

4.還有一種比喻,有多個喻體,這樣的比喻是博喻。例如: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朱自清《春》)

三、構(gòu)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1.甲和乙必須是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

2.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

兩者缺一不可。

四、如何判斷非比喻句

注意,有幾種含有“像"字的句子并不是比喻句:

1.表示比較。如: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句中的“輪船”和“扁舟"是同一類事物,通過比較,突出江水的浩大。

2.表示舉例。如:“你騙誰,像你這樣的大官會沒有錢?”句中用“像"字將方志敏作為例子,意在說明凡是當官的一定有錢。

3.表示猜測。如:珊迪聽了,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我,像表示感謝。句中的“像”字前后不涉及兩種事物,只表示猜測。

4.表示聯(lián)想。如:小雞咯咯地叫著,用嘴啄著木板,好像在說:“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這句話中用“像”字引出“小主人"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5.表示說明。如:獵人微笑著說:“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個客人,得像個主人……”這句話中用“像"字來直接闡述某一道理。

如何判斷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

我們可以用“三看一比法”。

一看有沒有“本體”,

二看有沒有“比喻詞”,

三看有沒有“喻體"。

“一比”就是把本體和喻體相比,看本質(zhì)是否相同。本質(zhì)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五、精彩比喻句的表達效果

1.精彩比喻的要求:

(1)本體和喻體要“形似”,異中有同,突出景物的特點,給人奇妙而美好的感受,留給讀者鮮明的印象。

(2)本體和喻體要“神似”,二者在情感上的要協(xié)調(diào)一致,突顯寫作意圖,以情動人,有強烈的感染力。

(3)喻體生動形象,能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想象,豐富比喻句的內(nèi)涵,拓展文章的意境。

(4)精彩比喻往往和其他修辭方法配合使用,注重上下文的銜接,融入課文的語境。

2.精彩比喻句的表達效果

例:1.品讀下面的比喻句,說說這個比喻句的本體和喻體,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把野花比作眼睛、星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野花的細小且繁多,表達了作者對野花的喜愛之情。

例2.找出《春》你最喜歡的比喻句,從“精彩比喻"的角度為它做批注。

示例:“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把春風比作“母親的手”,不僅寫出了春風的“輕柔”而且還讓讀者體會到母親的手帶給我們的溫暖的感覺,吹起了我們童年的回憶。春風不僅溫暖、輕柔,而且還有一種默默的愛。

3.歸納

表達效果:使用比喻句能使所表達的內(nèi)容生動、具體、形象;引人聯(lián)想,豐富情感內(nèi)涵。

六、創(chuàng)作“精彩比喻句"的方法

例句:小草似乎像復蘇的蚯蚓一樣翻動,發(fā)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獎⒄壳铩队甑乃募尽?/p>

小草是在泥土里生長的,蚯蚓也經(jīng)常在泥土中扭來扭去地活動,小草從土地里冒出來,就好像蚯蚓從泥土里扭出來一樣。作者看到了小草和蚯蚓之間的共同點,從小草聯(lián)想到蚯蚓,精妙的比喻就誕生了!

七、從比喻的角度賞析句子

1.常見的考查方式有:

(1)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句子。

(2)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并簡析其表達效果。

2.解答思路:

(1)判斷修辭手法。結(jié)合上表中的判斷依據(jù)加以判斷。另外,要注意概括全面。如“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一句,運用的修辭手法除了比喻外,還有排比。

(2)分析描寫對象。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分析描寫對象的特征。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偷偷”一詞賦予小草以人的情態(tài),生動體現(xiàn)了小草在不經(jīng)意間悄然而出的特點。

(3)體會人物情感。從修辭手法的運用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一句,作者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體現(xiàn)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如果同時還運用了對偶、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還要注意句式表達上的特點。如“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一組排比句,句式簡短、整齊,讀起來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3.答題模式:

方法+內(nèi)容+情感。本句運用了××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等)地寫出了××(描寫對象)的……特點,表達了……的思想感情。

比擬

一、比擬及分類

在一些作品中,小鳥會說話,魚兒會跳舞,小溪也能唱起歡樂的歌……這曾經(jīng)激發(fā)起我們多少美妙的幻想。這種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的修辭手法,就是比擬的一種,我們稱之為擬人。還有一種比擬,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乙物來寫,我們稱之為擬物。例如:

(1)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他們?nèi)察o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老舍《濟南的冬天》)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魯迅《故鄉(xiāng)》)

(3)還有一問,是:“公理”幾塊錢一斤?(魯迅《“公理"之所在》)

句(1)中“小山”會低聲說話,用的是擬人。句(2)把宏兒寫成小鳥兒,能“飛”,句(3)把“公理”寫成商品,值“錢”,用的是擬物。

歸納:比擬就是通過聯(lián)想,把物當作人,或者把人當作物,或者把甲物當作乙物來描寫的修辭手法。比擬包括:擬人和擬物兩種。

二、構(gòu)成比擬的幾種方式

1.用動詞比擬

把適用于人或其他物的動詞性詞語用于被比擬的事物,使具有前者的動作、行為。

例如:電視機如何“避暑”。

這個句子是說夏季如何保護好電視機,避免損壞。“避暑”,動詞。

2.用形容詞比擬

把適用于人或其他物的形容性詞語用于被比擬的事物,使具有前者的特征、情狀。

例如:風一吹,朵朵白云從我身邊飄浮過去,眼前的景物漸漸都躲到夜色里去……山頭上忽然漫起了好大的云霧,又濃又濕,悄悄地擠進門縫來……

把“云霧”當做人來寫?!扒那摹?,副詞。

3.用名詞比擬

把適用于人或其他事物的名詞性詞語用于被比擬的事物,使具有前者的特性、狀況。

例如:高爾夫球一向被人認為是地道的外國玩意兒,但一位中國人在一篇論文中卻提出確鑿的證據(jù),證明高爾夫球的“祖籍”在中國。

把“高爾夫球"當做了人?!白婕?,名詞。

4.讓“物"直接作為“人”說話。這突出地表現(xiàn)在擬人化手法的作品中。例如諶容《大公雞悲喜劇》。下面是開頭的一段:

太不自由了!有這么養(yǎng)雞的嗎?一年到頭關著,不許出去遛遛,還大隊雞場呢,會養(yǎng)雞嗎?

三、比擬的修辭效果

恰當運用比擬,不僅能讓讀者對所描繪的事物產(chǎn)生鮮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強烈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

妙用比擬可以把喜愛的事物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可以把憎恨的事物表現(xiàn)得丑態(tài)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

四、比擬和比喻的區(qū)別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兩物有主有從;比擬重在“擬”,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相融,渾然一體。

朗讀

一、朗讀的語氣和語調(diào)

1.朗讀的基調(diào)

感情基調(diào),就是指一篇文章整體的、基本的感彩和聲音語調(diào),即作品的總的態(tài)度感情,總的色彩和分量,是全篇感情的統(tǒng)一。任何一篇作品,都會有一個統(tǒng)一完整的基調(diào)。無論節(jié)奏怎么變化,都應該以“感情基調(diào)"為底色。也就是說,朗讀作品必須有宏觀的把握,并對其整體態(tài)度、情感進行準確處理。比如,《春》的感情基調(diào)是輕松、愉快、熱烈、充滿希望的,《濟南的冬天》的感情基礎則是溫和、明凈、親切、眷戀的。

每篇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是一個整體,是各個部分層次、段落、語句的具體感情的綜合表露。但總體的感情基調(diào)并不否定不同段落有感情的起伏變化。缺少整體感的朗讀,容易支離破碎;沒有具體段落語句的感彩的變化,整體感也會顯得呆板僵化。

有人把文章的感彩分為摯愛和憎恨、悲哀和喜悅、驚懼和欲求、急切和冷漠、憤怒和疑惑等不同種類。朗讀時,內(nèi)心對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有一個明確的把握和提示,才能準確而充分地傳達出恰如其分的感情。

2.朗讀的語氣

語氣,又叫語調(diào),它是能夠表達說話人思想感情的語句的聲音形式,也就是說話的調(diào)子、味道。語氣具有重要的表達作用。它不僅賦予語句以抑揚頓挫的特點,而且傳達一定的思想感情,調(diào)動聽者的情緒,造成某種意境,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

情感語氣、人物語氣、形式語氣。

常見的朗讀語氣

喜悅——氣滿聲高?!队^潮》中,在人們久等之后,出現(xiàn)潮由遠及近的壯觀,這段文字要吸足氣,高聲朗讀,讀出人們見到大潮時喜悅、興奮之情。

贊美——氣平聲柔?!赌暇╅L江大橋》中由遠及近看大橋的兩段文字,朗讀時送氣要平而勻,聲音要柔和,以表達出作者對南京長江大橋的贊美之情。

陶醉——氣舒聲平。《瀑布》中描寫瀑布聲、色、形的語句,如詩如畫,朗讀時輕輕送氣,聲音平穩(wěn)稍慢,聽來使人浮想聯(lián)篇、陶醉其中。

悲傷——氣緩聲沉。《十里長街送總理》中,寫靈車開來的一段文字,朗讀時吐氣要緩慢,聲音低而深沉,這樣才會讓人感受到失去總理的悲痛之情。

焦急——短聲促?!妒中g臺就是陣地》中描寫敵機轟炸,環(huán)境越來越危急的句段,用氣斷而不連,聲速急促,這樣才能反映出人們?yōu)榘浊蠖魃踩珦鷳n的焦急心情。

憤恨——氣足聲硬?!秷A明園的毀滅》中寫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毀滅圓明園的一段文字朗讀時要吸足氣,發(fā)音鏗鏘有力,表達出對侵略者的憤恨之情。

狠毒——氣粗聲重?!?你們想錯了"》一課中,敵人在方志敏身上什么都沒搜到,氣瘋了,威嚇方志敏的幾句話,朗讀時送氣要粗,聲音要重,這樣才能把敵人惱羞成怒的神態(tài)活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

3.朗讀的語調(diào)

語調(diào),是朗讀時運氣發(fā)聲的微妙技巧,如抑揚頓挫、以氣帶聲等。我們可以先學會用↗↘→表示語調(diào)的上揚、下降和延長。這里,我們重點考慮語調(diào)變化。

一般不能用符號完全表示,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用文字描述“語氣”。

二、朗讀的節(jié)奏

節(jié)奏,是朗讀全篇時,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等聲音形式的回環(huán)往復所構(gòu)成的整體感,是語氣語速的變化。朗讀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在“有張有弛,張馳相間;有疏有密,疏密有致;抑揚頓挫,和諧流暢。"節(jié)奏要與全篇的邏輯思路、感情基調(diào)統(tǒng)一。

例如《春》的朗讀節(jié)奏:

第1段,先用舒緩的語氣語速,讀出“盼望”的感情;接下來幾段,按照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的順序,逐漸讀出春天由萬物蘇醒、草木初萌到春意漸濃的過程,朗讀的語氣語速可以越來越歡快,越來越熱烈;但“春雨圖"要讀得輕柔靜謐,以區(qū)別于上一段“春風圖”的活潑熱鬧,造成全文節(jié)奏的變化;“迎春圖"又把情緒帶到高潮,讀出人們走出戶外、興致勃勃大展身手,語氣語速要有舒展感、力量感;結(jié)尾三個比喻句,要讀出三個層次,讀出新生、美麗、健壯的不同語氣,而且要讀得緩慢一些,讀出全文的結(jié)束感。

朗讀各種文章時,要正確地表現(xiàn)各種不同的生活現(xiàn)象和人們不同的思想感情,就必須采取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的朗讀節(jié)奏。

1.要知道不同的節(jié)奏決定于不同的因素。

(1)不同的場面。急劇變化發(fā)展的場面宜用快讀;平靜、嚴肅的場面宜用慢讀。

(2)不同的心情。緊張、焦急、慌亂、熱烈、歡暢的心情宜用快讀;沉重、悲痛、緬懷、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讀。

(3)不同的談話方式。辯論、爭吵、急呼,宜用快讀;閑談、絮語,宜用慢讀。

(4)不同的敘述方式。作者的抨擊、斥責、控訴、雄辯,宜用快讀;一般的記敘、說明、追憶,宜用慢讀。

(5)不同的人物性格。年青、機警、潑辣的人物的言語、動作宜用快讀;年老、穩(wěn)重、遲鈍的人物的言語、動作宜用慢讀。

2.要注意節(jié)奏意味著速度的變化。

朗讀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自始至終采用一成不變的速度。朗讀者要根據(jù)作者的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隨時調(diào)整自己的朗讀速度。這種在朗讀過程中實現(xiàn)的語速節(jié)奏的轉(zhuǎn)換是取得朗讀成功的重要一環(huán)。

3.要注意讀得快時,要特別留意吐字的清晰。

不能為了讀得快而含混不清,甚至“吃字”;讀得慢時,要特別留意聲音的明朗實在,不能因為讀得慢而顯得疲疲塌塌,松松垮垮??傊谡莆绽首x的速度時要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拖”。

三、朗讀的重音

1.什么是重音

重音是指朗讀時需要強調(diào)或突出的音節(jié)或詞語。朗讀中的重音如果表達準確、恰當,語意就會鮮明,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表現(xiàn)力就會增強,感情的起伏就能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

[重音]一般用著重號“."標示在詞語下面。

2.怎樣確定重音

確定重音可根據(jù)朗讀作品的中心、表情達意的需要來選定。一個獨立完整的句子,通常只有一個主要的重音。重音越少越明確。重音一般分為感情重音、語法重音、強調(diào)重音。

(1)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現(xiàn)在表現(xiàn)內(nèi)心節(jié)奏強烈,情緒激動的情況。

例如:無論什么季節(jié)的雨,我都喜歡。(“無論……都”這個連詞重讀,表明這種喜歡是沒有任何條件的。)

而夏天,就更是別有一番風情了。(“更是"強調(diào)夏天的雨別有一番風情。)

啊,雨,我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躍,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從三方面,表現(xiàn)了對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語法重音

語法重音是按語言習慣自然重讀的音節(jié)。這些重讀的音節(jié)大都是按照平時的語言規(guī)律確定的。一般說,語法重音不帶特別強調(diào)的色彩。

例如:

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一般短句中,謂語讀得重一些。)

我喜歡雨,無論什么季節(jié)。(動賓結(jié)構(gòu)中的賓語應重讀。)

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婉轉(zhuǎn)的曲子。(定語比中心詞要稍重些。)

(3)強調(diào)重音

強調(diào)重音是根據(jù)語句所要表達的重點決定的,它受朗讀者的意愿制約,在句子中的位置上是不固定的。強調(diào)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語言的內(nèi)在涵意。由于表達目的不同,強調(diào)重音就會落在不同的詞語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達的效果也不一樣。

例如:我知道你會這樣做的。(別人都不知道)

我知道你會這樣做的。(不要以為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會這樣做的。(別人不會)

四、停連

1.什么是停連

停連是指在有聲語言的流動過程中聲音的中斷和連續(xù)。語音上的間歇叫停頓;不中斷的地方叫連接。

[停連]停頓,用“∨”標示在詞語之間的上方,不限標點處,句中有時也有小停頓;連接,用“∧"標示在詞語之間的上方,標明是為了表達的需要,在此處要一口氣連貫地讀下來,有標點也不停頓。

2.什么地方需要停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