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試卷(海南)(空白卷)_第1頁
2012年高考歷史試卷(海南)(空白卷)_第2頁
2012年高考歷史試卷(海南)(空白卷)_第3頁
2012年高考歷史試卷(海南)(空白卷)_第4頁
2012年高考歷史試卷(海南)(空白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總評】:2012年高考單科歷史海南卷,純文字試題,沒有圖文材料,選擇題中材料型試題偏多,注重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歸納、對比等能力。非選擇題部分,必答題較為基礎,選答題出題范圍較廣。第I卷本卷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儒家經典強調:“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边@段話體現(xiàn)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禮法并重D.禮治為先【考點定位】:必修三·中國傳統(tǒng)主流思想的演變·百家爭鳴。3.秦滅六國后,秦王贏政兼采古史及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稱“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揚托古改制B.承襲華夏傳統(tǒng)C.突出個人功業(yè)D.標榜君權神授【考點定位】:必修一·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皇帝制度。5.北宋初期,行使監(jiān)察職能的御史彈劾官員時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則與宰相“分為敵壘,以交戰(zhàn)于廷”。這種現(xiàn)象反映了A.官僚內部斗爭集中于相位之爭B.宰相位尊權重的傳統(tǒng)開始改變C.專制權力得到進一步強化D.監(jiān)察官員與宰相權力基本對等【考點定位】:必修一·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君權和相權的矛盾斗爭。6.宋代理學家周敦頤認為,“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也”。周敦頤在此所闡釋的是A.“仁”與萬物生成的關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陰陽互相依存的關系D.道家順應自然的思想【考點定位】:必修三·中國傳統(tǒng)主流思想的演變·宋明理學。7.明初規(guī)定,生員須穿玉色衣服,加飾青黑色邊條。明后期江南讀書人則崇尚“婦人紅紫之服”,有人作詩云:“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者,盡是讀書人?!边@一變化直接反映了A.理學思想的影響B(tài).專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階層的興起D.社會風尚的變化【考點定位】:必修一·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9.早期羅馬實行習慣法,貴族享有法律解釋權。公元前5世紀中期,平民通過斗爭迫使貴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貴族聯(lián)合組成的“十人委員會”,制定了《十二銅表法》。該法的制定A.體現(xiàn)了社會各階級的利益與要求B.標志著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導權C.表明貴族的法律解釋權得到認可D.奠定了羅馬成文法傳統(tǒng)的基礎【考點定位】:必修一·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羅馬法。10.孟德斯鳩啟蒙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反對專制、提倡法治。他認為,防止專制的根本途徑是A.以民意制約權力B.以道德制約權力C.以權力制約權力D.以權利制約權力【考點定位】: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啟蒙運動。12.在美國,自1856年以來,歷屆總統(tǒng)不是共和黨人便是民主黨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歷次總統(tǒng)大選中,兩大政黨的總統(tǒng)候選人所獲選民票的總和,平均高達全部選民票的95%。這種情況說明兩大政黨A.控制了美國政治生活B.主宰了聯(lián)邦政府C.贏得了美國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考點定位】:必修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美國的兩黨制。13.拿破侖帝國滅亡后,路易十八在反法聯(lián)軍的護送下重返法國王宮,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頒布憲法,承認《拿破侖法典》繼續(xù)有效。這表明復辟后的波旁王朝A.恢復了革命前的封建政體B.推動了法國大革命深入發(fā)展C.實行了君主立憲制D.繼承了拿破侖的軍事獨裁政策【考點定位】:必修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民主政治的擴展;選修二·法國建立共和制的曲折歷程·19世紀法國政體的變遷。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蘇、湖北、直隸等地教案頻發(fā)。民間傳言,“或稱教堂拐騙人口,或稱教堂挖眼剖心,或稱教堂誘污婦女”。此類傳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政府允許傳教士在華傳教B.民眾與外國勢力的矛盾加劇C.普通民眾受教育程度較低D.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考點定位】:必修一·近代列強侵華戰(zhàn)爭·西方列強文化侵略的影響。16.一篇發(fā)表于1941年題為《三十年來的中國農村》的文章,包括五個主要部分:(一)農產商品化的加速,(二)純封建制漸歸消滅,(三)高利貸制變本加厲,(四)地權集中、農民離散,(五)勞力銳減、熟荒驟增??梢钥闯鲈撐牡闹骶€是A.生產關系的變革B.商品經濟的發(fā)展C.生產力的發(fā)展變化D.金融資本的發(fā)展【考點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農民的破產與貧困)。18.侯外廬在回憶錄中說:“抗戰(zhàn)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著中國那個年代大多數(shù)的學者和文化人。重慶、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縣城和鄉(xiāng)村,集中各種科學家和各類學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難再現(xiàn)。”這反映了抗戰(zhàn)時期A.文化教育重心的轉移B.文化統(tǒng)制政策的確立C.文化教育的無序狀態(tài)D.文化教育的均衡發(fā)展【考點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19.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提出全黨工作重心的轉變,這意味著A.農村土地革命的勝利完成B.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階段基本結束C.對工人與農民階級地位的重新認識D.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迅速展開【考點定位】:必修一·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之解放戰(zhàn)爭。20.1917年7月,俄國臨時政府下令向德軍發(fā)起進攻,結果俄軍損失慘重。同年9月,俄軍最高總司令科爾尼洛夫發(fā)動反政府叛亂,派兵進逼彼得格勒;在布爾什維克黨的組織下,首都幾萬名工人武裝起來保衛(wèi)首都并最終瓦解了叛亂軍隊。這些歷史事件產生的共同結果是A.催生了工兵代表蘇維埃B.臨時政府日益陷入困境C.為第一屆人民政府成立創(chuàng)造條件D.推動民主革命轉入社會主義革命【考點定位】:必修一·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到實踐·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22.1945年7月英國舉行大選,被視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爾及其所在的保守黨慘敗,工黨獲勝組閣。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戰(zhàn)爭已經接近最后勝利B.工黨提出了實行社會福利等改革綱領C.人們擔心丘吉爾強烈反蘇導致戰(zhàn)爭再起D.英國大國地位的衰落引起選民強烈不滿【考點定位】:必修二·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福利國家”政策(社會保障制度)。23.1970年,聯(lián)邦德國和波蘭簽訂條約,實現(xiàn)了兩國關系正常化;簽約當天聯(lián)邦德國總理勃蘭特為表示誠意,在華沙猶太人受難者紀念碑前下跪獻花。這些外交活動A.推動了歐洲共同體的擴大B.首次確認了德國為戰(zhàn)敗國C.加速了華沙條約組織解體D.有利于緩和歐洲緊張局勢【考點定位】:必修一·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美蘇兩極格局。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發(fā)出指示,規(guī)定全國一切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在今后5個月里,公用經費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壓縮25%左右,預計全國可壓縮出5億元。其直接目的是A.減輕市場供應壓力B.制止單位鋪張浪費C.節(jié)約經費發(fā)展生產D.促進經濟較快發(fā)展【考點定位】:必修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左傾”錯誤及其對策)。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26題~第28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29題~第33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做答。(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明初實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調整的原因及其影響。(8分)【考點定位】:必修二·中國古代的經濟結構·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27.(13分)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瓦窯堡會議后,中共中央加強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與此同時,從1935年冬開始,國民黨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產黨人商談抗日問題。1936年8月,中共中央發(fā)出致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信,倡議國共兩黨實行第二次合作。許多國民黨上層人物表示贊同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國共兩黨經過反復談判磋商,雙方合作形勢漸趨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來將《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送交蔣介石?!究键c定位】:必修一·近代列強侵華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1)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近代以來德國三部憲法中有關行政權規(guī)定的演變及其趨勢。(8分)(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聯(lián)邦德國基本法關于行政權的規(guī)定發(fā)生變化的原因。(5分)請考生在第29、30、31、32、33五道題中任選一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29.(12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35年,法國國民收入比1929年減少30%,企業(yè)倒閉1.1萬家,失業(yè)人口超過80萬。法西斯組織活動猖獗,對法國民主制度構成嚴重威脅。法國社會黨、激進社會黨和共產黨共同組成了人民陣線,參加大選。1936年6月,以社會黨人勃魯姆為總理的第一屆人民陣線政府成立。法國共產黨雖未入閣,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魯姆的各項政策。勃魯姆政府執(zhí)政后,開始實行改革。它規(guī)定一般工人的工資可提高7~15%,待遇極差的工人的工資可提高2~3倍,允許工人和職員在不減薪的情況下每周工作40小時、每年兩周帶薪休假,并要求完善集體合同制度。政府還著手改革稅收制度,增加對失業(yè)工人的幫助,對法蘭西銀行實施監(jiān)督,把部分軍工企業(yè)收歸國有,建立全國鐵路公司等。這些改革措施對法國經濟的復蘇起了一定作用。勃魯姆政府的政策遭到部分資本家的反對,有大約600億法郎被從銀行提出,其中280億法郎被轉往國外。與此同時,左翼政黨內部就取締法西斯組織等問題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1937年2月,勃魯姆宣布因財政困難,暫時停止執(zhí)行人民陣線的綱領?!幾訹法]皮埃爾?米蓋爾《法國史》(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法國人民陣線政府成立的背景;指出勃魯姆改革的措施與羅斯福新政的共同之處。(8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勃魯姆改革的作用。(4分)30.(12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材料一1907年,梁啟超在日本組織立憲團體政聞社,創(chuàng)辦《政論》雜志,發(fā)表了政聞社宣言書,其中提出,“無國會之國,則責任政府終古不成立;責任政府不成立,則政體終古不脫于專制”。鑒于目前的政治狀況,“君主代政府負責任之結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諉卸,而政治未從改良;一方面使君主叢怨于人民,而國本將生搖動”?!幾浴缎梁ジ锩笆觊g時論選集》材料二各省諮議員多數(shù)北上,集議如何進行立憲之法……其第三次請愿書中,措詞則甚激昂……系謂政府如再不允所請,則吾輩將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諭,勒令代表等出京還里。各代表聞此亂命,亦極憤怒,即夕約集報館中,秘議“同人各返本省,向諮議局報告清廷政治絕望,吾輩公決秘謀革命,并即以各諮議局中之同志為革命之干部人員。若日后遇有可以發(fā)難之問題,則各省同志即竭力響應援助起義獨立”?!远∥慕帯读喝喂壬曜V長編初稿》(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初立憲派的政治主張及其產生的歷史背景。(6分)(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立憲派在推翻清朝統(tǒng)治中的作用。(6分)【考點定位】:選修二·近代中國的民主思想與反對專制的斗爭·康有為、梁啟超的民主思想。32.(12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公元1161年,金帝完顏亮撕毀與南宋之間的和議,擊潰宋淮河一線守軍,直赴長江北岸的西采石。中書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東采石犒勞長江南岸的宋軍。“時敵兵實四十萬,馬倍之,宋軍才一萬八千”。宋軍潰散之余,新的指揮系統(tǒng)尚未成立,軍無斗志,部隊“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立招諸將,勉以忠義”,部署防御。有人說“公受命犒師,不受命督戰(zhàn)”,可能招致殺身之禍。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將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戰(zhàn)”,最終連敗金軍,挫敗其渡江南下的企圖,虞允文隨后拜訪養(yǎng)病的兩淮宋軍統(tǒng)帥劉鑄,劉鑄說:“朝廷養(yǎng)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輩愧死矣?!敝T路宋軍繼續(xù)出擊,宋金重新走向和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