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題 詩歌鑒賞之語言類高考二輪沖刺高頻、高危題型強化訓(xùn)練卷(新高考版)(解析版)_第1頁
第26題 詩歌鑒賞之語言類高考二輪沖刺高頻、高危題型強化訓(xùn)練卷(新高考版)(解析版)_第2頁
第26題 詩歌鑒賞之語言類高考二輪沖刺高頻、高危題型強化訓(xùn)練卷(新高考版)(解析版)_第3頁
第26題 詩歌鑒賞之語言類高考二輪沖刺高頻、高危題型強化訓(xùn)練卷(新高考版)(解析版)_第4頁
第26題 詩歌鑒賞之語言類高考二輪沖刺高頻、高危題型強化訓(xùn)練卷(新高考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13/14備戰(zhàn)2021年高考二輪沖刺高頻、高危題型強化訓(xùn)練卷第26題詩歌鑒賞之語言類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宿龍宮灘①韓愈浩浩復(fù)湯湯,灘聲抑更揚。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夢覺燈生暈,宵殘②雨送涼。如何連曉語,一半是思鄉(xiāng)。(注)①龍官灘:在廣東省陽山縣陽溪上。公元803年,韓愈因直言進諫為權(quán)臣所讒,被貶為廣東陽山縣令;公元805年,遇大赦得以回歸北上,途中寫下了這首詩。②宵殘:天亮之前。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從觸覺和聽覺寫陽溪之水,寫出了灘水的浩渺和水聲的時高時低。B.頷聯(lián)描繪江水奔流的景象,“疑”和“似”兩字表現(xiàn)了詩人的心理感受。C.詩歌前兩聯(lián)寫龍宮灘之險奇,頸聯(lián)則寫詩人由眼前之景所觸發(fā)的感情。D.尾聯(lián)寫詩人夢醒之后與他人的談話,直接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2.“宵殘②雨送涼”中哪個字用得好,請結(jié)合詩意解析此字的含義?!敬鸢浮?.A2.“涼”字好。①指天亮之前天氣之“涼”。②詩人含冤遭貶,心情郁悶難消的“悲涼”。③詩人幸遇大赦后心境的“涼爽”(爽快)。【分析】1.A項,并非“觸覺和聽覺”,而是“視覺和聽覺”。“灘水的浩渺”是看到的,屬于視覺。故選A。2.“宵殘雨送涼”一句,天將破亮,可還是浙浙瀝瀝地下著小雨,微雨送來清新的涼爽。這個“涼”字在此既是寫實又是寫感。陽山是個山區(qū),氣候宜人,加之龍宮灘這個特殊之地,又是“宵殘”之時,確實是個地道的“涼”。再個是詩人含冤遭貶陽山一年之多,滿腹的委屈和壓抑,平時猶如一把無名之火,燃燒在心頭,終焦躁不安。今幸遏大赦,當然自覺自待,“涼”在心頭了。這一個“涼”字寫活了詩人獨享的快意。所以這句中“涼”字用得好。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3-4題。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黃庭堅〔宋代〕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1)。酒船魚網(wǎng)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1)九方皋,即伯樂。3.下面對這首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黃庭堅當時在并州,過平輿時思念朋友李子先,于是寫了這首詩。B.“青袍”即“青衫”,官位低的官員的服色。與“江州司馬青衫濕”同意。C.頷聯(lián)兩句,情景交融,虛實結(jié)合,由自己聯(lián)想到友人,感情真摯自然。D.頸聯(lián)的反問緊扣首聯(lián)“佐吏曹”“青袍”詩意,抒發(fā)了對友人和自己才華不得施展的不平之意。4.詩的尾聯(lián)含義深刻,余韻悠長,試鑒賞之?!敬鸢浮?.A4.(1)含義為:歡迎朋友與我一同歸隱,飲酒打魚,觀賞風(fēng)景。(2)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結(jié)情)的手法。以水漲花落,漁船載酒的畫面召喚友人歸隱,新鮮別致?!痉治觥?.A項,“黃庭堅當時在并州”錯。通過題目“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可知,當時在并州的是李子先,不是作者自己。故選A。4.尾聯(lián)“酒船魚網(wǎng)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意思是“家鄉(xiāng)有船可載酒有網(wǎng)可捕魚,還是回去吧,我們過去游玩的溪水中眼前正漂浮著落花,水深恰好一篙”,這是歡迎朋友與我一同歸隱,飲酒打魚,觀賞風(fēng)景。末二句寫出全詩的主旨,勸李子先也解官歸故里,與詩人同游。其中“歸來”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緊接著又下一個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詩人猶嫌不足,同時還用水漲花落、漁船載酒構(gòu)成一幅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圖畫,勸歸之意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因此,這兩句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結(jié)情)的手法,以水漲花落,漁船載酒的畫面召喚友人歸隱,新鮮別致。三、閱讀下面的這首唐詩,完成5-6題。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第三聯(lián)“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達了詩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以及將要離開時依依惜別的深情。B.在本詩中起提綱挈領(lǐng)、統(tǒng)率整首詩的句子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C.本詩的結(jié)尾用“南望”的景物來作結(jié),詩人把目光投向遠處,呼應(yīng)、深化了開頭的忘歸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勝景的留戀向往。D.尾聯(lián)“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一句在描寫上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以遠處樓臺的鐘鳴之音表現(xiàn)出山中月下的幽靜。6.近日,導(dǎo)演陳傳興將自己為葉嘉瑩先生精心拍攝的紀錄片取名為《掬水月在手》,尤見其對這首詩的喜愛程度。很多評論者都曾表達過該詩第二聯(lián)的偏愛,請簡要賞析“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的精妙之處。【答案】5.B6.①從結(jié)構(gòu)上看,“掬水月在手”承第二句的“夜”,“弄花香滿衣”承首句的“春”,筆筆緊扣,自然圓到。一、二句波紋初起至這兩句形成高潮,以下寫賞玩忘歸的五、六句便是從這里蕩開去的波紋。②這兩句寫山中勝事,物我交融,神氣完足,人情物態(tài)兩面俱到,既見出水清夜靜與月白花香,又從掬水弄花的動作中顯出詩人的童心不滅與逸興悠長。所寫勝事雖然只有兩件,卻足以以少勝多,以一當十。③“掬水”句寫泉水清澄明澈,照見月影,將明月與泉水合二為一;“弄花”句寫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將花香衣香渾然一體。藝術(shù)形象虛實結(jié)合,意境鮮明,妙趣橫生。④精于練字,“掬”字和“弄”字,既寫景又寫人,既寫照又傳神,確實是神來之筆。【分析】5.B項,“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不能起提綱挈領(lǐng)、統(tǒng)率整首詩的作用?!按荷蕉鄤偈拢p玩夜忘歸”,提綱挈領(lǐng),統(tǒng)率全篇。以下六句,具體展開“勝事”和“賞玩忘歸”的描述。故選B。6.①從結(jié)構(gòu)上看,“掬水月在手”呼應(yīng)第二句的“夜”,“弄花香滿衣”呼應(yīng)首句的“春”;此二句寫春山“勝事”,在詩文中承上啟下,承接首聯(lián)的總括,引出下文的“賞玩忘歸”的描述。②這兩句既寫山中“勝事”,水清夜靜與月白花香的美景,又從掬水弄花的動作中描摹人物情態(tài),寫出詩人的童心不滅與逸興悠長,物我交融。雖只寫了兩個“勝事”,但取材典型。③“掬水”“弄花”實寫動作;“月在手”,將明月與泉水合而為一,“香滿衣”,將花香衣香渾為一體,虛寫效果。所以,藝術(shù)形象虛實結(jié)合,意境鮮明,妙趣橫生。④精于練字,“掬”字和“弄”字,寫出了人物的動作,“掬水”“弄花”又是在寫雙手捧水和弄花賞玩情景,既寫景又寫人,既寫照又傳神,確實是神來之筆。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7-8題。答張十一①韓愈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貧笞競長纖纖筍,躑躅②閑開艷艷花。未③報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詩罷看雙鬢,斗⑤覺霜毛一半加。[注]①本詩作于韓愈被貶到廣東陽山后的第二年。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張十一與韓愈同為監(jiān)察御史,因勸諫德宗皇帝一起被貶。張十一到郴州臨武令任上曾有詩贈韓愈,韓愈寫此詩作答。②躑躅:杜鵑花的別名。③此處“未”字領(lǐng)起“報”與“知”。④恩波:皇帝的恩澤。⑤斗:通“陡”。7.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運用白描手法勾勒陽山地區(qū)的全景。春山明凈,春江空闊,猴猿啼鳴,摹寫了荒僻冷落的景象,傳遞出人煙稀少的空寂。B.頷聯(lián)是兩組近景特寫,小筍萌生、鮮花綻放之景為冷落荒僻的村野點綴了些許鮮艷明快的顏色,比擬手法使得描寫生動傳神。C.尾聯(lián)直抒胸臆,點明憂愁的心境和原因??戳T書信頓覺白發(fā)加半,直接表達對仕途坎坷、年華逝去的悲憤,是與友人同感共悲的哀痛。D.詩中景物很契合詩人的處境與心情。環(huán)境之空寂更添遠離繁華京城后的孤獨凄涼,花開之悠閑更使身居閑地身為閑人的詩人觸景生愁。8.中國古典詩歌有“怨而不怒”的風(fēng)雅傳統(tǒng)。請據(jù)此簡要賞析本詩的頸聯(lián)?!敬鸢浮?.C8.①“怨而不怒”是指心有不滿但能節(jié)制住它的情感,不使之發(fā)展成為憤怒,是中國古詩抒發(fā)情感講求節(jié)制有度的一種傳統(tǒng)。②詩人稱貶謫之地為“死所”,是“送生涯”的“炎瘴”之地,蘊含詩人因直言進諫而被貶的憤怨不平,以及回歸無望的悲慨沉痛。③但是詩人的哀怨情感節(jié)制有度,以“莫令”勸解自己和友人不要在“炎瘴”之地沉淪下去,并憧憬未來建功立業(yè)以“報君恩”,讓本應(yīng)濃重的憤怨顯得敦厚平和?!痉治觥?.C項,“斗覺霜毛一半加”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寫愁不說愁,借霜毛陡加曲折說出,至于何以至此,盡在不言之中。詩意婉轉(zhuǎn)含蓄,韻昧醇厚悠遠。故選C。8.解答此題,首先理解“怨而不怒”的意思,然后結(jié)合詩句分析。“怨而不怒”,意思是心有不滿,但能控制住它,不使之發(fā)展成為憤怒。作為古典詩歌的一種風(fēng)雅傳統(tǒng),體現(xiàn)的是古詩抒發(fā)情感的特點。“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鼻熬涞摹拔础弊重灐皥蟆迸c“知”,意謂:皇帝的深恩我尚未報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熱的瘴氣中虛度余生而已。這兩句是全詩的關(guān)鍵,蘊含著詩人內(nèi)心深處許多矛盾著的隱微之情;有無辜被貶的憤怨與悲愁,又有對自己從此消沉下去的擔心;有自己被貶南荒回歸無望的嘆息,又有對未來建功立業(yè)的憧憬。他雖然沒有直接說憂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卻比說出來更為深切。在這樣的處境中,尚還想“未報恩波”,這表現(xiàn)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淮上喜會梁川故人韋應(yīng)物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作者與故人曾相逢江漢,常歡醉而歸。故情愈深,襯托出如今的相逢愈喜。B.頸聯(lián)上句回扣詩題,寫重聚的喜悅;對句寫兩鬢蕭疏的衰老,不言悲而悲情四溢。C.尾聯(lián)設(shè)問,以淮上秋景作結(jié),表達了詩人對淮上秋山美景的喜愛之情,格調(diào)昂揚。D.本詩后四句以久別重逢為重點和主體,寫出了環(huán)境、人物的形貌和心思,表現(xiàn)得很細密。10.這首詩的頷聯(lián)言簡而意豐,請就此進行簡要賞析?!敬鸢浮?.C10.①“浮云”表示漂泊不定,變幻無常;“流水”表示歲月如流,年華易逝;“一別”和“十年”拓寬了時間和空間,蘊含了復(fù)雜的人事變遷。②頷聯(lián)言簡意賅,借虛擬之景抒深沉之情,表達了一別十年的感傷、年華老去的無奈和世事滄桑的感慨?!痉治觥?.C項,“格調(diào)昂揚”錯誤。韋應(yīng)物外放出京,有許多不得已,詩人不直接回答無法歸去,而以“淮上有秋山”作答,有對秋山之景的喜愛,更有無奈之下的自我慰藉。這句以景結(jié)情,含蓄深沉,留下了令人回味的藝術(shù)空間。故選C。10.此題考查鑒賞詩歌句子的能力。煉句是詩歌鑒賞的高頻考點,所煉之句往往是在該詩中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答題時,先要釋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達效果;分析表達效果時要將句子放回到詩中,體會其表情達意上的妙處。頷聯(lián)“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意思是:離別后如浮云飄流不定,歲月如流水一晃過十年。本聯(lián)直接抒發(fā)十年闊別的傷感?!案≡啤薄傲魉睘樘摼埃譃楸扔?。詩人將自己比作“浮云”,表現(xiàn)自己的漂泊不定;用“流水”比喻時間,光陰、歲月流逝,年華逝去之迅速,表達了詩人一別十年的感傷、年華老去的無奈和世事滄桑的感慨。六、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11-12題。羌村三首(其一)(節(jié)選)①杜甫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漁翁(節(jié)選)柳宗元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②一聲山水綠。(注釋)①本詩寫于安史之亂中,詩人歷盡艱險,終于返家之時。②欸乃:象聲詞,一說指槳聲,一說是人長呼之聲。11.下面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柴門鳥雀噪”中鳥兒喧賓奪主的聲浪,反襯了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恬靜幽美、愜意宜人,有田園詩的雅致之美。B.杜詩“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這兩句是上兩句的說明,“偶然”二字含有極豐富的內(nèi)容和無限的感慨。C.柳詩的一二句描寫了從夜到拂曉的景象。漁翁是這兩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邊,晨起汲水燃竹。D.柳詩就像一幅飄逸的風(fēng)情畫,詩人以淡逸清和的筆墨構(gòu)畫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景色,境界奇妙動人。12.蘇東坡說:“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柳詩中“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與杜詩中“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都體現(xiàn)了“反?!保埍容^賞析二者的“反?!敝?。【答案】11.A12.杜詩中,家人遠隔千里,信息不通,飄零離散,朝不保夕,以至于初見時“怪我在”“驚”,不敢信,不敢認。反常的情態(tài),曲折反映出那個非常時代的影子。柳詩,寫“煙銷日出”,卻“不見人”了,表現(xiàn)其反常,忽然“欸乃一聲”人在遠方“青山綠水中”。這種奇趣的造語,勾勒出了悅耳怡情的神秘境界,從而可以透視詩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痉治觥?1.A項,“反襯了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恬靜幽美、愜意宜人,有田園詩的雅致之美”,夕陽急于躲到地平線下休息,柴門前的樹梢上有幾只鳥兒鳴叫不停,這喧賓奪主的聲浪反襯出那個特殊歲月鄉(xiāng)村生活的蕭索荒涼。故選A。12.“歸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初見家人、鄰里時悲喜交集之狀。這里沒有任何繁縟沉悶的敘述,而簡潔地用了三個畫面來再現(xiàn)。畫面一是與妻孥見面的情景。乍見時似該喜悅而不當驚怪。然而,在那兵荒馬亂的年月,人命危淺,朝不保夕,親人忽然出現(xiàn),真叫妻孥不敢信,不敢認,乃至發(fā)愣(“怪我在”),直到“驚定”,才“喜心翻倒極,嗚咽淚沾巾”。這反常的情態(tài),曲折反映出那個非常時代的影子?!盁熶N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這是最見詩人功力的妙句,也是全詩的精華所在,這兩句描寫的是以下情景:一方面是自然景色:煙銷日出,山水頓綠;一方面是漁翁的行蹤:漁船離岸而行,空間傳來一聲櫓響。然而,詩人沒有遵循這樣的生活邏輯來組織詩句,卻從自我感受出發(fā),交錯展現(xiàn)兩種景象,更清晰地表現(xiàn)了發(fā)生于自然界的微妙變異。前一句中“煙銷日出”和“不見人”,一是清晨常見之景,一是不知漁船何時悄然離去的反常情態(tài)。寫“煙銷日出”,卻“不見人”了,表現(xiàn)其反常,忽然“欸乃一聲”人在遠方“青山綠水中”。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3-14題。寄韓潮州愈①賈島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②頭。隔嶺篇章③來華岳,出關(guān)書信過瀧流。峰懸驛路殘云斷,海浸城根④老樹秋。一夕瘴煙風(fēng)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⑤。(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唐憲宗迎佛骨,韓愈上表切諫,觸怒皇帝,被貶為潮州刺史。②潮水:河流名,流經(jīng)潮州。③篇章:指韓愈赴潮州途中創(chuàng)作的《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中有“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句。④城根:猶城腳。⑤浪西樓:潮州一處樓閣。13.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以回憶起筆,寫詩人也曾和韓愈有過相同的經(jīng)歷,直達天南潮水的盡頭,既表達了對韓愈遭斥逐的不平,也流露出深切的眷念。B.頷聯(lián)直寫別后景況,以“隔嶺篇章”“出關(guān)書信”點出詩人與韓愈之間關(guān)山迢遞,互通書信的真摯情誼。C.頸聯(lián)“海浸城根老樹秋”一句暗含“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透露作者對友人深切的關(guān)懷。D.尾聯(lián)宕開一筆,別開生面地設(shè)想將來潮州瘴氣將一掃而空,樓閣月明,銀輝遍灑,一片澄澈,寄托了詩人對韓愈的祝福之意。14.本詩可謂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了賈島“好苦吟,善推敲”的詩風(fēng),試從“煉字”和其他手法的角度簡要賞析?!敬鸢浮?3.A14.①煉字:用字脫俗。“懸”“浸”二字,一高一低,俯仰結(jié)合?!胺鍛殷A路”是寫道路險阻,山峰阻路;“海浸城根”則說潮州濱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濕,處境凄苦。②想象(虛實結(jié)合)。頷聯(lián)實寫二人別后景況,頸聯(lián)尾聯(lián)想象朋友的處境,虛實結(jié)合,透露出作者對友人深深的牽掛之情。【分析】13.A項,“寫詩人也曾和韓愈有過相同的經(jīng)歷”錯誤,此詩一開頭就表達了與韓愈不同尋常的交情,流露了一種深切的眷念和向往的心曲。首聯(lián)“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兩句筆力奇橫,表現(xiàn)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貶官受苦的深厚友情。故選A。14.《寄韓潮州愈》是唐代詩人賈島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律。此詩首聯(lián)寫自己與韓愈不同尋常的交情,中間兩聯(lián)直抒別后的景況,尾聯(lián)寫祝福,以美好的憧憬結(jié)束全詩。全詩八句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皆從丹田流出,抒寫了真誠的友情?!胺鍛殷A路殘云斷,海浸城根老樹秋”。“懸”、“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望不到盡頭的驛路,盤山而上,好像懸掛在聳入云霄的峰巒上。這是途中景色。潮州濱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濕,老樹為之含秋。這是到任后的景色?!胺鍛殷A路”是寫道路險阻;“海浸城根”則說處境凄苦。“殘云斷”內(nèi)含人雖隔斷,兩心相連之意;“老樹秋”則有“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關(guān)懷心情。頷聯(lián)“隔嶺篇章來華岳,出關(guān)書信過瀧流”兩句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膽相照。頸聯(lián)尾聯(lián)想象朋友的處境,虛實結(jié)合。頸聯(lián)把堅如磐石的友情推至頂峰,詩的境界也達到了高峰。第四聯(lián)則蕩開一筆,別開生面:“一夕瘴煙風(fēng)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無辜遭貶的冤屈,自將大白于天下。八、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15-16題。沁園春·試望陰山①(清)納蘭性德試望陰山,黯然銷魂,無言徘徊。見青峰幾簇,去天才尺;黃沙一片,匝地②無埃。碎葉城荒,拂云堆遠,雕外寒煙慘不開。踟躕久,忽纆崖轉(zhuǎn)石,萬壑驚雷。窮邊自足秋懷。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涼絕塞,峨眉遺冢③;梢沉腐草,駿骨空臺。北轉(zhuǎn)河流,南橫斗柄④,略點微霜鬢早衰。君不信,向西風(fēng)回首,百事堪哀。(注)①此篇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納蘭奉命出使梭龍時而作。②匝(zā)地:滿地,遍地。③蛾眉遺冢((zhǒng):謂古代和親女子之墓。④斗柄:即構(gòu)成北斗星斗柄的三顆星。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片寫景,取用賦法,景觀宏大。先遠后近,由地及天,兼顧時間上的縱深,平添無盡蒼茫之感。B.下片抒情,借典鋪陳,嘆盡興亡。抒情沉郁幽傷,婉曲層深,表達了“百事堪哀”的凄苦和感慨。C.“窮邊自足秋懷”,既承上片點明邊塞荒涼艱苦之“愁”,又為后文抒“恨”蓄勢,語氣似抑實揚。D.全詞情感豐富,既有詞人長期羈旅漂泊的思鄉(xiāng)之情,又有興亡交替、盛年霜鬢、人生苦短的愁情。16.論者謂此詞“蒼涼沉郁,頗有蘇辛之風(fēng)”,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賞析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答案】15.D16.①蒼涼:描繪塞外風(fēng)光的意象宏闊,意境凄涼。如上片“青峰”高聳密集,“黃沙”遼闊無邊,荒“城”遠“堆”等為全詞奠定雄偉悲壯的基調(diào);下片絕塞依然凄涼,空臺滿目腐草,令人頓生空寂悲涼的感慨。②沉郁:抒情婉曲層深,有“大我”情懷。由因地域引愁過渡到因人事生哀,從而牽出兩樁流傳千古的史實;詞尾直抒胸臆,“百事”既指自家事,更指歷史事,以充沛?激昂甚至悲涼的感情融入詞中,感嘆興亡交替或人生苦短,蒼涼凄婉,沉郁幽傷?!痉治觥?5.D項,“長期羈旅漂泊”理解錯誤,從注釋“此篇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納蘭奉命出使梭龍時而作”可知,詞人是奉命出使途中思家心切而作。故選D。16.根據(jù)題干中“蒼涼沉郁,頗有蘇辛之風(fēng)”提示,解答時,應(yīng)抓住詞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緊扣“蒼涼”和“沉郁”分析。上片,起句“試望陰山”,先廓定視野,繼后寫“試望”的心境和感受:“黯然銷魂,無言徘徊。”“無言徘徊”形象地描畫出心潮翻涌,無限思緒的情態(tài)。第二三句由“見”字領(lǐng)起“青峰幾簇,去天才尺”,寫山嶺高聳密集;“黃沙一片,匝地無埃”,寫朔漠遼闊無邊。底下連舉唐代西域兩個名鎮(zhèn)“碎葉城”和“拂云堆”,并分別述以“荒”和“遠”?!八槿~城”距陰山數(shù)千里之遙,試想不可目及,神思則可;“拂云堆”雖近在陰山南麓,但由于“雕外寒煙慘不開”,故目見也難。這兩句意象宏闊,為全詞設(shè)下雄偉、悲壯的氛圍。詞趣在雄偉悲壯的氛圍里和深沉的情緒中靜靜地流淌。下片,“北轉(zhuǎn)河流,南橫斗柄,略點微霜鬢早衰”下片寫出了絕塞依然凄涼,空臺滿目腐草,令人頓生空寂悲涼的感慨,抒發(fā)詞人思家的情懷?!案F邊自足愁懷”,點明荒涼艱苦的塞外邊疆,緊承“又何必平生多恨哉”,語氣似抑實揚,由因地域引愁過渡到因人事生愁,從而牽出兩樁流傳千古的史實。“凄涼絕塞,峨眉遺冢”想象到王昭君凄涼出塞,美人已去,但青冢猶存;“梢沉腐草,駿骨空臺”,寫出了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燕昭王為迎接天下賢達而筑的黃金臺的遺跡。其人如今已沒,絕塞依然凄涼,空臺滿目腐草,留給后人無限感慨,其人生苦短之情歷歷可見?!氨鞭D(zhuǎn)河流,南橫斗柄,略點微霜鬟早衰”,寫河流依然向北流去,北斗斗柄仍是橫斜向南,愁苦的人已經(jīng)未老先衰,兩鬢已生出星星白發(fā)在秋風(fēng)中回首往事,此句直抒“人生幾何”的慨嘆?!氨鞭D(zhuǎn)河流”是黃河流勢的真實寫照,“南橫斗柄”寫星辰依然按自然規(guī)律運動。古如是,今如是,未來仍如是,但人的生命卻是極短暫的,故有“鬢早衰”的悵恨。尾句“君不信,向西風(fēng)回首,百事堪哀”,稍抑即揚?!鞍偈隆奔戎笟v史事,更指自家事,以充沛?激昂甚至悲涼的感情融入詞中,感嘆興亡交替或人生苦短,蒼涼凄婉,沉郁幽傷。綜上分析,回答“蒼涼”這一點,可以抓住上片的“青峰”“黃沙”荒“城”遠“堆”等意象,為全詞奠定雄偉悲壯的基調(diào)。下片“凄涼絕塞”“峨眉遺?!薄吧页粮?,駿骨空臺”等令人頓生空寂悲涼的感慨?;卮稹俺劣簟边@一點,抓住詞中的兩樁流傳千古的史實和“君不信,向西風(fēng)回首,百事堪哀”的直抒胸臆,從抒情婉曲層深,有“大我”情懷回答。九、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7-18題。金陵城西樓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涼風(fēng)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注)。(注)謝玄暉:即謝朓,南朝齊著名詩人。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金陵夜寂涼風(fēng)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兩句中“金陵”點明了地點,“涼風(fēng)發(fā)”暗示了季節(jié),“夜寂”概括了時間和環(huán)境,“望吳越”交代了登樓的目的。B.“古來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從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結(jié)構(gòu)上有過渡作用,暗示了后面將要寫的內(nèi)容。C.“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兩句話中有“話”,意思是謝朓的詩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寫此詩,又有誰能讀懂呢?D.作者筆觸所及,廣闊且悠遠,看似信筆揮灑,未加經(jīng)營,而讀者細細品味,則會發(fā)現(xiàn)本詩以“愁情”為線索貫通前后,脈絡(luò)清晰。18.古人評詩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凝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三、四句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簡要賞析。【答案】17.B18.詩眼分別是“搖”“滴”。涼風(fēng)吹來,江水搖動,影子也跟著搖動,讓人感到城也搖動起來;秋月皎潔,露珠墜落,仿佛是從月亮上滴落下來似的。此二字化靜為動,賦予畫面以動感,使靜止的畫面生動起來,情態(tài)逼真;又使本屬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現(xiàn)出不同尋常的情態(tài),異趣橫生?!驹斀狻?7.B項,“是從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錯誤?!跋嘟印笔蔷裣嗤?、心心相印的意思。故選B。18.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語言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審清題干要求,這類題目答題時既要指出該字含義、所用手法,還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詩中的表達效果及作用。第二聯(lián)中的“搖”“滴”二字最為生動,分別是這兩句詩的“詩眼”。這兩個字以動寫靜,恰好反襯出彼時彼刻萬籟俱寂的特點。白云、城闕映入水中,微波涌動,它們在月色下輕輕地搖動著。白露凝為水珠,明亮亮地綴在草木之上,泛著晶瑩的光點。這兩句詩是景物的實寫,盡管沒有正面描寫月色的皎潔,卻從側(cè)面烘托出了月色的可愛。十、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9-20題。錦津舟中對酒別劉善充①楊慎錦江煙水星橋②渡,惜別愁攀江上樹。青青楊柳故鄉(xiāng)遙,渺渺征人大荒去。蘇武匈奴十九年,誰傳書札上林邊。北風(fēng)胡馬南枝鳥③,腸斷當延蜀國弦④。(注)①嘉靖三年,作者因上疏議“大禮”,謫戍于云南。本詩為作者謫戍云南期間,暫回成都故鄉(xiāng)后又將遠赴成地時所作。②星橋:原成都西南西江上,又名“七星橋”?!度A陽國志》:“(成都)西南兩江有七橋?!睏钚邸妒裼洝罚骸靶菢蛏蠎?yīng)七星也,李冰所造?!雹邸氨憋L(fēng)”句:古詩有“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之句,意為萬物都有心念故土之情。④蜀國弦:樂府歌辭名,內(nèi)容多狀寫弱道之艱險,此指思鄉(xiāng)之曲。1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標題點出本詩的寫作地點、對象、原由和主題。首聯(lián)緊扣詩題,寫友人在渡口船上置酒折柳餞別送行,借寫送行人行為和情緒暗寓自己離別深情。B.頷聯(lián)承折柳,出句以離人視角,寫楊柳尚青而自己已遠,對句以留人視角,寫征人將去音訊杳渺,“故鄉(xiāng)”與“大荒”相對,“遙”突出距離之遠,“去”寫出離開之疾。C.頸聯(lián)借蘇武牧羊上林傳書故事,寫詩人對友人的思念與期盼,側(cè)面抒發(fā)了自己遠謫邊疆的孤獨和痛苦,含蓄雋永,耐人回味。D.尾聯(lián)借“胡馬”“越鳥”意象,再次形象地表達自己對故土的依戀,最后以當筵聽曲而“腸斷”總結(jié)全篇,全詩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深沉,讓人蘊藉無窮.20.陸機《文賦》中說:“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惫湃嗽u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指一首詩中最精練傳神能統(tǒng)攝全詩的詞,你認為本詩的“詩眼”是哪個詞?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