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考點卷核心知識1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和比較1.下列有關(guān)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對任何化學反應來說,反應速率越大,反應現(xiàn)象就越明顯B.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nèi)任何一種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任何一種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C.某反應速率為0.5mol·L-1·s-1,就是指在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變化都為0.5mol/LD.化學反應速率是用來衡量化學反應進行快慢的尺度【答案】D【解析】A.有些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如酸堿中和反應速率很快,但無明顯實驗現(xiàn)象,故A錯誤;B.在化學反應中,由于固體和純液體的濃度視為常數(shù),其濃度變化值為0,故不能用它們表示化學反應速率,故B錯誤;C.由于化學計量數(shù)不一定相同,所以在該時間內(nèi)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變化不一定都為0.5mol/L,故C錯誤;D.化學反應有的快,有的慢,則使用化學反應速率來定量表示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故D正確;答案選D。2.(2022·湖南·高二期末)在反應中,若反應速率分別用、、、表示,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A. B. C. D.【答案】B【分析】根據(jù)各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量系數(shù)成正比,以此來解析;【解析】A.根據(jù)各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量系數(shù)成正比,則=,可得3v(A)=v(B),A錯誤;B.根據(jù)各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量系數(shù)成正比,則=,可得2v(B)=3v(C),B正確;C.根據(jù)各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量系數(shù)成正比,則=,可得5v(C)=2v(D),C錯誤;D.根據(jù)各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量系數(shù)成正比,則=,可得5v(A)=v(D),D錯誤;故選B;3.(2022·內(nèi)蒙古赤峰·高二期末)在2L容器中進行反應,2min后,B的物質(zhì)的量由5mol減少為3mol,在此2min內(nèi)反應速率表示正確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B的物質(zhì)的量由5mol減少為3mol,在此2min內(nèi)反應速率【解析】A.A為固體,一般不用其表示化學反應速率,A錯誤;B.由分析可知,,B錯誤;C.,C正確;D.A為固體,一,般不用其表示化學反應速率,D錯誤;故選C。4.在5L容器中發(fā)生3A+B2C的反應,若最初加入A、B都是4mol,6s內(nèi)B的平均速率是0.02,則6s末容器中A的物質(zhì)的量為A.1.8mol B.2.2mol C.2.8mol D.3.4mol【答案】B【解析】根據(jù),知,所以6s內(nèi)B消耗0.6mol,則A消耗1.8mol,則剩余A為4-1.8=2.2mol,正確選項為B。核心知識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5.100mL6mol/LH2SO4跟過量的鋅粉反應,在一定溫度下,為了減緩反應速率,但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上蚍磻镏屑尤脒m量的A.碳酸鈉(固體) B.水 C.硫酸銅溶液 D.硫酸銨(固體)【答案】B【解析】A.碳酸鈉(固體)與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消耗氫離子,放出的氫氣量減小,故不選A;B.硫酸中加水,氫離子物質(zhì)的量不變,放出氫氣的量不變,氫離子濃度降低,放出氫氣的速率減慢,故選B;C.加入硫酸銅溶液,鋅置換出銅,構(gòu)成原電池,鋅與硫酸反應速率加快,故不選C;D.硫酸銨和鋅反應放出氫氣,加入硫酸銨(固體),放出氫氣的量增多,故不選D。故選B。6.(2022·湖南岳陽·高二期末)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guān)。下列事實與化學反應速率無關(guān)的是A.制造蜂窩煤時加入生石灰 B.家用鐵鍋、鐵鏟等餐具保持干燥C.工業(yè)礦石冶煉前先將礦石粉碎 D.食品、蔬菜貯存在冰箱或冰柜里【答案】A【解析】A.加入生石灰除去二氧化硫,是因為二氧化硫可以和生石灰、氧氣生成穩(wěn)定的硫酸鈣,與反應速率無關(guān),A項符合題意;B.潮濕環(huán)境中和C及電解質(zhì)溶液構(gòu)成原電池而加速腐蝕,為防止家用鐵鍋、鐵鏟等餐具被腐蝕,應該保持干燥,與反應速率有關(guān),B項不符合題意;C.反應物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C項不符合題意;D.冰箱或冰柜中溫度較低,減小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則反應速率減慢,D項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A。7.(2022·黑龍江·農(nóng)墾佳木斯學校高二期末)反應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可變?nèi)莘e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的改變對其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的是A.將鐵片變成鐵粉B.將容器的容積縮小一半C.壓強不變,充入N2使容器容積增大D.保持容積不變,充入N2使容器壓強增大【答案】D【解析】A.將鐵片變成鐵粉,可以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反應速率加快,A不符合題意;B.將容器的容積縮小一半,H2O(g)和H2(g)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B不符合題意;C.壓強不變,充入N2使容器容積增大,H2O(g)和H2(g)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C不符合題意;D.保持容積不變,充入N2使容器壓強增大,H2O(g)和H2(g)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幾乎不變,D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D。8.向四個體積相同的密閉容器(甲、乙、丙、丁)中分別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開始反應時,按反應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甲)在500oC時,10molSO2和5molO2反應;(乙)在450oC時,8molSO2和5molO2反應;(丙)在500oC時,8molSO2和5molO2反應;(丁)在500oC時,用V2O5作催化劑,10molSO2和5molO2反應A.甲、丙、丁、乙B.丁、甲、丙、乙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答案】B【分析】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且使用催化劑可加快反應速率,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以此來解答?!窘馕觥坑蓽囟瓤芍业姆磻俾首钚?;由物質(zhì)的量可知,丙的反應速率小于甲和丁;由催化劑可知,丁的反應速率大于甲,則反應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順序為丁、甲、丙、乙。故選B。9.在相同條件下研究催化劑I、Ⅱ?qū)Ψ磻挠绊?,各物質(zhì)濃度c隨反應時間t的部分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無催化劑時,反應不能進行B.與催化劑Ⅰ相比,Ⅱ使反應活化能更低C.a(chǎn)曲線表示使用催化劑Ⅱ時X的濃度隨t的變化D.使用催化劑Ⅰ時,內(nèi),【答案】D【解析】A.由圖可知,無催化劑時,隨反應進行,生成物濃度也在增加,說明反應也在進行,故A錯誤;B.由圖可知,催化劑I比催化劑II催化效果好,說明催化劑I使反應活化能更低,反應更快,故B錯誤;C.由圖可知,使用催化劑II時,在0~2min內(nèi)Y的濃度變化了2.0mol/L,而a曲線表示的X的濃度變化了2.0mol/L,二者變化量之比不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a曲線不表示使用催化劑II時X濃度隨時間t的變化,故C錯誤;D.使用催化劑I時,在0~2min內(nèi),Y的濃度變化了4.0mol/L,則(Y)===2.0,(X)=(Y)=2.0=1.0,故D正確;答案選D。10.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壓強為p(Pa),并在一定溫度下使其發(fā)生反應:H2(g)+I2(g)=2HI(g)(1)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充入1molH2,反應速率_________。(2)升高溫度,反應速率________。(3)擴大容器體積,反應速率______。(4)保持容器內(nèi)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充入1molH2(g)和1molI2(g),反應速率________。(5)保持容器體積不變,向其中充入1molN2,反應速率________。(6)保持容器內(nèi)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充入1molN2,反應速率________?!敬鸢浮吭龃笤龃鬁p小不變不變減小【解析】(1)在容器容積不變時,充入1molH2即c(H2)增大,反應物濃度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2)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加,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反應速率增大;(3)擴大容器體積,相當于減小各成分濃度,反應速率減小,(4)保持容器內(nèi)氣體壓強不變,保持充入1molH2(g)和1molI2(g),壓強未變,體積增大,濃度也不變,則速率不變;(5)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充入1molN2,N2不參與反應,參與反應的各成分濃度未變,則反應速率不變;(6)保持容器壓強不變,充入N2,體積增大,各成分濃度減小,則反應速率減小。11.某小組擬用酸性KMnO4溶液與H2C2O4溶液的反應(此反應為放熱反應)來探究“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并設計了如下的方案記錄實驗結(jié)果(忽略溶液混合體積變化)。限選試劑和儀器:0.20mol/LH2C2O4溶液、0.010mol/LKMnO4溶液(酸性)、蒸餾水、試管、量筒、秒表、恒溫水浴槽。物理量編號V(0.20mol/LH2C2O4溶液)/mLV(蒸餾水)/mLV(0.010mol/L酸性KMnO4溶液)/mLm(MnSO4)/gT/℃乙①2.004.0050②2.004.0025③1.5a4.0025④2.004.00.125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回答下列問題:(1)KMnO4溶液用___________酸化(填名稱);寫出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2)上述實驗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上述實驗②④是探究___________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3)若上述實驗②③是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則a為___________;表格中的“乙”填寫t/s,其測量的是___________?!敬鸢浮苛蛩?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溫度催化劑0.5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時間【解析】(1)高錳酸鉀具有強氧化性,鹽酸具有還原性,KMnO4溶液用硫酸酸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錳離子和水,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2)實驗①②是在相同濃度,不使用催化劑的條件下進行的,但反應溫度不同,則為探究溫度對速率的影響;而實驗②④是在相同濃度、相同溫度的條件下進行的,但②不使用催化劑,而④使用催化劑,則為探究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3)上述實驗②③是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則混合液的總體積必須相同,實驗②溶液總體積為6mL,則實驗③中所需水的體積a=6mL-1.5mL-4.0mL=0.5mL;反應速率需要通過時間的快慢來體現(xiàn),則乙中需要測量的是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時間。核心知識3活化能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能量較高、有可能發(fā)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稱為活化分子B.其他條件不變時,濃度增大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C.催化劑能參與反應,可降低原反應所需活化能D.非活化分子也有可能發(fā)生有效碰撞【答案】D【解析】A.在化學反應中,只有能量比平均能量高的反應物分子發(fā)生碰撞時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我們把能引發(fā)化學反應的碰撞稱為有效碰撞,發(fā)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稱為活化分子,能量較高、有可能發(fā)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稱為活化分子,故A正確;B.增大反應物濃度,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不變,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增多,反應速率加快,故B正確;C.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速率,降反應的活化能,故C正確;D.非活化分子不具備較高的能量,不能引發(fā)化學反應,不能發(fā)生有效碰撞,故D錯誤;故選:D。13.下列關(guān)于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正確有幾個①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可增加活化分子數(shù)目,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②其他條件不變,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③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能增大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④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從而使單位時間內(nèi)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⑤如果使用催化劑,可使反應物所有分子間的碰撞機會增多,則反應速率加快⑥如果使反應物分子的能量增加,則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⑦如果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未變,但增加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可以使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A.3個 B.4個 C.5個 D.6個【答案】B【解析】①增大壓強,可增大單位體積的活化分子數(shù)目,但百分數(shù)不變,故錯誤;②其他條件不變,溫度越高,活化分子數(shù)目越多,有效碰撞的幾率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快,故正確;③當升高溫度時,由于分子吸收能量,使原先不是活化分子的普通分子變?yōu)榛罨肿?,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shù)增大,故正確;④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而不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故錯誤;⑤使用催化劑,降低分子所需的能量,使有效碰撞頻率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錯誤;⑥如果使反應物分子的能量增加,則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反應速率加快,故正確;⑦如果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未變,但增加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可以使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反應速率加快,故正確;正確的有②③⑥⑦共4個;答案選B。14.臭氧層中O3分解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催化反應①②均為放熱反應B.E1是催化反應①對應的正反應的活化能C.(E2+E3)是催化反應②對應的逆反應的活化能D.總反應的ΔH=-E3(E3>0)【答案】A【解析】A.由圖可知,反應①中生成物能量高于反應物,則催化反應①是吸熱反應,A項錯誤;B.由圖可知,E1是催化反應①對應的正反應的活化能,B項正確;C.催化反應②對應的逆反應的活化能為(E2+E3),C項正確;D.對于總分應,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則ΔH<0,E3>0,所以ΔH=-E3,D項正確;答案選A。15.(2022·廣東佛山·高二期末)氫氣在氧氣中燃燒主要經(jīng)歷以下四步基元反應:①(慢反應)②(快反應)③(快反應)④(快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的電子式是B.在這四步反應中,第①步反應的活化能最高C.第②步反應中與的每一次碰撞都為有效碰撞D.和是反應的中間產(chǎn)物,能在體系中穩(wěn)定存在【答案】B【解析】A.不帶電,故其電子式為,A錯誤;B.在這四步反應中,第①步反應為慢反應,其余均為快反應,活化能越高反應速率越慢,故第①步反應的活化能最高,B正確;C.能夠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分子碰撞才是有效碰撞,故第②步反應中與的碰撞并不是每一次碰撞都為有效碰撞,C錯誤;D.由題干信息可知,反應②③④三步反應均為快反應,說明和是反應的中間產(chǎn)物,但不能在體系中穩(wěn)定存在,D錯誤;故答案為:B。核心知識4化學平衡狀態(tài)16.(2022·河北石家莊·高二期末)一定溫度下,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O(g)+H2S(g)COS(g)+H2(g)。下列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 B.COS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變化C.混合物的密度不再變化 D.H2S和H2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答案】B【解析】A.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A錯誤;B.COS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變化,說明COS的物質(zhì)的量不再改變,平衡不再移動,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B正確;C.容器體積和氣體質(zhì)量始終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因此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C錯誤;D.H2S和H2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D錯誤;故選B。17.(2022·天津河北·高二期末)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混合氣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N2(g)+3H2(g)2NH3(g),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A.達到化學平衡時,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都為零B.當符合3v正(N2)=v正(H2)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達到化學平衡時,單位時間消耗amolN2,同時生成3amolH2D.當N2、H2、NH3的分子數(shù)比為1:3:2,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答案】C【解析】A.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為0,A錯誤;B.當符合:3υ正(N2)=υ正(H2)時,都指正反應方向,不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B錯誤;C.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amolN2同時生成3a
mol
H2,則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C正確;D.當體系達平衡狀態(tài)時,N2、H2和NH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可能為1:3:2,也可能不是1:3:2,與各物質(zhì)的初始濃度及轉(zhuǎn)化率有關(guān)化學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D錯誤;答案選C。18.某溫度時,在一個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3Y2ZB.2min時,反應達最大限度,但化學反應仍在進行C.反應開始至2min,Z的反應速率為0.05mol·L-1·min-1D.反應達到平衡時,壓強是開始時的0.9倍【答案】A【解析】A.根據(jù)圖示可知:隨著反應的進行,X、Y的物質(zhì)的量減小,Z的物質(zhì)的量增加,則X、Y是反應物,Z為生成物,0~2min內(nèi)X、Y、Z的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量之比為0.3∶0.1∶0.2=3∶1∶2,反應2min后各種物質(zhì)都存在,且物質(zhì)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說明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中各物質(zhì)計量數(shù)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量之比,化學方程式為3X+Y2Z,A錯誤;B.根據(jù)圖示可知該反應為可逆反應,2min時反應達到最大限度,可逆反應達到最大限度時正、逆反應仍在進行,只不過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B正確;C.反應速率為平均速率反應開始至2min,Z的反應速率為v(Z)==0.05mol·L-1·min-1,C正確;D.由圖可知開始混合氣體的總的物質(zhì)的量為2mol,平衡時混合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0.9+0.7+0.2)mol=1.8mol,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之比,所以反應達平衡此時體系的壓強是開始時=0.9倍,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A。核心知識5化學平衡常數(shù)19.下列關(guān)于平衡常數(shù)K的說法正確的是()A.加入催化劑可能會改變平衡常數(shù)KB.改變反應物濃度能改變平衡常數(shù)KC.平衡常數(shù)K與反應本身及溫度有關(guān)D.K越大,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越小【答案】C【解析】化學平衡常數(shù)K與化學反應本身及溫度有關(guān),加入催化劑、改變反應物濃度等均不能改變平衡常數(shù)K;平衡常數(shù)K越大,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越大,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越大,答案選C。20.(2022·四川內(nèi)江·高二期末)下列有關(guān)平衡常數(shù)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平衡常數(shù)一定增大B.反應:
,增加,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增大C.對于給定的可逆反應,溫度一定時,其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相等D.平衡常數(shù)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可能為【答案】D【解析】A.化學平衡常數(shù)K只與溫度有關(guān),溫度不變,則K不變,如果是改變濃度、壓強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雖然增大,但K不變,如果是改變溫度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平衡常數(shù)也一定增大,所以改變條件,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平衡常數(shù)不一定增大,故A錯誤;B.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只和溫度有關(guān),增加,平衡左移,平衡常數(shù)不變,故B錯誤;C.對于給定的可逆反應,溫度一定時,其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互為倒數(shù),但不一定相等,故C錯誤;D.K等于生成物濃度冪積與反應物濃度冪積之比,平衡常數(shù)為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故D正確;故選:D。21.下列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錯誤的是A.C(s)+H2O(g)CO(g)+H2(g)K=B.SO3(g)SO2(g)+O2(g)K=C.I-(aq)+AgCl(s)AgI(s)+Cl-(aq)K=D.Cl2(g)+H2O(l)HCl(aq)+HClO(aq)K=【答案】D【解析】A.C(s)+H2O(g)CO(g)+H2(g),固體參與的反應,固體不列入表達式中,且氣態(tài)水參加反應時,水列入表達式中,則K=,故A正確;B.SO3(g)SO2(g)+O2(g),氣體參加的反應,氣體列入表達式中,則K=,故B正確;C.I-(aq)+AgCl(s)AgI(s)+Cl-(aq),固體參與的反應,固體不列入表達式中,則K=,故C正確;D.Cl2(g)+H2O(l)HCl(aq)+HClO(aq),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反應,水不列入表達式中,則K=,故D錯誤;故選D。22.850K時,在一密閉反應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當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0020mol?L-1、0.0025mol?L-1、0.0020mol?L-1.則該溫度下反應的2SO2+O22SO3平衡常數(shù)為:A.25 B.0.0025 C.40 D.400【答案】D【解析】對于反應2SO2+O22SO3,當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0020mol?L-1、0.0025mol?L-1、0.0020mol?L-1,,故選D。23.已知反應2NH3?N2+3H2,在某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為0.25,在此條件下,氨的合成反應N2+3H2?2NH3的平衡常數(shù)為A.4 B.2 C.1 D.0.5【答案】A【解析】反應2NH3?N2+3H2,在某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為0.25,則,在相同溫度下,該條件下反應N2+3H2?2NH3的平衡常數(shù),故A正確;故選A。24.在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已知,,經(jīng)測定該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則此反應中的轉(zhuǎn)化量為()A. B.C. D.【答案】C【解析】由平衡常數(shù)的定義:解得。故選C。25.(2022·陜西·寶雞市金臺區(qū)教育體育局教研室高二期末)已知298.15K時,可逆反應:Pb2+(aq)+Sn(s)Pb(s)+Sn2+(aq)的平衡常數(shù)K=2.2,若溶液中Pb2+和Sn2+的濃度均為0.10mol·L-1,則此時反應進行的方向是A.正反應方向 B.逆反應方向 C.處于平衡狀態(tài) D.無法判斷【答案】A【解析】Pb2+(aq)+Sn(s)Pb(s)+Sn2+(aq)的平衡常數(shù)K=2.2,若溶液中Pb2+和Sn2+的濃度均為0.10mol·L-1,Q=1<K,所以此時反應正向進行,故選A。26.(2022·河南濮陽·高二期末·節(jié)選)NOX隨意排放會造成霧霾、光化學煙霧等二次污染。汽車尾氣處理系統(tǒng)的催化轉(zhuǎn)化器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2NO(g)+2CO(g)2CO2(g)+N2(g)△H。)T°C時,在密閉容器內(nèi)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發(fā)生上述反應,測得v(正)=k1·c2(NO)·c2(CO)、v(逆)=k2·c(N2)·c2(CO2)(k1、k2為速率常數(shù))。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用k1、k2表示)?!敬鸢浮俊窘馕觥科胶鈺r,K=,v(正)=v(逆),即k1?c2(NO)?v2(CO)=k2?c(N2)?c2(CO2),=,故K=。27.(2022·黑龍江省饒河縣高級中學高二期末·節(jié)選)已知化學反應①:Fe(s)+CO2(g)FeO(s)+CO(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K1;化學反應②:Fe(s)+H2O(g)FeO(s)+H2(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K2,反應③:CO2(g)+H2(g)CO(g)+H2O(g),寫出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K3表達式:K3=_______。并且根據(jù)反應①與②可推導出K1、K2與K3之間的關(guān)系式為_______【答案】
K3=【解析】化學平衡常數(shù)K=;反應①-反應②=反應③,所以K3=28.(2022·重慶市巫山大昌中學校高二期末·節(jié)選)在10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某溫度下,c(CO2)=2mol/L,c(H2)=3mol/L,開始反應,達到平衡時CO2轉(zhuǎn)化率為60%,則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敬鸢浮?由題意列三段式如下:,則平衡常數(shù)K=;核心知識6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2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增加水的量或升高溫度,都可以加快鎂跟水的反應速率②增加硫酸的濃度,一定可以加快鋅與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的速率③在可變體積的容器中進行3H2(g)+N2(g)?2NH3(g)反應,充入氦氣化學反應速率一定不改變④對于反應3KSCN(aq)+FeCl3(aq)?Fe(SCN)3(aq)+3KCl(aq),加入KCl固體,逆反應速率瞬時增大,隨后正反應速率增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無【答案】D【解析】①水為純液體,濃度為定值,增大水的量不影響鎂跟水的反應速率,故①錯誤;②增加硫酸的濃度,若為濃硫酸,與鋅反應不生成氫氣,不一定加快鋅與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的速率,故②錯誤;③在可變體積的容器中進行3H2(g)+N2(g)?2NH3(g)反應,充入氦氣,若容器的體積增大,參加反應的氣體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故③錯誤;④對于反應3KSCN(aq)+FeCl3(aq)?Fe(SCN)3(aq)+3KCl(aq),氯離子和鉀離子不參與反應,加入KCl固體,參與反應的各離子濃度不變,速率不變,平衡不移動,故④錯誤;沒有正確的,故選D。30.(2022·河北石家莊·高二期末)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在HCl的氣流中加熱MgCl2?6H2O制備無水MgCl2B.一定條件下,當反應2NO2N2O4達到平衡后,縮小容積,氣體顏色加深C.通過飽和NaHCO3溶液洗氣的方法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SO2D.分別用等體積的蒸餾水和稀鹽酸洗滌AgCl沉淀,后者AgCl損失少【答案】B【解析】A.氯化鎂水解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氫,通入氯化氫氣體可以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動,抑制水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A不符合題意;B.縮小容積,所有物質(zhì)的濃度均變大,導致氣體顏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B符合題意;C.碳酸氫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和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和二氧化硫反應導致水解正向進行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能吸收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二氧化硫,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C不符合題意;D.氯化銀沉淀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鹽酸中氯離子濃度較大,導致氯化銀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動,減少了氯化銀損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D不符合題意;故選B。31.(2022·山西晉中·高二期末)乙烯可由乙烷脫氫制得:,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于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下列各項措施中,既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又能提高乙烷平衡轉(zhuǎn)化率的是A.升高溫度 B.縮小容器體積C.分離出部分乙烯 D.恒容條件下通入氦氣【答案】A【解析】A.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增大,這是一個吸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乙烷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A正確;B.這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增加的反應,縮小容器體積,化學反應速率增大,但平衡逆向移動,乙烷平衡轉(zhuǎn)化率降低,B錯誤;C.分離出部分乙烯,產(chǎn)物濃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動,乙烷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但化學反應速率減小,C錯誤;D.恒容條件下通入氦氣,參與反應各物質(zhì)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化學反應速率不變,D錯誤;答案選A。32.有一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反應X(s)+3Y(g)2Z(g)(正反應是放熱反應)。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應選擇的條件是①升高溫度②降低溫度③增大壓強④降低壓強⑤加入正催化劑⑥分離出Z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答案】C【分析】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放熱反應,根據(jù)外因?qū)瘜W平衡的影響效果分析?!窘馕觥竣僬磻欠艧岱磻邷囟?,平衡向逆反應向移動,不利于Z的生成,故①不符合題意;②正方應是放熱反應,則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有利于Z的生成,故②符合題意;③正反應是體積減小的可逆反應,則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有利于Z的生成,故③符合題意;④降低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不利用Z的生成,故④不符合題意;⑤加入正催化劑不能改變平衡狀態(tài),平衡不移動,故⑤不符合題意;⑥分離出Z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有利于Z的生成,故⑥符合題意;符合題意的是②③⑥;答案選C。33.據(jù)報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氫氣合成乙醇已成為現(xiàn)實,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相同條件下,2mol氫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氫分子所具有的能量B.當v(CO2)=2v(CH3CH2OH)時,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C.移去水蒸氣,可增大正反應速率D.恒壓,充入惰性氣體,化學反應速率增大【答案】A【解析】A.氫原子結(jié)合生成氫氣分子,氫原子之間形成化學鍵釋放能量,則2mol氫原子所具有的能量高于1mol氫分子所具有的能量,A正確;B.未指出反應速率的正、逆,因此不能判斷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B錯誤;C.移去水蒸氣的瞬間,正反應速率不變,逆反應速率減小,由于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化學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濃度減小,正反應速率減小,C錯誤;D.恒壓,充入惰性氣體,則容器體積增大,反應體系中各氣體物質(zhì)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D錯誤;答案選A。34.在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X(g)+Y(s)Z(g)+W(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如表:T/℃70080090010001200K0.60.91.31.82.7對該反應而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溫度不變,增加X的量,K增大C.達平衡后,加入催化劑,反應物轉(zhuǎn)化率增大D.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答案】D【解析】A.反應2X(g)+Y(s)Z(g)+W(g)中,Y為固體,則反應前后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不變,則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B.K只受溫度的影響,和物質(zhì)的量的增加沒關(guān)系,即溫度不變,增加X的用量,K不變,故B錯誤;C.達平衡后,加入催化劑,但平衡不移動,反應物轉(zhuǎn)化率不變,故C錯誤;D.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知:溫度越高,反應的K越大,說明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故D正確;答案為D。35.高溫下,某反應達到平衡,平衡常數(shù)K=,恒容時,溫度升高,H2濃度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H2O?CO2+H2B.恒溫恒容下,增大H2濃度平衡常數(shù)K減小C.平衡移動時,K值一定變化D.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答案】D【解析】A.根據(jù)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表達式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CO+H2O(g),A錯誤;B.平衡常數(shù)僅僅是溫度的函數(shù),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B錯誤;C.平衡常數(shù)僅僅是溫度的函數(shù),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故只有改變溫度引起的平衡移動,K值一定變化,其余條件引起的平衡移動,K值不變,C錯誤;D.由題干信息可知,恒容時,溫度升高,H2濃度減小,即CO2+H2CO+H2O(g)平衡正向移動,故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D正確;故答案為:D。36.(2022·江蘇泰州·高二期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甲可表示:恒溫恒壓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后,充入惰性氣體后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B.圖乙可表示: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和發(fā)生反應時,的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變化的曲線C.圖丙可表示: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反應相同時間時,的轉(zhuǎn)化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D.圖丁可表示:反應,在不同溫度、不同壓強下的平衡常數(shù)變化的曲線【答案】D【解析】A.圖甲可表示:恒溫恒壓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后,充入惰性氣體后,容器體積變大,濃度減小,正、逆反應速率減小,因此圖象是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故A正確;B.圖乙可表示: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和發(fā)生反應時,甲烷不斷生成,因此的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不斷增大直至不變,圖中曲線能描述,故B正確;C.圖丙可表示: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反應相同時間時,從左到最高點,隨溫度升高,速率轉(zhuǎn)化率增大,從最高點到后面,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轉(zhuǎn)化率減小,因此圖中是反應相同時間時,的轉(zhuǎn)化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符合客觀實際,故C正確;D.圖丁可表示:反應,看其中一條曲線,從左到右,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減小,畫一條與y軸相平的平行線,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但平衡常數(shù)不變,故圖中不同壓強下的平衡常數(shù)變化的曲線不對,故D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B。37.已知化學反應①:Fe(s)+CO2(g)FeO(s)+CO(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K1②:Fe(s)+H2O(g)FeO(s)+H2(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K2在溫度973K和1173K的情況下,K1、K2的值分別如下:K溫度K1K2973K1.472.381173K2.151.67(1)通過表格中的數(shù)值可以推斷:反應①是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2)現(xiàn)有反應③:CO2(g)+H2(g)CO(g)+H2O(g),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的表達式:K3=_______。推斷出反應③是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3)要使反應③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寫字母序號)。A.縮小反應容器的容積B.擴大反應容器的容積C.升高溫度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E.設法減小平衡體系中的CO的濃度(4)圖甲、乙分別表示反應③在t1時刻達到平衡,在t2時刻因改變某個條件而發(fā)生變化的情況:①圖甲中t2時刻發(fā)生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②圖乙中t2時刻發(fā)生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敬鸢浮?1)吸熱(2)
吸熱(3)CE(4)
增大壓強或使用催化劑
降低溫度或從體系中分離出H2【解析】(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升高,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增大,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吸熱,故答案為:吸熱。(2)依據(jù)反應③:CO2(g)+H2(g)CO(g)+H2O(g),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已知:①:Fe(s)+CO2(g)FeO(s)+CO(g);②:Fe(s)+H2O(g)FeO(s)+H2(g);根據(jù)蓋斯定律將①-②可得③:CO2(g)+H2(g)CO(g)+H2O(g),則K3===,依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溫度升高,增大,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反應③正反應吸熱,故答案為:;吸熱。(3)CO2(g)+H2(g)CO(g)+H2O(g)反應是吸熱反應,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要使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A.縮小反應容器的容積實質(zhì)是增大壓強,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平衡不移動,故A不符合;B.擴大反應容器的容積,壓強減小,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平衡不移動,故B不符合;C.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進行,平衡正向移動,故C符合;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能使平衡發(fā)生移動,故D不符合;E.設法減小平衡體系中的CO的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故E符合;故答案為:CE。(4)①圖甲中t2時刻正逆反應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動,所以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或使用催化劑,故答案為:增大壓強或使用催化劑;②圖乙中t2時刻CO2濃度增大,而CO的濃度降低,即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改變的條件是降低溫度或從體系中分離出H2,故答案為:降低溫度或從體系中分離出H2。核心知識7化學反應的方向38.下列不屬于自發(fā)進行的變化是A.紅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變紅 B.冰在室溫下融化成水C.電解飽和食鹽水 D.鐵器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答案】C【解析】A.擴散現(xiàn)象,是熵增加的自發(fā)過程,A不符合題意;B.冰的熔點為0℃,水常溫是液體,冰在室溫下融化成水,是熵增加的自發(fā)過程,B不符合題意;C.電解飽和食鹽水,是在外電場的作用下強制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不是自發(fā)過程,C符合題意;D.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是發(fā)生了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屬于電化學腐蝕,是自發(fā)進行的化學過程,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C。39.下列過程中熵變?yōu)樨撝档氖?)A.液態(tài)溴蒸發(fā)變成氣態(tài)溴 B.SnO2(s)+2H2(g)=Sn(s)+2H2O(l)C.電解水生成H2和O2 D.公路上撒鹽加快冰融化【答案】B【解析】熵值是描述混亂度的物理量,ΔS>0說明反應過程中熵值增大,混亂度增加;ΔS<0說明反應過程中熵值減少,混亂度降低。A.對于同一物質(zhì),氣態(tài)時熵值最大,液態(tài)次之,因此液體溴轉(zhuǎn)化為氣態(tài)溴,熵值增加,A項錯誤;B.反應SnO2(s)+2H2(g)=Sn(s)+2H2O(l)的發(fā)生導致體系內(nèi)混亂度降低,熵值減小,ΔS<0,B項正確;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會使體系內(nèi)混亂度增加,熵值增大,ΔS>0,C項錯誤;D.冰融化成水,會使熵值增大,ΔS>0,D項錯誤;答案選B。4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非自發(fā)的反應一定可以通過改變條件使其成為自發(fā)反應B.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同種物質(zhì)氣態(tài)時熵值最小,固態(tài)時熵值最大C.反應在室溫下可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D.恒溫恒壓下,且的反應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答案】C【解析】A.且的反應,即使改變條件也不能自發(fā)進行,A錯誤;B.熵是指體系的混亂程度,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同種物質(zhì):,B錯誤;C.反應能自發(fā)進行的判據(jù)是,由反應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的,要使,必須滿足,C正確;D.恒溫恒壓下,且的反應,,反應一定可以自發(fā)進行,D錯誤;選C。41.(2022·浙江臺州·高二期末)已知(設、不隨溫度變化),當時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反應的自發(fā)情況是A.高溫下能自發(fā)進行 B.任意溫度下都不能自發(fā)進行C.低溫下能自發(fā)進行 D.任意溫度下都能自發(fā)進行【答案】A【解析】該反應為吸熱反應,>0,反應之后分子數(shù)增加>0,T增大時,因此該反應高溫下能自發(fā)進行,故A正確;故選:A。42.(2022·甘肅·張掖市第二中學高二期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的反應吸熱,因此該反應在室溫下是非自發(fā)反應B.某反應2AB(g)C(g)+3D(g)在高溫時能自發(fā)進行,其逆反應在低溫時能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的ΔH>0、ΔS>0C.合成氨反應N2(g)+3H2(g)2NH3(g)ΔH<0,高溫有利于其自發(fā)進行D.O2轉(zhuǎn)化變?yōu)镺3時,熵增加【答案】B【解析】A.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的反應室溫下就可進行,所以該反應在室溫下是自發(fā)反應,故A錯誤;B.若反應2AB(g)?C(g)+3D(g)在高溫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亞、非、拉美的民族獨立與振興》兩極格局下的世界課件-
- 《國家行政機關(guān)》-1
- 神奇的彩虹課件
- 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贏在百日”第一次模擬演練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口腔知識課件培訓
- 規(guī)范網(wǎng)絡行為活動主題班會
- 網(wǎng)絡優(yōu)化百日攻堅
- (42)-4【蘇教】數(shù)學基礎卷03-答題卡
- 25年一月份淘寶直播代運營服務糾紛調(diào)解協(xié)議范本
- 二零二五版授信協(xié)議借款合同
- 污水池內(nèi)防腐施工方案
- 海南省省直轄縣級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居民村民委員會
- 簡約喜慶元宵節(jié)介紹模板 教學課件
- 西藏林芝嘉園小區(qū)項目可研(可研發(fā))
- summary-writing-概要寫作-優(yōu)質(zhì)課件
- 按期取得畢業(yè)證和學位證承諾書
- T∕CIC 049-2021 水泥窯用固體替代燃料
-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單元導讀》教學設計
- 第五章 學校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課堂教學
- 大會—冠脈微循環(huán)障礙
- 《辦公自動化》教學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