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頭頸部腫瘤影像診斷與鑒別,頭頸影像學研究進展,切片與影像對照研究,多排螺旋CT,3D Fiesta FOV 18 44 sl 0.8/-0.6 256x256 202”,REFORMAT,高分辨率MR,脂肪抑制技術,近年來,CT和MRI都有了許多新的變化和發(fā)展。使影像技術由解剖和大體成像,向動態(tài)和功能水平發(fā)展。如CTA,MRA(血管造影),MRS(磁共振頻譜分析),PCT,PWI和DWI(灌注成像和彌散成像),F(xiàn)MRI(磁共振功能成像)等等。,Time to Peak,Perfusion (CBF),CT-6hr,Perfusion CT,下咽鱗癌,功能性MRI(fMRI) fMRI-廣義上主
2、要包括灌注成像、彌散成像和腦皮質功能定位。灌注與彌散成像較早應用于顱腦,近年試用于心臟。 近年內fMRI的發(fā)展明顯拓寬了原有的概念與應用范疇。,功能性MRI 1、實時fMRI,快速實時顯示。 2、螺旋fMRI,利用在K-空間螺旋采集的技術得到各種腦血流灌注的信息,如rCBU、rCBF、rMTT等。 3、彌散張量成像(DTI),進一步提高設備可達到的B值,4000-10000,從而獲得更高分辨力的彌散影像。 4、動脈血質子自旋標記成像(ASL)。,動態(tài)增強MRI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RI,DCE-MRI) 是指在靜脈內注射對比劑后全過程連續(xù)采集所獲得的一系列圖
3、像。 增強后腫瘤的信號強度可以反映腫瘤組織的灌注情況、血管通透性及細胞外間隙的體積,對比劑的流入及流出等藥物動力學情況可以特異性的反映腫瘤的良、惡性及治療方法的效果。,動態(tài)增強掃描(一),3D FSPGR序列 TR/TE:8.4/4.0ms 層厚:3.2mm 層間距:0mm FOV:18cm18cm Matrix:256160 NEX:1 Bandwidth:22.7KHz,動態(tài)增強掃描(二),對比劑: 馬根維顯,0.1mmol/kg 高壓注射器經上臂靜脈注射,2.5ml/s 第一個時相掃描結束后開始注射,4分59秒, 12個時相,13s,13s,Phase 1,TIC 分型,持續(xù)上升型,速升
4、緩降型,速升速降型,速升速降型,正常顳肌,右淚腺腺樣囊性癌 , Tpeak:81.3s,WR:28.3%,TIC為C型,PET與CT,現(xiàn)在的不足,新技術研究和運用明顯不如其它系統(tǒng) 基礎研究薄弱且難度大,課題少 空間分辨率和組織間對比度還不理想 人員相對較少,國內不足,眼、耳、鼻及頭頸外科較其他科室規(guī)模小, 重視程度不夠,發(fā)展較慢 普及程度不夠,很少有專門的專業(yè)組 培訓力量差,掃描不規(guī)范,診斷水平低,頭頸部病變CT 檢查,高分辨技術 常規(guī)技術 各向同性掃描 掃描方位:橫斷及冠狀掃描為常規(guī)體位 靶掃描 增強掃描 圖象后處理:MPR 三維重建仿真內鏡,頭頸部病變MRI檢查,H質子成像 多參數成像:T
5、1、T2、質子密度等 任意體位:橫斷、冠狀、斜矢狀 成像序列:SE、FSE、 FE、 STIR、DWI 增強檢查 血管成像及水成像技術 圖象后處理 無過敏及放射損傷,頭頸部病變影像學檢查的目的,顯示頭頸部解剖 了解頭頸部變異 顯示病變 定位 定量 定性,眼眶橫斷位掃描,基線:采用聽眥線,平行視神經 范圍:自眶上壁至眶下壁,有病變時應以病變侵及范圍為掃描范圍 顯示野(FOV):1417cm 窗技術:軟組織窗、骨窗 層厚、間距:3mm/3mm或2mm/5mm,根據病變種類而定,視神經管橫斷位掃描,基線:床鼻線。即前床突至鼻骨尖之間的聯(lián)線 范圍:自前床突至眶上裂 層厚:1-2mm,層間距1-2mm
6、顯示野(FOV):1215cm 窗技術:4000/700Hu,視神經管冠狀位掃描,基線:垂直于硬腭 范圍:前床突前后 層厚:1-2mm,層間距1-2mm 顯示野(FOV):1215cm 窗技術:4000/700Hu,淚腺良性混合瘤,含中胚葉上皮成分和外胚葉的間質成分及形態(tài)多樣 ,多形性腺瘤 源于淚腺眶部,極少數發(fā)生于淚腺瞼部或異位淚腺 外上象限的橢圓形或圓形腫塊 等密度 ;長T1長T2信號影 ,信號不均勻 輕至中度強化 眶骨受壓,無骨質破壞,淚腺惡性上皮性腫瘤,惡性混合瘤、腺樣囊性癌、腺癌、粘液表皮樣癌 ,腺樣囊性癌為最多見且高度惡性 邊緣多不規(guī)則呈鋸齒狀改變 中度至明顯強化 眶骨蟲蝕狀破壞
7、侵犯周圍結構,鑒別診斷,淚腺良、惡性上皮性腫瘤:骨質破壞的顯示是關鍵 淚腺窩炎性假瘤、淋巴瘤:呈長條形,骨質改變不明顯,神經鞘瘤,起源于顱神經、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以及睫狀神經的雪旺細胞 邊界清楚、包膜完整的橢圓形或梭形腫瘤,內部多有囊性變和出血 Antoni A 構成實性細胞區(qū)和Antoni B構成疏松粘液樣組織區(qū),神經鞘瘤的影像學表現(xiàn),肌錐內或肌錐外 、顱眶溝通 橢圓形 、少數呈啞鈴形 等密度 略長T1略長T2信號 ,囊變 不均勻強化,眶脈管性腫瘤,包括海綿狀血管瘤、靜脈曲張、靜脈性血管瘤及淋巴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淋巴管瘤呈漸進性明顯強化。 靜脈曲張、靜脈性血管瘤呈特別明顯強化,有時可形成較
8、大的血竇,海綿狀血管瘤,實質為靜脈畸形 MRI表現(xiàn):圓形、橢圓形,邊緣光滑,少數有分葉,長T1長T2信號,信號均勻,“暈環(huán)征”,“漸進性強化”,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海綿狀淋巴管瘤 局限性、彌漫性淋巴管瘤 CT表現(xiàn):形態(tài)不規(guī)則,可有高密度(急性)出血影、鈣化 MRI表現(xiàn):長T1長T2信號,出血時期不同,信號不同,增強后不均勻強化,視神經鞘腦膜瘤,可累及視神經各段和視交叉、顱內 CT表現(xiàn):鈣化、高密度腫塊、周圍骨質增生、肥厚 MRI表現(xiàn):低或等信號,信號流空 增強后明顯強化,“雙軌征”、“袖管征”,顯示顱內較好,視神經膠質瘤,15%30%伴神經纖維瘤病 多見于兒童、青少年,級,少數見于成人,級
9、 梭形增粗,視神經迂曲、延長 等密度;長T1長T2信號 輕中度強化,少數不強化、明顯強化,神經纖維瘤病,遺傳性的皮膚、神經、骨骼系統(tǒng)發(fā)育障礙的全身性病變 周圍神經和顱神經發(fā)生多發(fā)性神經纖維瘤 皮膚咖啡色素斑,神經纖維瘤病表現(xiàn),叢狀神經纖維瘤表現(xiàn)為周界不清楚、形狀不規(guī)則的軟組織腫塊 眶骨發(fā)育不全 , 繼發(fā)腦膜膨出或腦膜腦膨出 , 搏動性眼球突出 眼眶內腫瘤 :視神經膠質瘤,依次是腦膜瘤、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神經纖維肉瘤 眼積水,橫紋肌肉瘤,兒童時期最常見的原發(fā)眼眶惡性腫瘤 歲以下兒童 胚胎型、腺泡型和多形型 迅速發(fā)展的眼球突出 ,可很快侵及整個眼眶、副鼻竇甚至進入顱內,橫紋肌肉瘤,不規(guī)則腫塊,
10、密度不均勻 位于肌錐外,可同時累及眶隔前和隔后結構,與眼外肌分界不清 累及整個眼眶、侵犯眶骨、眶周結構 長T1長T2信號影 中度至明顯強化,鑒別診斷,炎癥 淋巴管瘤 組織細胞增生癥,轉移瘤,成人轉移瘤:常見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消化道惡性腫瘤等 兒童轉移瘤:常見為神經母細胞瘤、尤文氏肉瘤、Wilms瘤、白血病等 軟組織腫塊,溶骨性骨質破壞 兒童轉移瘤:多骨受累,扁平型腦膜瘤,多見于蝶骨大翼 常有蝶骨骨質增生和骨壁肥厚 沿蝶骨大翼表面生長的扁平形軟組織腫塊 高密度 低信號 明顯強化,腫瘤樣病變,炎性假瘤 皮樣囊腫 血囊腫 組織細胞增生癥,眼眶囊腫,包括皮樣囊腫及表皮樣囊腫 一般無強化表現(xiàn)或僅
11、邊緣強化 多同時伴有眶壁骨質不規(guī)則缺損 脂肪抑制后信號減低,眼球腫瘤的影像學診斷,色素膜黑色素瘤,成人最常見的原發(fā)惡性腫瘤 脈絡膜、睫狀體、虹膜 典型呈蘑菇形,半圓形、結節(jié) 含順磁性物質,短T1短T2信號,中度至明顯強化,較小的須增強才能顯示 伴視網膜脫離,視網膜母細胞瘤,兒童最常見的原發(fā)惡性腫瘤 球內期、青光眼期、球外期、轉移 腫塊內鈣化 HRCT顯示鈣化較好 MRI顯示Rb累及球外、視神經和顱內較好,視網膜母細胞瘤 眼內期,視網膜母細胞瘤 視神經受侵,脈絡膜血管瘤,局限性、彌漫性 腫塊較小,CT顯示困難 MRI:較長T1較長T2信號,明顯強化,轉移瘤,脈絡膜 扁平性腫塊 信號多種多樣 伴網
12、脫、玻璃體內廣泛轉移 原發(fā)腫瘤,鼻竇檢查方法,基線:聽眶下線 HRCT技術 層厚2mm、層間隔5mm 窗技術:大于1500/150Hu FOV:12-16cm,鼻腔、鼻竇良性腫瘤, 鼻腔、鼻竇囊腫:粘液囊腫、粘膜囊腫面部裂隙囊腫、牙源囊腫及皮樣囊腫 上皮組織腫瘤:乳頭狀瘤、腺瘤 纖維組織、原始間葉組織及肌組織腫瘤:纖維瘤、粘液瘤 脈管組織腫瘤: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內皮瘤、血管外皮瘤 骨骼組織腫瘤:軟骨瘤、骨瘤、巨細胞瘤 神經組織腫瘤:神經鞘膜瘤、腦膜瘤、鼻神經膠質瘤,內翻性乳頭狀瘤-一般情況,常見,占鼻部新生物的3 男女比例為2-7:1, 多發(fā)生于40-50歲, 鼻塞、流涕、鼻部出血、失嗅、
13、溢淚 病理屬良性,常復發(fā),且可侵犯骨質 2-3可發(fā)生惡變,內翻性乳頭狀瘤- CT表現(xiàn),發(fā)生于中鼻甲游離緣,中鼻道及篩竇多見 直接征象:軟組織密度腫塊,小時呈乳頭狀 密度均勻,增強后輕度強化 骨質吸收破壞或骨質增生 復發(fā)者同時有術后改變 繼發(fā)性鼻竇炎改變 腫瘤迅速增大,骨質破壞明顯時,提示惡變,血管瘤-一般情況,為血管組織先天性異常 病理分為毛細血管型及海綿狀血管瘤 鼻腔、鼻竇內的血管瘤多起源于粘膜,少數可原發(fā)于骨內 鼻腔、上頜竇多見 生長緩慢,呈膨脹性生長 表現(xiàn)為反復鼻出血、鼻阻,增大后引起突眼、眼球移位、視力下降及繼發(fā)性鼻竇炎改變,血管瘤-影像表現(xiàn),鼻腔鼻竇內軟組織密度腫塊影 邊界清楚 密度
14、均勻 增強后腫塊輕到中度強化 腫塊膨脹性生長 竇壁骨質受壓移位或骨質吸收改變,骨化纖維瘤-一般情況,是一種良性骨纖維損害性疾病 好發(fā)于青少年,可累及任一面骨 篩竇多見,上頜竇次之 膨脹性,生長緩慢 病理以細胞成分為主,內含纖維性間質和骨樣組織,基質中含鈣化 大時壓迫鄰近骨質,骨化纖維瘤- CT表現(xiàn),骨算法成像技術,不需要增強掃描 單發(fā)、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腫塊,密度不均勻,含有不規(guī)則骨化,骨化呈斑點狀或團塊狀,形態(tài)不一。 腫塊邊緣可見蛋殼樣骨化(鈣化),其下方可見環(huán)狀或弧線狀低密度影 增大向顱內或眶內侵犯并繼發(fā)眼球突出、眼外肌移位,骨化纖維瘤,鼻竇骨纖維異常增殖癥,幼年期發(fā)病,青少年期出現(xiàn)癥狀,男
15、多于女 臨床表現(xiàn):面部畸形,突眼、鼻塞、聽力下降、頭痛頭暈,少數伴內分泌癥狀,發(fā)展緩慢 病理是正常的骨組織被堅韌的纖維結締組織代替,由成熟程度不同的纖維組織和新生骨組織構成,可有液壞死 HRCT表現(xiàn)骨增厚,毛玻璃狀及不規(guī)則底密或鈣化 累及范圍廣泛,與正常骨質分界不清,鼻咽纖維血管瘤-一般情況,發(fā)病率占耳科住院人數的0.3 -0.7% 好發(fā)于10-25歲的青少年 男女比例為13.4:1 進行性鼻阻塞與反復性頑固性鼻出血 增大鄰近骨質壓迫、吸收與破壞 可侵入眼眶或顱內,鼻咽纖維血管瘤- CT表現(xiàn),鼻咽部軟組織密度腫瘤 顯著強化 具有侵襲生長特性,腫瘤生長表現(xiàn)為: 1.向前形成鼻腔內腫塊,可侵入鼻竇
16、 2.向上侵及顱底,顱底骨質破壞,侵入顱內 3.蝶腭孔擴大,腫瘤侵入翼腭窩,并向顳下窩發(fā)展 4.破壞眶壁骨質或沿眶下裂向眼眶侵及,鼻咽纖維血管瘤-CT、DSA,鼻腔、鼻竇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為0.7-4.3/10萬 分為上皮性惡性腫瘤、非上皮性惡性腫瘤及鼻竇轉移瘤,CT基本征象,軟組織腫塊,密度均勻,有液化壞死或鈣化 侵襲性生長,侵及鄰近結構如眼眶、翼腭窩、顳下窩、面部軟組織甚至顱內 骨質破壞 增強大多數中度或明顯強化,壞死區(qū)無強化,上頜竇癌,鱗癌最多 好發(fā)于上頜竇下半部分 初期竇內軟組織腫塊 破壞竇壁骨質后侵犯到竇外,前面部軟組織腫,下經牙槽骨硬腭入口腔,上入眼眶、眶下管、眶下溝,后侵犯翼腭窩和
17、顳下窩,內侵及鼻腔、篩竇,晚期可侵犯全組鼻竇、眼眶及顱底 增強后腫瘤呈中度或明顯強化,嗅神經母細胞瘤,又稱為鼻腔神經膠質瘤、嗅神經上皮瘤 發(fā)病率占鼻腔腫瘤的3 發(fā)生于各年齡段,以11-20歲和50-60歲兩個年齡段為發(fā)病高峰 男性占46,女性占54 臨床表現(xiàn)有鼻塞、鼻出血、嗅覺喪失 繼發(fā)性鼻竇炎表現(xiàn),CT、 MRI表現(xiàn),起源篩板、鼻中隔上1/3、上鼻甲和前組篩竇的嗅神經上皮,位于鼻腔頂部,少數可原發(fā)于蝶竇、鼻咽部 CT:鼻腔內密度均勻的軟組織腫塊,輕度強化,可見骨質破壞 MRI:與腦組織信號相比,T1WI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信號均勻,少數有囊變壞死,中度至明顯強化 后期可侵及鄰近結構 繼
18、發(fā)性鼻竇炎改變,鼻腔、鼻竇惡性淋巴瘤,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征性 預后較好,五年生存率達80 最常見于鼻腔、上頜竇 CT表現(xiàn)為竇腔內軟組織腫塊,少數伴有骨質破壞,常累及鼻翼軟組織。CT表現(xiàn)缺乏特征 MRI T2WI呈中等信號強度,缺乏特征性 影像學檢查的目的是確定侵及范圍及評價治療效果,鼻咽癌臨床,七大癥狀: 頭痛 耳鳴 耳聾 鼻塞 涕血(吸涕帶血) 面麻 復視,三大體征: 顱神經麻痹 頸部包塊 鼻咽部腫塊,鼻咽癌發(fā)病部位,91%發(fā)生于咽隱窩 鼻咽側壁、頂后壁和翼腭窩少見,鼻咽癌與鼻咽炎的鑒別,鼻咽癌:腭帆提肌增粗,粘膜線中斷,咽縫間隙消失, 深層侵犯 鼻咽炎:局限于鼻咽淺層,粘膜線完整,腭帆提肌正常
19、,顳骨橫斷位,基線:聽眶上線,以避免晶狀體直接接受X線輻射 范圍:弓狀隆起至外耳道下壁 層厚:0.5、1、1.5、2mm,層間隔與層厚相對應 顯示野(FOV):12-16cm 窗技術:4000/700Hu,顳骨冠狀位,基線:垂直顱前窩或硬腭 范圍:面神經膝狀神經節(jié)至面神經乳突段,如病變累及范圍較大則根據病變而定 層厚及層間距:同橫斷檢查 顯示野(FOV):12-16cm 窗技術:4000/700Hu,外耳道膽脂瘤,外耳道是膽脂瘤好發(fā)部位 臨床癥狀可有聽力下降 外耳道炎癥以及銀屑樣物,鼓膜多窺及不到 需影像學檢查幫助診斷,CT表現(xiàn)為外耳道內軟組織影 耳道擴大,局部骨質膨脹,可有局部骨質侵蝕 向內
20、可突入鼓室腔,影像學表現(xiàn),外中耳癌,CT缺少特異性 顯示外耳道、鼓室軟組織影,外耳道骨壁有不規(guī)則骨質破壞 鱗癌多發(fā)生在外耳道或者中耳腔 基底細胞癌亦可發(fā)生在外耳道,但更多見于耳廓 早期常常誤診為良性病變 CT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骨質破壞時,應高度懷疑惡性病變 MR T1WI呈等、略低信號,T2WI呈略高信號,增強掃描有強化,同時可以顯示腫瘤范圍,原發(fā)性膽脂瘤,原發(fā)性膽脂瘤亦稱先天性膽脂瘤 臨床無耳漏病史,癥狀常常表現(xiàn)為面神經麻痹 中晚期可表現(xiàn)為聽力下降 常常不易早期診斷,影像學表現(xiàn),原發(fā)性膽脂瘤可發(fā)生在顱骨的任何部位 在顳骨多發(fā)生于顳骨巖部 常常破壞面神經管迷路段,導致面癱 嚴重者甚至破壞耳蝸、半規(guī)管等結構,導致耳聾,影像學表現(xiàn),CT表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福建省廈門工學院附屬學校高三4月普通高中畢業(yè)班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2025購房者與開發(fā)商購房合同模板
- 華北電力大學《廣告道德與法規(guī)》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江蘇省常州一中高三模擬卷英語試題(二)試題含解析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漢藝術職業(yè)學院《體育保健學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二手車協(xié)議購車合同模板
- 2025二手車買賣合同范本
- 爬梯平臺施工方案
- 2024年電子商務師真題試題及答案
- 園藝植物遺傳育種 課件全套 第1-10章 緒論-新品種的審定與推廣繁育+實訓
- 2025-2030中國免洗護發(fā)素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智能優(yōu)化算法解析》 課件 第6章-基于群智能的智能優(yōu)化算法
- 《紅巖》中考試題(截至2024年)
- 華為IAD132E(T)開局指導書
- (2025)二十大知識競賽題庫(含答案)
- 2025年華北電力大學輔導員及其他崗位招考聘用5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2《信訪工作條例》學習課件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知識清單選擇性必修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重難點知識
- 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yǎng)指南(2024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