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諧變、裂變、聚變到散變_第1頁
從諧變、裂變、聚變到散變_第2頁
從諧變、裂變、聚變到散變_第3頁
從諧變、裂變、聚變到散變_第4頁
從諧變、裂變、聚變到散變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諧變、裂變、聚變到散變在理性時代的影像表述一文中,作者歸納和分析 了二十世紀攝影藝術史的基本創(chuàng)作動向,提出了藝術攝影從 印證現(xiàn)實、解析現(xiàn)實到編造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觀念的演變歷程。而 進入二十一世紀,近幾年來的攝影藝術現(xiàn)狀顯示了一種新的 趨向,在“印證現(xiàn)實”、“解析現(xiàn)實”和“編造現(xiàn)實”的觀念 歷程之后,繼續(xù)往“消融現(xiàn)實”的新藝術特征去發(fā)展演變, 用最簡潔的文字公式來表示這幾個階段的變化,可以寫為諧 變一一裂變一一聚變一一散變。“散變”(消融現(xiàn)實)是后現(xiàn)代攝影之后藝術攝影創(chuàng)作的一個若隱若現(xiàn)的走向。一、功能散漫是攝影的天性定義攝影是困難的,定義攝影的藝術特性就更加困難。一方面,攝影的媒材特質依附在高科技快

2、速發(fā)展的基礎上而 日新月異,人們原有對攝影技術和手段的認知經常會顯得過 時或陳舊;另一方面,攝影的價值功用又因其能者多勞而顯 得雜亂散漫,從傳統(tǒng)的物象指認、新聞傳播、社會監(jiān)督、生 活記憶、種族類比到現(xiàn)代的廣告視覺、欲望傳達、藝術商品、 時尚符號、身份表述,直至政治、宗教、哲學、靈性等思辯層面的溝通與交流,攝影似乎都無孔不入,它用自己超強的 公關能力建立了與各界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并不斷地打破其作 品屬性的界限,讓所有的人只需舉手之勞就可以將自己敏銳 的觀察力轉換為觀念的可視衍生物。如此看來,功能的散漫、用途的散漫、操控者層面的散漫、產品展現(xiàn)舞臺和空間的散 漫等等,共同構成了當今社會 “影欲橫流”的

3、新型表意模式。 影像作為物象的替身,已經躋身于社會關系的最前列,備受 世人的關注或鑒賞,直至用搶奪(實行拍攝)或投資(金錢 購買)的手段而占為己有。這種變化使攝影方式從當初“作 為科學和藝術的助手或謙卑的仆人” 一下子反仆為主,迅速 成為時尚界的寵兒、成為明星藝術家爭相選用的傳播方式、 成為最新網(wǎng)絡流通必不可少的工具、成為演繹文化不能或缺 的時代程式。看看攝影產品近年來逞能的領域,也已經從往 年的報紙和雜志專業(yè)媒體散漫擴展到各種書籍出版、美術館 或藝術館、畫廊及個人收藏、電影與錄像、計算機及網(wǎng)絡, 以及商業(yè)運作活動和人們社會生存時空中的身份確認等等 領域,并且新的用武之地層出不窮。圖一以肖像的

4、功能為例。傳統(tǒng)中驗明身份、記憶索引、甚至更深刻的作為靈魂“窗戶”的外在表意(“傳神”)的肖像功能仍然存在,但作為更廣泛意義上的人性傳達卻使肖像的功 能不斷曼延,我們看到許多如身份的偽裝、環(huán)境的互動、隱 私的暴露、情節(jié)的游戲、以及對生命和身體存在狀態(tài)的敏感 或麻木等等以往只能用語言、文字、音樂、身體等形式表現(xiàn) 的人性語境,現(xiàn)在也用攝影來探究和傳達。(圖一)攝影形式在人像(肖像)領域的散漫運用不僅使之成為人們生活中 最普及、最受歡迎的藝術手段,而且也讓攝影方式從之前人 們所認為的“客觀或中立的載體”的作品形式直接轉換為社 會價值的具體體現(xiàn),直接表現(xiàn)為一種強烈的社會關系,通俗 地說,就是從“可選用的

5、形式(媒材)”直接轉換為“有價 值的內容(訊息)”。之所以能完成這種轉換,是因為攝影作 為一種最與時俱進的媒式,其迎合時代文化定義的消融現(xiàn)實 的能力極強,以及其內容和形式交織為一體的不確定性特 質。二、分類的泛散是攝影的生態(tài)在攝影散漫的天性中,以往的題材分類顯得力不從心, 很難再用來界定或規(guī)范各種主題和題材的創(chuàng)作和使用,攝影 傳達的話語權常常因語境的多變而泛散不定,傳統(tǒng)劃分的類 別設置往往局限甚至阻礙了人們對照片的理解和有效判斷, 更不用說大量新生的“混血兒”在舊的分類中將無家可歸。因此,泛散的生態(tài)更符合攝影乃至藝術的自由精神,作品的 內容和樣式經過攝影者的觀念詮釋和閱讀者的實用解讀之 后,原

6、來所屬的類別或淡化或疊化或分化都已不是人們印象 中的“類型”。以“紀實攝影”為例,傳統(tǒng)的定義是“社會 生活的重現(xiàn)或記錄”,以“真相”的名義讓人們放心地相信 其客觀性和可靠性以及選擇被攝對象(指涉物)所具有的深 刻的社會意義和畫面訴說方式的確定性內涵。而“新紀實” 已經泛散為主觀和客觀交叉的敘述狀態(tài),它提供的是行為事 件的證據(jù)而不是行為事件本身。而證據(jù)既然是人去收集的它 就帶有收集者的觀點和看問題的角度,就好像寫日記,號稱 “真實自我”的流露,但哪些要記哪些不記,以及隱私留痕 的程度等等都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在紀實這個層面上,“中立”與立場并存、瞬間與過程并存、感性與理性并存、真實 與現(xiàn)實并存。象

7、以住那樣靠截取瞬間的單個畫面就想確定或 完整地表達“真相”(“就是這樣”以及“為什么這樣”)的 所謂紀實攝影的話語特征已經受到懷疑,新的紀實攝影觀念 上更趨向于“不可言說”的影像特質,以及“什么都沒有發(fā) 生”的“非決定性瞬間”的常態(tài),也許這種存在狀態(tài)更具有 可據(jù)證明的現(xiàn)實元素。(圖二)圖二三、視覺的紛散是攝影的本質攝影由框架切取現(xiàn)實系統(tǒng)的某一環(huán)節(jié)而構成各個單一 的靜態(tài)圖面,傳統(tǒng)中“將瞬間凝固為永恒”的形態(tài)觀念先入 為主,深入人心。正因為這一瞬間將凝固為永恒,會令拍攝 者慎重對待,很用心去經營,希望“這一下”將產生“決定 性”的成果,能證明拍攝者的選擇是精確的,表意是明晰的,運用工具是到位的。攝

8、影史上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都證明這種準 確性和刻意性產生的造型藝術效果并不比其它平面造型藝 術遜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我們用同樣的視覺審美標 準來衡量和比較攝影和其它姐妹藝術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 攝影“藝術”得好累噢,世人將一般視覺藝術的“唯美”準 則強加在攝影身上,要求它每一個框架都是一個自給自足完 美造型系統(tǒng),而實際上“唯美”的視象并非攝影的本能,攝 影視象收攏的恰恰是紛雜多變的片面的事實。操控出乎意料 的轉瞬流逝的、日常雜碎的、偶然混亂的關系組合正是攝影 手段的特殊本領,與此相應,紛散的視象才是攝影構成的本 能。我們從兩個方面來例證攝影這種紛散的視象特征和消 融現(xiàn)實的本能。其一,當分毫畢現(xiàn)的攝影刻畫的實用效能已 經易如反掌的時候,淡化細節(jié)的藝術眼光卻被許多藝術家拿 來透視這個過于復雜的現(xiàn)實。我們從大量風景和場景攝影作品中看到,經典的和現(xiàn)代主義的光影、質感、形色和構成不 見了,自然與人造空間的千頭萬緒被淹沒在一片“曝光過度”的簡潔里,錯綜繁雜的現(xiàn)實消融于如此容量的光量控制之 中,這也許暗示著人類對大自然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所產生的 后果,也預示著地球將繼續(xù)經歷的快速變遷的景觀現(xiàn)象。(圖三)其二,當完美的結構在數(shù)碼方式的參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