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真題盤點-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生于憂患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1/0fb61cb0-b68d-4c07-bde5-4056cbe1f51b/0fb61cb0-b68d-4c07-bde5-4056cbe1f51b1.gif)
![2008年中考真題盤點-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生于憂患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1/0fb61cb0-b68d-4c07-bde5-4056cbe1f51b/0fb61cb0-b68d-4c07-bde5-4056cbe1f51b2.gif)
![2008年中考真題盤點-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生于憂患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1/0fb61cb0-b68d-4c07-bde5-4056cbe1f51b/0fb61cb0-b68d-4c07-bde5-4056cbe1f51b3.gif)
![2008年中考真題盤點-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生于憂患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1/0fb61cb0-b68d-4c07-bde5-4056cbe1f51b/0fb61cb0-b68d-4c07-bde5-4056cbe1f51b4.gif)
![2008年中考真題盤點-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生于憂患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1/0fb61cb0-b68d-4c07-bde5-4056cbe1f51b/0fb61cb0-b68d-4c07-bde5-4056cbe1f51b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孟子三章(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中考真題盤點1、河南?。海ㄒ唬┤f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能夠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二)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為養(yǎng)??鬃愚o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以行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駕,辭而行。(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注:廩丘:地名。養(yǎng):供養(yǎng)之地。未之行:沒有采納我的主張。丘:孔子,名丘。16解釋下面句子中
2、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1)萬鐘于我何加焉 何加:(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是亦不能夠已乎?(2)此之謂失其本心。18文段(一)中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9孔子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賜給他的供養(yǎng)之地呢?請用文段(一)中的語句回答。(2分)16(1)有什么益處(帶來什么好處)(1分) (2)感激(1分)17(1)這種做法不也能夠停止了嗎?(2分)(2)這就叫做喪失了自己的本性。(2分)(共4分)18對比論證法。 強調(diào)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論證了舍生取義的觀點)。(2分)1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ù?/p>
3、之謂失其本心)(2分)2、莆田市: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能夠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能夠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能夠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
4、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能夠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5、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6分)(1)魚,我所欲也。譯文:_(2)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譯文:_6、我們很熟悉的一個成語就源自自文第一段,這個成語是:_。(2分)7、簡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闡述的觀點(4分)答:_。5、魚,是我所喜歡的。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6、舍生取義7、人為能為了獲取高官厚祿而舍棄“禮義”3、青島市: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
5、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能夠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能夠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能夠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官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6、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能夠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此文選自初中語文第六冊) (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3分)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_) 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辟:_)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_)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 此之謂失其本心。 (本心: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譯文:_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譯文:_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譯文:_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譯文:_ (3)簡答題(5分)從全文看,本文先后運用了_論證
7、和_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生活中有許多人將這個觀點奉為行為的準則,請你根據(jù)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列舉一個奉行這種行為準則的事例,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舉例典型,敘議結(jié)合)。(3分)_ 作為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請根據(jù)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文中選?。#?分)a_ b_答案:(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茍且偷生”不得分)。禍患,災難;“辟”通“避”,躲避?!班l(xiāng)”通“向”,從前。停止,放棄。天性,天良。(6個詞,共3分,每個0.5分)(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8、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有人見了)”萬鐘”的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4個句子,共4分,每句l分,大意正確即可得相應的分,每句有2個或2個以上錯別字,該句不得分)(3)簡答題:道理舉例(兩空共1分,每空0.5分)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組織力量堅決抵抗外來入侵,失敗被俘后,面對元朝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視死如歸,最終被殺,他這種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為正義獻身的精神是永遠值得后人學習的(共2分,舉例典型1分,敘議結(jié)合1分,列舉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確即
9、可得分)。答案示例:a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益陽市:閱讀魚我所欲也一文,完成題。(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10、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分) 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由是 / 則生而有不用也 此之謂 / 失其本心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 / 我而為之 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分)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儼然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綺繡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萬鐘于我何加焉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下列句子中加點
11、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分)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分)(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結(jié)合具體實例,談?wù)勛髡呤沁\用什么論證方法(談一種即可)來證明文章的中心論點的。(分)答: 答案:9. D 10. C 11. B12.(1)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不喪失罷了。(2)用腳踢著給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3.中心論點:舍生取義(答“舍生而取義者也”或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背“義”亦可。) 本文主要運用了
12、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來證明文章的中心論點,如將生比做魚,將義比做熊掌,當二者不能兼得時,應舍生取義;又如作者舉“一簞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訴我們要不食嗟來之食,要不喪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義。5、內(nèi)江市: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3、。7、對下面文句中加點字的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 ( 3 分)A、委而去之 (到 地方去)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順(用、靠)8、文中畫線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論證的觀點是: 。文中最能表達“人和”意思的一句話是: 。 ( 4 分)9、翻譯下面句子。( 3 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7 、3 分A 8 、4 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9 、3 分 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3 分,“域”“固”各1分,句意1分)6
14、、百色市:閱讀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3題。(13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3分)委而去之 (委: ) (去: ) 親戚畔之(畔: )10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2分)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15、B以天下之所順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11請用“/”標出下面語句的朗讀節(jié)奏。(2分)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12翻譯下列句子。(4分)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譯文: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譯文: 13“人和”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請你結(jié)合歷史或現(xiàn)實,再舉出一個相關(guān)的事例。(2分)答:含義: 。(1分)。事例: 。(1分)。9委:放棄 去:離開 畔:通“叛”,背叛10D (D項“以”連詞,表目的,相當于“來”;其余各項“以”字均為介詞)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按語意單位劃分,劃對一處給1分;在劃對兩處的前提下,多劃一處扣1分,扣完2分為止
16、。)12.譯文:城墻并不是不高啊,護城河并不是不深啊(關(guān)鍵詞“非”,不是;“池”,護城河。關(guān)鍵詞翻譯正確給1分)譯文: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就會歸順他。(關(guān)鍵詞“至”,極點;“順”,歸順,服從。關(guān)鍵詞翻譯正確給1分)13含義: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1分)相關(guān)事例如: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國人民緊密團結(jié),經(jīng)過八年的艱苦奮戰(zhàn),終于取得抗戰(zhàn)勝利。1998年我國軍民團結(jié),取得抗洪救災的勝利。2003年,我們?nèi)f眾一心,戰(zhàn)勝“非典”。2008年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冰凍災害。汶川大地震,13億中國人手牽手,心連心,共克時艱。(1分)(能舉類似一例即可)7、衢州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
17、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節(jié)選自孟子告子下)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2)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3)必先苦其心志 (4)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A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的) B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亂其所為(他的) D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因而)
18、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曾益其所不能。(2)人恒過然后能改。192008年5月23日,溫家寶總理為震后復學的北川學子題下“多難興邦”四個字,它與本文表達的什么觀點相類似?(2分)16(1)(被)選拔(2)責任(使命、任務(wù))(3)使困苦(4)了解(明白)(4分,每小題1分)17D (2分)18(1)增加他(原來)沒有的才能。(2)人經(jīng)常犯錯誤,這樣以后才能改正。(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19生于憂患(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2分)8、金華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下冊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2課時說課稿 湘少版
- 7《美麗的化學變化》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六年級下冊教科版
- 2025計算機購銷合同樣書
- 2025勞動合同法課程學習指南
- 2024年高中化學 專題3 常見的烴 第一單元 第1課時 脂肪烴的類別、烷烴說課稿 蘇教版選修5001
- 2憲法是根本法 第一課時 感受憲法日(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
- 醫(yī)療試劑合同范例
- 包工項目合同范本
- 化妝店加盟合同范例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2.4 農(nóng)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美國為例說課稿 湘教版必修3
- 唐山動物園景觀規(guī)劃設(shè)計方案
- 中國版梅尼埃病診斷指南解讀
- 創(chuàng)業(yè)投資管理知到章節(jié)答案智慧樹2023年武漢科技大學
- 暨南大學《經(jīng)濟學》考博歷年真題詳解(宏觀經(jīng)濟學部分)
- GB/T 8014.1-2005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測量方法第1部分:測量原則
- eNSP簡介及操作課件
- 公文與公文寫作課件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七章運動技能的協(xié)調(diào)控制
- 節(jié)后復工吊籃驗收表格
- 醫(yī)療器械分類目錄2002版
- 氣管套管滑脫急救知識分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