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鉆床專用夾具2(鉆模)_第1頁
套鉆床專用夾具2(鉆模)_第2頁
套鉆床專用夾具2(鉆模)_第3頁
套鉆床專用夾具2(鉆模)_第4頁
套鉆床專用夾具2(鉆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目錄摘要 .2關鍵詞 .2一、工件在本工序中加工要求的分析.3二、確定夾具類型.3三、擬定定位方案和選擇定位元件.4四、確定夾緊方案.5五、確定引導元件.5六、夾具精度分析與計算.6七、鉆床夾具總裝圖.7八、鉆床夾具主要的零件圖樣.78.1 中間襯套 . 錯誤 !未定義書簽。8.2 圓柱銷 . 錯誤 !未定義書簽。8.3 鉆套 . 錯誤 !未定義書簽。8.4 導套 . 錯誤 !未定義書簽。8.5 定位心軸 . 錯誤 !未定義書簽。8.6 襯套 . 錯誤 !未定義書簽。九、小結. 15參 考 文 獻 . 16附錄. 16附圖 1 成品零件套筒. 16附圖 2 套筒(工件)加工工藝過程. 18

2、致謝. 20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機械產(chǎn)品不僅需求量迅速增加,而且要求質(zhì)量好、 品種多,加之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 從而是各種機械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的周期越來越短。因此,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chǎn)類型,將逐漸成為機械工業(yè)生產(chǎn)的主流。 為了適應機械工業(yè)這種發(fā)展趨勢,對機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藝裝備機床夾具,在設計、制造、結構型式上一提出更高的要求。本工序是為一套筒零件加工3 個互成 120的 6 9 的孔, 所設計的一套鉆床專用夾具。 主要技術指標能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生產(chǎn)效率、 工藝性好和使用性好。 我們在設計專用夾具時為了能滿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考慮了合理的定位方案、 合適的尺寸、 公

3、差和技術要求, 并進行了必要的精度分析。由于是中批量生產(chǎn),采用了回轉(zhuǎn)式鉆床夾具,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在工藝性方面使這種夾具的結構簡單、合理、便于加工、裝配、檢驗和維修。在使用性方面這種夾具的操作簡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也方便,必要時可設排屑結構。通過對鉆床夾具設計的制作, 進一步鞏固和所學基本知識并使所學知識得到綜合運用。 學會查閱和收集技術資料, 提高運用計算輔助設計的能力,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和嚴謹?shù)墓ぷ髯黠L。關鍵詞 :套筒、鉆套、襯套、定位心軸、鉆床夾具、畢業(yè)設計前言3 機電系畢業(yè)設計 (論文) ,是對我們所學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研究能力、自學能力以及各種綜合能力的檢驗。通過做課程畢業(yè)設計(論文

4、)的形式,可以使我們在知識綜合運用及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得到鍛煉,使我們進一步理解所學專業(yè)知識, 擴大知識面。 隨著當今社會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培養(yǎng)質(zhì)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相應提高我們做畢業(yè)設計 。附錄圖 1 所示為套筒類工件圖樣,附錄圖2 為工件加工工序圖,圖2 中序號 15為本工序加工要求。一、工件在本工序中加工要求的分析鉆 6h9孔三個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有:(1) 40h7孔及兩端面; (2) 外徑 90g6 的兩端面。本工序使用機床為 z525 立鉆。刀具為通用標準工具。二、確定夾具類型1、安裝在車床主軸上的夾具這類夾具,加工時夾具隨機床主軸一起旋轉(zhuǎn)

5、,切削夾具作進給運動。2、安裝在滑板或床身上的夾具對于某些形狀不規(guī)則和尺寸較大的工件,常常把夾具安裝在車床滑板4 上刀具則安裝在車床主軸上作旋轉(zhuǎn)運動,夾具作進給運動。加工回轉(zhuǎn)成形面的靠模屬于安裝在床身上的夾具,本工序所加工三個孔 (6h9),是位于工件外徑90g6 的圓周上,三個孔互成 120 0均勻分布,孔徑不大,工件重量較輕、輪廓尺寸不是很大,生產(chǎn)量為中批量生產(chǎn)等原因,故采用回轉(zhuǎn)式鉆模。三、擬定定位方案和選擇定位元件(1) 定位方案根據(jù)工件結構特點,其定位方案有二:以 40h7孔及端面 b 為定位面,以開口墊圈一側面與外緣毛坯面一側為防轉(zhuǎn)定位面, 限制六個自由度。 這一定位方案,由于存在基

6、準不重合誤差,定位不可靠,會引起較大的定位誤差。以孔 40h7及端面 c 為定位面,以以開口墊圈一側面與外緣毛坯一側為防轉(zhuǎn)定位面, 限制工件六個自由度。 這一定位方案設計基準與定位基準重合,所以 b=0,比較上述兩種定位方案,初步確定選用第二種方案。(2) 選擇定位元件選擇帶臺階面的定位心軸,作為以40h7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定位副配合取 40h7/f6 。(3)定位誤差計算加工 6h9孔時孔距尺寸 360. 1mm 的定位誤差計算5 由于基準重合,故 b=0;由于不存在基準位移誤差,故d=0 。由此可知此定位方案能滿足尺寸360. 1mm 的定位要求。四、確定夾緊方案在車削過程中,由于工件

7、和夾具隨主軸旋轉(zhuǎn),除工件受切削扭矩的作用外,整個夾具還受到離心力的作用。此外,工件定位基準的位置相對于切削力和重力的方向是變化的。 因此,夾緊機構必須產(chǎn)生足夠的夾緊力,自鎖性能要可靠。對于角鐵式夾具,還應注意施力方式,防止引起夾具變形。參考夾具資料, 采用 m20螺母、圓柱銷、開中墊圈和定位心軸在40h7孔兩面端面夾緊工件。五、確定引導元件 ( 鉆套的類型及結構尺寸 ) 由于生產(chǎn)量為中批量生產(chǎn)故選用快換鉆套。主要尺寸由機床夾具零、部件國家標準 gb/t2263 80 、 gb/t2265 80 選取。鉆孔時鉆套內(nèi)徑6028. 0010. 0mm 、外徑 12018.0007.0mm ;中間襯套

8、內(nèi)徑12034. 0016. 0mm 、中間襯套外徑18023. 0012. 0mm 。鉆套端面至加工面的距離取 8mm 。麻花鉆選用 60012.0mm 。6 引導元件至定位元件間的位置尺寸分別為360. 03mm ;鉆套軸線對基面的直度允差為 0.02mm。六、夾具精度分析與計算所設計夾具需保證的工件加工要求有:尺寸360. 1mm ;孔 6 軸線對40 軸線間垂直度公差 0.1mm等二項,精度分別驗算如下: (1) 尺寸 360. 1mm 的精度校核 a 、定位誤差 d,由前已計算 , 已知 d = 0 ; b 、鉆套與中間襯套間的最大配合間隙 t1 = 0.027mm ; c、定位心軸

9、的定位端面至襯套孔中心距離(36mm )其尺寸公差按工件相應尺寸公差的三分之一取為j=0.03mm ; d 、麻花鉆與鉆套內(nèi)孔的間隙 x2= 0.04mm;e、鉆套外徑與中間襯套內(nèi)徑間的最大配合間隙i=0.027mm f、鉆頭在鉆套孔中的傾斜誤差:x1=(b+s+h/2 )x2 h b=5mm , s=8mm, h=18mm x1=(5+8+9)0.04 18=0.059mm 7 g 、鉆套中間襯套間內(nèi)外表面同軸度公差e1=e2=0.02mm 按概率法相加t =(2j)2+ e12+ e22+i2+(2 x1)21 =0.124mm d+t =0.124mm 0.2mm 因而該夾具能保證尺寸3

10、60. 1mm mm 的加工要求。(2) 孔 6 軸線對 40 軸線間垂直度公差 0.1mm精度校核鉆套孔軸線對夾具底座間垂直度誤差 t = 0.02mm 因此此夾具能保證兩孔軸線的垂直度要求。七、鉆床夾具總裝圖根據(jù)已完成的夾具結構草圖, 進一步修改結構, 完善視圖后, 繪制正式夾具總裝圖。( 附后 第 6 頁 ) 八、鉆床夾具主要的零件圖樣( 附后 第 813頁)8 9 10 11 12 13 14 15 九、小結1)目標完成情況:經(jīng)過幾個月的努力,設計達到了預想的成功,由于條件的限制沒能加工出成品,但對于我自己來說已經(jīng)學到了不少東西。2)存在不足:一是對鉆床的不熟悉,二是在公差與配合方面的

11、知識所學較少。3)程序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主要困難:學院圖書館相關資料有限, 設計此項目任務重工作量大物力條件有限以及經(jīng)濟上的原因造成難以落實原材料加工出成品解決方法:在互連網(wǎng)上收集相關資料與有關公司聯(lián)系落實加工4)總結和體會:這次課程設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應用自己所學知識的機會,從到圖書館查找資料到對夾具精度分析與計算和運用cad畫出夾具零件圖到最后夾具總圖的成型。都對我所學的知識進行了檢驗。 可以說,本次課程設計有苦也有甜。設計思路是最重要的, 只要你的設計思路是成功的, 那你的設計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們應該在設計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像查找詳細的資料, 為我們設計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12、。 制作過程是一個考驗人耐心的過程,不能有絲毫的急躁,馬虎,要心平氣合的一步一步來??傮w來說,通過這次設計我受益匪淺。在摸索該如何畫出夾具零件圖時的過程中,也特別有趣,培養(yǎng)了我的設計思維,增加了實際操作能力。 在讓我體會到了搞設計艱辛的同時,更讓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16 參 考 文 獻1、機床夾具設計主編薛源順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9 年 5 月2、機械制造技術主編 李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月3、cad 機械制圖主編 周鵬翔劉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4 月4、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主編薛彥成機械工業(yè)出版社5、機械制造技術主編 宋彪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9 年 4

13、月6、機械設計基礎主編孫武林 西安電子大學出版社 1998 年 8 月7、夾具設計主編李權偉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年 6 月附錄附圖一附圖 1:成品零件套筒(要求:為該零件上三個互成1200孔的加工設計出一套鉆模,為中批量生產(chǎn)。 ) 17 18 附圖二附圖 2:套筒(工件)加工工藝過程序號工序內(nèi)容工序簡圖機床夾具備注5 粗 車 外 圓 及端面 c;調(diào)頭半精車外圓,粗精車 b面,以及粗、精鏜孔 80h7、40h7 車床三 爪卡盤10 精車外圓、切槽、精車端面c 至尺寸 48 車床車 夾具19 15 鉆 3-6h9孔鉆床鉆 夾具中批量生產(chǎn)20 銑扁82+/-0.1- 圖略銑床銑 夾具20 致謝本次課程設計是對三年來所學習知識的總結,既鞏固了以前所學的知識,又了解掌握了最新的前沿知識。 通過本次的課題設計, 我對機床夾具尤其是鉆床夾具有了深的理解。當我打完畢業(yè)論文的最后一個字符, 涌上心頭的不是長途跋涉后抵達終點的欣喜,而是源自心底的誠摯謝意。 我首先要感謝王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