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考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技巧以新課標卷歷史高考題為例_第1頁
淺談高考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技巧以新課標卷歷史高考題為例_第2頁
淺談高考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技巧以新課標卷歷史高考題為例_第3頁
淺談高考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技巧以新課標卷歷史高考題為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高考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技巧以 2011 年新課標卷歷史高考題為例從這兩年的新課標卷歷史學科的材料題上看, 出題者試圖在考察學生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前提下, 著重考察了學生通過讀圖、 閱讀材料獲取信息和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學生語言組織和書面表達能力。與 2010 年的材料題相比, 2011 年試卷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將原分值為 37 分的材料題拆分為兩道題,而新增加的論證探討開放性試題將更加考察考生的實踐能力。本文將結合 2011 年高考真題來論述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技巧。一、注意審清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讀材料,根據(jù)問題種類選擇解題思路審題時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首先,將問題的關鍵詞用筆做好

2、標記,以便在讀材料時能準確定位答案。其次,看清題目最前面的限定語,如是“根據(jù)材料”則只需在材料中尋找答案, 經(jīng)過提煉轉化即成標準答案 ; 若“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那么最終答案還需加上課本上的內容。最后,注意問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問背景 ( 條件、原因 ) 、問內容 ( 特點、特征、觀點等 ) 、描述事件或其過程、 問意義 ( 作用、影響 ) 、和比較異同。實際上,中學采用的教材的編纂體例以及老師授課流程都采用這種基本模式,不難分辨。二、根據(jù)材料后的問題對其進行解讀,根據(jù)時間、空間、銜接詞語、段落、分號等因素將材料分層,并用筆畫出關鍵詞語如段落較長,則可能一至三句話為一層, 段落很短

3、就一兩句話甚至一段就是一層。閱讀材料時,除了厘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基本的解題切入點,還要特別注意用引號引用的詞語或句子、數(shù)字、事物和現(xiàn)象的列舉等,這些皆可能是解題的關鍵部分。三、根據(jù)問題結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并運用已經(jīng)學過的課本知識,將課本與材料緊密結合后進行組織答案描述問題時一定要言簡意賅、 用詞準確,將最想說的話寫在前面,書寫答案時要有序號、有段落。四、解決論證探討開放性試題時, 要注意選取自己需要的材料支撐自己的觀點,貼近題意言之成理即可如 2011 年 41 題要求書寫歷史小論文, 需要做到“觀點明確、 史論結合”,建議用辯證法中的聯(lián)系的觀點看這道題, 或者運用全球史觀的歷史理

4、論方法, 千萬不要局限某些權威著作的觀點, 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 最后能用較豐富的史料來支撐自己主要觀點即可。以下是 2011 年新課標文綜卷第40 題第一問: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按照“官有能而祿有功”的原則,廢除血緣世襲的貴族制, 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漢初,秉承法家理念,功與能為官吏升遷任免的主要依據(jù)。 漢武帝以后, 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管理個人品行對于引導、教化百姓的功能日益受到重視。東漢時,士大夫追逐于德行的“名”, 官吏矯情虛偽而無實際才能成為普遍現(xiàn)象。曹操執(zhí)政,強調“唯才是舉”,功、能者優(yōu)先,“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zhàn)之士”。西魏北周選任官吏,突出思想品

5、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藝者,為其可以治民?!睆娬{對官員的品行與政績考核:“其志行善者,則舉之 ; 其志行不善者,則去之凡求賢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審者,必由任而試之,考而察之。” 摘編自翦伯贊中國史綱要材料二唐代將品德與任職態(tài)度方面的四“善”作為考察官員最重要的內容:“一曰德義有聞,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稱,四曰恪勤匪懈?!蓖瑫r規(guī)定各類職務的最佳業(yè)績標準,稱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結果??己朔志诺龋?“一最四善為上上, 二最三善為上中,一最二善為上下居官飾詐,貪濁有狀,為下下。”善是獲得薪酬獎勵與迅速提升的關鍵。據(jù)新唐書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 概括秦至唐官員選拔所體現(xiàn)的“德”“才

6、”觀的變化并簡析其原因。該問題由兩部分組成,第一問的關鍵詞為“秦至唐”“官員選拔”“德才觀的變化”, 且答案應全部在材料中尋找。閱讀材料時按照朝代的變化將材料一劃分為四層, 分別是第二句為第一層, 其它三層為第三、四句,第五句和第六、七句,據(jù)此概括提煉后形成答案的前四點。材料二是描述唐代完善的官吏考核制度, 結合問題歸納中心意思即形成第五點。 第二問回答變化原因, 材料中的字里行間已有部分答案,如材料一的第二層的首句,作為上下層的過渡句,它顯露出“變化”的原因:即儒家思想的影響日益深入的結果。另外,我們既然是按照朝代的順序劃分的層次, 那么每一個朝代的特殊性即不同的歷史背景也會影響到“德”“才”觀的變化。 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