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選擇題1.關于平縱組合,不正確的是 (A )。A.平曲線和豎曲線的大小不必保持均衡B.避免在凸形豎曲線的頂部插入小半徑的平曲線C.避免在凹形豎曲線的底部插入小半徑的平曲線D. 一個平曲線內(nèi),必須避免縱面線形的反復凸凹2.關于汽車行駛的附著條件,正確的說法有( AE )。A.附著條件是汽車行駛的充分條件B.附著條件是汽車行駛的必要條件C.附著條件是汽車行駛的充分和必要條件D.附著條件是指牽引力不小于驅(qū)動輪與路面的附著力E.附著條件是指牽引力不大于驅(qū)動輪與路面的附著力3.設豎曲線半徑、長度和切線長分別為 R、L和T ,轉(zhuǎn)坡點處坡度角為3 ,D )。A.L=R/ 3B.L=R 3C.L=R+ co
2、D.T=1/2LE.T=L4關于土石方調(diào)配的復核檢查公式,正確的有(B D )。則豎曲要素計算公式正確的有( BA.橫向調(diào)運方+縱向調(diào)運方+借方=挖方B.橫向調(diào)運方+縱向調(diào)運方+借方=填方C.橫向調(diào)運方+縱向調(diào)運方+填方=借方D.挖方+借方=填方+棄方E.挖方+填方=借方+棄方5.關于越嶺線,正確的有( AB )。A.相對高差200500m時,B.相對高差在500m以上時,C.越嶺線路線布局以平面設計為主D.越嶺線按以直線方向為主導的原則布線E.越嶺線應走在直連線與勻坡線之間6.關于豎曲線,正確的有( AE )。A.各級公路在縱坡變更處均應設置豎曲線B.四級公路在縱坡變更處可不設置豎曲線三、四
3、級公路越嶺線平均縱坡以接近 三、四級公路越嶺線平均縱坡以接近5.5%為宜5%為宜C.豎曲線的形式只能采用拋物線D.豎曲線的形式只能采用圓曲線E.豎曲線的形式可采用拋物線或圓曲線7.平面設計時,關于直線的最小長度,正確的有(BE )。A.當設計車速R 60km/h時,同向曲線間的直線最小長度(以 m計)以不小于設計車速(以 km/h計)的 2倍為宜B.當設計車速R 60km/h時,同向曲線間的直線最小長度(以 m計)以不小于設計車速(以 km/h計)的 6倍為宜C.當設計車速R 60km/h時,對同向曲線間的直線最小長度沒有限制D.當設計車速R 60km/h時,對反向曲線間的直線最小長度沒有限制
4、E.當設計車速n 60km/h時,反向曲線間的直線最小長度(以 m計)以不小于設計車速(以 km/h計)的2倍為宜8 .在某一排檔,關于汽車的臨界速度Vk,正確的是( ADE )。A.汽車行駛速度大于 Vk時,稱為穩(wěn)定行駛B.汽車行駛速度大于 Vk時,稱為不穩(wěn)定行駛C.汽車行駛速度小于 Vk時,稱為穩(wěn)定行駛D.汽車行駛速度小于 Vk時,稱為不穩(wěn)定行駛E.V k是汽車穩(wěn)定行駛的極限速度9 .確定回旋曲線最小參數(shù) A值的條件有( ABC )。A.離心加速度變化率B.行駛時間C.超高漸變率D.視覺條件E.以上都正確10 .關于路拱,正確的有( ABD )。A.路拱有直線形、曲線形等多種形式B.瀝青混
5、凝土路面的路拱坡度可為1%2%C.路拱坡度與路面種類無關D.路拱坡度與路面種類有關E.路拱坡度與當?shù)刈匀粭l件無關11.關于山脊線,正確的有( BDE)。A.水源和建筑材料充足B.山脊線是一種大體沿山脊布設的路線C. 土石方工程量大D.水文地質(zhì)條件一般較好E.橋涵構造物一般較少12 .關于定線,正確的有( ABCE)。A.定線就是在選線布局之后,具體標定出公路的中心線B.定線可采用實地定線方法C.定線可采用圖上定線方法D.定線就是選定路線的基本走向E.定線除受地形、地質(zhì)和地物等有形的制約外,還受技術標準、國家政策、社會影響、美學以及其他因素 的制約13 .屬于公路栽植功能的有(ABDE )。A.
6、安全運輸功能B.景觀調(diào)整功能C.景觀派生功能D.防止災害功能E.協(xié)調(diào)環(huán)境功能14 .關于公路與環(huán)境的關系,正確的有(A D)。A.公路的建設和營運會對周邊沿線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產(chǎn)生影響和破壞B.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不會對公路產(chǎn)生重要的作用C.公路設計只考慮自然環(huán)境,不考慮社會環(huán)境D.公路布線應注意合理利用和改良環(huán)境,使行車有良好的景觀,為行車安全和舒適服務E.一條設計良好的公路只需要滿足技術和經(jīng)濟的基本要求即可15 .在S型曲線中,設 Ri、R2分別為大小圓半徑,Ai、A2分別為大小圓的緩和曲線參數(shù),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有(BD)。A.兩圓曲線半徑之比不宜過大,以R2/Ri=1/61/5為宜B,兩圓曲線半徑
7、之比不宜過大,以R2/Ri=11/3為宜C.Ai和A2之比應小于3.0,有條件時以小于 2.5為宜D.S型的兩個反向回旋線以徑相連接為宜。當受地形或其他條件限制而不得不插入短直線時,其短直線 長度 LW (Ai + A2)/40E.S型的兩個反向回旋線必須徑相連接,中間不能插入直線16 .關于丘陵區(qū)采用的勻坡線和直連線,正確的有( AD E )。A.勻坡線是兩點間順自然地形以均勻坡度所定的地面點的連線B.勻坡線是兩點間順自然地形以均勻坡度所定的縱斷面設計線C.勻坡線是指全線縱坡均一D.直連線是指兩相鄰控制點間以直線相連E.橫坡較緩的起伏地帶,路線宜走勻坡線和直連線之間17、對于交叉口形式的選擇
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A .環(huán)形交叉口使入環(huán)道的車輛一律按逆時針方向繞島行駛B.平面環(huán)形交叉口沒有消滅沖突點C. T型交叉口的直行方向宜為主要道路D.交叉口設置導流島,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18 .關于定線,正確的有( ABCDE )。A.定線就是在選線布局之后,具體標定出公路的中心線B.定線可采用實地定線方法C.定線可采用紙上定線方法D.定線可采用航測定線方法E.定線除受地形、地質(zhì)和地物等有形的制約外,還受技術標準、國家政策、社會影響、美學以及其他因素 的制約19 .緩和曲線白作用有( ABCDE )A.可作為超高過渡段,起到超高緩和的作用B.可作為加寬過渡段,起到加寬緩和的作用C
9、.使離心加速度逐漸變化,起到行車緩和的作用D.通過其曲率的逐漸變化,使整個公路線形能更好地適應汽車轉(zhuǎn)向操作的需要E.有利于構成優(yōu)美、協(xié)調(diào)的線形和創(chuàng)造良好的視覺效果,起到線形緩和的作用20 .關于平縱組合,不正確的是 (A )A.平曲線和豎曲線的大小不必保持均衡B.避免在凸形豎曲線的頂部插入小半徑的平曲線C.避免在凹形豎曲線的底部插入小半徑的平曲線D. 一個平曲線內(nèi),必須避免縱面線形的反復凸凹21.關于山脊線,正確的有 (BDE )A.水源和建筑材料充足B.山脊線是一種大體沿山脊布設的路線C. 土石方工程量大D.水文地質(zhì)條件一般較好E.橋涵構造物一般較少22 .關于公路勘測設計階段,正確的有(C
10、D )A.公路勘測設計一般采用兩階段設計B.對于技術簡單、方案明確的公路工程項目應采用三階段設計C.對于技術簡單、方案明確的公路工程項目可采用一階段設計D.一階段設計即是一階段施工圖設計E.兩階段設計即是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23 .交叉口的說法,那一項是錯誤的。(C )A.平面交叉范圍內(nèi),兩相交公路的縱面宜平緩。B .各平面交叉口之間的距離應盡量地大。C平面交叉范圍內(nèi)的設計速度,不應與相交公路的相應等級的設計速度一致。D.高速公路全部采用立體交叉。24 .以下有關平原區(qū)選線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BCDE)A、布線要有利于造田、護田,以支援農(nóng)業(yè)。B、不片面要求路線順直而占用大面積的良田。C、
11、橋位中線應盡可能與洪水主流流向正交。D在排水不良的地帶布線,要注意保證路基最小填土高度。E、盡量避開較大的湖塘、水庫、泥沼等。25 .在縱斷面上進行豎曲線設計時,理解正確的是A BEA.確定凸形豎曲線和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的影響因素是相同的B.凸形豎曲線和凹形豎曲線的最小半徑的指標是不同的C.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豎曲線指標是不同的D.凸形和凹形豎曲線最小長度的規(guī)定是一致的E.在豎曲線部分:2TL = 0二、填空題 8E1 .某轉(zhuǎn)坡點處坡度角為3,要求豎曲線外距為E,則豎曲線半徑 R=_°2 .在海拔很高的高原地區(qū),各級公路白最大縱坡折減后,如小于 4%,則仍用4%。3 .做為公路設計依據(jù)的
12、汽車分為三類,即小客車、載重汽車、鞍式列車。4 .二級公路的遠景設計年限為 15 年。5 .豎曲線最小長度是以汽車按設計車速行駛_3 秒的時間來進行計算的。6 .四車道的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2500055000 輛7 .一條較長的公路可適當分段采用不同的技術等級和標準,但分段不宜過于頻繁,一般情況下,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分段長度不小于15km8 .關于汽車行駛的橫向穩(wěn)定性,正確的說法是9 .關于汽車行駛的驅(qū)動條件,正確的說法是10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應保證的行車視距為.發(fā)生橫向傾覆現(xiàn)象之前先發(fā)生橫向滑移現(xiàn)象.驅(qū)動條件是汽車行駛的充分條件停車
13、視距。11 .設計車速為120km/h的高速公路的平曲線最小長度為200m。12 .在長路塹、低填以及其他橫向排水不暢的路段,為了彳證排水,防止水分滲入路基,最小縱坡i應滿足的條件是i R0.3%。13 .對于二、三、四級公路的越嶺路線,任一連續(xù)3公里路段范圍內(nèi)的平均縱坡不宜大于5.5%。14 .計價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公式是計價土石方數(shù)量=挖方數(shù)量+借方數(shù)量。T215 .已知豎曲線半徑為 R,切線長為T,則外距E為 .E=。2R16 .高原縱坡折減的海拔條件是海拔3000m以上 。17 .關于沿溪線,和山區(qū)其他線型相比較,沿溪線的平、縱線形是最好的,常成為山區(qū)選線中優(yōu)先考慮的方案。18 .設豎曲線
14、半徑為 R,豎曲線上任意一點 P距豎曲線起點或終點的水平距離為x,則P點距豎曲線切線的小 ,x2縱距y為 y=2R19 .計算機輔助設計簡稱為CAD 。20 .高速公路遠景設計年限為20年 。21 .設計速度是決定公路幾何線形的基本要素。22 .越嶺線中,婭口越低,里程越短。23 .汽車在凸形豎曲線上行駛的時間不能太短,通??刂破囋谕剐呜Q曲線上行駛時間不得小于3秒。24 .路基填方采用縱向調(diào)運或就近借土的分界距離是經(jīng)濟運距。25 .確定路線最小縱坡的依據(jù)是排水要求。26 .平原區(qū)路線布設,線形盡可能采用較高標準。27 .公路按其任務、性質(zhì)和交通量分為 五 個等級。28 .汽車行駛阻力有空氣阻
15、力、道路阻力、慣性阻力 。29 .平面交叉口為了消滅沖突點應采用 環(huán)形 交叉。30 .設置凹形豎曲線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行車平順、舒適及視距的需要 。31 .高速公路的路肩包括土路肩和硬路肩。32 .山嶺區(qū)選線的線形有沿溪線、越嶺線和山脊線。33.在現(xiàn)場定線時,個別路線線位定得不當或平面、縱面線形不夠理想,此時可在測出的平、縱、橫圖紙資 料上進行紙上移線。34、公路的平面線形要素由直線、圓曲線和緩和曲線三部分組成。35、現(xiàn)代交通運輸由鐵路、水運、航空、管道以及道路等五大運輸方式組成。36、根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公路分為五個等級,即高諫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37、圓曲線的最小
16、半徑分為 極限最小半徑、一般最小半徑和不設超高最小半徑。38、道路設計中的行車視距分為:停車視距、會車視距、錯車視距、超車視距。39 .高速公路應滿足的視距要求是停車視距。40 .路線方案選擇與比較是通過視察和踏勘測量。41 .公路定線放坡的坡度一般是平均坡度一。42 .公路運輸?shù)奶攸c: 有高度的靈活忤 、/途客借運輸 。43 .汽車行駛時與車速有關的行車阻力是空氣阻力、加諫阻力。44 .超高繞中軸旋轉(zhuǎn)方式的特點是在同樣超高值下,內(nèi)側(cè)邊緣降低較多、在縱坡不大的校方路段對排水不45 .坡長限制是指最大縱坡坡長和一般縱坡最小坡長。46 .路線基本走向與分水嶺及溪流方向一致的有山脊線、沿溪線 。47
17、 .回頭展線的回頭位置應選擇在繞山包回頭、利用山脊平臺或山坡平緩地帶回頭。48 .設計速度的最大值我國采用120 km/h 。49 .豎曲線線形通常表示成拋物線形式。50 .汽車在凸型豎曲線上行駛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要產(chǎn)生失重,必須控制離心力不致過大來限制豎曲線的極限最小半徑。51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時,平、豎曲線半徑大小要均衡是正確的設計思路。52 .在積雪、嚴寒地區(qū),各級公路的合成坡度應不大于8%。53 .匝道是用來連接互通式立體交叉上、下路線的通道。54 .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產(chǎn)生沖突點最多的是左轉(zhuǎn)彎 車輛。55 .丘陵地區(qū),路基型式一般為半填半挖式。56 .導線交點內(nèi)側(cè)有
18、障礙物,曲線半徑一般應根據(jù)外距來確定。57 .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當設計速度為80km/h時,公路等級可能是高速公路、.級公路 、二級公路。58 .在平面交叉口,減少或消滅沖突點的措施有裝設交通信號燈、 交警指揮 、采用渠化交通。59 .越嶺線展線的基本形式有自然展線 、回頭展線、螺旃展線 。60 .以下哪些屬于平面線形組合類型基本型 、S型、卵型、復合型 。61 .設置緩和曲線的目的有 有利于駕駛員操縱方向盤、消除離心力的突變 、完成超高和加寬的過渡與圓曲線配合得當,增加線形美觀。62 .車輪滾動時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摩擦阻力稱為滾動阻力。63 .計算不設超高的圓曲線最小半徑時,橫向
19、力系數(shù)取為_摩阻系數(shù) h。64 .豎曲線的線形有圓曲線和拋物線兩種。65 .選線的三個步驟是路線方案選擇、路線帶選擇和具體定線。66 .高速公路的最大設計車速 (計算行車速度)為120km/h。67 .關于汽車的穩(wěn)定行駛,在每一排檔,當汽車行駛諫度大于該排檔的臨界諫度時,為穩(wěn)定行駛。68 .汽車上坡時,產(chǎn)生縱向傾覆的臨界狀態(tài)是汽車前輪法向反作用力等千零。69 .設 為輪胎與路面間的附著系數(shù),G為傳到制動輪上的車重力,則作用在汽車上的最大制動力為G 一。70 .會車視距約等于停車視距的2倍 。71 .在交點JD處路線轉(zhuǎn)角為a ,緩和曲線角為3,則設置兩相同緩和曲線的可能條件為a_2J OL:72
20、 .在交點JD處設置的圓曲線半徑為 R,緩和曲線長度為Ls,則圓曲線內(nèi)移值 p的近似公式為 吟 24R73 .關于二、三、四級公路超車視距的規(guī)定,全線應有一下比例的路段保證超車視距的要求。74 .設凸形豎曲線范圍內(nèi)中樁的設計高程Z、切線高程T和縱距y的單位均為 m,則計算公式是Z=T- y75 .某轉(zhuǎn)坡點處坡度角9為 8%,豎曲線半徑 R為3000m ,則豎曲線的外距 E為 2.4m 。76 .關于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凸形厚曲線最小半徑需要滿足離心加諫度(或離心力)和行車視距的要 求 。77 .設計車速為100km/h的一級公路最小坡長為250m 。78 .在土石方調(diào)配中,采用人力挑運土方,一
21、 “級”為 10m。設L和L免分別為平均運距和免費運距,單位 均為m,則平均運距單位 n為 n= L L免(級)。1079 .某轉(zhuǎn)坡點處坡度角為6%,豎曲線半徑為 2000m,變坡點樁號為 K1+200 ,則該豎曲線起點樁號為K1+140。80 .豎曲線最小長度是以汽車按設計車速行駛時間T來計算的,其中T為 3秒 。81 .一條車道的最大寬度為3.75m。82 .一級公路的遠景設計年限為20年 。83 .汽車在任何行駛條件下都存在的行駛阻力有空氣阻力、滾動阻力。84 .在某交點JD處設置對稱基本型平曲線,其中圓曲線半徑為R,緩和曲線長度為Ls, JD樁號為S,算得切線總長為 Th,圓曲線長度為
22、 Lc,則主點樁號計算正確的有 直緩點 億H)的樁號為(S-Th)、 緩直點(HZ) 的樁號為(S+2Ls+LC-Th) 。85 .關于合成坡度,各級公路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 、當合成坡度小于 0.5%,則應采取排水措施,保證路面排水暢通、86 .關于沿溪線、越嶺線和山脊線沿溪線城鎮(zhèn)居民點多,便于為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服務,常成為山區(qū)選線中優(yōu)先考慮的方案、大體沿山脊布設的路線稱為山脊線。87 .關于汽車的動力特性圖及動力因數(shù),動力特性圖系按海平面及汽車滿載的情況下繪制的、海拔越高,海拔荷載修正系數(shù)入越小。88 .圓曲線最小半徑的種類有極限最小半徑、一般最小半徑、不設超高的最小半徑。89 .關于縱
23、坡與坡長,對陡坡長度必須加以限制、 二、三、四級公路.當連續(xù)縱坡大于5%時.應在不大于規(guī)定的長度處設置緩和坡段。90 .應設中央分隔帶的公路等級有高速公路、一級公路 。91 .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線功能的一級公路的設計交通量應按20年預測。92 .立體交叉按交通功能可劃分為分離式立體交叉和互通式 立體交叉。93 .平面設計中直線線形不宜過短、反向曲線間最小直線長度不以小于設計速度的2倍為宜。94 .公路定線一般有紙上定線 、實地定線和航測定線三種方法。95 .計價土石方數(shù)量 V計=挖方數(shù)量+ 借方數(shù)量。96 .在同一車道上兩對向汽車相遇,從互相發(fā)現(xiàn)起,至同時采取制動措施使兩車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
24、距離稱為會車視距。97 .平原區(qū)布線應合理考慮路線與城鎮(zhèn)的關系,一般是靠近城鎮(zhèn) 。98 .公路走向與河谷及分水嶺方向橫交時所布設的路線稱為越嶺線 。100 .關于高速公路,應嚴格控制出入 。101 .通常情況下各級公路對按設計速度行駛的車輛,能保證其安全性和舒適性行車的推薦采用的最小半徑是般最小半徑 。102 .公路中一般采用回旋曲線作為緩和曲線線形。103 .當平曲線有加寬設計時,一般情況下加寬緩和段長度應與緩和曲線、圓曲線 長度保持一致。104 .通行能力根據(jù)使用性質(zhì)和要求,通常 形式有基本通行能力、設計通行能力 。105 .應避免在凹型豎曲線底部設置反向曲線的變曲點,是因為縱橫向排水不良
25、。106 .環(huán)形立體交叉,用一個公用環(huán)道來實現(xiàn)各方向車輛轉(zhuǎn)彎。107 .高速公路設計車速為 120km/ h時,一個車道的寬度為3.75m。108 .當平曲線半徑小于不設超高最小半徑時,平曲線應設置超高。109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中規(guī)定的各級公路所能適應的交通量是指年平均日交通量。110 .標準中規(guī)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采用二級服務水平進行設計。111 .公路彎道加寬一般在 內(nèi)側(cè) 進行。112 .沿溪線和山區(qū)其他線型相比較,沿溪線的平、縱線形是最好的,常成為山區(qū)選線中優(yōu)先考慮的方案1.1. .汽車在某一檔位以速度 V做穩(wěn)定行駛,相應的動力因數(shù)為 D,設滾動阻力系數(shù)為f,則汽車所能克服的 縱坡度i
26、為i=Df 。114 .車輛通過某指定斷面測得全部地點車速的算術平均值稱為時間平均車速。115 .在丘陵區(qū)道路選線中,在兩點間順自然地形以均勻坡度所定的地面點的連線稱為勻坡線。116 .在環(huán)形交叉口中,進環(huán)和出環(huán)的兩輛車輛,在環(huán)道行駛時相互交織, 交換一次車道位置所行駛的路程,稱為 交織 長度。117 .關于合成坡度,各級公路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 % ; 當合成坡度小于 0.5%,則應采取排水措施,保證路面排水暢通。118 .屬于越嶺線展線方式的是自然展線、回頭展線。119 .直連式匝道,是車輛直接由主線內(nèi)側(cè)駛?cè)牖蝰偝龅淖筠D(zhuǎn)匝道、是定向型立交匝道的布置形式。120 .在交叉口豎向設計中,
27、方格網(wǎng)法、等高線法、方格網(wǎng)等高線法不屬于標高計算線網(wǎng)確定方法的。121 .五幅路和八幅路不屬于城市道路橫斷面基本型式。122 .圓曲線最小半徑的種類有極限最小半徑、一般最小半徑 、不設超高的最小半徑 。123 .關于汽車行駛穩(wěn)定性的影響因素與駕駛員的操作過程有關、與道路縱坡有關、道路橫坡有關。124 .通行能力的形式有理想通行能力、 設計通行能力、實際通行能力。125 .定線就是在選線布局之后,具體標定出道路的中線。126 .與某一排擋最大動力因數(shù)相對應的速度稱為該排擋的臨界速度 。127 .駕駛員視野距離隨車速增大而減小 。128 .實地定線中,按照要求的設計縱坡(或平均坡度),在實地找出地
28、面坡度線的工作叫做 »129 .環(huán)形交叉口是在交叉口中央設置一個中心島,用環(huán)道組織渠化交通。130 .設計路段的長度不宜過短,高速公路的設計路段不宜小于15 公里。131 .通行能力是指汽車以正常速度、保證行車安全舒適、車流無阻礙條件下,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道路某一斷面的最互車輛數(shù)。132 .兩個以上同向回旋線間在曲率相等處相互連接的平面線形組合型式稱為復合 型回旋線。133 .中間帶是由兩條左側(cè) 路緣帶及中央分隔帶組成。134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當右側(cè)硬路肩寬度小于2.50m時,應設置 緊急 停車帶。135 .根據(jù)通行能力的使用性質(zhì)和使用要求,公路通行能力可分為基本通行能力、設計通行
29、能力、實際通行能力。136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定,公路上的圓曲線最小半徑可分為極限最小半徑、不設超高最小半徑和般最小半徑 O137 .在平面交叉口,合流點和 沖突點統(tǒng)稱危險點。138 .公路平面線形三要素是指: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139 .山嶺區(qū)越嶺線展線的方式有:自然展線、回頭展線、螺旋展線。140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一級公路的設計速度最高可達120 km/h。141 .計算交通量時,應將各種車型折算為標準車型,標準規(guī)定公路以小客車 作為標準車型。142 .公路彎道上設置超高的目的主要是克服離心力。143 .紙上定線利用的是大比例尺地形圖。144 .平縱線形組合,避免在凸形豎曲
30、線的頂部插入小半徑的平曲線、避免在凹形豎曲線的底部插入小半徑的平曲線 、 一個平曲線內(nèi),必須避免縱面線形的反復凸凹。145 .當?shù)缆返脑O計車速為 60km/h時,反向曲線間的直線段最小長度以不小于 120m 為宜。146 .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需要滿足離心加速度(或離心力)和行車視距的要求。147 .二、三級公路的遠景設計年限為10年 。148 .計價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公式是計價土石方數(shù)量=挖方數(shù)量+借方數(shù)量 。149 .公路運輸?shù)奶攸c有激動靈活、方便直達、時間上隨意性強、與鐵路、水運相比,運輸成本偏高。150 .關于服務水平,我國公路服務水平分為四級、我國高速公路的設計服務水平為二級。151 .常
31、用的道路定線方法有紙上定線、實地定線 、航測定線。152 .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一級公路的雙向車道數(shù)最多可達_6一個。153 .各級公路設計交通量應按不同設計年限進行預測,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線功能的一級公路應按20年進行預測。154 .在動力特性圖上,汽車動力因素D的大小,除了與檔位有關外,還與行駛速度 有關。155 .在計算交通量時,應折算為標準車型,下列車型中折算系數(shù)最大的車型是拖掛車 。156 .當公路的設計速度 V = 60km/h時,平曲線長度最小值不應小于 _100 米。157 .當采用回旋線作為緩和曲線時,若回旋線參數(shù)A=100m,連接的圓曲線半徑 R=200m,則回旋
32、線設計長度應為50m 。158 .公路上相鄰兩段陡坡,第一段縱坡坡度為6%,最大坡長限制為 700m,實際設計長度為 300m,第二段縱坡坡度為7%,最大坡長限制為 500m,實際設計長度應控制 _285 m以內(nèi)。159 .根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一條車道的設計寬度最小值為3.25米。160 .平、縱線形組合設計時,平、豎曲線半徑大小要均衡是正確的設計思路。161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定:二、三、四級公路應滿足會車視距的要求。162 .有中間分隔帶公路,超高過渡的方式有 3 種。163 .作為公路幾何設計的基本依據(jù),影響公路建設的重要性和經(jīng)濟性,同時也是體現(xiàn)公路等級的速度指標 是指設計速度
33、 。164 .交通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定,高速公路雙向車道數(shù)最少和最多分別是4車道和8車道。165 .汽車動力因素 D應根據(jù) 海拔高度 和 實際裝載時汽車重力講行修正或者折減。166 .當設計道路的平曲線半徑達到或者超過不設超高的最小半徑時,同時也意味著在平面線形上不需設置緩和曲線、在橫斷面設計時保持與直線段一樣的路拱橫坡度。167 .公路隧道的設計縱坡度,一般應符合最小縱坡度通常應不小于0.3%、長度在 100m 以上的隧道.設計縱坡度通常應在 0.3%3%范圍內(nèi) 。168 .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當設計速度為80km/h時,公路等級可能是高諫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 。169 .
34、汽車行駛時,慣性阻力與BCDE_汽車行駛力由束度 ja 、汽車總重量 Ga 、汽車車輪的慣性影響、汽車發(fā)動機飛輪有直接關系。170 .交通量按標準車型進行折算時,折算系數(shù)的確定與軸重G有關。171 .道路設置中間帶的作用主要是減少交通事故、設置沿線設施、分隔對向車流,保證車諫172 .路基土石方調(diào)配時應考慮經(jīng)濟運距,經(jīng)濟運距取決于借土單價 和運費單價。173 .路基土石方進行復核時,應符合:橫向調(diào)運+_ 縱向調(diào)運+棄方= 挖方。174 .越嶺線的展線形式有自然展線、回頭展線 、螺旋展線 。175 .道路曲線測設時,圓曲線的測設方法有主點測設、詳細測設。176 .平面交叉口豎向設計時,標高計算線
35、網(wǎng)的形式有方格網(wǎng)法、圓心法、等分法、平行線法四種。177 .公路工程兩階段設計是指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178 .設有中間帶的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其路基設計標高為中央分隔帶外側(cè)邊緣標高。179 .豎曲線起終點對應的里程樁號之差為豎曲線的曲線長。180 .路基土石方的體積數(shù)量應扣除大、中橋及隧道所占路線長度的體積181 .同一行駛方向的車輛向不同方向分離行駛的地點稱為182 .按照平均縱坡在等高線上所截取的長度的各個連線為183 .詳細測量結束后需要編制設計概算。184 .根據(jù)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 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分流點 均坡線高速公路 、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185
36、 .根據(jù)通行能力的使用性質(zhì)和使用要求,公路通行能力可分為基本通行能力、設計通行能力、_實際通行能力。186 .圓曲線最小半徑有三類: 極限最小半徑 、一般最小半徑(設超高推薦半徑)、不設超高最小半徑。187 .坡長是指變坡點間的水平直線距離,坡長限制包括最大坡長 和 最小坡長 兩個方面。188 .在城市道路縱坡小于最小排水縱坡的路段必須設置鋸齒形街溝。為滿足汽車司機操作的需要,豎曲線最小長度按設計速度3秒的運行距離計算。189 .路線方案通??砂聪率鲋笜吮容^:技術指標 、_經(jīng)濟指標 。190 .目前,研究較多的、也能較好地為公路測設技術提供支持的主要有3s技術,即遙感、全球定位系統(tǒng)_以及地理信
37、息系統(tǒng)。三名詞解釋1 .紙上定線一一在大比例地形圖上確定道路中線的具體位置2 .行車視距一一為行車安全,駕駛員應能隨時看到汽車前方相當遠的一段路程,一旦發(fā)現(xiàn)前方路面上有障 礙物或迎面來車,能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相撞,這一必需的最短距離為行車視距。3 .越嶺線一一翻越山嶺布設的線路4平均坡度一一一定長度路段兩端點的高差與該路段長度的比值5超運距一一 平均運距超出經(jīng)濟運距的那部分距離6 .紙線一一為使路線縱坡能符合技術標準,利用地形延伸道路長度以克服高差的布線方法7 .定線一一根據(jù)既定的技術標準和路線方案,結合地形、地質(zhì)等條件,綜合考慮路線的平面、縱斷面、橫 斷面,具體定出道路中線的工作。8 .平均
38、縱坡一一一定長度路段兩端點的高差與該路段長度的比值9 .設計速度一一當氣候條件好,交通密度小,汽車運行只受道路本身條件的影響時,中等駕駛技術的駕駛員能保持安全I!適行駛的最大車速10 .紙上移線一一通過紙上移動或調(diào)整布局路線平面線位,使路線更加適應地形, 工程更為經(jīng)濟的一種方法11、基本通行能力一一 指的是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條件下,單位時間一個車道或一條道路某一路段通過小客車最大數(shù)。12、沿溪線一一沿著河流走向布設的線路。13 .匝道一一供上、下相交道路轉(zhuǎn)彎車輛行駛的連接道。14 .沖突點一一在交叉口內(nèi)各方向車流固定行駛軌跡的交匯點。15 .反向曲線一一兩個轉(zhuǎn)向相反的圓曲線之間以直線或緩和曲線
39、或徑相連接而成的平面線形16 .會車視距一一兩輛車相向行駛,駕駛員看到前方車輛時起,至安全會車時止,兩輛汽車行駛所需的最短距離。17 .停車視距一一汽車行駛時,駕駛員自看到前方有障礙物時起,至到達障礙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離。18 .干道網(wǎng)密度一一城市道路系統(tǒng)中交通干道在城市用地面積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積內(nèi)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長度表示。四判斷題LL31 .緩和曲線要素 q公式是q=- ( X )2 240R22 .各等級公路最小縱坡的規(guī)定是從減少工程量白角度考慮,一般最小縱坡不小于3%。( X )3 .汽車在8%9%縱坡行駛時,可使用一檔上坡,此時坡長要受到限制( V )4
40、 .當原地面的自然橫坡陡于1 : 5,填方路堤在填筑時,須將地面挖成梯臺(V )5 .道路橫斷面包括:路面、路肩、中央分隔帶、邊溝、邊坡、截水溝、護坡道、變速車道、爬坡車道、緊急停車帶及用地范圍內(nèi)設置的標志、照明、防護設施等( X )6 .公路平曲線線形中,緩和曲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省略。(X )7 .各級公路能適應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交通量。(V )8橫向力系數(shù)科為單位車重上受到的橫向力,橫向力的存在對行車產(chǎn)生不利影響,而且科越大越不利。(V )9 .越嶺線展線時為了能爭取延長路線,較好的辦法是利用一面山坡連續(xù)回頭展線( X )10實地放線就是將紙上定出的路線放到實地
41、,經(jīng)過實地修正后,再進行詳細測量(V )11 .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圓曲線極限最小半徑,是路線設計中的極限值,一般情況下均可采用。(x )12 .我國采用的設計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是120km/h和20km/h。( V )13 .大致沿分水嶺方向所布設的路線稱為越嶺線。(X )14 .丘陵地區(qū),路基形式以挖方為主。(X )15 .填方=本樁利用+挖余挖方=本樁利用+填缺(X )16 .縱斷面的設計線是由直線和豎曲線組成的。( V )五簡答題:1 .為什么要限制最短坡長?答:限制最短坡長是為了滿足汽車行駛平順性要求。坡長過段,汽車行駛在連續(xù)起伏路段產(chǎn)生超重與失重 變化頻繁,導致乘客感覺不舒適,車速
42、愈高表現(xiàn)愈明顯;緩坡太短上坡不能保證加速行駛的要求,下坡不 能減緩制動;從路容美觀、相鄰豎曲線設置和縱斷面視距要求等也要求坡長不能太短。2 .土石方調(diào)配的目的是什么?答:土石方調(diào)配的目的是為確定填方用土的來源、挖方棄土的去向:以及計價土石方的數(shù)量和運量等。通過調(diào)配合理地解決各路段土石方平衡與利用問題,使從路塹挖出的土石方,在經(jīng)濟合理的調(diào)運條件下移挖作填,達到填方有所“取”,挖方有所“用”,避免不必要的路外借土和棄上,以減少占用耕地和降低公路造價。3 .什么是實地定線和圖上定線?答,實地定線是是設計人員直接在現(xiàn)場定出道路中線的具體位置。實地定線的工作對象是現(xiàn)場實際地形,地形地物、山脈水系真實,線
43、位精確度高,不需要測大比例地形圖。圖上定線是在大比例地形圖上確定道路中線的具體位置,再將路線通過實地放線敷設到地面上,供詳細測量和施工之用。其工作對象是大比例地形圖,俯視范圍范圍大,控制點容易確定,平縱線形及其組合可反復修改。4 .為什么要避免在豎曲線的頂部、底部插入小半徑的平曲線?答:在凸形豎曲線的頂部設有小半徑平曲線,不能引導實現(xiàn),且急轉(zhuǎn)彎行車不安全。在凹形豎曲線的底部設有小半徑平曲線,會出現(xiàn)汽車加速行駛中急轉(zhuǎn)彎,可能發(fā)生危險。5 .沿溪線的高線和低線的主要優(yōu)缺點各是什么?答:高線:優(yōu)點:高出設計水位較多,基本不受洪水的威脅,廢方較易處理;缺點:線位位于山坡上, 路線隨山勢彎曲,線形差,工
44、程大,常需設較高的擋土墻或其他構造物,避讓不良地質(zhì)和路線跨河換岸困 難。低線:優(yōu)點:平縱線形比較順直、平緩,易爭取到較高標準,土石方數(shù)量較小,邊坡低,易穩(wěn)定,路 線活動范圍大,便于利用有利地形和避讓不良地形、地質(zhì),跨河方便。缺點:高出設計水位不多,受洪水威脅,防護工程多。6 .路肩的作用是什么?答:(1)保護和支撐路面結構;(2)供臨時停車之用;(3)作為側(cè)向余寬的一部分,能增加駕駛的安 全和舒適感,尤其在挖方路段,可增加彎道視距,減少行車事故;(4)提供道路養(yǎng)護作業(yè)、埋設地下管線的場所;(5)對未設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機動車使用。7 .設置緩和曲線有何作用 ?答:(1)曲率連續(xù)變化,便
45、于車輛遵循(2)離心加速度逐漸變化,旅客感覺舒適(3)滿足超過、加寬緩和段的過度,利于平穩(wěn)行車(4)與圓曲線配合得當,增加線型美觀8 .汽車在急彎陡坡高速行駛時,為什么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V2 .、, 一.答:根據(jù)橫向力系數(shù) ih可知,彎道越急(R越?。?,車速越局(V越大),橫向力系數(shù)就越大,127R車輛就越容易發(fā)生側(cè)滑和側(cè)翻事故。9 .縱坡設計要滿足哪些要求 ?答:縱坡設計應滿足最大縱坡、最小縱坡,最大坡長、最小坡長的要求,在連讀陡坡路段,還應滿足平均 縱坡的要求,在縱坡較大的急彎的路段,還應滿足合成坡度的要求。10 .自然展線和回頭展線的含義及優(yōu)、缺點。答:自然展線:以適當?shù)目v坡,順著自然地
46、形,繞山嘴、側(cè)溝來延展距離,克服高差的布線方式。優(yōu)點:方向符合路線基本走向,行程與升降統(tǒng)一,路線最短,線形簡單,技術指標一般較高,對行車、施工及養(yǎng)護有利。缺點:避讓艱巨工程或不良地質(zhì)地帶的自由度不大。回頭展線:路線沿山坡一側(cè)延展,選擇合適地點,用回頭曲線作方向相反的回頭后再回到該山坡的布線方 式。優(yōu)點:便于利用有利地形,避讓不良地形、地質(zhì)和難點工程。缺點:同一坡面上、下線重疊,尤其是 靠近回頭曲線前后的上、下線相距很近,對行車、施工及養(yǎng)護不利。11 .平原地區(qū)選線的布設要點有哪些?答:(1)正確處理道路與農(nóng)業(yè)之間的關系;(2)合理考慮路線與城鎮(zhèn)之間的關系;(3)處理好路線與橋位之間的關系;(4
47、)注意土壤水文條件;(5)正確處理新舊路之間的關系;(6)盡量靠近建筑材料產(chǎn)地。12 .在高原地區(qū),汽車行駛時會遇到什么特殊困難,為什么最大縱坡值應進行折減?答:在高原地區(qū),空氣稀薄,燃料燃燒不充分,汽車動力下降;高原地區(qū)水的沸點降低,水箱容易“開鍋” 所以應對最大縱坡進行折減。13、有中間帶公路的超高過渡方式有哪幾種,各適用于什么條件?答:(1)繞中央分隔帶中線旋轉(zhuǎn):適用于中間帶寬度較窄(w 4.5m);(2)繞中央分隔帶邊線旋轉(zhuǎn):適用于各種寬度的中間帶;(3)繞各自行車道中線旋轉(zhuǎn):適用于雙向車道數(shù)大于4條的公路。14、右圖所示為某山嶺區(qū)選線的三種方案,請優(yōu)選出最佳方案,并說明理由I/V的/
48、hyx答:最優(yōu)方案為adb。越嶺線應選擇在丁m匆川口位置通過山嶺,AB方案最直捷,路線/里程最短,但不從婭口經(jīng)過,受縱坡限制工程)/量大。ACB方案從C婭口翻越山嶺,但路線'里程長,線性標準低。ADB方案線路順適,路線里程較短,為最優(yōu)方案。15 .在什么情況下要設計加寬?加寬設計的內(nèi)容包括哪些?答:在圓曲線半徑w 250m時設置加寬,加寬設置在道路內(nèi)側(cè)。其設計內(nèi)容包括:(1)加寬設置方式:圓曲線上全加寬及過渡段上過渡加寬;(2)圓曲線上全加寬值設計;(3)選擇合理的加寬過渡方式,并計算過渡段上各點的加寬值。16 .什么是渠化交通?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在交叉口設置交通標志、標線和交通島等
49、,引導車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稱為渠化交通。其作用為:在一定條件下可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減少交通事故,對解決畸形交叉口的交通問題較為有效。17 .簡述緩和曲線的作用答:(1)曲率連續(xù)變化,便于車輛遵循(2)離心加速度逐漸變化,旅客感覺舒適(3)滿足超過、加寬緩和段的過度,利于平穩(wěn)行車(4)與圓曲線配合得當,增加線型美觀18 .汽車行駛的兩個條件是什么 ?答:(1)驅(qū)動條件:汽車行駛的動力T汽車行駛阻力 R; (2)附著條件:汽車行駛的動力TW汽車與路面之間的附著力少Go19 .豎曲線設置的主要作用。答:滿足行車平順、舒適及視距的需求。豎曲線的線形可以采用圓曲線或拋物線。20 .規(guī)劃道路網(wǎng)時,
50、規(guī)劃方案論證中必須滿足哪兩個基本要求?答:必須滿足交通安全、方便、快速和經(jīng)濟;必須滿足城市環(huán)境寧靜、清潔和美觀。六計算題1.某平原區(qū)二級公路有一彎道,轉(zhuǎn)角點樁號為JD K17+568.00 ,轉(zhuǎn)角a =38° 30',試計算該曲線設置緩和曲線后的五個基本樁號(ZH, HY, YH, HZ, QZ),二級公路設計車速為 80km/h ,緩和曲線計算公式:24RL=0.83V(可取整數(shù) 70m)、 R=T h=(R+ R)tg -+q 3 = 57.295822RLh=R(1802 ) 2L解:設曲線半徑R=400m(1)曲線要素7020.51L q- 224R 24 400L3
51、702 一 240R2L2 29.991240 40057.29587057.2958 5.0132R2 400T=(R+ R)tg +q = (40020.51),38.20 tan 29.991 =132.447m2Lh =R( 2 ) 2L1803.14180400 (38.20 2 5.0130) 2 70 336.592mJ=2T-L=-71.698m(2)計算主點樁號ZH(樁號)=JD(樁號)-T =( K17+568.00)- 132.447 = K17+435.55HY(樁號尸 ZH(樁號)+ L = (K17+435.55) + 70= K17+505.55QZ(樁號)=HY
52、(樁號)+LyYH(樁號尸QZ樁號)+2Ly=(K17+505.55) + 98.30= K17+603.85=(K17+603.85) + 98.30= K17+702.15HZ(樁號尸YH(樁號)+ L=(K17+702.15) + 70= K17+772.15檢驗式:QZ(樁號)+ 2(K17+603.85 ) - 71.598/2= K17+568= JD(樁號),計算正確2.已知某公路平面線形資料:其中 JD3樁號=K7+500 ,右偏 “3=30°、R3=900米,(不設超高的最小平曲線半徑為800米),(1)計算JD3處平曲線要素;(2)計算JD3主點里程樁號;解:(1
53、)曲線要素T=R3tany 900tan亞=241.15m 2L=R3 3 90018030=471.24m180E= R3 (sec 1) 900 (sec30 1) =31.75m 22J=2T-L=11.06m(2)計算JD3主點樁號ZY(樁號尸 JD(樁號)-T =( K7+500)- 241.15 = K7+258.85LQZ(樁號)=ZY(樁號)+-=(K7+258.85) + 471.24/2= K7+494.47YZ(樁號尸 ZY(樁號)+ L = (K7+258.85) + 471.24= K7+730.09檢驗式:QZ(樁號)+ J = (K7+494.47) + 11.0
54、6/2= K7+500 = JD(樁號)3.某山嶺區(qū)二級公路,邊坡點樁號為K5+030 ,高程為427.68,兩相鄰縱坡度分別為i1=5% , i2=-4% ,豎曲線半彳仝為R=2000米,計算豎曲線諸要素及樁號為K5+000和K5+100處的設計高程。解:(1)豎曲線要素=2- i1 = -4%-5% = -9%該豎曲線為凸性L=R« = 2000* 0.09= 180mT= L/2=90mE= T2/2R = 902/(2*2000)= 2.03m豎曲線起點樁號為:(K5+030) - T = K4+940豎曲線起點高程為:427.68 - T* i 1 = 427.68 - 90* 5% = 423.18m(2) K5+000 處橫品巨 X1 = (K5+000 ) - ( K4+940 ) =60m豎距 h1 = X12/2R= 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13課《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 15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同步教學設計與知識梳理(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
- 大型儀器服務平臺升級改造風險評估與應對策略
- 第二單元第10課五、《設置循環(huán)播放的背景音樂》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
- 2025至2030年中國果味鈣咀嚼片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第十一單元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第2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下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木瓜凍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第二章 地圖第一節(jié) 地圖的閱讀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人教版
-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一模地理試題(解析版)
- 2024年東財春秋學期社會保障概論作業(yè)三隨機
- GB/T 10046-2018銀釬料
- GB 4094-2016汽車操縱件、指示器及信號裝置的標志
- 免疫學檢測技術的基本原理優(yōu)秀課件
- 第一講 文化概論
- 小兒急性喉炎-課件
- 醫(yī)院難免壓瘡申報表
- 七年級上冊走進Python的世界第一課python導入及海龜編輯器介紹
- 公路工程概論全套課件
- 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警示教育培訓PPT
- 全文《中國式現(xiàn)代化》PPT
- 2023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單招綜合素質(zhì)考試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