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測試題_第1頁
工程測量測試題_第2頁
工程測量測試題_第3頁
工程測量測試題_第4頁
工程測量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測量測試題(2)一、判斷題:正確打, 錯誤打x 1 .大地水準面所包圍的地球形體,稱為 地球橢球體。A 2 .測量工作的實質就是測量(或測設) 點位的工作。B 3 .測量中的坐標軸方向和象限順序與數(shù) 學中的坐標軸方向和象限順序正好相同。A 4 .旋轉微傾螺旋可使望遠鏡連同管水準 器作俯仰微量的傾斜,從而使視線精確 整平。因此這種水準儀稱為微傾式水準 儀。B 5 .對于水準支線,應將高程閉合差按相 反的符號平均分配在往測和返測所得的 高差值上。B 6、觀測導線右角時,附合導線和閉合導 線角度閉合差的分配原則都是將角度閉 合差以相反的符號平均分配到各個右角。7 . 1: 50000地形圖上,求

2、得A點的高程 H=418. 3m, B點的高程 Hb=416. 7m, AB 兩點圖上的長度為15mm則AB直線的坡 度應是-2%。8 .衡量導線的精度應該以角度閉合差和 導線全長閉合差來衡量。9、地形圖上mm長所代表的實際長度稱為 比例尺的精度。10 .圓曲線半徑R=1000米,緩和曲線總 長L°=100米,直線轉向角a =15° 20' 30則距ZH點40米處的緩和曲線半徑 為 2500 米。 11 .絕對高程無負值,相對高程有負值。12 .水準測量中,每一站讀完后視讀數(shù) 瞄準前視尺時,必須旋轉腳螺旋使管水 準氣泡居中再讀前視讀數(shù)。20. 支導線由于沒有檢核條件

3、,故只能用要求。 27. 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其高程必相13 經緯儀豎軸傾斜引起的誤差,可以采用盤左、盤右觀測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14視差現(xiàn)象無法消除。 15. 直線的正反坐標方位角總是相差1800。 16. 中誤差、容許誤差、閉合差都是絕對誤差。 17. 當對一個觀測量進行同精度多次觀測后,則觀測值的算術平均值就是觀測量的最或然值。 18. 中誤差、容許誤差、相對誤差在測量中都可以作為評定精度的標準。 19. 導線計算的目的是算出各導線點的坐標,并檢驗導線測量的精度是否符合于圖根控制。21. 閉合導線的縱橫坐標增量代數(shù)和,理論上應該等于終點和始點已知坐標之差。22. 附合導線的縱橫坐標增量

4、代數(shù)和,理論上都應該等于零。 23. 觀測導線右角時,附合導線和閉合導線角度閉合差的分配原則都是將角度閉合差以相反的符號平均分配到各個右角。 24. 對微傾式水準儀,當水準管氣泡符合時,視準軸就處于水平位置。25. 地形圖上須長所代表的實際長度稱為比例尺的精度。 26. 地形圖的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制作比例尺時的精確度。 等,但高程相等的點不一定在同一條等高線上。 28. 比例尺的分母愈大,則圖形表現(xiàn)得愈大愈清楚,稱大比例尺。 29. 縱斷面是指沿垂直于線路中線方向的地面線。 30. 用偏角法測設圓曲線,20m的圓弧長與相應的弦長相差很小,因而當曲線R> 400m時,可將20m的弦長當作圓弧

5、長看待。 31. 復測是指線路施工開始前進行中線的恢復工作和水準點的檢驗工作,并檢查定測資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二、選擇題:1、實際測量工作中,采用的高程基準面是 B A靜止海水面B平均海水面C任意水準面D最底海水面2、在高斯6° 00 米,則該點位于其中央子午線 D 00 米B 以東4567895 00 米00 米D 以西43215 00 米3、在水準測量中,水準儀的操作步驟為 B A.儀器安置、精平、讀數(shù)B.儀器安置、粗平、瞄準、精平、讀數(shù)C.粗平、瞄準、精平后用上絲讀數(shù)D.儀器安置、粗平、瞄準、讀數(shù)4、在DS微傾式水準儀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D A粗平時,先旋轉兩個腳

6、螺旋,然后旋轉第三個腳螺旋。B、粗平時,旋轉兩個腳螺旋時必須作相對的轉動,即旋轉方向應相反。C、粗平時,圓水準氣泡移動的方向始終和左手大拇指移動的方向一致。D、望遠鏡照準目標,先旋轉調焦螺旋使尺像清晰,然后再調節(jié)目鏡使十字絲清晰。5、 在“ 1985 國家高程基準”中, 以這個基準測定的青島水準原點高程為: C A、 72.289m B 、 72.298m C 、72.260m D 、 72.206m6、水準測量中,下列哪項不屬于儀器誤差 D A、 視準軸與水準管軸不平行引起的誤差B、調焦引起的誤差C、水準尺的誤差D、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7、水準測量中,下列不屬于觀測誤差的是 D A、估讀

7、水準尺分劃的誤差B、扶水準尺不直的誤差C、肉眼判斷氣泡居中的誤差D 、水準尺下沉的誤差8、豎直角是 B A、地面上任意兩直線間的夾角,B、同一豎直面內視線與水平線的夾角,C、 地面上兩直線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夾的角度,D、直線與基本方向的夾角。9、經緯儀整平的目的,是使 A 處于鉛垂位置A儀器的豎軸B 、儀器的橫軸C、照準部的水準管軸D 、視線10、水平角是指 C A、地面上任意兩直線間的夾角,B、在同一豎直面內視線與水平線的夾角,C、從空間一點出發(fā)的兩個方向在水平面 上投影所夾的角度,D、直線與基本方向的夾角。11、測量水平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A、所測的角度只有兩個方向時,用測回 法測水

8、平角。B、用測回法測水平角,可根據(jù)測角精度 的要求,測多個測回取平均值。C、在一個測站上需觀測多個方向時,用 方向觀測法測水平角。D、用方向觀測法測水平角,不需要歸零。12、用光電測距儀測量距離,成果計算時 要加改正,下列改正哪一項是不正確的B A加常數(shù)及乘常數(shù)改正 B、濕度改正C、氣象改正 D、傾斜改正。13、下列哪項不能作為直線定向的基本方向:B A真子午線方向 B、本初子午線方向C、磁子午線方向D、坐標縱軸方向14、下列哪項不屬于地形圖上的三北方向:C A、磁子午線方向 B、真子午線方向C、本初子午線方向 D、坐標縱軸方向15、同一地點的磁子午線方向與真子午線方向的夾角為B A、子午線收

9、斂角 B、磁偏角 C、磁 方位角 D 、真方位角16、用鋼尺丈量兩條直線,第一條長1500m,第二條長300m,中誤差均為+20mm問哪一條的精度高B A、第一條精度高,B、第二條精度高。C、兩條直線的精度相同。17、在三角形ABC中,測出/ A和/B, 計算出/ Co已知/ A的中誤差為+4,/B的中誤差為+3,/ C的中誤差為為 60. 15mA、B 、+4 C 、+5D 、+7 18、一段直線丈量四次,其平均值的中 誤差為+10cm,若要使其精度提高一倍,問還需要丈量多少次C A、4 次 B 、8 次 C 、12次 D 、 16次19、用經緯儀測兩個角,/ A=10° '

10、; / B=810 '中誤差均為土,問哪個角精度高C A、第一個角精度高 B、第二個角精度 高C、兩個角的精度相同B. AB間水平距離為103. 92m高差為 59. 85mC. AB間水平距離為119. 67m高差為 59. 85mD. AB間水平距離為119. 67m高差為 60. 15m21、平面控制測量中,衡量導線測量精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為CA.縱、橫坐標增量閉合差B.導線全長閉合差C.導線全長閉合差與導線全長之比D.縱、橫坐標增量閉合差與導線全長20、全站儀測量時,設測站為 A點,觀 之比220° 06' D 、 311° 06A. AB間水平距離為

11、103. 92m高差測目標點為B,儀器高i為1.65m,棱鏡 高v為1.80m,測得斜距為120.00m,豎直角 a =30° 00' 00,貝B 22、計算坐標方位角,己知a ab=8506' , B 右=45° , ocbc= C A、 130° 06' B 、 40° 06' C 、23、視距測量中,視線水平時,視距測量公式h= A D、所有的等高線都在圖內形成閉合曲線。A. i V, B. V i , C. KL+iV,D. KL i+V其中:i為儀器高,V為標尺的讀數(shù),K 為視距乘常數(shù),L為上、下視距絲讀數(shù)之 差

12、。26、 . 1: 5000地形圖上,求得A點的高 程 H=418. 6m, B 點的高程 HB=417. 0m,AB兩點圖上的長度為15mm問AB直線 的坡度應是C 1一、 t h Kl sin 2 i v r 24、在視距公式 2中,i是指:C A、上、下絲讀數(shù)差B、十字絲中絲在尺上讀數(shù)C、儀器高D 、上絲讀數(shù)25、在同一幅地形圖上B A、高程相等的點必在同一條等高線上,A. +2%。B. +2%C、 -2%D. -2 %。27、1: 500的比例尺,我們稱之為:A A、大比例尺 B 、小比例尺 C 、中比例尺 D 、特大比例尺28、在等高線的分類中,高程為五倍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線是B B、

13、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其高程必相A、基本等局線B、加粗等局線等,C、各等高線間的平距都相等,半距等高線 D、輔助等高線 29、測設點的平面位置時,當待定點與控制點間不能量距,則只能用C 測設路肩的寬度b=5.2m,路堤填土高度A、極坐標法 B、直角坐標法 C、角度交會法 D、距離交會法30、緩和曲線總長仆是出A、曲線起點到緩和曲線任一點的曲線長度,B、直緩點到緩圓點的曲線長度或緩直點到圓緩點的曲線長度。C、曲線起點到圓曲線任一點的曲線長度。D、曲線起點到終點的曲線長度。31、緩和曲線最常用的兩常數(shù)B 0和6 0的關系是1A、B 0= 2 占 0 B 、B 0=2 6 0 C1B 0= 3 6 0

14、 D 、B 0=3 6 0H=2.6m,邊樁到中線樁的距離 D=A、7.8m B 、15.6m C 、6.5mD、 9.1m o33、下列點中哪一個不是圓曲線的主點A、JD點 B 、ZY點 C 、Q乙點D、Y乙點三、填空題:1、任何靜止的水面在測量中稱為水準H。2、在測量中,地面上的點位用坐標和高程 來表示。3、地面點投影到水平面上,其平面位置用 平面直角坐標系 來表示。4、兩點間高程之差稱為高差32、在平坦地區(qū)用計算法測設路堤邊樁,5、用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高程基準面得己知:路基邊坡比例系數(shù) m=11.出的高程稱為絕對高程6、十字絲交點和物鏡光心的連線稱為 _ 視線或水準軸。7、水準儀上的望遠

15、鏡是由目鏡和物鏡 組成。8、水準測量時,用十字絲中間的橫絲讀取水準尺的讀數(shù)。9、水準測量中誤差的主要來源有儀器誤 差、觀測誤差_、外界環(huán)境影響 。10、水準測量成果檢核的方法有兩次儀器高法和雙面尺法、 水準路線閉合差。11、DS3水準儀的水準器分為 圓水準翟和 管水準器。12、角度可分為 水平角 和 豎直角。13、經緯儀安置工作有對中 、整平 兩項。14、水平角的觀測方法有測回£、 方向觀測法。15、影響角度測量誤差的因素有儀器誤差、觀測誤差、 外界環(huán)境影響。16、豎盤順時針增加注字刻劃的經緯儀,視線水平時盤左豎盤讀數(shù)為 90 ° ,盤右豎盤讀數(shù)應為 270。17、經緯儀中

16、豎盤在望遠鏡視線方向的左側時我們稱之為 盤左。18、水平距離的測量方法有鋼尺量1、視距測量、GPS測量 和電測波測距。19、地面上兩點間的連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長度稱 水平距離。20、由基本方向的北端起,順時針方向 量到直線的水平角,稱為該直線的方位角 。21、在直線定向中,在直線終點量得該直線的方向稱直線的反方U。22、測量誤差按其性質可分為系統(tǒng)誤叁、偶然誤差。23、觀測值的最可靠值是最接近真值的 值稱為。24、觀測值的最或然值x與觀測值Li之差稱為 025、兩等精度觀測的角度之和的中誤差 為t10,每一個角的中誤差是 一7。26、用鋼尺丈量一條直線,其長度為 150ml,中誤差為±

17、; 20mm相對誤差為。27、一測回一個方向的中誤差為土 6, 一測回角值的中誤差為。28、相鄰兩導線點坐標之差稱坐標增M。29、已知邊長和坐標方位角求坐標增量 的計算稱為 坐標正算 。30、已知兩點坐標求邊長和方位角的計算稱為坐標反算31、平面控制測量方法主要有三角測i、導線測量、三邊測量。32、閉合導線測量中,實際觀測所得的內角總和不等于其理論總和,其相差的數(shù)值稱為閉合導線的角度閉合差 033、解析交會法有前方交會、 后方交會、_側方交會、 距離交會 034、高程控制測量的主要方法有水準測量 、三角高程測量。35、高程控制測量的任務,是在測區(qū)內布設一批高程控制點,這些控制點稱為 _水準點。

18、36、在小區(qū)域內布設平面控制網,在測區(qū)中最高一級的控制稱為首級控制 ,最低一級即直接用于測圖的控制稱為 圖根控制 。37、測定碎部點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有極坐標法、 角度交會法直角坐標法、距離交會法。44、在地形圖上量得 A點的高程HA=48.66m, B 點的高程 HB=55.95m 兩 點間的水平距離 DAB=121.50m兩點間的 地面坡度i=。38、在視距測量公式 h=1/2*Klsin2 a中,K= 100。39、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建成的有明顯輪廓的物體稱為地物 。40、地面的高低變化和起伏形狀稱為 地貌。41、相鄰兩等高線高程之差稱為豆11 042、等高線密集表示地面的坡度陡,

19、等高線稀疏表示地面的坡度 緩,間隔相等的等高線表示地面的坡度 均勻。43、在地形圖上量得 A點的高程HA=85.33m, B 點的高程 HB=61.87m 兩 點間的水平距離 DAB=156.40m兩點間的 地面坡度i=。45、新線定測階段的測量工作主要有 、。46、鐵路平面曲線有兩種形式,即、。47、中線樁沿線路至線路起點的距離稱 為。48、中線放線測量的常用的方法有、49、線路水準點高程測量現(xiàn)場稱為。50、按照線路中線里程和中樁高程,繪 制出沿線路中線地面起伏變化的圖,稱 線路。51、在各種工程施工中,把圖紙上設計 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在實地標定出來,這 項工作稱。讀取b2;四、簡答題3)倒鏡

20、成盤右,瞄準右邊的目標B,具有明顯規(guī)律性的誤差,系統(tǒng)誤差主要1. 什么是水平角什么是豎直角地面上從一點出發(fā)的兩直線之間的夾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稱為水平角。在同一豎直面內,目標視線方向與水平線的夾角稱為豎直角。2. 什么是絕對高程什么是相對高程2. 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絕對高程。地面點到假定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相對高程或假定高程。3. 用測回法測定水平角的方法和步驟是怎樣的3. 觀測步驟:( 1) 盤左瞄準左邊的目標A, , 讀取a1;(2)順時針旋轉瞄準右邊的目標B,讀取b1;則上半測回角值:B i=bi-aio(4)逆時針旋轉瞄準左邊的目標A,讀取a2。則下半測回角

21、值:2= 2=b2-a2。4. 什么是直線定向用于直線定向的基本方向有哪些4. 在測量上,確定一條直線與基本方向之間的水平夾角,稱為直線定向。用于直線定向的基本方向有:真子午線、磁子午線和軸子午線。5. 何謂坐標方位角由坐標縱軸指北端按順時針方向量到測線上的水平夾角,稱為該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6. 何謂誤差傳播定律7. 什么是系統(tǒng)誤差什么是偶然誤差8. 系統(tǒng)誤差是指誤差出現(xiàn)的大小與方向由于儀器引起。偶然誤差是指誤差出現(xiàn)的大于與方向沒有明顯規(guī)律。它主要由于觀測和外界條件所造成。9. 進行導線測量,在選點時應考慮哪些問題. 為敷設經緯儀導線,在選點時應考慮以下五個問題:(1) 導線點應選在地勢較高

22、,視野開闊的地點,以便于施測周圍地形;(2) 導線點應選在土質堅實處,便于保存標志和安置儀器;(3) 相鄰兩導線點間要通視良好,地面平坦,便于測角和量距;(4) 導線點應有足夠的密度面且分布要均勻。導線邊長要大致相等,相鄰邊長不應懸殊過大;(5) 在公路測量中,導線應盡可能接近線路位置。9. 何謂坐標正算和坐標反算坐標反算時應注意什么10. 兩點之間的方位角和距離已知,其中一點的坐標已知,來推算另上點坐標的過程即坐標正算。坐標反算是指已知兩點坐標,來兩點的方位角與水平距離的過程即坐標反算。注意:在推算方位角時應注意坐標增量的正負值,即方位角處于的象限。11. 導線坐標計算的一般步驟是什么(1)

23、 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2) 方位角推算;(3) 坐標增量計算;(4) 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5) 各點坐標值計算。11. 何謂坡度在地形圖上怎樣確定兩點間的坡度12. 坡度是高差與水平距離之比值,既i=h/D X100%地圖上兩點之間的坡度,可以先計算出兩點的高程,才目減得到它里)們的高差h,而后用直尺在E的長度乘以地形圖比例尺的:,上量出兩?,母,得到(km)兩點在地面上的實際水平距;的坡度 i=h /DX 100%。冢 D,則三IVA們1. 312.什么是路線的轉角如何多1腳1角是左轉角還是右轉角BM213.何謂緩和曲線帶有緩和出1纜的曲線3. 2詳細測設方法有哪些14.施工

24、放樣的基本工作有明知距離的放樣;(2)已S(些(1) 輔而口水平角的方已攵樣;(3)已知高程的放樣;計界4)已知坡度的放樣;(5)在地面上測設已知點的方法。五、計算題2、試完成下面測回法測水平角觀測手?。?m)數(shù)(mm)(mm)(m)+2. 364135. 001-2 . 433138. 7511、完成下表附合水準測量成果計算。(其中Fh30v''Lmm , L以公里為單位)號路線長(公局 差改正改正后高差測站測點盤位水平度盤讀數(shù)水平角值平均角值備注高手1 B =3、根據(jù)下表的記錄計算豎直角與豎盤指 標差。注:豎盤按順時針方向注字,視 線水平時為90°。4、在斜坡上丈

25、量距離,測得斜距 s=148.60m,中誤差 m=+0.02m,測得傾斜角a =15°34',中誤差nr =+1',計算 水平距離及中誤差。5、在等精度觀測條件下,對某三角形進 行四次觀測,其三內角之和分別為:179。59 59,180000' 07,179。59' 56,180000' 02。試求:(1)三角形內角和的觀測中誤差(2)每個內角的觀測中誤差6、附合導線BA12CD勺已知數(shù)據(jù)及觀點數(shù)據(jù)列入下表,調整角度閉合差并計算坐標方位角。點號右角觀測值改正數(shù)調整后右角坐標方位出1B263° 39'2A102° 29

26、'1634wd導線圖1A1190° 12'12B2180° 47'487、知EBA邊力00'70° 58'如下圖,在測量平面直角坐標中,已3點坐標(200. 00m, 200. 00 m),笈坐標方位角a ba=315° 00' 00,BC一平距離DBc =100m,水平角B =105°00,求C點坐標YC、Xc0C79° 12'44D068、三角高程路線上 AB邊的水平距離為767.458m,由 A觀測 B 時,a a=+2° 02設數(shù)據(jù)B和DBpo47,i A=1.

27、605m, VB=1.707m,由 B觀測 A 時,a b=-2° 03' 02,Ai B=1.645m, VA=1.504m,計算該邊的高差。9、地形測量中,使用經緯儀測繪法,已知測站高程196. 48m,儀器高為1. 40m11、某圓曲線轉向角a=18° 36' 30,指標差x為60,單位:m,試完成下述P點號視距讀數(shù)中絲讀數(shù)豎盤讀數(shù)F 豎直角仁400m Z局差1計算圖Y點里程為 水平距IW要素;DK3+高程10. 3451. 53103°27'2計算量,曲線的資攵,計算至;鏡于ZY點料要求Q乙點。用偏角法?里程為2i20. 7481.

28、 7886° 45'3。16'13敘述狽2、完成下股步驟。表的中平測量計算。表格:可設前半0m的整倍10、在B點用極坐標法測設P點,已知 點 B 坐標為(X=502.34m, YB=409.80m),設計點P坐標為(Xp=376.44m, Yp=535.70m), a ab=223° 23' 45,求測立尺點水準尺讀數(shù);m)視線高(m)高毛后視中視前視BM1K4+000K4+020K4+040K4+060整平 14. 測回法參考答案一、判斷題I .X 2. V 3. X 4. V 5. V 6.X 7. V 8. V 9. V 10. VII . V

29、12.V13.X14.X15. V 16. V 17. V 18. V 19.V 20.V21.X22.X23.X24. V25.X26.X27.V28.X 29.X30.V31.V二、選擇題三、填空題1. 水準面 2. 坐標、 高程 3. 平面直角坐標系 4. 高差 5. 絕對高程 黃海高程系統(tǒng) 6. 視線 視準軸 7. 物鏡 、 目鏡 8. 橫絲 9. 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10. 測站檢核、 水準路線檢核 11. 圓水準器、 管水準器12. 水平角、 豎直角 13. 對向觀測法15. 儀器誤差、觀測誤差、外界條件的影響16. 270° 17. 盤左 18.鋼尺量距、 視距測量、 光電測

30、距儀測距 19. 水平距離20. 方位角 21.反方向 22. 系統(tǒng)誤差、 偶然誤差23. 最或然值24. 最或然值誤差25. 土 7 26. 1/7500 27. 土 28.坐標增量29. 坐標正算30. 坐標反算 31. 導線測量、 三角測量、 三邊測量 32. 角度閉合差33. 前方交會 、 側方交會、后方交會、 距離交會 34. 水準測量、 三角高程測量35. 水準點 36. 首級控制、 圖根控制 37. 極坐標法、 直角坐標法、角度交會法、距離交會法38. K= 10039. 地物 40. 地貌 41. 高差42. 陡 、 緩 、 均勻 43.i= 44. i= 45.中線測量、線路

31、縱斷面測量、線路橫斷面測量46.圓曲線、 緩和曲線47. 里程48. 撥角法 、 支距法 、 極坐標法49.基平測量50. 縱斷面圖51. 施工(4)逆時針旋轉瞄準左邊的目標A,讀放樣四、簡答題4. 在測量上,確定一條直線與基本方向之間的水平夾角,稱為直線定向。用于直線定向的基本方向有:真子午線、磁子午線和軸子午線。5. 由坐標縱軸指北端按順時針方向量到測線上的水平夾角,稱為該直線的坐標方位角。6. ( 1) 因人在觀測時分辨率不高而進行估讀所造成的誤差;( 2) 外界環(huán)境(風、震動);( 3) 儀器構造缺陷所造成。7. 系統(tǒng)誤差是指誤差出現(xiàn)的大小與方向具有明顯規(guī)律性的誤差,系統(tǒng)誤差主要由于儀

32、器引起。偶然誤差是指誤差出現(xiàn)的大于與方向沒有明顯規(guī)律。它主要由于觀測和外界條件所造成。取 a2。則下半測回角值:B 2=b2-a2o1. 地面上從一點出發(fā)的兩直線之間的夾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稱為水平角。在同一豎直面內,目標視線方向與水平線的夾角稱為豎直角。2. 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絕對高程。地面點到假定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相對高程或假定高程。3. 觀測步驟:( 1) 盤左瞄準左邊的目標A, , 讀取a1;(2)順時針旋轉瞄準右邊的目標B,讀取b1;則上半測回角值:B i=bi-aio( 3)倒鏡成盤右,瞄準右邊的目標B,讀取b2;8. 為敷設經緯儀導線,在選點時應考慮

33、以下五個問題:(1) 導線點應選在地勢較高,視野開闊的地點,以便于施測周圍地形;(2) 導線點應選在土質堅實處,便于保存標志和安置儀器;(3) 相鄰兩導線點間要通視良好,地面平坦,便于測角和量距;(4) 導線點應有足夠的密度面且分布要均勻。導線邊長要大致相等,相鄰邊長不應懸殊過大;(5) 在公路測量中,導線應盡可能接近線路位置。9. 兩點之間的方位角和距離已知,其中一點的坐標已知,來推算另上點坐標的過程即坐標正算。坐標反算是指已知兩點坐標,來兩點的方位角與水平距離的過程即坐標反算。注意:在推算方位角時應注意坐標增量的正負值,即方位角處于的象限。10. (1) 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2) 方

34、位角推算;(3) 坐標增量計算;(4) 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5) 各點坐標值計算。11. 坡度是高差與水平距離之比值,既i=h/D X100%地圖上兩點之間的坡度,可以先計算出兩點的高程,相減得到它們的高差h, 而后用直尺在圖上量出兩點的長度乘以地形圖比例尺的分母,得到兩點在地面上的實際水平距離D, 則它們的坡度 i=h /DX 100%。12. 所謂轉角,是指路線由一個方向偏轉至另一個方向時,偏轉后的方向與原方向間的夾角。當偏轉后的方向位于原方向左側時,為左轉角;當偏轉后的方向位于原方向右側時,為右轉角。13 .為了符合車輛行駛的軌跡 與圓曲線間插入一段半徑由逐彳 到R的曲線,這種

35、曲線稱為緩 帶有緩和曲線的曲線詳細測設, (1)切線支距法;(2)偏:14 . (1)已知距離的放樣; 水平角的放樣;(3)已知看 (4)已知坡度的放樣;(,在直線BM1,斤0°變化犍線。32上有:H “法。+63+(輔粉已程的放樣 計算5) 在地匡Efh=+-0.063mFh 30vT = ±75 mm因為fh Fh ,故成果合格。上測設已知點的方法。2、試完成卜面測回法測水平角觀測手五、計算題薄:1、計算卜列附合水準路線觀測成果哀(其中Fh 30Hmm, L為水準路線長度,以KM為單位)測站測點盤位水平度盤讀數(shù)水平角值平均角值備注/47°11'18 4

36、7°11'12 B號路線長(公里)(km)局差(m)改正數(shù)(mm)改正后高差(mm)O高(mA祜|)左r20°01 '12 +13+B67 °12 '30 BO右262° 43'12-7 ° 16'48=a =Xcos15° 34' =150.57m 5.三內角之和的算術平均值:X= (179o59 59 +180000' 07 +179059' 56 +180000' 02 ) /4=180o00 ' 01 ;三角形內角和的觀測中誤差:|( 2)262( 5)2 12 _mT4 1B右247 °12 '54 47°11'06 A200 °01 '48 0=12 3.I 2_ 222(2)6( 5)1 =22 =測站測點盤位豎盤讀數(shù)豎直角4 1物駐街輛有指標 的觀測 差/ OO口誤差OA左97° 16'30-7 ° 16'306.mm Tn-7 ° 16'39V 22 丁-9 點號右角觀測值改正數(shù)調整后右角7、1坐標方位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