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計算題_第1頁
中考化學計算題_第2頁
中考化學計算題_第3頁
中考化學計算題_第4頁
中考化學計算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考計算題專題1在一燒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Cl組成的固體混合物,加143.1g水溶解,制成溶液放出氣體的總質量與所滴入的10%的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請根據(jù)題意回答問題:(1)當?shù)渭恿?3g稀鹽酸時,放出氣體的總質量為g(2)當?shù)渭酉←}酸至圖中B點時,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是(寫化學式)(3)當?shù)渭恿?3g稀鹽酸時(即A點時),燒杯中為不飽和溶液,試通過計算求出其中含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2小明同學將13.9g含雜質的純堿樣品(碳酸鈉與氯化鈉的混合物)與90.5g稀鹽酸相混合,充分反應,測得反應生成氣體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反應時間t/st0t1t2t3t

2、4t5t6氣體質量m/g00.881.762.643.524.44.4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碳酸鈉完全反應后,生成CO2的質量為g(2)請在下面的坐標圖中,畫出反應是生成氣體的質量(m)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3)求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3為測定鋅銅合金中鋅的含量,取該合金放入如圖  盛有稀硫酸的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Zn+H2SO4=ZnSO4+H2多次實驗后,取平均值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反應前 充分反應后裝置及反應剩余物質質量 裝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質量 鋅銅合金質量 342.10g 16.00g 

3、;357.70g 若不考慮干燥劑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計算:(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氫氣的質量(2)該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4我們知道,每次做完實驗后,剩余廢液不能直接傾倒入排污管,必須回收處理某班同學實驗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廢液5.11kg,一個興趣小組用廢棄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9.6%的硫酸來處理,并回收處理后的溶液他們向廢液中加入稀硫酸時,所得溶液pH與加入的稀硫酸質量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求:(1)通過如圖可知,當反應進行至圖中點時(填“A”、“B”或“C”),廢液恰好處理完(即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混合廢液剛好完全轉化成硫酸鈉溶液)(2)當向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至N點時,加入

4、的稀硫酸質量為5Kg,此時溶液總質量為10kg求此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溶于水的氣體忽略不計)5化肥對提高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碳銨(碳酸氫銨)就是農(nóng)民朋友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氮肥,碳銨易溶于水、受潮時常溫分解,溫度越高分解越快,遇堿時放出氨氣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某碳銨肥料樣品的純度,將8.5g樣品加入足量的濃氫氧化鈉溶液中共熱,(碳銨中的雜質不與氫氧化鈉反應,反應的方程式為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把產(chǎn)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時測量兩分鐘內硫酸溶液增加的質量,結果如下表所示時間/S02030406080100120增加質

5、量/g00.7m1.21.51.61.71.7試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jù)碳酸氫銨的性質,你認為在使用碳銨肥料時應注意的問題是(2)請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紙上,以反應時間為橫坐標,以產(chǎn)生NH3質量為縱坐標,畫出產(chǎn)生氣體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曲線,并判斷表中m約為(3)試計算該樣品中碳酸氫銨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6某合金可能由銅與鎂、鋅中的一種組成,現(xiàn)欲測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取該合金樣品30g放入燒杯中,然后將2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該燒杯中,每次均充分反應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請計算:(1)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為(2)該合金除銅外,另一種金屬是

6、(寫出過程)(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7實驗室用過量的稀鹽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應后的濾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測得滴入碳酸鈉溶液的質量與產(chǎn)生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1)實驗中生成沉淀的最大質量是g(2)開始加入碳酸鈉溶液時,還沒有產(chǎn)生沉淀的原因是(3)計算原濾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8現(xiàn)有HCl與CaCl2的混合溶液,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質量分數(shù),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共記錄了兩組數(shù)據(jù):第組,氣體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質量增加4.4g;第組,沉淀完全后,經(jīng)過濾、洗滌、

7、烘干后得到固體的質量為10g根據(jù)實驗設計及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與計算:(1)混合溶液中HCl的質量分數(shù)為(只寫結果)(2)實驗中混合溶液與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經(jīng)過濾后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不考慮過濾中的損失只寫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3)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10.6% 的Na2CO3的溶液,請你畫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質量與產(chǎn)生沉淀的質量的關系圖(在答題卡的坐標圖中作圖)(4)混合溶液中CaCl2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9工業(yè)上“侯氏”制堿法制的純堿樣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化驗員對每批剛生產(chǎn)出的純堿產(chǎn)品都要進行檢測標出各種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場,在實驗室用

8、圖所示裝置組合進行測定(假設裝置氣密性良好,各裝置均能吸收完全;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取22.3g該樣品于A裝置中,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放出氣體的總質量與所滴加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請根據(jù)題意回答問題:(1)當?shù)渭酉←}酸至圖中N點時,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是(寫化學式);(2)當?shù)渭恿?3g稀鹽酸時,放出氣體的總質量為g(3)當?shù)渭恿?3g稀鹽酸時(即M點時),燒杯中為不飽和溶液,試通過計算求出其中含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4)小明認為用圖裝置組合來測定純堿的質量分數(shù)不完善,這是因為,會導致結果(填“偏大”、“偏小”)10為了測定某黃銅(銅鋅合金)樣品的組成

9、,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取四份相同質量的樣品分別放入等質量的燒杯中,然后分別加入硫酸,充分反應后用天平稱量,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試驗次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所取樣品的質量/g50.050.050.050.0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20.040.060.080.0生成氣體的質量/g0.20.40.50.5請回答下列問題并計算:(1)經(jīng)分析,在第1次實驗結束后,反應物完全反應完了(2)50.0g樣品與足量稀硫酸反應最多能生成氣體g(3)計算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具體計算過程)(4)請在圖中畫出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的變化關系11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分析生鐵中鐵的含量,進行了實

10、驗研究,即取60g經(jīng)粉碎后的生鐵,把800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該樣品中,測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入稀硫酸質量(g)200200200200剩余固體質量(g)37.615.244(說明:生鐵中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硫酸反應)(1)第2次測得剩余固體質量為15.2g,其成分為A鐵 B鐵和碳 C碳(2)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3)計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并畫出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圖12小明同學為測定某稀硫酸溶液濃度(即溶質質量分數(shù)),他取該稀硫酸溶液20g,將30g氫

11、氧化鋇溶液分三次加入該稀硫酸溶液中,測得三次反應的有關數(shù)據(jù)見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g101010生成沉淀的質量/g0.9231.8642.33請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與計算:(1)20g該稀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為g(2)將第三次反應后所得的混合液過濾,得到濾液的質量為g(3)該稀硫酸溶液的濃度(即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4)小明同時用pH計測定并記錄該稀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過程中混合溶液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請你用虛線在圖中標出該稀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剛好完全反應時的變化點,并注明pH和所反應的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13

12、學校化學小組的同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反應制取40%的CaCl2溶液用于融雪取105.4g稀鹽酸,加入20g(足量)石灰石反應過程如下:反應時間(s)t0t1t2t3t4t5燒杯內物質質量(g)125.4123.4121.9121.4121121(1)反應共產(chǎn)生了CO2gt3時溶液中的溶質是(2)求t4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3)將t5時燒杯內物質過濾后,蒸發(fā)g水,即可得到40%的CaCl2溶液(4)請在座標圖中畫出生成氣體的質量(m)g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14某同學為了測定黃銅屑(由鋅和銅形成的合金)樣品組成,取四份樣品分別加稀硫酸反應,其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樣 品第

13、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取樣品質量(g)50.050.050.050.0取稀硫酸質量(g)40.080.0120.0160.0產(chǎn)生氣體質量(g)0.40.81.01.0試計算:(1)經(jīng)分析,在第1份樣品測得的數(shù)據(jù)中,(填物質)完全反應了;(2)列式計算黃銅屑樣品中的鋅的質量分數(shù)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3)請在如圖中畫出在50.0g樣品中加稀硫酸的質量與產(chǎn)生氣體質量變化關系的示意圖15小明同學將13.9g含雜質的純堿樣品(碳酸鈉與氯化鈉的混合物)與90.5g稀鹽酸相混合,充分反應,測得反應生成氣體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反應時間t/st0t1t2t3t4t5t6氣體質

14、量m/g00.881.762.643.524.44.4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碳酸鈉完全反應后,生成CO2的質量為g(2)請在下面的坐標圖中,畫出反應時生成氣體的質量(m)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3)求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Na2CO3+2HCl=2NaCl+CO2+H2O)16有NaOH和Na2CO3混合物l8.6g為測定其中NaOH的質量,將固體溶于水,并逐漸加入稀硫酸至100g時,開始產(chǎn)生氣體;再加入稀硫酸至100g時,不再產(chǎn)生氣體,生成氣體共4.4g(提示:Na2CO3+H2SO4=Na2SO4+CO2+H2O)(1)在圖中畫出產(chǎn)生氣體的質量與所加稀硫酸質量的關

15、系曲線(2)求混合物中NaOH的質量是多少?(3)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17將20g由NaCl和CaCl2組成的固體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g溶液,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質量與所得沉淀的質量關系如下表:Na2CO3溶液的質量/g20406080100生成沉淀的質量/g48x1010(1)x的值為(2)求所加Na2C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3)畫出產(chǎn)生沉淀與所加Na2CO3溶液質量關系的曲線圖18將盛有50g稀鹽酸的燒杯放在天平上,然后把過量的碳酸鈉加入到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以測定稀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shù)已知反應前燒杯內稀鹽酸

16、和碳酸鈉的總質量為60.0g,從反應開始至以后的6分鐘內,每1分鐘讀1次數(shù)并記錄結果如下:時間/min0123456質量/g60.058.057.056.856.757.256.7試回答下列問題:(1)表中有一個測定結果誤差較大,這點所在的時間是第min;(2)在給出的坐標紙上,畫出表示反應過程的質量與時間的曲線圖;(3)試計算50g稀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參考答案1在一燒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Cl組成的固體混合物,加143.1g水溶解,制成溶液放出氣體的總質量與所滴入的10%的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請根據(jù)題意回答問題:(1)當?shù)渭恿?3g稀鹽酸時,放出

17、氣體的總質量為4.4g(2)當?shù)渭酉←}酸至圖中B點時,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是(寫化學式)NaCl和HCl(3)當?shù)渭恿?3g稀鹽酸時(即A點時),燒杯中為不飽和溶液,試通過計算求出其中含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分析:(1)NaCl與鹽酸能互相交換成分后不變,所以不反應因此生成的氣體是碳酸鈉與73g稀鹽酸反應所生成的,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得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列出比例式,就可計算出放出氣體的質量;(2)由圖示可知,當?shù)渭酉←}酸至圖中A點時,恰好完全反應,再滴加稀鹽酸至圖中B點時,鹽酸剩余,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和氯化氫;(3)根據(jù)題意分析,A點時恰好完全反應,溶液里的溶質有混合物中原有的氯化鈉和生成物

18、中的氯化鈉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就可計算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和反應生成的NaCl的質量混合物的總質量減去Na2CO3的質量就是混合物中原有的氯化鈉的質量,再加上反應生成的NaCl的質量就是所含溶質的質量,然后結合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求解解答:解:設放出氣體的總質量為x,反應后生成NaCl的質量為y,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為z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z 73g×10% y x= 解得x=4.4g = 解得y=11.7g= 解得z=10.6g(1)當?shù)渭恿?3g稀鹽酸時,放出氣體的總質量為4.4g;(2)由圖示可知,當?shù)渭酉←}酸

19、至圖中A點時,已是完全反應,再滴加稀鹽酸至圖中B點時,鹽酸就有剩余;(3)反應后溶質NaCl的質量=11.7g+22.3g10.6g=23.4g,溶液的質量是:22.3g+143.1g+73g4.4g=234g則所得氯化鈉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100%=10%故答案為:(1)4.4;(2)NaCl和HCl;(3)當?shù)渭恿?3g稀鹽酸時(即A點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10%2小明同學將13.9g含雜質的純堿樣品(碳酸鈉與氯化鈉的混合物)與90.5g稀鹽酸相混合,充分反應,測得反應生成氣體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反應時間t/st0t1t2t3t4t5t6氣體質量m/g0

20、0.881.762.643.524.44.4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碳酸鈉完全反應后,生成CO2的質量為4.4g(2)請在下面的坐標圖中,畫出反應是生成氣體的質量(m)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3)求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分析:(1)由于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能產(chǎn)生二氧化碳,根據(jù)圖表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2)根據(jù)圖表數(shù)據(jù)和坐標圖中橫軸與縱軸的表示,按要求畫出反應生成氣體的質量(m)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3)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jù)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和生成氯化鈉的質量進而計算出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再加上生成氯化鈉的質量就是

21、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質量,最后結合所得溶液的質量根據(jù)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出反應后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解答:解:(1)由圖表數(shù)據(jù)可知,碳酸鈉完全反應后,生成CO2的質量為:4.4g; (2)根據(jù)圖表數(shù)據(jù),畫出反應生成氣體的質量(m)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3)設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反應生成NaCl的質量為yNa2CO3+2HCl=2NaCl+CO2+H2O106 117 44 x y 4.4g 解之得:x=10.6g y=11.7g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為13.9g10.6g=3.3g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11.7g+3.3g=15g 反應后溶液的質量=13.9g+90.5g4.4

22、g=100g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15%故答為:(1)4.4;(2)見上表;(3):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5%3為測定鋅銅合金中鋅的含量,取該合金放入如圖 盛有稀硫酸的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Zn+H2SO4=ZnSO4+H2多次實驗后,取平均值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反應前充分反應后裝置及反應剩余物質質量裝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質量鋅銅合金質量342.10g16.00g357.70g若不考慮干燥劑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計算:(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氫氣的質量(2)該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分析:(1)根據(jù)鋅和硫酸反應生成氫氣而銅不反應,所以反應前后質量減少的質量

23、就是氫氣的質量進行解答;(2)根據(jù)氫氣的質量求出該合金中鋅的質量以及該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解答解答:解:(1)依題意可得氫氣的質量=342.10g+16.00g357.70g=0.4g答:氫氣的質量為0.4g(2)設該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為xZn+H2SO4 ZnSO4+H265 216.00g×x 0.4gx=81.25%答:該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為81.25%4我們知道,每次做完實驗后,剩余廢液不能直接傾倒入排污管,必須回收處理某班同學實驗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廢液5.11kg,一個興趣小組用廢棄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9.6%的硫酸來處理,并回收處理后的溶液他們向廢液中加入

24、稀硫酸時,所得溶液pH與加入的稀硫酸質量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求:(1)通過如圖可知,當反應進行至圖中B點時(填“A”、“B”或“C”),廢液恰好處理完(即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混合廢液剛好完全轉化成硫酸鈉溶液)(2)當向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至N點時,加入的稀硫酸質量為5Kg,此時溶液總質量為10kg求此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溶于水的氣體忽略不計)分析:(1)根據(jù)圖象分析在B時,溶液的PH等于7,溶液呈中性,廢液恰好處理完;(2)根據(jù)碳酸鈉和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的方程式,找出硫酸與硫酸鈉的關系式,由硫酸的質量可求出硫酸鈉的質量,在根據(jù)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解答:解:(1)由于生成的硫酸

25、鈉溶液顯中性,由圖示可知,當反應進行至圖中B點時,pH=7,然后又下降,說明此時恰好將廢液處理完;(2)設生成的硫酸鈉的質量為x由H2SO4+2NaOHNa2SO4+2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得:H2SO4Na2SO4 98 1425kg×19.6% x解得:x=1.42kg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14.2%答:(1)B;(2)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14.2%5化肥對提高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碳銨(碳酸氫銨)就是農(nóng)民朋友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氮肥,碳銨易溶于水、受潮時常溫分解,溫度越高分解越快,遇堿時放出氨氣某?;瘜W興趣小組為測定某碳銨肥

26、料樣品的純度,將8.5g樣品加入足量的濃氫氧化鈉溶液中共熱,(碳銨中的雜質不與氫氧化鈉反應,反應的方程式為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把產(chǎn)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時測量兩分鐘內硫酸溶液增加的質量,結果如下表所示時間/S02030406080100120增加質量/g00.7m1.21.51.61.71.7試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jù)碳酸氫銨的性質,你認為在使用碳銨肥料時應注意的問題是儲存和運輸時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曬;施用后要蓋土或立即灌溉;不要與堿性物質混用(2)請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紙上,以反應時間為橫坐標,以產(chǎn)生NH3質量為縱坐標,畫出產(chǎn)生氣體的質

27、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曲線,并判斷表中m約為1.0(3)試計算該樣品中碳酸氫銨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分析:(1)根據(jù)碳酸氫銨的性質進行解答;(2)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解答;(3)根據(jù)硫酸溶液增加的質量為氨氣的質量且利用化學方程式求出碳酸氫銨的質量即可解答:解:(1)碳銨易溶于水、受潮時常溫分解,溫度越高分解越快,遇堿時放出氨氣,所以在使用碳銨肥料時應注意的問題是儲存和運輸時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曬;施用后要蓋土或立即灌溉;不要與堿性物質混用;故填:儲存和運輸時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曬;施用后要蓋土或立即灌溉;不要與堿性物質混用;(2)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以反應時間為橫坐標,以產(chǎn)

28、生NH3質量為縱坐標,產(chǎn)生氣體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曲線為,表中m約為1.0;故填:1.0;(3)解:硫酸溶液增加的質量為氨氣的質量,設8.5g樣品中所含碳酸氫銨的質量為X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79 17X 1.7gX=7.9g5g樣品中所含碳酸氫銨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92.9%答:該樣品中碳酸氫銨的質量分數(shù)為92.9%6某合金可能由銅與鎂、鋅中的一種組成,現(xiàn)欲測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取該合金樣品30g放入燒杯中,然后將2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該燒杯中,每次均充分反應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請計算:(1)該合金中銅的質量

29、分數(shù)為30%(2)該合金除銅外,另一種金屬是鋅(寫出過程)(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分析:(1)由圖中信息可以知道,在前三次加入稀硫酸時,固體質量均減少6.5g,但是第四次加入稀硫酸固體質量只減少了1.5g,說明第四次中稀硫酸有剩余,所以固體中銅的質量為9.0g,可以據(jù)此求算出銅的質量分數(shù);(2)由(1)的分析可以知道,6.5g金屬和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可以據(jù)此結合+2價的金屬與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判斷出金屬種類;(3)根據(jù)判斷出的金屬,寫出化學方程式,求算出所生成的硫酸鹽,然后結合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即可求算出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解答:解:

30、(1)由圖中信息可以知道,在前三次加入稀硫酸時,固體質量均減少6.5g,但是第四次加入稀硫酸固體質量只減少了1.5g,說明第四次中稀硫酸有剩余,所以固體中銅的質量為9.0g,所以銅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30%;(2)6.5g金屬和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其中硫酸的質量為:50g×19.6%=鎂和鋅在發(fā)生置換反應時都生成+2價的硫酸鹽,故設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則:M+H2SO4MSO4 +H2X 98 6.5g 9.8g=解得:X=65,所以該金屬為鋅;(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應后,生成硫酸鋅的質量為y,氫氣的質量為z,則:Zn+H2SO4ZnSO4+H2 98

31、 161 2 9.8g×3 y z=29.4g 解得:y=48.3g,z=0.6g;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28.6%答: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8.6%故答案為:(1)30%;(2)鋅;(3)28.6%7實驗室用過量的稀鹽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應后的濾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測得滴入碳酸鈉溶液的質量與產(chǎn)生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1)實驗中生成沉淀的最大質量是5g(2)開始加入碳酸鈉溶液時,還沒有產(chǎn)生沉淀的原因是稀鹽酸先與碳酸鈉反應(3)計算原濾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

32、Cl)分析:(1)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生成沉淀的最大質量;(2)根據(jù)稀鹽酸過量,故加入碳酸鈉后首先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然后再與氯化鈣反應進行解答;(3)根據(jù)沉淀的最大質量可求出原濾液中氯化鈣的質量,然后根據(jù)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計算質量分數(shù)解答:解:(1)由圖可以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質量是5g;(2)因稀鹽酸過量,故加入碳酸鈉后首先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然后再與氯化鈣反應,若先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的碳酸鈣沉淀又與鹽酸反應;(3)解:設原濾液中CaCl2的質量為xNa2CO3+CaCl2CaCO3+2NaCl 111 100 x 5g= x=5.55g故原濾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

33、=11.1%答:原濾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11.1%故答案為:(1)5;(2)稀鹽酸先與碳酸鈉反應;(3)原濾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11.1%8現(xiàn)有HCl與CaCl2的混合溶液,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質量分數(shù),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共記錄了兩組數(shù)據(jù):第組,氣體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質量增加4.4g;第組,沉淀完全后,經(jīng)過濾、洗滌、烘干后得到固體的質量為10g根據(jù)實驗設計及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與計算:(1)混合溶液中HCl的質量分數(shù)為7.3%(只寫結果)(2)實驗中混合溶液與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經(jīng)過濾后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8.2%(不考慮過濾中的損失只

34、寫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3)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10.6% 的Na2CO3的溶液,請你畫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質量與產(chǎn)生沉淀的質量的關系圖(在答題卡的坐標圖中作圖)(4)混合溶液中CaCl2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分析:(1)根據(jù)2HCl+Na2CO3=NaCl+H2O+CO2和氣體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質量增加4.4g,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求出HCl的質量,再根據(jù)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公式求出(2)根據(jù)2HCl+Na2CO3=2NaCl+H2O+CO2,求出NaCl的質量;然后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求出所得溶液的質量,根據(jù)溶質質量分數(shù)公式求出溶質質量分數(shù)解答:解:(

35、1)設稀鹽酸中溶質氯化氫的質量為x,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y,所需碳酸鈉的質量為z 2HCl+Na2CO3=2NaCl+H2O+CO2 73 106 117 44 x z y 4.4g= x=7.3g= y=11.7g稀鹽酸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0%=7.3%= z=10.6g所加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10.6g÷10.6%=100g(2)設混合溶液中CaCl2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和氯化鈣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為aCaCl2+Na2CO3=CaCO3+2NaCl111 106 100 117x a 10g y x=11.1g= y=11.7g= a=10.6g所以和氯

36、化鈣反應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100g所得濾液中氯化鈉的質量為11.7g+11.7g=23.4g,濾液的質量為100g+200g4.4g10g=285.6g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8.2%(3)碳酸鈉先和稀鹽酸反應不產(chǎn)生沉淀,稀鹽酸反應完后碳酸鈉再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稀鹽酸消耗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100g,和氯化鈣反應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100g,再加碳酸鈉氯化鈣已被消耗不會再產(chǎn)生沉淀故作圖見右圖曲線(共1分)(4)解:設混合溶液中CaCl2的質量為xCaCl2+Na2CO3=CaCO3+2NaCl111 100x 10gx=11.1g混合溶液中CaCl2的質量分數(shù)

37、=(11.1g÷100g)×100%=11.1%答:混合溶液中CaCl2的質量分數(shù)為11.1%9工業(yè)上“侯氏”制堿法制的純堿樣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化驗員對每批剛生產(chǎn)出的純堿產(chǎn)品都要進行檢測標出各種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場,在實驗室用圖所示裝置組合進行測定(假設裝置氣密性良好,各裝置均能吸收完全;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取22.3g該樣品于A裝置中,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放出氣體的總質量與所滴加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請根據(jù)題意回答問題:(1)當?shù)渭酉←}酸至圖中N點時,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是(寫化學式)NaCl、HCl;(2)當?shù)渭恿?3

38、g稀鹽酸時,放出氣體的總質量為4.4g(3)當?shù)渭恿?3g稀鹽酸時(即M點時),燒杯中為不飽和溶液,試通過計算求出其中含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4)小明認為用圖裝置組合來測定純堿的質量分數(shù)不完善,這是因為稀鹽酸會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會被C裝置吸收,會導致結果偏大(填“偏大”、“偏小”)分析:由圖象可知,消耗稀鹽酸73g時,樣品中的碳酸鈉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是氯化鈉溶液,呈中性,之后再加稀鹽酸溶液就會呈酸性;然后可根據(jù)碳酸鈉和稀鹽酸完全反應時消耗的鹽酸的量來計算反應的碳酸鈉、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鈉的質量,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裝置I的問題在于使用鹽酸反應時,由于鹽酸能揮發(fā)處氯化氫氣體

39、,所以會導致測量的結果不夠準確,據(jù)此分析即可;解答:解:(1)由圖象可知,N點時所加的稀鹽酸已經(jīng)過量,所以此時溶液呈酸性,pH小于7,所以溶液中的溶質是反應生成的氯化鈉和過量鹽酸中的氯化氫(2)設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y,氯化鈉的質量z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x 73g×10% z y解得:x=10.6g,y=4.4g,z=11.7g(3)當?shù)渭恿?3g稀鹽酸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5.7%(4)圖裝置組合來測定純堿的質量分數(shù)不完善,因為稀鹽酸也能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能被C裝置吸收導致測量的

40、結果出現(xiàn)誤差;故答案為:(1)NaCl、HCl;(2)4.4;(3)25.7%;(4)稀鹽酸會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會被C裝置吸收;偏大;10為了測定某黃銅(銅鋅合金)樣品的組成,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取四份相同質量的樣品分別放入等質量的燒杯中,然后分別加入硫酸,充分反應后用天平稱量,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試驗次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所取樣品的質量/g50.050.050.050.0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20.040.060.080.0生成氣體的質量/g0.20.40.50.5請回答下列問題并計算:(1)經(jīng)分析,在第1次實驗結束后,反應物稀硫酸完全反應完了(2)50.0g樣品與足量稀硫酸

41、反應最多能生成氣體0.5g(3)計算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具體計算過程)(4)請在圖中畫出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的變化關系分析:本題是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本題屬于表格型計算題此類題目形式多樣,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遇到差值求氣體;二是減少的質量正好是參加反應的固體質量本題屬于第二種類型,分析題意可知:第一、二次硫酸完全反應,第三、四次硫酸有剩余,鋅全部反應只要認真分析表格的數(shù)據(jù),上下聯(lián)系,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解答:解:(1)有題目給出的信息可知:第一、二次所取樣品的質量相等的情況下,酸的質量增加生成氫氣的質量也增加,說明在第一次中酸完全反應,樣品中金屬鋅有剩余;故答案

42、為:稀硫酸(2)有題目給出的信息可知20g稀硫酸完全反應能生成0.2g氫氣,所以若60g稀硫酸完全反應可生成0.6g氫氣,而第三次中50.0g樣品與60g稀硫酸充分反應只生成了0.5g氫氣,說明樣品完全反應酸有剩余,故50.0g樣品與足量稀硫酸反應最多能生成氫氣0.5g;故答案為:0.5(3)計算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必須找一個樣品完全反應生成的氫氣的質量進行計算;故可根據(jù)第三次或第四次氫氣的質量進行計算;設50g樣品中鋅的質量為xZn+H2SO4ZnSO4+H265 2x 0.5g x=16.25g 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32.5%答: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為32.5%(4)加

43、入稀硫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的變化關系圖為:11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分析生鐵中鐵的含量,進行了實驗研究,即取60g經(jīng)粉碎后的生鐵,把800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該樣品中,測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入稀硫酸質量(g)200200200200剩余固體質量(g)37.615.244(說明:生鐵中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硫酸反應)(1)第2次測得剩余固體質量為15.2g,其成分為BA鐵 B鐵和碳 C碳(2)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3)計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并畫出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

44、量的關系圖分析:(1)首先分析圖表可發(fā)現(xiàn)向第二次的剩余固體中加硫酸,固體繼續(xù)減少,說明第二次剩余固體中鐵剩余,當然碳不反應,也剩余,且碳的質量為4g(2)分析圖表可得出碳的質量為4g(3)分析圖表可得出結論:每200g硫酸可以反應37.615.2=22.4g鐵,可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出22.4g鐵反應的硫酸的質量解答:解:(1)分析圖表可發(fā)現(xiàn)向第二次的剩余固體中加硫酸,固體繼續(xù)減少,說明第二次剩余固體中鐵剩余,當然碳不反應,也剩余 故答案為:B(2)分析圖表可知最終剩余固體的4g為碳所以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93.3%(3)分析圖表可得出結論:每200g硫酸可以反應37.6

45、15.2=22.4g鐵,設200g稀硫酸中的溶質質量為x,22.4g鐵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為y則 Fe+H2SO4 =FeSO4+H2 56 98 2 22.4g x y解之得:x=39.2g,y=0.8g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0%=19.6%可得出56g鐵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為0.8g×=2g,恰好反應消耗的硫酸質量為500g由于鐵和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和反應的500g硫酸成正比,所以圖象如上:答: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93.3%,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9.6%12小明同學為測定某稀硫酸溶液濃度(即溶質質量分數(shù)),他取該稀硫酸溶液20g,將30g氫氧化鋇溶液分三次加

46、入該稀硫酸溶液中,測得三次反應的有關數(shù)據(jù)見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g101010生成沉淀的質量/g0.9231.8642.33請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與計算:(1)20g該稀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為2.33g(2)將第三次反應后所得的混合液過濾,得到濾液的質量為47.67g(3)該稀硫酸溶液的濃度(即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4)小明同時用pH計測定并記錄該稀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過程中混合溶液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請你用虛線在圖中標出該稀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剛好完全反應時的變化點,并注明pH和所反應的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分析

47、:(1)通過圖象分析可知當加入的氫氧化鋇達到30g時,溶液呈堿性,所以硫酸已完全反應,因此可知生成的硫酸鋇的質量;(2)依據(jù)第三次反應后所得的沉淀的質量以及加入的物質質量,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求解即可;(3)依據(jù)沉淀的質量結合方程式的計算求解即可;(4)依據(jù)10g氫氧化鋇的質量對應的沉淀的量,可以計算生成最終沉淀量時的氫氧化鋇質量,據(jù)此繪制圖象即可;解答:解:(1)通過圖象分析可知當加入的氫氧化鋇達到30g時,溶液呈堿性,所以硫酸已完全反應,因此可知生成的硫酸鋇的質量為2.33g(2)依據(jù)第三次反應后所得的沉淀的質量以及加入的物質質量,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求可知過濾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20g+30g2.

48、33g=47.67g(3)解:20g稀硫酸溶液中含硫酸的質量為xBa(OH)2+H2SO4=BaSO4+2H2O 98 233 x 2.33 g= x=0.98 g該稀硫酸溶液的濃度(即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4.9%(4)依據(jù)10g氫氧化鋇的質量對應的沉淀的量為0.923g,所以可設生成2.33g沉淀對應的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是y,則有,解得y25g據(jù)此可繪制圖象;故答案為:(1)2.33 g; (2)47.67 g;(3)答:該稀硫酸溶液的濃度(即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4.9%(4)如圖13學?;瘜W小組的同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反應制取40%的CaCl2溶液用于融雪取105.4

49、g稀鹽酸,加入20g(足量)石灰石反應過程如下:反應時間(s)t0t1t2t3t4t5燒杯內物質質量(g)125.4123.4121.9121.4121121(1)反應共產(chǎn)生了CO24.4gt3時溶液中的溶質是CaCl2和HCl(2)求t4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3)將t5時燒杯內物質過濾后,蒸發(fā)83.3g水,即可得到40%的CaCl2溶液(4)請在座標圖中畫出生成氣體的質量(m)g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分析:(1)依據(jù)圖標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知燒杯中的鹽酸完全反應時燒杯內物質質量是121g,所以t3時溶液中的鹽酸有剩余;所以可依據(jù)t0t4質量變化求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2)t4時依據(jù)二氧化碳的質量可

50、以求出生成的氯化鈣的質量和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進而可求此時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3)依據(jù)濃縮時溶質的質量不變,據(jù)此可求蒸發(fā)的水的質量;(4)依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分別求出不同溫度下的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依據(jù)描點法可以繪制出相應的曲線;解答:解:(1)依據(jù)圖表數(shù)據(jù)可知當燒杯內物質質量是121g時(g)二氧化碳不會再生成,此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125.4g121g=4.4g;所以t3時溶液中的鹽酸有剩余,因此溶液中含有反應生成的氯化鈣和氯化氫; (2)設參加反應的CaCO3質量為x,生成CaCl2質量為y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x y 4.4gx=10g y=11.1g t4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3)設蒸發(fā)掉質量是x的水后可得到40%的CaCl2溶液;有以上分析可知t5時溶液的質量=105.4g+10g4.4g=111g(111gx)×40%=111g×10%x=83.3g (4)采用描點法繪制即可 t0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0;t1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25.4g123.4g=2g;t2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25.4g121.9=3.5g;t3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25.4g121.4=4g;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