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艙技術說明書_第1頁
救生艙技術說明書_第2頁
救生艙技術說明書_第3頁
救生艙技術說明書_第4頁
救生艙技術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XJS-XX/08救生艙技術說明書1、概述1.1 主要用途及適用范圍JSC-08/K(Y)礦用救生艙是一種新型的具備抗壓、防毒、隔熱、防水并能提供必要生存條件的緊急避險等待救援的自救逃生裝置,額定其放置于采掘工作面附近,當煤礦井下發(fā)生瓦斯突出、透水、坍塌和火災等事故,礦井通道堵塞或動力電源斷電,井下遇險人員不能立即升井逃生脫險的緊急情況下,可快速進入救生艙內利用救生艙配備的生存設施保證最低生存需要等待救援。1.2 結構及技術特點救生艙艙體為長方形鋼制結構,由過渡艙、生存艙、設備艙3部分組成。模塊化結構設計,便于運輸、移動及井下安裝。還可根據井下空間及避難人數的不同需求,組合成不同規(guī)格的救生艙

2、。艙體采用輕鋼框架結構,“斷橋鋁”式結構的模塊連接結構、特殊的密封門設計使得救生艙內外密閉,達到隔熱、隔音、防水、防毒氣的要求。救生艙配有外接壓風系統(tǒng)及內部壓縮空氣、壓縮氧氣及自救器多重供氧系統(tǒng);過渡艙配有“洗氣”系統(tǒng);空氣再生凈化系統(tǒng)采用船舶工業(yè)用一體化空氣凈化器有效濾除有害氣體,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采用了空調制冰及無動力CO2噴射制冷兩種方式,(用戶可通過更換設備艙訂制)。艙內配有本安型美國MicroMAXpro多氣體便攜式檢測儀,自帶傳感器對艙內外氣體進行實時監(jiān)測,配接外部本安型傳感器可監(jiān)測艙外氣體環(huán)境,儀器配有6塊鋰電池,單塊電池連續(xù)運行可達18小時。救生艙備有壓縮氧氣、壓縮空氣、食物、水、急

3、救藥品、溫濕度調節(jié)、照明、滅火、通訊裝置;CO2、CO、排泄物處理裝置等生命保障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以提供8-10人不少于96小時較為舒適的生存條件。1.3 型號的組成及意義JSC12 / K(Y) 溫度調節(jié)為空調型(液態(tài)CO2) 人數 救生艙 1.4 基本參數(表1)項 目參數額定人數,人12額定防護時間,h96抗沖擊力,MPa1.5抗爆炸沖擊力,MPa2瞬間耐高溫能力(0.2S),1200艙外持續(xù)耐高溫能力,55艙內持續(xù)溫度,33±2艙內持續(xù)濕度85%最大耐水壓能力,MPa0.1人均占有容積m31.0艙內壓力Pa200-300供電電壓V380/660/1140艙內設備啟動時間S20規(guī)格

4、尺寸(L×W×H),m(不同型號外形尺寸有所不同)8×1.4×1.8空載質量,t12.8 1.5環(huán)境要求(非啟動環(huán)境下)a) 海拔高度不超過2000m;b) 周圍環(huán)境溫度不超過50C+400C;c) 空氣相對濕度不大于95%(+250C);d) 在具有甲烷和煤塵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危險場所;e) 無蒸汽或破壞金屬和絕緣材料的腐蝕性氣體的場所;f) 無顯著搖動和劇烈沖擊振動的環(huán)境;2、防護結構特征3、生命保障系統(tǒng)3.1氧氣供給保障系統(tǒng)救生艙具備壓風供氧、壓縮氧供氧二級供氧保障體系以及自救器逃生保障系統(tǒng)。救生艙具有與礦井壓風系統(tǒng)的接口和壓風系統(tǒng)供氧裝置,可以在

5、礦井壓風系統(tǒng)未被破壞的情況下對艙內供氧。保證壓風供氧速率應不小于每人2.5L/min(標準狀態(tài)下),連續(xù)噪聲應不大于70dB(A),出口壓力應不大于0.2MPa。壓縮氧供氧,以人均耗氧量0.5L/min計算,能夠單獨保證救生艙的額定保護時間。自救器救生艙應配備隔絕式氧氣自救器,使用時間應不小于45min,應符合MT 711的有關規(guī)定。配備量應不小于額定人數的1.5倍。 3.2 空氣凈化救生艙具備一體化的空氣凈化系統(tǒng),當外界壓風系統(tǒng)失效時啟動有效的清除人體夾帶和人體活動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氣、硫化氫、揮發(fā)性有機物等。采用新型的空氣再生與凈化材料,性能穩(wěn)定,安全可靠,可以實現超過120h的避

6、險。與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配合使用,在額定防護時間內保證艙內空氣及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滿足表2的規(guī)定。表2 艙內空氣及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項目O2COCO2CH4溫度濕度指標18.5%23.0%24X10-6<1.0%1.0%330C±20C85%3.3 溫度調節(jié)在外界壓風系統(tǒng)及電力供應中斷時,溫度監(jiān)控系統(tǒng)自動啟動控制空調系統(tǒng)(或者液態(tài)CO2)可以實現艙內的溫度調節(jié)3.4生存保障救生艙配備在額定防護時間內額定人員生存所需要的食品和飲用水,并有足夠的安全余量。其中,食品配備不少于2000kJ/人.天,飲用水不少于0.5L/人.天。救生艙配備急救箱、蘇生器、工具箱、人體排泄物收集處理裝置等設施設

7、備。4、環(huán)境監(jiān)測及通訊、控制系統(tǒng)4.1艙內外環(huán)境參數監(jiān)測艙內配有一部美國MicroMAXpro多氣體便攜式檢測儀,對艙內外的CO、CO2、O2、CH4、實時監(jiān)測顯示和超限報警;還配有艙內溫度濕度檢測儀,根據顯示的溫度控制外接壓風系統(tǒng)或內部制冷系統(tǒng)(制冰系統(tǒng)或液態(tài)CO2)調節(jié)溫度。 在垃圾排放口安裝了本安型CO、CO2、CH4及溫度傳感器,接入檢測儀可監(jiān)測外部環(huán)境氣體和溫度。4.2 救生艙動力及控制系統(tǒng)救生艙內配有外部供電系統(tǒng),在救生艙處于備用狀態(tài)下外部電源對救生艙內部電源充電,監(jiān)控系統(tǒng)正常運行,定時啟動壓風系統(tǒng)對艙內空氣進行更新;并保證制冰系統(tǒng)正常工作。在失去外部供電的情況下,內部備用電源(備

8、用電源由大容量的鎳氫蓄電池組組成)能維持額定工況下的電力消耗需要。外部電源及電源接口具有完善的安全保護,保證在意外情況下的供電安全及災變條件下外部電源中斷時救生艙內部的供電安全。救生艙內部采用集中供電方式,動力保障系統(tǒng)采用大容量的鎳氫蓄電池組,礦用隔爆兼本質安全型防爆型式,具備自動充電、充電狀態(tài)顯示、均衡充電、均衡放電等電源管理和過充、過放等安全保護功能。救生艙內、外部供電應能自動轉換,轉換時間不大于0.1S 控制系統(tǒng)為一部小型PLC控制器配有液晶顯示器(可選),當動力系統(tǒng)正常(有外部電力供應及壓縮空氣壓力傳感器正常)時可控制外接壓縮空氣進氣電磁閥、風機及排風電磁閥實現艙內氣體換氣,溫度調節(jié)。

9、并當使用救生艙打開艙門進入過渡艙后,自動控制洗氣過程。但當外部動力缺失時,為了節(jié)省蓄電池電能,自動控制系統(tǒng)關閉,采用觀測檢測儀器手動控制洗氣及供氧、空氣凈化及溫度調節(jié)。4.3 通訊系統(tǒng)救生艙具備與井下通訊網連接的接口,與礦井主通訊聯網,配有電話機,電話機符合MT/T 289 的有關規(guī)定。4.4 照明指示 救生艙采用一體式礦燈照明。艙內儲備逃生用一體式礦燈,數量不少于額定8人數的25%。救生艙外部應反光標志,便于黑暗環(huán)境中辨識。5、救生艙主要配置表表3 救生艙主要配置表序 號型號產品名稱備注1JSC-08艙體青島天信電氣2KDD1200礦用隔爆型備用電池箱重慶研究院3KDW127/12B礦用隔爆

10、兼本安不間斷電源上海頤坤自動化控制設備有限公司4FBF0.16/12礦用隔爆型電動風扇陜西重生礦業(yè)科技有限公司5ZSK-4.0/380 MLE100015煤礦救生艙用防爆空調裝置南陽一通 由煤礦用澆封型電磁閥(MAJ100011)、煤礦用防爆風機(MAJ100015)、KXJ-53/380煤礦救生艙用空調機隔爆兼本質安全型電氣控制箱(MAJ100012)、煤礦救生艙用空調機澆封型壓縮機構成(MAJ100014)6MicroMAXpro(04%CH4、0999×10-6CO、030%O2、0100×10-6H2S)復合式氣體檢測儀 美國路美德安全產品公司 (北京中恒安科技有限

11、公司 7GH3多氣體傳感器北京思優(yōu)特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8KL4LM(A)礦燈西安科靈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9MZS-30煤礦用自動蘇生器重慶安儀煤礦設備有限公司10ZY45(45min)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北京中煤安泰機電設備有限公司6、使用說明救生艙是一種可移動式完全的封閉結構,設置位置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但必須設置在防逆流風門外的進風流中。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以外的其他礦井,從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額定防護時間內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須在距離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圍內設置。突出煤層的掘進巷道長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長度超過500米時,必須在距離工作面500米范圍內設置避難硐室或救生艙。救生

12、艙規(guī)格和數量應滿足所服務區(qū)域內同時工作的最多人員的避難需要。在緊急狀況下按照避難指示系統(tǒng)快速到達救生艙位置,查看外部標志的人員定額,打開救生艙外門,依次進入,并鎖緊艙門。由于人員可能會帶進有毒氣體如果電力及壓風系統(tǒng)壓力正常,系統(tǒng)將自動完成“洗氣”,大概需要3分鐘。用礦燈查看氣體檢測儀,確認無報警,開啟生存艙,依次進入。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當有事故發(fā)生后,空氣中存在有毒氣體,在進入救生艙之前應佩戴自救器,并在進入主艙確認檢測儀顯示:一氧化碳低于50ppm氧氣高于19.5%時,無報警,并開啟供氧系統(tǒng)及空氣凈化系統(tǒng),方可摘掉自救器。供氧及空氣凈化裝置為自動、手動雙重控制。當電力及壓風系統(tǒng)正常工作,自動

13、控制系統(tǒng)自動開啟空氣調節(jié),仍需每兩小時查看便攜式檢測儀觀察氣體濃度。如果外部電力及壓風系統(tǒng)中斷或失靈可按如下手動操作:佩戴自救器進入過渡艙,查看氣體檢測儀氣體濃度,當一氧化碳含量高于50ppm或者氧氣含量低于19.5%時,需要凈化過渡艙,打開位于主艙門左上方的凈化閥門,逆時針方向慢慢旋開壓縮氣體閥門釋放空氣開始凈化。查看氣體檢測儀氣體濃度,直到一氧化碳低于50ppm氧氣高于19.5%時,然后關閉凈化閥。打開內門進入主艙,檢查主艙內空氣質量,如果氧氣含量小于19.5%則需要繼續(xù)佩帶自救器,打開位于艙內左上角的氧氣控制閥,該控制閥分為兩檔,以區(qū)分供氣量的大小,一般用低排氣量供氧。如果氧氣含量出現報

14、警,可將閥門轉換至高檔。當氧氣含量大于19.5%時可以取下自救器,若你的自救器屬于可關閉式裝置請關閉以備再用。如果救生艙外仍有人員需要進入,請關閉關閉內門以便他們進入過渡艙,并將氣體探測器留在過渡艙,任何進入過渡艙的人員必須檢測一氧化碳和氧氣的含量。在進入主艙之前,如果仍有需要,還需履行凈化步驟,所有人安全進入救生艙后,打開空氣凈化器外部防護,啟動溫度調節(jié)器(空調或液態(tài)CO2)。過渡艙內門保持打開狀態(tài),每隔兩小時進行一次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檢測,從而確保艙內良好的空氣供給。在所有人進入救生艙后,擰下垃圾處理口上方的螺栓,排除垃圾并在處理口處裝上帶有橡皮塞的傳感器,這樣無需離開救生艙便可檢測艙外環(huán)境

15、狀況。座位下面?zhèn)溆泄δ荦R全的救急箱,救生艙內還備有擔架,救生艙為每人每天提供3.7L的飲用水和2000卡熱量的食品,飲用水存放在主艙內的地板下,食物及備用自救器存放在座位下面,救生艙還配有便攜式馬桶 和垃圾袋。設備艙冰槽內備有冷敷袋,供傷員應急降溫使用。為節(jié)約電能應關閉所有帽燈。過渡艙外壁上裝有礦用通訊接口,與主艙內的礦用通訊線路相連,人員就位后應盡快與通訊中心聯系。進入救生艙,不要驚慌。請記住救生艙是你生存的最后選擇。7、管理與維護7.1礦井應建立救生艙管理制度,設專人管理,每周檢查一次。按相關規(guī)定對其配套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保養(yǎng)或調校,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設施完好可靠。7.2救生艙配備的

16、食品、水和急救藥品,過期或失效的必須及時更換,且在有效期內。7.3每天檢查救生艙門是否開啟靈活和密封可靠,檢查橡膠是否老化。7.4每天必須檢查救生艙內壓縮氧和壓風供氣性能。7.4.1壓縮氧供氣:a)減壓器應定期檢驗完好性,流量在0.415L/min范圍內應可調。b)定期檢查氧氣瓶壓力,如壓力小于13.5MPa,應及時充氣。c)油水分離器過濾芯每月更換一次,如發(fā)現過濾后氣體有異味,應提前更換。d)醫(yī)用氧氣瓶鋼瓶符合 GB5099標準和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氧氣瓶有效期15年,3年檢驗一次,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充裝后的氣瓶,應有專人負責,逐只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瓶閥開啟靈活性,閥門關閉應可靠;瓶內壓力是否在規(guī)定范圍內;氣瓶充裝后,如出現鼓包變形或泄漏等嚴重缺陷,應立即停止使用。7.4.2壓風供氣檢測壓風供氣裝置完好性,壓風壓力和壓風供氣量符合壓風自救供氣系統(tǒng)要求。7.5凈化系統(tǒng),如果電力及壓風系統(tǒng)正常,控制系統(tǒng)一般每隔8小時就要對救生艙艙內的空氣進行抽排。檢查人員每隔8小時需檢測室內氣體濃度,以保證使用安全。 凈化系統(tǒng)中所使用的化學藥劑,應封裝保存。如未使用,CO2、CO吸收劑、活性炭、吸濕劑等化學藥劑2年應更換,如果發(fā)生變色失效,應及時更換。降溫系統(tǒng)的按照配置對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