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_第1頁
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_第2頁
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_第3頁
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_第4頁
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教學設計寧夏靈武市一小:楊超一、教學內容:“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是科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是一節(jié)化學實驗、觀察課。二、教材分析及學情分析米飯是主食,學生幾乎天天都在吃,對米飯是司空見慣,可未必注意過米飯剛入口和細嚼后的味道,引導全班同學一起來嘗嚼米飯,那應該是特別有趣的事情?;顒泳鸵浴皶兾兜拿罪垺崩_帷幕,品、嚼體驗米飯從剛入口的沒味到細嚼變甜,米飯為什么會出現(xiàn)甜味,這是怎么回事?接下來就從這個現(xiàn)象開始,引導學生探索與米飯、淀粉有關的化學變化。米飯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會產生色合,在這里,我們并不要求學生去掌握反應機理,而是觀察米飯、淀粉與碘酒反應

2、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認識到這種顏色變化是化學變化的一種形式。利用碘酒與淀粉的特性反應,可以鑒別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學階段,對物質化學反應的認識,一般都停留在現(xiàn)象的觀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機理。同時,一般學生對化學變化產生的現(xiàn)象都是很感興趣的,這有助于他們進行有限度的科學探索。三、設計思路本節(jié)課以學生參與、體驗、探究、分析、推理為中心,以猜測游擊隊員的“神秘信件”導入新課,設下埋伏,接著層層展開活動。首先以“會變味的米飯”拉開帷幕,全班同學饒有興趣的一起品嚼米飯,體驗米飯從沒味到變甜,分析猜測其中的原因,通過閱讀相關的資料,驗證猜測,弄清原因;在弄清原因的基礎上,過渡到第二項活動米飯、淀粉與碘酒的

3、變化,學生在猜測后實驗,在實驗中觀察,在觀察中分析、討論,在分析、討論后得出結論淀粉遇碘酒會產生一種藍紫色的新物質,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最后以此變化的特性為鋪墊,讓學生又參與體驗了“尋找淀粉蹤跡”的活動,并結合有關的資料,進一步體驗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一切活動結束后,讓學生揭示情報員的“神秘信件”,既檢驗學生這節(jié)課探究的實效性,又與課前呼應,化解埋伏,體現(xiàn)了課堂結構的完整。四、教學目標:1、弄清楚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fā)生化學反應,淀粉與碘酒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的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2、親歷細細嚼米飯、淀粉與碘酒的化學反應以及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等實驗活動,細心體驗,分析推理,得出相應的結論。3、培養(yǎng)學生探索新事物的興趣。五、教學重點:知道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fā)生化學反應,淀粉與碘酒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的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六、教學難點:親歷細細嚼米飯、淀粉與碘酒的化學反應以及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等實驗活動,細心體驗,分析推理,得出相應的結論。教學準備:米飯、碘酒、淀粉、吸管、塑料手套、小塑料盤、裝有淀粉的小塑料瓶、幾種常見的(紅薯、土豆、紅蘿卜、白蘿卜、去皮的蠶豆、油菜、香蕉、蘋果、洋蔥等)【設計意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能形象的形容科學實驗課中材料的重要性。上好一節(jié)科學實驗課材料是

5、關鍵,是第一位,而材料的篩選更為重要,看似能行的材料,在實驗時未必能應你的所需,或多或少的給課堂帶來弊端。在這里精心的選取了材料,為實驗做好鋪墊,避免了實驗中不必要的弊端。滴管換為吸管,使所滴的碘酒是少量的,能更清晰的觀察到碘酒遇淀粉呈藍紫色;用洗凈的小塑料瓶裝上淀粉,既方便往外傾倒,又便于攜帶,防止漏灑;各種食物的選擇也都具有代表性】七、教學流程圖猜辦法,設埋伏會變味的米飯猜測分組嚼品米飯閱讀資料米飯、淀粉與碘酒的變化觀察淀粉 閱讀資料分組實驗交流尋找淀粉的蹤跡猜測分組實驗交流結果閱讀資料驗證猜測,解埋伏談收獲,引導小結拓展延伸八、教學過程:一、猜辦法,設埋伏。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游擊隊的一名情

6、報員不幸被捕入獄,敵人看管的很嚴,可是情況很緊急,得趕快寫好情報送出去。監(jiān)獄里沒有紙和筆,只有麥稈,米湯和一個舊煙盒,看到這些,情報員眼睛一亮有了主意,聰明的同學們你們想一想,他采取了什么辦法寫好情報送出去,并讓我們看到了情報?同學們你們知道其中的秘密嗎?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究竟。你們的辦法行不行呢?通過這節(jié)課的探究學習,我們就可以來驗證?!驹O計意圖:以猜情報員的“神秘”信件導入新課,設下埋伏,拉開探究的帷幕?!慷?、探究活動1、會變味的米飯(1)引入:米飯是我們的主食,我們幾乎天天都在吃,把米飯放在嘴里,米飯是什么味道,如果細細咀嚼一會兒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說一說。同學們每天都在吃米飯,可未必都細

7、細的嚼著品過米飯的味道,下面就讓我們來細細嚼著品一品米飯。板書:米飯(2)按要求嚼品米飯(大屏幕出示):小組長戴上桌上塑料手套,從飯盒里分別給每個組員取出一小團米飯,放到手心里。把米飯放到嘴里不要嚼,嘗嘗它的味道。細細的咀嚼,不要咽下去,大約(1-2)分鐘,米飯會出現(xiàn)了什么味道。 小組思考交流猜測米飯變味的原因。認真品嚼,及時記錄。 【設計意圖:在活動前提出活動要求,使學生的活動有方向、有目標、活而不亂,從而使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大大增強,優(yōu)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會變味的米飯米 飯味道沒嚼前細嚼(12)分鐘猜測米飯會變味的原因: (2)分組實驗,比一比哪些組做的又快又好。(3)集體交

8、流探討猜測米飯變味的原因。(4)學生閱讀教材30頁的資料,驗證猜測。(5)教師補充介紹。大屏幕出示,學生讀一讀,做深入的了解。為什么吃米飯時細嚼慢咽會感覺到甜味米飯入口,首先要經牙齒咀嚼、切斷、磨碎,這是一個物理過程,只改變了米飯的形狀大小,使米飯和口腔中分泌的消化液充分接觸??谇恢械耐僖耗芟矸?,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淀粉消化為麥芽糖,這就是化學變化了,把米飯中所含的淀粉生成了新物質麥芽糖。但是如果食物在口腔中存在時間短,就只有部分淀粉變成麥芽糖,一般感覺不到甜味。如果咀嚼時間長,會發(fā)現(xiàn)入口的米飯變甜,這就是生成了麥芽糖。為了讓唾液、牙齒、舌頭在口腔中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我們平時吃飯時要注意細嚼

9、慢咽?!驹O計意圖:補充資料,增大了課堂的容量,拓展延伸了學生的了解層面,滿足了學生的需求?!浚?)小結:米飯本身不甜,但經過細嚼以后就變甜,是因為米飯中所含的淀粉與唾液發(fā)生反應生成了新物質麥芽糖,米飯就變甜了。這種變化是什么變化?板書:(米飯-嚼-唾液新物質-甜的-化學變化)2、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引入:米飯的主要成份是淀粉,淀粉是什么樣子的呢?讓我們借助感官來觀察。(1)明確觀察的方法: 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聞?!驹O計意圖:用科學的觀察方法學科學?!?2)小組觀察,交流淀粉的特點。(白色、光滑、無味)米飯里面是不是真正的含有淀粉呢?米飯和淀粉的關系又是怎樣?讓我們用一個小實驗來驗證一下

10、。(3)明確實驗要求(大屏幕出示):取少量的米飯和淀粉分別放在桌上的小塑料盤中。用吸管蘸碘酒分別滴在米飯和碘酒上,注意吸管不要接觸到淀粉和米飯上,觀察現(xiàn)象并記錄。思考猜測所發(fā)生現(xiàn)象的原因,記錄。米飯、淀粉與碘酒的變化米 飯淀粉滴上碘酒實驗現(xiàn)象說明 (4)分組實驗,比一比哪些組做的又快又好。(5)交流實驗結果。(6)閱讀教材30頁的資料。(7)補充介紹。淀粉與碘酒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了一種新的包合物 ,這種新物質改變了吸收光的性能而變了色,所以,我們看到了淀粉與碘酒反應變?yōu)樗{紫色了。(8)米飯里的主要成份是淀粉,米飯和淀粉與碘酒反應顏色變?yōu)樗{紫色,有新的包合物生成,這是一種化學變化。板書:(淀粉

11、滴碘酒新物質藍紫色化學變化)3、尋找淀粉的蹤跡引入:知道了淀粉和碘酒反應時,顏色會發(fā)生變化這一特性,人們利用這一特性來檢驗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讓我們也來親歷這項活動吧?。ò鍟簷z驗含淀粉)(1)明確活動要求(口頭敘述):取出袋中的食物,依次擺好,猜一猜哪些會含淀粉,哪些不會含淀粉,把含淀粉的擺一起,不含淀粉的擺一起。在每一塊上滴碘酒,觀察變化。把含淀粉的放一塊,不含淀粉的放一塊,并記錄下來?!驹O計意圖:口頭敘述活動要求,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的良好習慣。】尋找淀粉的蹤跡含淀粉的食物不含淀粉的食物(2)分組實驗,展開比賽。(3)交流結果。(4)拓展延伸淀粉和碘酒的反應有很多不同的用途,讓我們通過讀

12、一段文字來了解。大屏幕呈現(xiàn):淀粉和碘酒的反應有什么用途淀粉和碘酒的反應有很多不同的用途,其中有一項是用來檢測假鈔,幫助警察抓住罪犯。紙幣印刷技術要求高度保密,紙幣制造中會采取很多仿造假措施,包括移走紙中的淀粉。制造假鈔者沒法掌握所有的印鈔技術,所以警察只要在紙幣上滴上碘酒,看看紙幣是否會變藍,出現(xiàn)藍色就是偽鈔。淀粉碘酒反應還有一個應用,就是用來治療碘酒中毒,既然淀粉可以和碘酒發(fā)生反應,人們誤食碘酒中毒,口服淀粉就成為一個簡單易行的好辦法。【設計意圖:饒有趣味的小資料,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延展了課堂?!咳⒄n堂小結1、揭示課題,解“埋伏”。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研究了什么的變化?學生

13、說,教師板書課題: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這次同學們能不能回答出聰明的情報員想到的辦法。(用麥稈蘸米湯,在煙盒上把情報的內容寫下來,待米湯晾干后,煙盒上就什么也看不見,就很容易把情報帶出去,拿到情報后,在上面噴上碘酒,所寫的內容就會顯現(xiàn)出藍色,我們就能清晰的看到了。聰明的情報員就是利用了淀粉和碘酒反應變藍這一特性,巧妙的送出了情報?!驹O計意圖:首尾呼應,解除了埋伏,檢驗了同學們對所探究的內容掌握的效果,使課堂的結構更完整化?!?、學生自由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3、教師小結。四、拓展延伸1、課下細細嚼品饅頭,體驗饅頭變甜的過程。2、制作神秘的信件,考考父母。3、課下猜一猜你所熟知的食物是否含淀粉,再檢

14、測?!驹O計意圖:帶著任務走出課堂,把科學探究課外化、生活化?!?米飯唾液嚼新物質(甜 的)碘酒滴化學變化淀粉新物質(藍紫色)檢驗是否有淀粉板書設計: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米飯唾液嚼新物質(甜 的)碘酒滴化學變化淀粉新物質(藍紫色)檢驗是否有淀粉板書設計: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 教學反思:一、 巧妙的用教材這節(jié)課中,教材一共安排了四項活動:“會變味的米飯”、“米飯、淀粉與碘酒的變化”、“尋找淀粉的蹤跡”和“制作神秘的信件”。在設計時,巧妙的分解了“制作神秘的信件”這一活動,開課用它來導課,讓學生猜測抗日戰(zhàn)爭時期,游擊隊的情報員在監(jiān)獄的“神秘情報”,設下埋伏。課結束后,讓學生再自己揭示這封“神秘的

15、信件”的“ 秘密”,檢驗了學生探究的效果,首尾呼應,完成了“制作神秘信件:的活動。二、 拓寬課堂,拓展學生的視野本節(jié)課中,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增大課堂的容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在揭示“米飯會變甜”的原因時,教材30頁給出了一段資料,但僅僅解釋了米飯中的淀粉發(fā)生了變化,究竟淀粉與什么發(fā)生了反應,反應后產生了什么新物質,教材沒有做詳細的介紹。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理解層面不能僅停留在淺層面上了,因為學生猜測的時候,就提到了米飯變甜的原因可能和“唾液”發(fā)生了反應,生成了一種有甜味的新物質,從學生的猜測中,他們也需要詳細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補充了“為什么吃米飯時細嚼慢咽會感覺到甜味”的詳細資料,

16、既滿足了學生的需要,又豐富拓展了課堂。再比如:在“米飯、淀粉與碘酒的變化”活動結束后,呈現(xiàn)了“淀粉和碘酒的反應有什么用途”的小資料,介紹了此反應的特性能檢驗假鈔,解碘酒中毒,學生特別的驚奇,在驚奇與有趣中,擴展了知識面。三、注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1)講清活動要求,提高探究活動的實效性。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之前,一定要給學生講清楚活動要求,讓學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去做,在這節(jié)課中就重視了這一點。在進行每項活動前,都要規(guī)范每項活動的要求和注意的事項?;蚱聊徽故荆蚩陬^敘述,讓學生在讀或復述中明確要求。在規(guī)范的要求下,使每項活動開展的非常有序、有效。比如在小組成員共同品嚼米飯時就提出了五點要求:小組長戴上桌上塑料手套,從飯盒里分別給每個組員取出一小團米飯,放到手心里。把米飯放到嘴里不要嚼,嘗嘗它的味道。細細的咀嚼,不要咽下去,大約(1-2)分鐘,米飯會出現(xiàn)了什么味道。小組思考交流猜測米飯變味的原因。認真品嚼,及時記錄。在規(guī)范的要求下,學生的活動開展的有序、有效。 (2)親歷科學探究過程。科學課以科學探究為核心和目標,讓學生經歷了“推測實驗驗證討論交流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