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風景建筑構造與結構復習題一、單選題建筑材料部分1砂的粗細程度,可用下述( ),指標表述。 A平均粒徑 B細度模數 C最大粒徑 D空隙率2石子的最大粒徑是指( ) A石子某一顆粒直徑最大值 B石子公稱粒徑的上限 C石子顆粒直徑平均值 D石子公稱粒徑的平均值3普通混凝土的干表觀密度為( ) A1950 B19502500 C2000-2800 D>28004在下列各項中,一般選擇( )作為混凝土的流動性指標。 A坍落度 B粘聚性 C保水性 D和易性5混凝土養(yǎng)護應注意夏天保持必要濕度,冬天保持必要溫度;其主要原因是使混凝土( )。 A游離水增加 B抗?jié)B能力增加 C凝結時間延緩 D水泥水化作用正
2、常進行6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主要用來測定混凝土的( )。 A用水量 B流動性 C水灰比 D水泥漿稠度7預應力混凝土不宜摻用( )。 A久減水劑 B引氣劑 C緩凝劑 D早強劑8已知一構件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每立方米混凝土用砂577kg,石子1283kg,則其砂率為( ) A55 B45 C35 D31 9在用陶粒作骨料配制混凝土時,為保證混凝土的配合比,應適當( )。 A增加用水量 B增加水泥用量 C減少用水量 D減少水泥用量 10試配混凝土時,經計算其砂石總重量為1860kg,選用砂率為32,其砂用量為( ) 。A8753kg B4509kg C5952kg D12648kg11經驗證明,混凝
3、土強度隨水灰比增大而( )。 A增大 B無關 C不變 D降低12試配混凝土時,經計算其砂石總重量為1880kg,選用砂率為30,其石子用量應為( )kg。 A654 B564 C1316 D136113混凝土、輕骨料混凝土、砂漿及磚的抗壓強度符號分別是( )oAC、CL、M、Mu BC、CL、Mu、M CC、CL、Mu、McDC、CL、Mu、Mc14配制C20混凝土,單位用水量為190kg,水灰比為05,砂率為40,無外加劑,混凝土表觀密度為2400kgm2,則單位石子用量約為( )kg(計算過程取二位小數,結果取整)A732 B870 C944 D109815下列內容中,錯誤的是( )。 A
4、高鋁水泥不宜用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 B安定性不合格的普通水泥,可降級使用 C火山灰質水泥的抗?jié)B性好 D礦渣水泥的耐硫酸鹽腐蝕能力較強(與普通水泥比較)16用于大體積混凝土或長距離運輸的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劑是( )。 A減水劑 B引氣劑 C早強劑 D緩凝劑17泵送混凝土適宜選用的外加劑是( )。 A早強劑 B速凝劑 C減水劑 D緩凝劑18水泥砂漿體積配合比是指水泥與( )體積比。 A天然砂 B天然凈砂 C凈干砂 D飽和凈干砂 19已知砂子堆積密度1460kgm3,空隙率43,水泥堆積密度1200kg,求得(水泥:石灰膏:中砂)1:1:6,混合砂漿理論配合比是( )。 A200kg:017m3:161
5、t B203kg:017m3:161t C221kg:018m3:1616t D203kg:018m3:1616t20抹灰砂漿必須( ) A強度較高 B早凝 C緩凝 D和易性好 21在水泥強度為一定時,砂漿強度主要取決于( )。 A灰砂比 B水灰比 C砂子級配 D砂子含泥量24在計算砌筑砂漿或抹灰砂漿配合比時,以( )下的砂作為計算依據。 A干松狀態(tài) B自然狀態(tài) C含水率30狀態(tài) D密實狀態(tài)25建筑砂漿按不同用途主要分為( )。 A砌筑砂漿和抹灰砂漿 B保溫砂漿和隔熱砂漿 C防水砂漿和防腐砂漿 D防磁砂漿和防爆砂漿26燒結普通磚的標準尺寸為( )mm。A240×115×53
6、 B716×105×43 C240×115×90 D240×180×11527燒結普通磚加上10mm的砌筑灰縫,其4塊磚長、8塊磚寬、10塊磚厚都為( ) A096 B092 C0848 D、10028下列關于磚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普通標準磚砌筑的兩磚墻,墻厚為490mm B燒結普通磚的最低強度等級為MU10 C燒結普通磚具有良好的絕熱性及耐久性 D燒結多孔磚,孔洞垂直于承壓面29為徹底熟化,石灰在化灰池中“陳伏”兩周,以盡量消除( )在使用中的不良作用。 A欠火石灰 B過火石灰 C鎂質石灰 D鈣質石灰30用石灰漿罩面時,為避
7、免收縮,其正確的調制方法是摻人( ) A適量紙筋 B適量石膏 C適量白水泥 D適量鹽31調制罩面用的石灰漿不得單獨使用,應摻人砂子、麻刀和紙筋等以( )。 A增加厚度 B減少收縮 C易于施工 D增加美觀32在裝飾材料中,石膏制品形體飽滿,表面光滑細膩,主要原因是( ) A施工工藝好 B表面修補加工所致 C摻人纖維等原材料 D石膏凝固的體積膨脹性33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 ACaCO3碳酸鈣 BCaO氧化鈣 CCa(OH)氫氧化鈣 DCa2C碳化鈣34木材的腐朽主要由( )引起的o , A變色菌 B霉菌 C腐朽菌 D天牛蛀蝕35對于木材,實際應用中主要使用其( )A順紋抗拉強度 B順紋抗壓強
8、度 C抗彎強度 DB+C36、下列不屬于建筑物組成部分的是( )A、基礎 B、門窗 C、地基 D、屋頂37、下列不屬于公共建筑的是( )A、商業(yè)建筑 B、文教建筑 C、風景建筑 D、公寓38、下列不屬于墻體的作用的是( ) A、承重作用 B、圍護作用 C、分隔作用 D、防滲作用39、墻體結構布置選擇錯誤的是( ) A、房間的使用面積不大,墻體位置比較固定時可選擇橫墻承重 B、房間的使用要求有較大空間,墻體位置在同層或上下層之間有變化時可選擇縱墻承重 C、房間變化較多的建筑可選擇縱橫墻承重 D、當建筑需要較大空間時采用縱橫墻承重40、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塊材在墻體中的排列方式稱為組砌方式B
9、、組砌時應內外錯縫,上下搭砌C、在砌筑中,每排列一層磚稱為“一皮”D、將磚的長度垂直于墻面砌筑的磚叫“丁磚”41、墻體的細部構造主要包括( )A、散水、排水溝、勒腳、門窗、墻身加固及變形縫B、散水、排水溝、勒腳、門窗洞口、墻身加固及變形縫C、散水、排水溝、勒腳、墻裙、墻身加固及變形縫D、散水、排水溝、踢腳線、墻裙、墻身加固及變形縫42、門窗過梁說法錯誤的是( )A、常見的有磚拱過梁、鋼筋砼過梁、鋼筋磚過梁B、磚拱過梁有平拱和弧拱兩種C、鋼筋磚過梁是在磚縫中配置鋼筋D、鋼筋磚過梁由于成本過高,不宜采用43、隔斷與隔墻根本區(qū)別在于()A、隔斷的作用在于變化空間或遮擋視線B、隔斷是指分隔室內空間的裝
10、飾構件C、隔墻受力,隔斷不受力D、隔墻比隔斷應用更廣泛一些44、下列不屬于墻面裝修作用的是( )A、保護作用 B、滿足使用功能 C、提高墻體檔次 D、美觀作用45、建筑構造與結構部分36、( )是位于建筑物下部的承重結構,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并且抵御地下各種有害因素侵蝕。 A.基礎 B.地基 C.地面 D.樓板37地基與基礎之間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A.地基由基礎和基礎以下的土層或巖層構成 B.地基是指基礎下面的土層或巖層 C.地基經過人工改良或加固形成基礎 D地基是建筑物主要結構構件38下面關于地基與基礎敘述不正確的( )。 A.基礎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 B地基是指基礎以下的土層C.
11、地基和基礎都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 D.地基承受由基礎傳來的整個建筑物荷載39有關建筑物基礎表述正確的是( )。A.框架結構建筑物上部荷載較大、地基條件較差時,可選用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B滿堂基礎屬于剛性基礎 C.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底面寬度的確定應考慮剛性角的限制 D筏式基礎的承載力和受力性能要比箱形基礎優(yōu)越40通常用以表示地基單位面積承載能力的指標是( )。 A地基極限承載力 B.地基允許承載力 C地基應力 D地基承載力41在寒冷地區(qū),考慮到土壤凍結對建筑物的影響,基礎底面應設置在( )。 A.地下水位線以下 B地下水位線以上 C.土壤冰凍線以上 D土壤冰凍線以下42在高層建筑及工程建筑中,地基
12、常采用( )。 A.天然地基 B.巖石地基 c人工地基 D固結地基43基礎的埋置深度是指( )的垂直距離。 A.室外設計地坪到基礎底面 B室內設計地坪到基礎底面 C室外自然地坪到基礎底面 D.室外設計地坪到基礎墊層底面44深基礎埋深為( );淺基礎的埋深為( )。 A.大于4m,小于或等于4m B大于或等于4m,小于4m C.小于4m,大于或等于4m D小于或等于4m,大于4m45選擇基礎埋置深度的原則是在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盡量淺埋,但不得淺于( ) A.1m B.0.5m C0.2m D0.8m :、46凡不受剛性角限制的基礎稱( )。A.條形基礎 B.鋼筋混凝土基礎 C.柔性基礎 D剛
13、性基礎47在常用材料中,磚、石、混凝土基礎等均屬( )。 、 A.柔性基礎 B.剛性基礎 C彈性基礎 D中性基礎48當設計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時,地下室須做( )。 A.防潮處理 B.防水防潮 C垂直防潮 D防水處理49磚基礎的形狀為( )形,稱為大放角,每五階梯挑出的長度為磚長的( )。 A.階梯12 B四方12 C階梯13 D四方1450混凝土基礎臺階寬高比應為( )。 A1:11:12 B.1:11:13 c1:11:14 D.1:11:15 51地下室地坪標高-5m,地下水位標高-4m,則地下室設計應采取( )措施。 A防潮 B.防水 C防凍 D防漏 52以下表述中( )是錯誤的
14、。 A.條形基礎可分為墻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 B.筏式基礎與箱形基礎統(tǒng)稱為滿堂基礎 C獨立基礎可分為柱下獨立基礎和墻下獨立基礎D.剛性基礎受剛性角的限制,基礎可以做得寬而薄 53.墻體細部構造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 A.勒腳、踢腳、窗臺、圈梁、過梁、構造柱· B.防潮層、散水、勒腳、踢腳、窗臺、圈梁、過梁、構造柱 C.勒腳、踢腳、窗臺、圈梁、構造柱、梁頭 D勒腳、踢腳、窗臺、圈梁、過梁、構造柱、板頭 ·54在抗震防設地區(qū),設置( )是減輕震害的重要構造措施。 A過梁 B圈梁 C.構造柱 D沉降縫55構造柱和圈梁的設置主要是為了( )。 A.便于砌筑墻體 B承受豎向荷載
15、 C建筑設計的需要 D.加強房屋整體性,增加延性56從基礎底面到屋頂完全斷開的變形縫是( )。 A.伸縮縫 B沉降縫 C防震縫 D溫度縫57設置變形縫說法正確的是( )。 A.一般的高層建筑均應設置變形縫 B變形縫將建筑物從地基礎以下全部斷開 C.變形縫的設置僅限于建筑物外墻 D.變形縫可彌補建筑物整體強度和剛度的不足58磚混結構是指( )。 A.用鋼筋混凝土作為水平承重構件,以磚墻或磚柱作為承受豎向荷載的構件 B用鋼筋混凝土作為豎向的承重構件,以磚墻或磚柱作為受水平荷載的構件 C采用鋼筋混凝土作為主要的承重構件 D.所有構件均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59在墻體及其細部構造的設計和施工中,正確的說法
16、是( )。 A.混合砂漿保水性好,適宜于砌筑地面以下的墻體 D在年降雨量大于900mm的地區(qū),建筑物應同時設置明溝和散水 C縱橫相交的磚墻設構造柱時,需待馬牙搓的強度達到70lA上時方順砌筑墻體 D.設計變形縫的目的是消除結構內的附加變形和應力,隨著設計和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可取消其設置60在常見的建筑隔墻,防水性能較差的隔墻為( )。 A.釘面板隔墻 B金屬骨架隔墻 C板材隔墻 n鋼絲網抹灰隔墻61我國標準磚規(guī)格為( )。 A236mmxll2mmx53mm B.240mmxll5mmx53mm C238mmxll5mm56mm D235mmxll2mmx56mm62散水寬度一般為( )。
17、A300800mm B400-900mm C.5001000mm D,3001000mm63明溝適用于年降水量大于( )的地區(qū)。 A800mm B.900mm C1000mm D1100mm64如果圈梁遇到洞口不能封閉時,應在洞口上部設置截面不小于圈梁的附加梁其搭接長度大于兩梁高差的2倍,且不應小于( )。 A05m B.1m C.1.5m D2m65煙道與通風道宜設在( )。 A.室內十字形或丁字形墻體交叉上 B.室外十字形或丁字形墻體交叉上 C外墻內 D外墻外 66垂直防潮層是在室內外地坪高差處,在靠墻體內側(靠土壤一側)用( )抹平墻面后,涂刷熱瀝青兩道。 A.水泥砂漿 B混合砂漿 C瀝
18、青砂漿 D.防水砂漿 67結合建筑的立面造型,將外墻面的窗洞口下部挑出窗臺,上部帶挑檐的過梁與兩側挑磚連成封閉形式,稱為( )。 · A.窗套 B窗簾 C圈梁 D,腰線 68大白漿飾面屬于墻面裝修的( )構造做法。 A.抹灰尖 B貼面類 C.涂刷類 D裱糊類 69( )也稱飾面裝修,分為室內和室外兩部分,是建筑裝飾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A.樓地面裝飾 B頂棚裝飾 C.墻面裝飾 D其他裝飾 70鋪釘類墻體裝飾結構由骨架和面板兩部分組成,金屬骨架一般多為( )。 A.槽形冷軋薄鋼板 B,槽形熱扎薄鋼板 C槽形冷扎厚鋼板 D.槽形冷軋厚鋼板 71( )由水泥、石灰膏,砂和水拌和而成,強度高,和易性
19、和保水性好,適用于砌筑地面以上的砌體。A水泥砂漿 B石灰砂漿 C.混合砂漿 D.三合土。72地面主要由面層、墊層和( )三個基本構造層次組成。 A.基層 B防潮層 C.表層 D結構層73面層抹灰不宜過厚,總厚度為( )。 A1015mm B1525mm C1020mm D.2030mm74由于對地面應有的功能要求,需根據房間的使用功能和裝修標準,選擇適宜的面層和( )。 A.基層 B結合層 C附加層 D.構造層75水磨石地面屬于( )A.整體面層 B塊材面層或地面 C卷材面層地面 D涂料面層地面76水泥砂漿地面通常是用水泥砂漿抹壓而成,一般采用( )的水泥砂漿( )次A.1:2.5,一 B.1
20、:2.5,二 C.1:23 , D.1:2.3,二二、多項選擇題1混凝土的和易性主要表現在( )。 A耐水性 B抗凍性 C保水性 D流動性 E粘聚性2砌筑砂漿主要起( )作用。 A防水防潮 B找平 C粘結 D傳遞荷載 E吸音3抹面砂漿亦稱為抹灰砂漿,根據其功能不同可分為( )。 A石灰砂漿 B水泥砂漿 C普通抹面砂漿 D裝飾砂漿 E特種砂漿4生石灰熟化后發(fā)生的變化是( )。A質量增加 B體積增加 C質量減少 D體積減少 E化學成分:5對膠凝材料的表述正確的是( )A水泥既是水硬性膠凝材料,又是氣硬性膠凝材料B石灰?guī)r是生產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C熟化1m3石灰膏,大約需塊灰636kgD石灰的熟化,
21、陳伏是對欠火石灰采取的技術措施E菱苦土宜使用氯化鎂溶液調制6與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具有的性能是( )A加水拌和凝結快 B凝固時,體積收縮 C防火性能好D凝固時,表面光滑細膩 E,凝固時,體積略有膨脹不開裂7鋼材化學成分中的有害元素有( ) A碳 B磷 C硅 D錳 E硫8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要求鋼筋具有( )? A較高的強度 B一定的塑性 C一定的可焊性 D足夠的彈性 E一定的冷彎性9我國熱軋鋼筋分級的主要依據是( )。A抗拉強度 B屈服強度 C可焊性 D延伸率 E冷彎角度10鋼材的塑性指標通常用( )表示。A彈性模量 B伸長率 C疲勞強度 D斷面收縮率 E冷彎強度 11普通低合金鋼具有的特點是(
22、)。 A抗腐蝕性好B可焊性好 C耐磨性好D使用壽命長 E耐低溫性能好 12鋼材中P是有害元素,會引起( )o , A冷脆性提高 B耐蝕性下降 C耐磨性下降 D焊性下降 E韌性和塑性下降 13鋼材中含S會引起( )。 A冷脆現象 B可焊性下降 C沖擊韌性提高 D耐疲勞性下降 E抗蝕性提高 14鋼材中含O會引起( ) A韌性下降B可焊性下降 C強度下降 D耐磨性上升 E耐蝕性上升 15常用熱軋型鋼有( )。 A角鋼 B工字鋼 C槽鋼 D圓鋼E:H型鋼 16壓型鋼板具有的特點是( ) A耐腐蝕B強度高 C質量輕D抗震性能好 E外形美觀 17影響木材強度的因素,除木材自身的組織結構和缺陷外,還有( )
23、o A木材的各向異性 B木材的含水率 C使用環(huán)境的溫度 D使用部位 E木材的負荷時間 18木材的供貨材型通常有( )。 , A原木 B線材 C板材 D枋材 E人造板材 19下列關于木材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 A硬材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材 B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是木材物理力學性質發(fā)生改變的轉折點 C木材的抗壓強度,順紋方向最大,橫紋方向最小 D當木材含水率在纖維飽和點以上時,含水率不再對強度發(fā)生影響 E木材脹縮,順紋最小,弦向較大,徑向最大20人造木材主要有( )A硬質纖維板 B碎木板 C膠合板 D裝修板 E刨花板 21地基土是由( )組成的。 A.巖石 B.土壤顆粒 C.水 D.空氣 E碎礦
24、22影響建筑物基礎埋深的主要因素有( )。 A.建筑傳給基礎的荷載 B.與相鄰基礎的關系 C地下水位 D.基礎施工質量 23基礎是建筑物最下部分承重構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載?;A下部承受壓力的土層或巖層為地基。地基與基礎的關系為( )。 A.基礎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取決于基礎的材料、形狀與底面積的大小以及施工質量等因素,還與地基的性質有關 B.建造在土質不均勻地基上的房屋,基礎往往因地基沉降不均勻而產生變形,引起上部結構的開裂甚至破壞 C.當基礎設計受到土質差、承載力弱的限制時,可采用打樁、換土、夯實等人工地基 D.在低層民用建筑中,以采用天然地基較為經濟,盡量選用土質好的地基 E在高層建筑及工業(yè)
25、建筑中,常常用天然地基以滿足上部結構對基礎和地基的要求 24按受力特點分基礎的類型有( )。 A樁基礎 B.剛性基礎 C.柔性基礎 D深基礎 E淺基礎 25地下室防水一般有( )方案A.卷材防水 B涂膜防水 C.混凝土防水 D剛性防水 D.柔性防水 26在地基與基層之間設置墊層的功能是( )o A.改善地基的溫度和溫度狀況 B.避免凍脹翻脹現象 C.保證面層和基層的強度和剛度的穩(wěn)定性 D.增強抗?jié)B性能 E.提高地基的承載力27設置圈梁的位置一般在( )。 A.外墻 B內縱墻 C.女兒墻 D基礎 E.主要橫墻 28屬于變形縫的有( ) A.伸縮縫 B施工縫 C.沉降縫 D.防震縫 E.后澆縫 2
26、9伸縮縫將建筑物上的( )分成兩個獨立的部分。 A.基礎 B.墻體 C.樓屋 D.屋頂 E.柱 30按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常見的墻體飾面可分為( )和鑲釘類。 A澆筑類 B貼面類 C馀料類 D裱糊類 E抹灰類 31以下說法中( )是正確的o A.墻體處于不同的位置時,分別起著承重、圍護和分隔的作用 B.設計墻體要滿足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要求 C.磚墻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墻體,是用磚和砂漿砌筑而成的 D.隔墻是內墻,隔斷也是內墻, E.復合墻是由高強度材料和保溫材料(或隔熱材料)結合而成 32根據墻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墻可分為( ) A.內墻 B.外墻 C山墻 D橫墻 E.縱墻三、名詞解釋1、 抹灰2、
27、 建筑結構3、 變形縫4、 表觀密度5、 密實度6、 剛性基礎7、 窗墻比8、 無組織排水9、 清水墻10、 墻裙11、 護角12、 三合土13、 永久荷載14、 青磚15、 紅磚16、 鋼的沖擊韌性17、 時效強化 中國傳統(tǒng)園林建筑部分1、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分類:按建筑的使用性質,可分為居住建筑、政權建筑、禮制建筑、宗教建筑、商業(yè)手工業(yè)建筑、教育文化娛樂建筑、園林風景建筑、市政建筑、標志建筑和防御建筑等。2、中國傳統(tǒng)園林建筑的屋面:從層數上看,有單檐、重檐和多檐之分;從坡數上,可分為平頂、單坡、雙坡(含卷棚、囤頂)、四坡、多坡(如正四邊形以上的亭)及圓穹頂。按近世等級式樣,屋面形態(tài)有:廡殿、歇山
28、、懸山、硬山、攢尖、盔頂、盝頂、扇面頂、十字脊頂等。(1)廡殿式建筑的特征:廡殿屋面四坡,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也稱四注頂,宋代稱四阿殿、五脊殿、吳殿等,可有重檐。(2)歇山式建筑的特征:歇山屋面四坡,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共九條脊稱九脊殿。形式上有單檐、重檐和卷棚歇山等多種。(3)懸山式建筑的特征:檁條皆伸出山墻之外,其端頭上釘搏風板,屋頂有正、垂脊或無正脊的卷棚,又稱挑山、不廈兩頭、兩山出際等。(4)硬山式建筑的特征:前后兩面坡屋頂,其山墻兩端屋面不伸出山墻外,不露檁頭。一般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等級較低的不用垂脊,正脊也較簡單,兩山只用筒瓦或披水磚壓梢。在南方,山墻多向上伸出屋
29、面為封火墻。屋脊作卷棚式和尖山式。硬山多用于民居,在宮殿 寺廟中一般用于配殿、廂房。(5)盝頂式建筑的特征:下部屋面似亭,上部屋面為平頂,中部有脊交圈如女兒墻。為了使雨水順利排出,一般根據屋面排水需要,在若干處屋脊下兩個筒瓦之間的板瓦上安裝個過水當溝。(6)攢尖頂式建筑的特征:屋面坡度很陡,向上呈尖錐形,無正脊,數條垂脊交會于頂部,上覆寶頂,四周角梁會于中心雷公柱。攢尖也稱斗尖,常用于園林亭閣建筑中,形式多種多樣,有三角攢尖、方攢尖、圓形攢尖等。圓攢尖無垂脊。還有重檐攢尖、多重檐攢尖等。(7)盔頂式建筑的特征:屋面坡度上下者較平緩,中間較陡,斷面如弓,寶頂下的垂脊向上栱起似古代的武士頭盔。多用
30、于禮儀紀念性建筑。地域上四川、湖南等地區(qū)較常使用。 (8)十字脊頂式建筑的特征:屋面上雙脊相交,可有丁字脊、十字脊等形態(tài),并可高低錯落。平面為方形、十字形時其頂部屋面可以采用十字脊這種處理手法。在大型古代建筑中多采用兩個歇山式屋頂相交,也稱四面歇山頂。 3、屋脊和天溝:相臨屋面相交,交接處有天溝(用于斜凹部位)、戧脊(用于斜凸部位)、勾連搭(用于平凹部位)、正脊或博脊(用于平凸部位)等相宜的處理手法。其技術核心是為了保證排水順暢。4、中國傳統(tǒng)園林建筑的屋脊從位置上看有:正脊、垂脊、戧脊、博脊。 (1)正脊是前后兩坡相交時最高處的屋脊,有防水及裝飾功能。其作法有大式作法的大脊,小式作法的清水脊、
31、過壟脊、皮條脊、甘蔗脊、空花脊、鞍子脊等。(2)垂脊是屋頂上與正脊相交且向下垂的屋脊,如廡殿屋頂四坡斜向相交的屋脊,也稱廡殿脊,其垂獸位于角梁的端頭。歇山、硬山前后兩坡從正吻沿博風下垂的屋脊,也稱排山脊。(3)戧脊是歇山的四個檐角處的斜向屋脊,重檐建筑的下層角檐,在平面上與垂脊成45度角,亦稱岔脊、角脊,以戧獸為界分獸前獸后,獸前安置仙人走獸。(4)博脊是斜坡屋頂上端與建筑垂直面相交部分的水平脊,重檐屋頂下層檐的水平脊,轉角安置合角吻或合角獸。5、中國傳統(tǒng)園林建筑的常用的結構形式:抬梁式(北方建筑)、穿斗式(南方建筑)、干闌式(西南地區(qū),如傣樓)、井干式(東北和西南地區(qū))。()抬梁式也稱疊梁式
32、,就是屋瓦鋪設在掾上,掾架在檁上,檁承在梁上,梁架承受整個屋頂的重量再傳到柱上,結構開敞穩(wěn)重,屋頂的重量巧妙地落在檁梁上,然后再經過主立柱傳到地上。這種結構用柱較少(甚至不用柱),由于承受力較大,柱子的耗料比較多,流行于北方。大型的府第及宮廷殿宇大都采用這種結構。()穿斗式又稱立帖式,直接以落地木柱支撐屋頂的重量,柱間不施梁而用穿枋聯系,以挑枋承托出檐。穿斗式結構柱徑較小,柱間較密,應用在房屋的正面會限制門窗的開設,但做屋的兩側,則可以加強屋側墻壁(山墻)的抗風能力。其用料較小,選用木料的成材時間也較短,選材施工都較為方便。在季風較多的南方一般都使用這種結構。 6、中國傳統(tǒng)園林建筑的結構體系可
33、看成三部分組成。最上部由椽、望板等組成屋面層,承托上部的苫背和瓦飾件等。中部由檁、柱、梁、枋、斗栱等由上而下形成主要結構層。下部由柱網及聯系構件如闌額、平板枋、地袱等組成柱網層。(1)梁為由支座或前后金柱直接支撐的,斷面呈矩形的橫直或曲形木構件,一般安置在建筑的進深方向。(2)枋為安置在檐柱、金柱、瓜柱等柱頭或柱身之間,以及斗栱與斗栱之間,起水平拉接作用的矩形斷面木構件。(3)檁為安置在梁架間支承椽、屋面板的構件,一般在小式作法中稱檁,在大式作法中稱桁,其斷面多為圓形。(4)椽為安置在檁上與之正交密排的木構件,承托望板以上的屋面重量,也稱椽子,其斷面多為圓形,也有方形、扁方形。(5)望板又稱屋
34、面板,在椽子上鋪望板,用以承托苫背和屋面瓦,與椽子平行鋪的稱為順望板,與椽子垂直鋪的稱為橫望板。(6)雀替為安置在梁或闌額與柱交接處承托梁枋的木構件,宋代稱為棹幕,其作用為減少梁、枋跨距增加抗剪能力,長度一般為14面闊。7、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幾個做法和度量(1)檐出和回水:上檐出是指屋檐伸出的水平距離。下檐出是指臺基自檐柱中心向外伸出的尺寸。上檐出與下檐出尺寸之差稱為“回水”,其作用是為了使屋檐的雨水滴落在臺明以外從而起到保護臺明的作用。(2)生起、收分和側腳:生起是指建筑的柱子由明間向兩側逐漸升高的做法。收分是指柱子或墻體由下向上按一定規(guī)則逐漸縮小的做法。側腳是指外檐柱向內適度傾斜的做法。(3)
35、步架、舉架和舉折:步架是指梁架上相鄰兩檁(桁)之間的水平距離。舉架是清代以步架為比例處理屋面曲線的計算方法,一般有五舉即步架的510、七舉即步架的710、九舉即步架的910等,中間可插入六五舉即步架的6510、七五舉即步架的7510等,舉架的多少依建筑的大小、等級和檁數的多少確定。舉折是宋代處理屋面曲線的計算方法,與清代舉架的不同規(guī)則是先定建筑的總舉高。(4)起翹是指廡殿、歇山、攢尖類型建筑屋頂立面的屋檐轉角向上翹起和向外伸出的做法,稱為出翹,也稱斜出,這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翼角雙曲線造型的獨特做法。 (5)營造尺和魯班尺:營造尺=32cm, 1魯班尺=27.5cm。8、斗栱的作用:(1)斗栱
36、在木構架中起著傳遞上部荷載、增加出檐深度、減少梁架跨度的結構作用,(2)裝飾作用;(3)可作為鑒別古代木構建筑年代的依據。9、斗栱構成:雖然斗栱形狀、構造非常繁雜多樣,但其基本組成只有斗、栱、昂、翹、升、耍頭、撐 頭等數種構件。10、斗栱數量計算方法:清代一般以攢計算斗栱的數量,宋代稱一組斗栱為一朵斗栱。斗栱的翹、昂自中心向里或向外伸出稱為出踩,如正心為一踩,里外各出一踩共為三踩,里外各出二踩共為五,可加到十一踩。宋代稱出踩為出跳,自櫨斗口出一栱或一昂即為一跳,最多限為五跳,相當于清式的十一踩。11、斗栱組合變化形式:一斗二升、一斗三升、品字斗栱、溜金斗栱、如意斗栱、挑金斗栱等。對建筑的斗栱組
37、合總高度與柱高的比例關系歷代做法有所不同,清代一般為柱高的12,唐代有的為30%。斗栱的各種構件組合變化復雜多樣,其基本類型有柱頭科、平身科、角科。12、明清斗栱與宋元斗栱的主要區(qū)別:(1)比例大小不同;(2)用昂的方法及用材的方法上也有顯著的區(qū)別。13、雀替的作用有:(1)縮短梁額凈跨的長度;(2)減小梁額與柱相接處的剪力;(3)防阻橫豎構材間角度之傾斜。其材料往往視建筑物本身而定;用在木建筑上者用木制;用在石建筑上者用石制。雀替的種類約可分為七種:(1)大雀替;(2)龍門雀替;(3)雀替;(4)小雀替;(5)通雀替;(6)騎馬雀替;8)花牙子。14、駝峰、雀替與角背:雀替用在梁或枋下集中重
38、量到柱上,駝峰卻用在梁上分布重量。角背在功用上,與駝峰也完全不同。角背并不擔負重量,僅穿過瓜柱腳下,以防瓜柱的傾斜。15、欄桿是臺、樓、廊或其它居高臨下外的建筑物邊沿上防止人、物下墜的障礙物;其通常高度約合人身之半。欄桿在建筑上本身無所荷載,其功用阻止人物前進或下墜,卻不遮擋前面景物為限,故其結構通常都很單薄,玲瓏巧制,鏤空剔透的居多。16、屋內頂棚的兩種做法:藻井與天花。17、中國傳統(tǒng)園林建筑上的彩畫,是為了保護木材并增加美觀,在梁枋、斗栱、天花等構件上用漆料涂繪裝飾性圖案,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18、清代官式彩畫可分為和璽、旋子、蘇式、吉祥草、海漫五大類。其中應用較廣泛、等級較
39、高的是和璽、旋子、蘇式三類。19、滇式彩畫的特點:(1)在色彩上不受中國傳統(tǒng)封建等級制度在色彩方面的約束。(2)在形式上有明顯的“編篾”特征;3、以昆明及各地州部分宮廷建筑和寺觀建筑為代表。第三章、園林建筑的單體設計1、亭的概念:亭是園林建筑中運用最為了廣泛的類型之一,是園林建筑中最基本的建筑單元,是供游人游覽、休息、賞景的建筑,并且還可成為園中一景供游人欣賞,一般用柱來支撐,四面多開放,空間流動,內外交融,較為通透。2、亭的特點:(1)在造型上,小而集中,有相對獨立的而完整的建筑形象。(2)在結構上,比較簡單施工方便。(3)在功能上,可供人們駐足休息、納涼避雨、縱目遠眺、娛樂宴會等。3、傳統(tǒng)
40、亭的分類(1)若從平面形式可分為幾何形亭、仿生形亭、半亭、雙亭(套亭)、組合式亭。(2)從屋頂形式分,亭就屋檐分有單檐亭、重檐亭、三重檐亭等;就亭頂而言,有硬山頂亭、懸山頂亭、盝頂亭、盔頂亭及圓頂亭、平頂亭等。(3)從位置的不同分,有山亭、半山亭、橋亭、在廊間的廊亭、沿水亭、靠墻的半亭、于路中的路亭、于花間的花亭等。4、現代園林中亭的分為:現代傳統(tǒng)型、仿生型、生態(tài)型、解構組合型、圖騰型、虛實相生型、現代創(chuàng)意型、海派風韻型。5、重檐亭的木構架,是在單檐亭木構架的基礎上,進行擴增而來,一般采用兩種擴增方法,即:雙圍柱法和立童柱法。6、單檐亭構架的木構件可歸納為下架、上架、角梁三部分。單檐亭下架是一種柱、枋結構的框架,除裝飾性的吊掛楣子和座凳楣子外,主要構件是立柱、橫枋、花梁頭和檐墊板等。單檐亭上架由檐檁、井字梁或抹角梁、金枋和金檁、太平梁和雷公柱等四層木構件壘疊而成。、亭的比例:四角亭(柱高:開間=0.8:1);六角亭(柱高:開間=1.5:1);八角亭(柱高:開間=1.6:1);柱徑D=7100面闊,臺基高:柱高=1102 .510。、廊的概念:廊是亭的延伸;屋檐下的過道及其延伸成獨立的有頂的過道稱廊;廊是中國園林景觀建筑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廊的特點:(2)可視為園林中“點、線、面”中的“線”。(2) 是園林中聯系空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弧焊發(fā)電機碳刷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連鎖便利軟件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超級起蠟水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自動調心型離合器軸承總成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纜專用改性料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子標簽器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牛肉餡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毛絨書包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硅酸鈣板天棚面層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時鐘計時器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兒童羽毛球教程
- 福建某機場二次雷達站基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通信工程安全生產手冊
- 流程成熟度模型(PEMM)
- 催化動力學分析法及其應用
- 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下冊詞匯表音標打印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路線圖
- 延長保修服務
- 西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
- GB/T 9074.1-2002螺栓或螺釘和平墊圈組合件
- GB/T 8014-1987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陽極氧化膜厚度的定義和有關測量厚度的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